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一声巨响,女记者抱起未满月孩子逃生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8-16 22:20
标题: 一声巨响,女记者抱起未满月孩子逃生记!
作者王琳系《新金融观察》报记者,家住启航嘉园小区,距8·12爆炸中心仅800米,家中受损严重。爆炸发生时,她的小宝宝刚刚出生28天,盼望这次事件不会给宝贝带来过多的影响,也祝愿王琳能早日走出心理阴影,一家人幸福安康。
来源|微信公众号:学好
做了这么多年新闻,采访过各种事件,直到8月12日晚上11点钟,我才了解,所有调查、所有追问、所有哀悼、甚至当中偶发的感动,是都不足以填补哪怕一丝一毫当事人内心的恐惧和现实的残酷的。
首先感谢我的同事们,作为新闻人,一手资料总是最珍贵,即使这样,大家给我的也只有安慰,没有一个试探性的问题,甚至还告诉我,不要回忆!
但,不要回忆,很难。
这两天无数次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巨响、红色的天空、飞溅的玻璃碎片、剧烈晃动的楼体……
这种恐惧是出现在我们逃离现场之后。在此之前,我满脑子都是要保护我只有28天的宝贝。
根据塘沽的风俗,28天是小男孩满月的日子,第二天要带孩子回姥姥家,俗称挪骚窝。
晚上十点多钟,我洗了出月子的第一个澡,和老公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简单整理了一下。
这时候孩子已经睡熟,我回到大屋躺到他身边,盘算着小睡一下,等孩子醒了喂奶,老公因为下班后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足球比赛,一身疲惫,去小屋上网放松。
很快我便和孩子一同睡着。这是这次爆炸前,我家最后的安宁。
睡梦中,我被一声巨响惊醒,我“蹭”地起身。
此刻的我和孩子就睡在窗边。
窗外通红一片,没关严的窗子被狠狠弹开。我满心困惑,心想孩子一定吓坏了,老公马上跑过来看我俩,我们不知道,这只是个预演。
大约30秒之后,所有人还没回过神来,一次更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伴随的是楼梯的剧烈摇晃,此刻的窗户已经崩裂,碎玻璃和其他碎片在屋内四散,电也瞬间断掉。速度之快,让人来不及反应。
我一把抱起孩子,用身体护起来。老公喊,下床来,快躲到床下(安全三角区)。
我摸索到床下,老公把我们娘俩抱起来,一把拉过床垫,挡在了我们头上。
此时满屋满地都是碎片,窗户被毁,儿子奇迹般地没有受伤,我的肩膀只是被飞溅的玻璃划了一个小伤口,儿子身上只是溅上了零星的很碎的玻璃片,我在床下循着玻璃的亮光逐一择了下去。
孩子开始在我怀里哭,我把衣服解开把乳头送到他嘴里,他吃了几口奶便又睡了。我些许放心。
老公也只是受了轻微的皮外伤,他的幸运在于,爆炸时正走在最安全的位置。晚走一步是客厅,是此次爆炸受损最严重的地方,落地窗被炸漏;前走一步是洗手间干区的室内墙,当时就有部分坍塌。
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和死神擦肩而过。
老公像个英雄一样护着我和孩子,短暂的躲避期间,我发现我面前的地上有血,我意识到可能是光脚下床时踩到玻璃,割破了脚。
稳定过程中,我们想到是爆炸。这时候窗外除了红彤彤一片,还充满了人们的叫喊声。
老公让我和孩子继续在床下等,又用床垫盖实,给我找了拖鞋(此时拖鞋已经炸离原来的地方),随手从衣柜拽了件衣服给我披上。
过了一会,老公引导我出屋,来到客厅,景象令我震惊,飘窗碎在地上,已经和室外相通,家里的东西全部四散,客厅大门也全部掉落下来。
我家是全阳户型,冲击波由阴面来,有墙为我家挡了一道,即使这样家中还如此,通透户型便更难以想象。之后了解到我们小区内的确有人被冲击波冲倒。
抱着孩子,我没有时间伤感,来到门口,听到邻居出来说话的声音,我在屋里喊:“怎么样了,可以出去吗?”
