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5级郑婷新闻日志专区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9-14 22:43
标题: 2015级郑婷新闻日志专区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0-17 01:04
                        一场辩论赛
        在国庆佳节结束收假后,本是初秋时节,却似有着夏日的燥热。我们课程增多、活动增多,天天奔波,像又回到了苦逼的高三。

         这样的生活让我开始有些抱怨,整天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烦”,而莫名奇妙加进去的“新生辩论赛-青辰杯”,对我这种性格内敛、一紧张就语无伦次的,简直就是要我命啊!而且更是烦上加烦!

          在辩论赛的前几天,因为抱着我是一辩,只需要拿着一辩稿念一念就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所以我并未过多准备也没放在心上,大胆的挥霍时间去忙了其他事情。

            打比赛的这一天还是来了。本来我心态挺好的,但看见这么多人并且比赛前奏有点长,气氛过于严肃,所以我开始冒冷汗了。

             “请双方辩手入座”穿着一身西装的主持人开始讲话,意味着比赛正式开始。“下面进入开门见山环节,有请正方一辩开始陈述”。话音刚落,我就想着:“遭了,到我了、到我了”。原本记得好好的第一二句话,一开始就由于紧张忘了。之前预备好的动作以及什么时候抬头,什么时候埋头看稿的演练全部化为泡影,我觉得我并不是一名辩手,只是一位好似在操场上大声朗读课文的学生。

            我的表现虽不咋地,还好我的搭档们都不错。我方二辩是我的室友,平日里就能说会道,并且她为了这个辩论赛付出很多,每晚查资料和写稿到晚上1点。果然,她很不错,一直和对方辩友撕逼,问得对方无言以对。我方三辩也是如此,四辩冷静得出奇。所以我暗自高兴,认为我方占着上风,胜算在握。

            结果最终出来了,很意外。我方四辩得了“最佳辩手”称号,而对方获胜了。评委的理由是我方攻辩环节出错多且自由辩论环节时间把握不好。

            赛后,我们互相安慰,也和对方辩友握手,但明显能看出我的搭档们很失落。在这里,我也想说:我很对不起我的搭档,我并未为此辩论赛付出过多,而且这段时间我很浮躁。同时,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太过肤浅,从表面上,我们打得的确很厉害的样子,但条理并不清楚!凡事不能凭主观臆断。

           这次辩论赛虽然失败,但我收获了友谊,有了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它也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教我褪去浮躁,面对再多的事也要冷静,脚踏实地!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0-18 00:08
                                                     尝试
         这周不知为何,好像什么事情都堆在一起了。青辰杯辩论赛、3000字的周刊封面故事、院运会还有背了N年都没搞定的千字文……总之,事情特别多,尤其是3000字的稿子,而且还得用周刊文章的形式。对我来说,这无非是难上加难!

         在开选题大会的时候,责编要我们从“澎湃”、“记者站”、“刺猬公社”和“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中随意选一个来写。这些我从未听过,因为由于我把“蓝鲸”误认为了“南京”,所以我觉得就选了它。结果下来才发现,我太傻太无知了……

         虽然我觉得我什么不了解,但我却有不知哪儿来的信心。为了写出的文章比较独特,我鼓起勇气在QQ上采访刘老师,想听听他的看法。后来,刘老师告诉我去微博私信“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我还真的这样做了,问了7个问题,但“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叫我在微信上关注“蓝鲸小助理”,并告诉我“蓝鲸小助理”是24小时在线解答问题的。好吧,既然如此,我又在微信上询问了“蓝鲸小助理”同样的7个问题。我抱着希望,感觉我能写出在网上都查不到的“独家”新闻。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过于愚蠢还是其根本看不起我是一个学生,所以到现在我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第一次的采访就以化为了泡影而告终……

        重拾心情后,我不得不问“度娘”。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我变化关键词,而且观察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的微博和微信。果然,我收获不少。由开始的不知道怎样写、从哪方面入手等等到渐渐有了头绪。最终,我花了4个晚上写好了初稿,发给了这期带我的大二的学姐。

       第二天晚上,学姐把我的不足和错误地方都指了出来。毛病虽然挺多,但学姐还是赞美了我一番,说我第一次写周刊就能做到这样是很不错的。哈哈,被夸奖的感觉真好,这一句话就点亮了我的心情!

        我把修改后的文章再次发给了学姐,而这一次,她告诉我我的任务完成,这次成功交稿了。

        我长舒了口气,第一次写3000字以上的稿子、第一次感觉以一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第一次写周刊这种高逼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抱怨也想着为什么我愚蠢地要去加周刊,但一切完成后我又感觉:人,还是不断去尝试和挑战自己为好!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0-18 23:06
                                    800米-收获感动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文学与艺术学院举行了迎新院运会。
   
             因为我从未参加过运动会,为了不给我的青春留下遗憾,于是在报名的时候,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报了一个女子800米。

             从小学到高中,运动会对我而言就只是用来吃东西、不用上课只负责加油的一个活动。以前,看着那些跑800米的同学在中途就累得要死,有的还甚至在比赛期间走起来了。我还有些嘲笑,觉着他们太low了。

           而今天,当我跑在800米的赛道上时,我才知道:800米跑下来等于要我的命!

            检录的时候,看着其他5个对手都挺强的样子,我开始打退堂鼓,而且很紧张。体育部的把我带到了起跑点,裁判员挥着小红旗示意我们这边准备完毕。裁判员的一声“准备”立马崩起了我的神经,随后的一声“开始”就意味着我18年来第一次以比赛的形式正式开跑……

             我知道800米考的最多的是耐力,开始需要匀速慢跑,而最后的100米就要全速冲刺。才开始的时候我还算不错,跑了第二。

              第二圈伊始,我明显感觉但我体能下降、大喘嘘嘘,鼻翼撑到最大,像一只生活在水葫芦里的鱼,急需跃出水面呼吸,获得氧气。我特别难受,双脚渐渐不听我使唤,想跑起来却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后面的人都加快速度,渐渐地,她们都毫不留情地甩下了我……

             “室长加油!”、“郑婷加油!”、“没事慢慢来,跟我一起呼气吐气、呼气吐气。”、“我和你一起跑。”……短短的200米,我却听见了我室友的加油声、听见了我同学甚至还有我不怎么熟悉的人的加油声。我虽然是倒数第一,但我不能走,我要坚持,就算慢跑我也要撑到终点,我告诉自己。

            终于,我还是拖到了终点。在那时,我脚麻酥麻酥的,大脑感觉在一缩一张。天乌黑乌黑的,我的两眼也是黑蒙蒙的……

            我的室友在终点接我,一个人伏着我,给我递热水,还有的安慰我说应该给我颁发一个“最励志奖”。哈哈,有她们真好!

            就这样,我参加的第一个运动会、我第一次尝试的800米就以最后一名的成绩收尾,但我并不怎么伤心。因为我却“因祸得福”-收获感动!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0-25 23:48
                          读书会
       龙新周刊双周开读书会的事,加了周刊的人都知道,这也是惯例。但只要一想起这件事,还是有些恐惧……

         我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相伴赶赴读书会。在去教研室之前,我们很放松,一起唱熟悉的歌,脚步特别轻盈。渐渐地,我们离教研室近了、近了……心情也却沉重。F座3楼有3间教室透着光,但仍然无法点亮整个走廊。我们借着这黑暗在互相推搡着,因为谁也不想第一个走进教室。

       后来,楼道有了很多杂乱的脚步声,我们也不好意思一直傻B得现在那,所以还是一脚跨进了教研室的门。

        一进去,发现来的人还不是很多,安安静静地,桌子上凌乱地堆放了厚厚的几沓报纸,还有一些杂志、书和笔在肆意得躺着。我们挑了自己心仪的位子,小心地把椅子拖出来坐下了,顺手也拿了本中意的杂志。

         越来越多的脚步声和拖拉椅子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的踩着点来。没多久,一位穿着浅蓝毛衣的学姐站起来,说:“差不多来齐了,那读书会就开始吧!”

         学姐考虑到人太多,所以把我们分拨成了2队。我们3个很高兴在一组,所以心情顿时又被点亮了。黄头发学长主持我们这一组,他让我们挨个推荐自己看过的书,只要我们开始介绍,他很快地拿起笔写下书名和推荐人的名字,在听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地与分享者讨论。从这个过程中,他的一本正经、头头是道让我不得不打心底赞叹这个博学多识的学长。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哈哈……

         就这样在学长的主持下,我们这一期的读书会以轻松的方式收尾。但反而有些不舍,我却开始期待下一次了……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0-26 20:00
                               秋
        今早,我蜷缩在被窝里睡得正熟,预调好的闹铃还没来得及吵而我就被一阵寒意所惊醒了。

         我瞪着眼睛,仰望房顶,实在无趣,只好蹑手蹑脚地穿衣、叠被、拉开床帘和下床,只为了不打扰我室友们甜甜的美梦……

          今天的天生了闷气,本该是破晓的时辰还是乌黑乌黑的,好不可爱。水亦是这样,刷个牙能让你打个寒颤,又似千万根绣花针在扎醒你的神经。哦,我恍然大悟,这原来早已进入了秋的世界!

        一切完毕后,我开始独自奔赴二食堂。走在龙山体育场旁边的那条小道上,这秋体现得愈发明显。

        秋水生凉,寒意渐沉,秋风肆意,刮得树木越来越“憔悴”。在秋风的帮助下,乱七八糟的树枝群魔乱舞,它们是在遗弃不朽的早已枯黄的老叶。老叶在风中飘飞,有谁还会想到它曾经散发着清香、绿油油得挂在树上的高贵?而如今只是像《千字文》中所描绘的那样-“落叶飘摇”……
        秋风有些嫌弃,拿了一把无形的扫帚毫不留情地想赶走它们。在风的吆喝下,它们把自己卷起来,像有一股囤积许久的力量突然爆发,声势浩大地向前奔跑。从远处看,又有另一般景色:它们像一群没人打扰、叽叽喳喳的麻雀儿正在蹦蹦跳跳地嬉戏打闹……

        树叶与风的磨擦,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我紧了紧身子,把脖子缩进我的衣领,双手早已藏在了我的衣兜,真的发现:秋,来了!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9 00:03
                                                    打羽毛球
       没上大学之前,我曾勾勒我的大学蓝图-除了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和去泡图书馆外,在空闲时间,我一定要追我最喜欢的美剧和没事就在运动场上打打球。

         我挺喜欢运动的,比较亲睐球类运动,尤其是羽毛球。

         之前由于没有买球拍,所以我的计划久久不能实现。而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拉上我的室友去了龙山羽毛球场。能让这个小小的梦想到达彼岸,自己想想都很激动!

         踏上羽毛球场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时,太阳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片灰蓝灰蓝的天空,和一抹金黄色的余晖陪衬。

         虽说天色已晚,但还是能看见球场上空杂乱无章地飞动着的白色羽毛球和仰着头、伸长脖子接球的同学。“嘭”的一声,拉开了我和室友羽毛球对决的序幕。我开始发球,羽毛球就好似在玩蹦床,一上一下地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弧线。我的室友露出了奸笑的表情,来了一个大猛扣,“好家伙,力气够大的!”我望见飞来的球,目测会落在我的身后,于是我一个箭步上去,往上一抬,再纵身一跃,“啪”地来了个回杀。室友原本一副胜券在握的傲骄样,不料战术失策,第一个回合就败给了我。接下来的几个回合里,室友运气不佳,接连输给我,肚子生了一团怒火。随后,她卷起衣袖,酷酷地说了一句:“我要暴走了,I'm back!”看这架势,我开始摆好姿势准备迎战。“啪”,“啪”,“啪”地我们连续打了几颗球,我突然发力,打破了这和谐的场面,室友毫不逊色地来了一个“海底捞月”,球被球拍轻轻弹起,跃过球网,我连续几次这样进攻,室友都轻松化解。后来,反倒是室友的一个猛扣,杀得我措手不及,傻傻地楞在原地,等我回过神来,却发现球刚好落在我的脚边。

         还没尽兴,天几乎黑了。但我和室友挺满足的,我俩哼着小曲,结束了我们打羽毛球的美好时光!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15 23:42
        今天是星期天,周末头一次没有在睡懒觉或是赖在床上。不是今天脑洞大开,而是今早上有不得不做的任务-进行西科青梅“约跑”活动的准备工作。
          我们寝室里就有4个大青梅的成员,加上其余专业、年级的人,今上午一共帮忙的大概有接近20人。但很多人只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我们一般在自己认识的小圈子里打转。
           丫丫学姐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负责吹气球。请注意,是真的用口吹,唯一的一个打气筒也被别人征用了。“气球大概需要200多个”丫丫姐对我们说。“200多个”我的天啊,丫丫姐,你在开玩笑吗?吹气球的一共就6、7个,200多个要吹到何年何月。哎……还是乖乖地吹吧!
          “呼”我鼓足了气,猛吹了一口,气球吸了我的二氧化碳而渐渐变大,终于由一个干瘪的毫无生气的家伙蜕变成了一个圆球。只吹了几个过后,我就不行了。腮帮子酸疼酸疼的、嘴巴像敷了一层油漆全是胶味,肺活量早已支持不住了。这时,我还给吹气球的同伴开玩笑说:“这应该要巨肺小天后邓紫棋吹嘛”“哈哈……”就这样,大家在玩笑中奇迹般地吹完了气球,还互相拿气球打闹,仿佛回到了童年!
           气球,给我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但只求下次买到的气球不会吹的满口胶味!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16 23:26
       又到了一周一节的体育课了,以前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和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那时的体育课完全没有体育课的样子-老师讲了两三句后就解散了,放手让我们在小卖部闲逛和玩耍。这对于我们高三狗来说,就是一种奢侈。
        而现在,体育课就是我的噩梦,跳健美操还要考核。老师给我们分了几个小组,每节课上课之前要分组考核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而这个成绩直接与期末成绩挂钩。
        组长挺负责的,为了不让我们扣分,今天下午让我们1点半准时在龙山体育场复习训练。好家伙,我得早早地起床!
         赶到龙山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了,不用看就知道是学健美操的-都在组长的带领下联练习,而且在这群人中间大部分都是女生。我找到了组织,组长开始说:"好,我们先一起做一遍动作吧!""哎,怎么回事,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手是什么动作啊?""慢一点,我有点跟不上节奏。"……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说出了自己的问题,但组长没有嫌我们烦,反而耐心地一步步地交我们,颇有律动感。
         不知不觉,我们竟然练习了将近半个小时,老师来了,看见我们在这儿刻苦训练,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可以!"此刻,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所以,从这件事中,仍然可以证明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17 22:42
       四个快递、四个快递、四个快递!还好今天是星期二-下午就一节英语外教课,15:30就下课了。双十一狂欢节果然是全民狂购,这四个快递其实只是我买一大堆中的一小部分!
        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想想能拆快递,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为了节省排队拿快递的时间,一下课,我拿起书包就开始向北门的圆通快递狂奔而去。前额的刘海早就潇洒地飞到了头顶,书包带也调皮地向下垮。管他呢,我想。
        加油,目标离我已不远,快递我来了。然而,就算我一下课狂奔而来,但还是得排在一条龙的尾巴那儿。果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我还是乖乖的排队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不到半分钟,我的后面又接上了大约20几个人。但每个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看着手机。有的人就算有同伴,但还是各自在刷屏。还有平时在室内取快递,但由于双十一,快递已经处于堆成山的状态。屋外是几大摞的快递,像几个抗战时期的壁垒。还有一辆小型货车,仍在源源不断地"供货"!
       双十一啊双十一,你又让我破费还让我受罪啊!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18 23:31
       今晚计算课上,不知道怎么地,突然肚子疼得厉害。为了不影响他人,我默默地趴在桌子上,想缓一缓这种痛苦。但是,贴心的室友们还是发现异常,问我需不需要吃点东西、是不是饿了。我没有过多力气,只是摇摇头,然后继续趴在桌子上。上完课后,我没有直接回寝室,准备去小北门的诊所买点药。室友A决定陪我,于是我像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她的搀扶下终于走到了药店。期间,室友一直贴心地询问我"肚子还痛吗?""冷不冷?"说完,还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掌心……
      
        平时从小北门口走到寝室只需要花十几分钟,但今晚却在在寒风中踱步了大约半个小时。回到寝室,室友们的举动让我更加感到温暖,纷纷问我有没有好一点。

         而且今晚我像QUEEN-寝室的饮水机没有水了,室友B热心地帮我去其他寝室要来一杯满满的热水,还是今天我需要照顾;室友C告诉我今晚一定要泡一个热水脚,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裹上一双厚厚的袜子;室友D要我最近不要吃XX了……

          我们都是离开家、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的孩子,能力尚不足,但却愿意把各自点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一句贴心的话、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叮嘱,此刻都化作最温暖人心的灵丹妙药,帮我祛除痛苦!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19 23:27
2015.11.19
             当懒惰都快成为一种习惯
       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我充满信心,势必要当一名学霸,于是我调好早上7:00中的闹铃,想早早地起床,为我不久的英语四级考试做准备。然而,短短的2个月时间,懒惰都快成为一种习惯……

        “叮叮叮……”7:00钟的闹铃一直响个不停。为了不打扰我室友们甜甜的睡眠,我只得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关闭闹钟后,又毫不犹豫地倒下去。那一刻,没有考虑过是否会上课迟到、没有考虑过有没有时间去食堂吃早餐、更没有考虑过这会成为一种坏习惯。

        初冬寒风烈烈,但被窝里是无比的热和。一觉能睡到几近中午,但没有刷牙,没有换衣服。好吧,中午饭也不打算去食堂了,那就点外卖吧!于是,什么“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等订餐软件都是手机必备。在寝室,拿出手机,狂翻一次,看见自己想吃的就一口气下单,那叫一个畅快!

