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5级段茜新闻日志专区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9-14 22:57
标题: 2015级段茜新闻日志专区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6 00:20
第一次辩论赛》
    人生有N种可能,总有你意想不到的。
    就例如,我意外地参加了辩论赛。
人生的第一场辩论赛,居然始于一次闲着无聊的口头约定。
十一放假前,课间休息时偶然听见刘玥莹和陈柯在说辩论的事,我便抱着好奇与打发无聊的心态报名参与了。以一种无厘头的、莫名其妙的直觉就加入了。
十一开学后, 我们便开始了。
因为是初次参加,我毫无经验,好在有其他三位既有经验又认真负责的队友与可爱的殷学长的帮助,哪怕是完全不知所措的我也不至于慌张凌乱。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碰头讨论交流。我是参与度最低的人,我也是最早睡的人,我还是最没付出的人。每次碰面交流大家都会讨论交流,每晚学长和三位队友都会边查资料边讨论到凌晨,每天早上我起来后都发现有99+的消息。我真的挺愧疚的,因为我个人的事情比较多,所以,我对辩论的事情用的心一定不算很多。我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到,如果非要说我做了什么的话,消耗粮食算不算。
不论怎样,今晚,我人生的第一场辩论赛已经打响了。
说不紧张是假的,说焦虑也算不上。这真的是人生第一辩,以前虽然有过英语辩论,然而那不过是中学时代的提前预设好的公开课的展示而已,不如说是表演。
晚上7点入场,将近9点半的时候离开。我们先看了一场比赛,所以,我的心里稍稍有了些底,不至于什么流程都记不得。
请双方辩友入场
••••••
下面进入攻辩环节
••••••
自由辩论环节••••••
“••••••谢谢”然后我就坐下了,起来回答的时候我的声音有些抖,我一直都不敢看左边评委的地方。
请反方四辩做总结发言
••••••
“反方四辩,我看你中间有一部分是脱稿的,既然你可以脱稿,就直接不看好了,这可以提升形象••••••”评委为我做出了点评。
“本场最佳辩手•••••••,本次辩论的获胜方是——反方!”主持人宣布。
赢了?赢了!赢了?!
离场之后,一位队友哭了。
我知道,她为这场辩论赛付出的太多。唯有收获用心血浇灌出来的果实,才能最好的品尝到它的甜,才能懂得什么是来之不易。
谢谢你们,这一路有你们的陪伴,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与宽谅,我会努力的,不会拉后腿的!这场辩论赛带给我的太多,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技巧,更多的还有责任、坚持、突破,理解••••••
谢谢你们, 我们会越走越好,我们会一起去共同挑战更多,我们会一直走下去,We  are family!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0
《Duang~欢途~》
放假,对于没心没肺的我来说绝必是一个可爱得不行行了的名词,更何况国庆七天乐这种高级假期,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狂欢征途。更让我没想到的便是这征途来势之迅猛,时速之超群!
30日下午,上完刘老师的课便准备去给他背千字文,奈何老师有事,便劳烦万家凝大学霸听我乌拉乌拉背,小心思飞转,瞄了一眼门外,门外的伙伴似乎比我更加望眼欲穿!于是,老毛病又起,再次把背诵延后,当机立断地飞奔离开教室,跑出去呼吸自由的空气,解放天性,呼唤压制许久的内心的狂野!
晚饭都没吃,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了KTV。在我如洪水猛兽的歌喉还未得到完美地释放之前,我们就莫名其妙玩起了游戏。糜烂如我,开心最大,输得起,甘愿受罚,然而我要接受的惩罚却让我内心似有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什么情况!壁咚一个小伙伴10秒!谁来解救我崩溃的内心,谁来解救我无辜的伙伴!被指定的朋友长了一张和我舅舅酷似的脸,总是给我一种家长来了的即视感!如果不是说话声音不一样,我真有种冲上去叫他舅舅的冲动!
画面自行脑补••••••
KTV里呆了一会又去打台球。开心的我以前总是看别人很牛逼哄哄地打台球,于是趁这个时候赶紧拜师学艺,GET一项看起来很帅的技能。在学长学姐花式秀恩爱的残酷高级虐狗之下,还是略知了一下台球,玩了两把。人总是在不断的给自己找平衡点,作为继续乐活下去的支点,没错,我就是其中一个。
回到寝室后又意外收到了海外小伙伴漂洋过海发来的小红包,哈哈哈,开心得没谁了,突然觉得自己人品就好得不行行了!
于是,所以,当晚,我就忘了给万大学霸背书••••••
后果就是,第二天早上,顶着十一的冷风,带着混账的脑袋爬去给大学霸背书。
然而,经过一晚上的冲淡洗礼,背书的时候脑袋就断片了!我窘迫的内心在告诉我一个世人皆知的道理——活该!
在此向万大学霸抱歉,昨天耽误你那么长时间,前晚说好的去背书我还爽了约,十分对不起,Sorry,sorry~~~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0
《被,后》
还是太任性。还是没忍住。还是逃了。
已经当了连续两天的观众。仔细一想,这两天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不断换个场地、换个时间、换个人物,为他人鼓动巴掌。
原本今天是最期待的一天,却依旧也成了空。空期待,空欢喜,空收获,心空,人空,神空。
谁不想多些机会锻炼自己呢?然而虽然加入了想进的部门,却并没有得到什么锻炼的机会。罗说的很对,这个时期就是要向人低头学习的。但奈何我却没有如她一般的聪慧与机智,我并未能把握住机会。
明明今晚的院庆晚会是我最期待的,而我,却又在晚会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溜走。
是怕吗?怕什么?失望还是空虚?还是怕自己成为了永远的看客?舞台上的欢愉并不能带给我笑容。十年,我为学院高兴。然而若我四年永远是观众,永远是为他人而开心愉悦,那么,我人生的主角还是我吗?
打开群消息,看着他们热切地交流,在哪里拍摄,又快到哪里采访••••••内心其实是失落的,看到这些字眼是刺痛的。吴也在群里郁闷的说,她也想要工作。的确,我们都想要有锻炼的机会,然而总是迫于现实的原因,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拿到这些锻炼人的机会。
这里就像一个小社会,或是说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却出不去。也许,真正的出口与入口根本不是一条路。
怕,怕自己被边缘化。如高中好友告诉我:“不是什么都没做,却是什么都做不了”一种无奈,一种似乎被忽视的无奈。
似乎什么都要保持一个度,太过突出会被嫌弃厌恶,太低调又会被忽略。总是想找个适当的位子容身。然而,难道这个狭隘的痛苦的夹缝就是我适当的容身吗?

                           2015年9月25日,20:23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1
《前座》
今天返回学校,因为没有买到高铁票,于是只得买了巴士的票,还是那种一大段路不上高速的巴士的票。一路上,车上的人上上下下,并不算安宁。
车行了半小时,一对母子上了车。
男孩穿着红色卫衣,带着深蓝色眼镜,中等身材,不算高,背着一个小挎包,似乎文质彬彬。
巴士的前座只有一个空位。
男孩上车后直接坐在空位上了。
一分钟以后,母亲也上车了,深红色的毛衣,盘得不高的头发,脸上的皮肤松弛,却依旧很白净,没有化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背着一个浅蓝色的,装得鼓鼓的旅行包,左手是零食袋,右手上拿着车票与手提的衣物包。她走得似乎很吃力,却又像有无数的力量来拖着行李前行,她在狭隘的车厢里似乎走得有些踉跄。
“幺儿,这没有座位了”母亲面露难色。
“那你坐后面就是了”男孩边戴耳机边说。
“那好嘛,我把零食给你放这了,你自己吃啊,我去后面了”母亲看了看孩子,将零食袋放在他身旁,摇摇晃晃立起了身,将一身行李又继续背到车尾的空座上。
男孩没有回答,也没有抬头。
••••••
我在迷糊中睡着,又在迷糊中醒来。
此时,男孩身旁的座位已经空了,母亲将着一身行李坐了过来。
••••••
服务站,停车,休息。
“服务站到了,可以下车上厕所,吸烟的下车吸,10分钟后走,抓紧时间”
我回到车上时,母亲已经不见,男孩靠着窗户悠闲自得、满足地、贪恋地,得意地吸着烟,车厢的前座烟雾缭绕。
“幺儿,面来了,你不是喊饿了吗?”车厢的宁静被母亲急促的呼吸打破。
前座依旧烟雾缭绕,然而却看不见男孩手里的烟,或许是泡面的热气吧。
••••••
“师傅,能不能让我儿子站在前面啊,他刚吃了泡面,不太舒服。真是的,早上说吃了饭坐车不舒服,结果不吃也不舒服,现在吃完还不舒服••••••”母亲絮絮叨叨,自顾自说。
司机默许了。
••••••
“幺儿,快照相,快把手机拿出来”母亲有些激动地叫喊站在前面的儿子。
男孩没有反应。
“幺儿,快啊”
“幺儿”
“幺儿,你不是说最喜欢这个了吗,爸爸也叫你拍啊”
“幺儿”
司机有些烦了,“他戴着耳机,听不到”
是真的听不到吗,还是故意一动不动?
“真是的,都说了不要把两只耳机都戴上的,怎么又••••••”母亲自语。
••••••
“进去”男孩回来了。
母亲往里面坐了坐。
••••••
一阵手机铃响。
“喂,哦•••哦•••快到了•••哦•••哦•••挂了”男孩接起电话很轻地回答。
“谁啊”母亲好奇。
“幺儿,哪个打来的电话?”
“是哪个?”
“幺儿,谁打的啊?”
母亲的询问声不断。
“•••老师”男孩说得很随意,说得很轻,很难听到,很淡,好像没有发生过,可以随意抹去。
••••••
刚上高二,来绵阳上学,今天下午开学。
迷迷糊糊中听到男孩的信息。
••••••
高二,应该才16,7岁。
冷漠,吸烟,寄生虫的生活方式,皇帝的生活思维。
男子汉的身体却把重物都给了母亲,意气风发的青年却不懂感恩与关爱,新一代的希望却将公共道德抛下••••••
我相信红衣母子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如今很多父母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也许,父母该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子女呢,就不能让书本上的美德活起来吗?其实,这也不能算得上美德,应该说是基本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和践行的礼节吧。
我看见了车厢的前座,那后座又如何呢?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2
《自己》
“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瓦尔登湖》上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昨晚和斌哥聊天,他问我为什么会这么忙,我说,自找的,其实根本就什么都没有做。
“为什么?”
“可能是怕被忽略吧”
“做自己的事情才不会被忽略”
“也许吧,然而我也分不清”
“……其实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清楚什么?”
“连自己都骗不了,还想骗别人吗?”
也许是吧,其实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却不敢正视,不敢承认。
我,“人是两面的”
“何止”
“N面。而我却厌倦自己,许多面”
“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习惯吧。希望可以看看你们学心理学的书,自我疏导吧。”
“不早了,睡吧。”
亨利•卢梭说:“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我信了,还信他说的:“成千上万的人寂寞而绝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听天由命正是对绝望地重新认定”所以, 我不信命。
是不是没有希望就不会绝望,然而,没有希望便也是混沌。我愿向上地活着,起码,暗示着我光明的未来。

     2015年9月25 日10::00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2
《这几日》
致力于早睡早起的我,还是放弃了熬到凌晨两点。我相信我的热爱,然而,我也热爱我的生活,因此更珍惜革命的本钱——身体。
昨晚新老生交流会,三个班长任主持人,他们似乎都有些羞涩。
忘了哪一个学姐说的,她在我们身上看到了高中的影子。这也许是对那青涩年华的怀念,然而,我想,我们身上的这些高中的影子是一种稚气。一种想要快快成熟,蜕变初始的稚气。似乎每个人都必有过这一场稚气地盼望着成熟的阶段才能够真正长大,才能够变得足够坚强,才能够去独立面对风雨。
这些天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或被保研,或早早就被大企业挖走,或在某些方面十分出彩。他们的路各不相同,却似乎都很灿烂。我们似乎真的无法复制别人的成功,反过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的四年经历与选择方向真的都很不同。
听杨雨奇学姐说:“你的城市需要适应你的梦想”,刘老师也说:“我们地处大西南,在偏远的三线城市••••••我们要么自强不息,用双手擦亮自己的生命;要么甘心当个碌碌无为的小市民,安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心有多大,才能走多远。
这几日,我的感受真的很深,我已从初来乍到的迷惘中逐步清醒出来。
交流会上,有人问学长学姐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很霸气的,被刘老师戏称为黑社会老大的毛慧学姐解答了这个问题。据她说,某高校最好就业的专业居然是皮革。这确实让我们大跌眼镜,不过,有时候,我们似乎确实应该纯粹一些,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看哪个专业热门就跟风去学哪个,如果不适合自己,后果会很惨痛的。也许,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做到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晚上九点多,龙山体育场有不少跑步的人,有的独自一人夜跑,也有三两成群,还有组成团队的夜跑团体••••••然而,不论以哪种方式,我在体育场,在这些夜跑的人身上都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生机!
生活,也许就从来没有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喜欢而做一件事而义无反顾,我们会因为受到鼓舞而全力以赴,我们会因为感受到生机而积极向上••••••
这几日的见闻太多,来不及一一记下,然而却让我十分充实,更加热爱生活!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3
《又一次缘分的开始》
从昨日开始,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忙碌与充实的感觉。明天也就要正式上课了,想来也是十分兴奋与激动的。
昨晚我们凡爱社团各组开会,三位组长人都很好,其中还有位漂亮的藏族的学姐。可能是组长们都比较活跃的原因,开会时的气氛都比较融洽与欢乐,并且还时不时就会有些逗逼学长们来串门。由于办公室的人没有来,我便主动担当了会议的记录员,这个真的挺锻炼人的,我也乐在其中。
会议结束后,我们就来到了龙山体育场。由于我们带了许多好吃的食物,刚一坐下就有许多外组的学长学姐扑食而来,可怜的我们的食物就如此被他们死皮赖脸地叼走了不少。零食虽少了,但却丝毫不减我们玩的兴致,我们依旧很嗨。
也许真的有种东西叫缘分吧,10多天前我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个团队,经过层层面试选拔,机缘巧合地来到了策划组,走进了这个大家庭。我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无所谓,到紧张焦虑,再到现在的融入与热爱,这一切,都是我以前从来无法想象与预料的。
缘分有天意,也往往在我们不经意间。不再只是既来之则安之,更是安之则爱。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3
《阳光正好》
    来学校有些时候了吧,下雨率真的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啊!在北方生活习惯了的我也是对这绵绵不绝的雨有些心醉了。
昨天下午在东五学术报告厅听院长的讲座时,偶然一侧目,便立刻被门外的明媚阳光所吸引住了!
阳光肆无忌惮地倾洒大地,万物都被渲染得金光灿灿,向电影里加冕皇冠时那么耀眼美好,让人敬,更让人醉。
    本以为如此灿烂的阳光必会把天上的云儿都染成金黄色,而恰恰相反,阳光愈灿烂,愈是把云衬得更白净。微风徐徐,云儿懒洋洋地蜷曲在空中,似婴儿般安详舒适,靠拢式地漂浮着。行到空旷开阔,少有高大屋宇之处,竟有种天地相接的渺远舒适感,似我已站在了天地云间,忘记了形骸•••••••
来四川后由于总是遇到连绵阴雨,这样的太阳于我来说便是上天的恩赐了!多么想在这阳光明媚的温暖里走下去,一路都洒满灿烂!
这一次,阳光正好!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17 00:34
  好久没有这么紧张过来了!
   今天下午去社团复试,人超多,我瞬间傻掉了,居然失去了原有的自在自然。说来真是缘分,我乱打乱撞,居然还坐对了地方,不免有些小庆幸,暂时缓解了焦躁与不安。然而,接下来,真的是在一种紧张与不安中度过了三小时。
   首先,学长把我们分成好几组,挨个考核。在组内自我介绍中我并没有完全记住大家的名字,其实,是除我自己之外我一个人也记不住,所以在提问环节 我并没有优势。接着,在游戏环节,真的靠的是运气,也并没有什么机会脱出。连最后自我告白的环节我都脑袋空白了。本以为这就结束,可以让我出局了,没想到,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考核!!!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从来没写过策划,第二轮让我们5人一组写策划,我写的我都不敢看。还好我们组有大神们把我的稿子扭正,真的很感谢他们,就算最后我们无缘一起晋级,我也由衷地感谢他们对我的宽容与指正。
   我们考核的战线拉得太长,所以很容易疲惫,然而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马虎的。也许,是我的情绪太激动,在最后决定一轮的时候,我与组员发生了冲突,考核我们的学姐学长们也吓了一跳,挺抱歉的,也很感谢组员给予我的宽容。我们尽管为了一个策划争得面红耳赤,然而,我们都并不曾针对谁。哪怕,我们最后不能全员通过,我任然很感激这一次的经历,这种经历很难得,更难忘。
   好久没如此紧张过了,此时当真想到了一句话:社团招人的时候,学姐学长的态度是这样的“皇桑,求您看臣妾一眼!”而真正面试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是这样的“本宫倒要看看你个贱婢有何本事!”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20 17:24
《桌子的痛》
  话说我们宿舍在昨天下午之前,一直拥有两张全北二楼都羡慕十分的桌子。每个来我们宿舍的人都会惊呼我们桌子的高大上,说,我们的桌子看着就有想让人学习的欲望。并且,因为寝室的门正对着楼梯口,所以,开门时总会引来过路人的接连感叹与羡慕。
  然而,一切都止于昨天下午。
  因为我们住在七号,也就是阿姨宿舍的正上方,所以不少人都会把这里当成是阿姨的住处,于是,碰到有姑娘“当当当”的敲门并大声呼喊着阿姨的这种情况,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当然,还有午后或夜半,攥着钱来买泡面的,我们宿舍的姑娘开玩笑说我们干脆真搬一箱泡面卖得了,阿姨卖3.8一桶,我们就卖4块,楼层高了是要加价的。
  由于经常有人搞错,所以,当我昨天看见舍管阿姨拿着钥匙开我们宿舍的门时,我是淡定的,嗯,没错,我的表情是淡定的,然而我的内心却自带小邪恶的笑声,“哈哈,你也有走错门的时候!”然而,事实似乎却并不是这样。
  她把门打开的时候,我也正好由外面回来。打开门,她便大步流星进了我们的房间,有种称霸武林的豪气与霸气,手中的一个串满钥匙的大铁环更是使她的气势达到满级。这个铁环很特别,明显有些老化,露出时间所赠予它的锈色。然而就是铁环这个特殊道具,使我觉得她在走进我们宿舍时有种狱卒来巡视的即视感。确实是这样,我们宿舍明明有人,而她却直接用那个大铁环来破门而入,似乎在宣告主权。
     嗯,没错,事实就是这样,阿姨要把我们高大上的桌子换走,据说是因为全北二就我们宿舍这两张大桌子,所以只能把我们的换去放在自习室。我们只得在上课前把桌子清理出来,下午会有人来把它们抬走。
     如果注定是要失去,那当初为什么还要拥有?!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呐喊!
     下午下课后回到宿舍,我们的桌子果真被换掉了,再也没有高大上的高格调了,有的只是接地气的陈旧小书桌。
昨天下午以前,我们所有人的书都放在桌子的夹层,桌面上是我们DIY的储物盒,电脑,还有写作业的自留地,总之空间无限大。然而,新的桌子没有夹层,只有两个小抽屉,桌面上有了书以后便再也放不下什么了,用个电脑都紧巴巴的。不得已,我们只好去买了放在床上的小桌子。哎,论人生的不易与辛酸苦楚!更不能忍耐的是无比脏乱的桌子里还藏有不知存放了多少年的垃圾,连虫子都生小宝宝了••••••
当然,换了桌子还是有好处的,我们宿舍立马宽敞了一大截。因为以前的桌子太大,所以我们的交通基本靠“挤”,这也是另一种辛酸。虽然桌子变小变低端了,然而我们活动的空间却变大了,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吧。
总体来说,我们的桌子还是凑合的,将就吧。
         
