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16 10:53
标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案例】
驱动报纸变革的三股力量
2011年10月09日11:19 人民网 微博
在这世界上,目前还没找到一种死亡的媒介,就像电视出现时有人预言广播将会被淘汰,有谁会料到“汽车社会”的出现令广播生机盎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清晨,报纸依然飘着墨香摆放在餐桌上。因此,考察报纸生存环境的变化,辨别当前报纸变革的方向和驱动力,对推动报业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市场化:影响价值判断的主导力量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报业尤其是晚报都市类报纸都正走在市场驱动的道路上。
报业既具一般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特殊性,过分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的不正常现象正在扭转。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是彻底的、可核查的、不可逆的、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它生产的是一种产品,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生产得好、生产得多。毕竟,没有市场谈何阵地?”,“将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是新闻出版单位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
今年5月30日,《辽沈晚报》举行整体转企改制仪式,迈出了采编、经营整体转企改制的实质性步伐,此举被认为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折点,为晚报都市类报纸的转制改革确立了样板。
对于报纸转企改制带来的变化,从业人员最关心的可能是切身利益,如事业编制身份等。但更深远的影响恐怕是市场逻辑在新闻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按照市场新闻业理论,报业市场竞争必须在四个市场上采取行动:读者市场、新闻来源市场、广告市场和投资者市场。新闻部门必须顾及这四种市场,从而出现两种新闻生产理论。这两种理论会有一致的时候,但更常见的是冲突。
新闻生产的市场理论
一个事件/议题成为新闻的可能性; 与信息可能对投资者、赞助者等各方造成的损害成反比; 与发现新闻的成本成反比;
与报道新闻的成本成反比; 与所吸引的广告商愿意为之出资的目标受众的规模成正比。
新闻生产的新闻理论
一个事件/议题成为新闻的可能性; 与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与认为内容重要的受众规模成正比。
新闻生产理论的美国学者约翰·H·麦克马那斯在考察美国市场新闻业后指出,“获取最大化利润的商业目标主导着新闻生产,以至于理性运作的新闻部门必须照此行事,展开相互竞争,尽力提供成本最低、受众最广的内容组合,为广告商获取其最感兴趣的消费者,并最终保护赞助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强调“政治家办报”的中国报业而言,居于市场力量之上的是政治,这是判断新闻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不过,并非所有题材都涉及政治,在非政治领域,新闻理想让位于商业现实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报业市场化导致价值理性逐渐让位于工具理性的必然结果。
学者曹鹏在分析2010年全国两会报道时以“录音笔事件”为例指出,提尖锐问题的是都市类报纸的记者,首次公开报道的也是都市类报纸,而官方主流媒体对此事一直没有披露。观察国内报业市场不难发现,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报纸,进取心越是强烈,“民本”立场越是鲜明,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市场化让报纸由“官本位”转变为“民本位”,这其实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致的。
议程设置向来是新闻专业人士的“专利”,但是,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客的出现,公众日渐成为报纸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和议程设置的有力推动者。
曾经轰动一时的“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验收作假”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0年8月30日,高级工程师钟吉章在新浪博客上发表题为《“冒死爷”爆料:通往2010广州亚运会的死亡之路》的博文,揭露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工程验收报告作假。据他声称,在此之前,他曾向广州地区一家报社爆料,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这篇令人不安的博文同样未引起媒体注意。直至同年10月9日,离广州亚运会还有一个多月,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对它进行了推介,被《新快报》记者发现、迅速采访核实并于第二天见报,立刻引发社会舆论轰动,众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其中包括了当初未采纳钟吉章爆料的报社。
在这一事件中,报纸经历了主动不报道和被动报道的转换,其推动力来自微博平台的公众参与。钟吉章向报社报料,互动范围仅限于两者之间。但是,当一名“加V”的博主实名发表博文时,至少在信源上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如果还有众多博友转发和评论,这篇博文甚至可称之为“类新闻”,其链条式的广泛传播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从而对政府部门形成舆论倒逼压力。另一方面,线索在微博上公之于众,媒体视而不见就很可能走漏新闻,而记者偷懒或隐瞒线索也越发困难。
“广州地铁验收作假”事件是不是孤例?早在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就指出,当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对“网友曝”的封杀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没有人可以绝对垄断传播渠道,议题发布的主动权有少部分掌握在网民的手中。
公众参与能够影响报纸议程设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问政”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成为“中国第一网民”。随后,各省市的党政“一把手”纷纷“触网”,通过各种形式上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开启了官民互动的新时代。据2010年一项相关调查,超七成公众认为网络表达将成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通道,近六成人认为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
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的兴起和繁荣其实只是弥补或填充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失职或功能欠缺,如果党报、政府通讯社与国家电视台都能客观地针砭时弊,“网络问政”也就不至于如此活跃。
作为党报延伸和补充的都市类报纸,应当顺应时代变化,提供更多表达、参与的机会,让公众成为报纸的主角,从而获取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专业主义:提升内容价值的精神动力
在Web2.0时代,生产工具(如个人电脑、手机等)和传播工具(如互联网)日益普及,人人都能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我们似乎走进了“全民记者时代”。面对这一趋势,我们不必惶恐,因为,在业余记者与专业记者之间永远存在一道界线,这道界线就是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现代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精神动力——独立报刊、客观中立等理念的确立,让现代报业摆脱了政党报纸的偏见,告别了黄色煸情新闻泛滥的商业报纸的童年,逐渐形成一套维持报业发展的专业行为规范;服务公众、推动社会的职业理想,不仅让记者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而且让现代报业成为推动社会改革和运动的一种重要的独立力量。
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主张报刊独立不同,在中国,党管媒体、党管导向是一条重要原则,在报纸市场化的过程中,当为市场服务与为公众服务之间产生冲突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动力,它可以唤起从业者的社会良知,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记者”大量涌现,反而凸显了专业记者的价值。他们分担了专业记者的部分基础工作,如发现新闻线索、记录事件等,可是,社会并未赋予普通公民采访的“特许权”,甄别新闻信息真伪、对复杂事件深入挖掘真相等仍然离不开专业记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民记者时代”的来临,对报业发展不是威胁,相反,“公民记者”成了报纸的耳目,扩大了报纸编外人力的投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大量公民的个人表达与记者对新闻线索的需求找到了对接,丰富了报纸内容来源的多样性。
在报网新闻竞争中,新闻专业主义是提升报纸内容价值的利器。与网络媒体相比,报纸显然无法追求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无限容量,但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使得它仍然具有以质量后发制人的可能。这种可能首先体现在内容的可信度上,普通公民在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如果未经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证实,其可信性仍是疑问,网民为消除疑问会产生向传统媒体求证的愿望;其次体现在内容的深度上,网络媒体能够及时传播新闻,但对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背景、影响及趋势的揭示,必须由专业记者站在客观的立场、运用专业技能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如果报纸能在上述两个层面真正提升报道质量,网络媒体抢先发布新闻就有可能成为网民阅读报纸的“引子”,就像电视直播热点体育赛事反而会吸引读者阅读第二天报纸的相关报道、评论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报纸与网络构成互补关系,共同分享而不是独占受众的注意力。
“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们构成使整个战争中具有生气的主力。”商场如战场,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和强烈新闻理想的采编队伍不断壮大必将推动报业向前发展。
作者:陆扶民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09/111923273014.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16 10:57
【案例】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谈报刊体制改革
2011年10月13日22:5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题:改革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新面貌新发展——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新华社记者白瀛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其间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突出成绩有哪些?数字出版将如何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12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转企改制让出版社面貌一新
记者:出版领域的改革,难点在哪里?
柳斌杰:难点主要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出版社的转企改制,这些出版社占了全国总数将近一半。我们有两个思路:首先在决策上明确功能、区分性质,提出功能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其次在改革方案上进行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截至2010年12月30日,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已完成转企改制。在需要转制的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中,除1家出版社停办退出,13家原本没有核定过编制外,余下134家出版社都注销了事业单位、核销了事业编制,职工全部进入了社会保障系统。
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一是落实了出资人。之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普遍没有出资人,这些出版社都是国家办的,所以最后确定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行使出资权。对于相当一批没有资本的出版社,在这次改革中落实了资本,补充了资金,变成了真正“有本钱的”企业。
二是解决了人员的身份转换,核实了单位原有的事业编制,有事业编制的职工都可以自愿进入新的岗位,享受这次改革的社会保障优惠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是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过去出版社由于资本不实、出资人缺位,很多不符合独立工商企业的标准,难以履行法人责任,这次一一进行了核实,取得了法定资格。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完成后,整个图书出版领域全部完成了转企改制。其后,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也采取多种形式,完成了转企改制。
实践证明,转企改制后的各类出版单位,在新体制中普遍充满活力,获得新发展,与市场贴得更近,和读者的心贴得更紧,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同步增长,呈现出崭新的发展面貌,一大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现代出版企业正在引领我国新闻出版业阔步前行。
报刊体制改革正在“两路并进”
记者:报刊体制改革的进展如何?
柳斌杰:报刊体制改革正在“两路并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企改制,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两分开和机制转换。从今年开始,两年时间内要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数量多、任务重,目前已有1500多家完成转企,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一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
这次改革的目标包括,第一,明确报刊职责,不同的报刊要有不同的定位,承担不同的责任。第二,理顺关系,包括主管主办、资本、产权、责任主体等。第三,增强非时政类报刊实力,让它们有资金、有实力、有人员,成为市场主体。第四,调整报刊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品种布局,为各层次、各专业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其有序发展,同时保障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方面的主导地位。
现在报刊体制改革中有三个难点。第一是时政类报刊和非时政类报刊的区分和认定。作为报刊,大部分都刊载时政新闻,但这不代表它一定是时政类报刊。在世界其他国家时政类报刊也是很少的,大多都是几家。我国时政类报刊是指承担党和国家时政宣传任务的,有指令性要求,有首发、首评国家时政资格的报刊。非时政类报刊可以刊载重要时政新闻,可以自愿宣传,但不具备首发、首评党和国家时政的资质。非时政类报刊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主要是为特定的读者服务。
第二是资产问题。我们报刊过去是依托一个单位申办出版权,但大多数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并没有注入资金,或者只有一点启动资金,也很少,实际上这些报刊的资金大多数是在发展过程中自我积累起来的。按照现行政策的规定,国家不允许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新闻媒体领域,所以报刊无论以何种方式形成的资产全部是国有资产。此外,过去也有一些隐蔽的个人或者社会资本违规进入新闻媒体领域,一旦核实资产,问题就会凸显。怎么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既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又符合实际状况,也是一个难点。
第三是一些困难报刊的转制成本问题。经济效益佳、市场开拓好的报刊是抢着转制的,但效益比较差、甚至负债经营的报刊,就无力担负转制成本,必须有退出的机制。
第四是人员问题。很多小报小刊没有固定编制,也没有稳定的人员,转制过程中,谁该享受政策,谁不享受政策,身份分不清楚。
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将在报刊整体布局、结构、总量、供求关系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发展能力,依托大媒体、地方来推进集团化管理,使报刊做大做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家对改革形成广泛共识,正在踊跃参与。近年来的无数实践证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出版生产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媒体实力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做到了“谁改谁受益、先改先受益”,实现了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长效机制的目的。改革走在前列的出版集团、出版社更加注重创造名牌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通过扩大市场、改进服务来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出版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记者: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产品有哪些特点?
柳斌杰:近几年,我国图书生产能力空前解放,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主题出版的特点愈发鲜明。我们重新整理、校订、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新译本,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著作,以及一大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我们推出了一大批党史、军史、国史、革命史方面的精品力作,而且更加尊重历史,更加有学术水平。比如抗战,我们过去只是出版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的抗战历史,现在也出版了正面战场的历史,所有抗战英烈的传记。比如辛亥革命,我们真实地记录了孙中山等革命者的历史功勋。国际评价很好,认为共产党英明磊落,追求真理。
文学著作是图书出版领域的一个“重镇”。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小说类新书数量为4300多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过去我们长期主要出版古代经典名著,现在也出版了大量当代名著。《狼图腾》、《杜拉拉升职记》等畅销书的译作,在国外图书排行中都名列前茅。
少年儿童读物也得到了繁荣发展。郑渊洁、杨红樱各自作品的全球发行量都超过了2500万册。在世界销量前10名的作家中,仅次于《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
此外,中国图书的设计、装帧、印刷技术水平也是世界一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数字出版是国际出版业大势所趋
记者:近年来,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热点,现在的发展态势如何?
柳斌杰: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出版。目前大家看到的电子书并不都是数字出版,有的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版本。数字出版要实现出版物的创作、生产、出版、传输、消费一体化和数字化。也就是作家在数字平台上写作,读者在另一个数字平台上阅读,全部出版和经营环节都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并事先预设了作者、编辑、传播者的收入分配比例和权责关系,同时实现各方所求。
数字出版是国际出版业的大趋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到2010年底,数字出版产值已经超过了图书出版产值,达到了1000亿元,内容创作和技术平台都有突破,且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目前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较慢,渠道和技术开发商与内容生产商融合不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主要的出版、报业传媒集团加快实现数字化革命,在数字出版传播领域必须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第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占领技术高地,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我们国家的新闻出版传播技术平台和阅读终端。第三,出台一批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第四,建立数字出版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数字出版高地。第五,加大力度培养数字出版高端人才,造就中国的乔布斯。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3/22502329969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16 11:05
【案例】
华尔街日报否认捏造在欧发行量 同英国卫报交恶
2011年10月14日15:40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10月1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否认被指捏造在欧洲发行量的说法。
英国《卫报》12日指称,美国《华尔街日报》捏造欧洲地区的发行数据,其欧洲版发行人朗霍夫已因此被迫辞职。《华尔街日报》否认所指,称《卫报》的报道“充满不实和恶意解读”。
《卫报》宣称取得相关文件和电邮,显示《华尔街日报》欧洲版不断汇款,透过数家欧洲公司支付款项给荷兰企业顾问公司ELP,暗地里以每份0.05美元的低价买下自家报纸。这么做会抬高发行量,误导广告商,让广告商愿意支付较高的广告费。
以折扣价出售报纸的做法在报界不算罕见。《卫报》和《华尔街日报》欧洲版都说,英国发行量审计局批准这项计划。
《卫报》也说,《华尔街日报》欧洲版答应刊出3则推广ELP活动的报道,当中2则没有在文章中说明那是商业合同下的产物。
《卫报》报道刊出后,《华尔街日报》发表电邮声明说:“《卫报》对《华尔街日报》欧洲版昔日的ELP发行计划的耸动描述,充满不实和恶意解读。朗霍夫辞职是因为被认为有违编辑的独立性,不是因为发行计划。”
在这之前一天,《华尔街日报》欧洲版母公司“道琼斯新闻社”宣布朗霍夫辞职的消息时,只说这与该报和ELP的商业关系所引发的道德问题有关,但未透露此关系的性质。
道琼斯新闻隶属媒体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涉嫌窃听而停刊。有关该窃听丑闻的大多数报道都来自《卫报》。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4/15402330474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16 11:08
【案例】
去年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 读者数仍略胜网媒一筹
2011年10月16日08:46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世界报业协会(WAN-IFRA)13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编辑人论坛上发表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报纸总发行量减少900万份,降幅为2%,而为5.19亿份。其中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发行量减少,但亚太地区与拉丁美洲却增加。
该协会表示,最新报告涵盖全球69个主要国家,占全球报业总值的90%。发行量减少最多的是北美地区,剧减11%;欧洲方面,西欧减少2.5%,东欧则骤降12%。但亚太地区却增加7%,拉丁美洲亦增加2%。日本是全球报纸销售量最高的国家,全球发行量居前10名的报纸中,日本便有4家。
全球网络虽日益普及,但报纸仍拥有最多的读者,约有23亿,比19亿的网络读者相比,仍多出20%。广播受网络影响的程度比报纸更甚;2006-2010年间民众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减少23%,而看报的时间仅减少7%。
报纸发行量虽减少,但由阅读数字报纸所增加的读者数,足以弥补报纸印量减少而失去的读者数。不过数字报纸所获得的广告营收,却不足以弥补报纸在广告营收上的减少。协会执行长芮斯表示:“数字报纸的读者阅报情况混乱,常跳来跳去。由于读者购买报纸型态已改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订报模式,尤其须针对年轻的读者群。”
另外,免费报市场大幅萎缩。2008-2010年间,免费报的发行量从3400万份减少到2400万份。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6/084623310639.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0-20 22:57
【案例】
日本纸媒告急:慢慢成为“无纸化”国家
2011年10月17日11:3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日本纸媒告急
“我最终未看到《朝日新闻》直面核电问题的报道,几十年来的信任在化为灰烬,一气之下我决定不再订阅”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陈言报道
“因为地震的原因,我们的业务比去年减少了一些。”“因为地震的原因,我们的发行量减少了不少。”如果现在去日本访问纸质媒体的话,一定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3·11”大地震之后,报纸、杂志、漫画等日本纸质媒体正在急速走向衰落。
日本报纸杂志的发行量是由一家非常严格的第三方调查机构---“日本ABC协会”调查公布的。在地震过去两个月后的5月,ABC协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是:“(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发行量为993.1万份,该报在4月发行量首次跌破1000万,5月继续下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1万份。”
第二大报《朝日新闻》的情况同样惨淡,5月的发行量为771.4万份,再也找不回往日800万份的辉煌,和去年同期比,更是丢失了20万份的发行量。一家报社一年丢失20万发行量,最直接的结果是,光发行一项就减少了100亿日元的收入。发行量的减少更会带来广告价格下滑,导致实际的损失更多。
日本ABC协会对于此次下滑危机程度的总体估计是:“日本今年的报纸发行量将减少78万份。”
日本已经在慢慢成为一个“无纸化”国家
坐在日本的电车上,会看到男女老幼人手一部手机,眼睛紧盯着屏幕。手机越来越成为日本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
在学校里当教师的小林先生,地震之后便退掉了订阅了几十年的《朝日新闻》。
小林老师一直是《朝日新闻》的铁杆读者。他告诉本刊记者,“日本是个特别强调报纸发行的国家。有时《读卖新闻》或者是其他报社会来推销他们的报纸,带着洗衣粉、啤酒券等礼物,价值比一个月的订阅费还要高出不少。但即便如此我也从来没有动过心,只读《朝日新闻》。”
但地震以后,小林老师的想法变了。那么多学生的生命受到了威胁,震后两个月内他却没有从《朝日新闻》上读到关于核泄漏情况的确切消息。每天在学校里听到其他老师、学生谈到核事故的严重程度,他总觉得《朝日新闻》这家有着独立报道传统的报纸,应该会有客观报道的。
“但是我最终未看到《朝日新闻》直面核电问题的报道,几十年来的信任在化为灰烬,一气之下我决定不再订阅。”
本来地震、核危机应该是可以让报纸发行量大大增加的,但在对核事故的报道中,日本主要媒体似乎没有履行好自己的新闻职责,成了政府和东电的“信息垃圾箱”。政府、东电想往里扔什么,媒体就接受什么,只是包装一下,就送到读者手中,短时间这么做也许还能对付,但地震过去了半年还是如此,媒体就会彻底失去读者。
更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甚至已经在慢慢成为一个“无纸化”的国家。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一位受访者这样说:“我过去每天上下地铁需要买票,手里会拿着一张纸票。但现在我已经改用地铁卡,不去买票了。我从来不读报纸,不吸纸烟。只有在上厕所的时候能接触到纸。”
连漫画也被搬到了手机上
日本漫画业发达,全球闻名。过去,所有书店一进门的地方,都会有《少年跳跃》、《青年杂志》、《少年周日》、《早晨》等超人气漫画。在上下班、上下学的车上不读书而看漫画,是初到日本的人会感到非常怪异的一种现象。
现在,连漫画也被搬到了手机上,可以下载后拿到车上看。日本人虽然还是在看漫画,但已不是过去那种一车人闷头翻书的样子了,而是紧盯着手机,电车上除了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响。
杂志的衰落同样非常惨烈。本来日本整个出版业的营业额就不高,与较好的企业一年的销售额比,只有其几分之一,如果与大汽车公司相比,更是只有十分之一。本来日本出版业每年的销售总额还维持在2万亿日元左右,但到了2011年上半年(1至6月),印刷出版物的总销售额掉到9242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其中杂志的损失特别厉害,半年内销售额减少了6.7%。
日本一年杂志的总销量在20亿册左右,但今年上半年只有9亿8千册,过去那些每周发行上百万册的漫画杂志,如今都已很沉默。
日本同样曾是个新闻类周刊特别有人气的国家。1988年创刊的《朝日时代》周刊是国际新闻类周刊中的佼佼者,创刊初期,其总编辑曾告诉本刊记者,其发行量“保持着一位数的成绩”---他说的当然不是1万、10万,而是100万。但现在,却已经退到了只有两位数的境地了。
“刚创办周刊的时候,国际新闻特别多,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巨变,后来的伊拉克战争等等,当时日本人对国际问题也非常关心,发行比较容易。”《朝日时代》的一位编辑对本刊记者说。
但现在日本人最关心的问题,则已经从国际转向了国内---地震、核事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而且本该从报纸杂志上获取的新闻信息,正在渐渐被网络取代。
从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结果看,网络上的免费新闻已经让不少日本读者觉得足够满足其信息需求了。一些受访者回答:“过去坐车,免不了买本《朝日时代》、SPA杂志,现在从手机上也能看到主要内容,早就不买了。”
一些寻求深度分析讯息的中年日本人,则希望可以把杂志变成电子书,一方面可以弥补手机新闻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省去印刷运输等中间环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也难怪杂志要开始日落西山了。
昂贵纠结的“电子报”
为了应对巨变,日本不少纸媒已经在积极地向“电子化”转变,纷纷推出了电子报。
“考虑到不能和自己的报纸本身竞争,我们的电子报的价格设为与报纸同价。”《日本经济新闻》负责电子报的一位编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但貌似方便的电子报,其实并不方便。比如一个订阅账号只能从一部登录在册的手机或是电脑上下载,而且下载的报纸并不能简单地传给他人看。过去一家人订一份报纸,全家人是可以传阅的,但到了电子时代,这种便利的传阅方式荡然无存。当然爸爸上班后,孩子可以从爸爸的电脑上继续看电子报,但毕竟不是很方便。
而且电子报的价格也不菲。本来没有了印刷、送报的过程,电子报应该是可以做得非常廉价的,比如欧美的一些电子报月订阅价格不过10美元左右,但《日本经济新闻》的电子报月订阅却要50美元,令人咋舌。
《日本经济新闻》的电子报分为免费和收费两个版本。收费的和主报报道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实时更新,很多主报上还没有报道的,事先会在电子版上出现。免费的电子报,内容则要少很多,大概一天能看到的消息只有50条左右,而且不是全部内容。
“先让读者看免费的电子版,看多了自然知道我们的内容好,会有不少人改为花钱订阅的。”上述《日本经济新闻》的编辑对本刊记者说。
目前《日本经济新闻》算是电子报做得比较成功的。到7月前后,付费会员有15万人,免费会员已经突破100万,其本身报纸的发行量也有300万份,再努力一把的话,免费和收费会员数目的增加指日可待。
但第二大报《朝日新闻》在电子化方面则并不成功。该报电子版的一位编辑告诉本刊记者,拥有770万份发行量的《朝日新闻》,收费电子报只有约2.5万订户,和预期值相去甚远。
“朝日免费电子报的读者更多,广告也多,于是报社不舍得废除现有的免费版,把读者都迁到收费电子报去。”一位熟悉内幕的日本记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结果免费的电子报继续存在,收费版却门可罗雀。
第一大报《读卖新闻》的一位记者则在感慨,读卖还在接着扩充纸媒的发行量,认为今后能维持下去,“我们的境遇可能在几年后变得更加艰难”,这位记者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7/113823315412.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29 10:01
【案例】
香港报业慎做新媒体 报纸完全由市场导向
2011年10月28日09:29 中国记者
中国内地报社的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香港却是波澜不惊,没有出现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大张旗鼓地运作新媒体的现象。论发展程度,香港报业的成熟度远比内地高;论竞争程度,香港二十份日报,在700多万人口的地方展开白热化竞争;论报业体制,香港报业的市场化机制非常充分。
但是在香港报业中,新媒体的运作却比内地要成熟。苹果的“动新闻”做得相当专业,运营模式也很好,已经形成一定影响,香港报人称“内地没有比得上的”。香港报业的新媒体看准了才会上项目,不会跟风,不贪大求全。
在香港,没有一家报社会兴办明显不赚钱的新媒体,没有一家报社会创办十几种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没有听说一位报社老总说,要让新媒体来挽救报业的未来,即使香港报业的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与成熟,但也从来没有一家报社声称自己要向全媒体集团进军。香港报业的新媒体运作相当谨慎。这种谨慎的态度与香港报业的大环境与香港报业的体制机制密切相关。
紧张快节奏的生活
走在香港时代广场前的街头,处处可见身着正装,步履匆匆的人们。香港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网络与电视一样,是最耗时间与专注的媒介形态,人们习惯用一个词,叫“泡在网上”。玩微博玩得最火的人往往是比较有闲暇时间的人,当然,有些名人的微博是有专人为他们打理,跟有没有时间没有关系。因此,香港社会缺乏新媒体滋生的土壤。
报纸提供给人们的是精挑细选的信息,上班路上买上一份,看完一扔,满足人们碎片时间的信息需求。因此,报纸的风头在香港才这么强劲。截至2011年6月30日,香港的人口是710.8万,却有200多万份的日报发行量。
另一方面,香港市民生活习惯也更适应报纸的发展。香港新闻联会会长、世界中文报协前主席张国良认为:报纸的影响力要超过电视,更超过网络,网络的空间就变得很小了,报纸加上电视基本上就可足够满足人们的传播接受需求了。
特殊的社会人口结构
香港是个典型的老龄社会。这也是香港新媒体影响力不大的重要原因。2011年4月2日,香港统计处公布的最新《分区人口及住户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港25岁以下人口,由2009年占总人口的25.6%下跌至去年的25%,65岁或以上人口则升至12.2%。大部分老年人都不喜欢使用网络,主要是眼睛容易疲劳,再就是对新生事物反应较迟钝。
香港人喜欢喝早茶。《大公报》副总编辑、大公网总编王伟说:“香港市民喝早茶,不可能扛台电视机去,只可能拿一份报纸。”张国良介绍:香港大部分人上网主要是为了商业方面的需要,比如发邮件之类,到网上看新闻的情况很少。用网络比较多的反而是媒体从业人员,查资料、核对数据等,老百姓用得很少。
从媒介经营角度看。香港的新媒体运作就非常受限。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社长、行政总裁卢永雄说,香港的人口很密集,对发展免费报纸很有利,但是对于网络的发展不利。比如现在很火的购物网站,在香港就根本发展不起来,原因在于香港劳动力成本很高,物流送货成本高企,网络购物价格不可能下降,只会比实体店更高。
报纸的影响力第一
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报纸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体。香港浸会大学(微博)新闻系主任黄煜在接受采访时说:“香港报业最突出的特点是网络对香港报业和其他传统媒体的冲击没有那么大,保持了同十年前差不多的消费模式,因为阅读报纸比较方便,很多人习惯看报。所以尽管这些年网络媒体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但是对报纸的总体销售量没有太大影响,”
张国良说:“与报纸相比,香港网络就很不发达。比如,政府官员要到网络上与市民对话交流,这种情况在香港就根本不会出现。主要是香港的各种媒介渠道信息比较畅通。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能做。就不需要再到网络上去表达需求了。”
《文汇报》副总编辑吴明介绍,香港大部分的网站都是传统媒体兴建,缺乏类似于内地的新闻门户网站,也没有政府新闻门户的概念。1994年,香港就有了网站,但是网络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要比内地发展得慢得多。因为香港的报纸非常发达,报纸可以表达出多元的声音,对网络的表达需求与信息接收需求就不是特别强烈。
张国良认为:每个地方的媒介竞争格局都不一样,内地现在网络的影响力很大,在台湾是电视影响力最大,香港则是报纸影响力最大。甚至电台的影响力都要比电视大,香港电台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很多具有政治功能,一些老人逛街听新闻。而且,香港店铺租金贵,有很多面积很小的店铺,电视机根本摆不下,就只能听收音机,而且收音机还可以边听边干别的事情。
实实在在的市场化运作
现在内地绝大部分的报社都在大力发展新媒体,几乎所有的媒介种类都有涉及。理由是应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要成为全媒体集团,提高报业影响力,获得新的赢利增长点。但是,这些年来,各个报社创建了那么多的新媒体形态,却很少有成功的范例,绝大部分都是在烧着从报纸赚来的钱。
在香港,却没有报社做这样的傻事。一方面是香港的新媒体影响力很小,比较边缘;二是香港报纸都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化运作,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市场投入与产出比。
张国良认为,网络都是赔本生意,香港的报纸老板都是要赚钱的,不会做赔钱的买卖。“香港报纸没有创办那么多的新媒体,一点都不着急,也没有觉得没面子,跟不上时代步伐。报纸成败的关键是确实能赚到钱。”
卢永雄说:我们也做新媒体,但是香港的报纸都是完全市场导向的,哪个东西有广告,能赚到钱,我们就做。内地的一些媒体可能不是市场导向,跑马占地的成分更多一些,只要占个地方,扩大了报业影响力就可以,而不用考虑赚不赚钱。不断地赔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痛的,就像鲜血从脖子中喷出去一样。香港报纸对新媒体的谨慎态度,主要是香港报社的性质决定的。
新媒体只能为报纸影响力加分
香港市民生活节奏快,对报纸的需求一般就是选择的信息精练。香港报纸版式的特点是“三大两少”,大图片、大标题、大提要,少文字,少主题。一个版,就一个主题,讲透为止。这样一来,新媒体竞争环境下的现代报纸报道的特色就凸显出来了,与网络相比,阅读报纸就变得轻松得多。因此才能讨读者的欢心。
而且,香港的报纸都是厚报,厚厚的一大叠。张国良说:报纸如果版面不够量,拿起来轻飘飘的,是没有人买的,厚报有厚报的价值,老太太喜欢看娱乐,年轻人看体育,各取所需。
张国良说:香港人不重视网络,因此,我不赞成报纸消亡的观点,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都是互补的,手机报也叫报,以后可能是网络手机,载体不一样,内容还是最重要的。媒体以内容为主,内容还需符合新闻的专业精神,报纸必须坚持自己的根本与核心优势,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目前,香港各种媒介形态均衡发展,传统媒体仍然有强烈的生命力。
王伟说,网络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报纸的重要新闻没有放在重要的网络位置,转发率就比较低,新媒体在提高报纸影响力方面对传统报纸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对于报业的价值就在于用报纸自己的平台加上报纸之外的平台,使报纸内容扩大影响,比如微博,《大公报》(微博)的微博一天上十几条,挑一些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发布,扩大影响。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28/092923377046.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31 18:26
【案例】
◆@新闻老兵[url=http://weibo.com/verify][/url]:现在内地绝大部分的报社都在大力发展新媒体,几乎所有的媒介种类都有涉及。理由是要成为全媒体集团,提高报业影响力,获得新的赢利增长点。在香港,却没有报社做这样的傻事。一方面是香港的新媒体影响力很小,比较边缘;二是香港报纸都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化运作,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市场投入与产出比。
转发(16)|评论(4)今天 16:00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31 23:06
【案例】
@令狐磊的杂志发现室[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伦敦果然是报纸之祖,占领行动来到伦敦,马上诞生一份#The Occupied Times#,以周报形式出刊,这是第一期,设计者使用了Jonathan Barnbrook的字体。裱在厚纸板上就可以作为抗议标牌,网站见:http://t.cn/S7JSkU
转发(18)|评论1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 17:12
【案例】
报纸观察:【每日版面】这份山东地市级报纸今天为神八出版了号外(一个版广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 17:27
【案例】晚报的出报时间
【案例】
传媒老王:11月的第一天,依然坚持晚报晚出的六大晚报今天下午出街的头版,你看有变化吗?
◆
liping-:图片越小,越有味道! (9分钟前) 台湾问题砖家:“法制晚报”的标题不错。其他的,乏善可陈。 (13分钟前) 幸福公社的大麥:可能我比较鸡贼一点,更喜欢今晚报这种,信息量大。 (30分钟前) 闻风而动_Winfield:至少还有广州媒体在头版正视社会问题,支持一下 (31分钟前) 有妖怪啊师父:今晚报的版面真难看啊 (35分钟前) 杜小叶:今晚报是永远不变的…… (35分钟前) 棉花花er:神八最新闻 (37分钟前) 电缆小孟:现在还有京九晚报么?好久没见过了,思念家乡。 (37分钟前)
破坏公爵:难道让他们说 贵州爆炸?? 让他们质问723事故真相?? 我估计他们也想说 就是不敢说 (38分钟前) 云上荡失路:都升天了 (39分钟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4 20:47
【案例】
◆@葛怡然[url=http://weibo.com/verify][/url]:188元!只是一顿饭的价格!亲!你就能够得到全年安徽商报一份~~~万能的微博,请帮我完成订报任务吧。50份以上订报业务包邮送火锅~~~ 转发(40)|评论(49)今天 15:51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5 11:45
【案例】
《华尔街日报》仍为美国销量最大报纸
2011年11月04日10:03 新华网
【美联社纽约11月1日电】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统计所的数据,《华尔街日报》仍是美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达210万份。
甘尼特公司的《今日美国报》排名第二,发行量为180万份,《纽约时报》位居第三,其周一到周五的平均日发行量为120万份。最新统计数据来自这些报纸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6个月中的发行量。
在开始收取在线阅读费或要求订阅纸质报纸才能阅读数字版的全部文章之后,《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增加。新规定刚好在发行量统计时段开始之前实施。对发行量的统计也包括数字报纸订阅的数量。
《纽约时报》周日的发行量最大,达到160万份。《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报》都不在周日出版。
对大多数报纸而言,数字订阅还没有被普遍接受,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报刊例外。
在今年4月至9月期间,《纽约时报》数字版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略超38万份,周日的发行量为37.2万份。新闻公司的《华尔街日报》数字版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为53.7万份。许多报纸数字版的广告收入都有所增长。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04/10032341416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5 23:02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18 23:34 编辑
【案例】
唐润华:【报业坏消息】《华盛顿邮报》公司第三季度亏损62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其教育业务大幅萎缩以及报纸业务仍不景气。报纸的印刷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0%,在线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4%。今年前9个月,报纸发行量下降了5.4%,目前为51万余份。(详见华盛顿邮报网站,这里不让提供链接,哈哈)
Washington Post Co. posts $6.2 million loss in third quarter Andrew Harrer/BLOOMBERG - The Washington Post Co. headquarters.
By Steven Mufson, Published: November 4
The Washington Post Co. lost $6.2 million, or 82 cents a shar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1 as a result of one-time charges, a sharp contraction in its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ontinued deterioration in its newspaper and online publishing divis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last year, The Post Co. reported a profit of $60.9 million, or $6.84 a share. Third-quarter revenue fell to $1.03 billion in 2011, down 13 percent from $1.18 billion in the same period of 2010.