        一顿饱餐后,在刷会屏的一眨眼间,时间已经溜到了下午2点。还是没有要学习之意,想的只是该睡午觉了。这哪是午休啊-躺下去的时候是白天,一眼睁开却早已是乌漆麻黑的一片。就这样,一个下午又没了……

         懒惰,真的像一颗种子,只要给它一点的土壤、养分就能发芽生长。已经是大学生了,真的应该学会自制,学会控制内心的那颗无拘无束的心。当懒惰都快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麻利地抽出利剑,斩草除根!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20 23:57
2015.11.20
       今上午没有课,比较悠闲,所以中午的时候我们决定去外面的餐馆搓一顿。

        绵阳果真给力,每次在我们放假的时候就下雨。天灰蒙灰蒙的,有《雨巷》的那种古典气息。但是,就这种毛毛雨,也阻挡不了我们这群吃货快速前进的步伐。

        一到餐馆,看见了黑压压的一群人,大部分已经坐在饭桌上享受美味佳肴,但是还是有人坐在大圆桌等着。为了不遭受冷风侵袭,我们6个选择坐在最里面。拿到菜单后,我们吵开了-“我要吃麻婆豆腐。”A说。B,C异口同声回答道:“这个好,我也想吃”。“那就先来一个麻婆豆腐,还有什么要吃的?”“我不能吃辣的,就来一个酸菜肉丝”本寝室最潮流、最时尚的D说。一番争执后,我们终于在密密麻麻的菜单上选择了我们最想吃的四菜一汤-酸菜肉丝、麻婆豆腐、豆花排骨、尖椒牛肉和一个酸菜粉丝汤。

       由于生意太好很久才上菜,十几分钟后,菜基本上齐了。我们像一群饿狼终于看见了可口的猎物。纷纷拿起筷子,夹向了自己眼中的美味。“哎,肉又没了,这哪叫酸菜肉丝和尖椒牛肉嘛。还不如上一盘酸菜和尖椒”这句话可能是我们最想吐槽的一句话。的确,肉真的太少。

        果然,在家的时候不想吃肉,而离开家的时候,想吃肉的时候却没有。那些还在父母身边的幸运儿们好好珍惜能吃肉的时光吧!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22 23:24
2015.11.22
       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我们离开家,在大学里已经度过了半学期了。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天天在忙什么,但就是觉得空闲时间太少,这里的空闲时间不是单指除去不上课的时间而是能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和复习所学知识的时间。

        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比如,到今天我才发现以前每期必看的《奔跑吧兄弟》、《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仿佛离我已远。不,应该说都快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为了写好周刊稿和青梅的稿子,空闲时间都用来查找资料和反复修改了。

        而今天下午,没有周刊读书会,没有什么急切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在午休后来做一下英语听力真题。

        在做题之前,我是自信甚至是期待的。大约25分钟后,听力全部结束,然而此刻我的内心几近是崩溃。一套题的听力,我基本错了一半,还有些对的都是自己猜的。短短的英语对话,我还是能够接受的,但到了后面的2篇长文章,我就不行了。我只知道他念的是英语,但具体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偶尔能听懂一两个单词。在这短短期间,我真的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听着大人急速狂飙的话语,却无从知晓。

       距英语四级考试只有28天了,但真的想让自己准备280天。然而时间无情,28天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只求最后的28天,我能勤奋一点,努力一点,能挤出一点时间,为英语四级考试拼一把!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1-23 19:24
2015.11.23
       权益部有任务啦!看着QQ闪烁着权益部的消息,我警惕性地点开来看,因为权益部的群一般没怎么冒泡,但一旦冒泡,一定会有大事和任务发生。果然,不出所料,部长叫我们去七食堂值班!硕大的一个文件值班表闯入我的眼球……

        好吧,就今天中午要在七食堂值班,也只有今中午要值班!上完计算机实验课,我就踏着泥泞,伴着毛毛细雨,赶到了七食堂。找到了组织所在地-就一张贴着海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堂桌子。在此基地,加上我就3个院权益部的,还有2个不认识的长发飘飘的女生,接触片刻后,我才知道她们原来是校权益部的干事。

        比起我常去的二食堂开始,七食堂算是稀稀拉拉的没什么人。我可能是权益部里最懒惰的人了吧,拿出刚到的新疆和田枣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次淘到的枣子挺给力-颗粒饱满、肉厚甜软,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向阳而生!而校权益部的两位女子,本是安安静静的女子,行动来就像小旅店为了多挣点小钱的女老板在街上扯着嗓子在拼命地拉客……

        在她俩的努力下,短短一个小时,很多人对我们的活动有了兴趣,还有主动来报名的。渐渐地,填满了3张表!

         对于今天我的行为,我实在抱歉。我发誓:下次我一定会对我的工作负责的!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1:19
2015.12.5
        昨天下午的计算机课,老师挨个儿点名了!在这堂课之前,我就有听说因为是最后几节课了,所以老师点名的几率很大。上这节课的除了我们新闻专业外还有音表专业,在本学期的前几节课上,能明显感到人数之多,一个教室基本座无虚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上这堂课的人越来越少,只占教室的三分之一,而这三分之一的人基本由我们新闻专业的人填充。

        这一次,哈哈……

        “这节课我不打算讲新课哈,就一起来评选出参加计算机参赛作品,但我先来点一个名。”计算机老师顶着一头深黄色头发,鼻梁上依旧架着那副镶着蓝丝框的眼镜,穿着一件耀眼的橘黄色皮衣,衬得皮肤雪白,淡淡地说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师不紧不慢,但她的这句话却让下面有的同学像麻雀叽叽喳喳炸开了锅。

        “快来,老师点名了,应该马上就会到你了,快点快点!”坐在我后面的那位同学着急地给她的同学打电话,语气很急,跺着脚把椅子弄得嘎吱嘎吱响。我还免费坐了摇椅,但是我并没有享受的感觉。我想看看这位讲义气的“朋友”,回过头却看不见她的脸,只有一个顶着乌黑乌黑头发的头顶,她的手拿着电话,面朝大地,像一只犯错的小狗做错了事不敢抬头。

        其实不止这一个对朋友讲“义气”的,有这样一些朋友,于是那些本打算在寝室或外面逍遥的同学急匆匆地赶来教室。

       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充满了“爱”的课堂啊……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1:20
2015.11.25
        距国庆回家已经快2个月了,时间真的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声音,不会像一个闹钟,叮叮当当地一直提醒你。作为一名新闻系的学生,每天都没怎么空闲,我还没时间看已经季终的《爸爸去哪儿3》、《极限挑战》等以前最爱的综艺节目。当其他专业都在准备12月份即将来临的英语四级考试时,我却在忙着周刊写稿,熬夜查阅着大量的资料;当其他学生都在QQ
空间数着回家的日子时,我在为60篇的日志和50篇新闻抄写发奋着;当听着操场上打闹声时,我在脑海中构思着策划……

       妈妈常常给我发QQ消息和QQ电话,而我却忙得当初许下的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的承诺。

       中午一顿饱餐后,正准备小憩一会儿,电话响了。原来是平日里不怎么上网的爹地打来的,我担心因为我的一通电话而被吵醒的室友们,所以我拿着手机,蹑手蹑脚地开门去了走廊接电话。

       “儿子,吃饭了吗?最近越来越冷,你一定要多穿衣服。钱还够不够?不够就说,冬天热量消耗大所以饿得快,能吃就吃哟!还有,一定要和室友们处理好关系,懂得谦让和相处,听见没?”我只喂了一声,说了2个字“爸爸”,爸爸就一口气问候了我这么多。“爸,怎么晚了,我肯定吃了。你和妈妈在家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最重要,平时别太忙了。”“放心吧,我和你妈妈身体都挺好的,倒是你这么久没一个电话,让我和你妈妈有点担心……”听了后,我真的很羞愧,作为他们的唯一,我却只顾着忙我的事,忘记了在家念着我的父母亲……

        忙,也要学会偷闲。用一小片刻的时间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陪他们聊会天,让你的声音化作治愈他们思念的灵丹妙药!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1:52
2015.11.23
       权益部有任务啦!看着QQ闪烁着权益部的消息,我警惕性地点开来看,因为权益部的群一般没怎么冒泡,但一旦冒泡,一定会有大事和任务发生。果然,不出所料,部长叫我们去七食堂值班!硕大的一个文件值班表闯入我的眼球……

        好吧,就今天中午要在七食堂值班,也只有今中午要值班!上完计算机实验课,我就踏着泥泞,伴着毛毛细雨,赶到了七食堂。找到了组织所在地-就一张贴着海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堂桌子。在此基地,加上我就3个院权益部的,还有2个不认识的长发飘飘的女生,接触片刻后,我才知道她们原来是校权益部的干事。

        比起我常去的二食堂开始,七食堂算是稀稀拉拉的没什么人。我可能是权益部里最懒惰的人了吧,拿出刚到的新疆和田枣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次淘到的枣子挺给力-颗粒饱满、肉厚甜软,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向阳而生!而校权益部的两位女子,本是安安静静的女子,行动来就像小旅店为了多挣点小钱的女老板在街上扯着嗓子在拼命地拉客……

        在她俩的努力下,短短一个小时,很多人对我们的活动有了兴趣,还有主动来报名的。渐渐地,填满了3张表!

         对于今天我的行为,我实在抱歉。我发誓:下次我一定会对我的工作负责的!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1:52
2015.11.22
       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我们离开家,在大学里已经度过了半学期了。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天天在忙什么,但就是觉得空闲时间太少,这里的空闲时间不是单指除去不上课的时间而是能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和复习所学知识的时间。

        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比如,到今天我才发现以前每期必看的《奔跑吧兄弟》、《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仿佛离我已远。不,应该说都快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为了写好周刊稿和青梅的稿子,空闲时间都用来查找资料和反复修改了。

        而今天下午,没有周刊读书会,没有什么急切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在午休后来做一下英语听力真题。

        在做题之前,我是自信甚至是期待的。大约25分钟后,听力全部结束,然而此刻我的内心几近是崩溃。一套题的听力,我基本错了一半,还有些对的都是自己猜的。短短的英语对话,我还是能够接受的,但到了后面的2篇长文章,我就不行了。我只知道他念的是英语,但具体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偶尔能听懂一两个单词。在这短短期间,我真的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听着大人急速狂飙的话语,却无从知晓。