                            2015.10.20.9:00am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0-27 00:30
《最痛不过计算机》
“怎么大风越狠
  我心越荡
  幻如一丝尘土
  随风自由地在狂舞”
  
  天凉了,起风了。室外的风不小,我心里的风更大,甚至比《野子》的风更狂,更狠。
早早起床,趁着大清早人少,坐上小面包去新区上计算机实验课。
与偶遇的小伙伴在5食堂吃完饭后,我们发现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计算机实验课上要测试!
其实,对我来说,可怕的不是考试内容,而是考试时所要使用的复杂的程序软件。
“我们学校使用的以前上课用的考试系统已经一年了,那个系统存在的问题很大,所以,我们最近刚刚换了一个新的万维考试系统,那现在就让万维来的老师给你们讲讲怎么使用这个系统吧”雷全水老师用他洪亮的嗓音说。当初选择在这节课的时间上计算机实验课一是因为时间问题,二是被老师“雷全水”这个霸气的名字吸引住了。事实证明,他真的很对得起这个名字这个姓,雷厉风行!
万维来的老师讲了一通后,我听了个半懂。
“呼呼呼~同学,这里有人坐吗?”一个男生在上课将近半个小时后气喘呼呼地跌进了我的视线。
“没人,你坐吧。”他进来的时候,老师刚好讲完,准备开始考试。
“这是哪个软件啊?”
“姓名是填自己的吗?”
“页面背景怎么加啊?”
“保存在哪里啊?”
••••••
!!!只有5分钟交卷了!拜托同学你别再问我了,我的内心好崩溃啊,本来我就只听了个半懂,此时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快把前一题保存再说吧。
我点开下一道题 ,然而打开页面后居然看见和前一题一模一样的界面!噢,我肯定是在慌乱之中存错了!控制面板此刻又被“距考试结束还有3分钟!”的字样占满。只有3分钟,然而我并不能改变什么,没办法把下一道题恢复,我居然死在了考试的系统里!据说这次考试要算分的,有心做题,无力回天!
不管了,交卷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完蛋就完蛋吧,完蛋我也要爽快些!
“你已交卷成功!”看到界面上这两个字,我的内心是复杂的,在舒服爽快里夹杂着辛酸与崩溃,然而,不管怎样,结局都是无法挽回了的。骗自己轻松一下~
“同学,快告诉我第二题那个联系人怎么做啊!”旁边不断撞入我耳的男声,我只想把它自动过滤掉,毕竟,当我看到我40多的惨淡分数时,我已变得超脱,放浪形骸了,神思都不知放空到了哪里去了。
电脑界面静了,内心满满起风了,“哦,看嘛,你第二道题就没分,你保存错地方了”在讲台上向老师咨询后,我心里的风更大了,此刻我的心不仅是在荡了,它在晃荡中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最痛不过计算机,生命不能承受之惨淡。

怎么大风越狠
  我心越荡
  幻如一丝尘土
  随风凌乱得40分

                                                        2015年10月  26日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1 14:41
《我们在寻通天塔》
《圣经•旧约•创世纪》11章中说,当人类联合起来欲修建一座可通天的塔时,上帝感觉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于是便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大家相互间无法完美地沟通,计划失败,然后人类只好各自分散开来,无法再聚合在一起修建通天塔。
几周前付老师推荐了一部电影《通天塔》,刚刚看了,感触很大。当时付老师告诉我们这部片子是有关沟通的,在看之前,也许会有先入为主的思想,然而,看了之后仔细回味,发现,并不是这样,千人千看法,我对它另有感触。正如这部片子的名字一样:通天塔、Babel,它在圣经里本意是想解释世界上出现的不同民族和语言的原因。
挣扎、绝望、无助,被迫接受••••••
“警察要抓我们,因为我们做了坏事,你是坏人。”
“我不是坏人,我们没有做坏事,而是蠢事。”这是阿梅莉亚和两个孩子在沙漠里的对话。确实,我并没有觉得阿梅莉亚做错什么,她一直照顾着两个孩子,尽心尽力,然而,她也不能缺席自己儿子的婚礼。我们生命中总会遇到两难的抉择,有时在艰难的抉择之下,我们往往会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蠢事,在稀里糊涂中本想反抗,可却又越陷越深,继续走上了迷途。
有时,在做了蠢事后又错上加错,那么结局,注定是不会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阿梅莉亚带着两个孩子逃避警察的追捕,横穿边境,流亡沙漠,前一夜的纵情欢乐与现时的狼狈流离形成强烈的反差。似乎一切都是错的,然而谁都无法为这个错误买单。最后,阿梅莉亚穿着已破烂不堪的红色礼服被警察驱逐出境,落寞地坐在墨西哥街头,她失去了她在美国的一切,朋友、工作、财产,唯一安慰她的,只有儿子的一个拥抱。
每个人都背着罪恶前行,在摩洛哥的一个小乡村里,两个小男孩的枪响打破了旷野的宁静,一切意外来得太突然,让两个孩子不知所措,本只想试试猎枪的威力,却意外打伤了一位美国女游客。孩子都是纯真的,刚开始做错事后想隐瞒,可谁知美国政府把此次事件列为恐怖袭击,事情越闹越大,两个小男孩只好求助于父亲,父子三人一同逃亡。然而,天不如人愿,他们还是与警察相遇,哥哥的腿中弹,此时,所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显露了出来,虽然前一秒兄弟俩还在推卸是谁开的枪,而现在哥哥腿部中弹,弟弟立刻就被激怒了,拿起猎枪和警察对峙••••••这一步,是错上加错,警察加大了火力,一枪直击哥哥的胸口,再也回不了头了。弟弟举着枪,跑下山坡,跪在警察面前,哭喊着“是我开的枪,求求你们快救救我哥哥。是我开的枪,求求你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已成了机械的哭喊,然而他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还有无尽的悔恨,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哥哥再也无法回来。
在东京,聋哑女孩千惠子总是给人很深的震痛。在她身上可以看见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也许她的某些举动会看起来很荒唐,然而却又让人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似乎自己也会在恍惚间做出类似的荒唐事。她渴望快乐,渴望爱情,渴望被关注与理解,然而她又从来忽视父亲的关心与关爱。别人伤着她的心,她也从来伤着父亲的心。 人生来罪恶,没有谁是同天使般纯净。在东京的夜幕里,在母亲曾经站过的阳台上,最终,她还是张开了双臂,拥抱了父亲••••••
被打伤的美国女游客就是阿梅莉亚带的两个孩子的母亲,打伤她的枪就是千惠子父亲送给摩洛哥当地人的。这些故事看似不相干,其实又相互关联着。整部影片给我们透露了一种无奈、彷徨与呐喊,人在困境前的束手无策,以及在跌跌撞撞中的啼笑皆非。也许,在所有的故事中最温暖的便是带领美国游客的摩洛哥导游,最幸运的就是受伤的美国女游客和她丈夫。导游的善良与无私帮助就像是黑暗里的绳索,虽然你无法看见它,然而它却带领你走出了黑暗。他没有接受美国夫妇的钱,只是道一声好运,便消失在了直升机扬起的漫天沙尘里••••••美国女游客虽然受了伤,然而最终却平安出院,她濒临破灭的婚姻又获得了重新的开始。
整部电影是有时间差的,然而这错落的时空感却给人更深的震撼,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共识。我们往往会在迷途困境里不知所措,我们往往会在恍惚间做蠢事,在现实面前我们呼喊、挣扎,然而都无济于事,这不是关于一个沟通的故事,这是一个我们生活故事的缩影。人人都会遇到窘境,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贫困国家,不论是光芒煜煜还是普通平凡的人儿,在困境面前,我们都曾彷徨挣扎,我们都曾无奈痛苦。
影片的最后的几句话,也许是我们可能寻找到的答案:
To my children,
Maria Eladia and Eliseo
……the brightest lights in the darkest night.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3 23:28
《真我》
还没想好以何种态度拥抱生活,而恰巧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生活。
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没有谁可以十全十美,也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自信。
因为心理的作怪,便总是隐藏自己的缺陷。然而,慢慢地,我逐渐意识到,一味的隐藏只会让缺陷会变得更大,最终,极有可能因为木桶效应而牵绊了我。
虽然小时候学了不短时间的舞蹈,然而,我的反应神经及乐感却及其的差,每个动作总比大家慢半拍。基因没有继承好,在有一个麦霸老爸的家里我的五音残缺不全,哪怕后来专门去学音乐,老师都被我的歌喉吓住了,所以,至今我唱歌的追求就仅仅在于不跑调而已。
想象一下在游泳池里跳健美操是怎样的感觉,今天下午的体育课我就体验了一把这别样的滋味。按照体育课学号的分组我站在第一排,这意味着我在跳的时候就没有了可以依赖的人了,所有的动作就只能靠自己记。并且,因为自己内心的不自信,生怕自己做错了或做得难看会遭人笑话。我的内心一片风起云涌。
“美美哒~”正当我郁闷之时一阵音乐响起,这音乐分明就是盗版了小苹果的曲调,把小苹果换成美美哒在唱,欢乐至极。随着音乐的律动渐渐地就把疑虑抛到了脑后,似乎越来越清楚自己到底要怎么做了。池子的蓝与梧桐的黄在秋日的夕阳里交相辉映,蓝黄搭配,别有一番情调。很快,一讲课结束,我居然基本记住了所有动作。
我从来都觉得自己的声音很不好听,太沙哑,所以,我对有关主持和播音的事务总是避而远之。而今天,看到专题部的群里在找两个人去念运动会加油稿,那一刻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就报名了,晚上八点半就去参加了考核。结果当然是没有选上的,接受过播音培训的同学都没有完全选上,更何况我呢。其实,我念完了给定的稿子之后我都想笑,念得太man了,自己都受不了自己。然而,我还是很开心,毕竟我已经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念稿子了,我正在步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我当然不无语自己作为一个编辑跑去试播音,反倒觉得这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想到了刘老师给我们上培养方案课选方向时说的,哪个是自己不擅长的就选哪个。
我现在当然仍旧不会播音,五音仍旧不全,跳舞仍旧反应慢半拍,然而我必须正视自己,不能再隐藏自己的缺点,而是努力将缺陷弥补起来。
也许,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时,才可能找寻到真正的自己。我愿意做真我,所以,正在努力正视自己。
   

                        2015年11月3日 23:26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4 08:55
《太坑爹了!》
今时今日居然还有这样的服务态度,我也是醉了!
第二次了,今早是第二次了!
早上逼着自己爬起来去食堂吃饭,晃晃悠悠地穿过羽毛球场,绕过游泳池和网球场,来到了二食堂。刚一进二食堂,我就被第一个窗口里一笼黄灿灿的东西吸引住了,走进一看,原来是所谓的窝窝头,这是我在二食堂头一次看见有卖的。抱着猎奇的想法我就去第一个窗口刷卡了。
在窗口等了半天都没有人理我,我喊了好几声,总算有个大叔走了过来。“拿一个这个。”
我指着窝窝头说道。大叔让我先刷卡,“咦,不对,刷错了,给你刷成两个了。”他嘴里边嚼东西边说。我表示很无语,这是最近第二次在这一家给我刷错卡了。“那你直接给我现钱就好了。”“我没有现钱,这里不收现钱!”他嘴里继续嚼着东西。
真心,我就不信他一块钱都没有。“你今天中午来少收你一块就好了嘛。”你说得轻巧,大中午谁来吃这玩意啊。“但我中午不在这里吃。”
突然,他直接对我咆哮道,“那你明天早上总要在这里吃吧!”要不是有一层玻璃隔着,他的嚼东西一定会喷到我脸上。我实在不想和他纠缠,就走开了。
我觉得这成了一种强买强卖的手段,本来我只在你这里消费一次,而由于某种原因却不得不再次在这里消费。这是第二次了,上回还是他给我刷错卡,说第二我去的时候就少刷,然而并没有。先不说这个食堂大叔的承诺有没有兑现,就说他卖的东西吧,我尝了尝那个窝窝头,味道并不怎么样,让我没有第二次消费的欲望,并且他边嚼东西边买,已经让我没有了吃的欲望。并且,卖家自己做错了还十分有理的样子,对着我大吼大叫,这样的服务能力和态度也实在是坑爹至极。事不过三,我估计这么一闹后我再也不想去他们家窗口去买东西了,并且如果再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我一定会投诉的。


                                        2015年11月4日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8 10:56
  教职工女子定点投篮文艺学院展风采
  11月5日上午九点,在新区篮球场举行了教职工女子定点篮球比赛,文艺学院的女老师们巾帼不让须眉,在赛场上一展风采。
   代表文艺学院参加本次比赛的是华明玲,赵丽和汤珺老师。本次比赛基本以学院为单位分成20组,每组3人,每人有一分钟的投篮时间,20次投篮机会,以三人进球的总次数记为总成绩。比赛开始前几位老师就一直在一旁的篮球框处练习,除了参加比赛的三位老师外,还有几位老师陪着她们一起练习,作场外指导,一起为文艺学院荣誉而努力。上场时由于之前的准备比较充分,已经热好身,所以很快便进入了状态。3分钟内,老师们进球不断,每进一球,场内外便传来一阵喝彩“好球!”“漂亮!”。三位老师共进球9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赛场上一展风采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8 10:56
教职工男子定点投篮比赛文艺学院进八强
  11月5号上午九点,教职工男子定点投篮比赛在新区篮球场举行,本次代表文学与艺术学院参加比赛的是林来,袁洪权和张俊之三位老师。文艺学院教职工代表队共进球18次,居第五名,晋级前八强。
    本次比赛以学院或部门为单位分成20个小组,每个小组3人,每人两分钟时间进行定点投篮,三人的进球总次数即为本组成绩。比赛开始,场上的气氛异常热烈,由于比赛限时限点,不少人投到最后一个点时都比较着急,没有将正常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场下的观众都十分热心,不仅帮助场上工作人员捡落到外场的篮球,还贴心提醒运动员不要着急,要稳住再投球。文艺学院的林来老师第一个上场,其他两位老师在场地中帮忙递球,三人配合密切,并且各自投篮命中率都较高,最终为学院赢得了好成绩。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8 10:56
                  文艺学院学生女子组10×100接力赛小组第一
11月6日上午11点20,学生女子组10×100接力赛在新区田径场举行,文艺学院的王菲菲、张丽丽等10人参加了本次比赛,并在小组赛中夺得第一,表现优异。
本次接力赛共分四个组,每组四支队伍参加比赛。文艺学院的选手们在第三组的第七赛道进行接力赛。比赛在主席台前的100米直道上进行,赛道的两端各5人,一端的第一棒选手先手持接力棒跑到另一端交接,拿到接力棒的选手再跑往第一棒选手起点的一端交接下一棒,如此往返接力跑,以每支队伍跑完的时间为标准记录成绩。参加本次比赛的文艺学院的选手们都是院运动会中表现优异的佼佼者,实力较强,经验丰富,因此在比赛中的发挥都很不错,在小组赛中夺得第一名。
参加比赛的广播电视专业的张丽丽说,跑前真的很紧张,看到其他学院的选手都做了专门的配合训练,而自己由于时间问题没有很好地练习,内心十分忐忑,生怕给学院拉后腿。然而,令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比赛时她与队友之间配合得很好,并且拿到了小组的第一名,真的很兴奋,尽管最后没有进入所有组的前八名,但她们的努力已经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8 10:56
  文艺学院晋级教工青年男子组跳远决赛前八名
  11月6日上午8点半,教工青年男子组跳远决赛在田径场举行, 文艺学院罗小青老师在几轮比赛中表现优异,晋级前八强。
参与本次决赛的共有27位青年教工,每位参赛选手先进行三轮比赛,在三次成绩中取最好成绩记为最终成绩,然后取成绩最高的前八名进入最终的角逐。最终角逐也是每人跳三轮,取最高成绩记为总成绩,生成最终排名。罗小青老师以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最终的角逐,表现突出。在助跑时,罗小青老师猛地发力,在起跳时一跃而起,跳起后双脚弯曲,再向前一蹬,稳稳地落在沙坑里,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跳出了4.58米的成绩。有的老师由于在起跳时用力过猛,落地时没有站稳,或重重地摔倒在沙坑,或惯性过大没有停下来,险些从坑里滑出去。每次跳完,老师们都会立即去看自己的成绩,对本次的比赛十分重视与关心。
广播电视专业的李月婷说,每个老师都跳得很棒,感觉很拼,老师们赛前都做了专门的准备,在赛场旁边许多老师在换专门的装备,做热身运动。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9 22:15
《第一次助残》
凡爱志愿者团队常规活动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周一下午去助残,周四下午去新皂小学做活动。然而,由于下午总是有课,我从来没去过任何一个。但今天下午,因为老师还在成都开会,所以就没有上课,我便有机会去参加活动了。
我们宿舍加上我共有3个凡爱的,还有一个爱启航志愿者的。我们交流后发现去助残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吕叔家里。我们几个之前都没有去过,但想着每周吕叔家会被我们叨扰许多次,生怕吕叔都烦我们了。
下午1点,坐着38路到了目的地,吕叔家的小区离公交车站不远,下了车,走进街道,进小区直走到头,然后右转一楼就是了。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随意的人,懒得构想与揣测,所以见到吕叔后感觉也很自然,就像看电影一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继续。
其实,尽管坐在轮椅上,还是看得出来吕叔的身量很高,白色的球鞋,鞋带松散地绑着,还有好长一截顺着脚踝绑了一下;黑色的裤子是加了绒的,这是在给他用药水洗脚时发现的;他的腿很细很长,仿佛双腿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可能是因为高位截肢后身体病变的缘故吧,身子有些扭曲;灰黑色的外套,有些深陷的眼睛,灰与黑交杂的头发。这就是我初次见到的吕叔。
慢慢地,我发现我和舍友的担心是多余的,吕叔似乎早已习惯我们的到来,没有厌恶没有冷漠,也不过分热情客气,就像家人一样,很自然,很习以为常。
我和一位舍友一起参加活动,我们俩都是第一次去,所以什么都不知道,到了后其他志愿者都在做事情,陪吕叔聊天,然而我俩就跟傻子一样很不知所措。我的家务活做得确实很差,所以感觉好有愧疚感,真的是什么都不会,话说人丑就多读书吧,然而我书没读多少也就算了,连体力活都不会干,我也是醉醉的了。
熬药的时候药香缕缕,我很喜欢,可能有人会觉得闻着很奇怪,但我却感觉很舒服,让我想起了很多,尤其是在帮吕叔按脚的时候,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爸。他以前也时常喝中药,那时候家里时时缭绕着药香,这两年他的腿也不大舒服,累了的时候腿会很疼,不得不去做按摩••••这世上没有谁的命运不公,我们都只是在过着各自的生活而已,不论生活如何,我们总是要接着走下去的。     
                                                                    