The company, which last year sold its money-losing Newsweek magazine, said that, excluding one-time accounting charges, it earned $41.8 million, or $5.27 a share, in the third quarter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down 61 percent from $106 million, or $11.90 a share, from those operations a year earlier.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line was the shrinking of the Kaplan education division, which has revamped its admissions policy to comply with Education Department regulations and has implemented a risk-free trial period for enrollees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of its recruiting practices.
Operating income at Kaplan’s higher-education unit plunged by 79 percent, to $25.1 mill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enrollments fell 30 percent from the year before, and enrollments fell 42 percent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the year compared with 2010.
Overall enrollment at the largely online Kaplan University, including Kaplan’s higher-education campuses, totaled 79,657 as of Sept. 30, down 29 percent from a year earlier but up about 1 percent from June 30 this year.
The much smaller but well-known Kaplan test-preparation unit lost $4.7 million. Higher enrollments were offset by reduced prices to meet competition and to move more customers to online offerings. Kaplan closed more of its test-prep centers, whose numbers are down about 60 percent from peak levels.
The WashingtonPost Co.’s newspaper division continued to struggle. Print advertising revenue in the third quarter slid to $57.6 million, 20 percent lower than in the year-ago period. For the year, print ad revenue is down 13 percent. Classified, zoned and general advertising revenue all fell.
Circulation at the newspaper also fell, at a slower pace than last year but with the rate accelerat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The Post’s daily circulation declined 5.4 percent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11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nd Sunday circulation dropped 4.4 percent. The Post did not disclose the third-quarter rate alone. For the nine months that ended Oct. 2, weekday circulation averaged 518,700, and Sunday circulation averaged 736,800.One benefit of smaller circulation: The newspaper cut its newsprint expenses by 15 percent.
Online activities didn’t fare much better. Revenue generated by online news — including washingtonpost.com and Slate — fell 14 percent, to $23.3 mill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The drop was sharpest for online display advertising, down 17 percent; online classified ad revenue fell 5 percent.
Overall, the newspaper division reported an operating loss of $9.9 mill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1, compared with an operating loss of $1.7 million a year earlier. For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11, the division posted $25.6 million in operating losses, compared with $29.8 million in losses a year earlier.
The company’s other two main divisions — cable television and broadcast television — were relatively stable. Revenue was flat at the cable division, and operating income was off 9 percent; the number of Internet and telephone subscribers rose, but the company offered promotional discounts and lost some basic video subscribers. Revenue and profits were down modestly at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division, but that, in part, was because the TV stations — in Florida, Michigan and Texas — all benefited last year from a surge in political and Olympics-related advertising.
The special charges against earnings included a variety of ill-fated investments.
In the third quarter, The Post Co. took a $23.1 million write-down on its 8 percent stake in Corinthian Colleges, a career-
oriented for-profit education company whose stock price has tumbled. That brought the write-down on Corinthian stock to $53.8 million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the year.
The Post also took a $9.2 million charge in the third quarter for its share of a newsprint affiliate.
And it took an $11.9 million goodwill impairment charge for what is now known as Avenue100 Media Solutions, a generator of leads for online businesses. That charge brings the write-offs for Avenue100 Media to more than $100 million in recent years.The company has never disclosed the purchase price for the unit, originally known as Course Advisor.
“There are so many good competitors in the student lead aggregation business, and Avenue100 and Course Advisor will never be worth what we paid” for them, Post chief executive Donald Graham said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at a Sept. 9 session for shareholders.
The Post Co. continues to buy back its own shares. In the third quarter, it purchased 137,534 shares for $47.9 million, or an average of $348.28 a share. The number of shares outstanding dropped 12 percent from the previous year.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economy/washington-post-co-posts-62m-loss-in-third-quarter/2011/11/04/gIQA7S7glM_story.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8 17:58
【案例】
@天山刀郎[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今天是记者节温习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849年2月7日,《新莱茵报》总编辑卡尔·马克思在法庭上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报刊的义务正是在于为它周围左近的被压迫者辩护。(@吴铭)
转发(5)|评论(2)1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5 20:24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18 23:44 编辑
【案例】
红歌、乳房、碰下面:报纸教导我们如何唤醒植物人
2010-9-28 18:42 |
隆重声明:以下报道,均是引用自中国大陆的正规传统媒体,稿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而通过,绝无越界之可能。
以下是本台播报的三则新闻旧闻~~登登登登~~~~~~~~
深情妻子天天唱红歌 唤醒植物人丈夫
东南网-海峡导报9月27日讯(本网记者蒋全德/文梁张磊/图)对很多五六十岁的人来说,红色歌曲是他们的青春记忆之一,而对于家住瑞景社区的詹爱村老人来说,以《东方红》为代表的红色歌曲,不仅仅是他们的记忆,还是情歌,甚至是救命歌——— 6年前,她正是靠唱这些红歌,把被车撞成植物人、昏迷了7个月的老伴黄根华唤醒的。
詹爱村和她老伴今年都是61岁,两人来自龙岩新罗区。说到他们的相爱,詹爱村脸上露出了一丝红晕:“我们是在宣传队时相识相知的,他会拉二胡、吹笛子,而我歌唱得很好,两个人就这样好上了。21岁那年,我们结婚了。”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黄根华做木工,努力赚钱养家,贤惠能干的詹爱村则操持家务,两个人很少红脸,“结婚40年了,我们吵架次数没超过5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2月22日,黄根华骑着摩托车出去做木工时,被一辆皮卡车撞飞。“他的脑部受到重创,送到龙岩市第一医院后,一直昏迷不醒。住院10多天,没有任何效果,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一些医生也悄悄告诉我们,放弃吧……”
面对厄运的挑战,平时文弱的詹爱村一下子坚强起来:“刚开始我也很害怕,一个人时常流泪,但过了几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孩子们在看着我呢。”于是,她跟孩子们都说:“我在电视上看过植物人苏醒的奇迹,我相信(奇迹)也能同样发生在你们爸爸身上,但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几个孩子说:“只要爸爸有一口气在,我们就决不放弃。”
于是,詹爱村和孩子们分工,自己主要负责照顾老伴,而孩子们去筹医药费(肇事方赔偿的20多万远远不够)。然而,电视中几分钟内发生的奇迹,轮到自己在现实中一天天去实现时,詹爱村才发现这是那么难——— 由于事发时是冬天,天气很冷,为了防止老伴长褥疮,詹爱村每天除了用管子解决他的进食问题外,还要给他泡脚;为了唤醒丈夫的记忆,詹爱村每天跟他说话,并在他耳边轻轻哼唱着两人谈恋爱时唱的《东方红》等红色歌曲……
他们的真情终于打动了老天爷。在黄根华昏迷了210天后,一天,詹爱村正在唱歌时,突然看见老伴的手动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考虑到医院房间小,康复治疗不方便,她把老伴带回家治疗。就在回家的半个月后,一天晚上,正在看电视的詹爱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电视真好看啊!”她一看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嘴巴正一张一合的,“他会说话了”。惊喜的詹爱村马上打电话告诉在厦门工作的儿女们,全家人兴奋得一夜未眠。
然而,为了这个奇迹的出现,全家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詹爱村,不仅体重从老伴出事前的100多斤降到了78斤,还因焦虑过度患上了高血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2007年,儿女们把父母接到了厦门居住。
在老伴和家人的悉心照顾下,黄根华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目前已能借着拐杖慢慢走路了。虽然口齿还不是很清楚,但谈到老伴对自己的恩情,他说:“等我好了,我要继续去做木工,赚钱好好报答她。”而听着老伴的话,詹爱村开心地说:“你要早点好起来,以后我们要一起去公园里唱歌、跳舞。”
串串谭:奇迹之门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放心,这不是刘谦在玩魔术忽悠你,而是用真实的例子告诉你:奇迹并非不可能。
远在天边的,是近期一位澳大利亚母亲紧紧拥抱着已被宣布死亡的儿子,结果他死而复生了。
近在眼前的,是福建一位女人天天在植物人丈夫耳边唱红歌,唱了200多天后,他被唱醒了。
她们,让我想起了韦唯的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一次次拥抱,一首首红歌,简单的动作背后则是坚强的意志与深沉的爱,在无私地奉献爱中,死神也望而却步。
所以:奇迹之门只为心中有爱的人开放。
感动天!感动地!5姐妹用乳房唤醒了车祸植物人的弟弟
遭遇车祸之后,医生说他没救了,活的希望最多只有万分之一。但也就是这“万分之一”,被他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妹妹紧紧攥住了——她们倾其所有、尽其所能,终于让他在数次跨过鬼门关之后活了下来。保住性命的他,成了医学专家预言中的植物人。五姐妹“贪心”不足,一心想让他醒过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发现,当他握住女人的乳房时,他的大脑神经会出现微弱反应。于是,五姐妹不顾任何场合,竞相把自己的乳房放在这个已似复归为婴孩的同胞手足的手中,任其抓摸. 五姐妹的乳房,成了他几乎完全“死”去的生命中的一丝亮光。时经整整4年漫长而揪心的等待,五姐妹的乳房给他带来的那丝生命的微光,终于一丝丝一毫毫地扩大为遍地光明——他醒来了.
宝贝兄弟突遇车祸,五姐妹携手与死神抗争到底
2000年1月24日,是农历腊月十八,晋中古城平遥已透出几分过大年的气息。这天晚上11点多钟,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刚刚入睡的阎青兰惊醒。来人是她的表弟,他满身是血,说话也由于过度紧张而结巴:“姐,六五.出.出车祸了,快.去救他!”
“什么什么,六五出事了?”阎青兰顿时脸色煞白,揪住表弟一只胳膊就往外跑。阎青兰和丈夫在平遥县城开着一家牛肉加工厂,效益不错。阎青兰在阎家六子女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3个妹妹1个弟弟,弟弟排行老四,名叫阎子彪,“六五”是他的乳名。阎青兰成家后,由于家境很好,六五得到她的照顾也最多。前不久,35岁的六五和表哥开着一辆“昌河”牌面包车去河南联系生意,想不到回来时在县城外、距家只有四五公里的扩修公路上出了惨祸。阎子彪被送进平遥县医院,大姐阎青梅、三姐阎青芳、四妹阎青香和五妹阎青芬及她们各自的丈夫,也相继气喘吁吁地赶来了。阎子彪头部受伤很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呼吸十分微弱,急救室医生向阎家五姐妹详细介绍了阎子彪的病情,虽没明说,但已分明透出她们最怕看到的结论:六五已经没救了! “不可能,不可能,我不相信前几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一个大活人,就这么说没就没了?”身为女警官的三姐阎青芳,失态地大声喊叫,五姐妹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阎子彪自幼体弱多病,又是家中这代人中的唯一男丁,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五姐妹自小就把他视为薄胎瓷器一样珍贵又脆弱的“宝贝小子”。三姐参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39元,就拿出36块5毛钱为他买了一件当时最时髦的羽绒服,自己仅余下2块5毛钱;二姐做生意第一次赢利,就为他买了摩托车;五妹嫁到郊区,更是隔三岔五地为他送来时鲜蔬菜或土特产什么的,有时做点纯肉馅的饺子、包子,也会乘车趁热送来。阎子彪对姐姐妹妹也是没的说,他自打跟二姐夫做生意后,每次出差回来,五个姐姐妹妹都准能得到他一份可心的礼物。他这次从河南回来,同样没忘记为他的姐姐妹妹和一大帮外甥外甥女买这买那。
车祸中,他的命都要丢了,而他准备送给亲人们的礼品都完好无损。这怎不使姐妹们更加睹物伤情啊. 在这个好像天塌下来一样的夜晚,五姐妹通过各种关系,在距惨剧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把全院的领导和心脑方面的专家、医生全召集来了。开颅手术是在第一时间完成的,手术质量也相当不错。但由于阎子彪伤得实在太重,手术之后,院方更加确定了当初的诊断:病人活过来的希望几乎为零。三姐阎青芳在医院的一位好友,甚至不得不直接告诉她说:“情况已是明摆着的了,除非发生奇迹,你.快去准备后事吧。” 到此时,五姐妹的父母还不知道儿子出了事,五姐妹们最后决定:先瞒住爸妈,至于六五,哪怕是他还有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活下来的希望,她们都要紧紧抓住,绝不放弃,该花的钱一定把它花尽,哪怕五家人全部倾家荡产;该走的路一定把它走完,绝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三姐阎青芳想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学、现为太原《家庭护士》杂志社总编的韩世范。韩总编了解情况后,要她立即把病人送往省城医护条件最好的山西博爱医院急救。为应对病人在路途可能发生的意外,韩总编联系到一位著名脑科专家,一起乘坐救护车直奔平遥县医院。救护车在大运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一个小时后,救护车到达山西博爱医院,阎子彪被立即安排到规格最高的病房。脑压太高,高烧不退,阎子彪许多生理指数几乎为零。
1月25日下午,阎子彪的脑压终于得到了阶段性控制,却又因刀口感染开裂,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他距离生理性死亡仅有一线之隔了!好心的朋友们再次劝几位姐妹,既然子彪必死无疑,又何必为此把自己的一切全搭进去。二姐阎青兰第一个表态:“我同意再次手术,就是把我的厂子和全部家产全赔进去,我也绝不后悔!”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急得踱来踱去的二姐夫,猛地把已是身心交瘁的妻子揽在自己怀里说:“我也是这个意思。钱没了可以再挣,而兄弟只有一个。只是,我不愿看到你痛苦成这样啊!”
二次手术过后,阎子彪原本非常微弱的呼吸居然没有停止——他还活着!阎子彪因中枢神经严重受伤,致使舌头生理性后坠,堵住了气管。为防止病人因呼吸阻塞危及生命,医生只得按医学常规把他的气管切开,插入气管以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但对身体异常虚弱的病人来说,无疑又多了感染的危险。唯一可以替代手术的方法是,必须一直有人一左一右地扶起病人的头,并随时关注病人舌头的情况。
二姐阎青兰和三姐阎青芳,首先为弟弟做起了这种特殊护理。因为姿势单一,不能随便动弹,那种累可以想象。突然间,二姐青兰发现青芳嘴唇发紫、满头冒汗。原来,毫无知觉的弟弟不知为何咬住了自己的舌头,青芳情急之中就用自己的手指往开撬。弟弟的舌头避免了被咬断,青芳的手指却被弟弟死死咬住了。众姐妹好不容易撬开子彪的牙齿,塞进一双一次性软木筷子,青芳这才抽出自己已是血淋淋的手指。
五姐妹血浓于水的殷殷亲情感染了医院的每一个人。脑科的刘主任除了尽最大努力挽救阎子彪的生命,也把阎家五姐妹视为自己的亲人,随时为其提供各种方便。脑科专家权大夫,每天都会主动前来诊查阎子彪的病情。他对阎家姐妹们说:“你们让我看到了人世间最感人的一幕,我打内心里感动,也更为子彪有这样的好姐妹感到幸福与自豪啊!”
植物人兄弟手摸女人乳房,大脑中竟然出现反应
手术后护理,可谓精细又艰苦卓绝。阎子彪的性命暂时保住了,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植物人,大小便一点知觉都没有,全靠“自然”排泄。姐妹们一天几次地为其换被褥和擦洗身子,使他全身始终散发着香皂的清香。五妹阎青芬服侍哥哥时间最长,也最善于掌握哥哥各方面的规律,单说排尿,刚开始,哥哥总是尿床,后来五妹意外发现,预计哥哥快到撒尿的时间,只要她用手轻轻摁摁他的小肚子,他就会很“听话”地撒出尿来。自此以后,一到哥哥撒尿的时间,五妹总是毫不犹豫又非常熟练地一手扶着哥哥的下身,一手轻轻地摁他的小肚子。哥哥撒完尿后,她便仔细地为其洗下身和涂抹消炎药膏。五姐妹在山西博爱医院整整服侍了阎子彪3个月。阎子彪虽然长期卧床,却因护理非常精当细腻而没生过一次褥疮。
阎子彪奇迹般地活下来之后,姐妹们又“贪心”不足了。她们听说长期进高压氧仓有助于植物人恢复记忆,便又一起筹款送阎子彪到省职业病医院做了3个月的氧疗。阎子彪出院回家后,胳膊一直蜷曲着向上举着,肌肉硬得像石头,怎么也帮他伸不直。五姐妹又出高价请了一位按摩专家,每天定时为阎子彪按摩。3个月时间,她们花去了2万多元的按摩费,终使得阎子彪的胳膊放了下来。至此,从2000年1月下旬到同年7月,五姐妹共为阎子彪花去了近100万元,其中绝大部分为二姐阎青兰所出,为此她原本发展势头强劲的厂子几乎倒闭。
然而就在这时,阎子彪的妻子却因在丈夫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抛下孩子离家出走。五姐妹在惊讶气愤之后,很快也就坦然了:想走的就走吧,只要有我们在,六五就不会受罪。
2000年9月,阎子彪的脊背可以挺起来了。姐妹们给他买来轮椅,每天轮流推着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尽管阎子彪对这些无知无觉,眼睛不眨,口水不断,依然是只比死人多一口气的植物人,但他身后的推车人却是满脸的虔诚与期待。她们的信心总是那么的执著与坚定——她们说给别人也说给自己听:都说“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我们就不相信六五没有恢复记忆的那一天!
转眼间到了2002年春天。一天早上,三姐阎青芳正在为阎子彪穿衣服,忽然发现他两只胳膊抬了起来。“天哪,六五自己会动了——是他自己动的!”阎青芳顿时兴奋得大声喊叫起来。医生告诉她,这是病人的意识有所恢复的可喜迹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一年,阎子彪的胳膊抬起的幅度越来越大,有时两手甚至可以高过头顶。但姐妹们很快发现,阎子彪的这种进步很快就具有了“破坏”性:他的双手经常乱抓乱挠,有时揪住自己头发,有时揪住自己的嘴巴或耳朵,没命地撕扯。有一次,他抓到了大姐的头发,硬是活活地揪下了一绺。医生的解释是:这是病人内心感到异常烦躁的生理反应,而他既然“会”烦躁,比之他此前的没知觉,无疑又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也就是说,病人的意识还会有所恢复。渐渐地,阎子彪每天“烦躁”的次数由1次增至3次,为防止他抓伤自己,五姐妹轮流“值班”,每天24小时守护。只是,他的眼睛依旧不会眨动,身体的其他地方依旧是一点都不会动。
2002年夏季的一天中午,坐在轮椅上的阎子彪又是乱抓乱挠,烦躁不已。大姐阎青梅紧紧攥住他的双手,以防他抓伤自己。谁知,稍一放松,弟弟的双手猛地伸进她的领口,握住了她的两个乳房。阎青梅本能地躲避,却因他抓得太紧而没有挣脱。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发现弟弟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按在自己乳房上的两只手微微动着。阎青梅真是又羞又喜。这天下午,当弟弟再次烦躁不安时,她又牵起弟弟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胸脯上。但这一次,弟弟的安静程度明显不如第一次好。她似乎有所明白,红着脸撩起上衣,把弟弟的手放在自己裸露的乳房上,弟弟果然再次安静下来。她的脸红得发烫,涌出的泪水也热得像在燃烧,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就让我把他当做自己吃奶的儿子来照顾吧!”
阎青梅把这一发现悄悄告诉给一位医生朋友,要她解释其中道理。朋友在阎青梅的讲述中得知,阎子彪幼时由于体弱多病,跟母亲一个被窝睡到他12岁,每晚手握母亲乳房才有安全感,也才能睡得安稳,于是朋友分析说:人都是吃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恋母情结与生俱来,而母亲的乳房,对你弟弟而言,在他的潜意识里,已成为他生命中的无形依赖,并成为他心目中“温暖”与“安全”的象征,他之所以握着你的乳房就安静下来,分明是把你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啊!身为优秀教师的阎青梅,马上有所悟地插话说:“如此说来,这女人的乳房还真成了唤醒我弟弟的星星之火了?”医生点点头,若有所思:“这女人的乳房或许还真成了唤醒你弟弟记忆的一个契机呢!”
“既然有了‘星星之火’,就一定会有烈火燎原的那一天!”阎青梅当天就把医生的话告诉了阎青兰和阎青芳。两姐妹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说:“只要能治好弟弟的病,我们就豁出去了。” 她们三个是阎子彪的姐姐,裸露自己乳房的事,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想不到阎子彪的两个妹妹,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太多的犹豫,而她俩都是只有20多岁的青年女子啊!轮到五妹阎青芬服侍哥哥那天,家里来了许多男宾女客,而哥哥恰巧到了犯“烦躁”的时候。阎青芬深深吸了一口气,红着脸、当着那么多人,就把哥哥的一双手放在了自己全裸的乳房上。客人们惊呆了,但紧接着,他们又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无比感慨地说:都说老嫂比母、老姐比母,想不到当哥哥遭遇不幸时,他的妹妹也像母亲一样啊!
等哥哥终于安静下来,在众人的议论中响起悠长鼾声的时候,阎青芬终于眼睛红红地哭出声来:“我是把哥哥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对待的,为了哥哥恢复记忆,我顾不了那么多啊!”所说的话,和姐姐如出一辙。几位女客人抱着阎青芬,再次泪流满面。
亲情无敌,五姐妹倾心救弟情撼一方
2003年2月初的一个下午,阎子彪手握着三姐阎青芳的乳房,眼睛眨了几下,猛然变得明亮起来。阎青芳对着屋内的爸爸妈妈惊喜地大叫:“你们快来看啊,六五的眼珠子会动了,有神儿了,他正在看我哪!”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多月,阎子彪眼睛眨动的频率明显加快。有一天,五姐妹正好都在父母家,阎子彪握着一个姐姐的乳房,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眼眶中突然涌出了两道亮晶晶的液体。五妹阎青芬第一个惊叫起来:“妈呀,你们快来看呀,我哥会哭了,会哭了啊!”五姐妹一起望着阎子彪“咯咯”地笑,之后又都一起抱着阎子彪哭成一团。阎子彪既然能哭了,他就一定能重新说话。五姐妹一起制订了教阎子彪认字、说话的具体方案。她们制作了许多小卡片,一个字往往几十遍、几百遍地对着他读。几个月后,阎子彪终于可以认得许多人和许多字了,拿出写有“爸爸”的卡片,他就指指爸爸;而指指正在忙碌的奶奶,他就能在一堆卡片中挑出写有“奶奶”二字的那张。
有一天,五姐妹拿出写有“姐姐”“妹妹”字样的卡片,要阎子彪指认。这时候,就见用手握着三姐乳房的阎子彪,连续用嘴做了几个吮吸乳汁的动作,嘴唇吃力地嚅动着,嚅动着,终于迸出了一个字:“妈!”姐姐们连忙指指自己,又指指卡片帮他纠正说:“我们是‘姐姐’。”两妹妹也依照姐姐的样子帮他纠正说:“我们是‘妹妹’!”阎子彪点点头,又摇摇头,继续重复那个字:“妈!”说着,眼中的泪水一个劲地往外涌。五姐妹明白了,六五已把她们视为母亲一样的至亲啊!五姐妹抱着阎子彪无语凝咽。爸妈哭了,83岁的老奶奶哭了,闻讯赶来的一大帮邻居,也都忍不住洒下了喜悦与感动的泪水。
这受伤之后终于说出的第一个字,对阎子彪思维能力的恢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随后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阎子彪不仅学会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还学会了玩扑克和打麻将。到2004年初,连姐妹们打牌时为了试验他的反应故意“耍赖”,每次都被他毫不客气地揪出来。又过了几个月,他甚至不用看麻将,用手就能摸出是什么。每天,他可以自己摇着轮椅在院子里转来转去,说是要早日锻炼好身体,以报答姐妹们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恩德与情义。尤其令姐妹们高兴的是,阎子彪还学会了为家里操心和关心别人。孩子们晚上看完电视忘记关掉,他就自己摇着轮椅帮助关掉,还对孩子说了一些节约用电的话。有时候他夜里睡不着,还会悄悄地来到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房间,帮他们掖被角,扶枕头,或问他们需不需要喝水。
妻轻捏敏感部位 捏醒植物人
联合早报(2005-01-28)
中国媒体报道,四川一名妻子用很另类的方法唤醒昏迷一个月的植物人丈夫,原来她无意中用手碰触丈夫的阴茎、乳头和大腿内侧等敏感部位,发现丈夫的肌肉有反应,以後不断坚持这类碰触,丈夫终於痛醒。
现代家庭报的报道说,四川省水泥匠杨建民,去年7月在成都打工时不慎从四公尺高处掉下来。经抢救後虽保住性命,但由於脑部伤势太重,变成了植物人。他的妻子殷志容不肯放弃,细心地照顾他,为了唤醒丈夫,每天在丈夫耳边诉说他熟悉的往事,以及讲他们可爱的儿子。
有一天殷志容给丈夫擦身时,指甲不慎碰到丈夫的乳头,丈夫乳房旁肌肉猛然颤了一下。殷志容起初以为自己看错,随即再用指甲一碰,果然丈夫的肌肉又颤一下。此後她开始尝试抚摸或轻捏丈夫最敏感的阴茎、大腿内侧、乳头、腋窝等部位。
去年底殷志容又一如往常跟丈夫一边讲往事,一边伸手进丈夫被窝内轻捏他的敏感部位,不料杨建民突然嘴角微动,殷志容用力再捏,不久後她的丈夫奇呻吟喊痛,接着双眼微动,最後竟开口问,「我在哪里?」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469250
板凳 发表于 2010-9-28 18:46 | 只看该作者
新闻要洁净,上得了餐桌。我们的一些报道……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8 10:55
【案例】
香港街头充斥免费报纸 部分内容等同成人杂志
2011年11月14日09:4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港免费报之爽报版面。 尹世昌 摄(图片来源:人民网)
香港教育团体日前再次走上街头,抗议9月份刚创刊的全港第六份免费报《爽报》渲染色情暴力,荼毒少年儿童。7月份以来,又有两份新免费报抢滩香港,香港街头除了排队领报的人,还多了抗议的人群。因为人们发现,天下既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真正“免费”的报纸。
天气预报配泳装美女
《爽报》是这波抗议潮的主要对象。这张报纸延续壹集团收费报《苹果日报》的风格,版面充斥衣着单薄的美女图和露骨的性描写。本来,香港不乏成人杂志,但未成年人若欲购买至少得经过报贩核对年龄。如今,学生们却可以在上学路上随手领到免费发送的《爽报》。
油尖旺区家长教师会联会会长李偲嫣表示,《爽报》新闻版有“天气爽女郎”、体育版有赌波指南、副刊更有色情小说和黑社会漫画等,这些不适合学生及青少年阅读。联会于10月16日午间在旺角收集抵制《爽报》的签名,1小时内就集到数百个签名。从《爽报》创刊至今,该会已收到近千宗家长投诉。
一名来自广州的游客也留下签名。他说,这几天看过《爽报》,内容确实过分卖弄色情,连天气预报都配泳装美女,有的内容“咸湿”程度等同成人杂志。
《爽报》创刊1个多月,香港教育团体已发动多次抗议,甚至当街撕毁报纸以警示市民,一些学校和公屋也禁止入驻。但是,抵制能起到多大作用有待观察。
香港6份免费报纸总发行量已超过300万份,超过了收费报纸之和,光《爽报》一家就达80多万份。而向以营销著称的壹传媒集团,还以向超市贴钱等方法派发《爽报》,壹传媒称,该报将以百万发行量为目标。正如普通人难以拒绝免费又“香艳”的午餐,免费报占领香港的脚步同样难以阻挡。
报纸免费 社会买单
香港免费报的整体内容偏向大众化、读图化和娱乐化,本地学者表示忧心,认为这会引发香港报业素质的整体下滑,偏离新闻的原义。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免费报章主要是一些蜻蜓点水的报道,没有实质内容,更无具体分析,“作为一个公民社会,如果公众很依赖免费报章去了解社会实况,这是一个悲剧”。
另一个冲击来自市场,免费报的大量出现,势必威胁收费报的生存,引发报业割喉战。和一般人想象的相反,免费报虽然贴钱发行,却活得相当滋润,因为免费,所以有发行量,而发行量就是广告的保证。
香港第一份免费报《都市日报》于2002年创刊,发行量初期达30万份,仅14个月已收支平衡。在2004年,全港报纸约有36亿港元广告收入,《都市日报》占约10%。巨大的利润,是香港免费报纸不断增多的驱动所在。
从消费者角度看,免费当然是件好事。但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读者终究得付出代价,除了报纸内容不如人意,还有不断倒下的森林。香港某环保团体推算,《爽报》创刊前,已有的5份免费中文报章每周5天用纸量达2187吨,需砍伐3.7万棵树。一个多月来,香港环保团体已多次上街抗议免费报破坏环境。
“按需分配”的免费报被大量浪费,环保人士称,不少拾荒老人索取免费报章时“排完队再排”,大量索取报纸,报纸未曾被翻阅便变“废报”。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副会长刘耀成说,中文免费报已成为香港废纸重要的源头,“免费报章破坏环境,希望大财团将资金拿去发展电子报”。
王平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14/094723461985.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9 13:15
【案例】
纽约时报:报业的“数字信徒”
2011年11月18日14:18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14日报道,美国MediaNews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帕顿(John Paton)公然宣称,报业需要“不再听从于报纸的人。”
上周,约翰-帕顿与美国媒体新闻集团(MediaNews Group)的高级主管进行会谈。媒体新闻集团是订阅量第二大的报纸集团,也是著名的《丹佛邮报》(The Denver Post)、《底特律新闻报》(The Detroit News)、《盐湖论坛报》(The Salt Lake Tribune),以及加利福尼亚上上下下许多家日报,包括《圣何塞水星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在内的发行方。
由于帕顿在新闻纪录报公司(Journal Register)2009年破产之后的成功运营,今年九月,帕顿被MediaNews公司任命为首席执行官。除其它业绩外,在他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的第一年,公司就增加了200%以上的数字收入。
据帕顿所说,他在MediaNews公司的新雇员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万灵药”,那样的话不仅可以使他们维持生存,更能使公司取得成功。而恰恰相反,帕顿则计划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排除万难继续前行——除了销售与编辑、外包大部分运营操作,重点关注成本方面,可能包括进一步裁员,在印刷销售方面实施激励促进数字销售,同时利用同各团体的关系来提供一些他们报纸的内容。
帕顿补充说:“当我讲完之后,他们都看起来垂头丧气。他们似乎想诘问:“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吗?也没有一个魔法计划可以让我们从印刷成功转为数字运营吗?你现在所讲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啊!”
除了少数可以,在媒体战略家中,帕顿已经成为一个有几分言出必行的人物。在新闻纪录报公司的文件中,他给每一位记者都发了一部飞利浦照相机,帮助建立一个面向康乃狄克州托灵顿各大团体的新闻咖啡馆;同时不断推动将以前专有新闻编辑软件,转变为自由的网络出版工具。他还筹资建立了一个培养员工创新的实验室,而且其公司已经和许多网络公司形成伙伴关系,一同提供新闻和发布消息。
从一个小小的实验,到如今已成为整个报纸行业唯一的最大赌注:新闻记录报公司及MediaNews公司现已遍及18个州,印刷及数字产品多达800多种,员工数量超过10000人,总收入高达14亿美元。然而,这一美国订阅量第二大的报纸集团如今正被一个认为“印刷业的灭亡比任何人想像都要快得多”(如果现在还没有完全灭亡的话)的人经营着。
帕顿对各种困难已有所耳闻,选择如何使报业的数字收入超过印刷收入,就像选择如何使硬币超过美元一样困难。他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印刷业的收入已经下降了超过一半,或许是时候开始考虑数字收入了。他也公开提出,只有这个行业愿意“不再听从于报纸”,真正的转换和改革才会发生。
说来也奇怪,这正是他的个性;尽管关于报业需要如何做才能生存,他已经想到了各种不同的结论。这其中包括:最终完全停止发表印刷报纸的想法。他说:“每次我谈论这个,人们都想从窗户跳下去,所以对于我所说的要谨慎一些。”
圆圆的脸上长满了胡子,显得非常亲切友善;谈论起报纸转变的时候,没有泡沫横飞,也没有手舞足蹈。但是帕顿完全相信,如果报纸想要生存下去,几乎都不得不先“自焚”;最终放弃印刷业务,并转变成为数字新闻业务。
1977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帕顿只是《多伦多太阳报》(The Toronto Sun)的一名复印助手;之后,在成为城市编辑及最终的助理执行编辑之前,帕顿辗转报道了治安与政治新闻,并且开始从事写作。作为《渥太华太阳报》(The Ottawa Sun)的主编、出版商,以及最终的首席执行官,他成功的推出了《渥太华太阳报》;同时在公司再次上市及出售给加拿大魁北克公司之前,还策划了一种附加属性的融资收购与买入。
在最初的网络公司泡沫期间,帕顿经营了一个很大的新闻网站Canoe.com。在此期间,他克服了种种新媒体困难,尽一切可能接受教育,然后在投资银行业工作。2003年,他和同事们决定对西班牙媒体进行投资;在纽约购买西班牙语日报《每日新闻报》,同时在美国大城市中收购其它西班牙语报纸,形成美国最大的西班牙语传媒集团impreMedia,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2009年,新闻纪录报公司的债权人Alden Global Capital找到帕顿,然后宣布破产;之后邀请帕顿加入其董事会。2010年2月,帕顿成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新闻纪录报公司取得的成功使帕顿备受瞩目,MediaNews董事会邀请他担任首席执行官,管理更大的MediaNews公司;该公司拥有57家日报,100多家小型报纸;并成立管理公司Digital First在运作合并中共同经营两家企业,尽管这两家公司均仍是独立实体。
MediaNews集团总经理威廉-迪恩-辛格莱顿(William Dean Singleton)与帕顿相识已有23年,一直以来,他也是产业整合的拥护者。此次,将MediaNews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交给帕顿,任命其为MediaNews董事长。
Newsonomics博客作者兼OutSell公司出版顾问肯恩-多科特(Ken Doctor)说道,“约翰得到的这些荣誉实至名归,他坦率承认其他出版集团的CEO不会承认的事实;那就是,企业不会太久支持成本结构。但是我们无法真正告诉你,他有多少答案,他的把握如何;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经营的结果会是怎样,他会成为那个转变这些企业的人吗?我们还不知道。”
当被问及这一点,帕顿说他愿意分享一些商业成果。他指出,自九月份以来,就一直只同MediaNews合作;新闻纪录报公司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一直令人鼓舞,但却缺乏最后的定夺。
与全国报业平均收入下降6%以上相比,其去年收入下降2%。更重要的是,数字收入在他接管时为每年600万美元,预计到今年年末将达到3200万美元。
在帕顿的报业中,新闻的三分之一是由专业新闻记者创作的高价本地内容,还有三分之一将来自读者和团体的投入;而另外三分之一将是综合而来。他说:“一半的编辑都把时间花在整理页面上,例如国家版面和健康版面的内容,这些都毫无意义,通常也没有什么优质的内容。”
前《华盛顿邮报》数字编辑负责人,现任Digital First主编吉姆-布雷迪(Jim Brady)说:“我从事数字工作已有16年,其中一个挫折便是新闻机构并不十分重视数字新闻。实际是,约翰是一位记者,洞悉新闻文化,这意味着他是一个带领这种转变的合适人选。”
帕顿已经看到了转换的逻辑结尾:淘汰掉一些印刷工具,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他说:“可能会有许多日报无法维持,遭受淘汰;有些可能会是周刊,或者总有一天他们不再出版报纸。”
新媒体顾问、报纸生存状况调查网站Reflections of a Newsosaur博主,以及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兼职教授阿兰-穆特(Alan D. Mutter)指出,MediaNews的下属机构《底特律新闻报》在2009年已经将送货到家服务减少为一周三天。穆特说:“在一周的某几天,美国各地的出版商已经淘汰了印刷出版物,而且削减了送货上门服务。考虑到该行业的发展趋势,MediaNews及新闻纪录报公司或许同样这么做,这也并非不可思议。”
帕顿的报纸大多属于对冲基金及投资银行所有,这些机构可不是因耐心而闻名的;一部分原因是,数字收入的百分比上涨如此之快,以至于相比起来,印刷收入急剧下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福音传道者”,但是,他说自己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刷业要花更多的钱,而其本身价值并不值得花这么多。如果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使其转变方向,那将会把你丢在哪里呢?”
