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不可不直视的里程碑,鲁迅一直是我们在回顾民国至今的历史时无法回避的一个人。同任何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样,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有人拥戴他亦有人唾弃他。今天去蹭了一节现代文学鉴赏课,意料之外的,也引发了我对于鲁迅的思考。
众所周知,鲁迅是以一名战士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的,他以笔为枪,直击走狗和国民内心的麻木与愚昧,以思想之光指引出一个方向。多年来,作为人们口中称颂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地位一直是光芒万丈不可侵犯的,而到了如今,在国民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的今天,这位曾被政府和人民都无限推崇以致踏上神坛的“神人”,似乎正在被一步步赶下神坛。
我不是学者专家,因此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鲁迅的文章是否精辟,是否是能够唤醒国民内心的号角或是拯救所谓黑暗社会的良药,我只能够以一名普通读者的身份,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凭借兴趣去读一读那些曾被奉为经典而现在又备受“是否删改教科书中的鲁迅文章”的争议的文章们。我的读后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觉得他的文章吸引我去读,向我展现了当时社会一角的现象。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教科书一直是个不单纯的话题,它不仅仅关联着教育,更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由它代替统治阶级向国民灌输一系列“有助于安定团结”的思想,这样的教育灌输,自然要从娃娃抓起。由此看来,当年的日本对中国被占领地区的奴化教育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而近年来在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频频爆出的有关教科书修改的新闻着实令人瞩目,足见教科书在统治链条中的重要性。从小到大,在我们的教科书上,登的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的名家名作,向祖国的花朵们展现的大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的温暖惬意繁荣的景象,如果要说最“阴暗”的作者,也许当属鲁迅了吧。他笔下的人物可算是“素颜登场”的,就算是给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些人物擦了粉画了眉,“孩子们”可能也没指望这“亲爹”把自己往好看了拾掇。吐血的绝症病人、刑场上的围观者、孤坟旁的眼泪、精神胜利法的挫败……他以这些面带灰暗的小人物的生活为元素,为人们描绘出从前社会中令人心痛的一面。无形之中,我们把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对比了,于是我们觉得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比以往进步和文明了许多许多步的社会中。于是,社会安定了,人们心中的不满平复了,我们常常在现在与过去的对比之中寻求到一丝莫名其妙的安慰,然后,继续我们的生活。
那么,曾带给我们无限宽慰的大师,如今又为何遭遇可能被群众“抛弃”的命运呢?是我们已经幸福到不需要通过与前人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超越,还是我们的心理已经坚挺到如传说中的人民币一样了?说幸福,不只是飞涨的物价和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在叫嚣,就连专家都不同意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才刚完成了62%,GDP等各种P还没达到完全理想的状态,媒体也报道了人民关于不幸福的说法:“排队买票,接受你采访,然后被插队了。”说心理的坚挺,近年爆出的自杀的低龄化现象和频繁的社会治安事件似乎在说明我们仍然是脆弱而需要保护的。既然如此,大师为何好像不再为人的精神所需要了?也许不是读者想还是不想的问题,面对那个供奉着无数大师的神坛,普通大众们能做的也只是仰望而已。而那座众人仰望的神坛并不是大众建造的,是统治阶级。
我不知道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我明白人性中必定有一种自私的为我的基因,把这种基因从个人放大到阶级应该也同样存在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将某人某事推向金碧辉煌的神坛,同样为了维护自身以往所维护起来的统治秩序,神坛的建造者们把亲自请来的大师名家们赶走了,因为他们存在的意义已经从维护统治变为了影响统治。
一直在争论鲁迅是否应该从教科书中消失的人们,当他们还讨论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时,建造神坛的人们也许已经在寻觅着下一个可以暂时坐上神坛的最佳人选了。
神坛并不神,它的背后是人,踏上神坛和走下神坛都只能由掌握它的人来决定;它又必须带着神秘的色彩,如此,才能引得万千人为它聚焦,引来万千声音为它争论声讨。
不论鲁迅最终是否被赶下神坛,神坛都将始终存在,稳坐江山。
我究竟能给父母什么
晚上回到宿舍,想到自从假期返校后还没给家里打过电话,想家的情绪突然就出来了,于是决定打个电话。
电话是打给爸爸的。上次十一假期回到家,有一天我正在准备出门和同学聚会,爸爸突然问我:“你怎么总给你妈打电话不给我打啊?”我愣了一瞬,解释说害怕打电话时他在开车。然后就看见爸爸脸上似乎有一种释然的表情,他用带着一半高兴一半理解的口气说:“我想应该也是因为这个。”听到爸爸这样的问话,我心里五味陈杂。以前他总说孩子总要长大去看看外面的社会是怎样的,可原来他也在牵挂着在外的我,也希望有一天能接到我的电话,说说学习和生活。
电话通了,爸爸的声音听起来像刚醒。“女子?啥子事,爸爸在睡觉。”原来一会儿爸爸又有事要去成都了。我一看时间,快要十点了。不想打扰爸爸,我让妈妈来接电话。
电话里说的话其实没什么特别,无非是让我远程地撒撒娇,把在外的辛酸和不适抱怨给妈妈听,妈妈在电话那头只是笑,然后叮嘱我晚上早点睡。我想着爸爸,让妈妈一定监督他让他别抽烟了。最后因为手机快没电了才挂了电话。
其实想想,做父母真的没什么可得的。他们刚20出头就结婚生下了我,两人都还是刚进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就让我加入了他们的人生。从那一年起,他们的人生不再仅仅是自己的,我的每一桶奶粉,每一件衣服,每一次玩乐,都要从他们的工资里分一杯羹;双人床中间多了一个我,他们连觉也睡不安稳了;害怕我学坏,担心我的安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我……他们的人生最大的变化以及这样的变化的原因,都是他们的身份又多了一重:父母。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转变的绝不只是多了一个称谓那么简单。在他们的庇护下,我安安稳稳度过了十几年,而扪心自问,我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呢?尽管我知道,为人父母的从来就不求任何回报。
爸爸妈妈老了,真的老了。斑斑白发和点点皱纹都在提醒着我这个事实。我明白我大概是不能和他们一起度过一生的,所以才更觉得时光很难珍惜。在外求学的我,除了打打电话,偶尔视频,还能做什么更多的呢?有位老师说,上了大学,我们只会离我们的家越来越远,不可能比以前更近了。这话让我很心痛,也很不服。既然在生死面前,我们常常可以抛却名利虚无,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抓住那很难得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牵挂呢?不论走多远,我都会想要回到生我养我教我的人身边。也许这是我唯一能带给他们的一点宽慰了吧——到他们身边去。
在中国,“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士农工商的等级排位在今天虽然明面上已不成立,但多年来的公务员考试热潮未见消退迹象,清闲、体面、保障被视为公务员工作的标签,“国考”所受的关注和追捧年年高涨。但当这种“一杯清茶一包烟,一份报纸坐半天”的“金饭碗”工作需要常年出差、晚上值班、节假日加班等额外工作时,很多原本打算报考2013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叫苦称其为“史上最苦金饭碗”。
很多人对于公务员这一职务的定位是偏离本意的。我们一直宣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即是公务员,而社会中大多数人报考却只是将其作为升官发财掌权的一块跳板,也有人只是为了过上稳定清闲的悠闲日子,有事上班,没事儿走人。喝喝茶,打打牌,上上网,办公室里空调吹着,电脑开着,有人来办事还得求着,现实中的多数人活生生把公仆做成了大爷。带着这样的期望和憧憬,却面对着备注上的那些苦差事,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也许着实让人心酸和茫然吧。可是,看看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其他人,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用付出换收获?就算是风光无限的明星,也还不是必须时刻马不停蹄赶来赶去不歇脚?凭什么公务员就不能做那些诸如加班、出差、值班之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做的额外工作呢?“史上最苦金饭碗”的抱怨是不是显得太矫情了?
这种矫情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以往多年来公务员们给人们的印象即是轻松稳定自由,而人们追求的也不过如此吧。在为自己的子女相亲时,听到对方是公务员,父母们对对方的印象分便蹭蹭上涨。社会的风气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这样一个“铁饭碗”,谁不想拥有?但想一想,在我们的理想还单纯不被污染时,我们的人生字典里怕是还没有“公务员”这种事物吧。可如今,不要说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就连为了施展才能和抱负而报考公务员的人也是屈指可数了。社会的可悲由此可见一斑。
公务员变成“史上最苦金饭碗”在我看来绝对是一件好事。让那些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的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对是颠仆不变的真理,这世界绝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当然更希望他们能够醒悟,真正做一个为自己和社会的自由和进步而工作的人,不要将后人带入对这一工作更大的误区。“生活要有态度,考公务员也要有态度,要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还是罢了吧。”
莫言,一个曾经绝对没有如今这样高的知名度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侵占了各大媒体头条,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热谈资,因为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样的定义中,不论哪一个字,在中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也许已经有好多年了吧,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阅读热。莫言的作品在各大城市变得紧俏起来,人们争相一睹诺奖获得者的作品,急切地想要快速地汲取大量养分。可能在一部分人的心里,觉得没有读过别国的诺奖作品也就罢了,如果连自己国家的诺奖作品都没读过,那怎是一个惭愧了得!这样的心理,说白了就是面子思想。正如购买奢侈品,用其来暗示自己的身家一样,大多数跟风购买莫言作品的人,都是为了在别人谈论起最近的风云人物莫言时,能够貌似不经意地说一句:“莫言啊,我刚读了他的那本XXXX,我觉得他的作品其实bla bla bla……”以此显示自己的高端文学素养和不凡之见。这样的人的所作所为,和那些用编织袋装一口袋钱到香港排队买奢侈品的暴发户又有什么两样?
这样功利的变化还在扩展,在莫言获奖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也将因此改写。国内高校文学史教材第一主编朱栋霖称,明年年初,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将出版 《现代文学史》的修订本,他会将莫言的介绍、评价立为专章。“在文学史教材中,目前只有曹禺、巴金、老舍和鲁迅是专章介绍,现在加入了莫言,他代表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底是什么样的标准,使得莫言“代表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不敢对莫言及其作品妄加评论,但那位第一主编又有何依据呢?莫言并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作家,他的作品也不是只有即将入选教材的那几部,为什么一得诺奖,教材主编们就来凑热闹了?早先他们干什么去了?再者,我们的课本中并不乏大家作品,可有多少人是在教材中得到大师们对我们的人生启迪的?按照披着素质教育的皮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莫言的作品非但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和洗礼,还可能毁了那些获奖作品。
诺贝尔奖固然可以作为读者选择作品的标准之一,但文学是一门艺术,如果只以得奖与否来武断地给作品和作者下定义,对于作者是不公平的,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是一剂毒药。文学应该得到尊重,不应该充满对名利的欲望,迎合多数人和国际奖项口味而产生的文学,注定是失败的文学。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在中国人首次获奖后,马悦然与其妻子的抵华的确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在上海“心有灵犀—中国小诗的发展和特翁的俳句”的讲座现场,马悦然对记者表示觉得莫言是一个“很会讲故事,并且对文字的掌握能力非常出色”的作家,而且强调中国不乏优秀的作家:“有的还是超过世界水平”。
与这样的褒奖带来的自豪相比而令国人感到在世界面前蒙羞的是,马老在采访中还表示:“有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半年之前给我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我都退回去了。后来发现,他开始给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小组主席写信了。”
这可真是把中国人的脸丢到世界面前了。我不知道这位把我们亲爱的祖国的脸丢到大洋彼岸的官员是谁,也许我也不屑于去知道了,因为类似的行为在国内绝对不在少数。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潜规则”早已经大行其道,为了当官掌权而去巴结贿赂的明里暗里数都数不过来,时间一长,人们似乎已经将这种风气看作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了,连孩子读个幼儿园父母也要求爹爹告奶奶,拿着攒了几年的工资想要把心肝宝贝分到一个“好班”。比起那些直接用money作为敲门砖的普通公民们,这位山东官员的档次显然高得多了。可档次再高也遮掩不了行贿的本质,结果是费尽心思,光没为祖国争了,脸倒是给祖国母亲丢大发了。
中国是否不乏优秀的作家,我没有资格判定,但作为国民,我为那些名画古书感到扼腕。谁知道那些珍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真的渴望那样的荣誉,为什么连自己手上的藏品都不知道要珍惜呢?这样的人,配吗?当然,也许那位官员是想放长线钓大鱼,以藏品和奖金换奖,再以诺奖作为垫脚石进一步晋升。若是这样的逻辑,我倒表示深深的理解了,官场嘛,就该这样,不知那位文化官员是否认同我的谬论?
只是还是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尽管我们绝不想和你被称作一家人,但看在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黄种人,您丢脸的时候还请慎重。
将1到10按“1,3,7,8;2,4,6;5,9;10”分成4组,请问是按什么方式分的?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令人抓耳挠腮的问题,竟然是一道“幼升小”的题目。在对这样的题目表示“雷到了”的不可思议之后,我想知道的是,那些还没正式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孩子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又有多少孩子会答出“按声调分类”呢?