                                                            2015.11.9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1-22 00:53
《我们》
我们诚惶诚恐,生怕被遗弃或落后。
开学快三个月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而有时候又会觉得时间太慢。
觉得时间好快,是因为我每个周末总是在期盼下一个周末,希望本周的忙碌可以换来下周末的稍稍放松。然而,事情总是一件接一件,忙完了这周,下一周又接着忙。我在忙碌中期盼着下一周,在忙碌中结束着一个个期盼。时间就这么快地流走了。
时间好慢,是因为我才来学校不到三个月,却感觉我在这里度过了很久一样,夏天、秋天和冬天,也就差没见识这里的春天了吧。目前我大概经历了这里的三季,而我的心,却每天都在四季更迭。如果说我在这里学会了什么,那一定是抗打击能力了。
刚开始做事情,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不可避免有些毛手毛脚,过于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做错了什么。然而其实不管我们再怎么小心翼翼,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因为犯下的错误难过自责;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开心很久,哪怕只是一句表扬;会因为稿子写不好而烦躁;会因为参加活动而激动;会因为视频的制作而崩溃……我们的心每天都在经历四季变换。
我们参加了太多的社团或部门,每天我们都会熬夜到很晚才睡觉。我们正在慢慢懂得什么叫舍得,有舍才有得,贪多必失。这样一段奔波于各种部门和社团之间的经历也许是好的,多方位地体验了许多东西。然而它确实也浪费了我们太多时间,有时会让我们感到迷茫与无助,让我们觉得力不从心。
我们是人,不是战士,不是靠精神胜利法就可以完美辗转各种事务之间的阿Q。我们想成长,所以我们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似乎有些贪婪地去学我们想要的。
我们,正在成长的我们……

                                                        2015.11.22 .00:57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7 13:53
《幕后编辑》
今晚我们校园电视台专题部在龙山进行了第一次夜聊。
主动担当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想锻炼下自己的能力。然而实际只起到了统计和安排时间,还有负责通知的作用。
作为一名后期制作的编辑,在做了自己的第一期节目后,大家感触都很深。尤其是张欢和陈枫宇。他俩都调侃道,做一期节目感觉和生了一个孩子一样,既艰辛又幸福和满足。
的确,从科技贫道六的策划、到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最终的成品,我们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策划改了又改,资料查了又查,视频剪了又剪,我们从5个多G的素材里最后制作完成了800多兆的节目。可用空间11G的U盘,最后只剩2点多G。
在策划完善后,上周二下午完成了小短片的拍摄,非常感谢赵林和陈郑淦哲,友情帮助我们完成了小短片的表演与拍摄。
张欢与陈枫宇对最后的编辑制作感触很大,而我,却对拍摄过程的感触也颇深吧。因为是第一次跟着拍东西,很多我真的不知道,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我才抱着学习的心思参与拍摄。刘老不是说要偷师学艺吗,我觉得甚好。其实,拍摄没有我想象中的激动人心,多次的NG与重来是很无聊的。想象一下,一个人一直对着一台机器说话或做各种动作,偶尔还会遭到围观,不自然是难免的。于是乎,我更意识到了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夸大些说,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最后成品55秒的小短片我们用了1个多小时、两台机子拍摄;播音总共2分钟的出镜,我们拍了将近一上午(我们的播音也是很努力的,很拼的,尤其是在采访的时候);短短的视频采访,我们换了7次场景.….有句话叫: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我们前期的素材准备就是像怀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足够充足后,我们才能孕育它。后期的剪辑工作是最累的,时间最赶的,也是最痛苦的,却也是最快乐的。
赶节目的几天,我和张欢都睡得很晚,真的是可怜了她。她习惯早睡,却和我这个夜猫子一起熬夜。好在我们宿舍的供电时间长,凌晨一点还灯火通明。我们俩在做节目的期间也培养了很大的默契,每次宿舍门一响我就知道是张欢来了。估计两个宿舍的人这几天快被我们烦到了:俩人在两个宿舍之间无限次地来回穿梭;舍友帮我们无数次的开门;每天听着我们节目的声音无限播放,尤其是当我们一帧一帧调的时候,那声音更是充满了磁带式的魔性……
当周二晚上节目出炉给学姐们看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好在机智如我们,做了预算与备案,所以,我们返工的时候还是比较流畅的。然而,周三和周四上午课满,改好的节目还没来得及给学姐学长们再审核一遍,只好等周五上午了。
想想周日电视台例会要放我们的节目,既激动又紧张。就像是把什么珍藏、孕育许久的东西拿出来公之于众,复杂的内心起伏已把我的心神搅乱。
老实说,虽然用EDIUS做过一些东西,不过那多是做着玩。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做一期节目,从策划、拍摄,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我都参与了。就像是一个拾荒者呕心沥血打造的一间茅草屋,虽然它不一定美观结实、时尚高端,却也是自己融入身心去打造的,是自己的成果,自己的避风港。
我喜欢编辑,喜欢当一个后期制作,虽然累,却带给我无限的满足与快乐。
晚安,世界。天亮后又是新的开始。

                                                 2015.11.27.零点四十五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7 13:53
《抢课到丧心病狂》

12月5日周六

作为志愿者,去社区表演。今天是个选课的日子,9点开始。我8点半就提前登陆了进去,静待抢课。然而,开抢前5分钟,页面就崩溃了。并且,今天本来就应该是学长学姐们选课,我退掉了页面。

12月6日周日

晚上,宿舍的姑娘们都翻开了培养方案,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课,预备明早开抢。

12月7日周一

9点选课,宿舍的妹子们早早爬了起来,打开电脑和手机,手机开4G网,一切为抢课做准备。然而,开抢前几分钟,页面就崩溃了……整个宿舍的状态就是不断地刷着手机和电脑,期待奇迹,并且吐槽着学校的服务器。
“我去龙山抢网!”、“我去游泳池抢”,“莫非我要边跳健美操边抢课吗?!”……抢课不成,我就去了图书馆。然而,我在图书馆也用手机不断刷新着页面(无语了),根本就没看成几分钟的书。
终于,我进入了页面!我从头到尾将课一个个点开,然而页面弹出的全是“人数已满”的字样。心里崩溃得无以复加。正好张欢也在图书馆,她告诉我不断地刷页面,总会有“惊喜”。真的,我终于选到了一节党课,我都被自己感动到了。但,我很快被告知,党课之能选本院的老师,我不得不退……
这个选课系统我觉得挺不公平的,有的人一下子选了好多课,有的人一节也选不上,例如我到11点都还没选上一节课。一个人囤6,7节课我已经觉得很多了,直到“黑名单”出来,榜首的同学选了117门课!!!真的是选课选到丧心病狂!辅导员通知大家,超过3门素质选修课的要在下午3点之前自行删除,否则学校将批量删除。我们假设一下,退一门课要5秒,榜首的那位同学要退114门课,抛弃网卡的因素,也就是要花费将近10分钟!再假设一下,公共选修超过5学分后,每学分收费200多,保守来算,他要多交2万多块。
曾以为不断地刷手机抢课,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境地了,没想到还有一下子选100多门的,我也是醉醉的了,只能说,丧心病狂你赢了!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13 00:20
《一次走心的例会》
说说笑笑,玩玩闹闹,这是我们团队例会以往给我的印象。
然而,今天的这次例会却让我改变了这种印象,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眼前的这群人,重新认识了这个团队,更重新想了想我进这个团队的初衷。
晚上7点,大家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例会的老地方。组长笑着说,这次会议就不用做记录了,内容很简单。于是,办公室的妹子放下了笔。
故事由此开始……
也许,从前,我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过着我所不知道的生活。或孤僻,或自卑……“你从眼神里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那是灰色的。”组长回忆道,“他是个孤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家里所有的生活开销就靠已出嫁姐姐的支撑。”组长说的是他去年暑假支教的经历:
“上课许久后,我发现教室门外一直有个人站着,原来是他的爷爷。因为爷爷没我高,所以他仰着头拉着我的手,一直祈求我要帮帮这个孩子,让他可以开朗起来,和正常孩子一样。其实,我很想告诉他,我的能力可能达不到,我没办法做到。然而,我说不出口……”
……
有人说公益很水,虚报团队经费,将钱用在其他地方等等。然而,许多事情,我们没有参与过又怎会知道呢?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就会收获怎样的结果。
心灵鸡汤的故事我们听了太多,然而,当发现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是亲身经历时,这就已经不是鸡汤了。鸡汤是做好了的,可以直接喝的,而做一次活动就像是在熬一锅鸡汤。你不渴望这鸡汤会温暖谁,滋润谁,而只是希望在熬制鸡汤时,叫醒装睡的人。
仔细想想当初我为什么会加入这个团队,回到出发点看看,现在的我是不是走偏了呢?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15 22:14
《车外,路中》
坐在38路车上,车厢里挤满了人。
车上开着暖风,一路摇摇晃晃,不禁让人昏昏欲睡。
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车停了。
抬起头看向车窗外,一位环卫工阿姨在马路中间的栅栏处用抹布细细擦着栏杆。
我刚开始注意到她时,她正蹲在地上擦栏杆的底座,然后顺着杆慢慢地向上擦。擦到顶端后,又顺着栏杆向左擦,到达栏杆的节点时再换方向……
车里开着暖气,车外却吹着冷风;车内我们或坐或站,车外她却在路中或站或蹲……
绿灯亮了,我们坐在车上继续前行,她还继续在那里擦拭着……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15 23:05
《流星雨》
今早打开手机,朋友圈与空间都被在山西的朋友们刷屏了,是流星雨,流星雨。
有人说昨晚忍着冻在等流星,然而流星来时却忘了许愿;有朋友说,昨晚等流星,等啊等,等着等就睡着了,流星也不见了……而昨晚我在四川,没有和他们一起等流星,更没能看成流星雨。
记得最早等流星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他在周六晚上看见了流星。我问流星美不美,他也道不出。然后,那时天真的我每周六晚都会跑到阳台上等流星。等了好久也没等到。于是不止再只有周六,每晚我都会抬头望望天,期待流星会在我仰头的一瞬间划过……
夜空是美的,是最能承载想象的。
高二时,新闻报道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流星雨。一直期盼着,等待着。然而,终于到了流星雨来临的一天,天空却布满阴云,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流星的尾巴。可我不相信,不相信我望不到盼了许久的流星……宿舍的人都睡了,我依旧披着外套,静静地望着夜空。虽然当天连星星都看不到,而我却依旧在等,在等,在等 ……
夜空是静的,是最能宽容过失的。
现在,我依旧没有见到过流星,更不用说是流星雨了。然而,现在这似乎都无所谓了。等了多次,等了许久,我没有见到流星,却不会忘记我等过的美好时光,永远不会忘记曾陪我一起等流星的那群可爱的人。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19 22:33
《四六级考试来袭》
今天,也就是12月19日,四六级考试终于来袭!
  一大早,7点半老区柳池等小面包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一直到了西一教学楼处都望不到头。其实这种时候,步行都比等小面包快。我今天的运气真的是爆棚,刚走到柳池,就有一辆小面包差两人,后面的同学也不过来上车(≥﹏≤≥﹏≤)。于是乎,小编就成功捡漏,如愿坐上了小面包去考场。
  今天的考场是在西七和东区,早早路上就拉起了警戒线,禁止除了小面包和校车外的车辆的通行。保安叔叔和其他工作人员也在各个道路和考场的节点履行着职责。因为教学楼有许多入口,为了保证安全和考试秩序,工作人员封锁了一些入口。四级考试早上9点开始,8点35就开始准备进考场。然而,同学们今天都很积极,八点刚过就纷纷等在了教学楼门口。把教学楼入口围得水泄不通。将近八点半,监考老师在教学楼入口组织进考场。因为人太多,同学们很自觉地排起了队。在排队的时候,许多同学还在争分夺秒地备考:有人戴上耳机调频、试音,有人拿起笔记争取最后再吮吸几口知识点,有人在不断检查着考试工具……
  终于到了进考场的时候,大家在短时间内涌入教学楼,楼梯上都无落脚之处。不过也好在人太多,我好几次踩空都没有摔倒,而是被向前的人流“抬”起来了!进考场的时候大家纷纷出示“三证”:准考证、身份证和一卡通。由于考场门口没有桌子,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只好把书包放在地上。进考场的时候大家还要把耳机一起拿进去。有同学不小心犯了糊涂,把吹风机当成耳机装进盒子带了过来,在进考场时打开盒子发现居然是——吹风机!在此我不得不佩服此同学奔跑的速度,他在十分钟内跑了个来回,回宿舍把耳机带来了考场!
  考试结束后,空间、朋友圈和微博就被四六级考试刷屏,各种版本的四六级考试后的感想和表情包霸占着屏幕。有人甚至说:“这次四级考试还不错,试卷印刷很清晰,题型都全了,监考老师服务态度也很好,五星好评,下次还会再来。”
  尽管大家各种搞怪四六级考试,但想要通过考试,认真备考还是很重要的。怎么说呢,哪怕这次考得不如人意,大家还是保持好心态,下次好好努力!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20 21:25
《逃离》读后感 作者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逃离,或是旧的结束,或是新的开始。
八个短片,六个故事。
爱情、情亲,还有友情,似乎我们总能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关于成长,关于救赎、关于命运……