(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18/14182348786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25 12:59
【案例】
法国《论坛报》因融资失败宣布挂牌出售
2011-11-25 10:44:48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有1人参与
国际在线专稿:据路透社11月24日报道,法国知名经济大报《论坛报》(La Tribune)于当地时间24日宣布,因为融资失败,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买家,《论坛报》从即日起将被挂牌出售,并有意在年底前寻求破产保护。
报道称,近年来,《论坛报》一直与法国另一大商业媒体《回声报》(Les Echos)竞争,但一直处在下峰,《论坛报》债权人已从今年1月开始向法院寻求保护。
《论坛报》在声明中称:“自去年夏天开始,该报的融资情况就在加速恶化,管理层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做出这个痛苦的选择。”
据悉,2012年1月起,巴黎商业法庭将考虑任何针对该报的报价,一旦买家确定,《论坛报》将会继续出版。
http://news.163.com/11/1125/10/7JMUTE0M00014JB5.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25 22:35
【案例】
真老顽童:你去借一个试试,就知道了
//
@章静怡: 这本书现已买不到了……刚特意查了下上海图书馆的参考外借资料,如需要,此书应该还可以借到。2004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真老顽童:要了解储安平,最好看章诒和先生的《往事并不如烟》。但是,此书…… //
@闲情偶记:
◆◆@凤凰网新闻[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光明日报历任总编辑 http://t.cn/SyBRmd
转发(47)|评论(14)今天 14:29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27 19:39
【案例】报纸跟风
@传媒老王[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今日有报大家评】你对今天国内许多都市报头版都不约而同把一个叫金马的电影奖项消息大肆渲染如何看?
转发(12)|评论(13)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30 10:44
【案例】
北京日报:报纸消亡其实是个传说
2011年11月25日10:04 北京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有种说法甚嚣尘上,核心观点是报纸正在迅速消亡。有人甚至拿美国说事儿:“人家全电子了,已经没有纸报了!”笔者最近赴美实地考察,走访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与其管理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所闻所见却与传言大相径庭。
今天的美国,报纸仍是人们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机场设有自动售报机;酒店前台及各楼层都有报纸取阅处,每天清晨报纸就已摆放在房间门口,不需要送报的房客反倒要向前台打招呼;街头,各色报箱随处可见;餐厅,报纸和咖啡同样是许多人早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拥有逾百万的订户,《华盛顿邮报》发行量虽在下滑,但仍有50多万的订户。如此庞大的读者群,其影响力及由此而生的广告与发行收益可想而知,谁会轻言放弃呢?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我们都没有见到报纸溃不成军。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报纸虽然受到不小冲击,但依然拥有广大的读者,印刷版报纸仍是报业公司所坚守的主业和盈利的主体。所谓报纸被电子媒体彻底取代只是遥远而模糊的远景。
在坚守主业的同时,美国报纸一直在对新媒体进行积极探索,这种努力已持续了多年。上述两家美国大报都成立有数字产品开发部门,网站、手机、IPAD、电子书、推特……触角涉及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终端和形态,电子版读者与日俱增。纽约时报电子版从今年春天起已经开始收费。但作为行业而言,电子产品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由于“互联网信息是免费午餐”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各报的电子产品目前都还没有成熟的、被广为接受的盈利模式。《纽约时报》作为探索新媒介形式的排头兵,虽然已经拥有了几十万位电子版的收费订户,但相对百万的印刷版订户而言仍是“少数派”,其收益也只占时报整体收入中很小的份额。《华盛顿邮报》则仍有八成收入源自报纸。可见,报纸的电子化还处于摸索和基础建设的阶段,投入多产出少。从这个角度亦说明,报业去纸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报纸的读者队伍必然是混合型的,忠诚的印刷版订户和年轻的电子版订户各得其所。在此期间,纸质为主,电子为辅是报业必然的经营之道。基于这一结论,引发出对中国报业更多更深的思考。
首先,纸媒要坚定信心,对所谓报纸消亡说不必道听途说便妄自菲薄,更不可过度渲染、以讹传讹。优秀的报纸在长期的积累、调整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成熟的报道机制,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对网络上海量但往往较粗糙的信息而言,报纸在有限版面上提供的报道是经过筛选和深加工的,有更多富于价值的信息和观点。相对于网络的情绪化,报纸更为冷静、客观。其实,不但报纸开发的电子产品依托于报纸上的内容,多数所谓新媒体上的内容也来源于报纸。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底公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重大新闻的最新信息或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 ,纯网络平台的报道只占4%。这项研究再次说明:虽然如今新媒体快速崛起,但是报纸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依然非常强大,保持着重要消息来源的地位。如果放弃了报纸,电子版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一无内容来源,二无群众基础,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竞争有何优势可言?笔者曾询问纽约时报网站负责人,其网站何以成为世界最好的新闻网站之一。他笑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报纸是世界最好的之一”。
其次,纸媒应该做、也能够做的改变有许多。一方面,需要拓展服务,比如让报纸大踏步走进机场、酒店,出现在早餐桌上、超市门口等生活的各个角落,实现送报上门的无缝覆盖;拓展内容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销售,改变新闻资讯产品过于单一的现状。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开发,积极应对挑战。报纸的世界性衰退已是公认的事实——发行量日渐萎缩、广告收益每况愈下。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子产品所吸引的拥趸有助于增加读者量,扩大影响力。《纽约时报》的推特账号就吸引了1600万的粉丝。其中一部分为了及时得到新闻便于转发,而成为了时报的电子订户。电子产品相较纸媒的另一个优势是成本很低,既无纸张、印刷、发行投递等费用,亦可借用报纸的采编成果。《纽约时报》董事局主席、出版人阿瑟·苏兹伯格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社交媒体是机会,不是对手。国内一些平媒也有很好的尝试,比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论坛网,比如北京晚报创办的图片网“北晚新视觉”,都各有特色,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纸质报还是电子版,都应内容为王,创意至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载体更新、渠道变化,“内容为王”的实质却不会改变。广播、电视出现时,报纸曾被一些人判过两次“死刑”,报纸虽受冲击,但至今坚挺,内容是存在的核心价值。作为内容和思想的提供者,传统媒体必须抓住当前机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开发报纸的内容优势,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5/100423524158.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30 10:45
【案例】
金陵晚报携快拍二维码推出动感报纸
2011年11月30日10:02 金陵晚报
据悉,南京金陵晚报(微博)在感恩节这天推出一份"动感报纸",看报的用户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快拍二维码"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听到以"感恩"、"爱"为主题的流金经典音乐。二维码在报纸、杂志上的应用在国外盛行已久,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报纸二维码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金陵晚报创刊于1993年,时名为金陵时报,1994年1月1日起改名为金陵晚报。金陵晚报的报头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金陵晚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金陵晚报立足南京,95%以上的读者在南京地区。为适应市场竞争,金陵晚报目前为每日凌晨出版。
《金陵晚报》的二维码,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快拍二维码"进行扫描,可以在手机上听到《金陵晚报》提供的感恩节歌曲。二维码在传统媒体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通过眼睛直观的浏览文字,获取信息,以及在读取信息后,将杂志或报纸丢掉或者被回收,这样一种阅读方式渐渐的被改变,代替它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看到感兴趣的新闻或者广告,你可以使用手机扫描后,在手机终端观看新闻的视频报道、视频广告、以及用耳朵聆听美妙的歌曲以及介绍。传统的以眼睛浏览为主要的阅读方式将被代替,你可以用耳朵去感受新闻,感受信息,这样一种方式加强了新闻以及信息的阅读效果,带来一种新的阅读快感。
报纸二维码加速了信息的多平台传播
通过使用手机扫描《金陵晚报》上的二维码,你不仅可以边看报边听歌曲,还可以使用"快拍二维码"将其存储到手机上,分享到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上,发送给朋友,以及分享到人人网,让更多你的朋友、同学都可以听到,他们可以将此歌曲下载到电脑、MP3、Touch、PAD以及更多设备上。信息通过报纸传递到网络,通过网络传递到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上,此过程不要再经过麻烦的手动输入,只需要通过手机终端的转发功能即可实现。
《金陵晚报》二维码的应用,对阅读媒体将带来更多的阅读快感,必将引起更多媒体的新变革。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30/10022354980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30 10:47
【案例】
北京开始整治非法报刊 严打假新闻
2011年11月25日18:16 千龙网
记者日前获悉,从11中旬至12月底,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报刊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报刊、非法报刊机构、假记者、假新闻“四假”现象。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各区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将组织协调公安、工商、文化执法、邮政、报刊发行、城管等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辖区内各报刊批发市场、零售单位、投放场所进行全面清查,组织协调新闻出版、文化执法、公安、工商、城管等有关部门深入追查非法报刊来源,依法取缔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报刊社、报刊编辑部、报刊记者站及工作站,严厉查处非法报刊采编、出版机构。
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将做到有案必查、有法必依、追根溯源、严查彻究,彻底捣毁其非法采编、印制、储运、发行窝点和网络,从根本上铲除非法报刊产生的根源。
此外,全市各区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将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举报途径,积极受理群众举报,认真核查举报线索。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对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会及时反馈查处结果,兑现举报奖金,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5/181623526496.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30 10:48
【案例】
五问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体制到底能有多活
2011年11月24日15:00 《传媒》杂志
五问非时政类报刊改革
文/吴江文
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从纯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历了数10年的探索与实践,但迄今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改革,距离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溯历史,我国报刊业在近30年内都在积极谋求改变,可以归纳为自发性推进和制度性推进两种。自发性推进包括资本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两个阶段:直接介入就是将一些资本直
接投入到报刊运作中,介入报刊的日常编辑、经管管理;间接介入是一些资本为了规避监管,与报刊社联合组建经营性机构,通过经营机构的收益来维系报刊出版,其实质也是由资本
控制报刊社的运营。制度性推进在本世纪方才开始,2003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试点,2005年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改变我国非时政类报刊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制约报刊业发展的问题,通过明确市场主体和强化市场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报刊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综观非时政报刊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本次改革是内外“挤压”的结果,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传媒产业形成迅猛的传播态势,使我国必须通过做大传媒产业获得应有的传播话语权;其二,从制度变迁来看,此次改革具有需求诱导和供给主导的特征;其三,本次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渐进式改革经验的又一次运用。基于上述复杂背景,结合我国新闻出版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若想顺利推进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势必要直面如下问题。
问题一:体制,到底能有多活?
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为能独立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市场主体,使其走出过去“事业单位财政不给钱,企业管理没法人地位”的尴尬局面,是本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这,需要一套适应市场的体制和机制。
依据什么决策?众所周知,企业具有趋利性,在“非禁即进”的理念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会自觉适应市场。也就是说,真正的企业,在一定大背景下,其决策标准是依据市场需求来判断“可为”与“不可为”的。但在新闻出版业,报刊社的职能与工作关乎国家大计,政府对其的管理并不是采用“禁入”,而是采用“可为”或“可入”,即并不划出明确的禁区,而是划出明确的“准入区”。两相对比,企业的决策依据是市场,而报刊社的决策依据更多的是政策规定与政策导向。
谁来决策?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前者是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后者是指机构内部的决策机制。单纯的企业运作,由决策团队根据经验和市场调研做出对策,所做决策一方面对股东负责,另一方面对市场负责,最后决策者还要对自己负责。但在传媒业内,对报刊社负责人的管理,是通过“管人”或“管帽”来实现的。对于正在展开的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其人事管理也主要采用这一方式,但其资本组织结构又是国有独资,这样一来,会不会形成换名不换人、换人不换标准的结局?
问题二:结构,如何调整?
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存在的典型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和报纸出版周期发展不平衡。
从报业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沿海地区和京津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北京市虽然市级报纸仅35家,但200余家中央级报纸绝大多数集中在此,占到全国报纸资源的11%以上;沿海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6省市拥有的报纸资源占总数的23%以上;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占报业资源总数的37%左右;西部12省区市占29%左右,其中新疆
是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有99种。
另一个问题是报纸出版周期结构不合理。我国的1900多种报纸中,日报率几乎占到一半的比例。但在报业发达的美国,日报的比重大致是17%,并且80%以上是周报,在全球最喜欢读报的日本,也只有120多家日报,而美国和日本的报业经营理论和成绩都优于我国。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报纸资源配置已经突破了区域壁垒,2009年报纸退出机制在辽宁和河北两地试点,2010年又先后有《市场报》、《中国足球报》和《中华新闻报》退出……此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明确提出,不具重组条件的报纸将退出市场,这就意味着将借助退出机制对报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之一即是对区域结构进行调整,一是要满足市场的需
要,二是要保留区域内的传播能力。市场的需要就是不宜单纯地追求数量和出版量,而是根据市场消费能力,找到供给与消费的平衡点,是侧重日报还是侧重周报,还是互为补充;而
保留区域内的传播能力,则要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保证一定量的传播载体,否则会进一步加大传播能力的不平衡。
问题三:整合,多少家合适?
长期以来,我国的报刊出版资源存在报刊数量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对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分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
具体来说,资源整合涉及区域内整合和跨区域整合,同行业整合和跨行业整合。在此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中,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以一家传媒企业为主,横向整合多个出版资源,并
纵向延伸;多个出版资源抱团发展。然而,不管是哪种整合模式,我国目前现行的属地管理政策无形之中都成为了整合的障碍。
目前,除先期已有的1069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了改革,还有5000余家报刊社在为改革而努力。主管部门没有设定具体的改革数目,言下之意即是相信市场。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有报
业集团、传媒集团逾百家,年产值过百亿的集团却并不多见。然而在报业发达的美国,80%的出版资源掌握在20%的出版商手中;全日本50%的报业收益集中在5%的报纸中。两相比较,即使按照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降至5000家以下”来判断,我国的报刊业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由于报刊出版资源的不平衡和属地管理政策的局限,使得我国迄今尚无大型的跨区域的报业集团或期刊集团。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报刊出版资源的稀缺会导致现有一些报刊出版单位在此轮整合中,以占有资源为目的,前期积极整合、后期消极经营,最后导致换花样找政府托底的现象出现。
问题四:资金,从何而来?
对改革而言,从人员安置、改制注册到启动运营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国文化报》是我国第一家整体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报社,其两笔改制支付具有代表性:一是投入千万元对原来的报纸进行改版;二是投入700多万元当做企业年金,后期每年投入100万元。如此投入,对于那些既没有钱又亏损的报刊社来说,无疑是望“改”兴叹,资金成为改革能否顺利
推进的掣肘因素之一。
自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之后,我国先后出台过多个有关鼓励业外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文件。本次改革,报刊社与主管部门均对民营资本参与改革怀有期望。但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文件再次明确规定非公资本不得设立报刊社。这样一来,报刊社剩下的资金来源就主要是业内资本
和业外国有资本,此外还包括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所提供的资金来源。三种来源中,业内资本是较好的选择,可以顺利地介入,但目前业内资本总量偏少,由其扛起整合和注资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的大梁不现实;多年以来,业外国有资本都在想办法进入媒体领域,他们坚信传媒业仍是一个暴利行业,但业外国有资本的介入面临谁来管理、如何对股东负责等问题;此外,金融业所持有的金融资本,由于融资组成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公众委托投资的一种形式,因而较前两种资本来源其趋利性更强。
显然,对于大多数非时政类报刊而言,完全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完成改革将面临困难,而由谁来注资改革又必然不是一纸文件那么简单的问题。此处,有一简单的处理方法,即主管、主办部门对报刊社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切分、划拨,再适度引入货币资本,使改革能够启动与运行,但这种方法未必就是长远之计。我们知道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多方掣肘的平衡或许更利于发展。但不管怎么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报刊社改革的成本仍然需要国家支持。
问题五: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
政策扶持曾是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经验之一,最典型的做法是税收优惠、先行先试、政府接盘等。纵观我国三十几年的改革实践,该办法确实行之有效。但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一是,受优惠的单位可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做长远考虑。以税
收优惠为例,为发挥企业的能动性,我国曾试验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开发区内的企
业均可享受相应税费优惠,但随之而来的是“游击企业”层出不穷,一部分企业在各个开发区游走,享受完税费优惠即搬离,而无心去长远发展。二是,有些企业借机占有国有、集体
资产。1998年以来,在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中,出现为数不少的“零元兼并”,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侵吞国有或集体资产的目的,利用异地壳资源,以接纳原有企业职工为条件,低
价或无付出的兼并国有或集体企业,在获得企业资源的同时,还获得在职工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补助,当资产过户到位后即破产或变卖,将企业包袱又丢回当地。
尽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明显不同,但由于传媒资源的特殊性,是否会出现表面重组、背后靠财政的问题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在稀缺资源面前,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都会有“占有的欲望”。换句话说,面对可能会被注销的报刊出版资源,地方政府一方面会鼓励重组,另一方面则可能改换方式给予财政补贴,最终出现换名称不换性质的结局。如果是这样,那改革之后,传媒行业的活力将仍然欠缺。此现象的最好例证是,2003年我国报刊实行“管办分离”、“两脱钩”,将677家报刊停办,绝大多数县级报纸注销;可现实的情况是,各个区县都通过创办内部资料的形式创办了其区域报刊,这些报刊的生存仍然是靠财政维系。
综上所述,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在进入“深水区”之后,将不得不面对如上五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改革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我们传媒产业的壮大与传播能力的提升,值得传媒业界与学界进行深入思考,并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予以推广。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4/15002351936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7 11:11
【案例】
数字时代纸媒坚持深度报道是核心竞争力
2011年12月06日10:28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1月23日报道,近期,本文作者一直在尝试从服务行业,以及从商业角度去审视报纸行业的发展。有一些事情正变得越来越清晰,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这个现状反过来可能会对报纸业务造成挑战,因为报纸行业对报道内容的深刻见解和人们对报纸的信任依然像以往一样稀缺。的确,在数字时代,对所报道内容持有深刻见解和提供值得信任信息的意义,相较以前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肤浅的封面和相关分析新闻稿组成的“商品新闻”,充斥着整个网络。但是,一些出版商只是希望从这些报道中获取盈利;所以,在这些报道中间严重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因此,《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摒弃掉这些零成本替代品,选择仍然保留这些必备读物。只有花费巨大开支设立新闻工作室,并聘用那些具备专业知识、拥有巨大新闻资源人脉的老手来工作,才能做出这种深刻并且具有解释性的新闻。如果,一份新闻报纸想在数字时代获得一片生存空间,那么它的新闻工作室就必须具备一定水平,且拥有其他新闻工作室不可能具备的专长技能。
同时,虽然当下网络能提供的信息量十分充足;但是,在这些信息中间,值得信任的消息还是很稀缺的。所以,对那些在业界举足轻重的新闻报纸来说,他们的核心力量和读者信任度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类相互竞争声音的世界中,“记录的报纸”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产品。这些报纸不仅仅是一个过滤器,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规范。
灾难的例证:先是时代镜报集团(Times-Mirror Group),然后是论坛报业集团(Tribune Company)妄图使《巴尔的摩太阳报》成为吸金器。
《巴尔的摩太阳报》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在1986年时代镜报集团从阿贝尔家族手中买下了这份报纸的所有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这个报纸的新主人为了增加报纸的盈利空间,发起了几轮自愿退职活动。这些裁撤的人员中有一些人是曾经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工作过,后来加入《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界老手。
自此,《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工作室开始走下坡路,该报也在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顶峰的这段时期,丧失了创作具有深度新闻的能力。正如西蒙写到的那样:
在被买断了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失去了它原有大部分的机构记忆、开展专题报道的结构;同时,也失去了它原有对各类机构进行渗透获取资料的能力。从而,它就不再具备看透各类新闻题材的表象,更深入的从引发问题的根源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专题报道和任何对问题进行严肃、系统的调查和审视,都不会因为遭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纸,或者特殊项目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追逐普利策奖而让自己的立场产生偏移。
从这样的观点考虑,当一个新闻工作室被剥夺了进行深度报道的能力;它所报道的消息便和网络上大量传播的新闻资源一样,没有了层次和区别,网络传播就这样开始迅速扩展。在1994年后期和1995年中期这段时间内,网络使用者的数量从340万增长到1280万。随着网络使用人数的增长,报纸的发行量开始下降。到2009年时,美国的报纸发行量就从它1995年的6200万,下降到和1958年持平的4680万。
为了解决这种下滑的趋势所采取的行动,却导致事情却越变越糟。Times-Mirror Group在2000年时被论坛报业集团收购;而在这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2007年时,房地产商塞缪尔-泽尔(Samuel Zell)获得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泽尔基本上漠视了新闻作为一种公共事务的实质,他指派了一名电台脱口秀主持人来指导公司的改革。泽尔在他旗下《奥兰多哨兵报》的一次采访中,回复了记者的问题,表明了他对高品质新闻的认识和态度。
泽尔掌管公司的这段任期,以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画上了句号。泽尔和其他追逐利益的报纸拥有者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与当初没有互联网的时期相比较,业务素质水平高的新闻媒体和具有深度的新闻编辑部在当今时代是更加必不可少的。(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6/102823583356.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7 11:15
【案例】
华盛顿邮报CEO:让“平民记者”们参与新闻工作
2011年12月05日14:19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本刊记者 孙 超
在“影响力不亚于美国总统”的传奇人物《华盛顿邮报》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去世7年后,2008年,她的孙女、42岁的凯瑟琳·韦莫斯(Katharine Weymouth)开始接手这家报纸,担任《华盛顿邮报》的CEO。
创办于1877年的《华盛顿邮报》,是一家立足于华盛顿特区、面向世界的时政类日报。19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国际威望,是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而带领《华盛顿邮报》走向巅峰的凯瑟琳·格雷厄姆,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
2008年《华盛顿邮报》独揽14个新闻奖项中的6项大奖,成为该届“普利策”奖最大赢家。这一年上任的凯瑟琳·韦莫斯也雄心勃勃,这位哈佛大学本科毕业、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曾经的律师,希望能够扛起家族的旗帜并重振整个行业。作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孙女,韦莫斯也是这辈人唯一留在家族里面工作的,同时,她还是有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几年过去了,盛名之下,没有人比韦莫斯更能体会报业正在经历着的“转型”。受经济危机打击,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美国纸质媒体近年来不断走下坡路。读者、媒体人、投资者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拷问韦莫斯——十年后,报纸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让我们依然需要它,觉得它无可代替?
在她的脑海里,十年后的报纸和今天的可能没有太大分别,问题在于读者想要投身于什么样的平台。报纸是一样非常棒的东西,她无法想象离开它的生活。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平台最终是要由读者自己决定。报纸总是出现在第二天清晨,邮报不会讲述太多昨天发生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它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要关注”⋯⋯因此,它是一种新闻分析以及新闻的价值所在。韦莫斯认为,每个平台都是不同的,而在新闻分析方面,报纸再好不过了。另外,读报纸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体验。只需花费10分钟、半个小时或星期天的一个小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分享,也可以独自埋头看完一整份报纸,这是大多数人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
不久前,笔者在美国与韦莫斯女士就《华盛顿邮报》以及传统媒体的未来与创新进行了交流。她说,邮报的承诺一直都是追求精准、卓越和公平。这需要有洞察力的分析、有挖掘爆炸性新闻故事的环境、有捕捉敏感事件的能力。真正的新闻记者深知新闻伦理,也知道如何将事实与炒作区分开来。在韦莫斯的眼里,新闻工作是一个行业、一项专业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80%新媒体链接指向传统媒体
对于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影响了整个传统媒体,韦莫斯认为发生改变的是用来讲述故事的工具。今天,报刊记者已经能够用影像来生动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了。就这点来说,《华盛顿邮报》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之间的功能差异已变得十分模糊了。
韦莫斯表示,报纸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有些美国人可能还记得发生在1948年著名的“Dewey Defeats Truman”(杜威击败杜鲁门)标题事件(注:194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从竞选开始就落后。所有的舆论,历次民意调查都显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将以无可置疑的优势轻松赢得选举。就在选举日结束的当天,《纽约时报》的编辑们陷入困境:他们必须准备明天出版的报纸头条新闻,而此时官方尚未公布最后的选举结果。他们一咬牙,顺从民意测验的结果,选择了这样的标题:“杜威击败杜鲁门”。报纸发出去了,万没料到,最后是杜鲁门赢得了总统选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错误。
用韦莫斯祖父菲利普·格雷厄姆的话说,“报纸是记录生活中大事小事的初稿”。今天的报纸继续履行着这项职能,只是它们运用了新技术。之前,人们只能从早间报纸的标题中得知消息,而现在,一篇推文(Twitter,美国流行的社交网站)就可以将一个故事传播开来。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发生了改变,那就是经营模式,即那种在新闻编辑室背后支持投资的经营模式,而这种新闻编辑室创造了人们口中所谈论的新闻业。如今报业公司在挣扎着适应他们随环境而做出的改变,而旁观者能够更容易地参与评论。
韦莫斯表示,过去报业在接受网络方面步伐比较慢。报纸的高管们通常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高谈阔论,抱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不放,盼望着所有跟因特网相关的东西能够赶快消失。不过,鉴于一直以来报业在美国的优势和盈利能力,《华盛顿邮报》是最早投资网络的主流报纸之一,而且投资力度相当大,这点要归功于韦莫斯的叔叔唐纳德·格雷厄姆的推动。邮报不仅对网络进行了研究,并且愿意试用新方法,通过网络展示新闻工作。
韦莫斯说,传统媒体其实是新媒体的基础。虽然,现在调侃所谓的“传统媒体”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一项近期调查发现,事实上80%新媒体链接的终端都是传统媒体,这很有趣,但一点儿也不令人吃惊。那些具有“传统新闻业价值”并创造原创内容的新闻机构,正准备通过转型获得重生。同他们一样,邮报必须适应这样的趋势,同时要保留自己的价值,继续投入和出版一流的新闻,创新性开发新平台,采用新工具,用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方式吸引新老读者。
好点子可能来自大公司,也可能来自全职妈妈
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呼声。韦莫斯经常听到编辑们和广告商们谈论这一话题。每个人都想凭借闪光而新颖的工具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每个人都想让别人把自己视作尖端。但是,韦莫斯认为,那些能够带来巨大影响的创新,通常都不是敲锣打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而是悄然出现的,直到你认出它们。它们不是革命,而是进化。最生动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在韦莫斯看来,史蒂夫·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一种真实、而且在她看来无法效仿的天赋,这种天赋让他能够创造出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记得iPad问世之初,所有唱反调的人都说:“哼!谁会花800美元去买一个不带摄像功能的东西,又不能当手机用,与普通手机比,又大又古怪。”后来,iPad的销量达到了2500万台。乔布斯以不做市场调查而只是跟随自己的直觉而著称,这很管用,因为他的直觉太准了。大多数想要效仿他的人和公司都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对于其他人来说,更聪明的创新方法是重复。谷歌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看到了需求并创造了能够迎合这种需求的产品,而不是秘密地研发新产品。谷歌能够较早地将想法付诸于行动,且通常只进行少量的β测试。有时候,在推出完整版产品前,他们会进行18个月的β测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到处推广自己的产品,直到他们不再处于β测试阶段。而此时他们已经消除了故障,纠正了错误,并使产品具有趣味性,以满足其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客户会了解他们的产品,并开始依赖这些产品。不知不觉中,他们便进入了一种优秀产品的现有市场,并促使它扩大成为一种顶级产品的市场。这不是为追赶潮流寻找魔箭,而是在创新式地利用现有资产。
迈克尔·戴尔不是电脑的发明者,但他改变了电脑买卖的方式,使消费者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帕克也不是推特和脸谱网的发明者,但他们却改变了新闻工作者使用社交媒体和新闻工具的方式,并以此做出更好的新闻报道。美国第二大团购网站LivingSocial也不是Groupon(美国团购巨头,其独创的网上团购模式特点为:一天只促销一款商品或服务,促销折扣力度极大,通常为原价的2到4折)的发明者,但他们发现了这种概念并重创Groupon。
在谈到创新时,无论涉及出版、网络或移动设备,人们应该都不只是在谈论首席创新官的工作,而是在谈论这个行业内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作。例如,斯宾塞·西福,也就是易事贴的发明者。正是这位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可重复粘贴且只能黏着在纸上的胶,他本以为这是一种失败,直到他把它涂在笔记本的背面,才发现其巨大的便利。现在,易事贴已带来了十亿美元市场,其每年的销售额达300万美元。而“智必星”(Jibbitz,最初只是小鞋扣,后来衍生出各种饰品)的发明者是一位全职妈妈——她当时只是想给孩子们做些东西,而现在,她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韦莫斯表示,好点子随处可见——可能来自大公司,也可能来自全职妈妈们。通常,最好的点子会出现在现有市场上,例如记事本或卡路驰鞋子市场,并促使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新闻机构也一样,开发新点子不只是创新官或首席技术官们的工作。它们应来源于每一个人——从执行编辑到记者、从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到IT部门的员工。
新闻机构发展成为全天候运营机构
韦莫斯始终认为,媒体行业并没有经历着大爆炸式的变革,而是把原来早报上的内容拿来并生动化了。如果你已习惯每天出版一期报纸的模式,那么,现在就要投入全天候的新闻运作。实质上,现在记者确实要全天候工作。在工作时,邮报的团队也非常担心工作有疏漏,担心疏漏到达读者前,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依然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韦莫斯说,“今天,我们想的不再只是星期天的报纸上要刊登什么样的故事,而是如何通过视频、音频、照片、出版物及推特来讲述故事。这的确是一种进步——新闻机构从报纸机构发展成了全天候运营机构。通过这些新的途径,我们报道了各种各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闻,但是,常被引用的那些新闻都是我们最擅长的调查性内容。不过,有些新闻很令我骄傲,那就是我们每天及定期的独家报道,不管是关于区域犯罪的,还是关于政治的,它们都是我脑海里想要的新闻,每次你快要被新闻淹没时,有些东西会抓住你,有些东西会引起你的兴趣,还有一些东西是你想要和朋友分享一下的,有些是你想传递给别人的,这就是让我最骄傲的东西。”
“新闻和内容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也是读者最期待的地方。如果内容不属于我们的核心范畴,读者就不会关心写报道的人是谁,信息来源于何处,那么我们肯定会搭配某些东西或给它们贴上标签⋯⋯因此,我们试着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必须要巧妙地安排有限选择的内容以及将我们的资源投入到哪些地方。总之,我们要掌控这些核心的领域。”
韦莫斯说,“我们要恪守我们对读者的承诺,尽我们所能用现有的、最具创新性的工具为他们提供最精准、最有洞察力、最中肯和最即时的新闻报道。因为,这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信誉,它源自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出版的每一种刊物以及每一位读者。”
让“平民记者”们参与新闻工作
韦莫斯说,配有手机和推特账户的“平民记者”们并不是传统媒体的敌人,反之,他们是现场的信息来源,因为他们更早地出现在现场。只要运用得当,他们的照片和言语会丰富新闻,也会加深读者对正在展开的故事的理解。可以想一想海地地震受灾群众在停电的状态下发出的推文。
韦莫斯认为,听华特尔·克朗凯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新闻主播)说“就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需要亲眼看看。人们会想读读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的关于莫斯科爆炸的文章,想看看关于阿拉伯世界对本·拉登之死的实况视频,人们想要加入推特上关于“9·11事件中双子塔倒塌时你在哪?”的讨论。这个话题传播很快,24小时内便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应。
《华盛顿邮报》的读者参与过上述列出的所有活动,韦莫斯说,因为邮报想超越传统界限,创造由受众驱动的有意义的体验。社区论坛或者是社交网站不仅仅是用来发布对文章的见解的,它还意味着用数字工具来创造更宽泛的对话机会,让新闻记者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更好的联系。让读者能够读完如潮水般涌入的信息,将新闻与炒作区分开来,并将轰动的新闻放到大背景下,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大价值。
在《华盛顿邮报》公司里,无论是印刷版还是在线版,要靠每一位员工通过使用包括推特和脸谱网等在内的新闻工作工具,来快速地连接各地的受众,并把内容推向更高级别。利用现有市场获取事实和准确的新闻及分析,然后将产品做得更好,从而创造一个更广阔的跨平台的社交网络,并与各地的读者建立起联系。韦莫斯说他们正在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门技术与读者的意见进行融合,就如丹·吉尔伯特在其书中所写的那样:“把过去那种单方向的演讲转变为一种对话”。
韦莫斯认为,新闻工作应该做的是让大众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参与其中。借助如今的创新,邮报将继续发掘和出版更好的新闻,并使全世界的受众参与到邮报的对话中来,这种对话的亮点是邮报从未拥有过的。
邮报的未来:改进工作比获得称赞更重要
面对很多人质疑《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否正在关闭其分社,韦莫斯解释,他们正在关闭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办公室”。“因为,事实上,对于记者而言,办公室在哪并不重要,而且公司并不想他们一直呆在办公室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走上街头,去和民众交谈。地方新闻仍像以前一样重要。地方新闻和时政新闻是邮报的立足之本,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地方社区群体,也更重视相关新闻的采访,只是让大家走上街头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对于公司的未来,“希望不是一种战略”,韦莫斯说自己试着不让邮报的未来寄托在“希望”这样的字眼上。在许多新闻机构不得不动摇他们投入到新闻业的资源时,并没有多少新闻报道机构拥有像《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彭博资讯”在这个领域所拥有的那样多的资源。
韦莫斯说,“我想我们都在努力克服恐惧,改进我们的工作比获得评论家的称赞更重要,我们要适应。我们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只是祈祷‘哦,上帝啊,如果经济发展得更好一点就好了,如果从前的辉煌能回来就好了’,他们是不会回来的,对吧?人们经常问我‘你遇到的最大的竞争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切,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只要你能说得出。所以,竞争来自于四面八方,这样的事实也不会发生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应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5/141923577427.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1:23
【案例】
都市快报:呼唤温暖力量的报纸
2010年11月16日13:52 温州网
都市快报副总编姜贤正 “人对生活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参照物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加了解自身的状况。我将自己放入情境中去设想,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办?我是不是会具有那种乐观和坚强?在比较中,我不禁一次次感慨,生活本真的幸福。”
都市快报每周都有一期特稿,选择比较软的题材做报道,我们一直希望推广一个概念,就是“生活因温暖而美好”。希望报纸上有一些可以打动人心的内容。
很多时候,批评和结构是很容易的,但是建立希望和信念却是艰难的。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可以通过持续的风格,让读者更多的感受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在记者将选题报上来之后,甚至我都不了解,渐冻人究竟是个什么样概念?又是什么样的人群?这群人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些都不清楚。
显然,这个选题并不是大众了解的。这样小众的一个人群,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我最初的疑虑。
然而在材料中,“眼看着自己生命消亡”这句话打动了我,我通常在选题会中的衡量标准是反推,我把自己还原成读者。我始终相信一点,能够打动我的也可以打动大多数读者。
在选题之初,我们曾有这样一种设想,就是从渐冻人推此及彼,来关注一系列的其他的这种小众的病。当时收集资料的时候,也罗列了不少奇怪的病证。这些病例都很罕见,也非常的小众。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最后还是决定将其他的病例呈现放弃掉。因为当太多的病例堆积之后,会冲淡渐冻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在一组报道中,只能有一个焦点。
记者出发前,我希望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我要求他们带上DV、录像,来实现全媒体的记录。虽然有些视频内容作为纸媒发表有所限制,但是可以作为影像资料进行保存。
在报道出来之后,作为第一读者,我仍然把自己还原成一位读者来阅读这篇文章,事实上,我的确被震撼和打动了。
人对生活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参照物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加了解自身的状况。我将自己放入情境中去设想,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办?我是不是会具有那种乐观和坚强?在比较中,我不禁一次次感慨,生活本真的幸福。
作为一个媒体人,对这样一群媒体关注真空的,需要帮助的群体,我希望我们在做这样的报道之后,希望人们可以对这些人予以关注。因为少数人也同样拥有被尊重的权利。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从他们的生活中,重新体会生活和幸福。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35221480108.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1:26
很多内容通过画面表现很无力
2010年11月16日14:54 温州网
都市快报 贾代腾飞 “我也试图着用镜头讲述张红的抗争和生命的凋逝。试图片子可以流淌一种淡淡的忧伤。无奈怎么都把握不好,除了自己功力不够,也感叹静帧影像在生命力量中的苍白无力。”
去西安前,我把120相机塞进包里,想着,这么一个乐观坚强的人,是值得静下心来,用胶片,细细记录一点一滴的。
第一眼见到张红,便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一是她与我父亲同年,二是很像我好友的母亲。
于我而言,张红算是最难拍的对象。
因为不能动,她几乎没有任何肢体语言,脸部肌肉也有些变形。
因为不能动,就不再是我们去迁就光线,而要光线来迁就我们。
因为不能动,整个拍摄,全在小小的客厅里。
平心而论,我对自己的图片没有丝毫满意,也不想用夸张的镜头去刻意渲染凄苦的气氛,我只想用图片淡淡地记录她的生活,然后好好给她拍张肖像。
想起那部电影,15位世界电影大师,各拍10分钟,讲述《十分钟,年华老去》。或者那个记录死亡的德国摄影师。
我也试图着用镜头讲述张红的抗争和生命的凋逝。试图片子可以流淌一种淡淡的忧伤,无奈怎么都把握不好,除了自己功力不够,也感叹静帧影像在生命力量中的苍白无力。
其实,她最精彩最感人的内容,全在博客中,她用细腻的文字感悟人生,而这些我都无法转化为画面。
所以,在她家采访的3天里,更多的是坐在她身旁,陪她聊天,看她在屏幕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点出自己的话。
离开西安到北京后,看到张红把签名改了,贾代让我知道了,原来男孩子也可以如此可爱哦。还留言给我,“今天起来感觉身边缺少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仔细一想,原来贾代走了。爷爷奶奶也念叨着你们。”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呢?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45421480483.shtml
令人恐惧且残忍的报道
2010年11月16日14:14 温州网
都市快报记者 汪再兴 “数十年后,待我们年老,我们也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在于,理想、财富、爱情……而对于西安渐冻人张红的幸福在于,让生命重新拥有力量。”
这是一个令人恐惧而且残忍的报道,现如今,每天渐进的时光仍然在继续抽走这群人最后一丝力量。
渐冻人,最早是由台湾人取的名字,顾名思义,
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但这个过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缩和无力。
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连控制眼球转动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终等待他们的是呼吸衰竭。
而且,最残忍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神志清醒、思维清晰的情况下,他们清晰地逼视着自己逐渐死亡的全过程。
选题前,我问自己,如果有一天生命不可逆转地滑向谷底,我会做些什么?然而却发现,这些追问毫无价值和意义,你显然无法体会那种意识清醒,却逐渐丧失力量的恐惧。我无法想象一个人逼视死亡是什么状态。
在筹备资料的时候,我一度陷入了一种非常低迷的状态,甚至想不清楚,这样残忍的一个题目,要如何报道。阴郁和恐惧压在心头,无法排解面对现实的时候,悲伤的情绪也一直伴随我左右。
无可奈何的生活
第一个采访对象,在杭州某小区,从进门,姐姐絮絮叨叨毫不掩饰地在弟弟面前说,“这种病是绝症,没药救了。”
弟弟表情平淡地在看着股市,曾经是调酒师的他如今双腿已经没有丝毫的力量。唯一证明这个年轻人过往的活力是橱柜上的照片,照片的他用手高举着葡萄酒的高脚杯,杯子中的酒红绿分层。
他曾是一名高级调酒师,从照片中我试着回想他曾经“朝酒晚舞”的生活。
可是现在坐在电脑面前的他面色惨白,任随别人摆布着肢体,这种变化仅用了六年的时光。
姐姐对我说,家中除了弟弟还有二姐,大哥相继得病,再向上追溯,这个家庭的母亲、舅舅也有这种遗传病。
家族的依靠只剩下这个60岁的大姐,每天她在埋怨中继续地抱起弟弟洗漱,上厕所,不足一米5高的她身心疲倦时就肆意地发泄,肆意地吵闹。声嘶力竭后,她会哭,哭完后,她又要继续面对。
因为这种病在这个家族中呈遗传性,她终身未育。
一天,弟弟上大学的儿子给姐姐打来电话,“姑妈,我腿有些疼。”她一下瘫坐在地上,抱头痛哭。
第一次接触渐冻人,竟是如此惨烈。出了采访对象的家,我深呼吸,对自己说,活着真好。
不抛弃希望
到了西安,见到渐冻人张红,她被五花大绑地捆在电脑桌上打字,交流中,我不时望着电脑上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子,高跟,黑丝、短裙、年轻的身体充满朝气。
如今看着她已经干瘪下去的身体,曾经在北京有车有房的她说,没想到会这样。
我不禁在想,这就是生命的谷底么?