此时我老公也背包出来,邻居喊说,大家一起走一起走。
此前我和邻居经常在微信说等我出了月子带小宝儿去串门,见面后心领神会地对了一个眼神——没想到会在这样情况下见这一面。
逃亡的路步步惊心,因为爆炸往往会有连带反应,你不知道下一秒是怎样的。
我家住九楼,走安全通道楼梯下楼。我尝试着什么也不想,只注意孩子和脚下,楼梯布满碎玻璃和窗框木条。
邻居在前面引路,我抱着孩子,慢慢向下摸索着走,后面的邻居则负责打开手机照明。
生死攸关,往前多走一步,就是离安全更进一步,在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情况下,两位邻居依然配合着我抱孩子的慢步伐,让我感激。
从九楼下来,大街上人潮汹涌,因为没带眼镜,再加上不停关注着孩子,我只记得看到捂伤口的人和只穿着内裤跑出来的人,车横七竖八交错在街上。
后来老公跟我说,幸好你看不清。
而这句话,也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一路上,邻居一直在帮我们开路,不停说,我们这里有个刚出生的小婴儿!麻烦让一让!
刚出小区不久,我就感到喉咙不舒服,这让我更担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而当下我只能拿毯子把他的脸蒙严一点。
邻居的朋友开车在会展中心轻轨站等我们,在离我家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我们步行过去。
进到车里,感谢的话说到词穷,我因为担心孩子,拜托对方把我们送到最近的医院——泰达医院,想要先给孩子做个检查。
一路开得万分心焦,如大家所想,路上堵得一塌糊涂。
路上我不停确认孩子的体温,观察孩子的表情,他全程睡着,只是偶尔晃一晃身体,甚至露出了两个微笑,这让我放心一些。
在我们到达之前,公公婆婆已经先来到急诊,下车后,我在马路对面等家长,期间有车路过询问我们是否要用车,还有车主在很远的地方叫我们到车里等,马路上不时有车主叫“有一起去xx医院的吗”。在此真的要感谢这些志愿帮忙的人们。
说句老话,患难见真情。极端情况下,人性的光辉和丑恶都会显露出来。好在在这次事件中,我看到的都是光辉。
我们小区物业夜班值班保安,几次冲到楼里去救被困住户,还把一位70岁老人背下楼,这是我之后了解到的。
再回到现场。公婆跑来,说没有明显外伤急诊已经不收人。
婆婆急切地从我手里接过孩子,在孩子交给婆婆的那一刻,我紧绷的神经第一次松了下来,眼泪夺眶而出。
听从建议,我们决定去塘沽妇幼。
果然,塘沽妇幼人很少(因为一般民众很少会想到这家医院),但也有受伤人员来到这里求助,这里起码能做最基本的消毒和包扎。
因为夜里值班人数有限,所以只是给孩子听了心跳和呼吸,没有问题。但我依然担心隐患,所以全家决定明天一早回来给孩子复查五脏和听力。
临走,医院里穿便服的不知是否医生的人帮我清理了伤口。
随后,我们回到了新港婆婆家,大约凌晨3点,一切安定下来。而恐惧感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由于担心孩子健康,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为何不第一次爆炸就抱起孩子,一个小婴儿,28天便经历这样的事,我心疼得像针扎一般。
打开手机已经满是现场的视频和照片,我根本不敢点开。一段时间内我甚至不允许老公和家人聊这件事。
看到满眼的报道,深感所有文字都无法描述真实的现场给人的伤害。我们一家三口平安尚且遭受如此大的心灵损伤,更何况伤亡民众。
在灾难面前,没有任何安抚甚至补偿能够真正地弥补受灾人,真的,什么都不行。比如伤亡民众、还有那些受伤甚至献出生命的消防官兵。
但在此之外,事实和公正是对受灾人最起码的尊重。
因为眼镜在出逃时没戴,而配眼镜又需要几天的时间,我不得不把脸贴在手机上写下这篇纪实,顾不得文采、顾不得情感。只想做这次灾难一隅一个最真实的还原。
我无数次表示,我们一家三口真的是幸运儿,内心无限感恩。关于财产,我目前没有想太多,生命安全大于一切。目前小区已经被武警封锁,在确认安全之后会让业主回来,做财产损失评估。
关于这次补偿的可能性,我没有头绪,因为这次的灾难规模已经不是简单的“补偿”,而是“重建”。
文章的最后,我盼我赶快走出阴霾,盼这次事件不会给宝贝潜意识留下阴影。盼人心越来越好,盼社会多点敬畏,人祸不要再有。
来源:微信公众号“记者站”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4MjUxMw==&mid=208083952&idx=1&sn=cc9714543d9fc14e433edb7f360021ec&scene=5#rd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