且不说答案是否绝对唯一,光是这样的题目就已经令人咋舌。再看看多年来一直持续升温的“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热潮,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一个 “牛小”、“牛中”殚精竭虑鞍前马后,从半年一年前就开始为孩子攒下一笔丰厚的“择校费”,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再看每到开学报名时,交通各种拥堵,气氛各种火热,小学门口挤满带着孩子和一颗渴望踏进校门的家长。他们的手里拿着各种精心挑选和准备的奖状、个人简介、 特长介绍,指望着那厚厚一摞纸能作为孩子入学的敲门砖,由此完成一件大事。很多家长早上五六点就把孩子从床上硬拉起来,花几个小时转几趟车只为到几个区之 外的“好学校”谋得一个座位。这样的情形,人们多年来似已司空见惯。不读本区就近的学校,却要奔波劳顿到另一所就读,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固然是一个客观原 因,毕竟每一位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但这真是孩子需要的吗?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人们还是带着应付应试教育的心态接受教育,在很多 人眼里,“素质教育”意味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语奥数门门掌握。带着在这样功利的心态去教人和受教,素质教育不过是批了一层皮罢了。
听过很多人抱怨我们的教育和考试制度这不好那不好,可那些抱怨的人,也正是参与其中的人,正是每个挤破了头都想进名校、悬梁刺股誓做“学霸”的人在其中推 波助澜,应试教育才会一直气焰嚣张。但这并不是教育制度不做出改革的借口,只有改革,才能改变,就算举步维艰甚至在一开始南辕北辙,也要改革。我们也愿意 相信会等到素质教育真正变成素质教育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希望我们所受过的教育的苦能变成孩子们真正渴望的知识的甜美,让教育少一些不堪和争夺,多一些愉 悦。
小时候看《西游记》,最羡慕那只猴子上蹿下跳的功夫,一个筋斗就能去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一根金箍棒下去妖精全都死光光,师徒四人中,就数他本领最高。猴哥当选“童年最受欢迎影视人物”绝对是众望所归。
我曾经问过我妈,如果让她选择,她愿意成为师徒四人中的哪一个。我妈当机立断选了猴哥口中的那个呆子。一直对大师兄心存无限敬仰的我十分疑惑,而老妈的解释可谓集各种懒人大智慧于一体:“因为猪八戒可以好吃懒做,最后还能成仙成佛。”
现在看来,我妈绝对是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一个讲效率的的时代,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最真实的写照,而若是能够过着八戒一样的生活,得到唐僧一样的结果,那必是极好的。谁还会愿意拼死拼活地做悟空呢?唐僧太过迂腐,受清规戒律束缚太多;沙僧太过老实,不会占便宜只会苦搬砖;猴子本领固然强,但不论师傅、二师兄和沙师弟谁被抓走了,都要他亲力亲为去解救,着实累人。综上所述,还是做个“呆子”好。
也许很多人不曾想过自己会成为那个什么也不想做,只想着分行李回高老庄的八戒,但随着自己一年年长大,在看过这个社会之后,也许是心有所向,也许是潜移默化地,他们(也许也包括今后的我们)逐渐心向八戒了。可能他们依然还是羡慕着那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可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既然没有大师兄的才,又何苦要挑大师兄的担呢?
但是,要做八戒还是悟空,最终还是归结于自己。不管社会怎样的让我们失望,我们心中总会有一只猴子在时不时的活蹦乱跳一番吧。也许选择做悟空不做八戒,不是因为本领高强,也不是因为最夺人眼球,更不是因为会成为“斗战胜佛”,只是想做一个曾经渴望成为的那样一个人,主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不想让童年的悟空看低今天的八戒,更不想年老时为曾经的八戒而感伤,即使那时八戒已经成仙成佛。
作为中石化旗下效益最好的炼化企业之一,镇海炼化最近几年一直在提高产能。今年,镇海炼化又开始筹备炼化一体化项目。然而,对于这个炼化一体化项目,镇海部分居民却选择了“用脚投票”。
一体化项目中的PX工程一度被称为“断子绝孙工程”,对于这样的高污染致癌项目的危害,我相信以当地政府官员们的学识是绝对了解的,那么又为什么会拿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代价呢?
人是自我保护的动物,就算中国人再能忍,在安稳和生命之间也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于是,又一次“集体散步”发生了。接踵而至的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悲剧:“军民鱼水情”的画面不在了,面对人民的只有全副武装的特警;官民情深的情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准唱国歌”的命令。当乌泱泱的人群在政府大楼面前聚集声讨时,我们难以想见从前的和平景象。
这无疑是第二次“什邡事件”。作为什邡人,对于此次镇海事件是心有戚戚焉。我还记得当时,在我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一场悲剧。政府征调了周边地区的上千特警来对付自己的人民,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官员用扩音器在大街上吼出的那句“哪个丢东西就打哪个!”,我仿佛还看得见那些热血的学生们身上的伤口,我还听见从政府大楼里扔出的催泪瓦斯发出的可怕的令人心寒的声音和烟雾。在我的家乡之后,镇海人民再一次承受了这样的心寒。
当时的我们和现在的他们被称作“暴民”,“暴民”在平时应该任劳任怨为政府的创收付出,在利益被侵犯甚至严重侵犯时就应该保持沉默听从指挥,然后继续任劳任怨。不说一个“不”字,这就是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可是我们不是沉默的羔羊,我们曾被视作你们的主人,我们不想奴役你们,更不愿被欺瞒和压榨、利用乃至于牺牲。
公仆们,你们听到了吗,人民很受伤。
布里丹养了一头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 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 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 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我害怕成为那头毛驴,可是我对于这一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不愿意在众多令我无所适从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中不断徘徊徘徊最终饿死。
我还记得在来这所大学之前,我几乎每天都会有一阵在想进入大学以后的生活。爸爸告诉我绵阳是个很干净的城市,是四川第二大城市,是科技城,西科大很大,学校也不错。于是我很憧憬在这座城市这个学校的生活。我想,我要好好上课,去图书馆看很多很多感兴趣的书,我要参加活动,结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我要去逛逛绵阳城,去那些经典转一转玩一玩。我想得很美。
如愿以偿,我来了。读了志愿填报的第一专业。也许爸爸说的都是真的,可我到现在为止只能证实两点,西科大很大,学校也不错。其余的,不置可否。
进了学校铺天盖地而来的是学长学姐的各种推销、招新。各种组织的人好像是排着队一样在我们的宿舍里进进出出,每一张嘴都在说着各种各样的好处。开始上课以后,说课多,几乎每天都有大把时间自己支配;说课少,不上课的时间支离破碎,几乎做什么事都不够。花费十几二十分钟奔波在一点和另一点之间,要做的事情不过用了几分钟。
我很焦躁,我觉得这不是我要的大学。我是一个懒人,不希望自己像室友一样随时随地都可能被部长叫去干各种杂活。我希望自由和简单。可是我到现在为止也不能打心底里放松下来。大学好像有各种各样的证要等着我去考,我没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我不知道从何入手。好像有各种琐事每天都在缠着我。好像身边的人都比我有方向有斗志。我不满意这样的生活。
我还年轻,可是我不高兴。
那不如就这样,按着课表去上课,不喜欢的事就不做,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看看别人在干什么?我想这不是我的生活范围。我只想要简单。
如果我们不能按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去生活,那为什么要活着?我不想做不高兴的年轻人。
5日早上,11岁的红红因未完成家庭作业,害怕老师批评或请家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爬上窗台从三楼跳了下去,现多处骨折,需手术治疗。
作业的布置本来对于学生的知识的巩固是有必要也是有效的,但大量的作业,甚至是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作业,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来说,只能说是南辕北辙。完成作业的过程,本来也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和更多的求知欲的过程,而现如今,却俨然成为了学生们的噩梦。
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就一直心惊胆战,害怕丢脸和严惩。这样的心理阶段,想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而且时间不短。到了后来,我们好像不是在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做作业,我们只是为了应付,应付家长老师的严厉监督,应付一次接一次的考试,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做作业。
最终,作业成为老师威胁学生的武器,成为家长评断孩子成长是否顺利的标准,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而这一切的元凶又是谁?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学生的负担从没见减轻过,整体素质也没见有多大长进,倒是小学生因为作业负担重而自杀的案例频频出现,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何尝不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当手段变成目的,本末倒置之后,受伤的只能是作业重压之下的学生们。
刚入学不久,我们的专业知识或许连个初级都算不上。实践技能少得可怜,连写个简短的新闻稿都要憋个半天,写得出来还不一定敢拿出手。
可是书上告诉我们了,我们也一定都明白,新闻需要客观真实和完整。
对于我们来说,运动会是个练笔的机会。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好做,大事小事都可以被要求写个什么出来。可比起“写”来说,“不按事实来写”是个更大的难题吧。
同宿舍的女生加入了院团委的新闻中心,在运动会的第一天,她的任务之一是报道一项比赛,其中要求重点采访文艺学院的某某同学。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是院报嘛,当然可以对此有所侧重。当天我因为要写新闻稿,就和她一起去观看了比赛。然而,那位被指定采访的某某同学着实让我的室友感到难办。
他得了全场最低分,并且拒绝接受采访。
这是人之常情,室友确实也不便勉强,可还是要交差呀,只好打电话向上级汇报情况。上级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又向上级的上级请示。
上级的上级的回答让室友很无语。“把比赛中好的表现写在文艺学院的那位同学身上,不报道成绩,不写出冠军是谁。”室友无奈地向我转述了上级的上级的话,并且无奈地照做了。
我们的新闻到底是写给谁看?院报,顾名思义,最起码是面向学院的同学发出报道的报纸,那么,文艺学院的同学希望看到按照上述方法写出的的新闻吗?一场比赛,选手水平有高有低,结果当然有好有坏。对于得了低分的同学,情绪低落拒绝采访很正常,我们同时还看到了很多表现优异的选手,一样可以对他们进行采访和报道,为什么一定要报道本院的同学呢?为什么一定要把我们学院的选手写得集中了所有优秀选手的优秀呢?
新闻需要真实客观和完整。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在面对现实的突发状况时,居然经不起考验。
如果我们所写的新闻报道,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自己表扬自己,那么我想,任何人都可以百度一下,写出无数赞歌。
星期天和朋友去圣水寺玩。
走上阶梯就看到一个“地宫游乐园”的招牌,虽然知道里面就是些装神弄鬼的拙劣技术堆出来的暗室,还是想进去玩玩,于是连拖带拽拉了两个人和我一起进去。
5块钱的门票,进去以后无非就是些电动的东西在鬼吼鬼叫,可还是自己被自己吓得不轻。跌跌撞撞走到出口,看到一个男人坐在那里,守着一尊佛像,让我们拜拜佛烧柱香,让佛祖保佑。那时我心里已经响起爸爸那句话:“社会上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对你好,最终都会说到钱。”果不其然,到了后来让我们“捐功德”,不明不白的让写10元在本子上。我写了,然后放了一块钱在箱子里。
就算是1块钱,也觉得不值得。尽管那个男人不断地跟我们说,自己不会拿里面一分钱,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在积福什么什么的。但是当看到我放下的一块钱时,他的语气明显不爽了。
佛本是一种信仰,如果一个人信佛,它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当佛被利用为赚钱的借口和工具,宗教和信仰也就不纯洁了吧。有人说中国人在顺利的时候说自己是无神论者,在遭遇坎坷时就去信佛烧香,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精神信仰。当信仰渐渐流失,那些将人们的精神寄托作为赚钱工具的人,更是在推波助澜。
说“我佛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说在佛眼里,“四大皆空,众生平等”,我不知道佛是否存在,不知道佛是否这样想的,但既然这样认为了,麻烦不要玷污了自己口中的信仰。一个人的信仰纯洁了,才有支撑的力量。但谁又知道,谁是在真的信仰呢。
看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的视频。
我相信没有人是完美的,就算他在事业上有声望有名气,他在家庭方面也是有缺失的。也许家暴的出现有他童年的家庭模式在他心里植下根的缘故。
但他说爱应该是一种巨大的成功,自己的家庭只是千万家庭中的一个,我就无法理解了。
爱应该是细腻的温柔的,不是疯狂的不理智的,更不能将爱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联系在一起。世界上有无数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拿着文凭找工作,也许找到的工作做起来不尽如人意,更不要说“巨大的成功”,难道他们就不会爱吗?他们中的很多人比说这句话的人爱得更成功,更幸福。
而家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它的确是千万家庭中的一个,但对于身处这个家庭中的人来说,这千万中的一个,对于自己来说却是唯一的不可替代。我们的骄傲和伤口在外不能展示,在这里却可以得到足够的鼓励和宽慰。
爱是一种能力,不会爱的人是不完整的。缺衣少食,我们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去获得,但缺乏爱的能力,若要补上这一课,则需要很久很久,并且不一定成功。
在外地读大学的朋友打电话来诉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没什么价值和意义。和她同寝室的一个女生,交际能力强,认识很多学长学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快,而且做得滴水不漏;参加各种活动,备受瞩目……
而她自己呢,她觉得自己很平庸,没什么可以比得上别人,不喜欢参加很多活动,在学习方面也不占优势。似乎在这个小小的社会里,自己的存在没什么价值,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心里很烦躁。
何必这样否定自己?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果不喜欢参加活动,那就安安心心看看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没有学分可以加又怎样;在学习上不占优势,那就脚踏实地地区学去积累。如果连自己的眼睛里都只看到别人而看不到自己,那就注定是卑微的。
世界上有很多个目的地,也有很多条路,每个人的选择绝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只看着别人的选择,就否定自己脚下的路,那目的地是不是会越来越远呢?