       距英语四级考试只有28天了,但真的想让自己准备280天。然而时间无情,28天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只求最后的28天,我能勤奋一点,努力一点,能挤出一点时间,为英语四级考试拼一把!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2:00
日本相扑:巨人及其世界
文/郑婷
明星,总会有闪光灯追随,凝聚全场目光。明星,或以倾国倾城的容颜引无数人朝思暮想,或以珠落玉盘般的声音收获鲜花和掌声,或以酷炫的舞步点燃全场,或以精湛演技征服亿万观众……总之,明星俨然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然而,在日本,没有高“颜值”、没有天籁之音、没有演技的“巨人”却能像明星一样受到日本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崇拜。同时,这个“大家伙”也能成为日本每个时代隽永深刻的符号。
这里的“巨人”其实指的就是相扑力士——身着“丁字兜裆裤”,盘起长发、梳着古代丁字发髻,脸大如饼,肚滚如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相扑无非就是让两个衣着怪异的“庞然大物”在台上互相推搡着。但对日本人民来说,相扑与他们之间似乎有着特殊的情愫。他们尊敬、爱护着本民族中最富有独特深蕴的文化,将其视为国粹与精华。
现在,相扑挣脱竞技格斗的束缚,而被引用到其他层面,让社会的整个肌体充满了活力。在2015年春夏伦敦时装周上,丹麦哥本哈根奢侈原创设计师品牌Astrid Andersen 携手最新一季男装成衣走上 T 型台,源起于东瀛相扑力士的设计思路将男装秀场变作了彰显个性和创意的斗秀场。除了服装,相扑力士的发髻也被改编运用于时尚界。更有日本东方花园酒店邀请多名日本艺术家进行原创手绘壁画,壁画的主要内容就是日本传统的运动——相扑。
等级森严的世界
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要保证公平何其难也。相扑运动员按比赛成绩被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上往下依次为横纲、大关、关胁、小结、前头,到这为止都是相扑界的主要力士,而后还有十两、幕下,接着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级叫序口。在相扑界,力士排名就是规章条款,无论是在平日的生活里还是在赛场上都在严格执行着。
说不清道不明的等级制管理,渐渐地褪去了神秘的面纱。相扑手训练和生活都在相扑部屋进行,在部屋里,吃饭、上厕所、洗澡等事情无关先后顺序、没有尊老爱幼,这个训练和生活的场所如同中国封建王朝限制奴隶、禁锢其人生自由、吃肉喝血的牢笼。赛场上,等级制体现得愈加明显,标有相扑力士名次的 “番付表”会在每次新的比赛中被重新撰写, 排名靠前的名字总是被写得又大又粗,最引人注目。低级别力士比赛,由光着脚的低级别行司(评定比赛胜负的裁判)担任裁判,级别越高,行司穿着更“富丽堂皇”,到了横纲或大关的比赛阶段,行司还会佩戴短刀。
等级化,虽然处处体现着不公平,但还是能给力士们以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竞争,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前进的绊脚石,是自己对未来不负责的态度。这种等级制,容不得寄生虫和蛀虫。“我入门时就告诉自己,从此你小子就生活在沸腾的力士火锅里了。”相扑力士高砂浦五郎说。
想踏入相扑的世界,硬指标的体格要求就是第一道门槛。职业相扑力士规定在20岁之后的身高必须在1米75以上,体重最低为120公斤,所以催肥便是他们的首要目标。据悉,力士们一天只吃2顿,以米饭和能释放高热量的炖肉、油炸食品为主,他们的标准晚餐一般包括:500克烤牛肉、三大碗米饭、两条油炸比目鱼、两到三只炸鸡腿、500克黄油饼干、成升的啤酒和日本米酒等,稍作休息还要进食一些填满紫菜和鱼肉的饭团。一顿饱餐后,力士们就可以倒头就睡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跨过了第一道槛,你以为他们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他们还停滞在这个世界的门口奋斗着,汗水中还交杂着不公平。相扑手平时禁止外出,不允许喝酒,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一天的训练,晚上八九点休息,地狱魔鬼式的训练不曾改变,365天日日如此。有幸进入过相扑部落的意大利摄影师Paolo Patrizi说:“有些厉害的老手会专挑新手练,抓住他们一把甩出去。搏斗蛮惨烈的。恃强欺弱很常见,受欺负的大多不敢吱声,他们不能抱怨。”
如古人所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空空羡慕,徒有愿望,还不如动手去来得实在,说通俗点就是若一味的停滞和懒惰就会失去光芒,与其去羡慕别人不如强壮自己,与其无所事事费神,不如轰轰烈烈自我蜕变!
“病态渐显”的世界
在日本,相扑力士就是果敢、勤奋、谦让的代名词,他们在赛场上的不屈和拼搏更是给观众带来了一种久违了的原始古朴的情趣和欢乐。
但是在人的本性里就没有绝对的纯洁,而每个人又都是世界小小的缩影,就算是受万人敬仰的圣人,他们也不可能无美无瑕,如同一张白纸不可能没有一个污点,巨人的世界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日本相扑界残害同门、吸毒、酗酒、涉赌等丑闻的浮出水面,不少日本民众开始对国粹嗤之以鼻。当相扑界被爆出于黑社会有染时,更是让相扑运动在日本跌至冰点。
这迫使日本开始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黑社会合法性的国家,黑社会势力可谓渗透日本众多行业,在渗透相扑界的背后无疑隐藏了暴力和利益纠葛。2010年6月15日,据《世界新闻报》报道,日本最具观众缘的34岁大关级力士琴光喜涉嫌参与赌球。根据警方调查,琴光喜曾因赌球遭黑社会成员勒索“封口费”300万日元(约合3.3万美元)。同时,日方警察调查发现,连为高级运动员梳头、拎包的都是黑社会的眼线,整个相扑界都与黑社会很着很深的联系。
挑战我们想象力和接受力的新闻总是不期而至。2007年6月26日,“时津风部屋”17岁的相扑弟子斋藤俊在训练中遭到教练时津风和其他弟子的殴打,他的身上伤痕累累,腿上还有被烟头烫过的痕迹,最终不治身亡。此次少年相扑手的死亡让这项运动陷入了信任危机,高级别和低级别力士间的等级差别,使得低级别“唯命是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样的观念无疑的进一步加剧了高低等级力士之间、教练与学生之间的不信任和恐惧,进而在互动中缺少了友善。时任首相福田就表示:“在深受国民喜爱的相扑运动中出现了这样的事件,非常遗憾。希望相扑协会能够跨越危机,重塑相扑形象。”
除此之外,相扑界的毒品问题也引起了日本全民关注与探讨。2009年,25岁的若麒麟,是日本非常有前途的相扑手之一,同年被警方指控随身携带大麻而在东京被捕,被日本相扑协会作出被终生禁赛的处罚,不少民众就表示这是不能所接受的。
作为一个老牌相扑国,一次次与“横纲”的失之交臂,一次次在赛场的无功而返,似乎并没有爆发出一个传统强国应有的能量。以日本相扑的辉煌时代为起点,今昔成绩对比,不啻霄壤之别,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恐怕是作为日本国粹的相扑,近几届的如白鹏翔和日马富士公平等“横纲”却诞生在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蒙古国。如今,保加利亚、俄罗斯等后辈之国对相扑也愈来愈狂热。现素有相扑界“贝克汉姆”之称的琴欧洲就是一位对相扑痴迷的保加利亚小伙。
与此同时,近年来求学相扑的人数急剧下降,日本相扑手“告急”。高尔夫、足球、棒球等轻松时尚的运动为如今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锻炼选择,再加上相扑部落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运动员健康的杀手。对此,许多父母就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残酷的训练馆活受罪。
于是,面对挑战与失败,为了一雪前耻,日本势必采取措施。日本原本希望从国外引进运动员,以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但为了保护国粹,日本开始寄希望于出台措施以限制外国选手数量。如1992 年,日本相扑协会规定现役的外国力士不能超过 40 人。 2002 年,相扑协会改变规定,就是每个相扑部屋可以有一名外国力士。当时一共有 54 个部屋,所以外国力士的上限就是 54 人。2010年,相扑协会又一次作出新规定,这次规定包括加入日本国籍的力士,只要是外国人,一个部屋最多只能有一位。但每一次的改变,都引来了各界不小的争论。
巨人的出现,也许会自带追光灯闪耀全场,收获千千万万的目光,但其本身也容易被这束刺眼的光弄得迷失方向。无论如何,在向这个世界摸索前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不负众望,踏着果敢、勤奋、谦让的脚步且行且珍惜,虽然有苦又累,但总比被抛弃淘汰出局的要好!对日本自身而言,思考如何再让国粹强势回归也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2:03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博—正在滚动直播新闻的背后
记者/郑婷
2015年10月11日22时15分,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发布一条微博,名为《突发!网曝上海宝山万达一部电梯突发事故》,称电梯从五楼掉到了地下室B1。而在短短的46分钟后,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又在微博上跟踪报道,且证实此电梯轿厢并未为发生坠落。作为一个潜在水下的新新媒体,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却在24小时滚动直播新闻中……
这样的蓝鲸是怎样诞生的呢?继报馆电视台或者门户之后,媒体属性已经强烈地向依托于社交化和平台化的新媒体方向转变。
蓝鲸传媒创始人曾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提到:“在创业之初,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2010年之前纸媒发展很好的时候,新记者入行是有人带的,老记者会手把手教他,带他去采访,把手里的资源、人脉都介绍给他。但是2010年前后媒体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纸媒还是网媒,大量年轻记者都没人带了,他们拿不到资源,只好抱团取暖,组建QQ群互通有无,共同成长。蓝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它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个记者QQ群,记者在里面共享新闻线索、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想做个网站,把记者们提供的资源做成一个数据库,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共享。于是就创办了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也就是现在的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网站是封闭式的,采取定向邀请的方式,对象必须是记者,主要通过人脉关系链来扩散。网站采取众筹众包的模式,记者在获取采访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分享自己的资源。这种资源交换是通过虚拟交易币来完成的,一般是2换1,比如你要获取一条新闻线索或联系方式,需要拿自己的两条线索或联系方式来换取。
渐渐地,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就在这样的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和不断壮大……
目前,蓝鲸已形成了三个重要定位:中国最大的财经记者社区、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和重要新闻发源地,而这些就得归功于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其他新媒体无法复制的内部结构: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优秀的财经记者、近40万个专家的联系方式的通讯录、新闻时间线还有独立开发的搜索引擎­鲸云系统。它们就是蓝鲸微博滚动直播新闻的背后力量。“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具有相当的战略价值,堪称潜在水下的战略性媒体平台。假以时日浮出水面,能量不可小觑。”。而蓝鲸传媒COO徐安安却表示蓝鲸愿意继续〝潜在水下〞,并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做高端的新闻!
相对于以传统的报纸或者周刊来承载新闻,其能否做到对新闻的滚动直播呢?答案肯定是明显的。普通报纸一般能做到一天一份,地方性报纸也是如此。这些报纸大多有几个不同的版块,如时事、军事、音影娱乐和生活百科等等,所刊载的主要信息大多是地方近日要发生的大事,而涉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新闻是少之又少。同样,一份新闻周刊的选题是经过主编们开会所讨论出来的,所刊登的文章也必然是最近的要闻。且不谈这些,就从经济角度而言,会“精打细算”的人也会心疼吧!有一位名为@Miss—Norah-T的网友在微博上表示:“现在在网上就能看新闻,何必花钱又买书又买报呢?”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新闻报道,通过微博直播,满足了大众对时效新闻快速发布的需求性。但在好评声一片中,它还是有美中不足的。新闻过于碎片化,微博字数限制在140以内,这虽然能训练作者语言的精炼与简洁,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限,新闻更新速度快,所发布的信息不能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内容容易忽略太多,微博新闻报道缺乏事件细节,包括当事人和群众的态度等等,就不能达到全面。而相比之下,报纸和周刊就便于保存,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也更全面。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同样如众多的媒体一样,赶上了电子传播下的新媒体时代。但平台背后,还有一群不同的力量,那就是平台记者。他们不仅仅是中国优秀的资深的财经记者,而且还是能协调合作,友善互助的“家人”。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的发言人介绍:“蓝鲸,是地球上最大和最重的动物,它们存在的海洋可以北到北极,南伸南极。理想条件下,蓝鲸可与1600公里以外的同类进行交流。这些象征了蓝鲸财经记者们能力强大、善于沟通、注重友谊的特质。他们是竞争对手,是战友,还是朋友。”“我们一直秉承信念与宗旨:不管大家以后在哪里,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在人生道路上,成员们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带着同样的新闻理想一起走过。”一名蓝鲸财经记者念出了他们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宣言。
在现在,很多记者并不能做到相互帮助。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不管是来自同省,还是来自同单位,都是非常激烈的。这就导致有的记者喜欢独自采访、独自跟踪报道和独自写稿,并不愿意拿出来与同行分享和讨论,不仅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让记者这个大“家庭”变得越来越陌生,归入了“高冷”的行列……前段时间很火的韩剧《匹诺曹》就向大家介绍了记者行业竞争的激烈性,可见,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的记者能做到像家人互相帮助的团体,其职业素质必定也不错!
看似风生水起、平平稳稳的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在运营期间也会遇到瓶颈。李武接受《中国记者》杂志采访时说道:“创业过程天天都会遇到难点。很多事情想法很好,但执行起来会出各种问题。要说最困难的应该是技术,我和徐安安都是记者出身,不懂技术。以前我们技术外包,外包的问题是,你有什么需求他可以实现,但仅仅是实现,迭代很麻烦,也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预判。我们今年挖来了两支很强的团队,一批来自新浪,一批来自百度,另外还有阿里和腾讯的技术高手来做我们的场外指导,他们对技术的理解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可以重新梳理我们的技术需求,更科学地搭建技术架构。”
再来看看国外的财经资讯新闻平台网-Bloomberg:中文意思是“彭博”,1981年在美国纽约注册创立,是在全球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领域领先的提供商。2012年彭博资讯集团全球营业收入达7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创新的技术来快递、精准地传递信息、资讯和分析工具.彭博新闻通过彭博专业服务、电视、电台、手机、互联网和两本杂志——《彭博商业周刊》和《彭博市场》传播资讯,在全球72个国家设立了146个记者站,拥有2,300多名新闻和多媒体专业人员。
这样强大的一个专注于财经新闻的Bloomberg必然会给其他新闻媒体对手强大的震慑力,而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却定下目标:想比Bloomberg更进一步,做中国的Bloomberg+。现在这个平台能够把记者、专家、企业聚拢在一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但其仍然展望未来的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一定是一个“活”的彭博社,它能够把专家的观点第一时间推送到平台上,将企业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平台上,让所有媒体的信息都源于这个平台。李武还表示,所有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互动、互通、反馈、调整,更为灵活。
我们不仅能在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看到滚动直播中的新闻,也能从其身上学到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进取意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虽然赶在新媒体发展的新时期,但是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并未随意入伍,它们势必要在普通中脱颖而出,在大众中突破传统,在平凡中革新。
能做到24小时滚动直播的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就一定能像它可爱LOGO——蓝鲸一样,生存能力强、力量大,在未来闪耀地跃出水面……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2:04
版权争夺战,谁能称王?
文/郑婷
热门节目成香饽饽,各大视频网站争先恐后、花很大的劲想抢获这些香饼,有的不惜以“拳脚相加”……
为了获得中国首档顶尖创意表演者真人秀节目—《造梦者》的独家版权,北京爱奇艺科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爱奇艺”)和合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优酷”)还真的就“掐”起来了。
2014年10月29日,优酷土豆相关负责人高调对外宣布,《造梦者》的合同签约完毕,优酷土豆购买了其网络独播版权。
而就在当天,爱奇艺“坐”不住了,并联合北京元纯传媒有限公司发布版权声明,称《造梦者》的独家网络版权由爱奇艺享有,任何未经爱奇艺公司许可而擅自使用其网络版权均属于侵权行为,爱奇艺和元纯传媒有限公司将通过包括法律措施在内的一切手段进行维权。
百度旗下并和PPS联姻的爱奇艺、有阿里巴巴撑腰的优酷土豆、盛大企业收购的酷6网还有已“迎娶”56网的搜狐……这些广为认知的视频网站,不管是经济、名声、还是实力,没有哪一个可谓是“软柿子”。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强强”争锋相对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视频网站主要靠广告赚钱,而投广告的商家会根据网站流量、用户数据等情况来选择投资。但网友作为一个流动户,绝大部分还是墙头草。如果没有强制的约束和足够的吸引力,他们很容易随风偏倒。用户是奔着视频而来,各大视频网站就以内容为胶,但内容的黏性一般只有一两次,就算是精品内容也不会超过十次,绝大多数的内容看过一两次也就不会再看了。为了不让这些用户转移阵地,网站就只得靠符合潮流、新颖、精良并能得到广大用户喜爱的内容来留住他们。于是,版权争夺大战升级,战争愈演愈烈……
近年来,由于对热门影视剧版权虎视眈眈的视频网站不在少数,网络播放权的价格一路飙升,有的甚至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公开消息显示,2013年末,爱奇艺为获得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我们约会吧》5档综艺节目2014年的网络独播版权,付出了2亿元天价的代价。PPTV也以超过亿元的价格一口气包揽了《非诚勿扰》在内的江苏卫视旗下的所有综艺节目的独播权。一名重庆商报记者就曾表示,梳理目前已公布的“独播”视频版权费就不难发现,即便是乐视宣称的最低价拿下的《我是歌手》第二季独播权,费用也达5000万元。
但是,看似赚得盆满钵满的视频网站有的还没有真正盈利。2013年在视频网站业首先上市的优酷土豆,其亏损高达5.8亿元,其余视频网站单独还没有盈利。2015年2月9日,搜狐公司发布了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14年搜狐总收入为17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9%。但全年4个季度,搜狐全部为亏损,虽然缩减成本后四季度的亏损已收窄,但全年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仍高达1.67亿美元,这在搜狐近年来的发展中尚属首次。
用户选择什么网站,就看这个网站有什么。所以,尽管“烧钱”,各大网站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火场。在业界人士看来,购买和保护版权,已成为国内视频网站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战略。版权之战,实质上是视频网站间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争夺。
PPTV总裁姚欣就曾介绍:“内容、版权对于视频网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说,宽带传输是前两年视频网站投入最大的一个版块,而如今,节目版权已成为最大投入。
伴随着以电视剧为主的网络视频版权价格一路高歌的现状,业内外对此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视频网站版权乱象丛生?一些业内人士则坦言,版权领域乱象频现,所形成的“泡沫”超出了行业承受能力。
    乱象一——互相“死磕”。2010年就有土豆和搜狐因版权问题互相爆料,不惜大打出手。搜狐诉讼土豆网涉嫌盗播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搜狐方面还爆料,土豆除了《杜拉拉升职记》还盗播了搜狐视频拥有版权的近三十部2010年最新热播剧。而由土豆网作出的回应来看,土豆也暗讽搜狐在热播剧领域被诉侵权更是家常便饭,曾先后被央视、新浪、优酷、迅雷、KBS、网尚甚至广电总局告上法庭。
乱象二——“独播”不“独”。2014年1月1日爱奇艺获得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等王牌节目的独家网络点播权,但拥有上述节目非独家点播权的风行网合同要到4月30日才结束。爱奇艺网在播出上述节目时在页面上打上了“IQIYI全网独播”的字样,结果遭到了风行网的诉讼。
乱象三——天价“泡沫”。据悉,2005年国内影视剧的独家版权价格还只是个“白菜价”,到2007年每集价格也就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而到了2009年,已飙至每集高达十几万元,2010年起版权价格更是接连创下新高。如今的热门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单集100万元已不是新鲜事,整部剧下来动辄数千万元,即使一些一线卫视也出不到这个价。奇艺网公关总监冻千秋透露,行业内部竞争是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被哄抬的主要因素,且价格上涨的势头未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版权争夺会利大于弊,在激烈的竞争中,视频网站会进行新一轮洗牌。这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势必会对视频网站提出新要求,为了不出局,它们会提高自身、发展自己。
很多视频网站为了不在版权争夺战中沦陷,开始另辟蹊径,转而把目光投向“自制”。这一切还得从美剧《纸牌屋》在全球范围内发酵的“蝴蝶效应”说起。《纸牌屋》是凭借“大数据”的敏感嗅觉打造出来的网络自制美剧,也正是因为这部自制剧让美国的Netflix跻身主流视频网站。这强烈地刺激了中国视频网站的神经,原来网站还可以这样玩?
潮流终究是潮流。仅在2015年,爱奇艺自制的网剧—《盗墓笔记》就凭借着李易峰、杨洋和唐嫣等演员的高颜值、精湛演技和众多原著迷的支持,获得了突破10亿的总流量,同时该剧还点燃了中国网民购买VIP会员的热情。搜狐视频也按捺不住了,推出的重磅自制剧—《他来了,请闭眼》从开播以来,收视成绩一路走高,,于10月23日晚网络播放总量突破1亿大关,达到1.0587亿人次,并于次日冲入网络剧总播放量排行榜前三,网络热度十分惊人。网络点击量四集破亿,话题热度雄踞周榜榜首。
    这种竞争,也许还会促进各大网站共享一杯羹。最早提出联合购买的视频网站的是酷6和搜狐视频,后来优酷和土豆也宣布视频联播模式。而这所谓的联合购买,就是几个网站一起买个批发价,版权还是分开买,所以价格很便宜,类似于团购。
他们还认为,对于恶意“死磕”的漏洞,其实不用如此担心。早在2009年之际,面对中国版权的保护迫在眉睫的现状,政府部门开始采取有效行动,如打击网络盗版、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等。同年,以搜狐为首的国内多家新媒体版权拥有和发行方共同发起并且建立“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启动,旨在共同抵御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维护网络视频市场的正常秩序,推进网络视频正版化过程。
如果说夺下版权是第一步,那么用户还是视频网站的最终目标,为了让网站摆脱长期亏损的“噩梦”,收费观看视频成为很多视频网站探索盈利之路的举措。除了让内容足够吸引人外,视频网站还在收费上下足苦功夫。
今日,就拿优酷、搜狐视频和爱奇艺作对比,不难发现:在包月费用方面,爱奇艺以9.8元|月位居最低,20元|月的优酷高于15元|月的搜狐视频。但搜狐视频常给网友“彩蛋”,例如在情人节当天,把15元|月的会费降到了10元|月。
爱奇艺则选择在手机上做文章。2014年7月,中国硬件实力最强大的互联网品牌华为荣耀与爱奇艺达成战略合作,并首度推出4G跨界追剧手机—荣耀爱奇艺X1。购买该手机的用户不仅海量大片可以免费观看,而且还可获得爱奇艺黄金会员特权。那些喜欢看片、追剧的又准备买手机的人,可能就会优先考虑这款手机。对于华为和爱奇艺来说这次合作是互赢。华为荣耀可以借助爱奇艺在观看视频方面的资源优势,加深华为荣耀的品牌知名度以及荣耀爱奇艺X1的销量;爱奇艺可以凭借华为荣耀系列手机庞大的出货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向用户普及爱奇艺会员的优势。
当然,要收费可以,总得“钱有所值吧”。新媒体内容公司创业者、前优酷执行制片人、唱片公司宣传总监陈鹤儿就在“知乎”网站上发表看法,说:“我想关键还是一个网站给予用户的体验是否值得用户付费。我相信,一定有一个平衡点,用户体验+时间效率+费用适当,找到那个峰值就有机会。但现在看来,受限整体的带宽环境、版权问题、网站专业度等几方面,付费肯定会在效益上得到体现,但从战略上考虑,相信,各大网站都还是要做。因为,这是未来。”
版权争夺的硝烟仿佛在未来短时间内不会散尽,但在这争夺战中,还是别滥伤无辜。只有做好自己,提高自身实力才是胜者、才能称王!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5 12:24
赵普:告别央视,踏上新征程
文/郑婷
“今天的晚间新闻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收看。赵普在北京,祝您平安!”央视CCTV—13频道的《晚间新闻》栏目主持人赵普一套黑色西装、一件白色衬衣打底,再配上一条姜黄色波点领带——标准的央视主持人着装。岁月好像并没有过分地在他的脸上留下印迹,今年44岁的他帅气依旧。
2015年11月1日,秋风消歇,朔风猎猎。这是11月的第一天,却是赵普在央视的最后一天。这一夜,赵普没有再说那句耳熟能详的“赵普在北京,祝您晚安!”。暖心的“晚安”而是悄悄地被“平安”所替换。一句话,他两次停顿。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绝唱,为赵普近10年的央视主播生涯画上句点。平安,也许是赵普对他可爱观众人生道路的永远祝福!
在此之前,赵普作为一名央视主播活在“聚光灯”下,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他也曾熬过无数个不为人知的黑夜。
1971年4月24日,赵普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的一个小山村,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家里很穷,穷得连一张新床都难以置办。为交点学费,父母都得东拼西凑。他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毅然决然地放弃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1987年,赵普远走他乡,走进了部队的大熔炉,成为北京某后勤部队的一名士兵。退役后,赵普处于失业状态。1994年11月,赵普的父亲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父亲的离世、加上失业的一连串的打击,为了谋生,他只好卖服装、摆印章摊……
就这样,贫穷、失去亲人、社会底层——这些看似离现在的赵普相去甚远的东西纠缠在一起,构成了他早期生活。贫穷,让赵普不断磨练自己并且坚持不放弃;失去亲人,让年轻的赵普学会成长、学会将情感自然流露;社会底层,让赵普很好地把握了人情社会的粘合度和亲和力……这些对他的性格、给人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早期的摸爬滚打,让这个农村走出来的山里伢却天方夜谭地梦想成为一名主持人!
这不是没有渊源的。一次,年仅16岁的赵普在新兵联欢晚会上表演了诗朗诵。在场所有官兵都被他饱含真情的表演打动了。新兵连训练一结束,他就被分配到连队广播室当了广播员。
正是这种感召力,使赵普成为了一个对播音主持持狂热态度的追求者。在部队期间,他每天晚7点总会准时守在电视机旁,从头到尾仔细揣摩《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一言一行;在保卫处工作期间,他把大部分工资拿去买了有关主持艺术的书籍。为练好普通话,他把《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在小卡片上;在下岗期间,为了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干部专修班,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早上5点到子夜一点,所有的时间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即使是上厕所,他也要带上英语单词书,后来索性到一所中学的高三班插班学习。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皇天最终不负有心人。1996年2月,只有初中文凭的赵普收到了北广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1997年底,北京电视台正式与他签订了聘用合同;2006年初,冲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出色的新闻主播之一;2010年,被评选为年度乙等级双十佳主持人。同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聚焦小升初的“金话筒奖”  提名……
在外人看来,赵普的事业可谓顺风顺水、一路高歌。如今辞职,恰逢央视主播离职潮,他的选择无疑让大多网友不解,纷纷询问“为什么辞职?”。
其实离职,并不是赵普一时冲动冒进做的决定。从他的微博来看,就能发现端倪。早在今年5月22日,同事经纬辞职,当天赵普曾在微博中写下“离职潮怕是不可避免”的话,但随即删除。9月18日,赵普又发微博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都不错,但核心价值观留人。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价值驱动;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人才招揽。而更早一点,他也在微博上写道:“胜利日,打包祝福仨同行!@郎永淳@李小萌@张泉灵”。
不过,坊间倒是曾一度流传赵普已经离开央视。这一传闻起因于3年多前的明胶事件,但这一事件也的确刮起了一阵舆论漩涡。2012年4月9日,赵普发了一条关于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的微博,引起了观众对明胶和毒胶囊的广泛关注。赵普曝光明胶内幕后,失语近半个月,而且近一个月没有播报新闻。有一位名为“女人犀利眼”的网友就发布消息称赵普因发表这条微博而正式被革职。但没过多久,久未露面的赵普一脸络腮胡亮相央视主持人书画展。不少网友看了赵普的照片表示,赵普既然出席了央视主持人的活动,证明他人还在央视,还会继续在那里工作,那些被革职的传闻为不实;其二,他一脸的络腮胡也表明其在停职,短时间不会出现在荧屏上。尽管没有被革职,但他付出了被雪藏4个月的沉重代价。
当然,在荧幕“隐身”期间,还有有关赵普已经跳槽的传闻。6月25日晚,网友“长春国贸”在博客中爆料称,著名央视主播赵普即将加入凤凰卫视。他还透露:之前,凤凰卫视派人与赵普联系,力邀其加盟,而赵普一直犹豫不决,期间还参加了央视端午诗会的录制。直到近日,赵普才作出决定,而央视在得到消息后,也删除了赵普的镜头。“长春国贸”称,赵普离开央视转投凤凰几成定局。但这些传闻,在赵普本人和央视官方否认后不攻自破。
舆论漩涡、雪藏的“待遇”没有让赵普放弃央视,而如今却真的走了。面对赵普已经作别央视的事实,很多网友表示对此感到百感交集,并分享了自己脑海中的“赵普记忆”。
网友@快递二说道:“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08年汶川地震时赵普那动情的眼泪,那一瞬间,我彻底明白了,原来新闻主播也是人,不是冷冰冰的。”他称,赵普在播报5·12时曾说过一段令他至今难以忘记的话——“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被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因为我们爱这样的土地,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懂得互相关怀”;网友@柳州报告认为,赵普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2014年和雷佳成为公安部消防安全宣传大使;网友@周思淼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赵普是一个认真的人”、“赵普有着坚定的信念”、“赵普温润如玉,修养谦卑”、“赵普认真执着,不屈不挠”;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站网友@明以致远称,赵普预先透露了我们这个喝鞋社会的本质,导致央视新闻调查的流产……
离开,不是要下定决心放弃自己心爱的主持事业,而是选择踏上新的征程。
他下一站或将前往中国传媒大学任教。11月2日上午,赵普同学、现任湖南卫视主持人的李锐就在微博上祝福赵普:“本来想祝你一路好走,后觉不妥,还是祝你真正从围城里走岀来吧!”。的确,央视像“围城”,外面的人拼命想挤进去,但因种种原因离开的人也不少,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和崔永元、李咏、白燕升、赵忠祥等“名嘴”的选择一样,据赵普同事王石川介绍,赵普离职后可能去中传入职教书。
辞职央视,投身公益。不能悬壶济世,但求尽己之心。自1999年首次接触公益以来,赵普代言并参与了近20个公益项目,包括贫困助学、法律援助、老兵回家、顺风车、安全用药等等。其实,赵普练习书法已经30多年,他说,作品没对外卖过,要买也只用于公益活动,而最近的公益活动就有“中秋超级团圆饭”和在安徽石台县进行的请家乡孩子吃顿饭的“免费午餐”。
既然“名嘴”赵普离开央视已成事实,那么只求踏上新征程的他活得潇洒、桃李天下、为社会播下有正义和有良知的种子!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6 22:44
2015.12.6
刘老师补课结束后,我决定献出我宝贵的时间陪我的室友去新区邮局寄信。