(一)逃离
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名字与书名相同——《逃离》。女主人公卡拉少年时因为爱情逃离了父母、逃离了家人、逃离了学业,与克拉克共同开始了远离城市的生活。或许克拉克并不爱她,可她却爱他爱得义无反顾。爱情不是面包,当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碎向他们袭来时,裂痕也开始逐步蔓延。卡拉想要再一次逃离,这一次,是为了自由。
在贾米森太太的帮助下,卡拉坐上了开往多伦多的大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逃离,是一次意外的、出符意料的逃离计划。原本,卡拉在克拉克的怂恿下以不单纯的目的接近贾米森太太——以刚刚离世的贾米森先生的名誉为砝码,进行敲诈。然而,贾米森太太的真挚与宽容却打动了卡拉,使她想要逃离克拉克。
这是一场失败的逃离,卡拉没能将自己从“套子”里解救出来,她在车上与自己做着抗争。最终的嚎啕大哭,放弃了逃亡……贾米森太太在信中提到了弗洛拉的重新出现,而克拉克却并没有告诉卡拉关于弗洛拉的回归。某日的傍晚,卡拉在秃鹰聚集的树林散步,在覆满落叶的地上,她看到了沾着血的一块块山羊骨头。她明白,那或许就是弗洛拉,或是弗洛拉也许会遭受的命运。故作镇静,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她以后再也没来过这片林子了。
我们许多人都曾试想过逃离,逃离旧有的生活,渴望着新的开始。然而,也许这些想法仅仅是存在脑海中,从未付诸过行动。当某天,这种想法遇到突至的外力的冲击,直接化为行动时,我们先是激动与欣喜,再是徘徊与犹豫,然后,有人继续,有人放弃。我们渴望新的开始,却又始终无法放下旧的生活,将自己装进了笼子,明明有钥匙开锁,却没有勇气走出牢笼,哪怕现在是黑暗,也甘愿忍着继续在原地等待。
第一次看这篇故事时我并没有读懂,也许现在依旧没有领会到精要。第二次再看,我有了如上的想法,现在再读,又有了其他的感受。我猜想,也许这个故事的突破点在贾米森太太的信里——这一次逃离成为了卡拉和克拉克夫妻关系的转折点。就像弗洛拉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贾米森太太和克拉克之间的敌对关系一样。也许,正因如此,克拉克决定将弗洛拉放生。然而,我们无法预料,弗洛拉的命运也许就成了那一堆白骨。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23 22:30
《冬至暖阳》
12月22日,冬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全年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然而,幸运的是,在这一天里,我却遇见了暖暖的阳光。
中午吃完饭,舍友们不约而同地相遇了。本习惯性地走小道回宿舍,然而当我们发现这难得的好阳光时,就决定绕道而行,为的是能多享受一下久违的温暖阳光。
当我们走到龙山时,有人提议这么好的阳光,为什么不在阳光照耀下的体育场小憩一会。原来大家都想到一起去了!我们在体育场的草地上找了一块空旷且能沐浴阳光地带,五六个人围成圈坐下来。把零食摆在中间,惬意地边吃边聊天。最后,我们两两背靠背打起了小盹儿。阳光暖暖的,照得人心里也暖暖的,似乎把不愉快全都抛到了脑后。
因为下午第一讲还有课,所以大家本来打算小憩一会后就回宿舍拿书去上课。然而,这和暖的阳光太难得,并且今天是冬至,使大家都尤其得眷恋这午后的闲暇。好在第一讲是听力课,不需要书也可以,直至临近上课前10分钟,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阳光恣意的体育场。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23 23:59
《看一次音乐表演》
12月22日,冬至当晚7点。由西南科大主办,绵阳师范学院和四川理工大学共同参加的一场音乐专业师生交流音乐会在东八演播大厅举行。
这场交流会上表演的节目都十分精彩。我和一位舍友一同去观看的。然而,我们队节目的喜好却各有千秋。我印象最深刻的,我个人最喜欢的节目是一个由绵阳师范学院表演的舞蹈——《进城》。整个舞蹈很有情景,反映了农民进城务工的状况:
从土地中刚刚解放,进城时,他们是激动、欢喜的。在这个阶段,音乐是激昂的,是欢快的。舞蹈演员们通过肢体展现了他们所饰演角色的那种刚刚进城的欣喜、满含希望; 在城市中漂泊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一切并不是尽如人意。此时音乐忽转,变得低沉而哀伤,舞蹈演员们的动作幅度也变小,他们诠释着不得志与满心希望落空后的抑郁,还有愈来愈浓的思乡情; 突然,音乐又激昂起来,这群抱着希望希望来到城市里打工的人愤怒了!在长期的不得志与压抑后他们需要释放与发泄;  音乐又逐渐转平,变得柔和起来,窘境过去了,一切也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希望又重新回来,欢快的旋律又开始跳动开来……
而舍友却说,她最不看好的就是这个节目,完全没有意思。而最后闭幕的《来吧来吧来吧》——一支新疆舞是最好看的。但在我看来,最后一支舞的出错率有些高,跳得不整齐,整个舞蹈的重心都在领舞一人身上。整体性不足,不够触动我。
每个人欣赏角度与方式不一样吧,总的来说,这次的表演都很不错,值得观赏。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24 00:00
将青春热血带进西北塞外
¬¬                        ——记文艺学院学生陶瑶瑶文联支教  段茜 罗华丽
2015年3月,为了响应文联支教,作为文艺学院学生干部的陶瑶瑶便主动请缨,与音乐专业的徐扬扬一起踏上了前往甘肃陇南的旅途。这是西南科大第一次参与文联支教,陶瑶瑶决定,既然来了,就不能给母校丢脸,一定要把工作尽心尽责地做好。
苦中作乐
唯一一条与外界相连的过境干道,没有旅舍,没有浴室……以前自己从来不会相信还有如此贫困的地方!虽然来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是陶瑶瑶从未想过这里的生活条件会这么差。
初入支教的角弓中心小学,他与徐扬扬被分配到了一间没有网的学生公寓。虽然陶瑶瑶来支教,但他同时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校的每次作业他都会通过网络按时完成。为了用网,他将电脑和桌子搬到室外,靠近教师公寓的地方连接网络。西北植被少,对风雨的遮挡小,风雨自然就来得更猛烈。一个周末的晚上,学生与老师基本都回家了,陶瑶瑶照旧把电脑搬出去蹭网。风雨突至,风卷着雨重重地拍打着玻璃,西北特有的风的呼号在黑夜里回荡,突然还停电了,苦中作乐,陶瑶瑶调侃:“就像是在看恐怖片。”
“那儿真的的很美”陶瑶瑶回忆道,那里的美不是南方山水的秀丽,而是大漠孤烟的美,是陇上江南的美,是淳朴自然的美!在西北,缺少水,尤其是可以喝的甜水,甚至在学校里还没有浴室。陶瑶瑶就等学生放假了,老师基本上都走了后,烧一壶水,拿到院子里的水管处冲澡。“陇南的冬天尤其的冷,就算在其他季节,温度也会比绵阳低很多。”陶瑶瑶说。和他一同前去的徐扬扬表示,初到角弓中心小学是3月份,天还很冷,陶瑶瑶就跑去院子里洗澡,冷得直哆嗦。然而对陶瑶瑶来说,现在想起来这段经历并不艰苦,反而觉得很快乐。
孩子们一个月回一次家,家住在山上,成年上要爬上这座山要4小时。因为这里的孩子多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心疼老人上山下山不容易,所以每个月陶瑶瑶和其他几位老师都会翻过这座山送孩子回家,每次来回要花费将近一天的时间。陶瑶瑶说他们在支教的时候经常爬这座山,就当做是健身。
“我想尽力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住在大山里,家里都由爷爷奶奶看护,没有人教导,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太少。由于角弓中心小学接受国家扶持,所以学校里教学的硬件设施很好。然而陶瑶瑶觉得,这里的孩子缺的不是硬件设施,而缺的是软件、是思想,是开阔的视野。“老师基本都是全才,什么课都可以教,然而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我给他们上的更多是思想政治课。”,陶瑶瑶说道,他努力给孩子讲外面的世界,说明知识的作用,鼓励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出小乡镇。这些孩子初中毕业后或是去打工,或是回家种地,很少有人会继续读书,他们认为读书没用。也许一些年后,男孩娶妻生子,女孩相夫教子,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他们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走不出这个小乡镇。“就像是在聊天,我努力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我不知道我可以改变多少人,但我会不断努力,不断给他们讲,虽然他们不一定听得进去,但我想尽力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陶瑶瑶说。
离别情深,再回小镇
“离别就像是一场梦,也许这种感觉这辈子都不会有了”,陶瑶瑶动情地说。走的那天,陶瑶瑶决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后给孩子们上一堂课。学校很贴心,专门把他的课调在了前两节,使他可以好好地和孩子们说说话。本来想悄悄地走,然而走的时候,孩子们却都拥了过来。“小孩子是不藏情的”,陶瑶瑶说,一群孩子围着他们哭得稀里哗啦。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那一刻,他与徐扬扬两个男子汉却哭了。“也许听起来是那么的不真实,然而在那里,生活是朴素的,一切都是原始的自然,是纯粹的,就像是一场梦。”陶瑶瑶说,虽然他现在已经离开了那个陇南小镇半年多,然而依旧会时不时地接到小朋友给他打来的电话。
2015年7月陶瑶瑶离开了这个陇南小镇,然而不久后,他与同伴又再次回来了。陶瑶瑶说,“这次我们虽然是以私人关系去的,然而大家依旧喊我们陶老师、徐老师,校方依旧接待了我们,十分亲切”。这所小学的校长说,陶瑶瑶与徐扬扬是在此小学任教的所有志愿者中唯一回来看望的,是最有感情的。在这里的半年,陶瑶瑶收获了许多,除了收获了与学生间的师生情谊、与当地教师的深厚友谊外,还收获了心智上的成长。
“这是人生很好的一次经历,感觉回来后成熟了不少。”陶瑶瑶说,经过这次支教后,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多了一分担当和责任。当谈及人生规划的时候,他表示,等到自己有足够实力的时候,他还会再回到甘肃,回到陇南,回到那所小学,帮助更多的孩子,尽他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30 23:12
(二)《机缘》、《匆匆》到最后的《沉寂》
一次机缘巧合,朱丽叶在列车上遇见了大她十多岁的埃里克。只因在列车上短短几天的相处,朱丽叶就千里迢迢从温哥华来到了一个海港小镇——鲸鱼湾。在我看来这是多么疯狂的一个举动,甚至我觉得他们之间不是爱情,而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诉求、曲解的爱情,或说是激情。埃克里是有妻儿的人,朱丽叶到达鲸鱼湾的那日正好是他妻子的葬礼。因此,当朱丽叶来到埃克里家中时,除了在此帮忙的邻人艾罗外便再无他人。
本人并不欣赏埃里克,至少是在爱情方面。在朱丽叶到来之前,在埃里克妻子去世之前,他就已与多位女士在一起了。妻子去世的几个月前,他又给朱丽叶寄了信,信上一半以上内容都是“我好想你,时刻盼望着你”之类的。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朱丽叶与埃里克同居在一起十几年,并且有了一个女儿——佩内洛普,然而,我终究觉得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
直到一次意外,埃克里死了。朱丽叶带着女儿离开了鲸鱼湾,来到了温哥华。她开始改变,从小镇宁静的生活中走出来,投入到繁华都市的忙碌中去……她成为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电视台记者。她一直想让埃克里看看她现在的生活,如同孩子般的赌气。然而最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她的脑海里浮现着海滩上埃克里的葬礼……终于,她醒悟了,埃克里已经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悲伤在压抑许久后终于喷涌而出。在此之前,她干练地处理埃克里的后事、料理家务,寻找新生活,那是因为她根本没有相信埃克里已经不在了。仿佛她一直在等待,等待埃克里在他们最后一次争吵后与她和好如初。
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我们无法料想下一秒会是怎样的光景。就像佩内洛普突然消失,朱丽叶再也找不到她了。
佩内洛普先是断断续续为朱丽叶寄过几次卡片,然而从卡片的选用与内容来看,这并不是佩内洛普亲自准备的,或是说她根本没有用心。在佩内洛普消失的前些年,卡片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然而渐渐地,卡片也不再出现了。
一年,两年…五年…很长一段时间,等待佩内洛普几乎成了朱丽叶生活的全部依靠。她相信女儿会回来的,也许目前只是受了囧,或是生活上不顺,无法回来。等啊等,等到卡片都不再寄来,她还不肯搬家,还盼望着女儿的信可以寄来,哪怕她还是回不来。五年,六年…希望在一步步落空,失望,愤怒,她不知女儿为何要离开,连一句问候都没有。最终,她还是搬离了那套昂贵的高级公寓,再也没有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了。时间在流逝,愤怒与不解在逐步释然。
“我的女儿没有对我说声再见就离开了,事实上她也许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出走。她不知道那是永远的走开……也许是她无法面对如何跟我解释。或者她没有解释的时间。你知道的,我们总以为有这样的理由,有那样的理由,我们一直都是在试着寻找理由……对佩内洛普来说,我是没有一点用场的了。要不就是她再也受不了我了。那也是有可能的。”
佩内洛普的做法似乎有些任意妄为,她逃离了母亲,寻到了自由。而母亲却独自生活在空荡荡的公寓,甚至不敢再看一眼女儿曾经用过的东西。因为每一件物品都会让她想起女儿,睹物思人,使原本就空荡的公寓更显寂寥。
又或许人生来是自由的,佩内洛普去了一个精神疗养地之后就完全超脱于世俗了。她不再依赖与相信母亲,选择了离开。
朱丽叶曾因为所谓的爱情逃离大都市,来到埃里克身边。十三年后,死亡将埃里克从她身边带走。此后八年,精神支撑的女儿也悄无声息地逃离了她。最后,朱丽叶什么也不剩,唯留一片寂静,就如同她来时一样……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30 23:12
(三)《逃离》的感受
人生起起伏伏,一路跌跌荡荡。我们来时,什么也没有,我们离开后,什么也带不走。
我们有时会畏惧改变,虽然对前方有些憧憬与期待,但对旧有生活的依偎与对改变的未知恐惧,会使我们驻足不前。
我一直不明白《逃离》想表达的是什么,有人告诉我可以去看看网上豆瓣之类的点评。然而,我想尽力地去理解,用我目前浅薄的阅历来看这本书。一本书在不同的阶段看会有不同的感悟,翻书常新,也许就是这样吧。在我尽力地去理解《逃离》这本书后,我又上网看了看。有一段点评我怕觉得还不错:
“应当将小说的标题《沉寂》与小说集的标题《逃离》结合起来一起分析。小说题目“silence”一词,不仅是指几位女性的沉寂,更是她们梦想或是幻想的破灭,也是其自自我意识的不断衰弱。而文中女性之所以沉寂,是因为她们逃离而不得:朱丽叶与琼安都想逃离平凡生活而终归于平凡;佩内洛普想逃离物质生活而最终被物质所牵绊;克里斯塔想逃离疾病却最终为其所缠。这正是现实生活中女性,或是所有人的无奈。因此,读者也意识到了生活的无情,只能与角色一起困于沉寂之中,屈服于世俗生活的要求之下。这种读者与角色的情感互通与互动,正是门罗小说的精髓之处。”
对啊,这本书里的人人都想逃离,然而最终却都逃离不得。它也许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而是为我们还原着生活。生活本是如此,来来回回,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上来。
翻书常新,期待下一次看此书时会有新感受。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5-12-30 23:43
《我是证人》(一)
看了下演员阵容,本来没有抱太大期待。然而,影片开始几分钟,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走拍式的镜头将主人公带入画面,一入镜就是一通争吵。
我们往往觉得爱没有错,尤其是情亲。不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兄弟姐妹之间,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是无可替代的。然而,路小星却因此间接杀死了弟弟。他们在开车途中起了争执,弟弟用脚乱踩着油门,本想以此胁迫姐姐妥协,却不想遭遇了车祸。小星在一片血泊中醒来,听见车里弟弟的呼救,她跌跌撞撞站起来,然而还是倒下了。弟弟没能从车里逃脱,随着车一起滚下了高架桥,车毁人亡……
时间跳转到3年以后。
小星早晨起床,睁开眼,却再也看不见清晨的一缕阳光——她失明了。虽然在3年前的车祸中她侥幸逃生,然而车祸却使她的眼睛失去了光彩。她还保留着弟弟身前所有的物品,每天活在愧疚与自责之中。她想回到学校,想继续完成她的警察梦,尽管她已经自学了盲文,可学校却还是不肯接收她的申请。妈妈问她是否有想要带走的东西,尤其是弟弟梁聪的东西,因为他们以前住的别墅将要卖掉。
“我不配!”路小星说。
“天黑了,你怎么回去?”妈妈担忧道。
“天黑不黑,我都一样看不见!”说完,小星就离开了别墅。
……
雨越下越大,小星没有带导盲犬,夜深也没有公交车。她拨打着叫车电话,然而在这个等候点等车的人太多,她又看不见,根本坐不上车。时间一点点在流逝,在亭子里等车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只剩她一人。此刻雨依旧很大。她试着把手伸出去,期望有出租车路过,可以坐车回家。雨顺着手掌滑到了手腕,再流进了衣袖……雨越下越大,衣服越来越湿,路上已没有了行人,连过往的车都寥寥无几。哪怕是有,在大雨天里又有谁能看得清她呢?
误打误撞,她错把一辆高尔夫6私家车当成了的士。这辆车本是接在这个亭子的另一个女孩,但那个女孩却提前离开了。司机把小星当成了相约的女子。
小星上车后,感觉到车座的椅子是皮质的,便以为自己坐了一辆高级的士。隐隐约约闻到了奇怪的味道,司机说那是因为他刚刚洗完车。小星觉得有点闷,便打开车窗。司机立刻又将车窗关闭。他给小星递了一瓶咖啡,发现了小星是盲人。小星正在开盖子的时候,司机一把把咖啡抢了过来,硬要帮她开,而小星却坚持自己开瓶盖。两人在争执中,“嘭——”一声巨响,车撞倒了什么东西。司机赶紧下车查看,随后,小星也跟了下来。
“撞到了什么东西”小星惊恐地问道。
“没事,只是一条狗。”司机把尸体放进了后备箱,淡定地回答。
“不可能,根据刚刚撞击的距离程度和撞击的位子来看,不可能是一条狗,应该是人,我明明明还听见了女人的叫声!”小星说。
“真的只是一条狗,你又看不见。”司机的眼神已经变得恶狠狠。
“不,不可能,分明是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女人。我要报警,我要打电话!”说着,她便摸出了手机。
“我说是狗就是狗!”司机抢走了她的手机,与小星争执着,想置她与死地。手机在争执中掉在了地上。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辆大卡车驶来,司机快速上车离去。
小星在雨中跪在地上找着手机,大卡车正在向她迎面驶来…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19:53
《校园电视台年会》
12月27日晚上6点,在西四参加了我们校园电视2015年的最后一次会议,也就是2015年的年会。
这次年会俞全威学长是主持人,自带播音腔地hold住了全场。
当我们到教室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堆满了零食,学长学姐们还在不断向每个人派发着零食。对一个吃货的我来说,这绝对是最开心的会议方式。就像一个好友在选生日礼物,给别人的是榨汁机或娃娃之类的,而到了我这里,直截了当一堆零食就把我收买。
这次年会真的很开心,不断地有惊喜,哈哈,尤其是发零食和发红包的环节,深得我心。年会上,先是各个部门的部长或副部长发言总结,并播放各部门最近的节目。然后又有游戏环节,随机叫座位号,被叫起来的人相互说对方的名字,介绍对方,目的是为了大家更加熟悉。当抽到我的座位号“63”时,我却走了神,也许是在想着美食吧,还是张欢把我拽了起来。
真的很喜欢电视台,真心很想与大家打成一片,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我真的觉得很意外,我做梦也没想到“优秀编辑”会到我这里!
其实,在暑假的时候,我对“编辑”一词还没有什么概念,但在那时我就已经加入了校园电视台的招新群。也就是在那时,想也没想编辑是什么,我就认定了我要当编辑。开学后,经过层层考核与实习,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留在了电视台,我能留下来便已经觉得很幸运了。有时,剪视频虽然有些累,但却爱它越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东西。我也很感谢遇到张欢,通过一起做节目我们俩熟悉了起来,并相互勉励。也许,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本身已是不易,我们还能在一起共事,一起经历风雨欢笑,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19:54
《记游园》
其实,在12月31日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游园是什么。只是不断地听说“元旦游园”之类的,尤其是电视台的学姐让我们想想有关元旦游园的策划。当然,我连游园都不知道是什么,策划我是没有写出来的。
游园的当天,雾很大,或是说雾霾很重。直到第一讲下课时,天都不太亮。因为当天我早上满课,所以当我早上7点40出宿舍门时,天都还是一片漆黑。当时我以为自己天不亮就跑去上课,差点没被自己感动到。后来才知道,那是雾霾,那是第一次在绵阳遇到如此大的雾霾,宛如“仙境”。当然,雾霾吸多了上“仙境”也会更快。这次的元旦游园在白雾皑皑的仙境里进行。
下午两点,我从老区到了新区篮球场,预备来我们专业游园所在地值班。然而当我赶到时,值班的人实在不少,前来玩乐的人也不少,我连站脚的地儿都没,只好离开去找同学。我和同学在制造学院的游园里玩得最久。
门口挂着几只金蛋,一辆炫酷的车,“现在•未来”的游园主题,制造学院的总是那么吸引人。记得运动会的时候大家就这样调侃道:“制造有车,土建有房”我们学校的几个大院确实不赖。一进门,我就被遥控车吸引了,排了好久的队才玩上。后来才惊奇地发现,除了我和同学两个女生外,在排队玩车的人都是男生,其中还有一个小朋友也在此玩车!小朋友挺厉害的,直接将车开进了门洞,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做到。当然,这个小朋友没有调整方向,直接按着“前进”入了门框,因为前一个人直接将方向调好了的。接下来的游戏,也就是我在制造学院玩得唯一成功的游戏—— “镜面”游戏——将成语反着写,每个字左右颠倒,限时一分钟。为了充分显示我游戏黑洞的能力,在“百慕大三角”里,我10多秒内连续出错十几次,连工作人员都看不下去了。实力坑队友,本来十分相信和同学的默契,然而由于我的问题,我俩频频失误,最终于奖券无缘。
经管学院的奖券是最好得到的。我俩玩遍了几乎所有的游戏,拿了许多奖券却一个奖品也没有抽到。我们俩本身就是抱着游戏的目的去的,没有抽中奖也并不影响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去了外国语学院的游园。其实我感觉外院游园的设计思路不错,以国家为划分游戏的单位,一个国家对应一种游戏。拿中国区为例,将三根筷子中的两个投入啤酒瓶为胜,仿照中国古代游戏——投壶,比较有中国韵味,其他各国区大体都是如此。   
我们文艺学院的主题是“君子六艺”,所谓六艺,即为礼、乐、御、射、书、数,或为《易》、《书》、《诗》、《礼》、《乐》、《春秋》。我们学院以此为主题,倒很是符合我们文艺人的气质。在我们专业的棚里看到也有“投壶”的游戏,在这种热闹场合重温古代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文雅。
虽然只去了几个学院,然而已经很开心了,新年快乐。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20:00
标题: 教职工排舞大赛文艺学院表现优异
教职工排舞大赛文艺学院表现优异
11月19日晚七点,由校工会主办、文艺学院部门工会承办的第六届教职工排舞大赛,在东八演播大厅拉开帷幕。党委副书记肖国健出席了本次大赛,并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团体颁发奖章。文艺学院表现优异,获得“Style推广特别奖”和“优秀组织奖”。
本次排舞大赛节目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Style推广、单曲规定组和趣味创编组。比赛的评分标准除了考虑技术及美观等常规因素外,还考虑了年龄因素,对离退休处的教职工们来说比较公平,体现了本次比赛的人性化。校排舞队的一曲《光明与自由》开场表演,拉开了第六届教职工排舞大赛的帷幕。参加本次比赛的有9支队伍,13个节目,其中开场与闭幕是表演赛。比赛的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文艺学院的出场顺序为12,由邱燕老师表演。邱燕老师的一曲《甄嬛传之惊鸿舞》,挥动红袖、轻盈跳跃,将古典美在舞台上淋漓尽显,获得了“Style推广特别奖”,赢得了观众与评委们的赞许。本次大赛文艺学院组织良好,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20:00
“澎湃”为什么澎湃
(第一次周刊稿)
     众所周知,近年来,传统门户网站不甚景气的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阅读个性化、精准化趋势,这一趋势被老牌门户发现并纷纷寻求转型。然而,不论是网易、搜狐还是凤凰等,这些老牌门户的转型目前来看并未获得很好的效益,搜狐更是连续几年未能摆脱亏损的阴影。
     此时,“澎湃新闻”作为集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在悄然上线后人气持续飙升,好评不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澎湃”在这个许多新闻媒体都面临困境时脱颖而出,并能持续发展呢?
                            特殊的背景实力
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 发布微博"澎湃新闻今天正式上线我们是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客户端。中国人对时政信息的渴求从未像今天这么迫切,我们正为此而生,并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以下是澎湃新闻发刊辞,送给每一个在今天依然怀揣理想的人“这条微博告示着“澎湃新闻”正式上线。
其实,"澎湃"项目从筹备之时起,就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它所依靠的是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带有浓郁党报性质的国有媒体大鳄;另一方面,《东方早报》凭借揭露乳业中的三聚氰胺等重磅报道,已同财新、南方报业等一起,成为新闻业的标杆。
1.巨额的资本投入
据了解,"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其中一部分来自政府,一部分来自财团,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此前就传出参股的消息。
上海报业在盈利模式上也有新的探索。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徐麟曾表示,上海报业集团以统筹经营为主要职责,负责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运作。上海报业旗下拥有地产、上市公司等资产,未来这些资产显然将承担更多的盈利任务。
在平面媒体日渐式微的当下,"澎湃"项目还能顺利地获得三四亿元的投资,有强大的资金保证,强大的财力支撑,经济基础打牢了,“澎湃“不成功也不容易。
2.强大的人员配备
据悉,澎湃新闻在人员配备上非常强大,未来这个项目团队大概会达到近400人,在外国相继也会配备属于澎湃的摄影师。
充足的资金,专业的团队,“澎湃“做好了所有的、充足的物质准备,强大背景下诞生的”澎湃”一出生便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准确的设计与定位
美国知名的媒体作者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中曾写道,未来新闻消费者对新闻的需求将集中于八个主要功能:鉴定者、释义者、调查者、见证者、赋权者、聪明的聚合者、论坛组织者以及新闻榜样。这些功能恰好与裘新对"澎湃"的定位相吻合。
上海报业希望借"澎湃"等项目,实现多个维度的突破。
首先是模式上,按照裘新的思路,"澎湃"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
其次是在资本结构上的突破。正如前文提到过的,"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其中一部分来自政府,一部分来自财团。此外,"澎湃"的核心成员还实现了对项目的持股,这在其他媒体项目中并不多见。据了解,上海报业下属的另一个新媒体项目《界面》还找到上海本地两家券商入股。不得不说,多元的股权方式是上海报业新媒体项目的最大突破。这种股权模式上的突破并非一时兴起,在裘新年初的发言中就曾提到,报业集团在未来资本构成上,会考虑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也会考虑采取核心团队出资持股,设计股债结合的结构安排等等。
对于媒体业务的经营,裘新曾有过明确规划,即报纸经营将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第三次销售则是"卖服务"。针对这种转变,上海报业旗下媒体转型的任务就是,如何发挥传统媒体社会资源丰富、信息流汇聚、公信力强等核心优势,在纸下线下布局垂直产业,把服务卖给读者,把读者变成客户,最终形成一座挖之不竭的金矿。这样来看,在上海报业集团的布局中,"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
较强的互动性、新颖的设计
1.“问吧”互动
打开澎湃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这么几个分类:精选、时事、财经、思想、生活、订阅,问吧。
“问吧“这个选项确实是许多其他门户网站所没有的,所以,读者大都会被这个版块所吸引。点进去之后,读者会很快的发现,”问吧“其实就是一个互动平台,不论是名人明星,还是专家学者,还是精英官员等,只要在这个版块中出现的,你都可以向他们提问,许多都会给予回答。
这种形式使读者与当事人或记者的互动性更强,更具有真实性。我问,你答,从而缩短了隔着屏幕所产生的距离,使读者不光成为一个消息或报道的接收者,更成为表达者与发问者,成为参与者。就例如前不久上映的电影《九层妖塔》,导演陆川就参与了“澎湃“的”问吧“:
我是《九层妖塔》导演陆川,关于这座塔是如何“盖”成的,问“我”吧!

