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5年春季2012级新闻伦理课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3-10 14:46
标题: 2015年春季2012级新闻伦理课作业
按照课堂要求,每个小组组织汇总每人阅读每章后的3个问题,集体协商推荐3个,课堂回答。问题质量和期末成绩挂钩。
每周2章的进度。延缓可能扣分。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5-4-23 21:22
《龙新时报》最新三期标题与内容调查
本次阅读《龙新时报》66期、65期和64期共3期报纸。每期8版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评论等共90篇文章。发现有关标题、内容的差错之处如下:
在第64期《龙新时报》第2版“环球”中,《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获外媒广泛关注》一文中,文章虽然了列举了法新社、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媒体对于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的报道,但是“广泛”一词在标题中仍然显得很模糊。“广泛”的意思是指某事物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在文章中,一些国家的比较出名的媒体的报道,并不能代表世界上的很多媒体,从而使用“广泛”一词在这里并不是很合适。并且,“广泛”作为一个形容词,用在以客观为标准的新闻报道中,也有失妥当。在此处,“广泛”有以偏概全和失实之嫌。
3版“评论”中,《别让后期剪辑造就“奇葩”》一文的标题使用了祈使句的口吻,但评论的标题通常不使用祈使句,以免减弱作者表达观点的态度鲜明程度。同时,标题中并没有很具体地体现文章中的观点,两者没有得到很好的呼应,使得文章内容显得泛泛而谈,没有重点。
《媒体监管应落到实处》一文中,标题中规中矩,但“落到实处”是怎样的实处,并没有使读者从标题清楚地了解,显得没有实际内容,比较空泛。这个标题如果换一个主语,变成“xxx应落到实处”,就可以成为“万能标题”了,所以实质上,标题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4版“聚焦”中,《纸媒的衰落》一文的标题会让读者以为是讲纸媒衰落的历史过程,但其内容实际上是讲纸媒正在衰落的现实问题。出现文章标题和内容不符的问题。
《停刊的纸媒 不停的新闻》一文的标题读来十分拗口,尤其是后一句“不停的新闻”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
《国外如何应对网络侵权事件》一文中,内容从中国的版权侵权事件讲起,引出韩国、美国等国家对于此类事件的应对方式,最后谈到对中国处理方式的启发,涉及到的不只是国外的应对,还有中国国内存在的侵权现象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标题却只侧重于国外,忽视了国内。这样不准确的标题容易造成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估计错误,影响阅读。
6版“探索”中,《穿越时空的隧道》一文实际上是讲虫洞的,只读标题却会给人一种这篇文章是讲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的感觉,标题对应内容不够准确。可以把虫洞直接作为标题中的关键词使用,使读者一目了然。
《水的星际穿越》一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水的来源,以及关于水来自其他星球的猜想,所以借用了之前大热的电影《星际穿越》的名称来做标题,创意很好,但是在借用时,最好加上引号,因为从内容上来看,水并没有真的“穿越”,如果可能的话,是由于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原因才“穿越”的。如果不加引号,可能会误导没有细读文章的读者。
7版“讲坛”中,《融媒体又将给记者撂下一个重担》中,标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首先,“融媒体”一词是从文章中提取的,在文章的表述中也是加了引号的,而标题中没有加引号;其次,“撂下重担”是指放下重担,而根据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记者又多了一个重担,这就造成文章和标题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在第65期《龙新时报》的头版头条《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文中,第三个小标题为《“互联网+”带给媒体的变化》,但该部分涉及变化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讲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出现文题不相符的问题。
《两会:中外记者的媒体盛宴》一文中,标题中出现的“盛宴”一词带有主观的判断色彩,而文章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出一场“盛宴”。标题和内容的符合程度不高。
4版《新闻立法为何一直悬而不决》一文中,内容中认为有一个原因是“我国还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新闻立法的必要性以及立法对于扩大民生和自由的意义”,而这以判断没有任何根据,全凭作者本人主观判断,这在一篇应以客观为标准的新闻报道中出现是不合适的。并且,文章的最后一句“这次两会上关于新闻法的讨论又一次成为热点话题,只希望此次新闻立法的讨论不再是昙花一现,能让中国的新闻法成为可能”带有鲜明的社论色彩,不应该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5版中《从<穹顶之下>看第四权力转移》一文中,作者在第3段中,将我国表述为“传媒大国”、“传媒数量世界第一”,但这些说法在文章中并没有任何出处或者数据的支撑,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臆想。同时,整篇文章都过多地从记者个人的视角来进行表述,不太妥当。
《新旧媒体的“对决”谁主沉浮?》一文以疑问句作为新闻报道的标题,而没有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体现出来,显得不妥。并且,在文章中使用“居功至伟”、“大势所趋”等形容词,显得过于主观。
7版“讲坛”中,整版的文章能够大概看出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但是各篇文章的联系不是很紧,只能从标题中都出现的“媒体融合”、“新媒体”等词中看出一些表面的联系。不论是从文章的标题还是内容,都无法看出这一版的主旨是什么。几篇文章,内容有时像报道,有时又像评论,二者的夹杂显得内容比较混乱。
《数字时代下的信息自由》一文的大标题和小标题从表面上来看关联不大,并且几个小标题“政府干预”、“新媒体的冲击”、“法律漏洞”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名词,没有表述清楚几部分的内容。大标题出现的问题是既没有表达任何观点,也没有陈述任何事实,就像一句没有说完的话没有下文。
《新媒体——不同视角下的教育》一文的标题不通顺,只看标题无法理解这篇报道想表达的中心。
《转型之机与融合之道》一文的标题中缺少主语,初读容易令人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章会说什么,没有起到标题的作用。
66期《龙新时报》头版《第十一届国际新闻奖揭晓》一文标题讲的是新闻奖揭晓,但内容中只有前面两段是何题目相关的,其他的内容都是新闻摄影的内容。内容和标题不太相符。
2版《泰国总理巴育:可能处死不说真话的记者》一文,标题是严肃的陈述语气,但从内容来看,其实巴育的这个说法是开玩笑的。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传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有误导读者之嫌。
5版《国内外主持人的救场应变能力》一文标题就像一句没有说完的话,过于大了。但文章的内容又太浅,只是列举了国内外几位主持人的救场应变的故事。并且,文章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描写十分主观。
6版《首个宜居星球——格利泽581d》一文的标题是肯定的语气,但文章的内容表明,格利泽是否适合人类未来居住的问题尚未确定,文题不符,容易误导读者。
总的来说,在这三期《龙新时报》中,失实的占1%,文题不符的占14%,带有主观色彩的占5%,带有社论色彩的占1%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