传媒教育网

标题: 一家接一家,《上海壹周》也要休刊,这到底是怎么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9-29 18:59
标题: 一家接一家,《上海壹周》也要休刊,这到底是怎么了?
继昨日上海商报确定休刊后,上海时尚都市周刊——《上海壹周》今日宣布11月停刊。下一个又是谁呢?

1[size=1em]又一纸媒休刊

今日小财女又被一则休刊通知刷屏......

随后,原壹周员工,资深媒体人朴抱一发微博证实这一消息:

百度资料
《上海壹周》是一本时尚都市杂志。该杂志创办于200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向读者讲解流行与时尚,引导读者注重城市生活质量。

“上海壹周”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由《上海壹周》报使用。 2003年,与外滩、金茂大厦等作为“上海标志”入选“热爱上海的一百个理由”。

2003年,获颁“2003莱卡风尚媒体大奖——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

2006年,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竞争力10强”,排名第三。

2007年,在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荣列“2006年度中国十大创新城市周报”。

2008年年初,据权威调查机构统计,《上海壹周》名列上海报纸零售量前十强,排名第五。
小财女立即查看壹周微博、网站和微信,发现


微博在踩踏事件后就再无更新(据说今年年初壹周正式员工就只有1名了)


电子版最近一次更新是今年9月14日(壹周每周一出版)



微信还是每天照常更新中......

2[size=1em]前员工:我很怀念它
在几经曲折下,小财女联系到了上海壹周前员工——罗荣。对话如下:

财女:你进壹周时的媒体环境是怎样的,记者地位如何呢?

罗荣:[size=1em]上海壹周是2000年创刊的,当时还是纸媒创业的春天,很多体制内的刊号改名改制,上海壹周就是2000年从上海市文化局剥离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由陈保平领导,徐沪生操刀做的改制。

[size=1em]因为记者编辑不分岗,记者多写收入就很高,我们2000年就有单月收入近万的记者,在别的媒体想都不敢想。

[size=1em]财女:[size=1em]那当时壹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

[size=1em]罗荣:[size=1em]最主要是申江,还有上海星期三。很多人因为连岳、苏丝黄的专栏还有小强填字和番茄蛋汤的饮食评论而成为壹周的忠实读者的。一周比申江好玩的地方是,趣味和格调。跟上甚至引领了上海城市文化复兴的步伐。[size=1em]申江为此从2011年针对上海一周而将截稿从周日提到周六。

财女:[size=1em]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壹周休刊的消息呢?

罗荣:[size=1em]也是刚才啊!虽然这天早已预料到,但还是很伤心,我很怀念它。

财女:为什么说早已预料到呢?

罗荣:在技术进步面前,情怀很渺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纸媒的冲击是巨大的。一周运营不好,我是去年初就听说了。

3[size=1em]内容不死,换个对的平台
一位与《上海壹周》熟识的公关A小姐对小财女说:听说壹周不行大概也是半年前了,最近才把他们从媒体名单中拿出来。

但是对于制作内容的记者,只是换一个新的平台展现而已。

4[size=1em]媒体人,你怎么看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海壹周》休刊了,作为曾经的作者、栏目主持人、策划、顾问,我觉得很伤感。这是一份很好的刊物,身为小资,志存高远,品味不凡。可惜生逢末世,无力回天

@林萧  作家、诗人、媒体评论员
上海两家报刊发布停刊通知,中国传媒界又有两名成员宣告“死亡”。《上海商报》1985年10月3日创刊,至今30年整,将于10月1日停刊。《上海壹周》创办于200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将于11月停刊。可以预料的是,传统媒体遭遇市场冲击才刚开始,一大批纸媒将逐渐从人们视野消失

@nownow  专栏作家、电视台导演
今天N多人at我这张图,特别难过…上海壹周是我写专栏最久的杂志,06年才开始写专栏没多久就开始合作,我和连岳的专栏在当年的《城市画报》和《上海壹周》都是邻居…sigh…

@行摄漫记 报社记者蒲松涛
纸媒要面对现实。纸已死,报永存。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道理,依然玩媒体人的装逼和神秘,必然一个结果。

@平说  洛阳市河洛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理事长
挺心疼,挺无奈,更无助

@田雨均  青年报社副社长、生活周刊主编
离开战斗序列的先后有上海星期三、完全生活手册、上海壹周,接下去可能还有。此刻我们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庆幸,更是清醒,双手合十感谢一路陪伴支持周刊走过来的朋友,感谢采编团队对周刊品相的塑造、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以及对经营工作无条件地支持;感谢新媒体产品的介入,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感谢有情人的天空,从天喔路演到最生活大奖,持续创新;感谢各位老师的华丽转身,从上万元订单到一枝牙膏的销售,让我们了解了店小二的不易;感谢活力四射永远28岁的林老师,他像男神一样无处不在;感谢团组织每年数万份的订阅,感谢3元提价策略,稳定了周刊的发行格局。感谢所有来过又离开的朋友,感谢我们的家人亲朋,感谢他们。回报只有我们今天更加走心,真诚地持续地为生活的人们提供优质服务。诺大的上海,不应只有一两份时尚生活类媒体。梦想一定要有,因为它一定会实现。加油,生活周刊!