我是导演陆川,从2001年开始,十多年间拍摄了《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四部长片,正在影院上映的《九层妖塔》是我的第五部导演作品,也算是我第一次的商业转型之作,承蒙观众捧场,这座塔已经盖出6亿票房大关了。影片中有许多“怪力乱神”的内容,其实我自己也是个地地道道的科幻迷,坚信在我们眼前看到的世界之外有神秘力量的存在。有关《九层妖塔》里的神秘奇幻元素、有关这座塔是如何“盖”成的,问我吧!
有网友提问,开始就高潮了一番,到然后一直激昂,为什么最后突然啪啪啪几枪就结束了呢?!结尾感觉有点唐突,是故意的么?
陆川回答道,如果你仔细看 结尾的三枪并不是突然有的,逻辑上之前有细节的铺垫,动机上胡八一和shirley有一段对话也揭秘了很多,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你要是有时间我请你再看一遍。
这种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确实要比微博等更能减小距离感,比从第三方媒介处获得的消息与回答更加令人信服,所以,不光是读者会青睐,许多公众人物还有单位组织,新闻的当事人都会比较信赖它。
2.跟踪与追问
在澎湃的每篇新闻报道下方除了点赞,收藏与评论外,还有跟踪与追问两个按钮。
这样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同时,通过读者的不断跟踪与追问,也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动力,更加深入。                                                            
很多情况下,一个新闻事件并不是一次报道就完结,它还有很多后续进展。你在读完一篇报道之后,如果觉得对此新闻事件或话题感兴趣,可以通过新闻跟踪按钮轻松跟踪该新闻。当该新闻有新的进展时,系统通过标签关键词会自动将新的进展报道推送到你的跟踪中心。
在澎湃新闻,用户可以针对每一条新闻提出自己的任何疑问并获得其他用户的解答。这一互助方式使得用户可以真正读懂读透每一条新闻。这一功能设计使得澎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
3.为UGC转化为新闻源提供可能
有言论说UG(用户产生)才是关键,他们说的内容(Content)排第二。澎湃新闻在每一条内容后设置的两个按钮,"评论"和"问答"。
评,多源自网友对新闻事实整体性,且基于个体认知的第一反应,这个按钮是用于了解内容触达用户后的真实反馈情况。
问,则需要网友跳过第一反应,进行深入思考,对关键人、关键细节发起理性提问,这个按钮是用于把UGC贡献内容上浮、转化为新闻源的关键环节。
                 全方位的媒体平台
如今,澎湃不仅有官网,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已经做出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共账号,如一号专案、舆论场、知道分子等。并且,在进行登陆时,除了注册,还可以第三方登陆,第三方登陆的便捷性更高,不光是微博微信,还有qq,豆瓣等。澎湃实行了全方位的推广,与各大社交媒体都有合作。
综合来看,澎湃不仅拥有强大的人财物力支持,并且本身就为自己准确定位,拥有新颖而有创意的产品,所以,澎湃的成功不是偶然,当然,基于澎湃背景力量的特殊性,它对其他传统门户的借鉴性有待考察。其他传统门户网站的改革还需继续自我探索,寻找到一条独特的生存之路。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20:01
“拔河”再引“申遗热”
文/段茜1503