每天下午,张红都要上呼吸机,西安的阳光很好,追光打在呼吸机面罩上,张红对我,笑。那个场景美极了。但这个家庭的气氛无疑比对正常家庭多了些压抑和无奈。
深夜,丈夫喝多了之后跟我说,“这种病,就一样,没治,等死就别怕。”就算是朝夕相处的保姆也会当着张红父母的面抱怨,真是干不动了,太累了,想回老家给丈夫做饭。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抛弃。
每天上午8点以后,张红80岁的母亲总要早早在厨房中给女儿准备午饭,张红已经没有咀嚼力量,做饭也开始变得艰难,所有的食物都必须煮到最烂,但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口味,整个上午,老人都在厨房中左右腾挪渡过。
一次我问奶奶,想过以后吗?
她转过来说,我现在就想什么好吃就给女儿多做一些,只是我不会做,做不好。
老人经常想女儿有一天要切开气管,要上呼吸机,
有一天,女儿控制呼吸的肌肉也会被冻住,生命到了最后。只有这一刻,老人的眼角会掉落一滴泪,很快她会转过身去,偷偷擦掉。
午后,厨房的一角,奶奶一点点艰难地将螃蟹腿敲开,再一丝丝地从腿中敲出肉丝来,她说,生活和女儿都会好起来的。
选题做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我都侵染在悲伤的情绪里。有一天,上楼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同事问,“你不会渐冻了吧?”我的掌心渗出了汗。
我至今仍无法想象倘若我面对这样的病状,眼看着自己的力气被抽离而不可逆转,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有张红那样的乐观,是否还具有追求生命力量的动力。数十年后,待我们年老,我也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在于,理想、财富、爱情…对于西安渐冻人张红的幸福在于,让生命重新拥有力量。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4142148017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1:48
【案例】
解析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运用
2011年12月09日11:56 中国新闻出版报
解析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运用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的一个版面,整个版面只用一张图片,占据了整个版面的一半,并且放至版面中间靠上的突出位置,照片是一张特写镜头的局部。通过这张特写图片,让整个版面既凝重,又生动,为报纸添彩不少。
有学者提出,在现代社会,报刊使用图片的多少和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大众传播媒介的进步程度。但当我们在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编辑在新闻图片运用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何在版面上正确地使用图片,正日益引起业界的重视。
片面贪大求多滥用图片现象突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已步入读图时代,报纸就应该尽量多用图片,在选用图片上片面贪大求多,搞图片堆砌,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图片的真实、直观及其典型瞬间的优势当然是文字所不及的,但它也受到许多限制。例如,它只适合表现形象感强的事物,而且受到时空的制约。而数千年来一直担当着传播信息重任的文字,则具有详尽、优美、可表现事件过程和强烈感情色彩等优点。可以说,图片与文字互有长短,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如果无节制地往版面上堆砌图片,不仅会造成信息量减少,报纸也将不成其为报纸,而是画报了。
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随意变形
近几年来,一些报纸在使用新闻图片时常常出现随意变形的问题,且大有蔓延之势。新闻图片大多以人物为中心,有的编辑在组版时,为了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水平翻转,随意改变人物面孔朝向,将位于版面左侧或右侧的新闻图片人物的视线聚集到版面中心;有的编辑在处理版面时,为了图省事,将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还有的编辑为了把成组的照片做成一样大小,不在照片剪裁方面下工夫,却把照片在电脑上拉长或压扁……这些编辑在做变形处理的同时,把被报道对象的真实、客观的形象也改变了,影响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要想走出上述误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报纸版面的图片运用,从而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
版面设计应以新闻图片为中心
众多研究表明,版面的吸引力,首先是图片,其次是标题,然后才是文章内容,新闻图片就像是报纸的眼睛。新闻图片丰富了报纸的报道形式,同时也增加了报纸在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动感。因此,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新闻图片越来越关注,要求报纸在版面设计上将图片作为版面的中心,作为版面上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形成视觉中心的元素。
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对可读性、必读性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易读性并不了解,更缺乏用以指导采编实践的自觉。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曾对图片有一番精辟的阐述:"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而引起其爱美之感,且无老幼,无中外,均能一目了然,无文字深浅、程度高下之障碍。"这句话直接诠释了新闻图片独具魅力的视觉功能及其易读性。
要以图片位置确定文字稿件摆放
在读图时代,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图片的功能也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一种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争取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成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大要素。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确定一张或一组新闻性、现场感强,有较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作为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然后根据人们阅报时的视觉中心和视觉移动规律,安排其他新闻图片和文字稿件在版面中的位置,使它们在版面上与大照片形成依存和呼应关系,维持版面的平衡和协调。
协调图片报道的独立与从属关系
图片在版面上功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已习惯于接受一目了然的信息,因此,清晰而明了的图片报道也日益受到欢迎,图片独立报道的价值得以发挥。然而,独立与否并不是衡量图片价值的唯一标准。媒介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让读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并接受新闻信息。因此,图片是独立报道还是从属文字,主要取决于哪一种形式更容易将信息告知读者。形象生动、要素简明的新闻适合于用图片独立报道,而对较为抽象或是信息含量丰富、涉及范围较广的新闻,则应以文字为主,再配以照片。同一新闻事件,是文配图,还是图配文,是弃图留文还是弃文留图,要按照新闻规律来衡量,要看图片和文字稿件的质量。
一个优秀的图片编辑,对图片优劣的准确判断和设计显然是必要条件,但也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以读者的立场和角度来反观自己的工作。新闻图片无论有多精彩,如果没有合理的编排,不能吸引读者,不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它的信息就不能很好地传递给读者。我们必须尊重新闻摄影独特的规律,使新闻图片在版面上得到充分的表现,才能向读者传递图片新闻事件的所有信息。这样,新闻图片在报纸上既不会成为美化版面的配角,也不会成为空无一物的喧宾夺主者。(作者单位:人民铁道报社)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9/115623605037.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1:50
【案例】
英国《观察家报》创刊220年 秉承自由新闻传统
2011年12月07日19:16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12月3日报道,英国著名报纸《观察家报》自1791年12月4日创刊以来,220年来一直在新闻报导上不懈追求,力求真实,精益求精,二百多年来经久不衰。
诞生于欧洲史上著名的“启蒙运动”时期,与举世闻名的托马斯-潘恩(Tom Paine)及其《人的权利》处于同一时代,目睹了自由贸易和流血革命,久经历史的《观察家报》(the Observer)迎来了220岁生日。
1791年12月4日,一位年轻的爱尔兰企业家WS Bourne,对他的新读者致辞:“目前这个非凡的时代,将会向我们打开一个惊奇的世界”;遗憾的是,这份报纸并没有给他带来所谓的财富。相反,很快他便负债累累,于是不得不将报纸卖给哥哥;之后,这份报纸又在1814年被转卖给一位早期的媒体大亨William Innell Clement。Clement是最早明白生动报道及简要插图重要性的人物之一,但他的编辑Lewis Doxat却坚持“无论何种情况,无论任何话题”都不写文章,并以此为傲;这个有趣的决策一直持续了近50年。
《观察家报》在整个19世纪不断摸索前行,对早期的改革运动进行了报导。
上世纪初的媒体大亨诺思克利夫勋爵(Lord Northcliffe),就像他所说的,在20世纪早期将《观察家报》“从舰队壕沟中”提拔了出来,任命JL Garvin为编辑,而这一任就是48年。Garvin是一位完美的新闻工作者,引进了严肃的政论文章、书刊评论及音乐写作等;而且在环境方面进行了首次报导,Garvin还是伦敦舰队街的第一个电影评论家。
但是,与《观察家报》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名字是大卫-阿斯特(David Astor)。在他作为主编的1948年至1975年间,《观察家报》找到了她自由主义的灵魂;在对欧洲报导,对发展中国家及英国殖民利益报导等方面,都建立了新的标准。《观察家报》在英国的全球地位上,挑战了读者的假设,而且关于生活在由两个超级核大国主宰的战后世界,提出了不少尖锐问题。后来继承的各个报纸领导人,也都秉承了其自由新闻的传统;直到今天,皈依于卫报传媒集团(Guardian Media Group)的《观察家报》依旧坚持这一传统。
当今时代与1791年那个“惊奇的世界”相差无几,但愿《观察家》能够继续她的观察之眼。(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7/191623593122.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4 10:46
【案例】
《广告周刊》公布2011年最受读者欢迎报纸
2011年12月13日11:49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知名媒体行业杂志《广告周刊》12月5日报道,为了庆祝媒体界动荡却极有趣的重大转变,《广告周刊》 今年对最好的印刷报纸、电视、数字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调查。通过Klout对观众、广告指标和社会影响等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筛选和搜集,并在Adweek网站上首次对读者进行民意调查投票,一共得到18.2万张选票;从而最终得到了这个最为全面的全媒体排行榜。
其中,《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BS、AMC和Facebook等最热门的杂志、报纸和电视数字媒体是其中的精英;它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而且成绩斐然。其中《纽约时报》获评全国性最受欢迎报纸、《明星论坛报》获评地区性最受欢迎报纸。
以下为报纸类排行榜:
全国性报纸:《纽约时报》
不久前,还有人预测《纽约时报》即将终结。但结果证明,该猜测并不成立。《纽约时报》 早在3年前就向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ú)偿还债务,稳定了印刷报纸发行量下滑的趋势;最终,经过多年策划而推出了数字订阅。
《纽约时报》的“付费墙”计划初步运转良好,仅在短短的6个月内, 该报就获得32.4万的付费数字订阅用户,这也是5年以来第一次对星期日送货上门服务进行了有力冲击。总之,时报凭借惊人的在线订阅用户就足以使其竞争对手仓皇而逃,再加上其高超的新闻本能,更是无人可敌。
地区性报纸:《明星论坛报》
在出版商迈克尔-克林根史密斯(Michael Klingensmith)致力于地区性报道、特写报道和彩页报道时,明尼苏达州的《明星论坛报》在破产和大量裁员的状况下深受重创。但很快,该报的印刷报纸发行量每年均有所增加;其周日报发行量增加2.7%,达到51.8095万份;其日报发行量增加0.2%,达29.8147万份。
同时,StarTribune.com网站还于11月1日实施了“付费墙”政策;并在前28天内获得了3.4万数字订阅用户,其中包括6400位单独数字付费订阅用户。
(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13/114923624265.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4 10:48
【案例】
中国媒体首获英年度国际媒体奖
2011年12月11日14:30 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12月9日电(记者王亚宏)《中国日报欧洲版》9日被英国“简明英语运动”授予“年度国际媒体奖”,这是中国媒体首次在英获得这类奖项。
“简明英语运动”组委会专家对《中国日报欧洲版》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对不同英语水平和对经贸话题认识各异的读者而言,(中国日报欧洲版)做到了简明易读”。“简明英语运动”发起人克里瑟·马赫说:“商业用语可以非常复杂,但我们发现《中国日报欧洲版》使用的英语既准确又清晰。它用易于阅读和理解的英语将商业新闻带给广泛多样的读者。”
对于该报获奖,中国日报欧洲公司总经理职任重说:“这一奖项是英国语言专家对《中国日报欧洲版》内容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标志着我们的报纸在语言专业化方面与国际主流媒体看齐。”
“简明英语运动”是成立于1979年的非政府国际组织,由来自80个国家的1.2万多个会员组成,旨在推动标准明晰英语的使用。该组织每年都会评选出使用英语语言最标准、最简洁的媒体。BBC早间新闻、《每日邮报》等知名媒体都曾获奖。“年度国际媒体奖”是该组织为非英语国家媒体设置的唯一大奖。
此前,在12月6日,凭借出色的发行表现,《中国日报欧洲版》还获得了英国报业发行主管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新出版物”大奖。英国报业发行主管协会是欧洲报业权威机构,每年分两次对国际和英国本土报业发展情况作综合评估,评选出当年国际和国内发行表现最优秀的媒体。
目前,《中国日报欧洲版》已发行到欧洲近40个国家。国际报刊发行协会负责人、《今日美国》发行人等许多业界权威人士向中国日报英国公司表示热烈祝贺。欧洲版发行商和供应商纷纷表示,在欧洲报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日报欧洲版》给欧洲报业带来了活力,推动了整个欧洲报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日报》于1981年6月创刊,目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2010年12月,《中国日报欧洲版》在英国创刊发行,这是中国在欧洲发行的首份国家级英文报纸。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11/143023613567.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5 01:11
【案例】
廖小静:两位总监看到都市时报的广告版说:太有冲击力了!
◆◆@周智琛[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这样的头版扬国威,同意的童鞋请转发。
转发(10)|评论(10)7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24 23:09
【案例】
新闻出版总署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
2011年12月22日19:4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璩静)针对近期部分报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变换手法继续摊派发行报刊等行为,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利用各种关系搞“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的行为加重了基层和群众的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并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报刊主管部门坚决禁止此类违纪违规行为。
根据通知,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要立即组织检查纠正报刊摊派发行等行为,立即对当地报刊发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摊派订阅”、“人情订阅”、“指标订阅”问题,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对涉及违纪违规的,要联合纪检、监察、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依法查处,绝不姑息。对严重违规的报刊,要依法予以停刊整顿直至撤销刊号。
通知要求,各报刊单位要加强发行人员管理,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在报刊发行工作中,一律不得采取提成回扣、赠钱赠物、公费旅游、出国考察等办法摊派报刊,一律不得搞有偿新闻扩大发行。党报党刊所办子报子刊一律不得以党报党刊名义搭车发行。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自行纠正。对隐瞒问题被发现的,将从重严肃处理。
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报刊主管部门要继续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对于报刊发行中各种违纪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严厉查处。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22/194623678378.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 22:07
【案例】
纽约时报的墨菲定律:数字化道路也难挽救(2012-01-02 20:52:47)转载▼标签: 阿瑟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报精选杂谈 分类: 传媒业资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2日 08:41 《第一财经周刊》微博
对于美国报业来说,总是有更糟的情况发生。现在,珍妮特·罗宾森也下台了。
文|CBN记者 郜艺
苦日子过到现在,对于美国报业来说,一切都太符合“墨菲定律”了: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事情总会变坏。
广告收入已经连续20个季度下降了。据美国报业协会预测,2011年报纸广告收入大约在38亿美元,比起2005年79亿下降了46.7%。据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过去10年报纸一直在裁减记者和编辑,报纸编辑部的员工比2000年少30%。
现在,报业女王—珍妮特·罗宾森也下台了。
2011年12月15日,《纽约时报》公司宣布珍妮特·罗宾森月底退休离职,结束了她在纽约时报7年的CEO生涯。第二天,纽约时报再次表示,已经与哈利法克斯媒体集团就出售16家地方报纸事宜展开进一步讨论—多年来,这家公司的收入90%以上来自《纽约时报》和旗下另外17家日报。
这家公司自金融危机广告受到重挫后,就再也没有缓过来。2006年,《纽约时报》广告收入曾达到顶峰12.62亿美元。此后连续5年下跌。2010年的广告收入只有7.8亿美元,缩水了38.4%,下降的速度没有减缓迹象。
平心而论,《纽约时报》还不是最差的。遭遇同样的困境的大公司还有《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前者2011年第三季度的的传统印刷广告下降了20%,数字媒体广告也下降了14%。
自上任后,这位“报业女王”就没有停止过行动。
2006年至2010年,时报公司总共削减了8.5亿美元费用,编辑部每年2亿美元的预算减少了10%。2007年8月,《纽约时报》宣布将纸张从原来的54英寸缩减成48英寸。版面两边缩窄1.5英寸意味着5%的新闻内容缩减,还有每年可以省下1200万美元的纸张开支。
2009年1月6日,“感谢观众对No.1支持”的彩色CBS电视台广告横跨《纽约时报》头版下方。虽然《华尔街日报》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头版的右下角卖广告了,发行量上第二大报《今日美国》从1999年就有了卖头版广告的传统,但《纽约时报》,却是史上第一次。
她确实是一直在做。虽然在新媒体上,她显得有些飘忽不定。2005年,纽约时报网站推出了《时报精选》(TimesSelect)栏目,这是她第一次尝试数字付费模式。《时报精选》内容主要由一些像Frank Rich 和 Maureen Dow这样的专栏作者撰写的社论和意见,订阅者每年需要支付49.95美元。这个栏目一年得到了22.7万个订阅者,为《纽约时报》带来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收入。
然而,管理层认为网站人流的减少对广告是一个潜在危机,于2007年停止了这一栏目。董事长小阿瑟·苏兹贝格在股东大会上特地强调“《时报精选》只是超前了,但方向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2006年罗宾森设立了纽约时报公司R&D部门,通过调研消费者行为和新技术开发新媒体产品和服务,每年这个部门都在试图加入新的研究元素—2011年推出的“时报620”项目就是来源于此。
2007年,《纽约时报》发布的TimeReader在Amazon Kindle店成为销量第一的报纸。接下来几年,又陆续增加iPhone 、iPad、Android版。
当《纽约时报》要发布iPad版时,苏兹贝格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兴奋地设想,“有多少人晚上睡觉会带着iPad上床?”在他看来,“这个能让《纽约时报》和读者一起上床的东西将为《纽约时报》带来新的一天。”
2011年3月,《纽约时报》再次发起了网站付费模式,用户每个月可以免费阅读20篇文章,此后可以有三种订阅选择:15美元四个星期,网站+手机应用(或195美元整年);20美元四个星期,网站+iPad版(或260美元整年);35美元整套(455美元一年)。
罗宾森做了一切自己能做的。2010年,《纽约时报》营业利润涨到2.34亿美元。尽管净利润率仅为4.5%,但它减少了自2006年以来的一半净负债,并偿还了2008年卡洛斯·斯利姆的2.5亿美元借款。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詹姆斯·弗洛说,该公司的数字新闻的收入二季度上升了15%。
“现在就宣布胜利太早了,不过这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是的,那还行。”那时候,小阿瑟对新媒体充满信心。在2010年9月,他宣布“我们未来会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to be determined。”在前任《纽约时报》总编辑比尔·凯勒决定离开时,“意愿并且能推动我们走数字化道路”是小阿瑟选择新任总编辑的决定性因素。
但一切都挽救不了《纽约时报》。自2005年开始,它的股价从40美元一路下滑到7.8美元。2011年末,整个公司的市值刚刚达到10亿美元,与1993年收购《波士顿环球报》付的钱差不多。
人们的感觉和投资者的感觉可能也是一样,做得不够,或者是模糊。这种感觉太糟糕了:无论做什么什么都不合时宜—最后,它无力回天。
衡量它的最重要的标准—广告收入在不断降低,就在退休的消息宣布前几天,罗宾森在纽约举行的瑞银投资者研讨会上表示,预计第四季度广告营收降幅将略低于第三季度的9%。这真糟糕。在过去的5年中,《纽约时报》最大的竞争者《华尔街日报》广告收入每年都在增加,即使在经济危机中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发行收入还是在艰难地增加中:从2005年的6.15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6.83亿美元—小阿瑟始终相信高品质的新闻最终一定会有收获。
在2011年3月的股东年会上,小阿瑟向投资者们宣扬着自己对新闻的追求时说,“许多投资者都抛弃了艰难的、昂贵的地面报道,《纽约时报》没有”。对于网站开始收费,他说起了四名《纽约时报》记者在利比亚被捕了6天的故事。当然,他想说的并不只是新闻理想,而是告诉投资者“危险和复杂的故事是值钱的。”
他希望自己和《纽约时报》对未来做好准备,“我们的挑战是记住历史,在困难的时候坚持投入,直到转机来临,而且一定会来”。
但让人有信心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先是广告商,然后是势利的投资者,再接下来—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的—就该轮到小阿瑟和他的董事会了。美国投行Evercore的分析师Douglas Arthur认为,“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更换CEO说明公司内部有很大的问题。”
全世界的报纸都在等最坏的那个标志性的消息,例如,小阿瑟宣布的,有一天《纽约时报》停止印刷版,然后,报纸,这个工业文明以来、民主社会的同步产品开始它缓慢死亡的过程。现在,投资者、从业者和公众要判断的是,这就是那个最坏的消息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6b2e60102e0dv.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3 11:19
【案例】
湖北《体育周报》停刊
2011年12月29日12:40 体育周报
湖北《体育周报》停刊
体育周报讯 亲爱的读者朋友:
从2000年的第一缕曙光升起,到2011年的夕阳最后湮没,《体育周报》伴随着您走过了十二个年头。随着现代新闻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我们这份一周两期的体育专业报已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跨越式发展的迅猛态势,也迫切需要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新媒体强势介入,所以在今天,到了要和您说一声再见的时候,万般不舍之中,你我的青春韶华在这一刻定格成一幅幅难以磨灭的影像,只想衷心地感谢你们一路相随,不离不弃。
十二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世界体育和中国体育的许多许多大事、喜事、伤心事和难忘事。我们用自已的风格表述着这一切,参与着这一切,感受着这一切。从印刷车间送出第一份墨香四溢的报纸那一瞬,我们就在评估和检讨着这样那样的亮点和不足,马不停蹄地策划着下一期报纸的重点内容和报道思路,周而复始,从未懈怠。十二年下来说不疲惫是假的,但到了春节休刊可以放下一切的那段日子,很多同事却都有一种无所事事的怅然若失,原来,个中甘苦已融进体育周报人的血液,原来,我们的人生已被烙上了深深的印迹。正因如此,告别时刻才愈发难以割舍,亦因如此,挥手之间才知她的弥足珍贵!
“长长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脉绵延着的山岗。不知道何处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说出这十年二十年间种种无端忧愁。林间洁净清新,山峦守口如瓶,没有人肯告诉我那即将要来临的盛放与凋零。……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席慕容在散文《桐花》里的人生感悟,如同我们对这张报纸所承载的梦想和厚望,十二年逝水流莹,我们曾经盛放过,有的人老了,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来了,那些恋曲之后的为人父母,那些漂落在额头发梢的点滴沧桑,一切的一切,被一张报纸无声地牵引,走过初夏寒冬,走进一个又一个春天。
十二年的体育报道改变了我们,希望我们努力编织着的这张报纸能带给您、或者曾经带给您快乐,对于那些因疏忽造成的不快,还望您能谅解并一笑而过。从今天开始,在中国体育传媒的发展史上,我们将与那些已经离开的体育报纸一样,成为一个永恒的背影,希望你我都能记住今天,2011年12月29日,为了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道别的时刻,除了感谢最亲爱的读者朋友,还要向为这张报纸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同事,要向印刷和发行这张报纸的兄弟姐妹们,要向曾经关注过她的人们,致一声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再见!