之所以会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在追逐错误的东西。也许我们还不是特别清楚自己现在以至将来究竟要的是什么,但在探究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我们也是在进步的。不焦躁,一步一步的,我们会知道自己想追逐的是什么,也许根本不是现在我们所羡慕的东西,就算是,到时候再去争取,我们也才能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别人的生活状态在自己眼里似乎永远比自己的要充实活跃生动可爱,可就是你羡慕甚至嫉妒的那些人,也许在你看不见的黑暗里也懊恼过后悔过哭泣过。每个人的生活都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而你又能说你现在就处在最糟糕的时段吗?看看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过挣扎的高三和难熬的6、7月,自己适应了新的环境,交了新的朋友,脸上依然有笑容,这些比起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来说确实微小,可你敢说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喜悦不是真的吗?
所以不必看不起自己,英雄常常只有一个,更常常不是自己,但他做他的英雄,你就做你自己。他去拯救世界了,你就在家里喝喝茶上上网,又有什么不好?
我喜欢读书。当对于生活产生困惑时我喜欢去书里找答案,也许最后我的疑惑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也许更甚的是我从书里发现了新的疑问,但我总会得到一些从前没有的想法、观念。
书里藏着很神秘的世界,当你看到这一页,和你看到下一页,它告诉你的东西可能并不相同,每个人从同一本书里所受的益也是有大有小。可能在读完一本书后,我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感想,但书里面的一些句子常常会潜伏在你的脑子里你的心里,在以后的某一刻因为其他事情的启发而突然蹦出来。这时候你会感觉曾经看过的那些东西一定是有用的。
我喜欢读书,但我喜欢的是带着一种随性的感觉走进书里的世界,那是一趟没有目的而又舒心的漫游。刘老师要求写读书笔记,是为了敦促学生多读多看,是个办法,但在读的过程中,心里总想着要快点读完这一本,写完读书笔记,好进行下一本书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带着完成任务的性质,对于我来说,阅读在无形中带着一种强制性带来的压迫感,好像总有人在你耳边说:“快读啊,读了就要写读书笔记,还有好多篇没完成呢!”阅读的快乐大大减少了。并且,在我看来,一本真正值得读的好书是需要用心用时间去慢慢咀嚼和体会的,有时候我们在书中读到一些句子,就只是读过去,没产生任何共鸣,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感受过同样的感受,只有当有一天,我们亲身去体验了,才会蓦地想起,哦,原来书中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这样的感受,才有机会深深根植于我们心中,给予我们教益和启发。
学新闻的学生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涉猎各种知识,刘老师这样要求的初衷也许就是这样。因为有的人,也包括我,常常懒惰的病犯了,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也喜欢读书,但就是懒得动一下。也许我们都还没达到总是自主地去阅览的境界,所以仍需监督吧。我关于读书的理想地步,即是我不再需要监督,仍会被那些方块字吸引得牢牢的。
读书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我最近常常想起杨绛先生的话,也许我们的一些困惑,就是因为书读得太少而又想得太多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很难读。书里的很多句子我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常常又使我从一种困惑跌入另外一种困惑。昆德拉在书里写到了很多方面,人性、爱情、性爱、战争、媚俗……我相信还有很多我并没有觉察到的东西。
读这本书,我摘抄了目前为止最多的笔记。有很多话,带给我很深的震撼和思考。我觉得作者心很狠,他毫不怜惜地把很多丑陋的东西面上的那层皮撕下来,让我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看到那些血淋淋的现实和丑陋。
读完整本书,留在我印象里最深的是最后一个章节。在“伟大的进军”之后的那一章,作者很出乎意料地写到了卡列宁,那只特蕾莎爱着的狗。章名为“卡列宁的微笑”。我现在还记得特蕾莎静静抚摸卡列宁的那个时刻,“她已基本认定这个道理:根本不值得跟自己的同类好。但她又不得不对其他村民以礼相待,否则便无法在这里待下去,甚至对托马斯,她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表现得像个多情的妻子,因为她需要托马斯。幸好,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在何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感情,即我们的爱还是不爱,是善待还是仇视,而且,它们在何种程度预先受个人实力对比的制约,这是永远都无法下确切定义的。”
对于卡列宁的爱,和对于托马斯的爱是不同的。特蕾莎爱托马斯,在这爱里,有需要和依赖,她担心托马斯跟别的女人纠缠不清,害怕托马斯离开她,所以需要时刻警惕着,甚至在噩梦中,背叛的主角依然是他。而对于卡列宁,她的爱还要更纯粹。她守着它,它也守着它。在他们之间不再有猜疑和担心,如果不是生死的隔离,他们绝不会分离。
“他爱我吗?他曾经更爱过别人吗?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这是些探讨爱情、度量及其深度、对其进行种种猜测和研究的问题,也许正是它们将爱情扼杀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面对托马斯,特蕾莎是卑微的,托马斯的爱和在她身边的停留仿佛是一种施舍,而正是由于卑微,她将托马斯牢牢拴住。事实上,面对弱者的软弱,强者变得更软弱。而面对卡列宁时,特蕾莎的角色就从爱情里的卑微弱者变成了可以给卡列宁以守护和爱的强者,当相处的时间变长,他们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互相需要,没有背叛。
卡列宁发出的微笑是带着完全的信任的,直至死亡的那一刻。看完这一章,觉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爱还比不上和动物之间的爱纯粹和完满。是不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带着自私的基因,所以完满总希望先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而面对比自己弱的事物,我们的善心才会出现,来满足我们在和同类之间交往时所无法获得的东西?
我还需要继续思考。
昨天上午和班上同学去市区为贫困儿童募捐。
确实很出乎我意料,很多人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摆手拒绝,当我们敲开门说明来意时,他们很热情,拿出很多衣服和学习用品来。回学校以后,看同学的说说,有人表示很感动。也许通过这次募捐,我们的心也得到了一些充盈吧。
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婆婆。她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拿水果让我们吃,叫我们随便坐,然后进卧室帮我们拿她外孙女不穿了的衣鞋。
衣服鞋子整整装了两三袋,婆婆甚至还问我们要不要一辆小自行车。就在我们一边感慨婆婆心真好,一边准备告别去下一家的时候,她突然很迫切地要我们留下来,要给我们看什么东西。
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我们可能从没设想过的。婆婆从卧室的床头柜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嘴里一直念着“你们几个妹儿今天也是有缘到我这里来,你们也都有善心,我就给你们看看。”我们很好奇,可是在拿到小册子之后,气氛瞬间就变得阴森森的。小册子是XX大法的宣传册子。
婆婆的眼睛好像瞬间变得很大,眼神很坚定,不断把两三本小册子递给我们,说自己也没什么文化,眼睛又不好,让我们自己看。还说马上就会出现大动荡,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心里默念“XX大法好”“真善美好”就会逢凶化吉。听得我们几个人一愣一愣的。几次想走,都被婆婆拉着不断念叨着要我们信,一定要信。
好不容易出了她家门,似乎每个人都重新获得氧气了一样。有个同学很久都没缓过劲来,一直说可怕可怕。
我不知道婆婆口中的什么大法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可以吸引不止她一个人去相信,去传播,甚至去冒险,但我看出那个婆婆的信仰的心是真诚而坚定的。她捐给我们很多的东西,可以看得出她很善良,所以我不敢断言信仰那个大法的人都丧失了本性了。也许一个人的信仰并不应该带有政治色彩吧。
很疑惑的感觉。我们无法了解其中真实的内情是什么,所以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发言权。但是我想,善良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离所谓的邪路太近吧。
周末班上同学一起去南湖烧烤。
绵阳的公交让人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苦感。一行人浩浩荡荡,挤着38路,中途又换乘40路,挤得不亦乐乎,颠颠簸簸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气氛热闹又欢乐。在石桥上摆好桌子椅子,拿来几个烤炉,一群人吵吵嚷嚷,让本来不宽的石桥既拥挤又热闹。烧烤开始,烟熏火燎,女生多的好处在此刻显现出了,姑娘们各种贤惠,大家都有口福了。好吧虽然我没那口福。
不远的地方摆着各种小摊,打气球、扔飞镖、棉花糖、莲子糊……午后阳光洒在湖面上,反射出金灿灿的点点光芒。离开了学校的环境,和一群同龄人在一起,总是感觉到有一种无形中的认同感和默契,甚至连让人无比心酸的千字文也能集体背诵起来。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都是成百上千万大学生中的普通成员,我们吃着的是和别人一样烤出来的烧烤,我们所做的事情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是它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却是一段带着甜味的记忆。而我们又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光?当岁月如白驹过隙,我们预见到会面临分别。这样的机会将少之又少,这样的单纯的快乐将渐渐远去,我们会有更多烦恼,操心着柴米油盐酱醋茶,顶着就业、住房、孩子带来的各种压力,皱纹白发和心事一起增多。
我们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光,多年后还会不会有如今的意气风发。当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只希望我们可以尽全力保存好一颗快乐的心。
正如刘老师在课上所说的那样,在填报志愿时,大多数的同学和家长考虑的是上大学—学专业—找工作。可现实和理想总会有偏差,当如愿上了大学,进了专业,了解了现实,才知道人生绝不仅仅会是一条直线。
有人焦虑,因为未来突然变得不像想象中那样可以捉摸和预见;有人冥思苦想,希望为自己找到另外一条“出路”。
每个人都希望铺在自己脚下的是一条光明而又顺畅的道路,可是当现在的焦虑不安换来多年以后才只是有可能感受得到的幸福安稳,又值得吗?“过去”已经过去,“将来”还很遥远,唯一可以值得把握的就只有“现在”。如果我们总是在为心中的未来的那一天做打算,那么当现在也成为过去,将来也就成为了不被重视的现在,这样的循环,让时间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
享受现在才是最聪明的办法。“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总是在心里精打细算着将来,恐怕总不能如意,急功近利的思维总是让我们在无意间绕了远路。每一刻都应该被珍惜,这一秒和下一秒从来不会是重复的。只有享受过现在,内心的满足才会成为为未来努力的最大动力。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到,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倘若总是在追赶,追赶还没到来的未知的空间和时间,那么必定不能好好感受什么是当下的幸福,如果没有对幸福的感受,不断的追求岂不是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那么,牺牲现在的时光和机会换来的所谓将来,又值得吗?
最近社团搞水果贺卡活动,我几乎号召QQ上的所有人参加。水果每个5元。
当我兴冲冲地把消息告诉一位新闻系学长,他的反应不像其他同学一样,表示跃跃欲试。他问我,5元钱都拿来干嘛了?到了谁手里?如果是用来买水果,5元钱岂不是太多了?如果是买很好的水果倒可能需要5元,但问题是会买很好的水果吗?
一席话问得我招架不住,便去协会的群里问,有人回答我,但答案明显在面对这一大堆问题时不太有说服力。
我也是活动中的参与者,面对质疑,当然会为自己那一方感到不平:我们只是想通过活动宣传环保理念,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花费的时间精力都是不计报酬的,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质疑?但是站在旁观者的位置,我完全可以理解学长会发出上述的疑问。我们有权利了解从自己手中拿出的钱将去到何方,并且是清楚地知道。
想起自己也是学新闻的,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质疑呢?看了活动策划,了解了活动细节,液向大家宣传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那些问题呢?“怀疑一切”是一种很难有的精神和勇气,而我连这样的习惯都还没有养成。事物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并不代表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的事,的确存在问题,需要我们去挖掘和解决;有的事,没有问题,但向公众说得不明不白,容易造成误解,更需要向大家阐明。我身处于事件之中,却还没有第一次听闻这件事的人看得更清楚,是否也算是一种能力的缺失了?
我相信自己所在的协会,人都是善良可亲的,但是我恨的是自己,没有一种怀疑的习惯和精神。我知道,只有不断怀疑,不断挖掘,反复思考和争论,真相和真理才有可能浮出水面,而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
随着12月21日的临近,大家总会时不时提起那个传说中的末日。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当我们离埋藏在心里的绝望越来越近时,它也许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在最终的那一刻让我们血肉横飞地死去。
为了活下去,我们需要英雄。不在乎国籍肤色职业年龄相貌性别,只要Ta在危急关头带我们走出一条活路,只要Ta给我们以希望,只要Ta一直走在我们前方。我们像是在赌博一样,把所有一切都押在Ta身上,不过是以命相搏,仅此一次而已。
第一步丧尸片,《行尸走肉》。Rick无疑即是那个走在前方的人。他几乎满足了我对英雄的所有想象,并不是如超人蜘蛛侠一类的无懈可击的人,他是真正的“人”。会害怕,会绝望,会担惊受怕不知所措,总而言之,他有人性中的缺点。但他能够以更大的力量带给身边的人希望和出路,最可贵是知恩图报,在死亡面前依然有勇气和良知。
有室友说Shawn是坏人,因为他把R一个人扔在医院,还和R的老婆行苟且之事,后来居然还想杀R。表情极是不屑和不平。可是我想,在末世即将来临,满大街是丧尸,军警进行大屠杀的时刻,人总是害怕的。他贴近去听过R的心跳,也许是因为枪声太混乱,也许是因为内心太恐惧导致判断失误,他以为R死了,所以一个人走了,而在走之前,他用一张病床顶住房门以防行尸进入啃咬;他把R的妻儿带到营地,照顾他们保其周全。我不是想为S辩驳,只是觉得就判定他是“坏人”未免太过极端。他只是凡人而已。人和人总有不同,总有人更勇敢,总有人更智慧,那些人群中的智慧勇敢者会在危机来临时担负起带领大家走向光明的英雄角色,而其余的,都是凡人。
“He is my best friend.”我相信S的话。作为一个凡人,他并不可耻。
余秋雨的笔触很神奇,他描写的景物总是活灵活现的,让我随着他去攀登,去寻找,去仰望,去感慨。他写现在的景物,也写过去的历史,还写心中的感触。他向我展现的沿途风景,恐怕就算我自己亲历也无法如此细腻地感知到。
有人说身在复杂的人际和强大的压力下,我们需要有机会去旅行,放下身上和心里的一切繁重,去感受一路的风景。旅行不是逃避的方法,因为在旅行过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到本来属于的生活中去。余秋雨的这本书,是不是可以算带着我进行了一次这样的旅行呢?