从东8F座出发,大概走了15分钟,我俩就到了邮局,所幸还没有关门。进去一看,发现除了2名工作人员,今天并没有人。这2名工作人员一男一女,男的接近50岁,女的很年轻,大约25岁左右。叔叔穿着一件黑色加厚夹克,虽然都快奔5的人了,但颇有精神。叔叔人也很热情,微微一笑,然后问我们:“你们办什么业务啊?”我俩光傻笑着,不知道怎么说,但特别喜欢这位平易近人的叔叔。转过头来,没有笑脸,看到了一张苦瓜脸。室友有礼貌地叫着姐姐,并顺手把要寄给远在南充读大学的闺蜜的信通过半圆形的小窗口递给了这位不悦的姐姐。她走过来,夺过了室友手中的信。因为她的不悦,让这个面积不大的邮局充溢着压抑感。我走进,不想我的室友过于尴尬。这位从始至终都没有笑过的年轻人挺漂亮的,皮肤很白,头发用一个宽型发卡束着,浅绿色大衣把她衬得愈发给好看。但年轻始终气盛,她把接过的信一甩,就扔在了她左手边的电子称上,傲慢地说:“一块二”。虽然看不惯她的行为,室友还是笑着回她:“好的,姐姐。”

一切弄好后,我和室友走出邮局,室友只对我吐槽了一句:“态度好差!”我摩挲着室友的背,想安抚她受伤的心灵。

朋友,就算你心情不好,但希望你别把这种不悦来影响他人好吗?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7 23:55
2015.12.7
        今天室友吃19岁的饭了!早在前几天,我们寝室里的其他6个人就秘密地谋划着-特地建立了一个讨论组,为了不被她发现,我们把讨论组的名字设定为“辩论队”。秘密任务就得偷偷进行……
        室友A在群里冒泡:“等会儿龙老师的课结束后,谁来拖住B?我和C先回寝室准备蛋糕和点蜡烛。”“我来我来”室友D以光速回复。“好,就这样定了,考验各位演技的时候到了,别露馅了啊?”说着,A还转过头来,对我们莞尔一笑,我们也微微一笑回复,眼神此时就是传呼机,彼此都懂,除了今天的寿星。
        龙老师宣布下课的话音刚落,只见室友A左手端着保温杯,右手抱着课本贴在胸前和背着书包的室友C急匆匆地奔向寝室,为了拖住寿星,我们以上厕所为由,迈出我们计划的第一步。
        “哎呀,我要上厕所,憋不住了。可不可以等我一下?”我装得很痛苦的样子,为了增加效果,我没敢看她们的眼神,直接把我的书和水杯顺手递给紧挨着我的室友,然后也一个箭步冲了教室。而后,我们还故意在楼道里打跳,一会儿比一比身高,一会儿其他楼层逛逛。收到室友A的一切完毕的指令后,我和另外2个假装拉扯追逐先跑回了寝室,然后顺手关门和关灯,听见了寿星的说话声和开门声,我们这5个就开始唱起“祝你生日快乐!”寿星有些惊讶,妩媚地用手捂了捂脸,打开灯后,能看见她眼眶里闪烁着薄薄水斑。
        夜已深,今天已快结束,再次祝福你,我可爱的室友!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0 13:35
2015.12.9
        在上今晚的计算机理论课之前,室长要负责收齐各自寝室成员的计算机第4次作业。

        刚刚上完刘老师的新闻理论课,我和寝室里的其他3个室友便急匆匆地去占座位,另外的3个室友其中有2个出去买吃的,还有1个跑回寝室拿计算机作业了。

        冬水刺骨,寒风烈烈。体温肆无忌惮地消耗着仅有的能量,肚子突破常理得扁,像一名饥饿的非洲难民。我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多说话,然而平时我可爱的室友今天却像一只叽叽喳喳的早起鸟在我耳边闹,嘴巴悄悄地、不自觉地翘了起来。“这是谁的糖,室长拿过去啊!”她一边说一边把那颗原来就躺在灰色课桌上的白色奶糖扔给了我,顿时,我那压抑着的火爆脾气就像一冲上天的火箭,喷了出来。我吼着嗓子,回她:“是我放那儿的吗?至于这样吗?”说完,我拿着我的手机埋头开始刷屏,虽然一口气吐出了心中的不悦,但我还是内疚,脸红想道歉却固于死要面子。

        室友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回复,但从语气上能听出她的不满,“这么凶干嘛,什么脾气。”说完,她拖走放在下面夹板上的书包,然后坐在了另外的位置。

       后来,我反思了我的行为,的确过分,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的室友,自己的不悦不应加在别人身上。事后,我给她发了一个道歉短信,她也很大度地说没事,而且我们还约定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友谊,像玻璃,很易碎。但只要精心呵护,它会永远存在!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4 10:19
2015.12.13
        集体学习结束后,顶着寒风,我们寝室里的5个人缩成一团,5个人一排形成了一道人肉屏障。

        冬天特别消耗身体热量,所以饿得特别快。有一个室友因为要去剪辑室,所以特意嘱托我帮她买一桶卤香方便面。到了小卖部,看到放了3个货架的方便面我傻眼了,我平时不怎么吃方便面所以对它没有特别留心。我挨个寻找写着卤香二字的方便面。突然,我眼前一亮瞥见了“卤香牛肉面”,好吧,应该就是这个。我没有接着往下找,抓了一桶就去结账了。

        卤香牛肉面在冰冷的桌上静静地等待了大约1个小时,要吃它的主人回来了。“哎呀,室长你买错了,不是这个,这个是卤香品种里最难吃的那一类。”我让室友大失所望,她狂向我吐槽,如扛了一把机关枪,“砰砰砰……”地向我射来。“对不起嘛,下次我一定注意,绝对给你挑出最好吃的卤香方便面。”我双手合十,祈求室友的原谅。“算了,算了,能填肚子就行了。”室友笑了笑,打破了之前的尴尬。