体育周报编辑部2011年12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29/124023716079.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3 11:29
【案例】
卫报:iPad和Kindle掌上设备打击报纸印刷业
2011年12月30日17:36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网站12月25日报道,对新闻界而言,数字领域的经济状况相对明显,掌上数码设备为旧商业模式敲响了丧钟。根据初步分析,估计周日有一百万部iPad和Kindle销售出去;便携技术的涌入有望加速本已销量不支的印刷报纸衰落,给过去支撑了全美国众多报刊的传统商业模式增加压力。
准备应对掌上数码设备的到来,出版商们抓住了突破的机会;而这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出版商们达成一致,不生产圣诞节这一天的报纸,在日期中把这一天划掉。12月25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在其190年的历史中,第一次发行了只有电子版本的报纸——报社对其采取了一贯的订价,在抱着吸引追寻数字阅读读者的希望中把该产品发放出去。
节礼日(圣诞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出版,对于像《卫报》这样的日报而言,同样成为了必需工作——以保证新的Kindle电纸书和iPad使用者阅读电子版本。结果,这样一个对新闻产业而言,原本平静的时间已经成为展现新成果的决定性时刻。这时,原已因窃听丑闻蒙羞并受到客观评价的一个产业,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危机。
五十年前,两家国营日报——《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和《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各自售出超过400万份报纸;而如今,最畅销的《太阳报》(Sun)售出260万份。光是在刚过去的这一年,大型报的印刷品销量下降了10%,小型报则下降了5%——而在《世界新闻报》(the News of the World)于七月停止刊印之后,60万的销量就这么没有了。
印刷品销售下降的这种冲击性影响已成为对电子阅读用户的推动力,我们可以看到,像《每日邮报》这样的报纸,每天可以赢得5百万个人用户——比起其印刷版的2百万销量——但是,并不容易形成与之相符的收益。去年,《每日邮报》从其网站收益1600万英镑;而其全领域的总收入为6.08亿英镑。
一些专业性报刊,比如《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正健康的应对这种转变——该报拥有26万电子订阅者——这一年上升了40%——而另一方面,有33.7万人购买印刷品,这类销售额下降了12%。电子订阅者每年付出180英镑,而每周摆上杂志摊标价2.5英镑的报纸,仍然有利可图。
《金融时报》的行政经理约翰-芮丁(John Ridding)表示,该报30%的收益来自电子销售,并且“在两三年内”,电子阅读者及其收益占据的份额将超过印刷业务。一般来说,一周内注册的电子用户数量是一年前的“五到十倍”——当时,这份报纸在展望超出印刷业之外的未来。
然而,其他报刊还处在压力之下。区域性的地方报纸已经受到了尤为严重的冲击,这一年中有31份报刊关停。这些关掉的报纸中大部分是免费报纸——分布在约维尔(Yeovil)、斯卡伯勒(Scarborough)和哈洛(Harlow)。付出历史性代价的报刊频繁交错:在销量下跌低至6500份后,《利物浦每日邮报》(Liverpool Daily Post)在新的一年里将变成每周一刊。然而,其网站将及时更新。伯明翰(Birmingham)和巴思(Bath)的日报也已在近年内走上了同样的道路——而拥有《苏格兰人报》(Scotsman)和《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的约翰斯顿出版社(Johnston Press)的税前利润也从五年前的1.315亿英镑,下降到了去年的1600万英镑。
从2009年以来,掌管约翰斯顿出版社的罗杰-帕里(Roger Parry)相信,从Craigslist网站和Google开始将地方报刊上的分类广告夺走到现在,由报刊业独分大蛋糕的宴会已经结束了几年。他说道:“我认为,未来是属于地方多媒体公司的;他们着眼于通过某种订阅形式让其区域内50%的家庭注册——这是发生在斯坎迪纳维亚的事。”而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将需要从“印刷作者”转变为“多媒体图书馆馆长”。“地方民众将创造出更多内容,全国记者工会对此将有所怨恨,但这也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英国文化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想要在20座城市给地方电视台颁发许可证,这给了地方媒体接触观众一条新的途径;虽然一些电视台——比如说牛津郡(Oxfordshire)的维特尼电视台(Witney TV)——已经通过日常供应当地视频新闻做了开端。
国营媒体同样存在压力;在莱维森(Leveson)法官对整个英国媒体的新闻标准进行调查时,虽然小报已经遭到了严厉批判,尤其是在像休-格兰特和史提夫-库根这些人的事件上,大众性报刊仍处在明朗的商业状况中。三一镜报集团(Trinity Mirror)旗下的全国性报纸——《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和《星期日镜报》(Sunday Mirror),以及在苏格兰创下纪录的报纸——这一年将赚得大约7000万英镑;虽然,它们在之前一年挣得8600万英镑。而《每日邮报》的利润率在10%上下浮动。
大众印刷业的挑战是,保留印刷品销售——但是,其他地方的财务压力十分严重。传统的三大报——《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泰晤士报》(the Times)和《卫报》(the Guardian)——在五份报纸竞争130万印刷品购买者的领域,都存在亏损。它们的读者似乎也更乐意转向电子化产品,这让报纸没得选择,只能接受报道的新形式——例如直播博客(live blog)——并在像Facebook这样的数字中心产品中传播。
《卫报》可能在其大量免费提供的数字产品中获得4000万英镑收益,但其中一些来自于其约会网站。《泰晤士报》已经走上了低价订阅模式,这吸引了11.1万订阅者;但比起估计在1亿英镑的编辑预算,该业务一年只产生了110万英镑收益。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保罗-兹韦伦勃格(Paul Zwillenberg)表示,非娱乐性报纸“将不得不裁剪他们的衣服,因为收益和利润的池子小了”。但是他承认,通过运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它们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尽管,结果成了曾经一个产业的商业模式:在报摊上贩卖的印刷产品被撕裂成不同类型的数字产品公司。(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30/173623725854.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3 11:42
【案例】
美国杂志业困局:印刷广告减少 数字版势头强劲
2011年12月22日10:43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传媒行业杂志《MediaLife》12月16日报道,今年杂志界迎来了一种复杂的局面,广告业在2010年的稳固后开始下跌;但对数字广告的探索,却迎来了一股新的强劲势头。
明年,可能会有更多相同的起起落落。印刷版收入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而数字版杂志则将更加普遍。
文章称,数字广告不会抵消印刷版收入的下滑。但是,如果能将这个新媒体实现货币化,这个行业将会有一个长远的前景。
据预测,杂志界的收入会在接下来几年里跌入谷底;然后,又会随着数字广告和订阅的起飞而攀升。但即使如此,到2020年,它们的收入也将只是2007年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二。
时代公司最近雇用了新的首席执行官劳拉-朗(Laura Lang),她没有任何出版经验;但作为数字营销公司Digitas Inc的CEO,她拥有关于这个新媒体的广博知识。而这个例子也恰巧证明了,对驾驭数字力量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分析家们称,在未来的5到10年,全行业范围内都会向数字化转变。
杂志咨询公司——沃克传播公司(Walker Communications)总裁马丁-沃克说:“它不会发生在明年,但也不会再等几十年了。唯一的问题是,会有另外一些东西出现,再次改变局势吗?苹果平板电脑iPad的竞争对手们正开始涌现,譬如安卓平板电脑,以及努克和亚马逊平板电脑。所以,它们可能带来的问题还有待观察。”
杂志社一个主要的障碍是,制作出新的订阅结构。过去这一年,出版商同苹果公司就数字报摊纷争不止;他们反对苹果公司坚持的一些客户信息共享。但是,出版商们也在为建筑数字报摊做出自己的努力。
今年早些时候,在规划阶段18个月之后,由五个出版商联合发起了“下期媒体”项目;但尚未取得广泛的成功。
通常,互相竞争的出版商们将不得不继续同心协力找到合适的模式;这一点似乎有违常理。但沃克说,“让人们订阅数字版本仍然是一个问题,出版公司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有些是捆绑式,有些则是分开式的数字订阅。”
尽管,数字媒体面临诸多挑战和前景;印刷版仍是杂志社主要收入来源,但却步入了艰难的境地。
伦敦机构实力传媒预言,消费类杂志广告支出明年将下滑2%。
但与布莱恩-威塞尔对关键性研究的预测相比,这还是比较乐观的。布莱恩预测称,杂志的广告收入明年将下跌4.2%;并有可能循环下降,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今年的广告页面将会下降,只是下降多少还有待观察。根据出版商信息局的消息,今年前三个季度广告页面减少了1.1%。相比之下,2010年的广告版面平稳,收入有轻微的上升。
沃克指出,广告页面下降可以归因于经济衰弱和广告商投资杂志的惶恐心情。他认为,尽管预测明年仍将持续下滑;但如果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事情就会变得更好。他说:“当然,是美国经济衰退造成广告下滑的。但局面似乎在转变,明年应该会稍微好转。除非欧洲政府现在的问题导致经济解体,那将会是一个负面影响。”
至于哪一类广告将坚持的最好,高端广告似乎坚定追随杂志,技术和金融公司在年底也打出了大量广告。但是,食物和家具业从2010年便开始急剧下降;由于经济的不稳定性影响了这两个行业的销售,所以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新的一年里。(斯年)
杂志广告收入:2008-2013 (美元-十亿)
2008
支出:23,633
2009
支出:18,568
-21.4
2010
支出:18,769
1.1
2011
支出:18,621
-0.8
2012
支出:18,213
-2.2
2013
支出:17,814
-2.2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22/104323675944.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3 11:43
【案例】
2011年全国期刊发行走势:覆盖率与实销率不统一
2011年12月23日11:08 中国新闻出版报
从今年我国期刊零售发行市场情况看,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文摘类、时尚类、汽车类排名前三,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市场份额合计为50%以上;女性综合类、体育类、育儿类期刊的市场份额在5%左右;时政类、IT综合类、儿童类、财经类、旅游类、主妇类、家居类、健康类期刊的市场份额在2%以上;军事类、数码类、科普类、潮流类、电影类、摄影类期刊的市场份额都在1%左右。以上各刊在60多个城市中分别处于一个竞争层级,但各类期刊在不同城市表现不一。
从2011年各类期刊全国覆盖率与实销率情况看,覆盖率相对较高的有时尚类、主妇类、育儿类等类别的期刊,实销率相对较高的有文摘类、IT类、数码类等类别的期刊。期刊零售发行市场呈现如下特征: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尚类、汽车类等期刊,覆盖率高但实销率偏低;市场竞争不太激烈的期刊,如电影、摄影等期刊,覆盖率低但实销率高。从一二线城市期刊零售市场看,一线城市平均实销率61%,二线城市74%;一线城市平均覆盖率64%,二线城市54%。一线城市的平均覆盖率高,实销率低;二线城市的平均覆盖率低,但实销率高。可以预测,育儿类、时政类、男性类、旅游类等期刊在二线城市拥有较高的发展空间,二线城市将逐步扩大为期刊竞争的主要城市。
汽车类期刊:
平均销量上升 各刊差距不大
近年来,汽车类期刊伴随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繁荣与扩大,成长为我国主流期刊之一。汽车类期刊在全国各大区域来看,种类繁多,竞争激烈。2011年上半年,此类期刊零售发行总量继续呈增长趋势,从城市角度而言,在一线城市的零售市场销售状况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在二三线城市的铺货以及销售状况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区域角度来看,华北、华南和华西地区是推动汽车类期刊整体销量上升的主要区域。同比来看,汽车类期刊在华西地区的整体销量增幅较大,在华东地区整体销量有一定的降幅;环比来看,汽车类期刊在华北、华西和华南地区都有一定的增长,在华东和华中两地区市场相对稳定。
从销量排名来看,整个汽车类期刊的排名没有太大变化,从今年上半年各刊市场份额来看,各刊所占市场份额差距不大,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区域。
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
竞争激烈 稳中有升
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零售价格在20元及以上的期刊)在我国期刊发行市场上一直是主力军。从全国60个城市的情况看,此类期刊继2010年上半年大幅增后,2010年下半年出现小幅回调,至2011年上半年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此类期刊竞争主要分为三大阵营:《瑞丽服饰美容》、《昕薇》处于零售市场的第一阵营,整体销量较高,市场份额均在20%以上;《瑞丽伊人风尚》、《时尚伊人》处于零售竞争的第二阵营,其市场份额在10%左右;《ELLE世界时装之苑》、《瑞丽时尚先锋》、《VOGUE服饰与美容》、《嘉人》、《时尚芭莎女士版》组成零售市场的第三阵营,零售市场份额均在5%~8%之间。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当前一线城市的此类期刊覆盖率高,竞争最为激烈,滞销程度高;二线城市的实销率与覆盖率均不低,是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即将迎来的主要战场;在三线城市则依然维持相对较低的覆盖率,仅从发行空间上来说,三线城市的潜力空间将更大。
男性时尚类期刊:
市场扩容后走势平稳
2011年,市场扩容后的男性时尚类期刊成为期刊零售市场上颇为活跃的一类期刊。从2010年~2011年此类期刊整体平均销量看,2010年上半年,整体平均销量因新刊扩容,处在一个高的峰值上;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上半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出现小幅下降,市场进一步调整,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上升态势,整体平均销量高于今年上半年。
从2011年上半年此类期刊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各刊市场份额差距不大,《男人装》、《智族GQ》、《时尚先生》、《男人风尚》为销量前4名,是市场上活跃的主要竞争媒体,累计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的2/3,市场集中度较高。《时尚芭莎(男士版)》、《达人志》、《新视线》与《名牌》的市场份额较低,在10%以下。
从发展趋势来看,此类期刊难有新刊问世,未来的竞争仍会是时尚、瑞丽、VOGUE这三大传媒机构之间的竞争,未来发行市场将进一步成熟,步入品牌化发展稳定期。
家居类期刊:
市场向优势媒体集中
在我国家具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之时,我国家居类期刊的发展和竞争同样迅速和激烈。2011年,我国家居类期刊再次呈现上升态势。
从今年下半年家居类期刊市场份额对比来看,7份家居类期刊中,《瑞丽家居》保持第一名的领先优势,《时尚家居》排名第二,两刊累计市场份额接近50%,主导着整个家居类期刊零售市场;《家居廊》排第三位,《安邸AD》排名第四位,从市场份额来看,《家居廊》、《安邸AD》、《世界家苑(新家)》以及《美好家园》相差不大;相比之下,《家饰》排名靠后,市场地位相对较弱。市场呈现出向《瑞丽家居》、《时尚家居》两份优势媒体集中的发展态势。
时政类期刊:
向二线城市市场扩大
时政类期刊在期刊发行市场上一直平稳发展,拥有自身的受众人群。从2011年上半年时政类期刊市场份额一二线城市情况看,发行量排在第一位的《看天下》,尤其在二线城市市场份额较大;排在二、三位的《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市场份额差距不大,但与排在首位的《看天下》有较大距离,两份期刊在一线城市市场份额高于二线城市。与其他类别的期刊相比,时政类期刊在二三线城市正在逐步扩大。
育儿类期刊:
竞争激烈 具上涨空间
从2010年~2011年上半年育儿类期刊13城市整体平均销量看,育儿类期刊201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增长态势,2011年走势平稳。
2011年上半年,育儿类期刊没有绝对强势媒体,排名前两位的《妈咪宝贝孕0-3》、《父母必读》市场份额较为接近;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妈妈宝宝》、《父母世界》市场份额较为接近。未来,此类期刊仍具一定上涨空间。
(作者田珂 系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公司总经理)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23/110823682116.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3 21:27
【案例】
笔名宕子的李珲:
天朝报纸最大的任务就是让民众对于一切假大空的玩意变得麻木,换言之,即让民众习惯于在谎言中生活。 //@田峰: //@韩志国: 报纸的任务就是把统治者的意志传递给被统治者,让他们视地狱为天堂。 ◆◆@慕容雪村[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戈培尔:1、报纸的任务就是把统治者的意志传递给被统治者,让他们视地狱为天堂;2、报纸上的言论,应当服从于共同目标,不能被出版自由的邪说所迷惑;3、人民比我们想象的要蒙蠢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4、我们信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信仰;5、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转发(875)|评论(240)3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7 12:52
【案例】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 商业年轮】1985年1月5日,一份叫作“经营报”的市场化报纸破土而出,27年一路走来,成为财经媒体的标杆企业。2012年,在《中国经营报》27岁生日之际,我们剪辑曾经报道过的企业家,通过回访再现当年的发展与反思,并对2012趋势做出判断。http://t.cn/S6D7jw
《中国经营报》 商业年轮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2-01-07 10:10 作者:王永强 字体:大 中 小
1985年1月5日,对开四版的《专业户经营报》创刊,1986年8月,更名为《中国农村经营报》。
[img][/img]
商业年轮
壹) 1988年~1992年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记者总要不断追逐新东西,停不下脚步,收不住思绪,忍不得等待。
但岁月这东西,越沉积越有味,如一坛悠长的白酒,积淀只会让味道更醇厚、通透。你可以不喝,一喝必醉在那曾经的风情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1978年开始,到邓小平1992年南巡之前,算是新中国企业家历史的童年。
那时候的企业家,想的远不是现在的接班人、股权激励,他们更多是觉得需要一个舞台展示自己,不想那么按部就班的一壶茶、一张报纸在办公室里坐一天虚耗时光;想去创造一个舞台,实现梦想,造富则是后来的事了。
在《中国经营报》(前身《专业户经营报》)1985年创办的那一年,万科董事长王石通过倒卖外汇“留提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开始行进在创业路上;张瑞敏在青岛电冰箱厂(海尔前身)初尝创业实践,柳传志则以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公司(联想前身)负责人身份迈入“下海”后的第一年……
显然,本报当年的创业者们敏感地意识到了中国将可能迎来的企业家时代,他们从各界汇聚一堂。
1985年1月5日,对开四版的《专业户经营报》创刊,1986年8月,更名为《中国农村经营报》。时下的企业家常青树、“不倒翁”——万向董事长鲁冠球1987年7月给《中国农村经营报》撰文《乡镇企业也要学习好的外国管理经验》。你看,这一批创业群体中的佼佼者,无论起自乡土或出身世家,其胸怀远大、眼界宽广,才是他们能屹立至今的关键。
同样,本报创立之初,即以最具活力的专业户及乡镇弄潮儿群体为关注视角,并与时俱进扩展报道领域,亦为企业及企业家存照。
当然,创业者先驱们总是失败得多。抛除芸芸泯然众生者不提,禹作敏、褚时健、牟其中、温州“八大王”、马胜利、步鑫生等等,虽然失败原因各异,但其悲情、悲剧背后,也正是后人多所鉴戒的样本。
贰) 1992年~1997年
坦率说,在新中国企业家的“汗青”上,1984年和1992年都是标志性年份。柳传志、王石、张瑞敏等“84派”们建树甚高,却并无群体称谓,而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则率先为自己、冯仑、潘石屹、王功权、郭凡生、易小迪等贴上了“92派”标签。
《创业家》社长牛文文评论“92派”说,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代表。
这并不意外。
早在稍前的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营业,为这一群体的产权意识做了不少铺垫;而诸如褚时健们的悲歌更是企业家们“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成长的宝贵教训。
毋庸讳言,“92派”有资本高手,也有产权纠缠。陈东升不必说了,诸如仰融、唐万新、魏东、顾雏军等均声名赫赫。而如尉文渊、阚治东、管金生等资本大佬们的传奇也开始在江湖流传;黄光裕、俞敏洪、傅军等同样长袖善舞。
之所以把1997年作为这一阶段的结束,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香港回归后国人对于亚洲金融风暴的更切近感受;二是1997年“互联网元年”的开启。
这一时期,有太多的企业家考虑企业运营权和所有权的纠葛:春兰陶建幸、伊利郑俊怀、健力宝李经纬、TCL李东生等等。
不同的是,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掌舵者们的努力多数碰壁,他们确实曾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做出重要贡献,但面对迅速做大的蛋糕,利益已经空前复杂化。“优质国有资产流失”是“压力山大”的一顶帽子,所以政府决策者们要么“宁与外人”,要么看着企业在前进中因机制缺失和人事变更而不顾,乃至公司业绩沦陷。
比较而言,李东生相当幸运,他是少数没有经历“拐大弯”就顺利成为主人的时代宠儿。
而此一时期的《中国经营报》,除了自身不断改版外,越来越切近主流财经读者。1994年1月《中国经营报》从读者需求考虑,扩为对开8版;1996年1月改为彩色印刷,对开16版,走上报摊,全面面向市场,开财经媒体之先河。
不仅如此,1993年年初《中国经营报》创办了《精品购物指南》。没错,除了关注企业和企业家的工作需求,本报也尝试关注工作之外更多的生活和娱乐需要。
叁) 1997年~2002年
不期而至的亚洲金融风暴让中国经济自1997年悄然转轨,这一年,政府出现了与上一年完全不同的“抓大”思路。一种新的“国退民进”战略出现,专家建议国营企业从164个竞争行业中退出。
这年的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驾鹤西去。
如前所述,当1992年,邓公勇立潮头,通过南巡发表了首肯创业创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定鼎讲话之后,企业家的创业潮就没有消歇过。
而到了1997年,这一轮热潮终于燃烧到现代信息产业——一个更长视角看,远不止改变了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方式的产业。你懂的,它能改变和影响一切。
那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呢?在山东,央视标王秦池酒业因兑水频死、三株口服液崩盘;在河南,亚细亚近乎陷入绝境;全国性的工业品“结构性过剩”,史玉柱的珠海巨人大厦也停工了。
但,1月,33岁的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并于次年2月推出搜狐网;6月,26岁的丁磊南下广州,创办了员工3人、办公面积8平方米的网易;9月,30岁的王志东用四通利方40%的股权换回了650万美元,后来人们称之为“风险投资”。
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就在这三位形象迥异的青年人推动下上路。此后,马化腾、马云、李彦宏等不断加入。1987年创立华为的任正非终于在公司10周年之际盼来了电信宽带上的内容驿站,并有理由期待更多。
而这一阶段的句号之所以画至2002年,是因为2002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开启之年。从此,中国制造将在未来的年代里行销全球并为政府带来约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
从产品过剩开始,到产品终于打通全球通道,营销成为这一时期的企业显学。而与此同时,1996年,本报营销版也应运而生,并在1998年,掀动行业营销热潮。
你看,你有什么需求,我们总是与你的所求同在。
很快,2001年,《中国经营报》扩为40版 ,同年广告收入居全国经济类报纸第一名。
肆) 2002年~2012年
作为中国入世元年,2002年的另一重国内背景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因为彼时的互联网广告年投放量小,几大门户网站纷纷陷入烧钱窘境却看不到回报的曙光。
国内互联网大佬们的心境正如刀郎那首传唱久多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春天来得晚一些。
在国外,从2002年元旦起,欧盟11国开始正式启用欧元纸钞及硬币,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而多数美国人还没有从“9·11”世茂双子塔被毁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国企业正是在这一内外交困的危机下大踏步走向全球。
当然,已逝十年的事实证明,过往尚享有人口红利的“中国制造”或代工在全球的竞争优势是多么巨大。十年内,受惠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外贸出口成为和国内投资相提并论的中国经济发展“双驾马车”;至于消费,因为国内大城市房价翻几番的爆发式增长,国人正越来越多成为“房奴”。
汽车销量的增长,则让“堵在路上了”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口头禅。好在还有一大批中国企业的崛起,众多年营业额亿元、十亿元级的公司,十年后都发展为营收百亿元,甚至近千亿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华为、联想、海尔、TCL、三一等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探索同样一时瑜亮。不难看出,尽管国内经济仍在调结构与转型中蹒跚前行,但万科、苏宁等一批千亿元级营运规模企业的出现,还是让一批中国企业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风景独好。
这十年间,《中国经营报》也迎来了更多财经传媒同行。
2008年4月,《中国经营报》采用全球通行的报头格式,以全新形象和读者见面。2009年2月,以独特的四色方式重新划分版面设置。
与同业者相比,本报更讲求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近性,坚持周报风格的同时,更注意对公司新闻的深度研究和价值报道,而这一风格在2012年新改版后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20107/321892.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7 12:54
《中国经营报》 春天的故事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2-01-07 12:01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正是被这种活力所感召,在上述致辞发表的几天后,《中国经营报》创办了日后名满京城的《精品购物指南》。 我们已没有时间再等,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坐等上面的布置,伸手向上要政策……结果是蹉跎岁月,白白浪费了时机。1993年,随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随着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早先放开的一些地区将无优势可言……我们要丢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幻想,要凭真本事去抢跑道。要勇敢地在市场经济中干、闯、冒。
——1993年《中国经营报》元旦致辞
1992年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南方的系列谈话,让这个国家一度停滞的变革脚步再次加快,被意识形态禁锢住的各种力量几乎在一夜之间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正是被这种活力所感召,在上述致辞发表的几天后,《中国经营报》创办了日后名满京城的《精品购物指南》。而三年后,《中国经营报》也改成对开16版彩色印刷的报纸,进一步走向市场化。至此,《中国经营报》与中国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就紧紧捆绑在一起,再也没有疏离过。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名为“92派”的新的商业力量开始登上中国的经济舞台。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资本重新回到了这片古老的大地,在财富的光环下,中国的商业文明和社会文明开始经历新的洗礼和考验。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20107/321960.html
《中国经营报》 春天的故事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2-01-07 12:01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正是被这种活力所感召,在上述致辞发表的几天后,《中国经营报》创办了日后名满京城的《精品购物指南》。 我们已没有时间再等,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坐等上面的布置,伸手向上要政策……结果是蹉跎岁月,白白浪费了时机。1993年,随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随着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早先放开的一些地区将无优势可言……我们要丢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幻想,要凭真本事去抢跑道。要勇敢地在市场经济中干、闯、冒。
——1993年《中国经营报》元旦致辞
1992年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南方的系列谈话,让这个国家一度停滞的变革脚步再次加快,被意识形态禁锢住的各种力量几乎在一夜之间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正是被这种活力所感召,在上述致辞发表的几天后,《中国经营报》创办了日后名满京城的《精品购物指南》。而三年后,《中国经营报》也改成对开16版彩色印刷的报纸,进一步走向市场化。至此,《中国经营报》与中国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就紧紧捆绑在一起,再也没有疏离过。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名为“92派”的新的商业力量开始登上中国的经济舞台。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资本重新回到了这片古老的大地,在财富的光环下,中国的商业文明和社会文明开始经历新的洗礼和考验。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20107/321960.html
《中国经营报》 刻录商业历史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2-01-07 10:12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27年,我们只做一件事——刻录商业历史,推动商业文明。未来27年,我们仍专注于此——努力为读者贡献更精彩的产品。 1985年,那是一个伟大年份,当下很多驰骋商界的公司人均起步于那一年。王石完成原始积累开启创业,张瑞敏转战电器厂进入“下海”第一年,柳传志自立门户实践创业梦想……那一年,在中国历史上亦被称为“公司元年”。
同样是1985年,在中国商业新纪元开启的一年,一份叫做《专业户经营报》的小报破土而出。在中国特殊的报业体制中,这份没有行政背景和垄断资源的报纸几经曲折、几番变迁,直到世纪之交才迈入辉煌时代。
这与其所见证的商业历史何其相似,正如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所说:“27年来,正是在更上一层楼的欲望和持续创新的本能推动下,才让这样一份白手起家的报纸一路走来。”
跌撞、发展、压力与创新,这也是中国商业27年来的主题词。
回归商业之根本,我们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片断,剪辑《中国经营报》曾经报道过的企业、企业家,通过回访再现当年的草创与发展,光荣与没落,困惑与反思,并通过我们的点评体现《中国经营报》推动企业进步之主题。
27年,我们只做一件事——刻录商业历史,推动商业文明。
未来27年,我们仍专注于此——努力为读者贡献更精彩的产品。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20107/321893.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8 13:13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1-8 13:15 编辑
【案例】党报党刊发行遇阻
陕西渭南联通拒订党报党刊 称今年不定任何报刊
我来说两句(4人参与) 2012年01月08日11:43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李晓军 徐标
本报讯 (记者 李晓军 徐标) 近年来,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每年都能确保省委下达的任务指标。但令人诧异的是,今年在渭南市联通公司竟出现了拒订党报党刊现象。
去年11月,在全省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上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政治意识,不折不扣地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然而,会议召开后,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却下发通知要求其下属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再订阅2012年各类报纸、杂志、刊物。
记者在这份《通知》上看到,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综合函【2011】23号《关于2012年报刊订阅事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中心)、网络公司各部门(中心)、各县分公司:根据公司安排,公司机关各部门和各县分公司一律不再订阅2012年各类报纸、杂志、刊物,不得以各种名义申请费用用于支付报刊订阅。
记者在华阴市宣传部了解到,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后,该市党报党刊征订领导小组经科学调查,合理安排,给中国联通华阴分公司分配了征订任务,可工作人员前往中国联通华阴分公司时,该公司一负责人称,渭南分公司下发了文件明确要求,今年不得征订任何一种报刊、杂志,因此公司无法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并让他们看渭南分公司下发的《通知》。最终中国联通华阴分公司2012年《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渭南日报》一份都未订。
在华县宣传部记者了解到,中国联通华县分公司今年党报党刊发行也与往年明显不同,仅仅征订了1份《陕西日报》和1份《渭南日报》。
据了解,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下属部门、其它9个县区分公司也以上级下发了“一律不再订阅”的《通知》为由,拒订党报党刊。
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引领舆论导向的重任,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应该作为各级党政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而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为什么要下发“一律不再订阅”的通知?对此,本报将做进一步报道。
http://news.sohu.com/20120108/n331518764.shtml
萧含:
不支持陕西日报的做法。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这样促销,可乎? ◆◆@记者刘子瑜[url=http://weibo.com/verify][/url]:【陕西渭南联通拒订党报,陕西日报刊文表示诧异】今日《陕西日报》头版刊发一文,批评陕西渭南联通公司拒绝订2012年《陕西日报》等其他党报,并称“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引领舆论导向的重任”,还表示要持续跟踪报道……我就不明白,法律规定人家一定要订你陕西日报?http://t.cn/SXcopG
转发(301)|评论(107)3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8 13:21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乐呵娜拉:@此木岂无阴 (20秒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代军哥哥://@吉祥世界: //@怀念逝去的青春2010: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40秒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刘海明8888:强迫征订早晚会有失灵的这一天。支持联通。//@萧含: 不支持陕西日报的做法。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这样促销,可乎? (50秒前) 删除|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HI_丫头:我们这也4,有任务的。。。上头一级级压下来,连学生都不能幸免要被买单!!。。。。靠! (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格诚老师喊改革:【报纸期刊改革】新闻出版总署发紧急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指“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行为加重基层群众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并通报河北省教育厅的《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违规发文征订报刊错误做法!http://t.cn/Sf8rcZ (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吉祥世界://@怀念逝去的青春2010: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泡沫_海:貌似党报党刊都是街道、区等上级的硬性任务,拒绝后果很严重的。//@蓝紫色-: 有介事?额日TA哥!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 @张欧亚 : ...//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 转发微博。 (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豌豆小猪儿:转发此微博:流氓公开叫板了 (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水微蓝---威:这样的废纸,擦屎都嫌脏啊~~~ (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格诚老师喊改革:【报纸期刊改革】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紧急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指“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行为加重基层群众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并通报河北省教育厅的《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违规发文征订报刊错误做法!http://t.cn/Sf8rcZ (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中经李学宾:2&B型!//@二狗:陕西日报学ccav呢?你也为联通是达芬奇,都是国家的,谁怕谁? (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Zery:联通好样的! //@老榕: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四少:木有,这是意识形态潜规则,他以为他是爷,其实别人眼里连三孙子都不是. (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飞行队长:肯定是有人在耍流氓 @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人大毕业于文林3世:不知天下有羞耻二字!!!//@书画家作家陈祖芬: 真TM自取其辱!!!!//@孟庆德://@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成都长天一笑:联通作为国企,是党报的发行对象!中国特色!//@星辰-66: 中国特色:党的喉舌也硬摊排 //@三门峡电信李曙光: 征订任务量越来越大了,难呀//@不要总看我:莫名其妙! // @记者刘子瑜 :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黄广慈:我爱订什么报那是我的事,我的馍我会咬马,我的鸡巴要你端着 (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词作家曾鸣:这个喉舌发出的这个怪声,说明自身长了喉疖,说明人家不订此报必有原由!它不能免费派赠给渭南联通后,再来咳嗽几声不迟嘛//@朱昕的地盘: 党报党刊多年来都靠强制摊派发行,是明规则,但像陕西日报这样公开哭闹,有点丢人了。 (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专业婚姻家庭律师:赤裸裸地耍流氓了 (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法制日报记者任东杰:转发,逻辑错误。//@李英俊律师: 强制消费,没见过这么猖狂的无耻,这不是丢共党的脸吗?//@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北欧之夏:嫌人家的擦屁股纸不够多 (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萨村村长:以后上网必须强制上人民网。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梅州农民阿田:支持渭南联通。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尹笋伊君:有比法律规定更厉害的,叫做章程,X章。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东河-猎鹰滴二蜜://@猪黎耶: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俦佬仇: //@一别平安否2010: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藏花忍冬:其实挺好的,我就挺喜欢各种这类报刊,张幅大,纸也好,垫个鸟笼子,擦个玻璃什么的都挺好,较什么劲啊!哈哈哈哈!//@鸟人雷: //@记者刘子瑜: //@张青松律师: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zuthen:回复@纳兰风止:嗯,说白了,这是潜规则。但潜规则被破坏了,亮出来骂街,倒是挺难得的 (1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大熊的私人微博:还持续跟踪报道???不订报而已,好大个事啊。尼玛,党报原来就是干这个的?除了吹捧就是打击异已。好个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张嘴,两张皮,吹捧和咬人。 (1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李锋1923:渭南联通不小心打破了党报潜规则 (1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zuthen:果然是党的作风。也好理解,除了摊牌谁会买这个,一旦开了先例,从淫民日报、求屎以降都得破产 (1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被逼D爱国不爱党-封号者全家火葬:我操天朝爹,这样的理由也有。天朝的人都TMD成豆腐渣做的了。 (1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黑暗中的舞者妥延:转发此微博:。。。。“”“”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魔笔小艇:最多党规规定。渭南联通有组织在的话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了。//@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Sulayman_Hu:自由就是说不订,就不订。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壑风吹磬断:@陕西日报 很无耻的说。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李锋1923:订南都吧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阿蒙的V博:到底是谁肿了?? (1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风荷举oliver:我表示诧异,这也敢写上报子,羞不羞啊... (1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chemip: (1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i芮克:人家不订说明你报纸没有可读性,订了也送垃圾站,不符合低碳要求。这日报也太无耻了居然还动用头版报道! (1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王吉建2010:支持陕西联通,陕西日报相信必会让人民唾弃,每天打着党与人民口号骗才! (1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金针://@历史操作者: 这就显现出了某的卑劣手段 //@哈哈菩萨:强卖还在报上威胁 //@记者刘子瑜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1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郞芯:垄断国企拒订党报,啥意思?//@阿姜--: //@一品泥人: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覃家大少-:转发此微博://@王兴律师:就是不要脸,无他// @中国公益诉讼网官方 :不强制不能生存// @韩青三戒 :// @刘俊1984 :// @记者刘子瑜 :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1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seaswimmer:流氓无止境...//@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喂不肥的猪:转发此微博:党的企业,党的政府机构,党给你们的书报费岂有不订党报之理, //@秋风刀客:据说是行政性强制命令订党报的。// @记者刘子瑜 :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1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菊部地区干旱:@传媒老王//@何刚: 联通公司D组织给个面子,订点报纸吧 (1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雪山雄鹰777://@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1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秋水长天私人围脖:陕西渭南联通公司经理要下课了。 (1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中国微博直播:凭什么。 (2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凡斯二世-垃圾运动:可见无耻到了不可救药//@刘四新弟弟刘迎新: 流氓,不要脸。//@阿姜--: //@一品泥人: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老榕: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2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唐运贵:震惊。“竟然”二字用得好啊。威武。//@胖得有气质: //@记者刘子瑜: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2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欧亚:...//@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2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千千米米:新动向? (2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口就来-说:“竟然”是亮点。诧异、委屈、不满甚至愤怒之意跃然纸上,相当之传神!//@何刚: 联通公司D组织给个面子,订点报纸吧 (2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做广告的吴胖子:其实电视电台也是喉舌,咱看电视听电台不行么?莫非电视电台就没有承担着引领舆论导向的重任? (2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弥渡的花朵:党报还真自己当人民币了,非得人人都喜欢你。这种报纸现在各大机关单位的喝清茶的大爷们都不会看了,只能一出印刷厂直奔垃圾站。当然了,也有类似@阿久子 这样的养狗大户买来给狗狗当厕所。BUT。狗。都。嫌。脏。//@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朝作猛琥行:不理解地方联通的做法:难道订报纸的那点钱不是组织上拨下来的?//@何刚: 联通公司D组织给个面子,订点报纸吧 (2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万人如海:关注//@一别平安否2010: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ZJChenwn:微博才是人民的喉舌 (2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青松律师:转发此微博:强迫交易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本罪是从79年刑法中的流氓罪分化出的新罪名,据经验,多数黑社会性质组织都有此类行为。 (2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CoDavid:摊派总有一天执行不下去的!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寂寞的小鱼先生:转发此微博:不仅各报是喉舌,广播也是。只不过,这些只有宣传系统内部学习文件才会有的词句为什么会公然上头条?宣传战真尼玛越打越垃圾。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历史操作者:这就显现出了某的卑劣手段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信天翁wl:回复 @ForrestGump阿甘:所以宣传口国家越控越严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追查腐败网://@央企鞍钢总医院张国贤: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死皮赖脸非要绑在板凳上!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厱朲:抢钱的时代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天下故事会主持人小吕:“竟然”这个词儿用的真不要脸。//@邝飚的灰色幽默: 坚决不定!//@孟庆德://@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电台老林://@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王小修_hr:2012的第一则笑话,既然是公开订阅的报刊消费者当然有权利决定订与不订,为什么喉舌弄的和流氓小报一样,还要跟踪? (2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傻人阿普:转发此微博:发行都不容易,可人家不订就翻脸,倒不像党报作风//@韩青三戒:// @刘俊1984 :// @记者刘子瑜 :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2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中国博林教育:转发此微博:企业就是唐僧肉,党报也要咬一口! //@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2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圆月刀弯:党啊,亲爱的妈妈,如果把党报改成手纸的纸质,而且文字用水印方式,我不仅不理解渭南联通拒订党报,而且本人也会积极订阅。 (2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胡轶笛:党报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2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鲍老鲍:刘记者用词温柔了,不是“表示诧异”,而是“竟然受阻”的批判。该日报因为挂着党的旗帜,把平等主体的买卖关系变成不平等的不得不订购。呜呼,党之所以遭人厌,就是这帮二鬼子造的孽啊。//@彭远文: 强烈要求渭南联通增订十万份,并在陕西日报公开道歉!//@孟庆德: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风声雨声伴我一生:这种事情内部沟通下就可以了,还闹到公众。。。脑子长在菊花里的 (3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飞侠麦有瑞:转发此微博:这倒是新鲜厄 (3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我是李念奴:一直在耍流氓。 (3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央企鞍钢总医院张国贤: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死皮赖脸非要绑在板凳上! (3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作家编剧杜青:中国有多少个党报,就有多少个陕西日报,但目前只见到一家渭南联通,向渭南联通致敬,并鄙视党棍们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快乐诊所_舒汉锋:年年如此,靠发文件,或“自愿”或强迫人家订阅它所谓的主旋律报纸!然后再新年版面上大吹:本报发行量又上新台阶,充分说明广大人民群众是爱听主旋律声音的!//@孟庆德: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书画家作家陈祖芬:真TM自取其辱!!!!//@孟庆德://@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专业婚姻家庭律师:耍流氓已经习惯了、已经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ForrestGump阿甘:回复 @信天翁wl:这些党报一旦市场化,离死就不远了~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UP常彬:转发此微博:人家早就用手机报集体补过钙了 (3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kilorocky:这事真搞笑,建议@南都评论 @南方都市报 也搞一个强征,哪个小卖部敢拒绝订阅,就组织社论集中火力批判一下,也来个跟踪报道。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阿姜--://@一品泥人: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鞋山孤立:党报只是宣传不是新闻,没有摊派就没有党报。//@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明文CBD://@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迩東晨:虽然法律没规定,但中国最有效的是潜规则。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水流云在009://@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南国吉米://@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口就来-说:“竟然”是亮点//@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信天翁wl:转发此微博:街道工作人员到我工厂来强制订报我跟他说"我不是共产党员可以不看吗?""不行,上头规定必须要订" 你说这跟强奸有什么区别//@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早安我的城市:又是怪事!!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magnolia123:舆论导向是政治任务,不应和收入挂钩,建议免费赠送报纸。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殷慧芬的微博:人民的喉舌?人民有喉舌吗?//@孟庆德: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务本堂主:渭南联通有骨气,哈哈。 (3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三方委员会:搞不清,真是搞不懂//@i-want-it-that-way: //@春天迷: 被引导也成义务了? (3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邝飚的灰色幽默:坚决不定!//@孟庆德://@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怀念不如不怀念:转发此微博://@彭远文:强烈要求渭南联通增订十万份,并在陕西日报公开道歉!// @孟庆德 : // @袁裕来律师 :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耿诺:忒脑残了 看不下去了……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信手乱谈:何止如此呀,还有叫组织部给单位领导打电话威胁的,这事我都经历过。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湖南唐志伟在泉州:转发此微博:世界上有一家这样的报纸,客户不买它的报纸,它在报纸上批判客户。这样的事,估计只有在中国发生。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七弦御法:党报惊诧了!! (35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普洱茶祖宗:不识时务,给党丢脸! (3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彭远文:强烈要求渭南联通增订十万份,并在陕西日报公开道歉!//@孟庆德: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山东一爸:开始改抢了! (3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水清木华johnson:转发此微博:流氓思维方式! // @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疏狂一崔:友邦人士,莫名惊诧……//@彭湘伟: 竟然一词,到位。 //@荣建华: 转发微博, (3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舟中孤客://@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魔都帕爾多:转发此微博:可以看出骨子里的贵权思想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胤懿://@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除了无聊还是无聊:哈哈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唐朝啊:转发此微博:你见过不耍流氓的流氓么? //@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哈哈菩萨:转发此微博:强卖还在报上威胁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12打酱油12://@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稳定你妈个头:一定要跟踪到底。直到订报为止//@记者刘子瑜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3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蝈蝈的沉默:拒订党报,节省开支,预防洗脑。//@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灵魂往事:转发此微博:强烈鄙视陕西党报! (3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老邹家:纯属浪费纸张 (3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疏林雨急:支持渭南联通。//@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3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i-want-it-that-way://@春天迷: 被引导也成义务了? (4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独行者kl:陕西日报的媒体人真无耻,不买报就头条编排人。 (4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思过崖上_IBM:又是好大的帽子。明明就是为了牟利,偏偏立起一个大牌坊。 (4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4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萧含:转发此微博:不支持陕西日报的做法。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这样促销,可乎? (42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fs大李:想订无党派或自由派的报!哪里有? (43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一苇评论邓运清:网络时代了,就算是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方针、政策,就不能从网上看么?人民日报网上可以看,陕西日报网上也可以看,比报纸快,比报纸低碳。陕西日报的诧异,其实是落伍的观念作怪。 (4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细雨鱼儿出1976:这种报纸还有几人看,浪废木材呀//@春天迷: 被引导也成义务了? (44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猪霸:竟然这个词用的好啊啊! (4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高里奥Leo-Gogh:你的喉舌就非得伸人家嘴里不可? (4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严星:转发微博。 (4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春天迷:被引导也成义务了? (4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陌生人
乐呵娜拉:@此木岂无阴 (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代军哥哥://@吉祥世界: //@怀念逝去的青春2010: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刘海明8888:强迫征订早晚会有失灵的这一天。支持联通。//@萧含: 不支持陕西日报的做法。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这样促销,可乎? (6分钟前) 删除|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HI_丫头:我们这也4,有任务的。。。上头一级级压下来,连学生都不能幸免要被买单!!。。。。靠! (6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格诚老师喊改革:【报纸期刊改革】新闻出版总署发紧急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指“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行为加重基层群众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并通报河北省教育厅的《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违规发文征订报刊错误做法!http://t.cn/Sf8rcZ (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吉祥世界://@怀念逝去的青春2010: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7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泡沫_海:貌似党报党刊都是街道、区等上级的硬性任务,拒绝后果很严重的。//@蓝紫色-: 有介事?额日TA哥! //@全球新闻联播:// @老榕 : 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 @张欧亚 : ...//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 转发微博。 (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豌豆小猪儿:转发此微博:流氓公开叫板了 (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水微蓝---威:这样的废纸,擦屎都嫌脏啊~~~ (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格诚老师喊改革:【报纸期刊改革】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紧急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指“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行为加重基层群众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并通报河北省教育厅的《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违规发文征订报刊错误做法!http://t.cn/Sf8rcZ (8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中经李学宾:2&B型!//@二狗:陕西日报学ccav呢?你也为联通是达芬奇,都是国家的,谁怕谁? (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Zery:联通好样的! //@老榕:这个,到底有啥规定吗?//@张欧亚: ...//@贵州都市报何星辉: 转发微博。 (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张四少:木有,这是意识形态潜规则,他以为他是爷,其实别人眼里连三孙子都不是. (9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飞行队长:肯定是有人在耍流氓 @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人大毕业于文林3世:不知天下有羞耻二字!!!//@书画家作家陈祖芬: 真TM自取其辱!!!!//@孟庆德://@袁裕来律师: 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成都长天一笑:联通作为国企,是党报的发行对象!中国特色!//@星辰-66: 中国特色:党的喉舌也硬摊排 //@三门峡电信李曙光: 征订任务量越来越大了,难呀//@不要总看我:莫名其妙! // @记者刘子瑜 : @斯伟江 @袁裕来律师 @张青松律师 @郑建伟律师 你们是律师,我想问问,我们国家法律有误规定,企业必须订党报党刊?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黄广慈:我爱订什么报那是我的事,我的馍我会咬马,我的鸡巴要你端着 (10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词作家曾鸣:这个喉舌发出的这个怪声,说明自身长了喉疖,说明人家不订此报必有原由!它不能免费派赠给渭南联通后,再来咳嗽几声不迟嘛//@朱昕的地盘: 党报党刊多年来都靠强制摊派发行,是明规则,但像陕西日报这样公开哭闹,有点丢人了。 (1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专业婚姻家庭律师:赤裸裸地耍流氓了 (1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法制日报记者任东杰:转发,逻辑错误。//@李英俊律师: 强制消费,没见过这么猖狂的无耻,这不是丢共党的脸吗?//@袁裕来律师:党报公然耍流氓了! (11分钟前) 举报|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http://weibo.com/1643398612/xFLvkdgrQ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8 13:38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1-10 13:16 编辑
宣汉7个部门拒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遭通报
2010-11-30 15:42:00
达州传媒网消息 10月30日,工商银行宣汉县支行、宣汉县烟草公司、农业发展银行宣汉县支行、中国银行宣汉县支行、建设银行宣汉县支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宣汉县分公司、达州商业银行宣汉县支行拒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发行任务,被该县通报批评。
自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绝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均按时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发行任务。为做好进度缓慢单位和部门的征订发行工作,宣汉县委宣传部和县邮政局还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催订和上门征订,一些部门则以经费开支由上级核算、本单位没有独立的经费支配权为由,对党报党刊征订任务进行讨价还价,严重影响了该县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的进度。
在建设银行宣汉县支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征订,该行办公室负责人请示行长后说:“我们只选择性地订一点就行了,谁说了都没用。”
在工商银行宣汉县支行,无论工作人员怎么解释,该行负责人都以“我们没钱、经费紧张”为由,拒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一说到征订党报党刊,达州市商业银行宣汉县支行负责人的态度就更加“鲜明”:“没有钱,再说这些报纸反正也没人看,我们只选择性订两三份就行了。”之后,工作人员又多次上门催订,该行办公室负责人说:“领导说的不订,说得再多也是不得行的。”
宣汉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应尽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理直气壮地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务必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订任务。
http://www.dzrbs.com/html/szxw/2010-11/30/2010113015432381.html
财经网:
【渭南联通拒订党报党刊遭陕西日报诘问】背景:该公司通知"不再订阅2012年各类报纸、杂志、刊物"。注意是"各类"。诘问: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引领舆论导向的重任,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应该作为各级党政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而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为什么要下发“一律不再订阅”的通知? ◆◆
评论加强隐私设置选项啦。保护隐私防骚扰,更加hold住。立即查看»
共210条全部|认证用户|关注的人
真飞123: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党的东西必须花钱去买 (10秒前) 午夜二锅头:转发此微博:强行摊派跟政府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线自相矛盾,不防给下级单位派发下载电子版党报.谁想看就看,不想看的拉倒//@大环内紫:没有一点真话,不定也罢,何罪之有。 // @午夜二锅头 :支持一下!大话、空话、套话、酒话、胡话、废话的党报浪费纸张,也不环保。 (20秒前) 小强从周:这种强迫订阅的行为在体制内应该是稀松平常的,只不过人家联通虽有垄断但毕竟还有一些市场属性在,党报看不下去了,暗中施压还嫌不过瘾,居然敢于将这种龌龊事端到台面上来讲,这个就神奇了:居然敢于在省级日报头版晒无耻。 (20秒前) 小J-春暖花开:转发此微博: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在看党报?估计五毛们看的人也屈指可数了。 (20秒前) 勤快心静:转发此微博:自大到无脑的境界了~ (20秒前) 被迫微博的孩子:转发此微博:酷! (20秒前) 佐利克立:让大家自愿选择,看销量有多少 (30秒前) 潘氏的登陆:转发此微博:支持联通,这过时的宣传模式、宣传体制是时候好好改变一下@特混 @石硕cii @如履薄冰yue @卓尔_h @胖胖的狮子狗 @风柳无尽人宫岸 @高红小绿 @潘石屹 (40秒前) 格诚老师喊改革:【报纸期刊改革】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紧急通知制止报刊摊派发行!日前下发紧急通知,指“人情订阅”“指标订阅”“摊派订阅”加重基层群众负担,扰乱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损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并通报河北省教育厅的《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违规发文征订报刊错误做法!http://t.cn/Sf8rcZ (40秒前) 杭森:一个党派的报纸,为什么要强迫订阅? (50秒前)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0 13:16
@经济观察报[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党报党刊订进佛教行宫】2006年涟源市桥头河镇南岳行宫负责人、涟源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李桂英要求以南岳行宫的名义一次订下2007年《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各1份,《娄底日报》6份。党报党刊进佛教行宫,有如给佛教圣殿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而今南岳衡山各寺庙道观已订2012年度党报党刊共200余份。
转发(411)|评论(198)今天 09:26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0 13:20
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新民周刊杨江[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渭南日报与陕西日报这副嘴脸让我见识了什么是无耻中的战斗鸡。
转发(417)|评论(128)1月9日 18:35 来自iPad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11 13:29
【案例】
李老楼://@谷凯: //@任卫新: 所谓“美女”跑两会,已经是两会一大恶俗。
◆◆@传媒老王:近来很多报社派美女记者跑两会新闻,你如何看这一现象?