12月2日,韩国的申遗项目——拔河,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以超过半数票支持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中国的网友的热议。“申遗”的字眼再一次撞入眼帘。
再掀“申遗热”
从越冬泡菜,到江陵端午祭,再到今天的拔河申遗,每一次都引起了国人的激烈讨论。于是乎,“申遗”便一次次地占据着各大讨论的头条,“申遗热”再次掀起。许多网友认为,拔河之所以被韩国“抢”了去,是因为我们国家不重视申遗。其实不然,韩国的端午祭和拔河申遗成功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文化是共同的,也是有地域差异的。韩国队端午祭与拔河的申遗并不阻碍我们过端午节和拔河,也不影响我们将端午节申遗。事实上我们国家是十分重视申遗的,我国开始申遗的时间迟,然而我国申遗的速度快,2015年就成了世界遗产数目第二多的国家。据资料显示“申遗热”是指: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简称“申遗热”。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申遗热”是特指中国的。
2010年,中国的世界遗产在数量上排名第三,仅次于西班牙。而到了2014年,我国则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我国几乎以每年2个项目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速度在增长。而近年因申遗屡与受中国网友争议的韩国,目前也只有18处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00多个申遗项目,其中100个进入预备申遗清单,按照联合国一个国家一年只准申报一个项目的规定,我国要申报完这些项目起码还要一个世纪!
申遗的认定
百度百科资料显示,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的种类很多,并且分类方式也不少。不同类别的世界遗产在在申报的认定上也有所区别,就例如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认证的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
文化遗产是从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方面来考虑的,其评判标准有: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等。例如敦煌莫高窟就属于此类文化遗产。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则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并且每两年审批一次,每次一个国家只允许申报一个。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还有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的长调等就被列入其中。
文化遗产是物质方面的,其认定可实地考察、查看典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偏向精神层面,融于人文生活里,认定需大量走访调查,工作量大。
然而不论申请哪种世界遗产,其申报过程大体都是一样的,即:首先,寻求登记的地域由当地政府机关提出候选地推荐并暂定名单提出,看是否符合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要求;其次,由文化遗产候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现场调查报告 、自然地遗产候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场调查报告;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判断登记推荐;最后,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议,最终决定是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因为申遗的认定和程序严格而复杂,所以往往一项申遗项目的成功要耗时数载,各个有申遗项目的国家更是为此耗费了不少精力。就如墨西哥2010年申遗成功的一部食品菜单书籍。这部书籍由墨西哥美食方面优秀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生物学家共同编辑,由墨西哥美食学院支持申遗工作,经过重重审核与认定,从准备申遗开始,历时十几年终于申遗成功。
申遗的影响
据了解,尽管,我国现在作为拥有世界遗产数目第二多的国家,但对申遗的认识以及申遗成功后遗产的保护还是存在很大的错误及不足。
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表示:“中国‘申遗热’有两个误区,一是把‘世遗’等同于‘摇钱树’,二是误以为所有的‘世遗’都是先进文化”。确实,我国现在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景点正在努力进入申遗项目,而申遗的原因也多是为了经济效益。一些地方官员与景区负责人认为,申遗后景点的知名度就会提高,游客会增多,消费量增大,可以提高门票价格,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有的地方更是不遗余力地申遗,景区申遗成功的背后更是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例如“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崀山的新宁县,就为本次申遗花费了4个多亿,而该地的财政年收入也不过2亿多元。
尽管,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申遗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然而,中国现在某些地方为了申遗花费巨大且不说,申遗成功后是否能如预计一样增加旅游收入也是不能够确定的。例如山西的五台山,申遗成功一年多后,旅游收入不升反降。而五台山为申遗作出的巨大牺牲,各种拆、搬、修与重建以及直接经济投入不低于20亿元。
申遗后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和旅游的过度开发,反而使景区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例如敦煌的莫高窟,申遗成功后,游客数量猛增,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和文物见光过度,许多壁画出现变色剥落现象。申遗成功的短短几十年间,莫高窟遭受的人为损坏超过了过去千余年的自然侵蚀。
除此之外,申遗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葺的花费也不可小觑。
欧美等国家非常注重世界遗产的保护,世界遗产名录中有一半分布在欧美国家。然而,欧美的申遗热潮已渐渐消退。从1995年起,美国就不再积极申报,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遗产的保护上;英国也于2008年宣布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作,其原因是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在15万英镑左右。
申遗的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金主要是考虑救助濒危遗迹,并且是在本国没有保护能力的条件下。然而我国一些景区努力申遗的目的,却与科教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的初衷不同,这些景区是为了经济效益而申遗的。葛剑雄说,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文化遗产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申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文化遗产不是申请得越多越好,要量力而行。
国内的许多景区申遗成功后都对门票进行提价,以增加旅游收入。然而在国外,门票一般不会涨,反而会降价,甚至有的还免费开放,例如法国卢浮宫,为的是让公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艺术,陶冶情操。
近年来,因过度的商业开发,我国许多出世界遗产名录曾被联合国“黄牌”警告。与国内的此种情况相比,国外的申遗更注重加强保护,通过普及民众的保护意识、限制商业开发等多种方式保护。在西班牙,中小学开设了世遗课程,还有许多遗产保护与古迹修复学校。日本对遗产的重视与保护也是很好的,富士山海拔3700多米,而山上的公路只修到2000米的高度就停了,并且在有些季节还不开放。为的就是保护富士山的自然与神圣。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表示,申遗本身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在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其负面影响,但总体上说有利于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中国遗产的申请与保护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这不能仅仅是靠国家法律法规所能做到的。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20:01
娱记,闪光灯背面的人
                                          文/段茜
在电视剧《娱乐没有圈》中,韩雪饰演的林曼怡是个三无的美女娱记,无学历、无资产、无男友,躲在墙角或路口偷拍,乔装打扮进入明星家查隐私……电视剧里将娱记与狗仔画上等号。然而生活不是电视剧,现实中的娱记不是狗仔,不会去蹲点挖猛料,更不可能零门槛地进入。娱记与大多数记者一样,都有着高学历与高素质。在忙碌的工作背后,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狗仔与娱记的混淆
卓伟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狗仔”,也是内地寥寥无几的狗仔之一。他带领着他的风行工作室爆料了无数八卦,例如文章出轨、张艺谋超生等。这些都是通过蹲点、偷拍或者乔装进入明星住宅得到的,他们不是娱乐记者,而是狗仔队。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娱记与狗仔的界限模糊,所以娱记往往无辜躺枪,在网上被粉丝损到遍体鳞伤。
其实,狗仔与娱记有区分,又有关联。狗仔的报道主要是明星的隐私以及鲜为人知的生活,通常以偷拍等途径获得信息,因此是明星的眼中钉。而娱乐记者则是经过允许后正大光明的采访与报道,发布明星的动态消息,如参加慈善晚会、出唱片等,另外还肩负着追踪娱乐产业走向的任务。当然,有些时候,没有狗仔的偷拍爆料,就不会有娱记对明星绯闻或负面消息的采访报道。
误解带来的尴尬
电视剧《娱乐没有圈》中,女星刘雨站在天台上以跳楼逼迫记者肖雷不要曝光她的“潜规则”,肖雷同意了,然而第二日娱乐头条就成了刘雨欲跳楼轻生的消息。原来,这是肖雷与经纪公司联合起来的炒作。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媒体为了一时的效益而炒作新闻,没有人愿意为一时的利益而破坏长久的权威和公信力。那么,在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的炒作和假新闻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还有些人认为,娱乐记者的门槛低,只要会写字能拍照就可以了;打开微博,搜索“娱记”二字,出现的会是一堆粉丝对娱记的指责,这些对娱记的误解,使娱乐记者们处于尴尬的地位。
“娱乐记者的地位和形象向来比其他记者低,由我当见习娱记至今当一个娱乐新闻评论员,廿多年来都没改变。”香港娱乐记者,广播节目主持人查小欣这样说道。事实上,娱乐记者与其他记者一样,只是负责报道的内容与方向不同罢了。由于主流媒体大多是先招人再分部门,所以,娱记与跑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的记者一样都是“高门槛”,许多是名校毕业,甚至还有硕士等高学位者,上岗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各种选秀。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客观,娱乐新闻报道也不例外。一个在娱记岗位上实习了60天的北大女孩,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坐上破破旧旧的一号线的时候,忽然就明白了,对明星执着热爱的人是不能当娱记的。他们会有太多偏爱,妨碍了客观和真实的面目。所以就算是娱记,也是遵循新闻准则的一群人。他们永远不会坐在最前排,而是在粉丝人墙后自顾自聊天、刷新闻、赶稿子,给一些人们提供一些精神力量,顺便看看贵圈生存状态。”新闻贵在真,娱记并不是像许多人想的那样费劲心思挖猛料,抢眼球,真正专业的娱记,会有自己专业的判断,不会轻易被蒙蔽,更不会轻易陷入炒作的圈套,他们会明辨是非,不会刻意地去制造话题,炒作假新闻。
有报道显示,大学生最留意的是娱乐新闻,中学生最熟悉的是娱乐新闻,可见娱乐新闻对青少年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各种期刊的所有版面中,广告最多的是娱乐新闻,经济效益最好的也是娱乐新闻。因为大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高,不可避免地,对娱记的质疑与批判就自然不会少。
使娱记感到尴尬的除了公众的误解外,还有在处理与一些明星的关系中也处于尴尬境地。
娱记与明星
明星与娱记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难以分离。明星需要娱记去报道,而娱记需要对明星进行报道。僧多粥少,娱记需要与明星建立良好的联系,或是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才能采访到他们。因此,娱记处理好与明星的关系便十分重要。
其中,华西都市报首席娱记杜恩湖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杜恩湖采访过许多明星,拿下了不少独家,并与刘晓庆等大牌明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圈里的人都叫他老杜或杜叔叔。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扬名工程”,即通过强大的人物关系网完成采访,拿下新闻。他有一个本子,记录着他“扬名工程”里许多大明星的联系方式。如李天一案件对梦鸽的独家采访,周涛春晚导演乌龙的独家澄清报道等,都是靠他强大的人缘得来的。打通电话,一个令人很舒服的男声响起。那声音很质朴,就像他自己调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珍惜每一次坐飞机的机会那样,和他交谈给人一种轻松的舒适,还有莫名的信赖。也许,这样令人舒适的男音也换来了许多明星的信赖。
当然,如果记者没有处理好与明星之间的关系,那么采访也许就不会进展得十分顺利,或是难以得到有效信息,甚至无法得到采访机会。电影《集结号》发布会时,一些娱乐记者没有把握好采访方向、照顾好被访者的情绪,对《集结号》这部作品本身没有太大的关注,使冯小刚导演愤然离场,所有的采访也被迫中断。
如查小欣所说,有些记者与明星之间相互猜疑,记者怕明星反悔,将采访的内容录音以防万一;明星怕记者乱写或报道自己的负面新闻,回答时总是小心翼翼。一些明星会有偶像包袱,为了保持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完美形象,或是出于对采访记者的不信任,从而会或多或少地干预记者的写稿和编辑工作。例如在采访前要求记者签一份合同,要求所有的文字和图片都要得到艺人或团队的同意后才可发布,许多记者迫于工作需要不得不签。记者与明星本应是平等的工作关系,然而僧多粥少,迫于工作的需要,使得记者在采访时似乎处于比较卑微的地位。
前不久,汪峰与娱乐记者杨时旸又闹出了一阵尴尬。杨时旸的一篇《写给汪峰的一封信》在网上走红,他大体的意思是,拒绝汪峰的改稿要求,并且表示媒体与艺人应该是平等的。媒体有权利修改自己的稿子,记者的工作是负责写自己的稿子,对自己的稿子和读者负责,而不是包装艺人的形象。许多娱乐记者表示,此信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
现实中的娱记
《娱乐没有圈》中“大机构”的娱记,各个都穿着深色外套,在布置得极其时尚的办公室里上班。或是穿着套装,踩着好几公分的高跟鞋,背着电脑,举着相机挤进会场拍照采访。然而,真实生活里,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娱记们的着装多比较休闲。他们当然很忙,却又不会被局促。
“局促于生活会被生活所局促,做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新浪娱乐记者南音这样说道,“各行各业都很忙”。的确,他们确实很忙,然而无论怎样忙碌,生活都依旧在继续。生活在忙碌中充实,在充实里感受着快乐。南音很快乐,杜恩江也很快乐。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哪怕再苦再累,也都是心甘情愿的。
打开微博,搜索“娱乐记者”的词条,会出现许多粉丝的吐槽,甚至是来自名人明星的指责和议论。选择这个职业,便注定是逃脱不了口水的洗礼。
“你不能指望不理解和排斥的人去理解,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文化程度、 性格,社会背景等等都会导致理解的偏差。何况对于明星还有喜欢和不喜欢的说法。”南音看得很开,她坦言道,自己随便写个新闻也会有人多人骂,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娱记们顶着许多压力,然而这些压力却并没有牵绊到他们的前行,反倒促使他们愈行愈远。杜恩湖说,二十多年的娱记生涯并没有对他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他还是一样的快乐。看到网上骂他的微博他反倒很开心、很快乐,因为有人骂就证明有人关心,自己写的东西受到了关注,并且还能从骂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给予改正,从而能够获得进步。
杜恩湖说自己还会继续做下去,并调侃道自己除了做娱记便也不会什么了。有人说,《阿飞正传》里的一段话:“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的,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就是杜恩湖的生动写照,他就像那只鸟,一直在飞翔,一直在娱乐新闻的前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倦,永远在追寻着他的前方。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2 20:01
国足战平香港,擦边世界杯
文/段茜
2015年11月12日,中国男足以12比0在世预赛中战胜不丹,让国人对国足重新抱起了希望。然而,在5天后的晚上,在旺角球场上,所有的希望全都化为幻影。0-0的逼平,使国足进入俄罗斯世界杯的角逐只成为理论上的可能。球迷的心灰,报纸的留白,网友的唏嘘……国足到底该何去何从?
国足12比0胜不丹
11月12日在长沙的一场比赛,12比0的战绩,让众多球迷重拾对国足的信心。此赛一胜,立即引来了多方关注。球员、主帅、媒体和球迷各个都信心大振,甚至还有网友将本场比赛的精彩进球做了一个专门的视频锦集。比赛结束后,媒体立即发布消息庆祝本次球赛的胜利。京华时报更是在凌晨1点多发消息称:“本场系国足近15年最大比分胜利,并且刷新了世预赛最大比分赢球记录。”微博名为“疯lin火三”的网友评论道:“虽然骂你千百遍,只要你是国足一天,都会支持你一天,因为你是国足!”
主帅佩兰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在雨天比赛是很困难的,然而国足队员们还是很快取得了进球,美中不足之处是本还可以取得更多的进球。谈到张稀哲和黄博文的表现时,他说两人为球队注入了活力,带来了良性竞争。比赛完后,球员们下场时各个都轻松愉快,黄博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还谈到了赛前与张艺兴的闲聊与问候。
其实,国足VS不丹的胜利是预料之中的。不丹是本组小组赛中实力最弱的一队:5连败,进3球丢33球,垫底的命运似乎已经是确定了的。当国足一次次的进球时,摄像机给不丹队教练的面部表情了一个特写。这个特写就像是对失败者的嘲讽,尽显了胜利者的欢呼。在比赛开始前就有评论说道,赢不丹问题不大,问题是赢多少。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本次比赛胜利并不值得欢呼,因为不丹是业余球队,并且国足队员在与不丹比赛时还发生了一点小冲突,有胜之不武的意味。尽管本次赢球是预料之中的,然而,差距如此之大的比分着实让人心振奋。
济南时报称:“国足VS不丹:国足今炼‘丹’意在不‘港囧’”。战胜不丹后,人们不自觉地将关注点转移到5天后与香港队在旺角的比赛上,这次的胜利,让人们对5天后对决更是充满了期待。
失落的黑夜
今年4月,在亚洲区40强赛的抽签结果揭晓后,国足一致看好抽到“上上签”,钱江晚报更是称“死亡之组已成为历史”然而,这一切都凝滞于11月17日的黑夜。
客场再次以0:0被香港逼平,国足出线仅存理论可能。
“原来等国足的版面,现在没心情做”、“上上签?本版编辑惨遭打脸”“恭喜国足能提前备战2022了”……国足输了,报纸嗨了。这是继2008年6月国足战败伊拉克后,多家媒体的报纸再次因为国足而留白。仅仅5天时间,各界的态度在旺角一夜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先是失望,紧接而来的就是愤怒与指责。足协官网被愤怒的黑客球迷攻击,留下一封《寒心的中国球迷》,表达了他的愤怒与失望。很快,愤怒球迷的这封留书就被官方处理。然而,尽管这样,还是挡不住国人对国足的愤怒与失望。
愤怒也要找宣泄点,除了四次中框和进球误判外,主帅法国人佩兰和足协主席蔡振华就成了网友和球迷口水的交锋点。因此,《寒心的中国球迷》一文中的“佩兰下课!!!蔡振华下课!!!”立即得到了许多球迷与媒体的反响。佩兰、蔡振华和足协纷纷遭到了口诛笔伐。蔡振华儿子的微博就遭到了球迷疯狂的炮轰。佩兰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回应愤怒的中国记者:“我一直在教导我的队员,不到最后时刻不能放弃,我也这样要求自己,绝不辞职。”
似乎国足每遭一次惨败就会开启新一轮的换帅,从卡马乔到傅博、再到如今的佩兰,有人惊呼佩兰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换帅。不满佩兰的球迷和网友认为他指挥布阵不当:佩兰将吴磊、于大宝和吴曦习惯踢的路数全部搞混,认为他左中右甚至完全没分清。甚至有人翻出了外媒曾经对佩兰的报道,称他为“一个过不了冬天的男人”。还有网友认为佩兰是通过私人关系才获得本职务的,对此,官方立即给出了回应,据《北京日报》报道:“关于国家队总结及主教练佩兰执教后续工作,足协将认真反思,系统总结失利的经验教训,近期将组织技术委员会、教练委员会在严格程序下对其执教进行综合评估。足协也表示,国足在选帅过程中不存在个别领导内定,佩兰也没有经纪人。”
国足是否晋级世界杯,一切静待发展
虽然网上许多人炮轰佩兰下课,然而根据契约来看,佩兰要到明年3月份才完成自己的执教国足的职业生涯。并且,国足与佩兰签订的合同是冲击2018年世界杯结束,如果失败,合同立即终止。而现在最终的结果并未揭晓,中国队还未出局40强赛,佩兰也没有违约。一切如何,都还静待发展。
其实,在17日比赛结束后,中国队第一时间向亚足联秘书长发出抗议信,抗议当值裁判的明显误判:比赛的第77分钟,国足队员于大宝击中立柱内侧的球已经越过球门线,却被香港队员叶鸿辉捞出。而裁判却没有判定中国队进球。然而,此抗议信已经不可能改变比赛结果。并且,亚足联至今也没有对此作出相关回应。国足在本次亚洲区世预赛的小组赛中还有几场比赛要打,虽然接下来几场比赛的重要性不大,但所有的结果并为最终揭晓,国足是否能够最终出线还未画上句号。
有人说,佩兰拿了“一手好牌都不会打”,广州恒大里有九名国脚,而他制定的战术却总是与恒大球员不兼容。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是一所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第一支地级市专业足球俱乐部,最近几年战绩显赫。11月25日,亚足联官方公布了2015年度各项大奖提名,中国进入了6个选项的最终决选环节,其中就包括广州恒大和国足队长郑智。并且,恒大最近在亚联赛中的表现十分优异,使不少对国足失望的球迷都把信心与希望转向了恒大。然而,国足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恒大。
11年前的同一天,11月17日,国足以7比0战胜中国香港。而11年后的11月17日,国足却与香港0比0逼平。这不禁令人反思:按理说国足实力稍强于香港,然而国足却输了。这其中除了误判与主帅佩兰部署不当外,还有不得不承认的是香港队实力的提升与体制的优化。香港足球高金额归化外援,并且设置了奖励机制,国足的改革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
《四川日报》称“中国足球虚荣心太大”。的确,光靠拉入巨大的投资与设立一些奖励确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尽快建立好青训体系,培养起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爱好才是国足发展的突破口。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4 13:39
《西山游记》
因为高中同学是经管学院的,今年在西山校区。所以,昨日我便有幸去了西山。
“西科大的小妾”,在西山校区的同学这样戏称他们自己。同学向我吐槽西山校区的设施和各种硬软件是多么差劲,说还是校园本部好。我笑笑,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然而,昨日去西山校区一看,果真明白了所谓“正房”与“小妾”的区别。
西山,果真是山!“你够幸运的了,44路刚通山上没几天,以前都要走上来。”,同学感慨道。车的终点处已是半山,如果想要走到校舍,还要爬好多级台阶。据说,西山校区的孩子们每天都要下到半山腰来吃饭,然后再爬回去。台阶,台阶,还是台阶!他们的校舍我就不多说了,光是不断攀爬的台阶就有我受的了!着实替他们感到不容易。
随后,我俩便走下山去了西山公园。到了西山公园,还是在爬山!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没错,我俩抄小道进西山公园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子云亭苑”。回来后查资料,这“子云亭苑”果真是《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的子云亭。子云亭临玉女湖,湖面上还有几只小游船。湖不算小,却也不大,在我看来,实在没有坐船游览的必要。都说南北方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气候上,也体现在建筑上。北方降水少,晴天多,天高云白,建筑以红黄为主,大而高,尽显雄伟巍峨,有皇家威严端庄之气。而南方降水多,水汽环绕,云雾氤氲,建筑以黑白为主调,庭院内总是别有洞天,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在不算大的一片平地上有建有凉亭几处,桥下湖面碧波荡漾,泉眼处水流潺潺。
四川处于亚热带,在1月初也是一片绿意,还有许多花开不败。因此在百分之90都是绿地的西山公园里闲逛,便感十分舒适,以致使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我忘却了季节。若要说阿房宫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话,那这里便是“五步一树,十步一洞天”了!
因为西山公园是依山而建,所以平地并不开阔。因此此地的景也如山势一般拾级而上,每向上走一些便是不同的建筑与景色布局。从玉女湖的岸边绕着小道向山上走,便是洗墨台。相传这是西汉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洗墨台。而洗墨台下的玉女湖,则传是一直爱慕扬雄的玉女的相思泪所化。看着沿途石壁上的刻画已腐蚀风化严重,然而,依旧斑驳可见昔日的精美。
不知不觉,我俩走过了几个大香炉。根据香炉里未燃尽的灰与香炉本身来看,来这里烧香的人应该并不少,逢年过节尤其更多。走进了一处三间屋对开的院落,正屋内有三座大佛像,其他两间侧屋并没有留心细看。正屋的三座大佛像都很大,看着这佛像心里有些触动。以前我一直是无神论者,所以常常挑战看鬼片。然而,近来也许是鬼片看多了,也许是我真的需要找一找精神信仰,我便开始信鬼神,相信佛的存在。信仰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信则灵,我愿意试着去相信。
离开寺庙,边走边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山顶。在山顶流连了小会儿风景,又从另一条路下山。漫无目的地走着,竟然从蒋琬墓后方的祠堂穿过。蒋琬,字公琰,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蒋琬墓呈八角形,通高四米,周长25米,几乎占了这依山而建的小平台的全部。
后因时间关系,便没有再细细浏览。只是在一片落英缤纷的林子里小站了一会儿,便慢慢走下山去。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8 11:27
《得与失的大一上半期》