        她撕开桶装方便面的盖子,毫不费力地能听见盖纸挣脱掉胶的声音。接着,室友拿出叉子撕开调料包,准备完毕后,室友将方便面淋上了冒着热气的滚烫的开水。方便面的香气顿时蔓延开来,整个寝室都充斥了这种味道,十分诱人。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一种味道的方便面还有很多种类,我应该多了解这样就不会再买错啦!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4 10:20
当传统媒体掀起离职潮
文/郑婷(1502)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前制作人罗振宇作别央视, 原《FT睿杂志》总编辑的张力奋辞职卸任,《新周刊》创办人、前执行总编封新城以一封手写信宣告在《新周刊》18年生涯的结束……可谓顶着光环生活的传媒大佬们,选择离职,是自身兴趣的变化还是真的跟风于传统媒体人离职的新潮流,这种开放式习题引发多种猜想却没有唯一正解。
天下本来就没有不散的宴席,离职或者跳槽每天都在上演,传媒界离职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几次大的离职潮走进人们视野。
2000年左右我国掀起第一次传媒离职潮,在这期间网易、新浪、搜狐、腾讯四大互联网新媒体成立,新闻门户网站兴起。新闻门户网站给了一批新闻过硬并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媒体人才机会,他们纷纷出走转身拥抱互联网新媒体。接着,我国传统媒体人的第二次离职潮爆发在2007年左右。虽然此时传统媒体处于鼎盛时期,但是一些与企业主有良好关系的广告业务员看到了媒体广告的未来价值,选择离开旧东家去到大企业或公关公司,大胆一点的还自己创办了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
而近两年则被传媒业界称为“媒体人离职的3.0时代”,也就是第三次离职潮,离职人群涉及媒体界的多个行业。据调研,2012年传媒界离职率为13.4%,2013年离职率就上升到了18.5%。“纸媒消亡论”、“传统媒体正值‘寒冬’”“职业记者要灭亡”等舆论此起彼伏,更有甚者戏称新闻业正在成为“夕阳产业”。
曾经戴在传统媒体头上的诸多光环,此时此刻却显得黯淡无光,不禁显得有些尴尬。在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体面世初期,我国传统媒体一直掌握着传媒圈的话语权,有着极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但随着业界环境的日趋转变,新媒体、自媒体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一次次被撼动,传统媒体人“无冕之王”的优越感也被逐渐消解。
一方面,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广告收入向来扮演着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角色,但近二十年来广告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强大的参与者,互联网和新媒体来势汹汹,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另一方面,内容平乏、形式感不够的报刊杂志本身就缺乏雄厚的群众基础。林林总总的原因就让很多报刊杂志摆脱不了停刊或倒闭的厄运。《都市主妇》、《上海壹周》和《瑞丽时尚先锋》等纷纷宣布休刊。这种厄运不止降临在我国头上,世界各地的传统媒体也举步维艰。2010年美国网络广告收入就超过了报纸报纸广告收入。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从2006年的492.75亿美元骤减至2011年的239.41亿美元(包括报纸网站的广告收入),6年下降了52%。在有近代定期报纸发源地美誉的德国,《法兰克福论坛报》和《金融时报》相继停刊。国外纸制媒体破产、停刊、改组、合并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传统媒体的衰落或许逼走了一些传媒人才,有的还触及掌门级传媒大佬,但传媒圈正在经历的“大洗牌”真的只能归咎于纸媒唱衰吗?仔细分析传统媒体人的离职路径不难发现,他们的新选择大多不跳出传媒圈子,部分人选择在政治、教育、创业的路上奔走,还有一批人甚至为了家庭不惜下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传统媒体人即使离职到其他领域,在之后仍与传媒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走进媒体行业时的梦想或许一样,如今离开传媒圈的故事却千差万别。传统媒体人选择到高校教书的现象虽不普遍,但也不失为离职后的一种选择,他们凭借这丰富的媒体经验和专业知识,格外受高校的青睐。很多高校频频向这些传媒界人才抛出橄榄枝,希望借此打造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并增加名声和镜头曝光度。其次,在中国,被称为“党的喉舌”的媒体行业接受着党的监管和约束,所以部分媒体人以体制内的身份选择投身舆论宣传战线。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的张政,从政之前他曾是央视《正大综艺》和《朋友》的节目主持人。
如今,借改革创新之风,“大众创业”浪潮在中国的风起云涌,众多媒体人怦然心动。同时伴随着社交化、移动化、垂直化的成长,有着活跃思维和不断更迭换代基因的的互联网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创业就是一个更大的吸盘。老媒体人李岷离开《中国企业家》杂志,开创网络新媒体——虎嗅网,有着犀利商业评论和行业深度分析的虎嗅网迅速成为了中国第一的商业评论阵地。前媒体人陈年早期是《好书》和《书评周刊》主编,而后创办电子商务“凡客诚品”,“凡客体”一时席卷全国。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除了创业进入互联网新媒体的传统媒体人,期待加盟或者已经跳槽去互联网媒体的精英也有很多。前《南方都市报》总编辑陈朝华转战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央视经济频道原副总监郑蔚加盟爱奇艺出任首席信息官,还有原《南窗风》总编辑的陈菊红现任职腾讯网。“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组织了对广东23家传统媒体、302位从业者进行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4.5%受访者表示若跳槽会首选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媒体内部跳槽现象也不是没有。2014年11月4日,新浪前总编陈彤加入小米任副总裁,负责运营和投资两大板块;网易副总编辑方三文从事网络新媒体,创办财经网络社区“雪球”;“打车神器”滴滴出行首席财务官徐涛近日传出离职,或加盟网络洗衣服务——“e袋洗”。
一波波的离职潮会搅动整个传媒面,每一次潮退后势必又会带来新的变化,无论是对传统媒体还是对新媒体。传统媒体人的纷纷弃船可能会扰动民心,加深传统媒体大势将去的观念,但换个角度思考,传统媒体的整体下降充分暴露了其存在的体制漏洞,使得重新整改、推动传统媒体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一批传统媒体人的成功转型必然会鼓励部分其他媒体人冲破体制束缚发掘自己新的兴趣点、重新树立新闻理想、追求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媒体工作本身要求媒体人拥有较强的文字和学习技能,以及对社会趋势的判断力,加上他们平时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人群,所以比一般的职业人群有更广的视野和人脉。凭借媒体人的优势,利用灵敏的新闻嗅觉以及对普通大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他们给整个传媒挖掘了汩汩活泉。
对很多人来说,传统媒体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在这个互联网媒体呼啸的时代,为了不被人们遗忘,传统媒体也开始采取某些行动进行自救。
众多纸质性报刊杂志面对话语权被新媒体所蚕食的不堪,选择从自身价格和联合新媒体两方面来寻求发展之路。“国内NO.1国际潮流周刊”的时尚杂志《伊周》从2014年3月起由定价3元/本调整为5元/本,同时在2013年《伊周》iPad电子杂志正式上线。这个开拓了平面杂志、iPad电子杂志、网络社区、移动终端多元平台的时尚杂志,以巨大发行量成为中国潮流人士必看的周刊。现在,利用“三微”更是传统媒体的一种常见手段。前不久,新浪微博抽取了110家媒体进行调研,数据显示媒体微博的开通率达到了96.5%。
除此之外,加入RSS(简易信息聚合)聚合工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国,像ZAKER、鲜果和网易云阅读等比较知名的RSS聚合工具捕获了大批传统媒体的加盟。如国内最受欢迎的互动分享和个性化定制阅读软件——ZAKER,聚合2000多家媒体,拥有资讯、娱乐、科技、财经、时尚、汽车、旅游、生活等二十大版块,允许用户在其内部直接与好友交流互动,也允许通过微博、微信、QQ、邮件等社交媒体平台将图文进行分享收藏。强大的ZAKER被誉为移动互联网社会化阅读的开创者与标杆,《人物》、《参考消息》、《新京报书评周刊》、《壹读》等报纸杂志蜂拥而入,纷纷想通过这种新型的信息网络聚合工具重塑自身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有的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成功挽救,尝到了来之不易的甜蜜。2015年10月份,新浪微博开通了付费阅读的功能,邀请了30家媒体,仅仅开通2个月的《新周刊》、《凤凰周刊》、《南都娱乐周刊》等老牌杂志,收获了50万愿意通过以包月包年方式购买报纸杂志上线时间内容的订阅用户。
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可能垂头丧气,对个人前途不抱任何幻想。未来,传媒界或许还会掀起新一轮波涛汹涌的离职潮。但是面对风尖浪口,新闻界学子和媒体人都应该冷静看待,传统媒体成功逆袭不是没有可能。同时,不论是看似已经翻船的传统媒体还是现发展如火如荼的新媒体,想取得成功,要知道内容才是王道。正如著名媒体人刘春所言:“不是说做了一个好软件就代表着你的新媒体成功了,已经完成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跨越了,软件的东西是次要的,最关键的东西还是内容。这是任何做新媒体的人都是第一步要想清楚的事。”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5 16:00
2015.12.15
        上午的现代汉语课结束后已经是大中午了,摸着扁扁的肚子、迈着千斤重的步伐,我终于勉强走到了北门。

        我在北门的那些饭店口走走停停,犹豫着今中午吃些时候来填饱肚子。我走到了平时最爱的饭店门口,但这次我并不打算进去,想换家店尝点新的。然而,老板娘还是如冬日里的一把火那么热情,热情地招呼我:“妹儿,吃点什么?我们这啥都有,炒饭、盖浇、面……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做。”老板娘的嘴巴就是一把机关枪,噼噼啪啪地对着我一顿狂射,源源不断地吐着泡沫星子。算了吧,我还是就在这儿吃。我妥协了,一如既往地点了一份最好吃的酸菜肉丝炒饭。坐着等了大约10分钟,一盘冒着蒸汽的炒饭端到了我面前,我兴奋地从筷子桶里抽出2根高矮、粗细一致的筷子,取下缠绕在脖子上的米白色围巾,准备大干一场。

        突然,我听到了坐在我临桌的一对夫妻的对话。女人说:“这顿饭你掏钱吧,还有以后每天要固定上交10块,10块不多吧,应该做得到。”女人咬着筷子,两眼直勾勾又满怀期望地望着男人。男人傻了几秒,然后问了一句:“为什么?”女人接着说:“现在国家不是提倡先让一部人富起来吗,我的目标就是成为那一部分人中的一个。”女人傲娇地把头微侧上扬。

        男人此刻又哭又想笑,想必是佩服自己找了一个如此“勤俭持家”的老婆。

        哈哈,这女人真聪明,骗老公的钱真有一套,我心想着。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5 16:00
2015.12.14
       今天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有些晚,偌大的二食堂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吃饭,还有一两个勤工俭学的小生在收拾我们吃完的残羹冷炙。

        此刻,食堂都快售光,放眼望去,只剩下一盘都快冻成块儿的牛肉盖浇。我端着饭去坐到圆桌,因为圆桌的板凳有厚厚的坐垫,不至于冷。后来,一位食堂阿姨坐到我旁边,我注意到阿姨左手一直在抖,不知道她是冷了还是中风感冒了。我弱弱地问了阿姨一句:“阿姨,您手怎么了?”结果,阿姨笑了笑,回我:“没事,职业习惯。”顿时,我就想到了以前看过的网上段子,意思是阿姨平日里给我们打饭的时候,手会抖,这样可以把菜抖下来。

        哈哈,真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阿姨……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1:26
2015.12.16
        四级考试即将来临,我和室友们干掉一食堂温热的午饭后,关于四级考试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我们一行3个人的声音,顿时让路边炸开了锅。
        室友A:“你们做好准备没?反正我没有,一套题都没刷完,听力更是没有办法,完全听不懂,真的想……”哎,室友A深深地探了口气。“我也是,我也是,我除了听力还怕翻译,很多词根本不知道怎么翻译,更让让人头疼的是知道怎么说却不知道怎么写。”我激动地响应室友A的话,还不停地抱怨翻译部分,相信当时我的表情是哭笑不得。室友B在一旁,操着一口云南味儿说:“哼,四级有什么难的,我英语特别好,一点儿也怕。”“那我随便考考你”室友A不服气。“好,你随便说,我未必怕你不成。”“那你说说火箭发射用英语怎么说。”室友A露出不屑的表情,准备看她的笑话,没想到室友B的答案出人意料。“biu~~~”室友B大笑着,拔腿就跑,向前猛冲,做了个鬼脸说:“怎么样?英语好吧!”
        本来想因为室友B的高傲然后揍她一顿,没想到她却给我们带来了欢笑!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1:26
2015.12.17
       “看看人家王思聪,不愧是号称国民老公,人家爸爸给他5亿结果他赚到了40亿,翻了8倍!多牛啊!”喜欢耍微博的室友A边走向寝室边说,语气中透露着羡慕和赞扬,还摇了摇头,瘪了瘪嘴,觉得不可思议。

         室友B陪在一旁,啧啧了两声,回忆起了自己朋友的经历:“高考完后,我的一位男性好朋友去工地打工,他爸爸给他5块,他去买了一双手套,当天赚了100元,翻了20倍!”

         我甚是不解,问她:“你想说明什么问题?”