转发(497)|评论(285)今天 08:22 来自iPad客户端转发| 收藏| 评论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 21:43
【案例】
◆◆@王微_危机管理:如果环球时报出现《阿富汗人民依靠毛泽东思想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文章,让人觉得很合理,但《韩国用马克思主义抗经济危机》就有点过了——环球时报可以改名了,改名叫环球娱乐报!
转发(64)|评论(8)今天 19:01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 12:52
【案例】
◆◆@报纸观察:【每日版面】看到广告的感叹号,彻底无语了!
转发(67)|评论(15)5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21 12:02
【案例】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抨击《纽约时报》
2012年01月20日10:40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著名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1月18日报道,在冗长的新采访中,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猛烈抨击了《纽约时报》及其前任编辑。
在《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周三发布的人物采访中,阿桑奇与特约记者迈克尔-赫斯汀斯(Michael Hastings)坐在一起,讨论了维基解密泄露的丑闻以及他即将于2月初迎来的引渡审判。
自从于2010年泄露包含超过250,000条关于美国国务院秘密电报之后,揭密网站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就一直与《纽约时报》存在争执。
与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一起,维基解密与《时代周刊》及大型媒体途径合作,公开发布这些电报。2011年1月,《纽约时报》时任执行总编辑比尔-凯勒(Bill Keller)撰写了一篇冗长、措辞严厉的文章,给阿桑奇贴上了消息来源的标签,而非合作者。
凯勒宣称,他怀疑维基解密可能已经入侵了《纽约时报》职员的电子邮箱账户。在双方关系变得糟糕以后,《卫报》最终背着阿桑奇向《纽约时报》提供了他有目的扣留的部分电报内容。
阿桑奇向赫斯汀斯描述了他与《纽约时报》的恶劣关系。他表示,当美国获悉电报泄露便开始施压,报纸就“抛弃”了维基解密。当间谍活动和阴谋调查逼近——甚至《纽约时报》自己也受到调查威胁——阿桑奇说道,报纸出于恐惧而已使自己远离了维基解密。
阿桑奇说:“《纽约时报》面临着严峻考验,当受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时,它就抛弃了我们。这样一来,它也抛弃了它自己,并且抛弃了美国国内致力于国家安全新闻事业的所有新闻工作者。”
之前,《纽约时报》在发布泄密电报时的行为就已经受到过阿桑奇的批评。他不赞同该报将发布美国国务院电报泄露内容计划通知白宫的决定;他还对该报仅发布了超过250,000份电报中的100份表示不满。
阿桑奇还指出,凯勒的文章就是该报在发布电报之后,如何试图疏远维基解密的一个例子。他说:“凯勒在试图通过两步在间谍调查中自保。首先,在法律细节上,通过声称不存在合作,而只是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被动关系。”阿桑奇还表示,凯勒与《纽约时报》使用“小报水平的人身攻击”来诋毁他本人。
在维基解密丑闻中,阿桑奇还被指控于2010年8月在瑞典对两名女性实施性侵犯;他个人由于反对法院将其引渡到瑞典受审而遭到软禁。现在,他将于2月1日面临最终引渡审判;法院将决定他是否必须回到瑞典接受审讯——在那里,他被指控强奸、胁迫与性骚扰。
尽管阿桑奇已经被迫就性侵犯指控支付了诉讼费,他告诉赫斯汀斯,他认为维基解密才真正应该承担这项费用。阿桑奇争辩说,该案件“已经由于(他)在组织中的角色而具有了政治性。无论如何,为了避免攻击,资金被用在了这个案子上;而这个案子实际上已经被对手用来对我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这完全是两码事。这意味着,最终结果是,我现在完全破产了。”(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1-20/104023830817.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2 10:45
【案例】免费报纸
港免费报不断增加收费报计划联手大战一触即发
2011年9月20日 【字体:大 中 小】 浏览次数:次
比原定日期延迟出版的香港壹传媒旗下免费报纸《爽报》,定于9月19日出街。有媒体称,壹传媒以金钱开路,不但希望霸占免费报市场,更威胁到收费报纸的生存。因此,香港多份收费报纸计划联手出招。看来,一场香港传媒大战在所难免。
已有6份免费报纸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香港《经济日报》集团出版的免费报纸《晴报》,于今年7月27日创刊,成为香港第5份免费报纸。该报以日报形式在全港免费派发,周一至周五出版,每天发行量至少30万份。至此,香港免费报纸发行量已达近200万份。
据悉,除《晴报》之外,香港还有4份免费报纸,包括2002年起先后面世的《都市日报》《AM730》《头条日报》及英文《虎报》,民众可在指定地点随便取阅。这次《爽报》的出版,成为了香港第6份免费报纸。
有媒体报道说,壹传媒与当地报摊协商,以每月1000港元至2000港元的津贴,租用报贩位置摆放《爽报》,供市民取阅;壹传媒此前还向各家便利店提出租用店铺位置摆放免费《爽报》,但便利店提出每份收取0.6港元,壹传媒方面认为收费过高,《爽报》虽然19日出街,但据悉双方仍在谈判中。
收费报纸联手抵抗
壹传媒利诱便利店和报贩的伎俩,引起香港其他收费报纸的不满,因为《爽报》若成功在便利店和报摊租位,对收费报纸销路势必造成影响。据悉,收费报纸将透过香港报业公会和报贩组织,陈述利害;若报贩组织一意孤行,决意为壹传媒提供服务,到时全部收费报章将联手抵抗,拒绝供应旗下报纸给报贩售卖。
据透露,此间一家大机构将会出招,不惜工本会将现时零售价每份6港元的报纸,劲减至每份2港元,誓与对手KO。
而其他免费报纸也不敢怠慢,纷纷做好准备。其中读者最多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近期在电视上大卖广告,誓保其“一哥”地位及优势;而出版不久的《晴报》,其母公司《经济日报》集团,已大手笔收购了老牌的大型印刷公司“泰业”,加强集团的硬件设备,欲与对手作长期周旋。
压缩收费报纸空间
当地学者认为,香港免费报纸的扩大,使报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免费报纸会抢走部分收费报的销量,使其广告也会随之减少,增加营运压力,进一步挤压收费报纸的生存空间,届时定会引来一场龙争虎斗。
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谭志强表示,自互联网普及以来,“信息好似自来水”,也造就了免费报纸的出现。他说,免费报纸靠发行量赚取广告,此一态势若再扩大,势必将引发收费报纸的割喉战。
香港中大专业进修学院导师廖志强指出,免费报纸的增加,一定打击收费报纸生存空间。他说,就连新闻系的学生也很少去买报纸,大都转看电子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1443&siteId=65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22 10:47
【案例】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6家报刊违法活动查处情况
2012年1月20日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次
新闻出版总署在2011年集中开展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日前,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查处《中国城市经济》等6家报刊违法违规案件的情况。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被吊销期刊出版许可证。经查,2010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与多家文化及广告类公司签订协议,出租《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名称并收取管理费。2011年11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处以吊销《中国城市经济》期刊出版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被警告、罚款、撤销两家记者站。2011年12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做出如下行政处罚:警告,撤销黑龙江记者站、山东记者站,取缔江苏市场调查中心非法设立的记者站,并处3万元罚款,吊销该社2004年2月任命的黑龙江记者站站长于衍峰新闻记者证。
《中国食品》杂志社被警告、罚款、停业整顿3个月。2011年6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法取缔中国食品杂志社湖北采编中心;12月,给予中国食品杂志社警告、罚款3万元、停业整顿3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取缔该社未经批准设立的其他驻各地采编中心。
中国技术市场报社被警告、罚款、撤销北京记者站。2011年12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中国技术市场报社警告、撤销北京记者站、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取缔未经批准设立的中国技术市场报北京编辑部。
企业党建参考报被警告、罚款。2011年12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企业党建参考报社警告、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取缔其非法设立的河南记者站,同时责令纠正以派记者驻地方长期工作方式代替设立记者站的违规行为。
《山东法制报》被警告、罚款,取缔非法设立的分支机构。2011年12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及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对山东法制报社处以警告、罚款18万元的行政处罚,取缔《山东法制报鲁西南周刊》济宁办事处,没收用于采编、出版的工具设备,没收山东法制报济宁办事处向山东法制报社上交的管理费25万元,同时责成主管单位立即撤销山东法制报社在青岛、寿光等地违规设立的其他分支机构。
据悉,新闻出版总署已设立全国统一的新闻从业不良行为举报电话:12390,010-65212870,010-65212787,欢迎各界群众举报或提供线索。
作者:李苑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月20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3 11:57
【案例】
2011年美国71家日报易主
2012年02月02日09:51 新浪传媒
为何投资者去年收购71家美国报纸?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1月3日报道,在美国,仍然还有报纸出版市场。因为去年,美国有71家日报在总计低于8亿美元(5.09亿英镑)的交易额下易主。
这是为什么呢?《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表示,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包括广告和报纸发行量的收益,“在以往几年都承受到极大的压力”。
但是,在诸多可能性中,一些投资者的信念是他们可以从正在运营的资产中得到一些快速收益;而其他人则将拥有一家报纸视为是“一个公民的义务”。
时报引用媒体行业分析师阿格塔-卡萨诺斯卡的话称:“有许多这样的公司,他们都想得到这些报纸,并寻求正在运营的资产。他们将……投入进去,并削减运营……这就好像是一种房地产式的投资。”
另一位分析师肯-多科特强调,这对于新闻公司来说是“历史性的低价”;而对于潜在的购买者来说,可以通过削减成本获取收益。
第三位分析师艾伦-穆特指出,由私募资金的白金资产管理公司在2009年收购《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的这项交易,据报道该交易总金额不到5千万美元;但是在去年,该公司再次交易时总金额却超过了1.1亿美元。穆特说:“他们都期待着像白金资产管理公司一样,也能有同样的奇迹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想这样干的原因。”
不动产同样在收购决议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多科特说:“报纸业有一些大型建筑……通常,这些建筑还都建在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区位之上。”再则,还有一个潜在的可能是通过利用报纸的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在线观众,并随之带来数码广告收益。
银行业咨询公司艾维克合伙公司的一个媒体分析师道格拉斯-亚瑟说:“开始的时候,在网页上思考模式的转移是很迟钝的;网页内容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对所需内容付费时……免费的午餐将无法再供应下去。”(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02/09512387072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9 12:05
【案例】
新闻集团关闭iPad部分项目 进军数字化媒体受挫
2012年02月08日16:03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英国独立报报道,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曾在一年前将iPad等数码产品作为纸媒重获生机的法宝,然而日前新闻集团却放弃了一个为苹果平板电脑等类似数码产品提供体育和娱乐新闻的项目(Project Two22)。据悉,这一项目(Project Two22)以伦敦格雷客栈路的一栋建筑命名,这也正是该项目组的所在地。《独立报》获悉,目前这一项目已告失败并结束运作。
对于正向数字化媒体迈进的新闻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挫败,目前项目组的成员已被召回集团伦敦总部沃平。据悉,这些成员主要负责编写应用程序,并为数码产品提供体育和娱乐新闻,并希望借此吸引那些使用iPad等数码产品的高消费阶层关注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太阳报》。
该项目中的很多成员此前曾为《世界新闻报》工作,而该报因电话窃听丑闻的影响,已于去年七月停刊。随着该项目的关闭,新闻集团向这些员工提出了裁员一揽子协议,但是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拒绝接受协议条款,其中大部分成员已被调配到《太阳报》工作。
iPad等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新闻集团默多克相信,这一平台可以复制纸媒的经验,只不过换成了数字化形式。在去年伊始,默多克曾在美国推出一份iPad独家电子报纸《the Daily》,在去年推出Project Two22项目之时,很多人推测项目成员正是那些为英国版《the Daily》工作的员工,但新闻集团方面却否认了这一点。而在最近,将于下月迎来自己81岁生日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却成了社交网站TWITTER的忠实用户。
与此同时,曾经接受英国莱维森新闻独立调查组(the Leveson)有关媒体行业准则相关询问的两名编辑——《泰晤士报》主编詹姆斯·哈丁和《太阳报》总编多米尼克·莫汉被再次召回,并就此前相关指控给出进一步的证据。哈丁将就在《泰晤士报》侵入用户E-mail账户的指控回答相关质询,莫汉也将就《太阳报》继续在第三版刊登半裸照片做出解释。
而本周,英国《每日邮报》编辑保罗·达克雷也受到了莱维森调查组的调查,并被问及为何《每日邮报》会成为家侦探威特莫(Steve Whittamore)的最大客户。而威特莫已经于2005年因触犯数据保护相关法律获罪。(梦薇)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08/16032390174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3 21:36
【案例】
《华盛顿邮报》将实施进一步裁员计划
2012年02月10日14:08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纽约时报》2月8日报道,《华盛顿邮报》周三宣布了新一轮买断工龄行动。过去三年里的一系列裁员行动,已经使其新闻部门的规模减少了200多人。
2008年上任的执行主编鲍伟杰(Marcus W. Brauchli)在告知全体员工关于买断工龄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在经济如此困难的时候,如此裁员是必要的;它有助于保持《华盛顿邮报》在报纸行业之中的竞争地位。这份备忘录还指出,买断工龄会采取自愿的方式,报社没有指定裁减的数量。但一位熟悉内幕的人士透露,内部设定的目标是20人。
鲍伟杰在声明中写道:“任何像这样的措施都是困难的,但我们认为这是应对经济衰退影响我们产业的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做些事,以变得更有效、敏捷、更具竞争性,而这将需要更多的思考。”
他补充道:“邮报的新闻部仍然强大,我们将继续实施高效雇佣;这样尽管我们变得更小,却也会变得更强。”
像其他大多数大都市报一样,因为越来越多的商业转移到了网络广告,《华盛顿邮报》也在努力扭转分类广告及其他当地广告收入下降的状况。尽管邮报的网站流量明显上升——这多亏了一系列新的博客和诸如娱乐新闻之类的专题特写,而这些都不是传统报纸所覆盖的领域——所以,困难依然存在。
雪上加霜的是,《华盛顿邮报》的母公司也陷入了困境,这使得问题更亟待解决。卡普兰——邮报公司旗下曾欣欣向荣的营利性高校商业机构,如今却因为更严格的联邦教育方针而引起招生数量暴跌,并且不再是公司的最大或第二大收入来源。
给员工的备忘全文如下:
全体员工:
今天,我们宣布将为新闻部的员工提供自愿买断工龄的机会。我们的目标是在不影响新闻质量、名气或权威的情况下,裁减有限的员工。考虑到我们最近工作的变化,以及在建设电子读者群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我们相信这是可能的。
为了保持这一势头,我们不打算为每个部门或新闻部的每个员工提供这个项目。事实是,比起一些部门,我们能在另一些部门吸收更好的员工。在提供买断的那些部门,参与人员将会有上限,以减轻影响;保护我们核心领域的竞争力。此外,我们可以拒绝一些自愿买断者,如果我们觉得他们的离开是新闻的损失。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实现真正的积蓄。
买断的具体情况,从技术上来说是一种自愿分离激励计划;在公司与工会谈判关于其提出的条款之后才会出台。但下面这些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的;这个项目并不会加快退休金福利。它将包括提高报酬和公司对符合条件全职雇员支付的COBRA (医疗保险) 保险费。邮报公司的代表将根据劳动合同的条款,在未来两周内与工会讨论该提议项目;他们达成一致的条款也将被包含在提议里提供给符合条件的部门的新闻部编辑。
这个项目只在规定的期限内可行;雇员将有45天内研究这个提议,决定接受或拒绝。邮报公司会为那些作为参与此项目而辞职的员工安排截止日期;对大多数员工而言,这将意味着2012年5月31日是辞职日期。
任何像这样的措施都是困难的。但我们认为,这是应对经济因素影响我们产业的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做些事,以变得更有效、敏捷、更具竞争性,而这将需要更多的思考。邮报的新闻部仍然强大,我们将继续实施高效雇佣;这样尽管我们变得更小,却也会变得更强。
我们计划在几个星期内将SIP包裹送给符合条件的雇员。今天我们将有两个市政厅会议,分别是上午11点在社区活动室,以及下午4:30在礼堂;届时,可以回答你们的一些问题。(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10/14082391333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5 21:44
@数说传媒:据央视媒介智讯数据显示,11年全国报纸刊例收入的年度冠军依然是广州日报,亚军是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第三。4-10位:新京报、现代快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每日新报,北京晚报。媒介智讯与尼尔森的数据均显示,单主报排名,或主报+地区版的整体收入排名,广州日报均高于珠三角其它报媒
转发(224)
|
评论(53)今天11:07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3 22:32
【案例】
@范东升[url=http://weibo.com/verify][/url]:美《编辑与出版人》网发表文章,展望2020年报纸内容的演变,指出现在报业已经面临生存的临界点。作者把报纸“内容”解读为“终端用户的总体体验”,从多平台传递到社会化阅读的整个过程。作者认为背景挖掘,分析透视以及跟踪事件的发展才是未来报业的核心竞争力。http://t.cn/zOUfeEc
轉發(68) | 評論(11) 今天 08:04 來自新浪微博 2020 Vision: Newspaper Content, Evolved
posted: 2/22/2012
by: Kristina Ackermann
In last month’s introduction to the 2020 Vision theory, I wrote that newspapers have reached a critical threshold where they must reinvent themselves now if they hope to be in business in the year 2020. In this installment, I look at a newspaper’s primary product — content — and how I believe that product must evolve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media consumers.
No matter how quickly technology changes and how drastically the media is affected by those changes, one truth will remain: Content is king. Bill Gates said so in 1996, it’s still true in 2012, and it will still be true in 2020, unless of course those doomsday-apocalypse believers turn out to be correct later this year. Content, however, is more than words on paper (or screen). Content is the end-user’s entire experience: from delivery and first read to sharing an article with a cousin in another state. The experience of content is why alumni of the old school wax nostalgic about sitting in a favorite chair to read the paper with a hot cup of coffee on a Sunday morning. Producing content is as much about building trust and inspiring engagement as it is about reporting, writing, and editing. In 2020, the successful news organizations will be the ones that have devised a cost-effective way of producing rich, engaging content that encourages readers to slow down and spend time with the product.
Content: then and now
To prepare for the changes coming to content in 2020 and beyond, the first step publishers must take is to relinquish all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past. The days when newspapers held exclusive control over a scarce product are over. Advertisers have more options than ever before, and even the generation of readers that still feels sentimental about newspapers is taking to Twitter to consume and discuss the day’s headlines.
Journalists in 2020 will need to be more than information processors. Context, insight, and story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foundation that supports the larger business initiatives of growing readership and advertising.
The economic necessity of doing more with less is only going to continue in the coming years, so reporters need to stop wasting time rewriting press releases and wire copy, or chasing down original reporting on a story someone else broke yesterday. Media analyst and consultant Jeff Jarvis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in an essay he wrote for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 “We need to do what we do best and link to the rest.” That is, stop trying to be everything to everyone and focus on the in-depth, local, investigative work that sets your newspaper apart from the rest of the white nois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General news becomes mass available as soon as it hits the Web, so it doesn’t hold any monetary value to readers. Don’t waste time, energy, and money by chasing these stories. Instead, link to another news organization that has already done the legwork. By focusing on the stories you excel at you’ll be able to best serve your audience and ensure that other news sites are linking back to your content.
Multiplatform necessity
2020 will bring the opportunity to distribute your content farther than ever before on a range of available platforms. Your content must be distributed to every platform available — online, smartphones, tablets, mobile Web, social media, email, and new mediums we haven’t heard of yet. But, and this is a big but, do not make the mistake of sending all of your content to all of these platforms all of the time.
Duplicating content across platforms sends two signals to your reader. The first signal is that you’re lazy, which is not the way you want to be perceived if you’re going to make an attempt at charging a fee for the valuable service you provide. The second and more significant signal is that once readers see your content on one platform, they’re done. That’s the thing about the Internet: It’s never done. There is no back cover. So once readers receive the signal that there’s nothing new to read on a particular site (or app, or e-edition, or Twitter feed), then they move on to another source — taking their eyeballs and their wallets with them.
The goal of multiplatform news organizations in 2020 will be to have readers bookmark their site, sign up for their e-newsletter, download their app on their tablets and smartphones, like them on Facebook, follow them on Twitter, and seek out their content in all the new ways that will be out there in 2020. You leave money on the table if you make the platform an either-or decision (either read the site or download the app, but there’s no need to do both because the content is the same).
Which content goes to which platform must be a strategic decision vetted against market research and audience data and executed by a curation editor who is a digital native and understands the inherent value and benefits of each platform. And that’s just the beginning.
The age of hyperpersonalization
A fundamental shift that will occur with news by 2020 (and is already under way at many sites) is the switch from “push” to “pull.” That is, rather than news organizations pushing their content to readers in traditional media fashion, readers will pull the content they want to consume from their favorite sourc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relationships with readers and provide them with an experience that keeps them coming back, news sites will have to find a way to send each individual reader exactly the content that he or she wants to see.
I’m not talking about half-heartedly targeting broad demographics. I’m talking about creating tools that will allow users to customize exactly what content they see on whichever platform they choose. Top stories and investigative pieces should remain on every edition, but topics such as high school sports coverage, local real estate, business, entertainment, and so on should be catered to the individual.
A good example already in practice is Trove, by The Washington Post. Users sign in with their Facebook account to get a customized news page. On the left is a stream of “editors’ picks” spanning politics, world affairs, the economy — all the topics that an informed citizen should know. On the right is a block of “channels,” each with a stream of stories catered to my particular interests. If I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one specific channel, I can do so. If I want to add or delete channels, I can do that too. Trove even suggests channels based on what I’ve “liked” on Facebook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other Facebook friends who are using Trove.
Sometimes the content is from the Post, but most links direct me to other sources, bringing us back to the idea of doing what you do best and linking to the rest. Trove will even let you adjust which sources get linked to the most. It’s one place where I can read about everything that I’m interested in, and that’s why I go there many times a day. Other news sites would be wise to emulate this model, and the Post would be wise to start clogging my feed with paid advertisements.
Never stop innovating
Once 2020 arrives — and this date is not that far in the future — your newspaper (or media company, or news organization, or whatever you decide to call it) must wholeheartedly embrace change. Not begrudgingly accepting change as a necessary evil, as companies today are wont to do, but planning for, fostering, and even encouraging change.
The content model you arrive at in 2020 will be different by the time 2025 rolls around. The change that we’re living through right now will never be “done.” We’ll never get to a certain point and be able to say, “OK, this is how things will be for the next 50 years.” Change, uncertainty, and even risk must become part of the daily routine, and employees at all levels must be encouraged to contribute new ideas and suggestions.
Job Board
Wanted: Content producers who are digitally savvy and have an eye for the future. Here are some positions you can expect to hire in 2020.
-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t: Like freelancers on steroids, this new breed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will have the business training necessary to run their own mini media empires, selling high-quality content that delivers results for a range of client publications.
- Data Analyst: To give every story a healthy dose of context, you’ll need someone on staff who dreams in Excel spreadsheets.
- Social Media Reporter: Keeping the feed on all those social media accounts active is a full-time job. This position also doubles as an expert voice on news stories and opinion columns pertaining to social media.
- Web Developer: More than just a coder, this position will be the gatekeeper of your online and mobile Web portals and must als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content curation and placement.
- Audience Development Coordinator: You can’t create a hyperpersonalized publication if you don’t know who your readers are. This person will be gathering information constantly to make sure your company is positioned properly in the community.
- Copyeditor/Search Optimizer: Yes, spelling and grammar are still important, but so is SEO. Headlines and content should be easy to find with a quick Google search, in addition to being precise and accurate.
- Chief Aggregator: With the practice of doing what you do best and linking to the rest comes the necessity of this position. This position will decide which stories to link to and from which sources, keeping abreast of the issues your readers care about.
- Content Curator: This position is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which stories get published on which platforms.
Tool Kit
The tools needed to produce compelling content have changed. Make sure your employees are armed and ready.