5[size=1em]旧文:我们这样做《上海壹周》
文:郭为中(截取部分)

文化形态

现在上海人发现,这是一张在上海,乃至全国从内容和版式都是首创的周报。

当时徐沪生想,一般报纸一种是按报道的类别来划分,比如经济、生活资讯类;还有一种可以按文化形态来划分。接下来中国的一波报纸的变化,应该是按文化形态来划分,老的文化形态,一种是下面的市民气浓的报纸、一种是上面的机关官方色彩浓的报纸,年轻人基本上上下2头都不能接受,我们要做一张新的文化形态的,也就是年轻人看的报纸。

“这样的报纸全中国几乎很少,完全没有市民文化的,《21世纪经济报道》是,它虽然是经济类的报纸,但它是按文化形态来划分的,它是给年轻人看的,是新一代媒体。它的文化形态,它的取舍方式、版式、趣味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经济观察报》也是这种感觉。将来中国这样的报纸会越来越多”,徐沪生现在总结。

版式

徐沪生发现,中国许多报纸在视觉上已远远落后于电视。特别象是电视广告、品牌广告已经把整个读者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读者可能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徐沪生想,可能有的人就喜欢那种乱七八糟的版式,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是国产品牌。比如,国产的化妆品的广告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但不上档次。许多国际品牌的产品,做的奢华得很,“你放在家里就觉得体面。你不一定喜欢,你不一定看得懂它的广告。”

徐沪生要做不一样的版式,给读者那种品牌感、优质感。

徐沪生找来了一个在4A外资广告公司的设计来做美术总监,对他提出了3个要求,一是设计不能压倒内容,二是简单,三是精致。美术总监很聪敏,又提出了不少专业性的建议。

徐沪生现在仍然觉得,《上海壹周》现在的版式“真的不能算是好看。整齐而已,只是做减法,比如字体不要那么多。”

他看了两本99年全球报刊版式设计大赛的一本书,觉得全世界报纸没有华文报纸这么难看的。完全是体制和读者层次的问题。但他还是觉得,“现在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大陆新媒体的报纸品质要超过港台和新加坡的报纸。联合早报打开来没有什么花头的,很平平淡淡这种。中国时报也好、苹果日报都是那样的。”

他觉得世界上的许多好的报刊杂志版式,设计得“很复杂,但仍然好看”。


投资和赢利

投资额全部是文艺出版社出的。

到2000年8、9月份,定位确定下来,开始要大笔化钱了。

陈保平问徐沪生,先打100万过来够不够,徐沪生说够啊。因为他从来没有花过这么多钱,他觉得够了。其实,他对一张报纸创刊要花多少钱完全没有概念。

但很快,钱一个月就花完了。“摄影师要求填置器材,就是10几万,拍电视广告片,投放电视广告,80多万”,“现在不同了,电视广告时段我们可以用版面来交换”。

到处都会冒出来要花钱的地方,“因为我们都不是熟手,原来想到有5个地方要花钱,结果是15个”,现在徐沪生才知道搞一张报纸要花多少钱。

徐沪生和上海东图广告公司全面广告代理合同,合约期到2001年年底,一年保底500万。东图广告有报刊媒体代理的经验,背靠中国500强的中图公司。10月13日创刊号出来前几天,东图广告把100万的保证金打了过来。

但“投资跟其他的产业比,应该说还是比较小的。”徐沪生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赢利了,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投资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还报社的投资,开始返还他,上个月已经打了几十万。”

徐沪生测算下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先期投资不会超过400万。

徐沪生认为今年500万广告收入没问题,明年是1000万,后年3000万。

创刊号

相对报刊运作,上海的发行和印刷却已经职业化和市场化,发行上,《上海壹周》交给了东方书报亭和复星书刊发行公司。东方书报亭自己有1000家摊点,复星则发行和配送到东方书报亭以外的2000多家报摊零售点,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覆盖到上海报刊零售点的98%。”

10月11日是创刊日的前夜,在印刷厂看着自己的报纸从轮转机里吐出来,徐沪生已经感受不到兴奋,只是有点新鲜,原来轮转机是这样的。然后,吩咐另一位负责人留在劳动报印刷厂监督印刷后,疲惫的他回家了。

10月12日,上午,徐沪生7:00就醒了,他住在高安路,7:30他就下楼到家对面的东方书报亭,发现没有《上海壹周》,一问,说是已全部卖完了。“才7:30”,徐沪生现在提及还很兴奋。

他又走到离家稍远一些的一个报摊,那是复星配送的点,他一看,也没有,心想又是卖完了,得意地问摊主《上海壹周》“是不是已经卖完了”,摊主说这份报纸没有来过,“有没有搞错!”