          室友B头发一甩,傲娇地回了句:“说明我们能力还是有的,只是缺少资金。”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1:28
2015.12.17
       上午的思修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视频。
        视频结束后,老师顶着一副早已滑到鼻尖的金丝边眼镜,眼珠子从左向右扫了一圈,然后拿起点名册,随便抽了一个同学,大声地说“XX”,叫他来谈谈感想。
        这名同学傻楞楞地站起来,速度很慢,背一直拱着,好像不舍得离开坐得温热的板凳。他面露苦像,眼睛不由自主地向四周打转,求助与无助满满溢出,嘴巴还一直嘟囔着:“呃呃呃……”。当然,周围同学也很讲义气,小声出着主意,说“说明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尴尬地有些久了,他抿嘴一笑,略微脸红,弱弱地说了一句:“老师,你太牛了,哪里不会点哪里!”噗嗤,接着全班发出了笑声,老师没办法,也笑了笑,挥手示意让他坐下。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7:16
2012.12.16
        19:35的计算机课结束后,我和3个另外的室友相约去小北门外的一家饭店吃饭,想着美味在等着我们,冻僵的脚也加快了速度。
        “阿姨来一份酸菜肉丝面”“我要一两牛肉粉”“额……我也要一两牛肉粉吧!”“我要一份肥肠盖浇”没到1分钟,我们4个都点了自己心怡的美食。老板娘在那悠悠地打理着小葱,笑嘻嘻地面善地看着我们。
        围坐着一张桌子,我将冻得乌红乌红的双手夹在双腿中间,两脚像安装了小马达,不停地抖着。
        从饭店的厨房里走出来了一个大约6岁的小女孩,白白净净甚是可爱,扎着高高的马尾,散发出俏皮的青春气息。
        “姐姐,谁的酸菜肉丝面条?要不要加辣椒?”
         “不要辣椒哈,谢谢你!”
         “什么姐姐啊,叫大婶就行了!”
         “什么啊,怎么能这么说呢,妹妹别被她们带坏了哈!”
         小妹妹羞涩一笑,然后迈着小脚哒哒哒地跑了。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7:19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17 17:21
       读《世界广告经典案例》有感
广告在传媒界可谓是主角。电视、各大视频网站、报纸,还有新媒体……没有一个里面没有广告,更有因广告而掀起的大战。广告,对普通大众而言,就像一日三餐,早就习惯了。虽然现在很多会抱怨看一个视频,期间会插播一条又一条的广告。但广告一旦消失,我们会习以为常吗?广告又真的能够消失吗?
广告,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无非就是一种营销传播手段,是帮助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手段,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对一个国家来说,它已经成为宣传形象的有效通道。这本书有四条线-品牌的行业类别、品牌生命线、广告作品发布的历时线和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进入状况。不同于传统理论书籍,无聊又啰嗦,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很轻松,比较容易地能理解和吸收到这本书的精华。
这本书介绍一则广告分别从其获得的奖项、背景和分析来讲述,在众多广告案例中,星巴克案例分析给我印象最深。
星巴克对于爱喝咖啡的人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而广告在星巴克的成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事实上,这本书并未完全从广告角度分析星巴克成功的秘诀,而留给我的最大启示却是2个字:口碑。“星巴克才并不依赖于广告,甚至拒绝使用广告,而是运用更加古老的方式创建星巴克品牌。”星巴克注重体验,其实就是注重质量、服务、品质和文化。可以说,星巴克的成功能这么解释:产品为我营销,豆子为我说话。喝到窝心处,客人自会来。
时间走到今天,怎么也无法否认,自己不需要广告,企业不需要广告,组织不需要广告……
美国广告评论家帕克德在《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写道:“我们中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上,正不知不觉地受广告的影响,并受它巧妙的操纵与控制。”形象生动地指出了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但是,任何事都是有两面的。好的广告会像一首经典歌曲,为大江南北传诵。而恶劣性广告只会降低整个企业、组织甚至国家的水准。如今,摩天大厦、高楼林立,“堂皇”的外观与被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的楼道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最近,被北大教授告上法庭的由梁静茹代言的某化妆品广告,就深陷“我们恨化学”风波,而这风波的背后,反应的是其广告的虚假与夸张。
广告,应该和新闻一样追求真实性。
广告,应该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
广告,应该敢于突破创新,但企业做好自身也是有必要的。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2 11:56
          读《突发事件报道》有感
       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看来老古人早就知道了很多事情的发生是不能预料的奥秘。既然事情是突发的,我们可能没有办法预料和预防,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突发事件对我们个人或生活造成的困扰。
        突发事件报道--就是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的报道。现在回想起来,才猛然发现我们存在的这个地球突发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有可能中大奖;对一个家庭来说,某个成员遭遇车祸后突然离世可能给整个家庭以巨大打击;对一个国家来说,恐怖袭击、海啸、特大地震、爆炸、人质事件令国民惊心动魄。
        一般来讲,人们对重大的突然事件的发生会给予极大关注,有关主管部门也会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并且将成立专门的机构了解、调查、研究和领导这一重要工作。那我们和他们怎么获得较为及时和准确的消息呢?我想这时候就要看媒体的本事了,是否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是否有冷静的头脑?是否有过硬的扎实的新闻文字功底?
        这本书讲得很细,从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和机制改革、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和策划、突发事件报道的采访、突发事件报道的编辑和评论、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策略等章节仔细分析。以前就觉得好奇,如2008年的5.12地震,为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在电视或广播杂志中获得最新消息。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他们也有一套完整的策划方案:首先确定选题、其次搜集材料、制定流程最后出笼实施方案。这里的选题只能说是一种粗选题,策划者分析事情的发展态势,了解隐形要素,包括原因、结果和意义等。搜集材料阶段,邀请专业人士对事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指导。
      常言道:“七分靠采,三分靠写”,便是对采访重要性的描述。新闻一发生,记者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找到一些现场的目击者和亲身经历者进行采访,从而获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当然并不是记者赶到现场就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在拜访前要有一定的计划,对采访的内容和步骤有一个大概的考虑和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记者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让自己身心投入其中,感受现场气氛。最后要深入现场,全面解读,记者要进行全景式扫描观察细节从而做出一个深度报道。
        报纸杂志对事件报道的编排工作也很重要。不仅要做到符合媒体自身的特点和符合自身的定位,还要符合受众心理原则,符合编排逻辑原则和保持不断创新原则。一切完毕后,不同属性的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肯定有所不同。报刊应丰富多彩,广播要做到快速及时,电视就是形象生动,当然网络就要做到立体全面。
        作为一名新闻学子,我顿时感到压力很大,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高超的文字技巧和有过硬的编排技巧,为了以后轻松和优秀,现在就应该重视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3 17:38
2015.12.22
        冬至节到了!妈妈还贴心地给我发来短信问我有没有吃上热乎乎的羊肉汤锅,答案当然是没有,不过今天班上聚会,我们在外租房子自己做饭,吃上了香喷喷的饺子。
        因为青梅学姐交给我任务,所以我做完后才去到出租屋。到的时候几近晚上6点,饺子已经下锅,几位年轻的大厨在厨房伴着滚滚浓烟在紧张地做着美味佳肴,想满足我们这群饿得发慌的狼。
        出租屋还是很大,一间K歌房,一间麻将房,还包括一个大客厅。我们也是很忙的,有在如痴如醉的唱歌的,有在麻将上不亦乐乎的,当然还有一群男生在琢磨游戏的。吃饭在大客厅里进行,团支书一声:“吃饺子喽!”我们激动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位子不够,就干脆站着吃。一盆煮的雪白的饺子被我们一行20几个人2个2个的消灭得很快。一晃眼,大盆子里只剩下白白的饺子汤。
         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我觉着很满足,感谢掌勺的大厨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舌尖上的美味!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3 17:38
2015.12.23
        我们宿舍一楼有一面大镜子,女生们每天基本都要在它面前停留,出去要照镜子,回来也要照镜子,而每次至少花时30秒。
        今天亦是如此,我和室友一同下楼,每个人在镜子面前整理衣容。没想到一室友嘲笑我:“看我比你高好多。”居然在这么多人面前笑话我,还能好好做朋友吗?我笑了笑,回击道:“我矮怎么了?我捡钱比你快。”
       接着我们被这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室友说:“我们就以这个模板来接龙。”另一个室友开始说:“我胖怎么了?我吃的美食比你多。”接着,身着浅色黄大衣的室友来了句:“我黑怎么了?我享受的日光浴比你多。”
        “我来一个!”寝室里最逗比的那一个跃跃欲试,“我丑怎么了,主要看气质。”“你也有气质?”“别毁了气质这个词!”“哟呵,应用今年的流行语挺溜的啊!”“哈哈……”就这样,我们走到了上课的教室,这个话题就此终结。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3 17:40
2015.12.23
       烧水壶是违章电器我们寝室是知道的,但绵阳的冬天真的特别冷,每天裹得像一只粽子。没有办法,半个月前我们室友几个一起凑钱买了一个烧开水的水壶。
        每天晚上它仿佛一个明星,我们都争着用它,有了它,我们都不愿意打表用水,因为打表等热水可谓“千年等一回”。“哎!真舒服啊!”冰冷的脚小心地触碰到滚烫的热水,热气升腾,有一种翱翔天空的欢愉,热水褪去了严寒也拿走了一天的烦恼。
         “嘭!”寝室门突然打开了,一位陌生女人闯进了我们的领地,“有没有违章电器?”“啊……违章电器啊,没有!”距离静静地躺在桌子上的烧水壶最近的室友默默向它靠近,想把烧水壶挡住。不过,这个女人有一双慧眼,眼尖地一下就瞄到了它。“没有违章电器,那这个是什么?”说着,她向烧水壶走去,一把抓过,再横了我们一眼,用眼神杀死我们这群违规的人。
        不用解释了,这个毫无“同情心”的女人就是我们的宿管阿姨。好吧,的确是我们错了,不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冬天!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4 16:21
2015.12.24
       “当当当当……”

        眼睛粘着胶,双手赶去帮忙,但是上下眼皮还是藕断丝连。

         接着左手在床弦边摸索,试图找到手机,关闭闹钟同时关闭这噪音一大早带给我的不悦。

          天哪,7:20了,早上8点就有课,凭我的速度这是要迟到的节奏。我坐起来,不舍地把温暖的被窝掀开,冷刺醒了我的每条神经,摸昨晚就准备好的衣服,寒冷更加明显。

          咬着牙,准备一股作气,来吧,我想。

           “冷酷”的牛仔裤触碰到大腿皮肤,就像冰与火擦出了火花,让我的腿立刻想弹射回来。哎,真爽!

            再来搞定上衣,穿上身就麻烦了,除了套上一件外套,里面还得穿一件保暖衣加上一件毛衣。我小心地准备套上保暖衣,冷得牙直哆嗦。

             穿衣服终于搞定了!我松了口气,正式翻开新的一天。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4 16:21
2015.12.21
       晚上,室友们围绕着美容化妆等话题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室友A说:“B和C,你们天天早上这么早起来化妆,不嫌麻烦吗?像我这种得了懒癌的人就不想化。”其中一个回了一句:“没啊,你看我还是懒啊,但为了美丽还不是这么早起来化妆啊!”室友A呵呵一笑。接着室友C又接着解释她化妆的原因,“每天晚上睡这么晚,你看看我黑眼圈,不化妆有办法出门吗?”。她振振有词,听起来有道理。

         室友D在那默默地照镜子,突然她蹦出了一句:“哎,我感觉我好丑啊,我要去整容。”她哭丧着脸,瘪着嘴,抬头望着我们。

           本想安慰安慰她受伤的心灵,没想到,室友E拉开蚊帘,探出脑袋,像一只即将出洞的猴子。她开玩笑地对室友D说:“你需要整容吗?PS都救不了你,还期望整容!”

            室友D知道她是在开玩笑,没生气,反而在那儿狂笑。晚上寝室熄灯以后,还能听见她在床上咯咯咯傻笑的声音。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7 16:27
愿人生四季温暖相随