读了书,才知道,要旅行,选择实在是很多,好多地方好多景色我连听都没听过,自己的世界实在是闭塞。也可能从前就有人踏过他走过的那些沙漠源泉小城仙境,但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人把所见所感整理得如此细腻,告诉我,还有这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探寻。
书中自有美景,但最记得的是一段话是“我到过一个佛教艺术胜地,那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思维机敏的讲解员把佛教故事与今天的社会新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讲了一门古怪的额道德课程。听者会心微笑,时露愧色。我还到过一个山水胜处,奇峰竞秀,美不胜收。一个导游指着几座略似人体的山峰,讲着一个个贞洁故事,如画的山水立时成了一座座道德造型。听讲者满怀兴趣,扑于船头,细细指认。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得踪影。”
看完这段顿时有一种如梦初醒的震撼感受。我也去旅行,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地经过景点,山水石木在导游快速的讲解下全都成了一个个为古人而树的贞节牌坊,望夫石似乎在哪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人造传说把本来单纯意义上的景点和道德教育无形中强行捆绑起了对游客进行销售,的确,这样可以增加景点的看点和游客量,但处处如此,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景色本来很美,自然的美是不需要人工的加工的,就算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遥远传说也只是画蛇添足而已。每一处美景绝不可能是大同小异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可能亏待了我们的眼,只有人类自作聪明的愚蠢才会把美丽变得重复而了无生趣。当善的道德被堆砌起来,哪里还看得到自然之美的巨大魅力?
读完这本书,觉得自然很神奇很美好,它的创意是随性潇洒的,大笔一挥,便可以成就一处天然的美丽。而我们最应该做的,绝不是刻意去雕琢和改变,我们只能去瞻仰,去感受,去和它相融,哪怕只是一瞬也满足。
2012年11月19日晚,由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研究生部、校团委主办,法学院承办的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辩论赛的8进4赛中的一场在学校新区东七模拟法庭举行。
晚上6点15分,记者到达东七模拟法庭,被工作人员告知此次辩论赛由于特殊原因将延迟20分钟左右。当时模拟法庭外已经有许多同学在等待着辩论赛的开始,辩手们在紧张的准备之中。此次进行较量的是文艺学院和材料学院,由于作为文艺学院在上一届的辩论赛中夺魁,大家很期待此次辩论。
晚上7点零5分,辩论赛在期待中拉开帷幕。双方辩手身穿黑色正装依次入场,气氛从开场前的轻松逐渐转入紧张严肃。
此次辩论的辩题为“大学生修双学位比不修双学位好处还是坏处多”,材料学院作为正方,所持观点为“大学生修双学位比不修双学位好处多”,文艺学院作为反方持相反观点进行辩驳。
在主席按照流程介绍了辩论赛的评委(政治学院张春华老师、计科学院朱文杰老师和体育学科部杨志国老师)后,参赛双方进行自我介绍,反方辩手的介绍颇具特色,“不修双学位,比尔盖茨依然成为世界首富,我是反方一辩肖寒;不修双学位,陈寅恪主依然是一代国学大师,我是反方二辩张雅斐;不修双学位,卡耐基依然成为钢铁大王,我是反方三辩陈文斌;不修双学位,习近平依然成为新一任国家主席,我是反方四辩杨雨奇。”主席宣布了比赛规则后,19点零8分,这场“嘴上的战争”正式打响。
第一阶段,双方进行开篇立论陈词。正方一辩首先进行陈词,主要以国家政策为立论依据进行立论,紧接着反方一辩针对一辩所述,从政策、经济学知识等方面进行反驳并陈述己方观点。
比赛进行到此,短兵相接的时刻来临——比赛的第二项,质辩环节。在此环节中,提问方提出一个问题的时间为10秒,被提问的一方需在20秒内回答问题。首先由正方二辩任意选择反方二三辩中的一位进行质辩,她选择了反方三辩进行提问,在提出第三个问题时,因时间终止而被迫停止提问。期间正方举出反方文艺学院的罗玉林学长修双学位的例子,反方三辩回应称“我和他不是一个年级的,除了我们都是男性之外,我找不到别的共同点。”赢得满堂掌声。紧接着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进行提问,在进行回答时,因为时间问题,正方二辩不得不再次停止发言。而在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辩时,反方拿出了准备的在西科大进行调查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反方三辩对正方二辩提问结束后,一场辩论赛的高潮终于到来。给予选手最大发挥空间的自由辩论时间到了。发言由反方四辩开始,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正反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辩手们积极交锋,甚至出现了一方辩手同时站起来的场面。反方二辩语言风趣犀利,让观众忍俊不禁,直至主席提醒才回复安静。激烈的场面让观众们的表情也随着交锋的内容而不断变化,在自由辩论结束后发出热烈的鼓掌声。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环节,双方四辩各有4分钟时间进行陈述。两位辩手抓紧最后的时间为今天的比赛中己方的表现添砖加瓦。正方四辩针对对方前面的发言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总结陈词,显示出作为辩手具备的现场应变和思考能力。
19点44分,比赛结束。在评委商议比赛结果期间,观众对双方进行提问,分别由反方二辩和正方一辩进行了解答,使观众对于此次辩论赛的辩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评委张春华老师在点评此次比赛时说,这次辩论赛可说是精彩纷呈,是目前水平较高的一场比赛。辩论双方各有优点,在立论方面都以理论为依据,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在自由辩论中积极交锋,善用例证,在总结陈词时技巧足。特别是反方在例证和文采方面较强。但双方皆有不足,即双方四辩的陈述对于各自一辩陈述的继承性不强。
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获得者为正方三辩,反方文艺学院在比赛中获胜。
作为首次参加辩论赛的新生,反方四辩杨雨奇同学称,通过参加这次辩论赛中,她认识到看问题应从多角度思考,重视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从今年12月31日起,国内网民长期以来享受的在线音乐免费下载服务或将成为历史。最近微博爆出,酷狗联合百度、QQ音乐推出高清音乐下载付费服务。在享受了多年免费下载音乐的“免费午餐”之后,互联网即将迎来高清音乐下载收费时代。
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表示,百度、QQ音乐、多米、酷狗、酷我等在线音乐平台已基本达成一致,将从年底开始推行收费下载服务。此举系响应华纳、索尼、环球三大国际唱片公司的呼吁,通过 “保底+分成”的方式与版权方进行分账。对于收费标准,各家网站尚未明确公布,但基本可能在1元/首与10元—20元/月上下浮动。对于网民们来说,好消息是此次收费只针对正版高音质音乐的下载,在线试听仍然免费。
上述消息爆出后,网友纷纷调侃:“元芳,此事你怎么看?”不少网友颇有微词,认为几家大网站是在“挟持用户”。但不少用户认为,此举对收听音乐影响不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影响收听,是否高清并不重要。
尽管对高清音乐下载进行收费有望增加网站收入,但从去年广电总局大力打击影视剧下载的结果和版权和运营费越来越高的情况来看,业界对此并不看好。一位付费下载网站的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的音乐网站、付费下载网站大多处于维持运营的状态,想要获利“几乎不可能”。
2012年12月7日,正值大雪节气,在空中哈一口气都能形成一团白烟。但在西71104教室,一项比赛却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西南科技大学首届环保工艺品设计大赛。
晚上6点50,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同学,很多人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参赛作品,大家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年级,等待着上台去介绍自己的环保作品。整个教室用气球装饰起来,作为主办方,环资学院的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
7时许,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本次比赛请来了环资学院分团委书记、大一新生辅导员、校科技部部长和承诺自然环保协会会长等12名嘉宾评委,他们将在比赛中对选手作品进行评判打分,最终决定比赛名次。
介绍完评委们,比赛正式进入正题,由参赛选手们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介绍自己的环保设计作品,争取获得评委的青睐。第一组的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由易拉罐剪成特定形状,根据一张具有环保意义的图片拼贴出马赛克纹理的图案,作为比赛的第一组,让人在称赞的同时更加期待后来者的作品。
此后的选手果然没让观众失望,第18组的作品芦苇创意相框,用校园里的芦苇和废旧鞋盒制作出意境唯美别具一格的相框;第27组选手制作的装饰灯在众多的灯饰作品中格外夺人眼球,通过将用剩下的毛线浸泡在白乳胶中使其硬化,成为灯罩,把气球挂在灯罩上,然后扎破,使灯罩上多了一种色彩,最后用彩带进行装饰,制作出温暖新颖的台灯和吊灯,获得观众极多的掌声。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要数第30组选手的船模和第31组的木屋模型。两件作品都是属于模型性质的工艺品,且皆是木质,制作之精美用评委邹高翔老师的话来说即是“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了。”
作品介绍环节作为本次比赛的重头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除两组选手缺席外,共有34组作品登台和大家见面,让观众们过足了眼瘾。
在随后的点评中,邹高翔老师称,比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好几组作品都很有创意,功能强大,可以看出同学们是花了心思去做的,同学们各有特长,希望明年都还能够来参加下一届的设计比赛。他期待第二届比赛的作品更有含金量。
本次比赛设有四等奖项,张倩希和苏乐同学分别以9.23和9.07分获得一等奖,李红梅、蒋琬筱、张兴秋3位同学摘得二等奖,而伍碧珂等5位同学和戴林珂等15位同学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晚上9点20分,比赛顺利结束。
在校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吃货们的战场也在运动场外同时开辟了。2012年11月7日,科技大学第六届美食节在新区七彩柱广场附近开幕。
本届美食节由后勤集团总公司和校团委主办,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和校学生会承办,中国移动绵阳分公司和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友情赞助。活动共持续3天,将于11月10日结束。
与去年的美食节不同的是,今年的美食节增设了一条街的摊位,为西科吃货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福利。美食节上有校内食堂所设的摊位,也有校外的商家抓住此次商机,设立摊点。食品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冰糖葫芦、大肉串、酸辣粉等等美食让在校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吃货们的战场也在运动场外开辟了。2012年11月7日,西南人垂涎三尺,目不暇接,更有卖肉串的阿姨们大跳《江南style》中的“骑马舞”,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饱了眼福。
在七彩柱广场,晚上还会举办晚会,同学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还可以观看精彩的表演。
11月10日,校运会的最后一天,运动场上气氛活跃不亚于前两天。上午9点40,最后两项以学院为单位的团体项目开始进行比赛。
首先进行的是广播体操比赛。各学院共分为4组进行比赛,各学院的同学们身穿不同的比赛服装,依次进场。看台上、跑道边,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各个学院的同学们热情高涨,不断摇旗呐喊,为自己学院的同学们加油助威。最终,土建学院夺得比赛冠军。
接下来轮到学院教工们登场了,他们的比赛项目是太极拳。作为一项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太极拳成为此次运动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太极拳比赛共分3组进行,各位教工们身穿各具特色的太极服,第二组中的计科学院更是使出了宝剑,并夺得高分。
高潮来自于运动会最后的啦啦操表演。在昨天的啦啦操比赛中,胜负已经决出,但今天文艺学院、外国语学院和环资学院的再次展示,依然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和叫好。姑娘们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跳起来,将整个运动场的热情瞬间点燃。其中外国语学院的啦啦操服装最具中国特色,以旗袍为基础,以青花瓷为主题,显示出别样的心裁。环资学院的啦啦操表演队一扫昨天伴奏故障的阴霾,表现出四射活力。
2012年11月8日上午十点一刻,西南科技大学第十二届校运动会的学生男子跆拳道品势比赛在东区游泳池拉开帷幕。
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中采用14进8的赛制。预赛中,每位选手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到指定位置,根据裁判“敬礼”、“三章准备”等口令进行跆拳道太极三章的动作展示。动作完成后,9名裁判当场进行打分并宣布。比赛过程中每位选手所用时间约为3分钟。
比赛中,选手和裁判对待比赛都严肃认真,现场气氛安静严肃。参赛选手们举手抬足皆透着一股英气,表现出跆拳道的独特魅力。
10点40左右,预赛结束,8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上午10点50,男子组跆拳道品势决赛开始。土建、材料、环资、计科、经管、信息等学院的选手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与预赛不同的是,决赛中选手的规定比赛项目为太极八章,比太极三章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经过裁判们的评定,经管学院的胡显辉同学以9.76分的分数夺得此次比赛桂冠,土建学院的石海同学和信息学院学的付云豪同学分列二、三位。
宿舍楼下经常摆着各种零食、小件等物品进行售卖,东西并不稀奇,卖法却让连不买的人也忍不住驻足——无人售货。
刚开始看到这样的售货方式时,我和同学讨论过,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是“只有大学里敢这么卖了吧,要是摆在大街上恐怕老板早就亏死了。”而一条新闻却打破了我们的预言。
事件发生的地点我们并不陌生,四川广元。无人售货摊上卖大小不一的柚子,和宿舍楼下一样,顾客自己投币,自助找零。也有很多人有和我们一样的担忧,觉得会不会有人白拿,可据摊主说,事实并非如此,一天下来赚了一百多,卖出的柚子都是付了钱的。
人们对此当然是赞不绝口,觉得这样的诚信在现今社会看来是异常可贵的。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为自己从前的臆测感到一丝羞愧,虽然这样售出的柚子并不值大钱,虽然买柚子的人并不是社会中的全部人,但毕竟还是有这样一群人,用切切实实的行动带给我们一点宽慰和鼓励。
有人说无人售货是对人们诚信的一次考验,我觉得更应该把这样的行为理解成一种信任。因为信任,才把货和钱通通置于无人监视的情况下,也许正是由于感受到一种被信任,人们的心才更自觉,比起外力,内在的自我的监管才是最持久而有效的吧。
接触新事物之前总是会兴奋地想象它是怎么样的,比如上大学。根据各种道听途说和经验之谈,大学的课程总体来说应该是个人兴趣所占成分较大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那么些课是我们不得不上的。
军事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这两门课就属于上述范畴。每节课都得去,有时候老师挺有趣,就多听几句,觉得讲得索然无味,就做自己的事情,或者趴着睡觉。几个课程结束之后,进行考试,要么开卷,答案在教室里满天飞,要么发答卷回去自己做,找度娘帮忙。这样的情况,对于大学生的素质素养的提升,恐怕不会有教学目标里说的那么理想吧。大学老师的知识水平并不低,他们所知道的绝对可以填补我们这些菜鸟的空白还绰绰有余了,我们也不是就想睡觉不尊重老师,只是强迫的学习那些味同嚼蜡的字句着实让人无奈。而那样的考察方式当然不可能让学生有深沉的思考和太多的获取,答案交上去,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得到学分。