- Smartphone (with a camera, flash, and zoom)
- Tablet
- HD Video Camera: Pocket-sized HD video camera with Wi-Fi or othe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 Intangibles: Every content producer should have accounts on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Digg, Reddit, etc.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Features/Article/2020-Vision--Newspaper-Content--Evolve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6 13:47
【案例】
写字李华良:
中国报纸空间还大得很 //@北青苏培:差距 //@段钢:据百度,英國人口總數為六千萬出頭,發行300萬份,意味著每20人中產生一位讀者。這個比例如在中國高得不可思議。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超過六千萬人的省為广東、山东、河南、四川、 ◆◆@BBC李文: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属下的《星期天太阳报》周日将首次在英国发行。预计第一天的发行量为三百万份,新闻集团则希望零售卖出超过两百万份。去年因为电话窃听丑闻,新闻集团关闭了在星期天出版的《世界新闻报》。有分析认为,《星期天太阳报》将能重新吸引《世界新闻报》的两百多万忠实读者。轉發(23)
|
評論(14)今天04:3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7 10:56
【案例】
默多克《星期日太阳报》创刊 仍保持八卦风格
25日晚,默多克展示新出炉的《星期日太阳报》。 图/东方IC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25日晚在伦敦北部赫特福德郡一家印刷厂参与印刷新报《星期日太阳报》的创刊号。1969年的某一天,这名传媒大亨同样在印刷机边见证《太阳报》创刊号出炉。
对手跟随降售价
默多克现年80岁,他当天从印刷机上拿起一份《星期日太阳报》向媒体记者展示,与43年前展示《太阳报》创刊号如出一辙。
当天早些时候,默多克经由微博客感谢新报编辑:“新的周日版报纸就要完成,这是伟大员工不可思议的成就,感谢你们。”
谈及预期销量,默多克颇为乐观:“大胆猜测一下,我们会在周日版的销售中大获全胜,如果超过200万份,我会非常高兴。”
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2011年6月因窃听关张后,《星期日邮报》成为英国周日版报纸销量冠军,发行量为190万份。默多克放出200万份的“卫星”,表现他志在夺回《世界新闻报》在周日报业市场的老大地位。
为增加销量,《星期日太阳报》不惜挑起“价格战”,零售价仅为50便士(80美分)。法新社报道,主要竞争对手《星期日每日星报》已把零售价调低为30便士(50美分),《星期日镜报》、《人民报》也面临挑战。
英国周日报业市场一直是各大新闻集团“主战场”。《世界新闻报》关张后,对手迅速抢夺读者源,而此番新闻集团“重装上阵”,必将竞争推向高潮。
声称记者更道德
新闻集团先前深陷窃听丑闻,《星期日太阳报》成为默多克改善形象的重要渠道。
《星期日太阳报》创刊号发表题为《新太阳今天升起》的社论,提及新报设立一个被称作“读者捍卫者”的职务,接受读者投诉、为报纸纠错。同时,社论誓言,其记者行为会更加道德。
“您将能够信任我们的记者,他们在搜集信息时会遵守正派价值观。”
不过,这篇社论坚称,去年11月涉嫌贿赂警方和政府官员而遭逮捕的《太阳报》记者无罪。
法新社分析,默多克在窃听风波尚未完全平息前就推出新报,意在向远在美国的股东们证实,新闻集团正走出《世界新闻报》丑闻阴影。
仍保持八卦风格
这份26日出版创刊号的周刊在形式上与《太阳报》区别不大。《星期日太阳报》使用《太阳报》红底白字的刊头标志,只是增加了一枚黄色的太阳图标并在下方注明“星期日”,以显示这份报纸是《太阳报》周日版。
《星期日太阳报》头条也继承《太阳报》的一贯风格,以名人“八卦”为主。创刊号封面人物是英国电视明星阿曼达·霍尔登,专访内容涉及她怀孕生女的经历。
头条写道:“(霍尔登:)我的心脏停止跳动40秒。”
与《太阳报》相比,这份周日版报纸启用不少名人担任专栏作家以吸引眼球,其中包括名厨赫斯顿·布卢门撒尔、前名模凯蒂·普赖斯(亦称乔丹)等。
按新闻集团的说法,《星期日太阳报》尚未“登陆”报摊就已获得读者追捧。英国军方已购买上千份,将送到英军驻阿富汗、南大西洋军事基地的士兵手中。
“眼下在英国和世界热点地区,每天都能看到一份《太阳报》,”新闻集团说。
据新华社电记者宿亮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27/02042400323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8 00:19
【案例】
◆◆@长江日报科教部:【长江日报今日首推“立体报”】长江日报今日推出“魔码新闻”,只要用手机扫描印刷在报纸新闻旁边的二维码,更多精彩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立即在手机上呈现。“魔码新闻”是二维码的一种创新应用——我们带您走进新闻发生地,让你和前线记者直击现场。@长江日报,可获意外惊喜哦。
轉發(285)
|
評論(63)2月14日07:07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3-13 12:32
【案例】
研究表明数字版报业可能并不能拯救报纸
2012年03月13日11:42 新浪传媒
美国报纸出版商并未找到最佳数字化商业模式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皮尤调查中心“卓越新闻项目”(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PEJ)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研究发现,为了重振报业对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只会让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好像并不清楚这一点。
研究揭示,平均在数字广告收入1美元,报纸就会在已出版的广告收入中损失7美元。这个结论来自于PEJ对六家公司的调查研究,这六家公司旗下一共拥有121份报纸;并且他们都同意向皮尤公开其财务业绩之中的私人数据,以保证该调查的可信度。
该项目的主管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报告中写道,“一共有13家公司的高管参与了这项调查,并且证实,拉近这两方面的财务收入仍然是一场艰难的斗争”
罗森斯蒂尔表示,“最乐观的预测是在几年之内,数字版所带来的收益会弥补印刷版的损失;而最悲观的预测则是,这种情况永远都不会发生。许多高管都表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才会发生。在调查研究中,有38份报纸都提供了它们运营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并不是所有报纸的数字版收入都在增长;例如,其中7份报纸都在过去一年里承受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有一份报纸几乎每一年都保持在同样的水平。然而,这么多的数字都表明,报纸在以一种明显的方式背离趋势。”
罗森斯蒂尔告诉《纽约时报》称:“与我们进行讨论的一些人似乎很沮丧,甚至不知道该怎样进行下去。但是,我们也发现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你可以突破旧的模式,就可以另辟蹊径,找到其他改变现状的方法。”
他解释道,在报纸行业成功的迹象“是努力去激励并改变它们的销售员工,努力推动数字版,愿意冒更多风险,与许多高管描述的那种“惯性”作斗争。
报告表明,在销售方面,报纸业还面临很大的挑战。接受调查的许多报纸都在努力出售移动广告版面,招聘数字广告销售代表,以及从类似Groupon优惠券的每日一团中获得收益。
报告称:“只有40%的报纸表示,内容定向广告是他们销售努力的主要方向。大部分报纸都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在销售‘精致的’,或者是可以定制的数字广告里。”
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部分,PEJ认为他们的研究是新闻行业第一个系列的经济转变。在未来,PEJ还计划收集关于“付费墙”的各种数据。
PaidContent的斯达希-克雷默(Staci Kramer)评论该报告称,“它描述出一个非常传统的情节,那就是你做与不做都是一样糟糕”。因为,如果你进度太快就会承担很多风险;但是如果你进度太慢,“惯性就会成为最大的风险。”
克雷默引用了一位并未透漏姓名高管的话告诉研究者:“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正面临停业的危机……如果孤注一掷,将有90%的可能加速停业的步伐,否则会有10%的可能寻找到一种新的模式;然而,却没有人愿意抓住这10%的机遇。”(秦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3/114224107080.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3-19 13:10
【案例】
还有谁比美国的报纸行业境况更糟糕
文/陈永东
最近,NAA(美国报业协会)发布报告称,美国报纸行业的广告收入连续六年下滑,到目前已至近年来最低点,过去五年印刷广告收入减半。美国报业的这种颓势不能不引起国内同行的警惕,因为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为许多行业的美国走势就是若干年后中国同行业的预演。
一、美国报业广告收入连续下滑
最近,浏览MARKETINGCHARTS.COM网站时,读到其对NAA(美国报业协会)近日发布报告的解读,看到美国报业的颓势尽现,广告收入连续六年下滑。
2012年3月NAA发布数据称,2011年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7.3%,从2010年的258.4亿美元下降到去年的239.4亿美元。
在这些收入中,印刷广告的收入与报纸在线广告收入走势相反。印刷广告收入同比下降9.2%,从2010年的228.0亿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206.9亿美元;报纸在线广告收入同比上升6.8%,从2010年的30.4亿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32.5亿美元。
美国报纸行业境况不可谓不糟糕。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报业要从在线广告扳回些收入也显得力不从心。据PEW最近的报告,38家报纸发现每从在线广告获得1美元收入的同时,印刷广告的收入也失去了7美元。
整个美国报业的收入已经连续六年下滑,且如果不去除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报业去年的收入也是1984年来的最低。
二、过去五年印刷广告收入减半
其实这种下滑态势在最近五年演变得愈来愈激烈,因为过去五年美国报业印刷广告收入就已经减半。也许有许多行业称自己收入有所下滑或业绩上涨乏力,但相比报业可能算是相对幸运的了。
根据NAA的数字,美国报业的印刷广告收入在2003~2005年曾经有过一个小幅增长期,并达到了顶峰474.1亿美元。然后就开始下降,2007年时为422.1亿美元,到了2011年则只有206.9亿美元。
虽然报纸的在线广告让报业看到一丝希望,但看起来仍然只能算杯水车薪,而且报业的在线广告收入出现了走势放缓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报纸业在线广告增长从18.8%到31.4%, 而2008及2009年增幅下滑,至2010年增幅为10.9%,而去年的增幅仅有6.8%。看起来,报业融入新媒体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各类广告中,全国性、分类广告的下滑速度最快,降速分别为10.5%及11.0%。
结局就是:传统优势广告(印刷广告)收入失去的越来越多,新型广告(在线广告)收入增长的越来越慢,总体上导致美国报业日子越来越难过。
三、美国报业境况对国内之警示
在看到美国报业如此境况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为国内报业的发展而担忧。虽然国内许多报纸还可以大量依赖“公家”的钱来保证一定的报纸订量,虽然国内许多报纸还不会一下子出现业绩大幅下降,但是美国同行如此迅速的业绩下滑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
这种警惕需要引起深入的思考及积极的准备,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如何在国内报业中分得更多市场。报纸行业在走下坡路,并不意味着所有报纸都会倒闭,只有那些没有特色、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报纸会更早关闭。还是那句话:你有让读者购买你的理由吗?如果报纸在速度上稍微会输给新媒体,那么突破点只能在文章的深度、广度、专业、系统及权威等方面上下功夫。比如,有水平评论性文章还是有一定读者的。
其二,是如何找到报业与新媒体融合有效的途径。我曾经提到过,新媒体可以对报纸的精彩文章做引导,新媒体可以成为记者寻找新闻源的便利途径,且可以利用新媒体与读者进行更多的互动、沟通,了解读者对报纸的希望。另外,不论是报纸网站,还是移动应用商店中的报纸APP,其实还要靠有精彩内容吸引人。当然,如何将各种新媒体渠道利用起来,并分别发挥各自的特点,同时进行有机的整合,也是报业必须认真探索的地方。至于全媒体的探索,还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且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而不仅停留于口号。
总之,对于报业而言,坐吃山空的资本没有了,坐以待毙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在美国报业呈现出如此严峻的下滑态势的同时,国内报业必须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不被淘汰或晚些被淘汰。当然可以更积极的是考虑何时转型,如何将自己原有的优势在新媒体时代找到切入点。(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bdbb80102dx66.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0 12:19
【案例】
美国多家报网络版收费见成效:要么收费要么灭亡
2012年03月20日10:56 新闻晚报
“付费墙”,报业重生的希望?
“付费墙”,报业重生的希望?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享受到了免费的"新闻大餐",但对报社而言,却意味着印刷版订户和广告收入的下降。为此,越来越多的报纸网站开始向读者竖起"付费墙"。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从目前为止的报纸网络版订户数量来看,很多报社的收费模式并不能马上扭转出版商的财务状况,但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使行业高管灰心,他们说,这些措施正成功地支撑住多年来持续下滑的核心出版业务。
收费境遇各不相同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集团旗下的《洛杉矶时报》本月初开始对其网站的完全阅读权限收费。出版商甘耐特也表示将加入收费行列。包括以上两者在内,在过去一年中,约有10家美国主流报纸和数百家规模较小的报纸表示,已经或计划就其网络版收费,只让已经订阅印刷版的读者或数字版的付费用户获得完全的网络阅读权限。
明尼阿波利斯市的 《明星论坛报》从去年11月就已经开始向网络版读者收费,目前网络订户已经达到1.4万,相当于该报工作日印刷版订户数量的5.7%。
《波士顿环球报》也从去年9月开始,在维持原有免费网站的基础上,推出付费阅读网站,后者比前者多了每日出版的印刷版报纸的所有版面,以及突发新闻、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等在免费网站上无法阅读的内容。运行三个月后,付费版网站就吸引了大约1.6万名用户,其中包括移动终端用户。而该报每日印刷版的发行量在20万份左右。
纽约时报公司去年3月针对 《纽约时报》的网络阅读权限收费,免费读者每月只能在其网站上阅读20篇文章,想看21篇及以上的文章,就得掏钱。迄今为止,该报已有38万网络版付费订户,相当于其日发行量的一半。
而纽约的 《新闻日报》的状况则有点惨淡,在建立网络付费阅读模式两年之后,其数字版付费订户数量尚不足1000。
要么收费要么灭亡
虽然从以上几家报纸的情况来看,实行收费模式面临着风险,但分析人士表示,报纸行业别无他法,只能不断尝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报纸在时效性和信息量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为了在 "信息战"中生存下来,很多报纸都走上了网络化的不归路。一开始,报纸网站确实吸引了海量的读者,也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然而,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由于报纸内容可在网上免费阅读,它们的财务收入受到重创。
据美国 《编辑与出版人国际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99年到2009年,全美报纸的工作日发行量下降了近1000万份,降幅在17%左右。而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报纸印刷版的广告收入在同一时期减少了大约一半。 2009年美国报业网络版和印刷版的广告收入总和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年,但2010年,这一纪录又创新底,比上一年下降了6.3%。而根据市场行为研究公司坎塔尔媒体的调查,美国去年的广告支出比2009年增长了6.5%,其中电视媒体广告量增长了 10.3%,而杂志增长了2.9%。
多年来,报业公司一直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网络广告的收入增长可以弥补印刷版的损失,但事实上,网络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根本赶不上印刷版的减速。因此很多出版商都开始考虑向网上用户收费这条路。
研究报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师肯·道科特说: "这是一道要么收费、要么死的选择题。报纸面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这个行业正在不断萎缩,报业公司们也希望能偿还债务,但他们可以借用的资源并不多。"
收费模式成功案例
报业高管们说,对网络版收费的措施与其说是为了增加网络订户,不如说是为了消除让读者放弃订阅印刷版、转投网上免费内容的根源。但问题在于,在订户和广告收入流失多年之后才设立付费门槛是不是太迟了。
一些大报的收费模式做得很成功。 《华尔街日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便限制了部分网络内容的阅读权限。截至去年秋季,其数字订户已有53.7万左右。其中约8万订户阅读的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电子书阅读器上的版本,其余订户则阅读电脑网络版本。英国媒介巨头培生集团旗下的 《金融时报》在2007年年底也建立了目前的付费模式,截至去年年底,数字订户已达26.7万。
纽约时报公司去年3月对《纽约时报》的网络阅读权限收费,免费读者每月只能看20篇文章。目前该报已有38万数字版付费订户,相当于其日发行量的一半。
但这些可能只是特例。《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都是行业内的领军者,提供的是专门化的商业新闻,竞争者和替代者较少。而《纽约时报》的情况又不一样,其网站每月的访问量高达3000万。去年底刚从纽约时报公司负责数字业务的高级副总裁职位退休的尼森霍茨说,从转化率来讲,这样大的访问量是一个优势。
保持访问量和吸引新用户
目前,所有报纸都面临的挑战是,网上的免费内容仍然很多。多数出版机构都为现有印刷版订户提供了完全的网上阅读权限,但并没有采取让普通读者订阅网络版的激励措施,因此潜在的新增数字版订户相对较少。
另外,很多出版机构采取计量策略,允许非订户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只有10%到20%的网络读者访问网站的频率达到了需要付费才能继续阅读的程度。例如, 《纽约时报》就设定了每月20篇的免费阅读量,该报估计, 85%的网络版读者每月的阅读量并不会超过这一界限。《波士顿环球报》采用的则是更加严格的付费专区制度,该报的免费网站没有关闭,只不过付费版提供的内容更多,很明显,它吸引的目标人群并不是随意阅读的网民,而是有 "深度需求"的读者。
无论是 《纽约时报》的计量策略,还是 《波士顿环球报》的付费专区模式,都将读者划分成两种:一些人认为新闻行业提供的产品应该是有偿的,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愿意花钱看新闻。计量策略的优势是网站流量不至于迅速下降,使网站能够留住大部分读者群和在线广告收入。曾有分析人士担心收费模式将使报纸网站访问量下降,但 《纽约时报》网站在美国本土的访问人数在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之间实现了2.3%的增长。而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全美新闻网站的访问量去年上升了20%。《纽约时报》网站的访问量上升,部分原因就在于付费用户的增加。
阻止传统读者数量下跌
很多报业高管说,订户数量不是关键。面向网络读者的发行成本远远低于印刷版的发行成本,所以按人头算,数字版读者本身带来的利润率更高。 《明星论坛报》数字版的收费是每年100美元,现有的1.4万名付费用户为该报带来了约140万美元的年收入。其出版人克林根史密斯说,由于没有印刷成本和发行成本,这些收入转化成利润的比例更高。
与此同时,从 《明星论坛报》开始对网站的完全阅读权限收费以来,网络点击量仅下降了12%左右。克林根史密斯说,新增数字版订户产生的收入超过访问量下降造成的损失15倍。 "我当然愿意做这样的交换,"他说。
但放到行业大环境中来看,这些数字毫不起眼。在2011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 《明星论坛报》工作日印刷版的订户比5年前同期少了10万。目前该报的印刷版年度订阅价格约为244美元。
限制数字版阅读权限确实起到了阻止印刷版订阅量下降的作用。一年前推出计量阅读制度的 《纽约时报》说,截至去年9月份,该报周日发行量实现了五年来的首次同比增长。
尽管目前美国报业的收费模式成效不一,但总体上给了观望者希望。甘耐特公司首席执行长马尔托雷说,预计网络版收费模式2013年将为公司增加1亿美元的利润,并促使该公司旗下80份正在采取收费模式的社区报纸的年度订阅收入总额增长25%。值得注意的是, 2011年甘耐特公司在报纸发行方面的收入比3年前减少了1.3亿美元。
收费模式样本
《波士顿环球报》:开设收费网站。印刷版订户有完整的网站阅读权限,否则每周支付3.99美元。(截至2011年年底,数字版付费订户为1.6万。)
《明星论坛报》:每月可免费阅读20篇文章。获得完整阅读权限需每周支付1.99美元。印刷版订户可免费阅读数字版。(截至目前,数字版订户有1.4万。)
《纽约时报》:每月可免费阅读20篇文章。印刷版订户可免费阅读数字版。数字版基本套餐一年195美元。(截至2011年底,数字版付费订户有38万。)
《华尔街日报》:部分文章免费。网络版基本订阅套餐207美元一年。(截至2011年9月,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名。)杨美萍 国际周刊专稿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20/105624144162.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0 12:19
【案例】
调查称60%出版商认为2020年报纸出版业寿命终结
2012年03月19日09:52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MPP全球解决方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版行业近三分之二的行业领袖预计,报纸和其它印刷版出版商最终将在2020年变成仅有数字版的企业。
在讨论出版行业未来走向的两个网络会议上,这项调查收集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与出版部门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其中有60%的受访者预言,我们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多数报纸出版商变身为数字企业。
MPP全球解决方案——媒体及娱乐行业付款服务及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世界领先的提供商,进行了一项名为“印刷出版,1605–2020,愿它安息——死后还会有生命吗?” 的探索。作为给饱受赞誉的《泰晤士报》网站“付费墙”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MPP的位置非常适宜讨论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内容货币化。
MPP全球解决方案首席执行官保罗-约翰逊说:“这个结果证实,出版行业承认,印刷出版业的未来是有限的;并且要保证长期的未来,需要一个数字策略,来确保其内容以新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根据发行审计局(ABC) 2011年12月公布的数字,在英国,报纸的日销售额正以年同比平均10%的速度下降。保罗说:“随着出版销售额的下降;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额大幅上升,为用户访问数字版报纸和杂志提供更为方便的通道;出版商必须确保欢迎数字内容在多个平台之间传送。”
他说:“有意思的是,他们如何继续将内容货币化,并在未来驱动底线数字。‘付费墙’技术的实施正为诸如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服务。长远来看,这点将可能证明是区分成败之处。”(秦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9/09522413729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2 00:29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3-22 00:31 编辑
【案例】
@范东升:昨广州一大报编辑来电,问美报业转型到底情形如何?我想附图已足够说明问题:07至今270多家报纸关闭,所有年龄层读者连年下滑,广告收入跌至历史低点...读皮尤中心2012报告报业部分,不客气地指出报业已失去太多时间,2012年难有起色。报告拿棒球赛做比喻,称再多打几局的结果可能导致更快地完结。轉發(126)
|
評論(25)3月21日17:39
來自新浪微博
//@范东升:谢谢翻译。但其中个别意思搞反:”少数新公司在一些关键的新数字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为“很少有新闻公司在...取得明显进展 few news companie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some key new digital areas. //@新浪传媒:【2012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阅读译文点击:http://t.cn/zOJmev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4-9 17:28
【案例】
◆◆@XLL徐林林[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纸媒不太可能靠本土硬新闻或“独家报道”打天下了。国际、国内要闻待到翌日见报,在相当数量的受众眼里几成“旧闻"。而目下的所谓“报网互动”大多是拾人牙慧,或佐证网络消息而已……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确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轉發(2) | 評論(2)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4-13 23:22
【案例】
美国五大杂志巨头联合推出数字报刊
2012年04月10日11:59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读者们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从平板电脑上下载杂志进行阅读。如今,出版商们断言,为了一个能够满足所有阅读需求的价格,读者们反而会消耗更多金钱。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一个由杂志出版商组成的联盟将发布“digital newsstand”(数字报摊)的完整版,从而使读者们有机会可以包月统一费用购买杂志。
Next Issue Media是由包括康泰纳仕、赫斯特、梅雷迪斯、时代公司及新闻集团在内的出版公司合资创办的。该公司将宣布,其平板电脑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这其中包括《纽约客》、《时代》、《名利场》、《家居》、《ELLE》、《时尚先生》、《连线》、《财富》、《人物》、《简单生活》和《体育画报》等在内的32份杂志。
下载该应用程序的用户可以选择支付9.99美元无限量的订阅所有应用中的月刊杂志,或者支付14.99美元浏览所有的月刊以及周刊杂志。
对读者来说,所有的订阅计划都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为前提的。目前,《纽约客》iPad版应用程序一个月的订阅价格为5.99美元,一年的订阅价格为59.99美元。当然,读者也可以以一个月1.99美元和一年14.99美元的价格订阅《家居》杂志。
遵从Next Issue Media的计划,单份将花费2.49至5.99美元,订阅个别杂志的费用为一个月1.99至9.99美元。
该联盟在2009年12月宣布成立,并且在去年5月发布了这一程序的最初版本。这个新的应用程序将被用于平板电脑Android 3.0软件的运行版本,以及更高的版本。
基于各种原因,联盟都希望使读者可以通过平板电脑阅读电子版本。根据美国报纸发行量审核署的统计,在平板电脑、支付性网站及手机杂志的电子版发行量在去年翻了一番。与2010年195份杂志报道的150万份发行量相比较,在2011年下半年,一共有223家杂志售出至少310万份出版物的电子版本。
同样在这周,一直在平板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iPad也迎来了第二周年纪念日。然而,Next Issue应用程序的这个版本并不适用于iPad。Next Issue Media的行政长官兼美国电视录制技术公司(TiVo)的前董事长摩根-冈瑟(Morgan Guenther)说,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由苹果公司提交应用程序从而获得批准。
冈瑟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应用程序亟待实现,Next Issue的iPad版本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高级分析师保罗-维尔纳(Paul Verna)说,使杂志内容可以通过iPad浏览,这个决定是很关键的。“一切决定都要遵循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顾客告诉我们,他们都喜欢使用iPad。”
考虑到无法通过该应用收集用户数据,以及和苹果公司进行生意往来的高额费用,许多出版商都反对创建iPad应用。维尔纳说:“苹果公司为此实行了大幅度的削减,许多不情愿与苹果公司进行生意往来的公司都毋庸置疑的不想放弃这30%的收益。”
愿意承担风险的出版商们表示,让读者在一个应用上浏览所有内容,比让他们为每一个出版物都下载一个应用要容易的多。
时代公司负责消费市场和销售的副总裁史蒂夫-萨克斯(Steve Sachs)说:“我们从其他的内容类别了解到,当消费者没有一个特定计划时,他们会消费更多。”萨克斯说,公司在包括iPad、Android、亚马逊的平板电脑Kindle Fire,以及由Barnes & Noble推出的Nook电子书在内的所有主要平板电脑平台都拥有所有杂志的版本。
梅雷迪斯首席数字官莉斯-施梅尔(Liz Schimel)指出,这个新的应用为“创新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使读者浏览他们喜欢的杂志,而且有可能发现一些他们之前没有阅读过的读物。
这个意外的发现可能为广告商提供新的机会,但新应用的广告模式仍不明朗。然而,每一份杂志都将带有自己的广告宣传,市场营销者暂时还不会通过出版物来购买广告。
冈瑟在一封邮件中说道,“随着商业达到一定的规模,通过我们的杂志选择,可以看到一个对于额外费用,丰富的媒体广告购买的明显机会。”他补充表示道,这种可能性“至少要12个月才能实现。”(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0/11592424774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3 00:11
【案例】
◆◆@何刚:美国人还读报纸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读者群缩小并老化是大趋势。包括老年人也不那么忠实于报纸等印刷媒体。在波士顿地铁里碰到一对老年人,老头儿在看当地的主流都市日报《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老太太则拿过类似KINDLE的电子书看得起劲,地铁一坐半小时,老人阅读很专心,自得其乐。
轉發(51)
|
評論(13)4月22日23:22
來自新浪微博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4 11:18
【案例】
传媒老王:
回复@郭晓松:单在2011年,香港报业市场就多了两份免费报纸,令香港这个700万人口的城市有达20份报纸。若以平日周一至周五的总发行量计算,最保守都有420万份,这发行量自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可以用“节节上升”来形容。此外,香港报纸的广告长期稳占整个媒体总收入的第二位。 ◆◆@传媒老王:据香港中通社报道,尽管报业正受网络媒体冲击,但香港报业公会主席甘焕腾23日在“2011年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典礼上披露,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报纸的发行量却是“节节上升”。甘说,在这几年间无论是世界各地以至是香港都有很多评论或报告指报业市场前景黯淡,甚至急速萎缩,但香港的情况截然不同。轉發(3)
|
評論(3)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4 21:06
【案例】
@报纸观察:【《中国城市主流报纸地图2012》最终版发布】@报纸观察
独家制图,权威发布。轉發(1432)
|
評論(238)4月19日15:0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7 00:22
【案例】
陈秋霖:
人民日报的发行量人民不知道,得问钟轩理。女王的粉丝数粉丝不清楚,只能问新浪。//@邵颖波: 搞笑的是这个七倍。人民日报的真实发行量以及女王的活粉都是多少啊。//@中国经贸出版社总编辑: 纯属搞笑。 ◆◆@中国经济报社[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夸张了】@时事周刊:【@姚晨 vs 人民日报 —"微博女王"姚晨让人民日报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说:人民日报人在新媒体格局中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一位年轻编辑在社内培训时举出了"对手":"微博女王"姚晨粉丝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
轉發(21) | 評論(8) 4月26日23:4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7 16:54
【案例】
◆◆@邱岳首:良知与道德齐飞,人面共报纸一色。
轉發(546)
|
評論(196)今天11:33
來自新浪微博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9 10:49
【案例】
@媒介评弹[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迄今关于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最权威剖析】普利策新贵《赫芬顿邮报》最全面的分析,来自学者 @胡泳。去年5月赫芬顿月访问量首超“百年老店”《纽约时报》 “用6年战胜了100年”。成功经验有三:1.高端:3000实名博客;2丰富:为各种利益服务;3.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提高网站访问量。http://t.cn/zOZqAK9
轉發(54) | 評論(12) 今天05:50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9 11:03
【案例】
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
原作者: 胡 泳|
来自: 新闻战线2011.1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两家报纸——一家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纯粹以网络形式出现的新秀《赫芬顿邮报》,另一家是百年老店、在新时代要完成转型的《纽约时报》——的案例分析,指出:一个新的、多样化的新闻业已经出现在地平线 ...
【关键词】 报纸转型 赫芬顿邮报 纽约时报
6年战胜了100年:《赫芬顿邮报》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2011年2月,美国在线(AOL Inc.)以3.15亿美元收购该报。它是一家新闻与分析网站,创办于2005年。2011年1月,它的独立访问量是2800万,接近《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3000万的独立访问量,这意味着它已经跻身主流媒体。2010年它的营业额是3000万美元,在美国报业都在为广告跳水、发行量骤减,以及读者向网络免费新闻迁徙而苦苦挣扎之时,《赫芬顿邮报》显得一枝独秀。
6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赫芬顿邮报》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这对《赫芬顿邮报》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AOL员工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在Twitter上写道:“6年战胜了100年”。意思是,《赫芬顿邮报》用6年时间超越了拥有100年历史的老字号《纽约时报》。
ComScore的报告称,现在每个月《赫芬顿邮报》网站的独立用户访问量都超过3800万。在超越《纽约时报》后,《赫芬顿邮报》的下一个目标应当是雅虎新闻和CNN等大型新闻网站,这些网站每月的独立用户访问量达7000万到8000万。
由社交名流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建立的这家网站,仅用6年时间就平地而起,成为美国阅读最广的新闻网站之一。其成功取决于三大关键因素:
第一,《赫芬顿邮报》一直以高质量内容取胜,经过实名认证的高端博客作者和高质量的评论是保障,而在成立初期专注于政治领域是其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赫芬顿邮报》有超过3000个已经证明了自身可信度的博主,可以不通过编辑的检查就直接将他们的博文放到网上。这个网站每个月也从几千个人中接收和审阅博客申请,这些博主并非仅仅是某类作家而已。网站能够做到让一位演员、一位建筑家和一个政客同时辩论一个议题。
其二,虽然早期新闻关注于政治方面,但网站目前已向多内容领域进军,开始报道经济、科技、体育、娱乐新闻。目前政治内容只占整个网站流量的15%。用赫芬顿的话说,《赫芬顿邮报》的宗旨是“提供一个平台进行真正重要的全国性交流”。赫芬顿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想成为网络报纸,报道所有事情并为各种利益服务”,但是这要“从我们独特的编辑观点出发”。
其三,不同内容类型的一站式混合。既有突发新闻,也有聚合新闻,还有实时的评论,意味着你既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也可以立刻看到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评论。网站也注重新闻的社会化,实现与社交网络的融合,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提高网站访问量,成为一站式新闻和评论消费场所。
《赫芬顿邮报》代表了一种建立在新的社区基础上的内容生产的新模式。它只有150名带薪工作人员,但依赖超过3000名投稿者为每一个可以想到的话题制造内容。它有另外12000名“公民记者”,这是它的“眼睛和耳朵”。它的读者也生产了网站的许多内容,每个月有多达200万条投稿。《赫芬顿邮报》的共同创建人乔纳?柏瑞蒂(Jonah Peretti)认为新闻模式再也不是一种新闻传递的消极关系,而是“一个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享的事业”。
这种所谓“共享事业”是个同心圆模式:内核是网站最坚定的具有原创能力、质量非常高的博客作者;外面一环是公民记者,散布在美国各地;而最外的大环则是读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和网站博主发生互动。这种新的、更开放的新闻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众包”模式,其中两个重要的贡献群体是博客与公民记者。
首先,《赫芬顿邮报》的博客都是各领域成功的领军人士,他们不计酬劳,却定期为网站贡献充满洞见的评论。当赫芬顿把网站卖给AOL的时候,其中一些博客作者感到不满,指责赫芬顿“利用了我们的理想主义,让我们在该网站在一个不同的、独立的和左翼的事业的幻觉下为她卖苦力。现在她套了现,而3000名独立博客发现他们在为一个媒体巨头工作。”博客作者、劳工活动家乔纳森?塔西尼(Jonathan Tasini)4月在纽约州南部地区联邦地方法院起诉了AOL和《赫芬顿邮报》,指控被告利用博客创作的内容获得经济利益,却不支付费用。AOL则称这一诉讼没有事实依据,AOL发言人马里奥?瑞兹(Mario Ruiz)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之前就曾表示,博客利用我们的平台,使他们创作的内容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这与许多人通过电视节目宣传他们的观点相似。《赫芬顿邮报》的博客作者可以在多个网站上发布内容,其中包括他们自己的网站。”博客的起诉和网站的反驳,显示了新闻的外包模式所带来的崭新的问题。
其次,《赫芬顿邮报》一直在拥抱公民新闻的免费资源,不遗余力地发掘它的潜力。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期间,网站发起了Off the Bus项目。赫芬顿回忆说:“大多数记者都是坐在车上,手里捧着候选人的官方通稿。通过Off the Bus项目,我们有超过1.2万名公民记者作为这次活动的真正的眼睛和耳朵。”这种创新在读者中很受欢迎。在上次选举中,《赫芬顿邮报》不仅是访问量最高的独立政治新闻网站,而且,与2007年相比,《赫芬顿邮报》的读者数在2008年翻了一番,并在2009年再次翻番。
这个项目募集“沉默的大多数”共同参与总统大选的报道。他们将一个采访任务,比如跟踪奥巴马在十几个州的拉票过程,分给50到100名普通人,每人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记者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只要填写统一的表格,并写上自己的观察,然后将素材统一交给Off the Bus的编辑,最后写出一篇完整的报道。这与新闻界以往的“通讯员”制度很相似,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在《赫芬顿邮报》上能看到全部源素材。阿丽安娜?赫芬顿把Off the Bus称为“分布式新闻”,以群众智慧来制造更活泼的新闻。
在另一个大事件——金融危机当中,《赫芬顿邮报》发起了一个叫做“Blogging the Meltdown”的项目,让人们写博客记录经济滑坡如何影响自己的社区的经历,“为统计数据添加血和肉”。 这样出来的故事的效果非常好,读者可以看到在某个州的小镇上,一个普通人是怎么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的。这些画面放在一起,形成了《赫斯顿邮报》不同于传统媒体报道的模式。编辑相信,对读者提供的“信息和知识的宝藏”的深度开采,预示着新闻的未来。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赫芬顿邮报》是数字时代新闻业能够盈利和成功的不多的例子。该网站是最近10年来最成功的出版界新星,仅仅6年就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十大新闻网站之一,而且还实现了盈利。继2010年扭亏为盈并实现3000万美元净利润之后,2011年其收入有望再翻一番。
《赫芬顿邮报》在商业上的成功公式是:以最小的支出,提供最大范围的新闻:即时,全面,与著名人士的评论以及读者的反馈相结合。所有内容皆免费获取。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这建立在高流量的基础之上,因为它是网上被链接最多的博客网站。
《赫芬顿邮报》的编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从事传统的采编业务,另一部分人则坐在编辑室里,时刻紧盯谷歌网站,看哪些搜索关键词最受关注,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撰写发布新闻故事。这就是所谓的“搜索引擎优化”技术。《赫芬顿邮报》意识到,新闻业现在处于一个以链接为基础的经济中(a link-based economy)。网站不是依靠生产的内容获得收入,而是依靠流量。所以,从财务的角度看,核心在于如何把好的内容加入网站,然后鼓励人们予以链接,增加流量,最后产生更多的广告收入。
但是这种模式在解决很多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问题。《赫芬顿邮报》似乎有一个建立在广告基础之上的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然而,所有受它邀请为其写稿、但是没有薪水的记者该怎么办?《商业周刊》的高级编辑和内容主管戴安娜?布雷迪(Diane Brady)表达了她的担忧,她说:“这对那些仅仅想要一个平台的人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记者也需要谋生。他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总体上来看,《赫芬顿邮报》并不特别鼓励原创,它大量的价值产生于新闻聚合,而不产生于新闻原创。这也是为什么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他的团队在新闻集团付费网站开通之前曾经指责《赫芬顿邮报》为“寄生虫”、“剽窃者”和“吸血鬼”。
一些反对《赫芬顿邮报》模式的评论人称它不过是一座“数字化沙堡”。这座沙堡有三个支柱:一是作为一部聚合机器,它“不害臊”地从其他媒体那里每天趸来大约300个故事;二是不多的原创(主要根据通讯社的稿件而来)构成一个巨大的辩论空间的内核,引发数以千计的不付酬的博客的参与(这也是前述的博客起诉的原因);三是精心策划、源源不断的名人故事,这主要基于赫芬顿本人在娱乐界和政界的广泛人脉。
《赫芬顿邮报》的新闻聚合过程如下:每天,从早到晚,网站的首页编辑会接到美国一系列知名媒体的记者、编辑、出版人和公关人员的邮件,希望《赫芬顿邮报》能够刊登他们的内容。首页编辑经过筛选,会把最及时和有趣的内容放到网上。网站编辑部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将其他人提供的内容重新包装,然后写成单独的故事,其目的是引发博客日志和评论。激烈的批评人士认为这个过程等于原创的内容商自己给聚合商送上缠颈的绳索。
《赫芬顿邮报》的基本“原则”是:
——从网上拿到原创内容,最好是在付费墙(paywall)之外;
——把新闻故事的主题同读者喜欢在网上看到的内容的流量分析加以匹配;
——把新闻按照15%~30%的压缩比予以改写,尽最大可能把改写稿控制在“合理引用”的范围之内;
——这种改写加工的结果必须是自足的,即无需你去到原创网站就能获取足够的新闻和信息;
——慷慨地让他人引用和链接其他网站,这一方面让自己不会因为版权问题受到攻击,另一方面,链接其实不会带来流量的流失,因为没有多少人会真的去点击那些原创性的网站(尤其是经过精心的设计,以防止人们去看原创内容以后)。
《赫芬顿邮报》大约有35%的读者来自谷歌。他们会看到经过极为聪明的优化内容:从其他媒体拿来的、最能引发博客日志和读者评论的故事。Slate杂志的专栏作家杰克?沙弗(Jack Shafer)观察到:“《赫芬顿邮报》提炼出竞争对手的故事精华,加上一个经搜索引擎优化的标题,然后张贴出去。如果一个故事的标题渲染过度,为的是吸引眼球,传统媒体通常会皱眉,但《赫芬顿邮报》对此从来不在乎。”这就仿佛国内所称的“标题党”,语不惊人死不休。
问题是,不管眼球是怎么被吸引过来的,眼球就是眼球,它们会带来广告收入。以打造最小公分母的方式建立起受众,这种方式慢慢地挤压了不够灵活的传统媒体的空间。而且,《赫芬顿邮报》获得收入以后,自己也会改变原来的做法。在2009年3月,赫芬顿投入175万美元资金来促进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她告诉ABC新闻:“我希望我们不仅能够拯救调查性报道,也能够加强它。我认为记者们错过我们这个时代两件最重大的事情,这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你知道,就是导致伊拉克战争的那些东西,以及经济崩溃。”
AOL的注资更使《赫芬顿邮报》加大了雇用记者和编辑的力度,尤其是在市面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它这样做其实可以防止新闻报道的滑坡,也能够吸引在新闻职位大幅削减的时候那些有技能、有抱负的记者。大量来自《纽约时报》 《今日美国》《福布斯》等其他各种媒体的记者加盟《赫芬顿邮报》,虽然新闻聚合仍然构成了网站新闻的主体,但它的原创性正在增强。AOL在收购《赫芬顿邮报》之前收购了本地新闻网络Patch,如果加上Patch的800多名编辑,赫芬顿旗下已有1300名全职记者,超过了《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她现在是AOL网络媒体集团的新闻部门掌门人,雄心勃勃地致力于打造一个与《纽约时报》相比肩的新闻出版公司。
赫芬顿把全部精力放在扩张上,首先是进军地方市场。2008年8月,《赫芬顿邮报》的芝加哥分站开张,“部分是本地新闻,部分是资源指南,部分是虚拟的肥皂箱(意即可以站在上面大叫大嚷)”。在美国城市报纸遍地哀鸿的情况下,《赫芬顿邮报》或许能为地方新闻开出一条新路。其次,全球扩张已然开始。2011年7月,《赫芬顿邮报》首次开辟海外板块,它的英国版上线。下面还有更加宏伟的打算:《赫芬顿邮报》计划在12个月开辟12个市场。
AOL购买《赫芬顿邮报》的决定让人对在线新闻的未来产生分歧:新闻的未来不会是在纸上,而是会在屏幕上吗?