——读《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有感
教研室里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我企图在书架上找着能吸引我的书,没想到被它淡雅的封面和充满爱的题目所吸引。
毕淑敏老师是这本书的作者,看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字里行间体现了一位大家的沉稳和老练,读来朗朗上口,心情愉悦,正能量十足像打了鸡血有激情去拥抱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有人这样形容毕淑敏——“她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温习曾使心震撼的镜头:它也许是一朵很小的旷野花,也许是一盏冬天的红灯笼,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也许是雄浑激荡的乐曲……琐碎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这本书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过毕淑敏老师对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对话还有人物的心理都抓得很细腻,我边读仿佛这些场景就一幕幕的完全复原在我的脑海中,这对我们洋洋洒洒地写某个场景有一定的价值。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因追寻钱财而迷失脚步、因事业碌碌无为而灰心丧气、因恋人离奇或感情受挫而变得冷血无情,总之林林总总的原因让们忙碌于物质的追求,停止探寻生命价值和世间美好的步伐。从事多年心理工作的毕淑敏,用文字轻轻敲打我们脑海里的警钟:你可以慢下来,你可以更淡然,你可以等待,也可以不要急。
她借自己的经历,跟读者分享了自己对旅行、幸福、生命、爱情、婚姻、教养、青春、快乐、金钱、亲情、读书等主题,告诉学生党要勇于抓住对世界好奇的翅膀,迈出脚,探探未知的国度。她教会被工作压得要死不活的上班族,加德满都和不丹会让你疲于挤公交挤地铁的心适当放松。她让奔波于家庭和市场的普通主妇明白女人有时候应该适当放手,做一杯懂得享受生活的红酒。她救出挣扎在爱情泥淖不能自拔的女生,告诉她们要勇敢地挥起利刃,摧毁心中魔床,让情感健康生长。
“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状态才能化成一缕柔纱,才能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 温暖这个词,平实而无华,却能激荡人心,记得曾经有一个调查——人们最感动的词语,其中“温暖”就在内,还有一个热门贴子“被陌生人感动的温暖瞬间”一度在网络上走红,帖子里写道: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单的话语,可能就会带给人温暖和感动,给人鼓舞与力量,带给人很长时间乃至一生的温暖回忆。
不要随意说别人或是这个世界是无情冰冷的,可能只是你心中缺那么一点点温暖。如果每个人都愿做小小的火苗,那么世界将会被永远燃烧的火把点亮。
你会说你本书无非就是一本心灵鸡汤,也许是这样,但认真品味后,世界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感觉……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7 16:36
罗胖:一个互联网“追求者”的摩羯座
文/郑婷(1502)
罗胖,生于1月11日,由土星守护,是一个典型的摩羯座——有耐力,一旦坚持己见,不达到目的不放手;常给人一副老成持重的感觉,生活严谨,具有商业头脑;办事能力与效率有目共睹,优秀的组织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这位听起来十分牛逼的罗胖究竟是何路神仙,像被阳光投射的钻石如此熠熠生辉。罗胖,资深媒体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罗振宇的昵称,CCTV《对话》、《经济与法》等栏目前制片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2008年选择跳出央视这一“围城”成为自由职业者。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自由的罗胖看上了互联网……
愈发碎片化且无孔不入的视频音频、文字造就了一个大乱炖时代,这驱使人们思考如何使内容和用户更高效地产生连接,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2012年底,罗振宇与合伙人联合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也不是灌汤式、填鸭式教学,罗胖把自己视为大家的书僮,给人们读书的手艺人,半年内,“罗辑思维”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
罗胖在“罗辑思维”里没有给自己限定在某一领域,文化、书籍、互联网……甚至男女情感、征婚。但无论讲什么,他总能扯到互联网上来,仿佛互联网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他。他说,“内容为王”是鬼话,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连接方式。
未来以互联网为依托,人们会像数不清的条条蛛丝自由联合、自我链接,渐渐生成小团队单独行动,最终形成以人为网络节点,各个小社群相互链接的拓扑组织结构。“罗辑思维”背后就是一个无中心化,无权威化,无固定组织形态的小型团队,他们利用这个平台在组织内部完全可能自动生成目标,然后进行群体协作。这个小团队共同讨论出每一期的“罗辑思维”的选题,选题一旦确定,开始做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一般深度刚好能达到普及知识效果的同时引起观众一定的思考,广度则在跨学科和时代的知识间自由跳转以求引起共鸣和思维发散。
罗振宇把自己比作U盘,并极力倡导U盘化生存,个人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在市场中找到个人定价。他说这是现在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作为一个插件,“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但罗振宇想要实验的是,他能不能摸索出一种互联网的自媒体模式,组建一个以价值观为符号的庞大社群。社群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除家庭、企业之外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连接方式,他想紧跟时代的前沿思想,打造社群经济。连他自己也说,“罗辑思维”是一个联结诸多商业元素的社群,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试验,社群生意圈的最早实验品。
营销大师科特勒在其新书《营销革命3.0》说到,社交时代的产品营销已经上升到价值驱动营销,追求的是人文中心、独立思想、精神内涵,是典型的多对多营销,也就是“社群经济”。“罗辑思维”曾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募集5000名发起会员及500名铁杆会员,前者的会费是200元,后者是1200元,期限均是两年。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宣告售罄,160万轻松入手。一个耍嘴皮子的自媒体人如何把“罗辑思维”捧上神坛?义正言辞地伸手要钱居然还有人买账?
罗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作为一名新闻学子,有着灵敏的“嗅觉”,知道如何传播造势。一方面设计社群化游戏,如2014年2月22日,“罗辑思维”发布了一个名为“霸王餐”游戏,罗粉所到之处用餐免费。另一方面做线下活动,发动社群会员进行平等的分享。
“罗辑思维”的核心说白了就是互联网思维,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以至于很多人说罗胖子是互联网拜物教徒,过度的推崇让部分网友表示难以接受。
知乎网友@安然说:“‘罗辑思维’第一季完完整整的看下来了,第二季没有继续追下去,总体来看像一个产品,而非系统的知识的传播,线下活动、会员制都是一起打造的,有明显的想通过互联网盈利的愿望。”“罗振宇的价值观很单薄,互联网颠覆一切+颠覆群众原有观念,然后把这个价值观往一切话题上套,有的套的挺好,有的套的生硬。”网友@不敢讨厌海贼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走了一条利用互联网盈利的商业化道路,但“罗辑思维”做到了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名利双收。视频网站上累积近亿次的播放,微信号百万余的订阅,3万会员心甘情愿贡献的千万会费,喜马拉雅FM上被热门订阅,无不证明了这一产品叫好又卖座。而罗振宇本人也通过这条优质渠道成为当下“最火媒体人”,在2014年由《新周刊》杂志社主办、生活方式研究院承办的“2014中国年度新锐榜”颁奖典礼上,“年度知识分子”由他一举拿下。
罗振宇仰仗丰富的知识储量,在“罗辑思维”这档脱口秀节目中纵横中外、谈古论今,通过互联网大范围传播,获得了更多的曝光量和话题度,人们开始把他和高晓松、梁宏达等其他脱口秀自媒体人放在一起讨论。
高晓松是另一个胖子,人送外号“矮大紧”、“倭瓜”,经常在微博上晒自拍卖萌,今年圣诞节前夕出来作妖了,发了一张躺在海水中的全裸照,微博网友@袁小黑同学评论调侃道:“好好躺着高老师,别起来让我看见脸好吗?求你了!”虽然颜值确实太低,每一次晒自拍都引来一片血雨腥风,不过还是得肯定人家有两把刷子,高学历阅历广,行遍天下,开创了视频网站知识型个人脱口秀的先河,《晓说》等脱口秀节目幽默轻松,节目定位简单明了,就是强调个人观点的分享。不过罗胖追求的不同,节目的商业价值依旧属于传统类别,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其获得的广告量多少。
梁宏达和高晓松一样,基本属于张口就来型,嘴皮子利索,知识储备丰富,什么都能讲,一个话题随便拉上十几分钟没问题。吴晓波虽然也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但卖嘴皮子的功夫比不上罗胖、梁宏达和高晓松,毕竟他的《吴晓波频道》是国内第一档财经脱口秀,尽管打着“只与最好玩的商业世界有关”,但知识性太强,很多人就反应内容枯燥。
不过,每个节目都有各自的特色,他们只是在各自突围,不同的人群会有另一番见解。罗胖说,他有他的观点,理念,还有说给你听的执着。中国知名企业家柳传志评价“罗辑思维”——它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缺少的只是能持之以恒的精神,罗振宇这个典型的摩羯座,相信会以持之以恒的个性,不看别人的眼色,继续追求自己所爱的互联网…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7 21:52
2015.12.25
        圣诞节虽说是西方的节日,不过在我国好像热度也不减。很多部门相邀一起吃饭,各大商店都在打折促销,想趁这个节日大捞一把。晚上的时候,还有同学做起了小生意-抬了几箱红苹果摆在我们宿舍楼下,旁边几个高个子男生,对着进进出出的女生吆喝:“嘿!美女们,要买苹果吗?便宜卖了……”
        QQ更是热闹,当然托圣诞节的福,一群学生党主要是图个抢红包的快乐。 我一上Q,熟悉的提示音就叽叽地狂叫,群助手显示有7条消息,居然还有这么多好友的消息。本来挺开心的,以为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的祝福,结果气得我恨不得踹他们两脚。“圣诞树已装点完毕,窗外的风雪不停,浪漫晚餐已准备就绪,我想轻轻传递我的心意:祝你圣诞节快乐,给我发一个大红包吧!”我的好朋友送来了“祝福”,基本每一条消息都是相似的内容,好吧发吧,谁叫我收到了如此多的祝福呢!
        一个红包不打紧,几个红包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本来想在这个节日多抢些红包但是给出的更多。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7 21:52
2015.12.26
        星期天我就要考全国健美操五级,动作不怎么熟悉,虽然健美操老师说考试很容易,但为了这张脸不丢,我决定强化训练,所以早上我来到小北门准备饱餐一顿。
         我是大胃王,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于是,我点了一笼包子,一杯豆浆,2根油条。中途来了2个男生,点了一笼包子,老板娘笑着说2个大男生吃这么一点,然后指着我说,你看人家女生都比你吃得多。哎,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回复,是一笑而过呢,还是继续咽下嘴巴里的包子,真想在地上打一个洞,然后钻下去。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没吃饱,于是我又跟老板说了一句,“再来笼包子和一碗豆浆吧!”说完,我自己都不敢看那两个男生。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09
  室友在宿舍楼下的小卖部买东西,站得我腰酸背疼,我决定蹲下,缓解疼痛。
        一只蚂蚁突然闯进了我的视野。我把快喝完的矿泉水瓶从书包左边抽出来,把水倒在了上面的花坛。然后拿了瓶盖捣了那只蚂蚁一下,它察觉到不对劲就拼命地往前跑。我一看它要跑就赶紧拿瓶盖把它罩住,于是这只可怜的落单蚂蚁被我轻易地抓住了。
        我拿回寝室,往瓶子里放了一点室友刚刚买的面包。没想到,就在旁边玩手机这一眨眼的功夫,蚂蚁居然不见了,我急忙把瓶盖打开,倒出面包渣,可我翻来覆去地找了半天也没见小蚂蚁的影儿,就在我纳闷蚂蚁哪儿去的时候,突然,那一丁点儿的面包渣竟然自己缓缓地移动了
        我既震惊又好奇,一拍掌,原来蚂蚁趁我不注意,偷偷地躲进了面包渣里,想等我把面包渣倒出来的时候,它再瞅准机会,伺机逃跑。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09
2015.12.27
        晚上,我加上同行的其他4个室友从图书馆里回来。刚到寝室,室友A便急匆匆地把钱包、手机、钥匙等东西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来,砰砰地甩在桌上,又迅速地把雪地靴换成拖鞋,然后走到寝室门口。
        看着她这么急,我们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叫住她问:“哎,你刚上来,这么急干嘛,坐着休息一下呗!”
        她笑了笑说:“从图书馆走回寝室肯定燃烧了不少脂肪,我准备称一下体重这些东西带在身上,结果就不准确了。”
        哦,我们这才想起放在进门右手床下的电子秤。
        快,称秤的这个过程就结束了,我们逗她说:“你头上的发卡怎么没取下来?”
        我们其他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掩盖不住想讥讽她的心情。
        她一愣,摸了摸头上的发卡,取下来放在桌上,又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我得再去称一下。”
        这回就是我们愣了,想问室友是不是傻,没想到,她猛然大笑,然后说:“哈哈,我有那么蠢吗?”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10
2015.12.28
       昨晚,没有瞌睡虫的帮忙,我在床上一直睡不着,翻来翻去辗转反侧。
        我给我远在重庆的好朋友发短信,相信她这个夜猫子一定还没睡。
        我说:“失眠,睡不着,陪我聊会儿吧!”大约1分钟后,她回复:“好啊,想聊什么?”我想了想,觉得很久没有调侃她了,于是决定好好逗她一把。
         我说:“我们聊一聊沉重的话题吧,比如你的体重。”怕好朋友生气,我在短信后面补充一句,如果你觉得太沉重了,那我们就换一个话题。另外,我还特意添加了一个调皮的表情。
          沉默了一会儿,姐妹回信,上写:“好吧,我们换一个话题,这个太沉重了,来聊聊肤浅的,怎么样?比如你的智商。”
          哎,我哭笑不得,果然害人终害己。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10
2015.12.27
       下午,西山校区的高中同学跑到我们校区办事,我死缠烂打要他请我这个老同学吃顿午饭。
        他在电话那头无奈地叹口气,吐了一个字:“嗯”。不用想,他肯定无语,找知道就不告诉我他来了我们校区。
        吃饭的时候,我说最近过得怎么样,他听了立马就带劲儿,兴奋地给我说,“我给你讲个笑话,我妈太可爱了。”
         他说,他妈最近对他的感情特别关心。他笑着,声音渐渐大了,继续说:“前几日,我给我爸妈打电话,我妈兴奋地问我有没有找到女朋友,我说没有,然后我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女生不一定要漂亮不过心要好。”我同学无语,然后应付地回复了他爸妈。
        他说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他爸爸发来的短信,写着“儿子,别听你妈的,以后吵架的时候,至少心里还好受点。”
        我同学的爸妈真有趣!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11
2015.12.27
        晚上,我加上同行的其他4个室友从图书馆里回来。刚到寝室,室友A便急匆匆地把钱包、手机、钥匙等东西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来,砰砰地甩在桌上,又迅速地把雪地靴换成拖鞋,然后走到寝室门口。
        看着她这么急,我们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叫住她问:“哎,你刚上来,这么急干嘛,坐着休息一下呗!”
        她笑了笑说:“从图书馆走回寝室肯定燃烧了不少脂肪,我准备称一下体重这些东西带在身上,结果就不准确了。”
        哦,我们这才想起放在进门右手床下的电子秤。
        快,称秤的这个过程就结束了,我们逗她说:“你头上的发卡怎么没取下来?”
        我们其他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掩盖不住想讥讽她的心情。
        她一愣,摸了摸头上的发卡,取下来放在桌上,又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我得再去称一下。”
        这回就是我们愣了,想问室友是不是傻,没想到,她猛然大笑,然后说:“哈哈,我有那么蠢吗?”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5-12-29 23:13
      读《人是机器》有感
       这本书是法国拉梅特里写的,原谅我知识尚浅,很多地方我都不懂。尽管是薄薄的一本,然而所需花费的时日并不比读一本厚厚的容易懂的书要少。

        后来,我边读边查略资料,才弄清了大概。该书题目虽然是《人是机器》,但讲的都是人体哲学。作者假定一切生物有所谓的“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一直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

         作者根据大量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的科学材料,证明人的生理状况决定人的机体状况,并着重证明思维是大脑的技能,道德源于机体自我保护的要求。明确指出运动的物体能产生有生命的生物,这公开反应了作者是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反对意识决定物体的唯心主义论。后来,我上网百度百科,才知道这本书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队公开的无神论形式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

        全书核心观点就是书名,拉梅特里从生理学和生物学两方面举了若干例子来证明:首先,人所谓的“精神”受到身体具体构造的影响,而非灵肉分离的二元论所述;人的生理构造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外界”并非抽象为单子的排列组合并进而得出源头来自“神”,作者认为最终取代“神”的位置应该存在的是“自然”。其次,作者进一步论述了教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再次触及无神论。

         《人是机器》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和伦理学等许多方面还提出了一系列后来为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它宣称,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

       哲学,看得多了可以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看待问题会有另一番见解,有利于洞察社会和世界。现在自己存储的知识还不足以看懂一本薄薄的哲学书,但我相信,只要多看,多领会,多思考,我也能把哲学带给我的智慧灵活得运用于生活!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2 11:33
人民公园在2016年的第一天热闹非凡。

        看到这么多条船在水中穿腾,我和室友的心也痒痒的。一咬牙,一跺脚,“走,我们去划船!”

         连划船都要排成长长的队伍,室友去买了船票,我们在那里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空船,我们激动地带上买的鱼食上了船。  
         
        我在前面掌握方向盘,2个室友在后面蹬着划船。岸边是露天茶坊,很多人在那里喝茶打牌,享受2016年第一天的阳光浴。

       远远地能看见金黄的银杏叶转着圈从树上投向大地的怀抱,调皮的银杏叶给草坪上染上了东一片西一片的黄色。柳树垂钓,似一位正在侧着头梳洗的少女,风一吹,划过水面,不仅荡起了水面还荡起了人们的心。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2 11:35
“当当当”手机响了,我一边埋头吃饭,一边左手从衣服兜里掏出手机。

         嗯,有快递,还是韵达快递,好家伙,又可以让我尝到手撕快递的乐趣了,但是我记得我是2个圆通快递啊,并没有韵达,难道是我记错了?哼,管它呢!我这样想着。

        “编号是1992的叫什么名字?”我报出了自己的大名。

        “来,签个字。”“

         拿着一看,寄信人是陈XX,哦,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是我高中闺蜜给我寄来的元旦礼物。怪不得她前几天问我学校的具体地址。

         回到寝室,在剪刀的帮助下,我成功地拆开了盒子,哇!吃的真丰富,蛋糕、薯片、饼干……闺蜜还贴心地放了感冒药在里面,居然还有一封信,诶,这是什么,是一把梳子还刻着我的名字。

         我很感动,于是在空间里写下说说-谢谢你的礼物,有零食,有感冒药,一封信还有一把刻着我名字的梳子,很感动。友情是没有翅膀的爱情,XX,你是我美丽的意外……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2 11:36
2016.1.1
        2016年的第一天,我和两个室友打算去市区看电影。

        通过百度地图,我们找到了凯德商场,那里边有博纳国际影院。

        好家伙,一张普通的2D电影票要70块,怎么说我们都有点儿舍不得。“天啊,这也太贵了吧!我们还有用百度糯米订票吧!”“嗯,等一下,我看看。”室友掏出手机,开始在百度糯米上找寻。“哎,下午13:30和14点多的都售空了,离我们最近的时间都只有18:15的了,如果这场我们再不买,又没有位置了。”

       “关键是下午我们去哪儿呢?”

       “就是说啊,就算我们悠悠地吃顿饭也熬不到晚上18点。”

       “这样吧,人民公园不是离我们恨近吗,我们干脆下午去人民公园看看吧!”

       “好主意,就去人民公园。”我和另外一个室友点头赞同。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2 11:36
今早上,室友们都还在梦乡做着美梦,我闹铃突然响了,我没有看手机,凭感觉关掉了闹钟。在迷迷糊糊中,我感觉又睡过了几个春秋。

        突然,我惊醒了,然后叫了一声:“遭了,遭了,快起床,迟到了。”

        开始,大家还迷迷糊糊,后来都被我吵醒,大家手忙脚乱,有换衣服的,有洗漱的,有扎头发的,穿鞋子的……可是大家都打不起来精神,眯着眼睛这摸摸,那儿找找,当然,还有一室友不紧不慢,无力地扯着被子,还东倒西歪,像喝醉酒一般。

        我铺下的室友动作最快,几分钟就整理完毕,她说:“今天好早啊,天都没亮的感觉。” 说完,她拿起手机,然后叫了一声:“啊,才7点20几,哎,好早啊!”

        我惊忙地拿起手机一瞧,果真如此,连忙向大家道歉,可是发现她们都没有空听我道歉,全部回到温暖的被窝睡觉了。

        后来,寝室里的姐妹们纷纷谈论昨晚的事情,又气又好笑,我真是粗心大意!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3 17:28
“我们寝室里有想转专业的吗?”
学习委员的一句话打破了宁静,同时,它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要转吗,新闻专业有没有让我难以接受,我又对什么专业特别感兴趣呢?
不知不觉,脑海里浮现出了开学伊始的某个场景。
妈妈听一位学长说,新闻学子最需要的就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后来在回宾馆途中,平日里很少凶我的妈妈像极了一头暴怒的狮子,吼着对我说:“你性格内向、怕生又不爱表现自己,新闻这个专业怎么可能适合你?下学期就转专业,去学经济。”
遭到妈妈的否定,心中的怒火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想冲垮堤口,肆无忌惮地咆哮。我气咻咻地顶撞回去:“你知道这个专业不适合我?我这么大不能自己做决定吗?未来是我的,好坏也是我自己的选择,你别管了行不行?”最后,我们以冷战的方式宣告了这段不愉快对话的结束。第二天,妈妈没生好气的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走的时候眉毛扭曲着,眉宇间带着担忧……
不过妈妈说的没错,我性格的确内向,从小到大我没有主动举手回答过老师的一个问题,也不愿意和陌生人多交流,就算要我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我也没有拒绝的勇气,还是会硬着头皮把任务完成。我对选专业这件事情,亦是如此。虽然对新闻专业没有一腔热血,但我还是选择去学会适应它。
上帝已经帮我做好了抉择,我想。
慢慢地,我了解到新闻专业没有象的那么差,很多之前羡慕的“高大上”专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我因为比那些专业的学生要过得充实,像尝到了世间最美味的午餐,很满足。或许自己的文字没有可以出彩的内核,写一篇周刊稿子熬到很晚换来的却是十几处扎人眼批改,经过一番修改,通篇读完,尽管文笔不彩,但自己感受到更多的是努力向上的张力,禁锢在心底的牢骚和抱怨如冰霜噼噼啪啪地裂开,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畅快。
兴趣,也许是在无知的情况下产生的好奇,你对某一专业的热爱是否是因为无知而产生,还是在深入、真实、仔细地了解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只是凭感觉认为某个专业适合自己,我只能说请君静观其变。
我不看好盲目转专业,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是特别讨厌或对其他专业疯狂迷恋的话,还是请坚定现在的步伐,就算过程可能碰壁,反对你的人是朋友,亲人甚至父母,但请永远对他们感恩。你要做的是尽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相信你。
大学,有人说是自己青春最好的几年,我们在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路人,他们会热心帮忙,但所给的建议却可能成为路上的绊脚石来左右我们的思想。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说的一句话很对,“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不要根据别人的期望走自己的人生。
谁能给你的人生做决定?
我的目标渐渐明确,天空渐渐明朗。已经选择的新闻专业,我要努力把它学好,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格容不得别人对我质疑,说到底,是自己容不得一个外行在我的领地上指手画脚!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4 23:11
2016.1.4
        下课间隙,室友看见前面坐的是我们系响当当的学霸,而且他与我们关系还挺好的,平日里就古灵精怪的室友决定恶搞学霸。

        我们静静地不说话,想看这场好戏。

        室友悄悄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沓便利贴,然后再轻轻地撕下一张,动作有点猥琐。她写上一个大大的“傻子”,慢慢地慢慢地贴在他背上,边贴还边向前望了又望,生怕被逮个正着。
        我都以为完事了,还想着室友真无聊,做这种小学生才干的事。

        “学霸,你后面有一个傻子。”室友好生提醒。

        我们却在一旁笑个不停,看见我们笑得前俯后仰,室友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太傻了。

        “哎,害人终害己啊!”她默默地嘲笑自己。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4 23:12
2016.1.3
        很久没有跟婆婆爷爷聊天了,加上是元旦这个好日子,我拨通了妈妈的QQ电话,想和婆婆爷爷视频聊天。

        婆婆首先接的电话,我在电话这头跟婆婆热情地打招呼。

        “婆婆爷爷,你们元旦快乐呀!”