没有人不知道这些,但人人都在做这些。那些不得不上的课,就像是长在脸上的的青春痘,明知它的存在,却又不能碰不能挤,只好任其存在,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消呢?消了之后,痘印怕是会一直存在吧。
有信念更应该有乐观
说的还是《行尸走肉》,这几天剧中的达里尔给我的印象越来越深了。
从最开始,觉得他只是个粗鲁的猎手,性格鲁莽,行事冲动,因为哥哥被扔在危险中而爆发;后来开始觉得他的生存能力很强,箭术精准;近来越来越感觉,达里尔是个乐观坚强义气的汉子。
当索菲亚走失在丛林里连续两天没搜寻到时,人人沉浸在一种仿佛无尽的沉默和无声的痛苦之中,能够做的只是祈祷再祈祷,乞求上帝的眷顾,达里尔说,不需要任何祈祷,我们会找到那个小女孩。当索菲亚的母亲在再次寻找无果的夜晚饮泣时,达里尔起身背起弓箭,在那个令人恐惧的夜里去寻找。当他在黑暗的丛林里跟安德莉亚说起小时候独自回家的事时,脸上带着豪爽的笑,以一种不在意的口气安慰着不安的安德莉亚。看起来冲动易怒其实有细心也勇敢的一面,带着绿林好汉气质的达里尔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让我印象深刻了。
他有信念,所以会在绝望的气氛中说出那样的话;他很乐观,在群尸横行俨然末日的境况下他依然可以讲起童年的趣事。也许是这样的他让自己变得更勇敢,也许是正因为勇敢他才有勇气如此。
有信念,但更重要的是乐观。信念可以支撑一个人,但有乐观更能让人有力量。看到达里尔豪爽的笑容,即使下一秒丧尸就一群一群地出现,似乎害怕也不会那么多了。
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夸赞西南科大,说是在最近的一个排名上西南科技大学位列全省第八,排在我们前面的几乎都是211和985学校,而且保证在2013年我们学校会有博士点。口气是绝对的自豪。
一大群心不在焉的学生被他超大分贝的声音绑架着,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人欣喜,有人起哄。可见被他引以为豪的排名并不是被所有人引以为豪。
排名到底多重要?我以为一所大学最重视的绝不应该是各种排名。学生经过各种挣扎和煎熬来到大学,听到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前固然高兴,毕竟谁不喜欢荣誉,但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教学能力和各种素质是否能得到提升,一所大学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反观现在的很多大学,甚至不止是大学,几乎任何机构都要去争个什么什么排名,用排名来做广告吸引人气,实质上呢?有的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免让人伤心失望。
排名作为一种荣誉可以争取,但绝不能为了争取而争取,它应该是种监督,而不是学校教育浮躁表面的病因,如此一来才是对学生负责。
人人都怕死,人人都自私,但人之所以为人,恐怕有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可以权衡思量,这件事到底能不能这么做?
身后是一群穷凶极恶的丧尸,前面不远就是小货车,自己的脚踝因为从高处摔下来变得肿了而行动缓慢,手里的枪只剩下一颗子弹。听起来情况确实很危急,所以,那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身边的奥蒂斯。”I’m sorry.”这是真心的。因为在后来的时间里,肖恩的脑子里一直忘不了当时的画面。也许我也可以把这理解为良心不安的谴责。
是你活还是我活?当然是我。人之初,性本恶。相比于性善论,我更倾向于性恶论。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为我的,在死亡与生存的选择面前,当然希望活下去。但后来的煎熬证明了另外一件事:我们需要的是没有心理负担地活着,否则活着将比死去难受。
人有本性,也有社会性。我不知道肖恩后来会怎么样,但只要良知尚存,我相信他的心里会有一个疙瘩,一道坎,自己再也过不去。
我和身边的同学一样,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传说中的验孕棒,的确是个不小的震撼,因为它出现在自习室里。
一共有两个外包装和一个外壳,不过也足够我们咂摸的了。我不知道这些包装盒的主人为什么要把它们丢弃在这里,是因为太慌张还是太匆忙?当时她又是怎样的心情和打算?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不过在这样的年纪和阶段,做这件事,心情一定不轻松。
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是好奇和同情。也许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现在做什么都很危险,不论什么工作什么职位,总之做人是很危险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再小心,因为我们没办法回到火星。保护好自己,对自己负责是我们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之一了,就算再深的情,也不会大过对自己的保护底线。如果他爱你,也不会只因为一时的冲动就让你独自去承担身心的重压。
希望那个女生好运。
人生应该被规划吗?或者是不是应该问,人生可以被规划吗?当我们面对生活觉得迷惘和不着边际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张望,想看看身边有没有可以借鉴学习的榜样,有没有和自己一样境况的人,最想得到的,则是“过来人”的忠告或是专业人士给出的职业/人生规划的样本和标准。
未来的事,现在真的可以规划吗?我们常常就连明天的事都无法完全把握,更不要奢谈一生的规划。要我说,未来的事,就等它来了再说。这并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悲观和回避,明天的事情为什么要费今天的神去思考呢?先把当下的这一刻过好也许才是珍惜吧。把正在度过的每一刻每一天好好珍惜好好度过,当昨天过去我不后悔羞愧,当今天到来我不慌张无措,当明天又变成今天我不是在留恋昨天,这就够了。
过好现在不是失掉远见,“远虑”当是每个人都有的。但生活的重心绝不应该在未来而是现在。生活不应该变成一种多余的负担,生活在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是尽可能的随性简单的,随遇而安不好做到,但能做到一点点也是一种福气了。不去过多的担心和规划,生活给我们的惊喜也许会超出我们的预料。
随着21日的逼近,“末日说”传得越来越神乎其神,特别是三天黑暗的说法让不少人觉得很可怕。在我看到的报道中,年轻人多数对此表示不相信,“还等着过圣诞节呢”,相信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为了在停水停电的黑暗的三天里和家人安稳度过,他们到超市大批抢购水和食物。
也许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到了22日早晨睁开双眼我们会发现传言的不攻自破,对此前的一切担忧害怕焦虑都付之一笑,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上班、上学。但也可能就因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经历了这样的一次“末日说”,我们才在这样一个死亡的假设下问过自己:什么对自己来说是最珍贵的?
老年人或许可以说是无知愚昧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的行为体现出亲情在心目中的至上地位。年轻人整天在外打拼忙碌,忘了吃饭忘了加衣甚至忘了要回家看看父母,也许只有在末日当前的传说下才会想起家里还有父母的等待和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叮咛。最后一刻,才会想到抛开一切正在努力追逐的东西,回归到内心,去想想自己追逐的初衷是什么,在末日的传说之后,才不会继续舍本逐末。
临近期末,许多人顺理成章地开启了“学霸模式”,复习得天昏地暗,看书看得如狼似虎。在对大学的很多事表示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之后,这样的情况倒是符合我们这些大一新生曾经的想象了。
某天走在路上,听见后面一对情侣的交谈,女:“赶快回去看书了,要期末了,不想挂科吧。”当时我就在前面笑了。看来在现实的期末面前,风花雪月什么的都要为“学霸模式”让路了。
我们当然也是一样,看书、写作业、复习,虽然都说比高中的考试轻松得多,但从没经历过的大学期末还是难免让我们时不时的紧张一下,看书的时间用得比平时多了,以遇到机会就想学长学姐讨教期末考的经验。开班会时,许多人都表示,现在必须要“学霸”一把了。
今天你“学霸”了吗?这句话似乎成了期末的暗号。要是我们一直都有这样的劲头,恐怕会比现在优秀吧?看来人果然都是逼出来的。
浙大一位学生坠楼身亡,他在遗书里写到:“关于人生意义问题的答案,我自己也找到了一个(即生命的存在不具有意义),所以我死了。”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几千年前,柏拉图提出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也在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我们不思考,不探求,人生仿佛就没有了意义,因为我们不能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这位学生敢于去思考这个永恒而艰难的命题,实属勇气可嘉,他的答案是生命的意义即是没有意义,我不知道是否是最终的答案。很早以前我就看有人说过,选择活着比选择死去更需要勇气。在我的阅历比现在还浅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谬论,因为我想死是件多可怕的事情,活着多容易。而现在,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活着是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充满荆棘和不确定的事,而死去多简单,双眼一闭就是天堂。
然而在探求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个命题的答案时,我们从来都是孤身一人的斗士,别人的思想或许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但绝不能左右我们的最终答案。是活着还是死去,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自身的意义永远都在于我们自身。也许终其一身都无法找到另自己满意的答案,但在追寻的过程中,我想很多曾经想不通的事情我们有时候会恍然大悟,这也可以算是一种额外的收获吧。
我不知道是不是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是那种一根筋的头脑,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么极端的。看电影的时候,总爱问爸爸“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玩游戏的时候,总是争着要当正义的一方。
看够了动画片里“维护世界和平”、“主持正义”的口号和人物,转眼开始渐渐接触单纯世界以外的社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些在我的判断中处于灰色地带的人和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好像那些从前在电视中看到的大奸大恶十恶不赦的坏蛋们就只是存在于画面中一样。
正义当然还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之一,但我们不可能一味地只盯着它了。在深刻挖掘社会现象和揭露丑恶的同时,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保持一些宽容?我的话太过于拖沓,还是用赳赳的话说:“仅持有正义的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的法门。因为正义必有它的短处:愤怒、仇恨、流血乃至付出生命。而宽容则对每一个生命一视同仁,护卫者它们。正义是父亲,宽容是母亲。一个新闻人须同时具备正义和宽容,此即是良知。我们容易犯正义太过、宽容不足的毛病。我们在拼爹,却忘了有妈。”严父慈母的确都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否则孩子的成长可能偏离父母期望的那根轨道。寻找正义与宽容的平衡,也许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激发出人性的善良。
让人人都有“下不为例”的机会,也许比一棍子打死更有力量。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周星驰的一句台词:“给个机会吧你。”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我相信例外的人很少,友情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常常和亲情爱情并列出现,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愿意放弃一些其他的感情和所得只为了保全那一份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感情。
我们需要朋友,不管是忘年交、莫逆之交、红颜知己、闺蜜还是其他各种各样名称的友情。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才会更鲜活生动,我们的感情世界也更丰富。也许这是我们交朋友的原因之一。
可越来越大,我听到了另外一个原因,一个更加功利化的原因。交朋友是为了今后的发展。很多大人都这样告诫我:“上了大学要多交朋友,以后他们都是你的人脉资源。”我知道,他们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大错,如果我出口反驳,他们一定会摇头说我还太小,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才会说出这么单纯的话。
说我幼稚也好,我还是觉得在这样一个“拼爹”“拼车”“拼房”的社会,我们如果还要“拼友”,未免对自己太过于残酷了。至少我需要的是简简单单纯纯粹粹的友情,至于它带来的附属品,不论是好的坏的,如果我是真心地珍惜这个朋友,我自然会义不容辞承受。
如果每结交一个朋友都是为了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积累,为了给自己的事业打基础,为了一些不是单纯的“想和Ta做朋友”的理由,未免也太可悲。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初上专业课,老师没有讲新闻专业的前途有多光明,而是浇了我们大一新生很大一盆冷水。我们的大学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名校,而且是一所工科学校,我们的学院在这所大学里只是一个小学院,没什么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没什么钱,我们的专业因为我们的地理位置而不具优势,并且,也很穷。他描述的前途简直不能更加灰暗了,这盆冷水浇得相当成功,直到现在,一学期快要过去,我们还经常说起开学时他的那些话以自嘲。
是自嘲,也可以看做是激励自己的法门。反正已经是这么的没有优势了,也不可能再有更差的条件了吧?反正已经这么没有优势了,当然要努力了啊。于是认真完成作业,好好看书,努力背千字文,虽然这些事做起来的确很讨厌很烦躁,但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是必须的。于是常常在一阵鬼哭狼嚎仰天长啸地吼一句“我要转专业!!”之后又坐下来继续手上的事情。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前途很远,也很暗。我们所缺的东西很多,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很无知,放眼望去没有看到一点点光亮,对于前途一无所知。但他也说了,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既然这样就不要再彷徨犹豫了,什么都不要怕了,也许正是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路就在脚下,在不怕的人的脚下。
“同时扮演教父和仆人、将军和士兵、圣人和市侩、智者和傻瓜、法官和囚犯、豺狼和兔子、刽子手和受害人、朋友和对手、合作者和竞争者——编辑的职业真是个让人神经紧绷和人格分裂的工作,在凤凰卫视的新闻编辑部工作,至少要慎重妥善处理十大关系。”在我看来,作者吕宁思的这段话向从来没真正接触过媒体工作的我绘出了一幅生动简洁的画面,我仿佛可以透过这段描述触摸到他,以及和他身处同一战线的人们的生活工作。
他写他经历过的事情,带出的感想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在羡慕他在战火纷飞的国家里穿梭报道的时候,我同时也为他所了解到的历史和他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折服。读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澳洲悉尼大学,主修过历史、俄罗斯文学和亚洲研究,当过海军、陆军、评论员、新闻采编总监。他一定还有更丰富的人生履历,但只看这些就已经足够震撼我了。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要多涉猎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开阔视野,而作者在叙事之余显示出了在这一点上深厚的功底。