近视更加严重,皮肤变差,变得更丑……
学会了一些视频的后期制作,微信排版,开阔了视野,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这也许就是我大学的第一学期的生活吧!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期待与激动,一切就好像顺其自然地,我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在高中的时候我还爱天马行空地想象,想象美好的未来,想象光明与美好。那个时候,最爱的就是与闺蜜好友散步在林荫大道,畅想着未来。可到了我们果真来了大学后,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同。
一场高考,把一切都打碎。我们就像被打破的沙漏里的流沙,四处飞溅。好在,我们的落处基本都与我们的性格与喜好相符,例如我——来到了西南科技大学,选择了广播电视专业。但,也有不少人说,我太随意,又爱宅,也许汉语言更适合我。
既来之,则安之。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大一这学期真的很充实,却又真的很空白。
忙,忙,忙,怎一个“忙”字了得。
在暑假的时候,很幸运,我就找到了组织——加入了我们系的群,认识了刘老师和一些同学、学姐学长。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逐渐地了解到了新闻系,开始完成一些任务。我又加入了校园电视台的招新群,当时不知怎么想的,都不太清楚“编辑”到底是什么东西,仅是在听了一个学长的语音后,便决定要报名当编辑。
来学校后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真的很闲,因为我们没有军训,也没有上课,只是听一些讲座而已。那个时候闲得快憋出病了,就开始给自己找各种事情做。并且由于高考后暑假很长,所以想摆脱“闲”,便显得尤为迫切。我开始报名参加各种社团与部门,例如校园电视,西科青梅,凡爱志愿者,新闻中心。说来也是运气,我报了多少个,真的就通过了多少个,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后果就是事情太多,会使我根本忙不过,这个表现在正式开学后,尤其是有各种活动的时候。平心而论,我根本没想过要加这么多东西的。例如志愿者组织,我是被“硬”拉过去报名的,后来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了面试,结果又通过了复试,最后又神奇地通过了最终的考核。就这样,我意外成为一名志愿者。关于西科青梅呢?本来是当天闲来无事,之前听过学姐对西科青梅的介绍,就随意地陪室友去了。然后……果真,我就成了青梅的一员,负责“乐在西科”栏目的更新,后来又开始做微信排版了。而新闻中心与电视台呢?真的是我一开始就想加入的。也许是人品爆发吧,那时候我果真面试什么过什么。但日后的生活,与其说是充实,不如说是忙,忙得我焦头烂额,憔悴了不少。
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经常熬夜。并且我的工作几乎都是对着电脑进行的,如写稿子、剪视频、微信排版等。有强迫症的我总是习惯把任务完成后再休息,这样自己会安心些。因为兴趣爱好广泛,我又不懂得取舍,所以累坏的是自己。视力变差,皮肤变差,身体没有那么健康……到了后来,课程任务也开始增多,我也渐渐撑不住了,开始了学会取舍。强迫症没什么好的,除了使自己和自己过意不去,不断强迫自己以达成一个使自己大致满意的结果外。
我已经打算舍弃一些东西了,毕竟大学里学业还是第一位的。我喜欢的东西太多,然而,爱好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当爱好众多成为一种牵绊时。仔细想想,这一学期我过得也很虚无,似乎什么都没学到。
因为加入的东西太多,我的心与精力就被分去了许多,并没有很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上。并且,上课的时候,尤其是上非学位课的时候,我还玩手机,课后几乎也不怎么翻书。这样一来,可想而知,我在学业方面真的是什么没有学成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得不偿失“吧,可是我得到了什么,我得到的是否又牢固而坚不可摧呢?
大一学第一学期,我长大了许多。如果说高考后的成人礼是我们生理上的成熟,那么来了大学后,磨练的是我们的心智,成熟的是我们的心理。时间过得好快好快,难道是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加快了吗?这一学期,我有得有失,不管怎么样,我都很感谢我身边的人们,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了我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感谢你们陪我成长。感谢家人,更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给了自己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8 22:19
《减肥日记》
今天吃完晚饭,和同学在买蛋糕的路上有一家药店,我便走进去称了一下体重。一称吓一跳,我比开学胖了8斤!8斤!8斤!
天啊,8斤是什么概念,开学四个月,我就胖了这么多,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细想想放假回去肯定是各种同学聚餐,然后是过年,这分分钟都是吃胖的节奏啊!
不相信我已长胖事实的我,翻开了暑假的照片,仅仅从脸上就可以看出脂肪的增加!五官都快被肉挤没了,太可怕了!后来翻出以前的衣服,感觉衣服都缩水了一样,穿着都变紧了。不甘心的我跑去问以前同学,刚开始她们都说还好啊,可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她们终于还是告诉了我长胖的事实!
本来怀着浪的心情和同学去唱歌,但知道了自己的体重和长胖的事实后连唱歌的心情都没有了。不等到吃蛋糕,我就先灰溜溜地,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逃跑了。今天真的是头一次,我在KTV里什么的都没吃,连汽水或果汁都没喝。
今天看到了垚姐,她瘦了。尤其当知道自己胖了许多,同时又看到别人瘦了不少后的对比的心情的复杂,可想而知!我迅速地问她减肥成功的秘诀,结果总结出来还是那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我一定是太爱吃了,并且一定是太懒了,所以这才任由脂肪飞涨。我问垚姐,我需不需要买一个体重秤,放在宿舍。这样可以经常称一下,以此激励自己减肥。她说她已经这样做了,这样做的效果真的很不错,例如她就瘦了不少。
回到宿舍我就和舍友说起这件事,打算买个体重秤,大家一致赞成,减肥大计就此开始。宿舍还有妹子建议买成脂肪秤,但我和另一个舍友立刻开始吐槽,不相信脂肪秤的我们还是觉得体重秤保险一些。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宿舍小得连多放一桶水都困难,体重秤放哪里呢?(我们宿舍是真的小,每次多买一桶水的话就只能放在我床边,使我下床十分不便。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就会挡住过道)考虑到空间问题,我们就只好把体重秤收起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了。
减肥是必要的,毕竟明年体育课上要游泳的,不能等到时候胖得成了自带游泳圈,那可就尴尬了!
在此激励自己减肥成功,这也许是我的新年愿望吧!哈哈哈~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9 18:42
《图书馆抢座“风”》
昨天晚上睡觉前定好了6点半的闹钟,预备早早地去图书馆抢座。在期末的考试周里,图书馆的座位十分畅销。有人甚至说,图书馆这些天人多得要报警啊!
奇怪的强迫症在作怪,我死命要把还没复习完的一个章节看完,所以,当我躺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加上我一睡晚就难以入眠的坏习惯,所以,入睡的时候可能已经凌晨了。于是乎,早上6点半的闹钟,当我睁开眼已经8点快半了!
我火速穿衣洗漱奔向图书馆。一进图书馆,便被等待一楼阅览室开门的人群震惊到了!等一楼阅览室开门的人很多,排起了两路长队。我上到了2楼,这时候图书馆2楼早都座无虚席。而在三楼等开门的人都排到了二楼的走廊里来了。哎,三楼座位本来就少,何况这么多人在等座位,抢到座位怕是困难。我又颠回去一楼的时光驿站,从窗户里望去里面并没有什么人,可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发现:虽然真的没什么人,可是桌子上都被同学们的各种书和书包放满了。果真连一个位子都没有了!
我只好离开图书馆,预备去外面的奶茶店,但我估计现在外面的奶茶店肯定也是人满为患吧。我前脚刚刚踏出图书馆的大门,就听见有人喊一楼的门开了!我想,开就开了吧,刚刚排队的人那么多,我肯定是没有位子的了。可我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又回到了图书馆一楼。刚刚离开的时候门口还一大堆人,现在门口几乎没什么人了,这才不到一分钟啊!大家涌入图书馆的速度我也是醉了。
我进入一楼的阅览室,每一个位置上都被书或包占了,我一个一个阅览室的看,本来就没报什么希望。我看见一个男生坐在一个位子上,他的书包放在桌子上。我不确定他是不是用书包占了一个位子,于是便试探性地问了。哈哈,天助我也,有一个空位置,这也算是“抢”到了一个位置吧。
期末复习,图书馆的位置太稀缺了,找个位置真的不容易,用“抢”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9 21:04
《The Bucket List》
你有过遗憾吗?也许,人生就是由一个个遗憾累积而成。许多东西我们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为什么遗憾不能如此呢?为什么不能在离开的时候放下遗憾呢?
Carter,一个普通的黑人修理工。Edward,一个财产过亿的富翁。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生命的最后相互扶持,用幽默与欢笑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一一完成了那列在纸上,刻在心上的遗愿。
“Help a complete stranger for good.”
“Laugh until I cry. ”
“Witness something truly majerstic.”
“Drive mustang shelby.”
“Sky diving.”
“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d.”
“Get a tattoo.”
“See the pyramids.”
这是他们俩遗愿清单上的内容,还有一项是猎杀a big cat,但是最后Edward并没有这样做,而只是放了几响空枪过过瘾罢了。
当Edward在法庭上咳出血,住进了自己的医院后,他就与Carter在同一间病房。也许是上天注定,上天注定要让这两个身患癌症,即将离世的人带着欢笑与幸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当医生来到Edward床边的时候,他正带着折射光线的眼镜在看球赛。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只剩几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医生说完后,再一旁的Carter静止了。可Edward却出奇的淡定,只是对医生说,“医生,你挡住了我的视线。”医生离开的时候,Edward对Cartery说,你不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问这个医生好了。此前,Carter的主治医生总是拖拖拉拉,根本不理睬他。Edward是这间医院的拥有者,所以,在此他要求自己的主治医生也为Carter服务。
Carter要求知道自己还可以活多久。Carter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大学的历史教授。可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放弃学业。他说,他的这个梦想已经搁置了45年,他总是以为他还是有机会回到学校去的,可是当他终于可以不再为家庭,为子女操劳的时候,却被告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有人在1000个人中间做过一个调查,问你是不是愿意提前知道你准确的死亡时间,答案里面96%的人选择不愿意。
可是Carter却是那4%的人。
《论语》里有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许,在生命的末尾知道了自己的还能活多久,反而是一种解脱吧。
“We live, we die, and 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我们活着,我们死了,就好像公车上的轮子一样,一圈一圈地旋转前进。),Edward说。
Carter说:“(与不治之症抗争)人生有五个阶段:先是否认,然后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最终接受。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同一间病房里住了两个人,住了两个在生命末尾的人。
“你在写什么?” Edward说。Carter没有回答他。在Edward的再三追问下,Carter终于告诉他这是一张清单,一个中学时代老师让他们列的一项清单——记录自己理想的清单。而现在,这却成为了“遗愿清单”,上面记录着他自己想做却未能做成的事情。
Edward看了这张清单后大受启发,立刻在清单上写下了自己想做却未做的事情,如:“Sky diving.”和“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d.”等。
Edward说动Carter与他一同去冒险,他们开始的第一个冒险便是高空跳伞。
Carter在跳伞的时候还一直捏着孙子送给他的mustang shelby轿车模型。Carter说他一直想拥有一辆mustang shelby,孙子知道他有这个梦想,所以就送了他这个模型。于是,他们开始的第二个冒险便是“Drive mustang shelby.”
Edward用他雄厚的财力帮助Carter去完成一个个The Bucket List。也许,从他打算开始和Carter一同冒险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遗愿:“Help a complete stranger for good.”
当然,同时Carter也帮助了Edward,他们一起充实了生命最后的几个月。他们去了北京、去了埃及,去了印度,穿越了极地……一起爬上了长城,领略了金字塔,到了泰姬陵……都说人不疯狂枉少年,可是,在他们身上,用“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到合适许多。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9 21:06
《The Bucket List》(二)

在埃及,两人遥望远处的金字塔。
“人的一辈子结束时,在上帝面前会被问两个问题,如果两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就可以上天堂。第一个问题是:你快乐吗?第二个问题是:你让别人快乐了吗?” Carter说。
“(你以为)我会相信只要仰望天空,许下诺言,上帝就会帮我解决一切这种事吗?不,我不信”尽管Edward总是会这样说。但当Carter此时这样说时,平时一贯没正形的Edward却说了他和女儿。他与女儿的关系破裂了,虽然在事业上Edward十分成功,可在婚姻与家庭生活里,他却是个失败者。他一直害怕见到女儿,怕女儿不原谅他。

Carter :“Our lives are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same river, towards whatever heaven lies in the mist beyond the falls…Close your eyes, let the waters take you home.”(我们的生活虽是不同的溪流,却流向了相同的大河,流向了那拥有水瀑轻烟的天堂…闭上眼睛吧,让流水带你回家)

Carter想帮助Edward,想让他与女儿在生命的最后和好如初,于是与Edward的助手合伙策划,带Edward来到了女儿家。
“Just because I told you my story, does not invite you to be a part of it!”(只是因为我告诉你我的故事,这并不意味着邀请你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当Edward发现了这个策划时,他生气地对助手和Carter怒吼。然后撕毁了那张即将全部画满横杠的清单。

Carter回家了,在生命的最后,他享受 一次天伦之乐,儿孙和妻子围坐一堂,一起吃着佳肴,感受家庭的温暖。他与妻子和好如初,他们曾经之间的隔阂也在一次与Edward的疯狂冒险后消失。
本来欲与妻子共剪西窗烛,却不料突然病发,Carter再一次病倒。

Edward闻讯赶来,直接中断了正在进行的一场重要会议。尽管Edward与Carter有过争吵,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切冰释前嫌。
当Edward赶到Carter的病床时,Carter的头发已经掉光,脸颊凹陷,声音沙哑。可是当Edward赶来时,他拿出了一张纸,上面介绍着麝香猫咖啡的来历。这种昂贵的东西竟然是猫的粪便,两个朋友开始哈哈大笑。Carter用他那沙哑的声音大笑不止,笑出了眼泪,他拿出清单,划掉了“Laugh until I cry. ”
然后把清单交给了Edward。Carter的妻子给Edward了一封信,一封Carter给他写的信。

Carter进了手术室。

Edward拿着信来到了女儿家,第一次看到了她的小孙女,于是,他轻吻了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儿。“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d.”

在Carter的葬礼上,Edward这样说道:“人生真的很奇妙,三个月前我们是陌生人,我们一起度过了卡特人生最后的时光,那是我最好的时光。说着划去了“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生命只剩下三个月,你会做什么?”
清单在揉碎的纸上晕开:亲眼目睹神迹,吻世间最美的女孩,你真的快乐吗……重症病患爱德华和卡特惺惺相惜的遗愿之旅

“死亡,真是个宏大又神秘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见过,每个人都熟悉,但每个人都不了解。能够真正去了解的机会只有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有一次,但这样的体验过后,便永远无法折回。留给活着的人的,还是神秘和未知。
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的意义重大。”

Carter想去看珠峰,可是当他和Edward到珠峰时,却因为天气原因无法攀登。在Carter死后,Edward把他的葬在了珠峰。如他们在泰姬陵时说的那样,用一个咖啡罐头装着骨灰。

二十年后,Edward去世了。曾经对他充满厌恶的助手汤姆,带着用咖啡罐头装着的Edward的骨灰来到了珠峰,在遗愿清单上划去了最后一项——“Witness something truly majerstic.”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到现在都无法下结论。但我至少能这么说:我知道,爱德华在离世时闭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0 18:09
《知青——渐行渐远的记忆》
坐在老区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桌子上摆满了各类的书籍。“知青”一词撞入眼帘,使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书本,拿起这本书来看一看。
这本书是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所以,书里提到的以及给这本书供稿的老知青多是四川人。
老实说,我对知青并不了解多少。只是从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些,或是从一些文学类的书里侧面了解到了一点点。
这本书比较特别,开篇用很长的篇幅,以正确的历史观分析了当年的知青下乡,即袁诗敏写的《关于知识青年群体调查报告》。她用许多数据,即干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一群人渐行渐远的集体记忆。
知识青年,是一个名不副其实的群体。
他们中的不少人文化程度并不高。如陈宏志在《佤山杂怡》里说:“不少初中生竟然瞒着家长,偷偷到派出所下了户口,踏上了支边之路。”
经常有人问起当年为什么要到天远地远的云南边疆当知青?
“为了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
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理由未免太简单。

知青,被耽误的一代。
他们的教育、就业、恋爱、婚姻以及家庭生活被耽误。许多知青回到城市后已是年近30,有的在乡下呆了5,6年,甚至还有的人呆了10年以上。长时间丢弃书本,从事与农业劳作的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上落后于同期留在城市的青年人。高考制度恢复后,知青作为高龄考生与17,8岁的少年共同竞争,试想大学教室里同同坐着30岁和18岁的学生一起上课的情景。 若知青回城后不参加高考,并且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只得被迫降格从事一些文化程度要求低的职业。
许多知青为了回城一直保持单身。当然,也有不少知青在回城前或回城后便离了婚,原因多是“没有情感基础”。我们在许多影视剧里看到过这类的场景:在农村已结婚生子的知青为了回城,不得不与农村的配偶离婚。所以,与知青回城的热潮伴生的便是突然增高的离婚率。这样一来导致了许多家庭的破碎,尤其是对农村的一方来说更是对往后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猛然惊觉,不少小说和影视剧不就是以此为题材的吗?可见生活真的本身就是戏剧啊。

当然,也有苦中寻乐的。事物都是多面的,这段记忆渐行渐远,回忆起来,更像是品一杯珍藏的美酒。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0 18:10
《犯罪人特征剖析》

因为我平时就喜欢看侦探类的小说,又比较喜欢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所以对此类书我是真的没有什么抵抗力的。记得最早时候,看的第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便是——《重口味心理学》了吧。如今,《犯罪人特征剖析》又成为了我看的有关犯罪方面的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有学心理学的人曾告诉我,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比国外落后了将近20年,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多是人家都不怎么用的东西了。
似乎的确是这样的,想到这里时,我打开书的扉页:印刷时间是2007年。我又看了看作者写的序论,结尾处时间标的是2001年(作者是英国人,Peter B.Ainsworth)。其实,从纸张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已经出版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我们翻译这本书比人家晚了6,7年,而我接受这本书的时间又比此书问世晚了10多年。
我不禁想起看过的网剧¬——《他来了请闭眼》,也是一部有关侦探破案和心理的。里面提及了“侧写师”,也就是“描绘”犯罪分子特征的帮助警察破案的人。看了这本《犯罪人特征剖析》后发现,其实所谓的“侧写师”也就是在未找到嫌犯之前,剖析犯罪分子的人格特征,从而推断出犯罪分子所属的群体,缩小侦查范围,协助警方破案。
本书很“贴心”,不如是说负责。作者明白一定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可能受一些侦探小说和影视剧的迷惑,对犯罪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选择了阅读此书。作者在第一章的开头,便为我们区分了小说电影里与现实里的特征剖析的差别——“区分神话和现实”
现实里,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需要用到特征剖析的。如作者所说,只有十分重大的恶性案件才需要用到特征剖析。根据作者所言,特征剖析还未形成一定的体系,现在并没有许多专业的特征剖析师(至少是在此书写作期间还没有)。有一些人去申请获得特征剖析师,但据调查惊奇发现: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行业与领域,背景也不同。因此,作者说,没有专门的特征剖析训练,因为它所要涉及的领域很广,并且不是接受了培训就可以成为剖析师,这还依赖于个人的特性。
看了书后,感慨良多,原来犯罪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如个人与环境,还有家庭等。
然而,由于此书出版较早,里面提及的不少东西早已在侦探小说里和影视剧里出现过,所以我并不陌生。再外加上平时就比较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书上有些东西现在已并不时兴了。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0 18:10
《辜鸿铭评传》
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民国年间脑袋后仍然留着一根长辫子。
这就是辜鸿铭。
第一次对辜鸿铭有较深的印象,是在一本有关北大的书上看到他的——一张北大人的合影。后来又在历史考卷上看到了他的这张照片和他的一些作品的节选。当时,在历史课上,他以一个守旧顽固的形象出现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时刻。
再后来,看到了这本书——孔庆茂为辜鸿铭写的评传,发觉他果真是个“怪人”

怪之一:
生于南洋,长在西方,扎根中国故土。
辜鸿铭出生在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岛的一个华侨家庭里。在当地,他们家也是贵族之家,活动于上流社会。就拿他他欧洲各国自如游学数年之久,也可见他家境之殷实。他从出生开始,接受的便是完整的欧式教育。可是后来,他却极力拥护中国的传统,连女子缠足,男子纳妾等也是极力拥护。这不得不说是一怪。

怪之二:
民族危难之际,众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想西方学习之时,他却逆流而上,反对欧化,极力主张保持中华文化。

怪之三:
嬉笑怒骂,冷脸一张,却有一腔爱国热血。他骂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骂袁世凯为“贱种”……
孔庆茂说:“过于负才地使气骂座,使他持论客观冷静的理论分析。”
林语堂说:“试以精神分析言之,亦是一种压迫之反对而已。辜既愤世嫉俗必出之以过激之辞,然在此过激辞气,便可看出精神压迫来 ”

怪之四:
在国外的赞誉极高,其翻译的《论语》、《四书》等至今仍被西方社会所推崇;是中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
在国内饱受冷眼,两次因为学生反对而辞职等。

的确,辜鸿铭在政治上是个保守者,然而他却又一腔爱国热血;尽管他的性格偏执,不肯稍做改变,嬉笑怒骂,“口无遮拦”,然而,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确实令人敬佩。

传记应当是客观的,有褒有贬,有评有论有叙。我觉得,孔庆茂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倒很喜欢辜鸿铭的性格。做自己,不论外界的言论与看法。当然,我们还应当学会变通。
辜鸿铭之所以始终坚持中国传统,反对西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在西方生活了许久。他深受西方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甚至还亲承卡莱尔、阿诺德等人的教诲。从小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弊端,所以他反对西化,坚持“逆流而上”,固守中国传统。因此他加入了洋务派先锋张之洞的旗下,一同致力于“中体西用”。然而当时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存亡问题,民族危机问题,而不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的问题。所以,他一味坚持中国传统,极力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从而使他与当时的潮流格格不入。
至于他敢怒敢言,嬉笑怒骂的性格,根据本书所言,大体是与他在欧洲游学成长的经历有关。
辜鸿铭10岁就随养父到了英国。虽然他生活在贵族家庭里,但他依旧是黑头发黄皮肤,身上所有的烙印都证明他依旧是中国人。黄种人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是很受歧视的,辜鸿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这种环境养成了他孤傲狂怪的性格,他一生对种族歧视者从没有放弃过批判和讽刺。”