         婆婆笑得露出了泛黄的牙齿和红红的牙床。

        “嗯,你在绵阳要吃饱穿暖哈!”

        “嗯,婆婆在新的一年就穿得这么潮。”我“不怀好意”地调侃了婆婆一番。

        “这衣服不潮啊,是干的。”婆婆在视频里摸了摸衣服,然后认真地跟我说。

         然而我在这头笑得快岔气了,婆婆真可爱!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4 23:13
2016.1.2
         新一年的第二天远在西山校区的同学热情邀请我去KTV唱歌。

         唱歌可是我最爱的娱乐项目。

        “ok!”我爽快地答应了。

         中午在寝室里悠哉悠哉地收拾了一番,然后准备在大门口迎接我高中同学。

         本人在寒风中等了又等,冷得我直哆嗦,哎,怎么还不来,真想一口气跑回温暖的寝室。

        “怎么还不来啊,你想冷死我啊!”我对着电话那头的同学就一阵炮轰。

        “马上就来了。”他肯定听出了我的不满。

         远远地,看见了一辆公交车朝我这边驶来,没让我失望,同学从车上跑了下来。

        “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去KTV吗?”

        “不知道,你就别卖关子了。”

        “这次我就带你去领略不一样的KTV,你知道我这次带你去的KTV什么样吗?就是K你一顿,T你一脚,然后再做一个V的手势。”说完,同学跑到老远,生怕我揍他一顿。

        然而我只想说,你还是怎么幼稚,是个大学生吗?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5 23:03
读《如何欣赏建筑》有感
这本书很薄,不过能给以大众的知识却很丰富,对我们这种不是建筑系的学子的来说也能被吸引去看懂一个看似普通的建筑。作者是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他以游记式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建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又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深意,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该书以古今中西十七座经典建筑为例,17座建筑各篇独立,从哪里开始看都可以,书中他对美的一些分析,帮助我们体会到了美感。

我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人人都知道泰姬陵庄严华美,我们人人都会为高迪的米拉之家,古埃尔公园的童趣曲线而雀跃,这些也就是外行的看热闹。作为真正的建筑的欣赏者,如何理解廊香圣母堂的光影,为什么闽南建筑的窄巷,徽州建筑的白壁黛瓦会给我们带来感动?如何去解读一个消防站,这些就有一点看门道的意思了。作者试图通过解说17个建筑的来龙去脉,让外行人入一点门道。

在作者眼中,建筑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艺术,值得我们欣赏的建筑是不分空间与时间的,建筑有民族与文化背景的分别,有时代的特色,但自审美的观点看,其价值是相同的,不应有偏见。

我是一个建筑的门外汉,但书中介绍的书中介绍的一些建筑是我很喜欢的,如密斯的钢骨架玻璃建筑,莱特的草原住宅,古典建筑,哥特建筑等。通过本书,我发现我喜欢上了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和京都平等院,一个是现代曲面结构的建筑,一个是唐代古典建筑,都给我很强的震撼。作者介绍了这么多的建筑,但没有一个建筑是我亲身造访过的。

不过,有想从这本书里获取一些“专业”知识的同学可以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它不涉及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毫无建筑根基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可以起到一定发蒙作用的。至少当以后看到一座”咦,好像还不错哦“的建筑时,可以尝试去从秩序、变化、韵律、节奏、装饰、框架、结构功能、环境、颜色、材质、光线和声音这些复杂到要死的视角品读了一座普通建筑。

现在,自己对身边的建筑或者一扇小小的窗户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木头是温暖的,玻璃是轻盈的,每一块砖都有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你不仅仅需要用眼睛去看,还需要用手去触摸感受它们的质感,是粗糙还是光滑。有时候你还需要用到你的听觉,听一听风的声音,花鸟虫鱼的声音,或是人行走在沙石路上的声音。

建筑就是这样,充满美和神奇,但是对我们这些远远不够格的门外汉,还需要多去学习,正如另一个著名的建筑师刘家琨所说:“建筑的美是需要学习的,不用学习就可以欣赏的只有金钱和美女”。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5 23:05
        大学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快一个学期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穿衣打扮、气质都变化很大,不再是开学那个扎着马尾简简单单的女生,现在更加倾向浓妆艳抹、披着长长的秀发、踩着恨天高的装扮了,有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发色,打了耳洞……

        脑海中突然浮现了某个段子,自己想想都觉着好笑:小学生戴眼镜是异类,到了大学,不戴眼镜的才是异类;小学搞发型的是异类,到了大学,不搞发型的才是异类;小学早恋的是异类,到了大学,不谈朋友、我行我素的才是异类;小学迟到的是异类,到了大学,早到教室的会被说成神经病。

        大学,是医生的手术刀,利用的好,能造福一个人。但用的不好,也能毁掉一个人。大学,究竟是一所用以学习的象牙塔或是陶冶情操的场所,还是改变个人气质,追求时尚和容颜的美容院?我想不同的人会有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再次记起自己初到大学曾许下的承诺。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6 14:16
香烟,就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有人点着香烟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有人点着香烟在酒吧、夜店里吞云吐雾,还有到处矗立着牌匾,写着“禁止吸烟”。不同的人对香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香烟是甘露但有人却把香烟看作像砒霜一样恐怖。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很多国家禁烟运动的发展,香烟的形象蒙上了阴影,虽然它在公共场所中渐渐销声匿迹,却并未远离公众的视线。

作者迪迪埃·努里松为里昂克罗德·贝纳尔大学的当代史教授,他对那些会上瘾成癖的物品(如酒类、烟草和毒品)尤为关注,所以这本书就是他以烟草为主题写下的其中一本。一支小小的香烟,也有它的历史。这本书介绍了这样的一些讯息,关于烟草的来源,它的发展形态,社会影响,以及它的最终命运。

烟草、咖啡因与酒精,在西方被视为产生上瘾与精神刺激的主要来源。托发现新大陆的福,欧洲人将美洲的烟草带回了欧洲。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吸烟不仅可以抗饿解渴,还能驱除疲劳,恢复体力,精神可以放松。他们说,当烟雾从鼻子嘴巴里冒出来,犹如香炉一般。在16世纪,吸食烟草逐渐风靡欧洲大陆,烟草贸易蔚然成风。到了17世纪,人们喜欢举办各式各样的吸烟派对,每个男人、每个女人甚至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都会有一只烟斗。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现在我们所称为“香烟”的香烟,其实已经是烟草家族的第五代产品了,最早的烟草是用嚼的,接着出现鼻烟壶(用鼻子吸烟),再到烟斗、雪茄、手卷烟,到最后我们的香烟(刚开始称“热烟”)。

吸烟最早见于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受命于西班牙王室去寻找新大陆的哥伦布在航海途中发现了第一个岛(古巴),他的两名随从在他的指派下登陆该小岛,发现岛上居民都在吸食一种植物,享用完看起来相当满足和舒服的样子。于是他们把这种新鲜玩意随船带回西班牙,此后,越来越多的殖民者登上新大陆的土地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带走这种具有魔力的植物。它迅速风靡整个欧洲,直达美国。

吸烟是一种可被控制的欲望,撩拨着吸烟者的嗅觉、触觉视觉甚至听觉,一直到味蕾被激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着重于对法国香烟历史的描述。原因倒是可理解:法国政府对香烟制造售卖垄断达200年,甚至连广告都由政府掏腰包。法国却又是最早推行反烟运动的国家之一,这恰是法国香烟发展的独特之处。

19世纪晚期,香烟已成为法国文人开口必谈的话题,法国烟草局开始推出更多具有地域或女性特色的香烟品牌。教导人们如何更优雅吸烟的书籍出现,比如《吸烟的艺术:如何避免引起女士的不悦》。而在20世纪,吸烟的社会学价值得以加强。有烟同享是一种极大的乐趣,集体吸烟行为能建立起同盟关系,降低了个体罪恶感、羞愧及孤独感。

这是一本关于香烟的小百科全书,从香烟窥探世界,串接起整个社会发展。作者敏锐捕捉到了香烟厂的工人,他们以女性为主,这不仅因为她们手工灵巧,更是低酬劳。

通过该书看到了香烟的变迁,联想到的是一个符号在历史中的起起伏伏,随着时代的变迁忽左忽右。

这本书虽然注解密密麻麻,但也算有些趣味,对香烟感兴趣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这本书来了解。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6 19:26
读《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感
当初就是被“普利策”这三个大字所吸引的,普利策——众所周知,被称为“报业巨子”、“大众化报刊的标志性人物”、“黄色新闻开路先锋”和“普利策新闻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专业开创者”。它所创立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很多记者梦想着能获此殊荣,获得它就仿佛赢得传奇般的地位,所以记者都把能获此殊荣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追求。不过普利策奖不止设有新闻奖,它还包括文学奖和音乐奖,新闻奖最初只设有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后来奖项增至14个,尽管奖项数目增加,但老传统不变,所以每年获此殊荣的只有10多人,以新闻大国闻名的美国,一年下来获奖的只有10多人,获奖者自然凤毛麟角,十分耀眼。

本书有337篇获奖的新闻报道,每一篇报道通过其新闻背景、原文精要、写作技巧和新闻花絮来仔细分析,我相信无论对已经成熟的新闻记者还是怀抱新闻理想的学子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新闻背景”和“写作背景”既为读者提供有关新闻事件和作者立论的来龙去脉,又将两种不同的新闻文体区别开来。背景以客观呈现方式为主,侧重于作者生平。

开始我是打着了解国外新闻界的算盘,不过读到最后,那些成就这些报道的记者已经不重要,我更关注的是国外新闻与很多国内新闻措辞和语调的不同,更加趋于公正客观,而且往往客观到只把事实罗列在你面前,却绝少带有主观的揣测和界定,有时往往需要读者自己去把事情前后因果搞清楚,结论是由读者创造获得的。

这本书所刊载的大多是美国获奖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美国社会全景图,小到一个领域私营业主的造恶,一个市民的获救,一个士兵的归家,一个冤案的真相大白,大到总统大选,越南战争,处处都有记者存在的身影。这些记者能不顾生命危险,混在暴动人群中搜集资料进行报道。他们联合私家侦探,为了调查一桩桩有争议的案件,像一位位负责的警察调查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之公之于众,很多受冤者往往由于这些报道而获释,把真正的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他们揭露私营业主对病人的虐待,越站中美国士兵失去理智对无辜百姓的杀害,富家女儿的堕落与死亡,恐怖分子的成长经历,打开了美国社会罪恶的万花筒。

当然还有很多负责人的记者为了对事件刨根问底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性命。他们让我钦佩,虽然现在自己并不能保证将来会从事新闻记者这一行业,但此刻作为一名新闻学子,身上仿佛有了无形的压力,当然更多的是对那些撇下家人奔赴前线的新闻记者的崇敬之情。若有将一日,自己成为了一名记者,我定真实报道,向前辈学习,肩负责任,胸怀崇高新闻理想!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9 11:44
共同营造的家
“我们寝室谁想当寝室长?”室友的一句话打破了寝室的宁静。
我从来没有住过校,更别说当寝室长,不过试一试吧,内心的一股热流一直怂恿着我“毛遂自荐”。
“我想当寝室长,不过我没有经验。”我对着室友们傻笑着弱弱地说了一句。
“没事,那就你当哈!”善良的室友们并不嫌弃,还纷纷赞同。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成了寝室长。从那一刻起,自己身上就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我们远离了一直以来无微不至的父母,在大学这个新环境下相聚,也在一日日的相处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我们原本素不相识的7个女生组成了大学里最温馨的小家庭,它需要每个人用心呵护,当然作为寝室长的我就是这个家最大的守护者。
作为一个家,督促大家保持寝室的干净、整洁是我的责任。一开始,我就列出了一个计划表并写下“希望大家配合,给彼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句话——哪些人一组,什么时间该哪组打扫,每天需要做什么。值得高兴的是室友们很配合工作,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寝室好像一直得B,从来没有获得过A,更有2次得了C。我甚是不解,室友们也表示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毕竟连续2次得C,面子是挂不住的,而且还都是一群女生。无形的罪恶感压于我身上,让我觉得很是愧疚,后来我拿出寝室手册仔细阅读才发现我们得C是因为把衣服挂在室内并且挂得东一件西一件,影响美观。纠正以后,那一次我们寝室得了A,室友们激动地掏出手机拍照纪念还发朋友圈宣布这一“喜讯”,从那以后,我们寝室都得A,看见公告板上显眼的A,每一次我们都很骄傲。除此之外,为了确定每个人在熄灯之前都记得按指纹,我特定设置闹钟,每晚闹钟一响,我就提醒室友们去按指纹。
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有很多,没有给室友们带好头。例如我在寝室里大笑,就经常打扰别人的休息。还有中午午睡时,我没有组织好,所以她们中午休息的时间不一,导致睡眠质量不好。
这个小家庭虽小,却温馨无比。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我们有过集体出游——去过学校附近的圣水寺虔诚一拜、去过市区的博纳国际影院看过电影、去过人民公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起聊天,交流彼此对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对未来憧憬和展望。也就是这样,我们一步步地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感情。
那些我们一起经历的快乐时光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我们在一起的友谊,是我们青春最美好的见证。
作者: 郑婷    时间: 2016-1-11 16:21
转眼间,整个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一快悄悄走完,想当初自己还是一名苦逼的高三党时,是多么羡慕和盼望着大学的到来,只要能踏进大学这扇门便是心中的天堂。现在,以前的憧憬变成了现实,一切是那么美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学期,不过相信这学期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2015年9月10日,我正式离开父母的臂膀独自飞翔。大学是我第一次住校,本以为我会激动、高兴,因为终于离开了平日唠叨的父母,没想到离开家独立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件难事,连续几晚我因为念家躲在被子里哭。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一群可爱的室友、同学们,她们开导我,就这样,我渐渐地融入了新的集体,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早就听别人说,在大学应该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所以“百团大战”之时,我就积极参加。最后,我成为了权益部的一员,说实话我最初并不理解这个部门具体负责什么,只是被这个部门面善的学长学姐所吸引过去的。在之后的活动中,我才知道我们会写策划、会布置舞台、会维持活动现场秩序。同时,每一场活动的运作都是每个部门、每个成员洒下的汗水的结晶,每一次活动的进行都是同学们用精力换来的成果。
不过,没有抱怨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我们专业虽然叫“广播电视学”,年级主任却一直强调是“新闻”,年级主任还创办了“龙新通讯社”,其下有龙新周刊、龙新电视、龙新广播和龙新时报,大一上学期必须参与其中一个。听学长学姐们说龙新周刊最锻炼人,于是我就傻乎乎地选择了龙新周刊。周刊果然没让我失望,当参加其他3个的同学在休息时,我却要熬夜写3000字以上的稿子,写得不好还得反复修改。在那熬过的无数个夜晚时,抱怨是少不了的,但是当自己上稿做出成品时、被刊长在会上表扬时,感觉自己赢了整个世界,以前写稿沉在内心的痛苦如噼噼啪啪爆裂的寒冰,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畅快。
回望过去的这学期,还是有些“不堪回首”。用同学形容我的一句话作为小结:太过于害羞,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是的,这个毛病从小就伴随我,它像一块裹脚布,我想扔掉却从未成功。这个寒假,我会不断反省自己,对过去一直腼腆的我做些改变。
总之,对于我,或许和许多人来说,这学期可能是留给我们最深刻记忆的一学期,因为这短短的4个月,让我们从高中的稚嫩蜕变出来,学会了真正像一个成人一样看待问题。大一,给了我一些新鲜而又痛苦的经历,也教会了我许多,没有什么付出是白费的,没有付出也是没有收获的。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通过各方面的探索与努力,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奔着我的梦想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