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俄罗斯、朝鲜……他到过好多地方,见证过好多现场。他的笔调时而严肃,时而幽默,有时候又充满博学的味道。
也许对很多怀揣着做媒体人的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战地记者的头衔是沉重而骄傲的。因为危险和未知而沉重,却又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人们带来影像和消息而骄傲。吕宁思的叙述细致地向我展示了在进行战地报道时所遇到的点点滴滴的所遇和所感,让人在身临其境的同时感叹此人文笔的确不一般。战场好像离我近了一些,那些荷枪实弹的人不再只出现在电视影像里,他们的样子和动作都在我的脑海里跟随叙述而生动。吕宁思的叙述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更客观更全面。比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塔利班,好像那些拿着枪炮的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妖怪,好像他们都不属于人类的范畴,可在书里,我看到他们也是人,需要吃喝拉撒拥有喜怒哀乐。这时候我亲身体会到了客观全面真实有多重要。
“走着瞧,明天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大显身手。”在书最后的跋里,吕宁思这样写道。这句话是写给他所在的凤凰团队的,他的感激和鼓励可见一斑。当我们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所热爱的集体之中时,所获得的成就和满足一定更多更大吧。他的这本手记,字字句句都给我以提示和警醒。
“女神整容变女鬼”,这样的新闻标题乍一看吓人,点进网页一看图片更是吓死人。本来看起来已经比普通人漂亮很多倍的美女车模,经过整容后看起来面部扭曲不自然并且很吓人,活生生从“女神”变成了“女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歌里更有“人不爱美天诛地灭”的唱词,我相信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为了美丽煞费苦心,也听闻过很多女生出门前为了画个美美的妆或是搭配出一套漂亮的服饰而提前几个小时起床准备的事迹,这些在我看来都不为过。自己漂亮,不仅悦他人目,更重要的是自己感觉好,心情好了做起事来劲也足些,何乐而不为?
但对于整容,我绝不赞同。爱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我爸经常告诫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深以为是。享受了当前的美丽,想想年老以后的后遗症,值得吗?更何况中国不是韩国,整容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相比于人工美女,我想大众的口味还是更自然吧。最不济的情况莫过于失败的整容了,美丽没有,钱付出去了,还得到一大堆意料之外的口水。更有甚者整容失败死亡了,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
我们到底需要多美?那些明星们到底需要多美?我们可以看到在娱乐圈里还有很多人,他们的长相并不是最出众的,但他们的口碑却也还是出奇的好,有的是因为实力,有的是因为人品。由此看来,观众的口味也不是很叼。
每年的圣诞和元旦总是接着来,一个是中国的节日一个是外国的节日,当两个节日相遇时,总会更加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底要不要过洋节”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有人觉得中国人就过中国的节日就好了,何必去凑外国人的热闹;有人觉得中外的节日都可以过,连经济都全球化了节日为什么不能都过。
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其实不管是哪里的节日,只要能过得开心,又有什么不好呢?过节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大家聚一聚,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轻松玩乐一下而没有逃课逃班的负罪感。不管是过元旦还是圣诞,只要大家开心就好了。
当然,对于那些在平安夜拿个充气棒槌满街追打的人,我表示挺无语。就算不能按照外国的传统来度过平安夜,也不用自创出这样的玩法吧,毫无创意和意义,最关键是几乎每年都会出人命。这样的节日,怎么能过得好过得开心呢?
至于文化保护之类的命题,对我来说实在太大。
不善交际的宅男和大学里甜美可爱的女生相恋,一个是没有过恋爱经历的木讷男生,一个是被学长劈腿的女生。这样的恋情也许不被人看好,就连男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应该回去把剩下的泡面吃完继续过自己的宅男生活,但它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了,甚至有了“一辈子和你在一起”的誓言。画面美好而悠远,笑容清甜而幸福。
我以为这是一部结尾很好的微电影,可是事实证明我总是猜不到结尾。在看到女生隆起的肚子以及和闺蜜的谈笑时,我以为他们已经在一步步誓言彼此的诺言,可是也许电影就是需要“冲突”才能更给人以震撼和感想,也许这就是现实本来的样子。男生毕业后的工作不错,上司待他不薄升他做经理,可是挽着他走在身边,商量等会儿回家吃什么的人已然换了一个。
这是个很现实的结尾,它也许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也将继续发生在更多人的身上。结局不能说不美好,因为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事业爱情都有不错的现状和发展,只是作为观众难免惋惜。
难怪会惋惜,看过了开头,谁愿意相信这样的结局。可能不是猜不到结尾,而是不愿意作出那样的猜测吧。
“小屁孩,省下你的悬赏吧!你报警又怎样?这些小事谁会帮你查?我们的保护费不是白交的!你平时出门小心点!”在发出微博对提供偷手机的小偷线索的人进行悬赏后,叶先生受到小偷用女朋友失窃的手机发来的短信。
这些小事谁会帮你查?虽然小偷的行为恶劣至极,但他的这句话也许是对的,至少是很现实的。第一,失主不是什么大官、大富之类的人,地位就不重要;第二,警察也许见这种失窃案见多了,根本没放在心上,不过按程序办事罢了;第三,正如小偷所说,保护费不会白交的。
正是看警方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叶先生才萌生的发微博的想法。由此也可以看出警方对于此类“小案子”的不重视。而微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媒体平台,有时候起到的作用确实比政府机构大,这无疑是个悲哀。小偷的话是威胁,在我看起来更像是讽刺,讽刺那些吃着用着却不干实事的人。
福建惠安县城山富幼儿园4岁女童舒萍被一名自称其阿姨的陌生女子接走。警方出动百名警力抓获犯罪嫌疑人曾某红,并解救出舒萍。而此前,幼儿园老师一再撒谎,声称曾某红接人时喊出了舒萍的姓名,这让警方在破案初期走了大量弯路。
有些责任是不得不负的,比如这位幼师。在工作上所犯下的过失导致女童失踪,她应该立即亡羊补牢说出事实以便警方的搜寻和破案,而她却撒了谎,为破案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也许当时的她作出的只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但人是社会动物,懂得衡量事情的利弊大小,一个幼童的安危问题当然绝对比她的工作更重要,但她却依然撒了谎。
好在最终还是破案了,但她现在所要负的责任又多了一层,我猜想她的负罪感也会更强烈。有些责任是不得不负的,我们无法逃避,无论是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说都是不能逃避的。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也许还会给自己留下那么一点点的宽慰。
最近,“广州杨箕村已搬迁村民围逼‘钉子户’”的新闻在网上 炒得沸沸扬扬,随便一搜就能看到村民围堵“钉子户”的大量照片。
村民维自己的权没有错,人人享有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被他们围堵的人也是人,也有人权,在自己维权的同时,也伤害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而这样的现象是绝对不应该被默许的。既然我们声称自己构建的是“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甚至是“幸福社会”,我们的政府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这样的现象发生而无所作为呢?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和权益,这其中“公民”的概念是什么?法律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在这种时候应该站出来阻止村民们这种近乎野蛮的行径,而不是视若无睹,企图利用他们的无知来达到拆迁的目的。看起来似乎可以坐收渔利,事实上却是在造成更大的隐患——人们会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合法合理的。
维权是人的权利,但在法律意识尚未对全民起到作用时,政府相关机构应该出面教导民众,普法执法,让人们知道,违法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做。
战争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时常被后人用来作为某个时代的开端或终结看待。作为历史中沉重的一笔,战争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体报道和传播在战争中的地位也越发显得举足轻重了。
《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一书从国际关系学的视角出发,对国际战争的概念、战争传播与传播学的关系、战争传播的若干要素、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信息战及其传播、反恐战争及其传播、战地记者等做出了详细的解剖。最后一章“中国传媒透视国际战争”采访了众多一线媒体人,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呈现给读者,绝对是对本书最精彩的结尾。
对于像我这样成长在相对和平稳定环境下的人来说,战争是危险而神秘的。媒体的报道向我展示了一个更加近距离的战场,而这本书则更拉近了我与战场、战争中的传播的距离。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人类交往的行为”,而人类的交往行为使传播成为需要,因此传播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战争最初出现之日,传播就开始介入其中。我国古时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站为下”的说法,“心战”即是利用传播的力量。而时至今日,传播技术的发展更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快更近的实时消息,对于人们了解时事、做出选择至关重要。
作用和地位如此重要,战争中的传播当然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为公正全面真实地报道做出努力。正如在书的最后一章中,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在采访中所说,战地记者面临许多新课题。
今天听业界的老师讲课,收获到了更多的东西。现在回想一下,最记得的内容是老师讲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宪法规定的,是不容侵犯的。但是现实和理想是两回事,是有差距的,而且目前看来差距还不小。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想大家都是认识到这样的现实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因为我们一点一点的接近心中所推崇的自由,一步一步去实现理想中的新闻自由,我们觉得我们的努力会有发挥作用的那一天。
听起来真是心酸又感动。我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在学校和出学校到底是不一样的。在学校里我们接受的是一板一眼的书本知识,我们的心中满怀着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我们希望以自己的能力所及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不论是大还是小。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制度的约束,上级的压制,生活的烦恼,没有哪一个不是对理想的摧残。在学校里我们的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现实不允许我们在象牙塔里呆多久,我们早晚需要面对更多学习和情感以外的挫折和失败,我们也许会变成为了“小事”而放弃“大志”,我们的生活被物价和人际搞得四分五裂甚至没有一块完整的时间来读书。
差距就在这里吧。自由也许只有在理想中才是完美无瑕的,但我们依然追逐它,至少它给了我们方向。
我们宿舍的人员结构并不算复杂,6个人有5个都是四川人,只有一个是江苏人。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人员构成——只有两个省的人,也难免会在谈论家乡的时候争论起来。
我们当然觉得自己的家乡都很好,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不能进行比较的,一比就必定想要别人说自己的家乡好,大家都不肯示弱,绞尽脑汁想自己家乡的特产、节日、习俗来比拼。以比起来不得了,一个个明明是已经快20的人,却像小朋友一样偏要争个你死我活,想想确实可笑。
我想,对自己家乡的维护其实也就是对自己家乡的爱吧。家乡就如家人,陪着我们一起成长,见证了我们的幼稚和逐渐成熟,也目送着我们离开去求学。当我们走在外地陌生的街上,想起自己的家乡,熟悉的街道和小贩,闭着眼都能知道下一个拐弯在哪里,会觉得无比的亲切和想念,就如想起自己的家人一样。
所以不论怎么争论,都是不会有结果的,自己的家乡永远都是最好的,四川和江苏的好也只能是并列的,各有千秋。这样的争论也许还会出现无数次,在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家乡的好时,心里一定有自豪和思念。
“向虚假报道说‘不’!”这样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多少遍,要想完完全全付诸实施绝不容易,现实比理想复杂得多,这样的理想一直在路上走走停停。这本《我们错了》便是综合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各媒体以往搜集、整理得案例,加以扩展、整合,编成书加以发行,我想也算是“向虚假新闻说‘不’!”进程的一步吧。
书中收录了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对原因加以分析,借此总结教训,自律共勉。在每个人每个企业单位都积极表现出自己光鲜亮丽一面时,有一个团体勇于正视自己所在行业的弊病,对于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应该是有利无害的,有正视才有改正的机会,才有进步的空间。
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对新闻基本要素的核对、选用图片时未与摄影记者或相关人员认真核实造成图文不相符、记者写稿时生吞活剥不考虑实际情况、处理稿件时未使用化名……每一个案例都体现出一个失误,在教训中吸取经验以求进步,在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学生看来,这本书无疑是向我展现了采访中最细节的部分。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成型的合格的报道,就算是有不合格的报道,一般人也不会就细节去深究。而这本书深入解析了每个案例报道,给作为读者的我上了生动的课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进入大学学习的开始,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忠告。而这也算是新闻工作者心中的一条铁的纪律吧,不论资历多高从业时间多久,保持真实性都是媒体人的首要要求。“在新闻教科书中,对新闻的定义,大多采用‘新闻即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提法。追寻事实的真相,真实地报道事实,也就成为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最低的道德底线。”在本书的“总编辑手记中”,《当代生活报》总编辑陈璞这样写道。“道德底线”,这样的描述应该是最贴切的吧。
《我们错了》的出版,恰恰是向我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路。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尼采