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过去的,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未必是正确的。现世的,为人所公认的,未必是正确的。换一种思路,全面地分析,也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我对辜鸿铭的看法。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0 23:44
《乌有乡消息》
这是第一次看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书籍著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威廉•莫里斯用第一人称“我”展开了这个故事的叙述。
这本书讲的一个19世纪的社会主义者在睡觉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穿越到了200多年后,这时已经实现了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
其实,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有时会觉得有些可笑。因为本书作者威廉信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他在书里设想的200多年后的“共产社会”里,人人都幸福安乐。他甚至还舍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的集体生活,认为集体生活只是未来美好共产社会的初级阶段。
书中主人公“我”通过游历的方式了解到了200年后的新社会。
在我看来,作者威廉受他所在的时代的局限,他的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是有缺陷的,比如说:“我”看见新时代里的人都十分漂亮,穿的衣服同中世纪的人很想;建筑是中世纪的哥特风等。在威廉的思想里,没有构建出一些新东西,相反总是回到14,5世纪去,把未来人的生活方式描述得有点像小国寡民,安居乐业的样子(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并且他一味地强调劳动,在未来社会里,劳动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人人都热爱劳动,人人都渴望劳动。在未来社会里,没有法庭,没有监狱,甚至没有警察,连“离婚”一词都会略感生疏。起码在我看来,这种设想是不科学的。因为人的利益网是复杂的。威廉的书里说:人们可以随意地加入或离开一个家庭,其他人也会尊重这种做法。说感情是纯粹的,因为没有了货币金钱交易,也就没有了财产,因此婚姻就与财产无关,全部都是因为爱情。
我看到这里时反应很大,十分不同意他的观点。爱情是有期限的,家庭组合起来的因素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责任等等。并且在威廉的设想里,人们可以随意加入或离开一个家庭,这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到伦理问题,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此外还有他对政治问题的看法,通过“我”与105岁的老哈蒙德的对话表达出来。在我看来,他局限于自己所在的时代与阶级,把政府看为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所以,在他的设想里,未来的政府是不存在的,甚至连政治问题也不存在。
其实,当威廉出版这本书时,已是1892年了。那时的英国已然是一个工业强国。可在威廉的小说里看不见工业的影子,迪克告诉“我”,这是因为人们喜欢劳动,所以许多机械制造就被代替成了手工劳作。这在现在看来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
然而,就威廉所处的时代来讲,他能提出这样的设想已是很不错的了。并且,这种设想对当时的工人运动起到了鼓舞作用,为当时备受压迫的工人创造了可以憧憬的伊甸园。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00:12
《活着》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早已经看过由这本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了。只不过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很小,大约也就是小学3,4年级的时候吧。
那个时候虽然比较小,可是由于故事情节与演员较好的表演,我很入戏,对它还是有一些感悟的。比如说,会心酸,会心疼,会感觉上天不公之类的。
后来,我接触到了余华的这本原著——《活着》时,我才猛然惊觉原来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福贵》是改编自这本书的。后来又听说这本书曾被拍成了电影,在国外拿下了许多奖项,可惜我还没来得及看这部电影。
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正如这本书的主人公——福贵。那说他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幸运的是他长命,家财散尽的时候活着,在子弹横飞的战壕里活着,在文革的风浪里活着……可是他身边的人却都不在了,父母先后去世,小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爱他,为他奉献一辈子的女人家珍也离去了;女儿死在了难产;女婿死于非命;最后连相依为命的小外孙都先他而去……
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活着?史铁生在地坛里想了许久这个问题,福贵在生活的伤痕里逐渐看透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不尽相同,正如《遗愿清单》里说:“Our lives are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same river, towards whatever heaven lies in the mist beyond the falls…Close your eyes, let the waters take you home.”(我们的生活虽是不同的溪流,却流向了相同的大河,流向了那拥有水瀑轻烟的天堂…闭上眼睛吧,让流水带你回家)
我们活着便注定要离去,我们现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却终究是要奔向死亡,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
现在我来讨论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又是活着的问题似乎有些为时过早,毕竟我也才来到人世间不过十八年而已,看法也许会太过肤浅。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思考这个问题。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时常思考,时常反思。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现阶段,一个十八岁的我对生命的一点点思考。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00:48
透过《第一日》看见的“可怕”
         ——读马克•李维的《第一日》有感
这是我曾经为《周刊》推书时,写的一段推书词:
“一对分离了15年的初恋情人,女考古学家凯拉和一位天体物理学家阿德里安,他们为了各自的探索在命运的安排下又重新相遇,一起踏上了征途,又莫名卷入一个幕后全球性组织的争斗中,探索、逃亡,从欧洲到非洲,再到亚洲、南美洲,从巴黎到伦敦,到埃塞俄比亚高原到北京••••••几乎跨全球的游历,是一部混合了魔幻、探险、阴谋、爱情与亲情的小说,被法国读者称为‘一部带着糖浆式的幸福感的作品’。”
其实,看到这本书时,我很是震惊,一是被作者马克•李维巨大的脑洞所折服,能想出如此奇特的故事。毕竟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仅看了两页书稿,就决定重金买下它的电影版权;二是被作者丰富的知识所拜倒。没错,这里形容知识我没有用“渊博”,而是用“丰富”,因为你看了书后就知道这本书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方方面面:有考古的、历史的、天文、物理、地理等等。并且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还几乎跨全球地游历,跨各个大洲。
本来就喜欢看科幻、悬疑与冒险小说的我对它更是没有抵抗力。我还曾上课偷偷看过此书,它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
其实,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不仅是它引人入胜的情节,也不仅是作者奇大无比的脑洞和丰富的知识,最让我震惊的是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本书里有一些篇章讲的是主人公在中国发生的故事。
首先,我来自山西,自然知道山西的临汾空气质量是极差的,可是马克•李维作为一个法国人,他似乎却比我更了解临汾的情况。在书里他写到两个主人公将车开到了另一个城市后,他们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临汾了。因为这里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使他们不得不做一些防范措施,并且尽快离开。
哎,我国的空气污染真的臭名远扬,我在小说里都看见了外国人对我们空气污染的赤裸裸地鄙视,也是醉了。这几日绵阳也有雾霾了,看来我国的污染真的是严重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其次,主人公们又来到了华山。华山我去过,北峰上确实有一些寺庙,上山沿途的一些寺庙和建筑确实不少都是或唐朝或明朝或清朝修建的。并且确实有小道可以登顶,然而小道的所在地却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并且也不为人所开放,因为太凶险了。可是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通过小道登顶了北峰,看到了大家都能看到了寺庙,可是他们却注意到了大家很少注意到的石狮上的文字与符号。他们把这些符号与八卦阴阳相结合,推导出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且不说是否这些符号真的存在某种特殊含义,但从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国家如此了解就让我觉得可怕。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了这么久,有时竟还没有一个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还没有一个外国人关心我们的环境问题,这难道不可怕?
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连自己都不关心,怎么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呢?只能说是“可怕”!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5:56
《自卑与超越》

关于“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看完《自卑与超越》感触很大,而“童年对人生的影响”这一节的内容,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里的故事——《追风筝的人》。
大体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后看本书,更让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写他自己。
作者阿德勒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虽然家庭富裕,可是从小患有佝偻病,在兄弟姐妹中感到很自卑。并且5岁时患上肺炎,几乎使他丧命。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然而被他的内心却是向上的,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以便“已死亡作斗争”。他这样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无疑与他在“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中所提及的第一种心态相吻合——“童年的不快乐很可能被赋予相反的意义”。我猜想,也许他的许多个体心理研究都是以解剖自己为基础的。

关于“梦对早期记忆的影响”
阿德勒说:“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会凝结成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经验,它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所以,每一段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阿德勒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例举了许多实例。透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童年的记忆对人生的影响确实很大。先是影响了性格,性格又影响着人生的发展方向。看了这后我也算理解了,为什么那些不管狗血不狗血的电视剧和电影里的主人公总是反复提着自己的童年经历或者是梦境了。哈哈,之前我还觉得编剧太矫情,童年一个小小的事件居然被夸张到这么大。不过话说回来,有些编剧编的剧还真的太狗血,两个七八岁大的娃娃曾一起玩过,分开二十年后相聚相爱只是因为童年在一起的感觉。我觉得虽然童年以及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确实不小,但是有些编剧编剧的时候未免太夸大了吧。

关于“自卑心理”
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患有抑郁症,然而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却并看不出他有哪里可以抑郁的——家境殷实,弹得一手好琴,还经常进行钢琴表演等。后来我与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时常联系着。看了这本书后,渐渐发现了一些东西。
阿德勒说:“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当然,每个人的自卑表现的都不一样。有些人是哭泣、歉意,有些人是愤慨,还有些人是将使自己自卑的、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搁置一旁,转而投向对于自己来说简单的事情中。从这些事情里他们寻找到优越感,使自己给自己营造一个自己很强大的假象。我想,也许我的朋友就属于最后一种。因为他有些生理缺陷,说话说不清,有些小结巴。然而他弹起琴来却非常自如,歌也唱得不错,唱的时候完全听不出他咬字方面的缺陷。也许,他是把自卑掩藏在了音乐里。
这本书我还需要再细细的品读,自己觉得现在对这本书理解得还很不到位,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6:28
《北二楼下的小摊》
北二是我们女生的公寓,公寓楼下时不时就会有各种小摊:有卖数码产品的,有卖粥的,有推销寿司的等等。然而,最引人注目,最有特色的还是那些你只见货物不见售卖人的小摊。
这些“自主小摊”的摊主基本都是我们住在北二楼的女生。她们早上把这些装着货物的箱子放在楼下的台阶或是报刊栏下面,在箱子或是一张纸上写着东西的价钱。然后准备一个小钱箱,大家自觉投币并找零买东西。这种售卖模式的小摊刚刚只有几家,后来许多人都开始做这个了。
然而,最近好多人的小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在收摊清点的时候发现东西少了,有的是钱少了,还有的是东西和钱都没有了。昨天还见到楼下几个女生和管理员阿姨在说东西和钱被偷了。
这种小摊靠的是自觉,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总有人的自觉性不够。所以,东西和钱财被偷是难免的。希望摊主们能多加注意,提高防范意识。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7:29
《图书馆》
昨天早上终于起早了,早早来到图书馆排队,等了20多分钟图书馆终于开了门,我也如愿以偿地“抢”到了座位。
在我刚坐下的时候,我记得旁边明明有一个男生。可是一会功夫人就不见了。然后从早上9点到下午四五点,我旁边的位置就始终呈现有书没人的状态。我也是挺郁闷的,你说一大早你来占座,等等了几十分钟才抢到的座位,结果把书一放,坐了一会就走了。书还留在原地,人却没有再回来过。许多想找位置坐的同学都试探性地看了看我旁边的“空座”,但看见桌子上有书,并且书还展开着,就只好失望地走开了。桌子上连张纸条都没有,也真是的。
在这个考试季,图书馆的座位十分紧张,愿大家文明占座。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7:29
《“中毒”太子妃》
一周多以前,本来没有想看电视,只是随意点开了一个自制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结果,不曾料想,我直接中了“毒”,看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不得不说,《太子妃升职记》真的是良心网剧。看点有许多:
一是高颜值剧。剧里从太子妃到宫女,到可怜楚楚的江氏,到后宫“嗑瓜子天团”的四人组,到路人甲乙丙丁,都美到离谱。男演员的颜值也爆表。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剧里面最“怂”的赵王,在现实生活中是型男以为,分分钟帅哭我,我已由路人转粉!
看点二,剧情雷而不腻。这部剧是根据小说改编,很多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不管有惊喜,不断有笑点。
看点三,演员的演技都很棒!尤其是太子妃张芃芃的饰演者张天爱,那演技真的是绝了!因为剧中的张芃芃是“女儿身,男儿心”,或是说他(她)本来应该是男人,后来变成了女人。张天爱演得真的是太棒啦!
看点四……
看点五……
啊啊啊,我觉得自己已经中毒太深,不能够继续写下去了!因为我越写越想看!但是我有考试,我要忍着这“中毒”的痛苦,等考完试再看!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7:29
《考前复习》
考试最恐怖的是什么?
我来告诉你,在我看来,最恐怖的不是上考场,而是考试前的复习!!!
为什呢?
其一,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图书馆占座!真的是用抢来形容占座。
其二,就是考试前在高强度的紧张状态下进行学习,突然就觉得自己小宇宙爆发了,在时间最紧迫的时候,真的是一天一本书!时间再紧一点,真的是半天一本书都有可能。小宇宙的无限潜力就在这个时候爆发了!不到考试前真的是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啊!效率哇哇的,老高了!
其三就是考前复习了一堆,上考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复习的没考,考的没复习到!就是莫大的心痛!没错,我今天考现代汉语就经历了一场这样的心痛。我还帮别人划了重点,可是最后“辞格”那里我居然没复习到,莫大的败笔与心痛。‘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7:29
《中国老人》
昨天晚上,班长拿来了开学初始我们交给彭启瑞爷爷的稿子。
真的有被感动到,这么多篇稿子,彭启瑞爷爷真的都认真地看了,每篇稿子上还有他做的笔记。彭启瑞老爷爷年纪也挺大的了,还在如此认真地批改作业,做自己的工作。于是乎,我的思绪不由飞远。
有时候我就在想,老了以后我会做什么呢?虽然现在可能会觉得我想这个问题有点奇怪,但是我真的想过。难道我也会成为跳广场舞的老大妈的一员?也不知道那个时候广场舞还时兴不时兴了。又或者是像许多老人一样去公园或棋牌室下棋打牌和喝茶?但我好像天生对牌就没什么兴趣。(尽管我爸妈挺喜欢打牌的,也许是物极必反) 又或者是像艾丽丝•门罗《逃离》最后一章的女主那样,和一群老头儿老太太疯狂的环游世界?还是说帮着子女带带孩子、做做家务?天啊,太可怕了。
仔细想想中国的许多老人负担太重。年轻的时侯努力打拼,为子女操劳。等子女长大后又为其家庭担心。子女工作忙,老人又担当起了做家务和带小孩的职责。真的是老了都不能歇息。也许许多老人是自愿这么做的,因为他们“闲不住”。我想到了《遗愿清单》里的Carter,在一次与妻子的对话中,他说,他已经为子女为家庭操劳了45年,他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他应该去追寻自己的追求。
我感觉他说的不错,不是人老了就没有追求没有价值了。当我老的时候,我还有许多追求,我的生命还没结束,不应该成为子女或家庭的附庸,应该去追寻自己的生活。
而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老人被家庭束缚得太紧,当然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有经济上的,情感上的,也与我们的社会福利保障有关。
我希望给自己一个承诺,当我老时,我还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自己的追求!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7:34
                     反法胜利70周年思想交流会
    9月29日晚上七点,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第六党支部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响应“五个一”专项教育实践学习周活动,于东二教学楼401教室开展“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思想交流会”活动。交流会由视觉传达专业的一名同学主持,赵多老师出席指导,一些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交流,活动持续一个半小时左右。
  交流会上,参加活动的人员首先观看了9月3日阅兵的精彩视频片段,尽管已不是第一次观看,然而当大家看到中国的各个部队接受检阅及习主席巡视的画面时仍然十分激动。随后,各积极分子们由反法胜利阅兵为线索,展开了积极的交流讨论,其中有人谈到,他从2009年起就开始关注阅兵,曾想象过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然而现在是和平的年代,我们更应该用知识保卫国家,用知识爱国,不仅仅应该只是参军;还有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民族的胜利,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交流会最后,赵多老师总结评价,希望大家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加强理论学习研究,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端正自身,努力向上,入党积极分子争取早日入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共创美好明天。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8:08
《人至鸟不惊》
说实话,来了西科大后很是震惊。因为这里的动植物种类真的是太丰富了。也许是我之前一直生活在北方的缘故吧,动植物的种类确实不如南方丰富。
在西科大生活了一学期后,我发现这里的动植物种类不仅仅是丰富,而且这里的小动物已经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了。甚至说是小动物们在人前已是十分“霸道”了!
先说新区的鱼,真的是被人喂惯了,有人把手伸到水面上就会有一堆鱼围过来。一只只早都吃得肥头大脑了,并且一点不怕人。
再是那一群大白鹅。你看它们时常悠闲地在四海湖里游泳,有人站在岸边的时候它们还会毫不怕生地游过来。听住在新区或是早晨去新区上课的伙伴说,早上的时候这些大白鹅会霸道的“拦路”,横在马路或小道上,排成一排排。行人都无法路过,就连“小面包”也要给它们让路,真的是山大王的气质尽显无疑啊!据说,这些山大王有时候还会和行人抢食,直接去啄行人手里的面包!
人至鸟不惊!在其他地方,你离鸟儿还有10来米的时候它就赶忙飞走了。可是在我们学校,有时候你从它身旁路过,它根本就不理睬你,连动都懒得动!就静静地在那里啄食它的面包屑。
猫和狗也是被我们宠坏了的,尤其是猫,一个个长得圆溜溜的。见了了人非但不跑,反而还使劲凑过来!有时它们就横卧在路上,任你抚摸喂食,十分享受。若碰到更“霸道”一点的,你不给它喂食它还跟你蛮横起来。
我们学校的动物们一定是被善良的孩子们宠坏了,我们的同学素质都比较高,不去伤害它们,于是它们变得这般“蛮横”!这人与自然也太“和谐”了吧!

作者: 段茜    时间: 2016-1-11 18:22
第一次辩论稿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今天辩论赛的几个交锋点。

一、

二、

三、

接下来我将再次重申我方观点。

首先,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假如今天我们开始实行黑名单制,对于出国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列入黑名单,对他的出境旅游作出限制。迫于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改正。这表面上看对于不文明行为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作用。一旦等限期过了之后,因为素体依旧没有提升,那些之前被压抑的不文明行为又会重新显露出来。所以,我们在从治标入手,而不从治本入手,那么根本无法杜绝出境游客的不文明现象。

其次,黑名单制实际操作难度大。先是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我国每年有那么多的人口去往世界各地进行旅游,无法判断其中谁会做出不文明行为,想要实行黑名单制,就必须对数量如此之多的人群进行实时监管,难度实在是太大。而且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判定难度太大。在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时,一味的去执行,到最后,连执行者都不知道判断标准是什么,就想要执行,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情况下,不文明行为的行为有着很多的诱因,那么我们在判断的时候,是否又要将诱因考虑进去。而且,每个人执行者的判断标准又会因人而异,无法统一。这都说明了黑名单制实行起来时困难重重的。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出国旅游不应该实行黑名单制度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