他又去地铁里看,也没有。地铁报亭也是复星配送的。接着,从上街巡视的同事那里,也传来同样的消息。

徐沪生气愤地立刻打电话给复星书刊发行公司的陈忠伟,把他叫来办公室。陈忠伟好歹也是个经理,但徐沪生已是气愤之极,指着陈忠伟的鼻子大骂,工作认真的陈忠伟极力解释,说想通过自己的人员来发送,以便控制质量。

10:30,地铁和各报摊点终于有了《上海壹周》,虽然错过了跟早报的一波高潮。但下午2:30,报纸还是全部卖完了。

徐沪生给陈保平打电话,陈当时在南京参加全国书市。当陈保平听到报纸全部卖完的消息,“很惊讶”。

创刊号受到了前卫青年和时髦人士的追捧,但其实,第一期里的内容还是很少,32版中加起来有6版广告,当然都是送客户的。封面上,新闻纸上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旧照片,铜板纸上是歌剧《阿依达》服装设计师的照片,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但都代表着时尚。重点是占了4版的“上海咖啡地图”,介绍了上海11个最顶级的咖啡馆。

“整个市场的反映超出我们的预期。原来的计划是到今年年底保持在5万份。”

从非主流到主流

《上海壹周》第一期一炮打响,但问题还是不少。内部流程仍然很乱。

第二期出刊前,排版时忽然排版软件出了问题。出菲林片时线条就是出不来,“这些细线条的效果对我们很重要,少一根都不行”,没办法,只能在印刷厂用手工一根一根地贴。“这样流程上的事情太多了”。

出刊后,徐沪生第一个月就在到处救火,解决问题。到第二个月开始制订流程。第三个月开始考虑版面的调整。

有人反映报纸太另类,内容太少,也有人说星期四出刊太晚。

“因为做城市指南,做月刊可以,但做周报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城市资讯,上海滩没有丰富到这个程度,我这个报纸拿到广州去做也没有办法去做。象我们做酒吧,做顶级酒吧可以做10家,确实很顶级,拿到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顶级。广州没有。这是上海的优势,我们做咖啡馆也是一做就是10家。但你要做一个密密麻麻的资讯,比如展览、表演、戏剧、演出、电影,或者象国外城市指南电视节目表是打底的。我们不能做这种东西,象《北京青年报》那种做重点电视节目,成本又很高;或者说你跟电视台未必好合作,我们新的小报纸,人家未必理你。它不一定觉得需要这样一张报纸来宣传它的节目。”

徐沪生决定加新闻这一块。但一开始记者出去跑。别人不太理他们,又都是大学生,“不把我们当作主流媒体”。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但徐沪生制订了自己的选题标准,“小市民的东西坚决不做”, “大楼下面砍死100个人,我们不会去采访”,“包括娱乐,我们读者群明显不接受的明星,我们肯定不会去做”。

徐沪生让专栏作者“番茄蛋汤”去写饭店、餐厅。“番茄蛋汤”是笔名,他在《青年报》做网站的网管。但徐沪生给他报销吃饭钱,如果不报销,就是逼别人去打“秋风”,这样“是为了保证品质”。徐沪生给“番茄蛋汤”也制订采访标准,“菜第一”,饭店的“环境第二”。

旅游版也有标准。只写上海周边地区的旅游,不写国外和“新马泰”之类的。

同时,徐沪生决定再冒险试一次——星期三出刊,跟《申江服务导报》走,因为“那一天会有大量的人群买报纸。”徐回忆,一开始“星期四跟《南方周末》上摊,但根本不是一个读者群。”而星期五出时间太短了。而星期三出,可以卖到星期天,那是比较正常的。搭《申江服务导报》的车,效果果然明显,很多人就顺便买一张,然后就变成习惯了。

《上海壹周》发行量稳步上升,“别的报纸到了第三期会下降,但我们没有”,每周总以两、三千份的数字在上升,每月要上升“近1万份”,广告收入也开始上升。乱哄哄的局面没有了。2001年初,报社搬到了上海歌剧院新大楼里。

回顾这段经历,徐沪生的体会,一是感谢陈保平的充分放权,“陈老师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人”。

二是觉得报纸不是策划、想出来的,而是“玩命做出来的”,“象小农种地一样”。

来源:财经女记者部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A0NzY5NA==&mid=209644455&idx=1&sn=98df00d7069305471a4701d159590147&scene=2&srcid=09295K3iI43uJeVLuTNXe4H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