我没有资格评论哪一种境界是好是坏,起码它们都还算是一种境界,在我的理解中“境界”应该是个褒义词吧。可说到向往,当然还是第三种。
“我是”,我理解为“我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不是政治中所说的权利的自由,不是法律中规定的天赋人权的自由,而是“我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的自由。
人和人不同,想法不同,选择不同,这就是我所要说的自由。不必要因为别人做什么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想走哪一条路,就去做,就去走。没有人知道到底哪一条路的风景最美。
既然选了,就不要在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东张西望,想要看看别人眼里的画面,这是每个人为选择的自由所必须要付出的。你是自由的,但你也要为你的自由负责到底。
活在当下,做好一个自由的自己,才是对得起自己手中所拥有的自由。
世界上无时无刻没有抱怨的声音,似乎从小到大我们总是不缺少可以抱怨的对象和素材。小时候抱怨老师太凶作业太多,长大了抱怨长相不好前途未卜,到了如今的年龄,似乎可以说是抱怨最多的时候了,离家求学不容易,学习专业知识不容易,想到今后的生活毫无住偶偶更不容易,总之觉得年轻真不容易。
大卫米切尔说:“年轻不容易,因为每件让你困惑和焦虑的事情是你破天荒头一遭。”也许这就是原因吧,从没遇到过的事情总是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害怕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这样的恐惧的确是折磨。
还有便是无数已经扑面而来的和可能降临的失败。有人说二十岁到三十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或许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听起来的确很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仿佛社会要把我们的血抽干殆尽。但说这话的人也说了,你总得撑下去,上天只会给我们能过得去的坎。
年轻不容易,什么都不容易,但说再多也还是那句话,总得撑下去。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直我把它扳直。
相信“末日说”的人除了玛雅人一定不剩多少了,可趁着末日的噱头,不少人也把12月21日当成了另一个起点,称之为新纪元的开端。
也许是因为在生活中受了太多的委屈,承受了太重的负担,经历了太多的艰辛,所以人们才会需要这样一个假象的起点,让自己假装可以重新开始,就好像再从头活一次一样。其实充其量这一天也就是个冬至而已,顶多三五成群喝碗羊肉汤就算完,可是人们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硬是要用21日把自己的生命分割成两部分,似乎经过了这一天就可以完成一次重生和蜕变。
可第二天起床,可能除了觉得天气变冷了点不会有其他什么大的变化,该干嘛还干嘛。该来的委屈、负担、艰辛还会一样不管不顾毫不怜惜地向你迎面砸来,没有其他的选择,你还是只能一如往常默默承受生活的虐待。
想象中的起点,不过是苦恼的人的一次yy,过后,发现黑暗并没有如期笼罩整个地球,太阳照常升起,催促我们为了生活忙碌。末日仅仅是个娱乐而已。
读到这本书是个意外,在书店闲逛时被书名吸引。中国人的病,是什么?如何产生?怎样治愈?翻开书,也许沈从文先生可以给我启发。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产生和存在必然有它的理由,也必定不会是完美的,否则法律将一无是处。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些人,他们以一种全局观念去体验自己所在的社会,以犀利的眼去发现社会这棵树上的虫眼,以尖锐的方式毫不避讳地向全社会指出,沈从文可算其中之一。直到今天,他所描绘的社会和人的丑陋的一面依然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着,自私、懒惰、浮于表面、没有独立性与创造性……关于自私,先生对我的启示颇大。
一个人有这样的毛病也许尚可生存,因为只要他还有求生欲念,必定会为了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为自己奔波劳累,尽管他不愿意,但这样的顽疾若在社会上生根生长,危害便不是一两句话可说清楚,也不是一两天可根除。当人人不以为意,病人多了,我们的国家便危险了,“一个自私的人照例是不会爱国的。国家弄得那么糟,同它当然大有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教育是建立在“不自私”这一层面上的,“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导也是诸如“孔融让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类,但我们可以悲哀地发现,自古统治者即利用儒家这样的人生哲学来进行愚民教育,要老百姓“听天命”“尊帝王”,而当天赋人权的意识初次进入饱受压迫的人们的视野中时,物极必反的现象又出现了,“自我”“自由”在人们眼中变得等同于“自私”“自利”,由此造成了国民道德的堕落,社会风气有时甚至不如封建社会。一个社会人,有权利,也有义务,我们绝不可能只享受社会带给我们的福利而做“甩手掌柜”,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去争取应有的权利,也去承担自己做人的义务,从而我们的国家才不至于在世界上被排斥,我们的国民才不至于在国外觉得被鄙弃。毕竟自己的脸面还得自己挣。关于这样的病,沈先生给出一剂良方,要把依赖性看作十分可羞,把懒惰同身心衰弱看成极不道德。要有自信心,忍劳耐苦不在乎,对一切事皆有死里求生的精神,对病人狂人永远取不合作态度。这才是救国家同时救自己的简要药方。
从政治看开去,从自然看开去,从身边的普通人事看开去,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教益和思考。“我”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信念与爱对未来有多重要?国民和整个国家的出路在哪里?作为以散文而著名的作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沈从文的解答让我看到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尖锐一面,正如本书选编者所说,“‘独立人格’,‘自由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勤勉风范,儒家的忧患意识,这一切都从沈从文的文字里汩汩而出。由此,我看到的沈从文便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似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分不开的一对,只要说到其中一者,大家必然会将其与另外一词联系起来。而一旦与“爱国”沾上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再简单了。《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作为爱国教育系列丛书之一,就是一个例子。
每一种文化有有点也有缺点,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书中向读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开放性与传播历史和优点,也谈了传统文化的弱点。虽然将优点与弱点分列,但我认为这些优点中仍不乏可供今天的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
鲁迅先生曾撰文论述“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占有,要挑选。在本书中也谈到“拿来主义”,不过是古人的“拿来主义”。从物产、科学到艺术、宗教,从东亚、东南亚到大洋彼岸的国家、民族,只要是在当时先进的文化,国人几乎来者不拒,以极大的热情将其学习、运用和发展,这样的汲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以史为镜,对照今天的我们,处于同样的地理位置,拥有更为发达的资讯网络,人们的学习热情却似乎比不上我们的祖先。也可能是在学习与不学习之间徘徊久了,等到终于下了决断,别国又早已超了我们一大步。
对于邻国日本,国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大多数人对其的态度是仇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的文化中有一些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的祖先也的确这么做了。日本知道用铁知道刀剑,是由中国学去的。但它经几百年的钻研改进后,制造出的日本刀,却十分精良。宋代诗人作“日本刀歌”,称赞它是“宝刀”,转而被引入中国。这是电信过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例子。而今天,一些无知之人只管叫喊着“打倒小日本”,而无视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文化,这样只是一种自杀式的爱国罢了。
在论述古人的“拿来主义”时,书中本章节的朱标为“健全自信的民族文化心理”,古人的自信也许是因为以天朝自居而自负得来,但今天的我们若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仅仅以仇恨为理由不学习和吸收,则更为可悲。
在中国,“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士农工商的等级排位在今天虽然明面上已不成立,但多年来的公务员考试热潮未见消退迹象,清闲、体面、保障被视为公务员工作的标签,“国考”所受的关注和追捧年年高涨。但当这种“一杯清茶一包烟,一份报纸坐半天”的“金饭碗”工作需要常年出差、晚上值班、节假日加班等额外工作时,很多原本打算报考2013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叫苦称其为“史上最苦金饭碗”。
很多人对于公务员这一职务的定位是偏离本意的。我们一直宣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即是公务员,而社会中大多数人报考却只是将其作为升官发财掌权的一块跳板,也有人只是为了过上稳定清闲的悠闲日子,有事上班,没事儿走人。喝喝茶,打打牌,上上网,办公室里空调吹着,电脑开着,有人来办事还得求着,现实中的多数人活生生把公仆做成了大爷。带着这样的期望和憧憬,却面对着备注上的那些苦差事,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也许着实让人心酸和茫然吧。可是,看看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其他人,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用付出换收获?就算是风光无限的明星,也还不是必须时刻马不停蹄赶来赶去不歇脚?凭什么公务员就不能做那些诸如加班、出差、值班之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做的额外工作呢?“史上最苦金饭碗”的抱怨是不是显得太矫情了?
这种矫情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以往多年来公务员们给人们的印象即是轻松稳定自由,而人们追求的也不过如此吧。在为自己的子女相亲时,听到对方是公务员,父母们对对方的印象分便蹭蹭上涨。社会的风气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这样一个“铁饭碗”,谁不想拥有?但想一想,在我们的理想还单纯不被污染时,我们的人生字典里怕是还没有“公务员”这种事物吧。可如今,不要说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就连为了施展才能和抱负而报考公务员的人也是屈指可数了。社会的可悲由此可见一斑。
公务员变成“史上最苦金饭碗”在我看来绝对是一件好事。让那些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的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对是颠仆不变的真理,这世界绝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当然更希望他们能够醒悟,真正做一个为自己和社会的自由和进步而工作的人,不要将后人带入对这一工作更大的误区。“生活要有态度,考公务员也要有态度,要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还是罢了吧。”
小时候对死亡的认知不多,只知道恐惧,也许越是看不清楚才越害怕。到了高考那一年,我对这件事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高考前外公逝世,接着曾祖母因为摔了一跤而瘫痪,失去一切能力,唯一比植物人好的就是能睁眼,尽管大家不约而同缄口不言,但我们都明白能做的只是等死。那个时候感受到的失落和近乎绝望的感觉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的。
那天晚上我在莲蓬头的水流下捂着嘴哭。我想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这样,生病,生命在药物、各种输入体内的冰凉液体和各种化疗放疗中被慢慢消耗,最终殆尽,在一片火光中只留下供人瞻仰的一抔骨灰。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寿终正寝”是个多么好的词。
我是在中午去的。那天我在上课,回到家奶奶跟我说外公在那里,让我去看看。我吃完饭,和爷爷一人一辆自行车,去殡仪馆。我已经忘了那天天气是不是很热,也忘记了那天爷爷奶奶大姨和我说话的表情。但我记得那天的路是怎么走的,在哪里过了马路,在哪里下车来推着走,记得我那天穿了一件浅蓝色外套。而且直到现在,我回忆起那一天,耳边还是马上会响起那天的哀乐。
有没有“那边”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解脱了。不用赤裸着身体,不用任人摆布,不用再绝望地冲我摇头。也许生命的逝去换来的是尊严的回归。
我能做的,也不过是在每一个我所知道的灵魂逝去后,说一声,走好。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明日歌》,在今天的解读中又多了一层含义:拖延症。
看看你是否时常处于这样的情况中:一份开了头的电子邮件,写给工作伙伴或久违的朋友,却迟迟处于草稿状态;一张待收拾的书桌,杂物几乎淹没了重要的文件;甚至,拖到最后一刻才磨蹭着收拾远行的行李,风风火火一路狂奔去赶即将起飞的航班……网络上有无数人表示自己“中枪”,拖延症一词在今天似乎格外流行。
到底什么是拖延症?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心理学研究者有三个标准来界定拖延症:第一,这种行为会阻碍你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没有必要的,仅仅拖延完成事务。第二,拖延经常为患者带来压力、负罪感、降低效率、恐慌,及其他人对你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不良评价。第三,会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由此看来,莎士比亚笔下“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哈姆雷特很可能“罹患”拖延症。
引起拖延症的原因可能是心理因素,当一个人感到焦虑、自我价值认同感较低,或者受精神困扰而自暴自弃时,就可能造成拖延。对于一些人,极顽固的拖延症为他们带来极度的困扰,引起了巨大的生理功能缺陷。这些人很可能受潜在的抑郁症或者注意力缺失过动症的煎熬。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求助心理治疗已经有必要。
另一个造成拖延的因素则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有时也许会让人们将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乔布斯和王家卫,看看他们的作品,完美主义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物极必反,根据 Robert B Slaney的研究,无法自我协调的完美主义者会有着很高程度的拖延,那些将自己的完美主义视为困扰的人,会有很高程度的焦虑。
关于“拖延是病吗”的问题,答案尚存争议。研究者更倾向于把拖延叫作“典型的自律障碍”。尽管对此种行为的研究程度尚浅,但在一份经过十年研究的关于拖延的报告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Piers Steel教授综合了有史以来最有置信度的691篇关于拖延症的专业文献,进行了各种复杂的、交叉印证的统计分析,全面解答了与拖延症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对于需要更深入研究的拖延症来说无疑是个好消
息。作为众多美剧中的一部,《破产姐妹》算不上什么大制作大场面的剧。它的场景只是在几个地方换来换去,类似于情景剧的感觉,主要人物也只是来来去去那几个。剧情并不复杂,只是美国威廉斯堡的穷人的日复一日的生活,掺杂着众多重口味台词。但我喜欢它,喜欢剧中的Max.
她用一种看笑话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活,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以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情去面对,有时候她也逃避,但在我看来她是勇敢的。她的身世如果放在我们任何人的身上,大概都是不可回首的过去了,但在她的口中这些都是开玩笑的原材料之一。
看到第二季,太多太多的台词都一笑而过了,但Max对Caroline说的一句话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小蛋糕店在希望中开起来却又在失望中倒闭,Caroline对于这个最先由她提出来的梦想似乎已不抱任何希望,她没有像以往那样鼓励自己和Max,她发现她的希望好像在别处——可以由临时工升为初级行政管理人员,有医保,选择更多。她很开心,和Max分享这个好消息,还向老板提出让Max做助理。可是姐们不领情,不但自己不去做,还撒了个下流的谎让Caroline也没了这份工作。
“如果你不想加入蛋糕梦也没关系,但至少你要找到别的梦想。别天上掉什么,你都扑过去。这是梦想,不是男人。”哈哈哈。虽然如Carolines所说,这样的比喻“果然很下流”,但它的确很中肯。
别天上掉什么都扑过去。当然如果是自己想要的,就要毫不犹豫冲上去了。必须的。尽管她时常显得玩世不恭不务正业偷奸耍滑,但这句绝对是对的。
《倾城之恋》,对于这个名字的印象,多是因为张爱玲。她和“上海”、“旗袍”这样的词好像脱不了关系,改编而成的电影也是这样。
在白流苏眼里,自己是“乡下人”,在范柳原看来,她却是“真正的上海人”。大概是因为国外的生活经历让他看到的是丰腴奔放热情的洋妞,而刚回国时,在见到白小姐之前,那些个太太小姐们又多是攀援的人家,不以真心相对。这样的情况下见到白流苏,当然把她的腼腆自卑都当成金贵的事了。就连那一低头都能俘获他的心。于是将本来的相亲对象置之不理,而与白家六小姐整夜共舞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他的喜欢却让白流苏陷入了难堪的境地。本来就和家里人刚刚撕破了脸,现在大家又都把她当成是破坏妹妹亲事的人,处处刁难,时时嘲讽。
家呆不下去了,钱被哥哥们挥霍完了,自己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跟着徐太太去香港,也许那里会有新生活。
新生活的确有,因为范柳原在那里等着她。
女人一旦坠入爱河,往往比男人更投入,更渴望归属。可偏偏那男人自由惯了,习惯了东飘西荡,又不是受着中国传统礼教约束长大的,这时候女人难免痛苦。白流苏就这样跌进了悬崖,除了继续走仿佛没有别的出路。虽然后来又回了上海家中,但那个家在白流苏看来兴许还不如香港,冷嘲热讽继续着,对范柳原的想念不曾停止过,因此在他一封封电报的催促下,她第二次来到了——或者说回到更适合——香港。
还是没有结婚。他害怕娶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管着自己,她急切而悲伤地想要一个名分。直到轰炸到来,范柳原去不成英国了,每天和她在一起,躲避轰炸,清扫屋子,吃些粗茶淡饭,过着平凡日子,最重要的是,他们结婚了。虽然只是在报纸上登一则启事,但已经足以让“再嫁从身”的白流苏又哭又笑。
电影就此结束。可是轰炸总有一天会结束,战事总有平息的一天,到了那时候,范柳原会为了生计或者习惯再回到社交圈混迹,而白流苏习惯那样的生活吗?那时候的她是不是又会回到和以前一样甚至更深重的无处言语的思念和挣扎?倾城之间和之后的倾心,可以托付一生吗?也许是我悲观了,希望。
在我看过的电影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剪刀手爱德华》,这部由约翰尼德普担纲男主角的影片讲述的是一部关于机器人的现代童话。在一座古堡中住着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很多东西,最后还发明了一个他起名为爱德华的机器人,他教给爱德华人类的礼仪和文明,告诉他什么时候微笑什么时候沉默,几乎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然而有一天发明家突然辞世,留下爱德华孤身一人,还带着一双剪刀手。一位女推销员误打误撞发现了他并带他回家,接着爱德华和推销员的女儿产生了爱情,可悲的是最终爱德华没能获得美满的爱情,只能回到古堡,孤独余生。
在故事方面,影片描述的故事作为一部现代童话,由于加入了机器人作为主要元素,显得较为不同。看惯了流俗的爱情故事,不论结局是生离死别还是圆满大结局,都难免让人觉得陈旧乏味,而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机器人和人之间,似乎有打破常规的意味,更添了几分吸引力。故事中设置的人物角色性格都很鲜明,其中出现的推销员女儿的男朋友带动了整个故事的冲突的发展。由于嫌恶、嫉妒等原因,他陷害不谙世事的爱德华,使大家都误认为他是小偷,这也直接导致爱德华无处可去,最终回到古堡。无害的爱德华和险恶的人性的博弈令人感到很痛心,他甚至还没有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就结束了。
整部影片在色彩方面运用了很多类型的色彩。首先出场的古堡的整个环境是深灰的,大门、地板、天空等都以这种颜色带来的感觉作为基调,给人厚重久远的感觉。而影片的主人公爱德华身上也带着色彩的含义,他面色苍白,穿着黑色的皮装,剪刀手闪着银色的光,这一切都显示着机器的色泽和质感,给人僵硬的感觉,将一个机器人的特点通过色彩的安排显示出来。推销员的出场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她的粉紫色套裙和帽子,还有粉蓝色箱子,以及她所处的五颜六色的环境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和爱德华原来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后来爱德华修剪的树木都是绿色的,绿色所代表的平和与和谐安宁正是当时爱德华所享受着的,也是为后来故事的跌宕发展埋下伏笔。爱德华爱上推销员的女儿金后的一个画面中,金穿着白色的礼服,爱德华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冰雕,落下的冰屑好像雪白的雪花飘落,场景唯美感人,爱德华的黑和金的白也构成了一组强烈的对比,在唯美中又带着一丝隐约的悲怆。所有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对比让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画面是最后一幕,那时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爱德华依旧住在古堡里,当镜头里出现爱德华不停制作冰雕的画面时,我感觉到深深的震撼和感慨,冰屑大量地落下,带来了蜂拥而来的回忆和震颤。
爱德华的饰演者约翰尼德普是我最喜欢的国外演员,他的演技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部影片中更是把一个机器人的喜怒哀乐、欢喜沉默都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无疑是本片的一个加分之处。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灾区人民更多的是通过电台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了解事态的发展,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20日早晨,那一瞬间的惊恐过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打开微博、微信进行信息发送和灾情查询。由此,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5年前,微博尚未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个有140字限制的信息载体是在2009年开始以摧枯拉朽之势覆盖整个中国互联网的。也就是在这一年的8月,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的新浪微博开始运行,第二年,它便迎来了发展路上的春天。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截止当年1月,该产品在全球已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而微信更是在自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后的两年内,用户数量即达到3亿。超高网络人气的聚集,使得微博和微信在雅安地震中有了发挥强大作用的基础。
地震的发生毫无预兆可言。摇晃平息以后,公众迫切希望知道震中在哪,震级如何,造成了怎样的损失。这时电视、广播不能立刻对事件情况进行报道,报刊更不可能解答人们的疑惑,传统媒体在此时显得相当无力。能给予人们答案的,就是自己。通过微博向其他数以万计的用户表明位置,发出图片或文字,描述灾情和感受,用户们自动地成为了一个信息源,使得由于地震而中断的通讯得以以另一种方式传递消息。微博的众多用户使数量庞大的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得到扩散,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它的扩散能力极大地便利了救援信息的传递,在无形之中为生命救援开辟了一条通道。通过微博进行LBS定位(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获取救援也成为新媒体运用的良性方式之一。
微博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除了普通网民,还有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企业微博、草根名人和意见领袖们,他们的知名度和可信性都比普通人要高,更有利于助力救援。作为有影响力的大V们,他们各自拥有众多粉丝,在网络上颇有一呼百应的能力,在灾难发生时,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承担起了信息传播核心的责任。微博用户“作业本”称其关注者如果需要帮助或者呼救,可私信自己,通过登录自己微博发布救助信息。此举被网友称赞“大爱无疆”、“最接地气的一条微博”。李承鹏称自己有川藏越野车一部,并表示熟悉雅安地形,愿意帮助,同时分享汶川地震的一些经验。罗昌平则称无偿向参加救援的机构和媒体提供用车。“飞象网”项立刚呼吁灾区的微信用户,若不是特别需要,可以退出微信登录,以保证电话、短信的通信资源。发布信息建议用微博,对信令占用少。
企业和官方也开始利用微博,重庆移动表示雅安市境内的所有重庆移动客户紧急开通欠费不停机服务。雅安联通官方微博表示抗震救灾时期,芦山县、宝兴县联通用户短信通话全免费。公安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等也纷纷通过微博向市民发布消息,避免信息堵塞和中断造成的救灾不力。
除了国内的信息传递,微博也助了海内外的沟通一臂之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海外人士不仅能够确认国内亲朋是否安全、了解中国灾情,还可以传递慰问,表达友爱互助之情。凡此种种,通过微博这个新兴的媒体形式,在灾难面前传递正能量,在后方推动了救灾的进行。
越紧急的情况下越需要监督。在全国,尤其是在灾区陷入灾难中的悲怆之时,有一群专业人士,着眼于监督地震后的政府作为和媒体报道,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济善园之三慎斋”发表微博称四川卫视在地震发生后仍在播抗日科幻剧,微博一经发出就引起强烈反响,在公众的强烈要求下,四川卫视才开始进行抗震救灾的报道。而此后无数条以“为救援让出通道”为主题的微博及时阻止了志愿者们盲目进入灾区,为救援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和空间。又如此次地震中,呼吁救灾的红十字会收到数万个“滚”字回复,网友是否有失偏颇或是红会的信誉问题暂且不说,从中我们的确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强大监督力量。
当然,尽管有传递正能量、扩散救援信息等巨大作用,社交媒体自身的缺陷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自组织能力成为一把双刃剑,既能够让网民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做到“不停留于无助的悲伤中”,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谣言的生长提供了一片沃土。“谣言止于智者”,微博中即有智者。“微博小秘书”、“微博辟谣”等账号联动,开始进行扑灭谣言这一艰巨的任务。
不仅是微博,由于微信的工作原理是分组交换的业务模式,其在震后的使用也是大热。经过压缩处理,它占用的通道可宽可窄,并且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因此信息可以一站站推送最终到达。很多人发现在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下,靠微信还可以收到和发出消息,得以向家人朋友报平安。而在汶川地震发生时,以这两种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尚未出现,相比之下更容易凸出其重要性和可用性。
突发的公共事件如地震、禽流感等,其突发性、公共性和多变性对于媒体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新媒体的及时性、大众性和灵活性恰好与之相契合,几乎是完全符合突发公共事件对于媒体报道和信息传递扩散的要求。而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更强的互动性,这一点对于引导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表现出慌乱与盲从情绪的人们,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关系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也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和谈论的焦点。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希望了解其他人的想法,跟进事态的发展状况,也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传播,新媒体正好为人们的交流和互相了解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平台。因此,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说新媒体已然成为继传统媒体之外的又一只“上帝之手”
也不为过。一部毕业作品最近大热,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前看过小说,现在再看电影,觉得那些“近十年最合格的青春片”之类的称赞未免太过夸张。小说描写的东西始终比电影更生动,更细腻。
抛开电影的制作水平问题,这个故事的卖点之一就在于:青春。这是个永垂不朽的话题,我们总是觉得这并不是个简简单单的词而已。在多数人的观念里,这个词的涵义不浅,什么不堪回首,热泪盈眶,痛过爱过之类的,都可以作为这个词的前缀表达那些青葱的爱恨和不朽的悼念。
一个问题始终不时被提及:到底什么才是青春?
故事里的女主角,她的那段时光理所应当地被称作青春。她放肆地笑闹流泪,勇敢地去爱去遗憾,她的青葱岁月仿佛轰轰烈烈的爆炸,留下的火花就可以给养余下的一生。
看完她的青春,不少人感叹自己的青春“被狗吃了”,还没好好度过就已经逝去了。可没度过的东西,又何来失去之说?也许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和郑微一样疯狂过,但更多的人是在安安静静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着和大家一样的事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太大的曲折起伏。这也是青春。
青春应该是没有定义的,因为青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私人的东西。不必去羡慕别人,也不必去惋惜自己,只要经历过,它就必定是存在的。在《开讲啦》的一集里,请到了徐静蕾做嘉宾,那一期的主题就是关于青春。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的发言,用一句话来定义自己的青春,他说他的青春是不为叛逆而叛逆。我们并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有过青春,甚至不需要向自己澄清,感受过,就已经足够。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