彻底改造《纽约时报》
欲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问《赫芬顿邮报》,而需要问那些有纸质出版物的报纸,比如《纽约时报》。
随着整个美国的报纸受到了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下降的沉重打击,这个国家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表现得比其他报纸还好一些。截至2009年的3月31日,《纽约时报》的发行量与前一年相比仅仅下降了3.6%(行业平均下降了7%),并且由于报纸价格的上涨,它的收入竟然增加了。然而,前景依旧黯淡,公司亏损得非常快。在2009~2010年,广告收入损失了30%。分类广告业务骤降:招聘广告下降了60%,房地产下降了47.6%,汽车行业降低了43.2%。即使是网络广告,第二季度也下降了14.3%。数字广告收益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3.4%,比一年之前的12.3%仅仅提高了一点。2010年,《纽约时报》的整个新媒体部门只获得了2.12亿美元的数字广告。这个数字虽然已算可观,但它距离填平编辑部一年两个亿的业务成本仅仅是刚刚够而已,还没有算上管理费用。平均下来,对于它的网站的3000万独立访问者来说,每个访问者不过只创造了4.66美元的价值。
5年前《纽约时报》看到了不祥之兆,任命乔纳森? 兰德曼(Jonathan Landman) 为副总编,授权他围绕互联网重新改造报纸。今天《纽约时报》的网站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好,也最有创新的媒体网站之一。兰德曼指出,他的成就建立在《纽约时报》两个最大优势的基础之上:它所生产的一流的新闻,以及同样重要的,这样的新闻所吸引到的顶尖读者。兰德曼说:“我们对高质量的主张是我们的核心所在。”
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所有读者的反馈都要经过编辑的审核。骂人的和典型的报纸评论页面常有的从个人偏好出发的胡言乱语等是不被容忍的。兰德曼指出:“没有任何一条宪法权利来保证你的评论必须被发表。如果它是毁谤性的或者愚蠢的或者其他什么样子的,那么,这样的评论意义何在,又有什么益处?”这样严格审核的结果就是,读者与报纸之间或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明确的讨论,这种一流的对话也改进了编辑内容。“编辑们看这些评论,然后他们针对某种仍然可能需要的编辑工作得出结论。例如,你可以发现,人们可能还不理解某个事情。事情还未明朗,所以你想办法使之明朗。你可能得到另外的事实,你的某个解释也可能被挑战,那么你就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调整它们。”所以在某种非常真切的意义下,《纽约时报》的读者一直在参与编辑工作,即使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这件事。
按照兰德曼的观点,这种挑战就是创造一种环境,让恰当的人提供高质量的稿件。“维基百科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工作,用一种合作的方式维持流程标准,对我而言,维基百科的伟大成就并不是它让很多人参与进来。这实际上相对比较简单。我认为它的成就是能够实施一套得到公认的标准并能够让社会成员执行这些标准。”兰德曼认为研究如何整理读者的观点,是《纽约时报》仍然一直在学习的。他说:“事情发展得非常迅速,你只有很短的时间把事情做好,因为接下来新闻会继续前进。”
随着进入未知领域,《纽约时报》已经变成了一台实验机器。它经常引进新技术来生产更多的产品并吸引读者,始终坚持把报纸编辑正直的高标准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20年前它每天都出版专栏评论版面,但今天《纽约时报》已经创新出了诸如“头脑论坛”(Talking Heads)这样的东西,让不在《纽约时报》工作的精英人士讨论现实重大问题,同时用网络摄像机录制整个谈话过程。实际上,《纽约时报》不仅把自己看作是内容创造者,也看作是一个社区的建立者。它的“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的口号已经被替换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关于对话”(It’s All About the Conversation)。公平地说,《纽约时报》正在尽可能地赶上时代的舞步。
这种新舞步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网站设计、它的优美的客户端,以及它的移动应用上。可能最好体现《纽约时报》创新精神的是2011年4月在iPad上线的个性化新闻聚合服务News.me。通过这种服务,人们可以获得他们在Twitter上所关注的人正在分享和阅读的文章。这是一种不同的社会性新闻体验,用服务提供者自己的话来说,“可以站在紧密朋友和超级有趣的作者和思想者的肩膀上阅读”。该服务的过滤机制建立在新闻的分享和点击次数上,其来源不仅有Twitter,还有短网址服务Bit.ly, 该网站每个月缩短数以十亿计的用户分享链接。
所谓短网址服务,它实际上做的是,为了给Twitter的140个字节省空间,需要把人们分享的长长的网址压缩为更可控制的链接。因为Twitter现在崛起为一个社会性新闻平台,Bit.ly积累的数据——2010年9月的统计是300亿个链接——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金矿,因为可以由它来判断网上流行的新闻和话题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Bit.ly还在实验一个叫做Bitly.TV的新服务,它聚合了人们使用它的服务所分享的YouTube视频。这样,它可以把全世界分享最多的视频做一个依序排列,做出这样的排列以后,它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电视台,而这个电视台的筛选标准不是来自电视台的编辑,而是来自普通网民。那些大家都喜欢看的视频,就会被排在电视台节目比较靠前的位置。
很容易就可以理解,Bit.ly会将自身累积的庞大数据转化为某种新闻服务,甚至是一个单独的iPad应用。它和《纽约时报》一起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出News.me服务。简单地说,对这项服务,你可以用Twitter帐号登录,收看你在Twitter上所关注的人正在看的新闻与视频。你所见的将不只是简单的链接,所有新闻和视频内容都可以在News.me上展开和收起。你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Twitter新闻流,还可以看到你关注的所有用户的新闻流。当然,这些用户都是你所熟悉的,但你使用News.me服务,看到的不是他们发了什么微博,而是他们所关注的用户为他们推荐的新闻。
News.me的想法不是市场上唯一的。2010年7月,自称社会性杂志(social magazine)的Flipboard应用问世,设计极为优雅,就像iPad上的精美杂志。它的新闻源不仅仅是Twitter,还包括Facebook、Flickr、Google Reader以及其他流行网站的 RSS 摘要。现在它只是拿来别人的内容并让其变得“更漂亮”,但随着它收购语义技术创业公司Ellerdale,意味着Flipboard将来会通过算法了解你的兴趣,向你依次显示对你来说重要的信息,使你能够成功地从噪音中分辨出信号。
《纽约时报》公司研发副总裁迈克尔?齐姆巴里(Michael Zimbalist)说:“我们试图预见社会分享和实时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会如何影响新闻的消费体验。我们决定开发一个原型,来看世界在往哪一个方向前进。”往哪一个方向前进,这是百年老报《纽约时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时报的网站到底要不要收费?2011年3月18日,《纽约时报》做出一个惊人之举,推出“数字订阅”方案。这家报业老店逆网络“免费”大潮而动,开始一次酝酿已久的冒险:自3月28日始,凡每月在纽约时报网站阅读文章超过20篇的,均须付费订阅(20篇以下免费)。收费标准:网站加手机版15美元/4周(全年195美元),网站加平板电脑版20美元/4周(全年260美元),全通路订阅35美元/4周(全年455美元)。比较一下:默多克的iPad报纸The Daily 每天120版,全年40美元。
还没有一家大型的美国新闻机构在允许用户无限制阅读之后,开始把自己的内容放在付费墙内。所以,所有的出版商都在密切关注《纽约时报》的动向,看它能不能把在线新闻变成有利润的生意。时报主席小阿瑟?苏兹贝格称,这是时报对未来的投资。他相信,为有价值的内容收费是未来的方向。但他同时也承认,这样做是不无风险的,挑战在于,怎样既不吓跑读者,又能为好的内容定价。
为了减少读者的流失,用户也可通过搜索、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链接阅读,只要每月访问的次数未达数量便可以无碍访问。这些链接带来的流量有时占网站一半的访问量,但是,方案还有一个专门的规定:通过谷歌搜索引擎登录《纽约时报》网站的读者,每天只可免费阅读5篇文章。
多年以来,报纸一直在网上免费提供内容,希望网络广告能够覆盖成本。然而,虽然网络广告一直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不足以抵偿传统印刷广告衰退的部分。许多出版商因此希望能从网络用户身上收取订阅费,就像纸版一样。然而,网民已经多年习惯在网上免费获取内容,而这个习惯,恰恰是当初被传统媒体培养出来的。
《纽约时报》的做法,显示了一些报纸的思路的转变:成功的在线商业模式取决于少部分高度忠诚的读者,而不是大量的点击率。如果有足够的读者抵制时报的收费努力,那么时报可能失去美国访问者最多的报纸网站的地位,而这样的地位是广告商非常看重的。然而,因流量减少而导致的广告收入的减少,可能被广告商愿意付出的更高溢价所抵偿,原因是剩下的读者对品牌有更高的忠诚度。时报估计它85%的在线读者永远不会超过20篇文章的限制,所以,20篇这个数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保证从最忠诚的用户那里收到钱,又不致赶走偶然来访的读者,他们构成了网站的绝大部分流量。
在新的时代,《纽约时报》千方百计企图改造自己。2010年,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北京接受笔者的采访,我问他:你在报纸工作多年,你认为美国报业有没有前途?弗里德曼给我的回答让我颇为吃惊,他说:“我完全不知道美国报业有没有前途,我唯一知道的是《纽约时报》一定有前途。”由此可见,《纽约时报》对自己的未来是有信心的,但是这份自信,有多少是实在的,又有多少是虚幻的?我们肯定时报的努力,就是说它已经尽它所有的能力,背负着所有的历史,在沿着新的道路前进。无论它成与败,都会给传统媒体提供一些非常有益的经验教训。
报纸转型的四个关键性策略
我们分析了两家报纸:一家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纯粹以网络形式出现的新秀《赫芬顿邮报》,另一家是百年老店、在新时代要完成转型的《纽约时报》。我们相信一个新的、多样化的新闻业已出现在地平线上。但是怎样才能让报纸高管们彻底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商业模式?存在着四个关键性的策略:
首先,听取今天年轻人的心声,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包含的才是新的新闻与信息文化。这可能听起来很奇怪,毕竟,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读报,至少不是用传统的方式读报。他们在网上免费寻找大众化的新闻,并且更愿意通过一个植入某个人的Twitter 信息流中的超链接来发现新闻,而不是在线浏览一份传统的报纸。但如果这是大多数的新闻在未来被消费的方式,报纸现在不启动类似的计划,就意味着它是在仅仅推迟这些不可避免的事情的到来。
其次,大路货的新闻不会吸引任何人,更不用说年轻人,所以需要创造独特的产品。人们会为独一无二的价值付款,这是可以肯定的。实际上,很多内容供应商出售他们的内容是盈利的。汤森路透(Thompson Reuters)正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为企业及专业人士提供专门信息来源的机构之一。《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也正在逆潮流而上,尽管新闻杂志正在萎缩,《经济学人》坚持你必须订阅它们的纸质出版物才能使用它们的数字内容。而它的确成功了,订阅量一直在增长。不可思议的是,竟然在美国的报刊亭每周以6.99美元/册的价格销售了7.5万册!作为一本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现在美国拥有80万订户,正要超过《新闻周刊》(Newsweek)。其成功关键是什么呢?它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提供任何人都不能提供的东西,它成了唯一可靠的地方。能够在此获得一些由财政观保守而社会观自由的人所提供的观点清晰的国际新闻,而《新闻周刊》是一种选择性阅读。但是对于那些关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和那些分享其立场的人来说,《经济学人》是必读之物。
第三,为新的数字平台和设备开发丰富的多媒体经验。实际上,报纸和杂志新的可能性在iPad 或平板设备进入市场的那天就已经出现了。《连线》杂志的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指出,目前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上的数字杂志的样式失去了印刷版本的“连贯性和威严性”。但是平板的额外功能,例如360度视角、像iPhone似的触摸反应、伸缩和分层内容,包括视频和音频,都共同组成了引人入胜的读者体验。他是对的,这些设备对网络一代特别有吸引力。此外,平板的加强功能将不仅仅应用于编辑内容也会应用于广告。这意味着广告商能够通过测量读者在一个页面上做了什么和什么吸引了他们,来更深入地了解读者的行为。
最后,拥抱协作式创新。创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他人可以帮助你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正如IBM参与Linux社区之举成为帮助公司从商品化的操作系统向盈利的咨询服务转变的一个因素一样,报纸能够通过开发协作式创新的力量,来实现从大路货新闻到令人兴奋的新模式和服务的转变。设想未来的新系统中,几千甚至可能几百万的供稿者在不同的层面上参与进来:上传图片、视频和目击报道的公民记者;只以广告收入获取收益的专栏博主;关注诸如调查性新闻的更高价值活动的专业记者;重新利用或重新混合所有的内容变成新的作品的新式知识管理者。有像《赫芬顿邮报》这样的组织,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并且更多的组织肯定会追随。
几百年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报纸的高价值与便利性,报业作为提供信息与愉悦的源泉,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地位。然而,报纸在自己的桂冠上栖息得太久,必须开始一场全面的变革。它所面临的威胁并非短期的烦恼,它的从业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报纸必须做更多的不同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把相同的事情做得更好。
报纸正处在一场复兴的边缘、一个长期性的结构变化的初始阶段,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238798/17068903.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30 15:10
【案例】
游国华:
影响是肯定的,但应没这么恐怖,报纸的区域覆盖密度仍然是网络无法实现的,房产,汽车,卖场等主流广告的区域投放特征没改。另完全可代替纸媒内容的新媒体尚没出现。//@张洪忠: 今明两年是中国报纸转折之年,广告下滑会很大,活下来的也要转变传播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二维码APP等将影响走势 ◆◆@范东升[url=http://weibo.com/verify][/url]:纽约时报的经营状况一直为业界深度关注。《福布斯》撰稿人Eric Jackson称,按照目前趋势,至2015年该报只有以下一些可能的结局:被兼并,被出售,破产停刊...由于NYT处于世界报业旗舰地位,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将是新闻史上纸媒衰亡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但也有专家认为“付费墙”等措施可以拯救该报。
轉發(471) | 評論(83) 4月29日13:05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30 21:25
【案例】
蘆徑:好现象吗?幸亏看报纸的还是些识文断字的,不然又将导致媒介素养继续大滑坡。//
@报纸观察: //
@zhaowy163: 总结得不错,让人看到变化背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推力!
◆◆@报纸观察:【新闻研究】图示:报纸十大变化 via:@时事天下
轉發(439) | 評論(61) 今天13:46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 09:26
【案例】
吕尚彬:回复
@李骏骧:说得对!我们目前还只有居委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居民自治的“社区”。这是制约社区媒体生存必须关注的关键因素。 //
@李骏骧:国外的社区大学社区媒体可能都跟社区组织文化有关,民众都有社区意识,比较独立自治的。咱国家估计少。少数民族社区可能有潜力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孙志刚博士[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报纸媒体如何迎接未来?】美国新闻评论两位编辑于2010-2011年期间走访了50家报纸(每州选一家)。他们发现,今日做的成功的报纸大都继承了四个方面的传统:1 注重联结社区,2 仔细编辑,讲究新闻道德,3 拥有愿意为社区服务的编辑/记者,和 4 拥有注重报纸与社区关系的发行人 http://t.cn/zOj3Nz9 轉發(61) | 評論(17) 4月28日03:55 來自新浪微博
From AJR, April/May 2012 |
|
Embracing the Future Visits to 50 newspapers in 50 states find an evolving industry launching new initiatives in an effort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the digital era. Thurs., April 5, 2012.
By Paul Steinle & Sara Brown
Paul Steinle ([email protected]) and Sara Brown traveled from June 15, 2010, to July 15, 2011, visiting 50 newspapers in 50 states to report for their WhoNeedsNewspapers.org Web site.
ShareThis
|
[/td] | Is the newspaper industry dying or is it "managing through a transition of consumer habits" en route to a successful new business model? Christopher Mayer, publisher of the Boston Globe, believes the latter is true. And his view is widely embraced in the profession.
Mayer sees his formerly newsprint-centric news organization expanding its reach while transforming into a multimedia, multiplatform news and information company.
Given that intent, can the "transformational newspaper" refinance a declining industry or does it face insurmountable hurdles?
Over 13 months in 2010 and 2011, we visited 50 news-paper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 one in each state – to discover firsthand how newspapers are doing.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tate press associations, we selected a cross section of leading daily and weekly newspapers. We interviewed each newspaper's publisher, editor and Web site manager and published our reports on a Web site: www.WhoNeedsNewspapers.org.
We discovered a rapidly evolving industry that is troubled but not dying.
The newspaper business' core financial challenges have not yet been solved, but many initiatives are producing new, digitally enabled products to support news operations.
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ere is optimism the new revenue centers will grow, and confidence newsprint- generated revenue will be sufficient to finance professional news operations during this transition.
Here are our key findings from the 50 newspapers we visited during this Internet-driven revolution.
I. What's Stayed the Same at Successful Newspapers?
"A good newspaper is like a community talking to itself," says John Bodette, executive editor of Minnesota's St. Cloud Times. "I want this newspaper to continue to be the place the community goes to have those conversations."
Bodette's mantra was echoed in every newsroom we visited. Emphasizing local news, providing watchdog reporting, facilitating community dialogue and serving the public remain the fundamental keys to success.
- Vetted, edited, ethically managed reporting.
"If a newspaper doesn't have its credibility, its audience figures it out real quick. And its audience turns away," says Thomas Dewell, coeditor of Wyoming's Jackson Hole News & Guide.
"I really feel like we do something important for a lot of people from all kinds of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says Keith Magill, editor of the Courier in Houma, Louisiana. "In this community, I feel that..if we don't tell people, they don't know."
- A cadre of community service-driven journalists.
"The classic contribution" we make "is shining a light on things," says Carole Tarrant, editor of the Roanoke Times. "We have this huge megaphone, and we can point out things that are good and things that are bad... I think everybody in [our] newsroom has a general interest in leaving the community a better place."
- Publishers dedicated to their community's success.
Copublishers Kurt and Paula Johnson purchased the weekly Aurora News-Register in Nebraska because Aurora was a growing community, and they believed the newspaper should take an active role in community leadership. "I think it's important in a town like this that the newspaper just not be an observer," Kurt Johnson says.
II. What's Changed at successful Newspapers?
- Newspapers are embracing digital delivery.
Every newspaper we visited operates a news and information Web site. "The way it is now, when we get together for our morning meeting each day, we're not thinking print first; we're thinking Web first," says Dennis Anderson, managing editor of Kansas' Lawrence Journal-World.
- Digital delivery requires complex content management software.
As news platforms have diversified, more complex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are needed to handle text, photos, graphics and video, and shape them for print, Web sites and mobile platforms. Newspapers owning radio and TV operations also need software to manipulate newspaper copy for use for broadcast and vice versa.
- Newspapers are producing multimedia reports (and multimedia advertising).
Most newspapers have added video, digital databases and social media to their reporting tool chests. Some metros, such as the Providence Journal, have staff dedicated to producing video packages.
Because it requires additional skills and time-consuming editing, many smaller newspapers have struggled with video, but most of the newspapers we visited see video news and advertising as a potential source for new revenue.
Newspapers are rationalizing their printing costs in three main ways. Some newspapers, like the Boston Globe, streamlined their printing operations. Others, like the Northwest Herald in Crystal Lake, Illinois, outsourced printing to other daily newspapers to cut overhead costs.
Newspapers with state-of-the-art printing plants, like the Opelika-Auburn News in Opelika, Alabama, treat their printing business as a profit center. The Opelika-Auburn News earns incremental revenue by printing several regional dailies and weeklies.
"We've changed the way we think. We're more real time," says Sara Scott, community news director of the Citizen Patriot in Jackson, Michigan. "We have veteran reporters who can recall the days when they were..on deadline and they loved it, and now they're back on deadline again."
All the daily newspapers in the WNN sample post breaking news on their Web sites whenever local news events occur.
- Print circulation has shrunk, but readership has expanded.
As the Internet's impact has grown, newspaper circulation has declined, but newspaper readership has grown.
"We have never had more consumers of our content," says Boston Globe Publisher Mayer. "We have over 50 percent penetration in this marketplace between print and digital." Expanded readership is the norm.
Almost every newspaper in the WNN report has cut its news staff in recent years. In his book, "Newsonomics: Twelve New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News You Get," industry analyst Ken Doctor estimates newsroom staffs shrunk about 20 percent between 2005 and 2010.
- Fewer reporters dictates focused coverage.
Vermont's Burlington Free Press no longer has the space to be the "paper of record" for its town, says Executive Editor Mike Townsend. "We can't spread ourselves out like that anymore."
The Free Press emphasizes watchdog journalism and coverage of what Townsend calls "passion topics": politics, the environment, local food and culture. This is a common trend.
- "Swiss Army Knife reporters" are needed.
"If you're in [journalism] because you don't like technology, it's just not possible anymore," says Meg Heckman, Web editor of New Hampshire's Concord Monitor, who uses the "Army Knife" phrase to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You need to know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I think the skill set is much different," says Frank Scandale, former editor of the Record in Bergen County, New Jersey. "Right now, if you're in the game, if you're not in school, you have to train yourself or seek the training."
- Hyperlocal Web sites are blossoming.
An Internet-savvy innovation within the WNN sample is the hyperlocal Web site. At lasvegassun.com, readers are encouraged to provide their ZIP codes; the Sun's Web site responds with a list of ZIP code- centric neighborhood events, a neighborhood crime blotter and neighborhood ads.
The Times of Northwest Indiana in Munster, Indiana, serves a growing region of contiguous small towns. Its strategy is to create "communities" – custom Web sites for each venue in its coverage area. There are now 20 Times community sites, which showcase hyperlocal news and local ads and draw on the nwitimes.com Web site for regional news.
- Some newspapers use community journalists.
Many newspapers in our sample explored using nonprofessional community reporters with mixed results, but two newspapers are deeply committed to tapping into such reporting.
Clark Gilbert, president and CEO of the Deseret News in Salt Lake City, says his newspaper is building a cadre of 4,000 unpaid community journalists, creating what it calls "Deseret Connect."
In Cedar Rapids, Tim McDougall, vice president of products and the publisher of the Gazette, is finding local experts and tapping into their perspectives to create "dense networks around a topic."
- Newspapers might aggregate news from non-news-paper sources.
Aggregation is rare, but at the Seattle Times, Executive Editor David Boardman says the newspaper has partnered with local blogs. "They do a level of coverage we never did... We never covered neighborhoods like that. So our thinking was, 'Hey, they're doing great work. Let's see if we could create a network for which we could be a convener.' "
III. What are the key problems?
- News audiences are fractionalizing.
When A.J. Liebling wrote, "Freedom of the press belongs to the man who owns one," he did not envision the Internet. The torrent of blog and social media postings has further fractionalized the news audience, so assembling and retaining an audience is difficult.
- No single "silver bullet" revenue source has been discovered.
Joe DeLuca, publisher of the Tampa Bay Times' Tampa edition, says "there is no silver bullet" to ensure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newspapers, which have lost much of their advertising. "The basic business model remains the same," says DeLuca, but "there will be many different revenue streams" to support it – "that kind of creative thinking needs to go into building a model for digital publishing."
- 10 percent won't pay the bills.
More competition and ease of entry to the Internet keep digital advertising rates low. Newspaper organizations are increasing readership but, according to Tom Rosenstiel, director of the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even as the audience grows, print-based advertisers "are not migrating with newspapers to their Web sites" to purchase ads there.
Also, when advertisers do purchase ads on newspaper Web sites, the news organizations earn revenue at rates of about 5 percent to 10 percent of comparable newsprint advertising rates, according to WNN reporting.
- The 2008-2011 economic downturn still hurts.
A "tsunami" has been "going through our industry and all of society," says Gary Farrugia, publisher of the Day in New London, Connecticut. The downturn has been caused not only by the industry's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by the "oppressive recession" that has hit, "particularly hard, businesses that rely on advertising as a major source of revenue."
- Gauging investment in digital assets is problematic.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to us," says Seattle Times Publisher Frank Blethen, "but you can't be a captive of [it]. When [digital news] is only 10 percent of your business, you just can't dump all your resources into it."
- Selecting new digital tools is daunting.
"I don't want to be the leader [in new technology]; I want to be two steps behind," says Publisher Jim Thompson of Idaho's Coeur d'Alene Press. But, Thompson adds, "I don't want to get any farther back than that."
- Digital news delivery requires newsroom reorganization.
The Day in New London went from 66 FTEs (full-time equivalents) in the newsroom in 2001 to 57 in 2012, but their jobs are vastly different. Now the paper has "videographers, video producers, digital directors and breaking news editors," says Publisher Farrugia. These changes required a "de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ews and copy desks.
- Selling digital ads takes new skills.
At North Dakota's Grand Forks Herald, Advertising Director Zach Ahrens needed to convince his ad staff that online journalism is here to stay. "Some of the veteran staff thought, 'If we just wait this out – it's the latest fad – it will go away,' " Ahrens says. An accelerated bonus plan motivates the Herald sales staff to sell both print and online ads.
IV. What are the key opportunities?
- Newspaper readership persists.
"I think the newspaper form has at least 15 years," says Stephen Borg, publisher of the Record in Bergen County, "because you have people who are ingrained in the habit, where, if we don't mess it up, they'll die with the habit."
- Newspapers have unique compelling attributes.
The newspaper has distinctive storytelling advantages. In New Orleans, we watched a local TV news story about a man who had dined in every restaurant in the city.
The local paper, the Times-Picayune, ran a feature story about this same man. Beneath his picture was a list of the 740-plus restaurants at which he had dined. Readers could immediately absorb the immensity of his project and determine if their favorite restaurant had been included.
The newspaper used its unique print attributes to tell the story graphically. Random access, serendipitous story presentation and easy portability also distinguish newspapers.
- More news platforms can earn more revenue.
Some newspapers charge readers for stand-alone online products. The 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sells access to a www.hookem.com Web site for University of Texas football junkies.
The Roanoke Times is seeing success from "Daily Deal," a partnership with advertisers in which the newspaper earns revenue when readers purchase a featured daily deal from a local business posted on the Times' Web site. "We're brokering the sale, rather than just selling advertising to our customers," says Times President and Publisher Debbie Meade. "It's quickly grown into a very nice revenue stream for us."
In Portland, Oregon, an alternative weekly, Willamette Week, says 17 percent of its total revenue comes from producing public arts, culinary and entertainment events.
And newspapers are learning since new digital initiatives are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hey can try and fail and try again until they design a winning product.
"We have to be doing stuff that other people aren't or can't," says Kathy Best, managing editor of the Seattle Times. "First, you've got to be a really passionate journalist. Second, you've got to be willing to change... You've got to be willing to experiment and fail.
"But," she adds, "fail fast."
- Newspaper Web sites can charge for their services.
After years of giving away their digital content, more and more newspapers are erecting paywalls. Some newspapers are adapting a two-tier subscription strategy. They publish local headlines, calendars and Associated Press copy on a free site. But only paid subscribers get access to the complete array of digital news and information.
"If you've got two products – one's a print product and one's the Internet product – and they're basically substitutes for each other, and you're asking people to pay for the print product and you're giving the Internet product away, you're driving people to the Internet," says Jay Seaton, publisher of the Daily Sentinel in Grand Junction, Colorado. "That's just simple economics. And that's an un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 Midsize, smaller and weekly newspapers have more time to transform.
"Smaller newspapers have a better place into the future because what they do is unique," says newspaper industry analyst Doctor.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do not have editorial competition and [have] lesser advertising competition, they're far less endangered than metro papers."
Also in smaller communities,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not moving so fast. Small-town merchants are still learning how to advertise online, and print delivers some kinds of advertising – like Sunday inserts –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Internet.
Our visits to 50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suggest that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s not ready for hospice care. The newspapers we checked out have become transformational news companies.
They have reduced staff and streamlined costs, admittedly reducing their newsgathering capacity. But they have also reshaped their mission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digital era.
Before 1995, newspapers were traditional newsprint-bound, three-dimensional media – text, graphics and photos. Since then, at widely varying rates of speed, they have become multimedia, multiplatform news and information outlets.
The leading transformational newspapers are trying to reshape their industry. They've added video reporting and video advertising (a new revenue source). They are matching sellers and buyers to create transactional revenue streams. They are devising local mini-Web sites to assemble special interest audiences for niche advertisers.
Some newspapers – those that do not have the potential to aggregate vast, Amazon-sized audiences – are erecting two-tier Web sites: one free, with weather and headlines, and another, behind a subscription paywall, with all the news organization's content. This strategy has reduced the loss of paid circulation revenue at such newspapers as the Arkansas Democrat-Gazette in Little Rock, a pioneer in charging for digital content.
Predicting the long-term future of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report. But we invite readers to visit the WhoNeedsNewspapers.org Web site, meet the people who are fighting to transform these newspapers and judge the level of their intelligence and commitment. You'll find bright, energetic, community service-oriented journalists and business people.
Their progress and missteps are writing a compelling, high-stakes drama. It's a business story about whether the public is willing to pay for valid, vetted, professionally gathered news, and whether the embattled newspaper community can recapture the public's imagination.
And it's a cliffhanger.
Paul Steinle is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Quinnipiac University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Southern Oregon University, with 30 year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s a reporter and news manager.
Sara Brown was a human resources manager at Washington's Vancouver Columbian and the Los Angeles Times, and a national newspaper management consultant. |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3 19:54
【案例】
◆◆@酸桃小S:号称江西第一份天天“百版大报”江西晨报,五一后从104版缩成了88版?! 据传晨报亏损巨大,每月烧钱近千万。而其所属的江西出版集团去年也仅几个亿的利润,巨额资金投入晨报这个无底洞,已令该上市公司股民强烈不满。且据内部消息,即便是缩版,江西晨报若不能尽快建立资金链,2012恐遭遇“滑铁卢”。
轉發(150) | 評論(53) 今天14:20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4 15:23
【案例】
@媒介评弹:【纪念一下已“逝”的百年美国大报(不完全)】1、2009年2月27日,150年历史的《落基山新闻报》出了最后一期;2、2009年3月,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成为首家只出网络版的大报;3、2009年4月百年名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日报印刷;4、2009年7月23日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印刷最后一期……
轉發(77)
|
評論(13)4月24日23:51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4 15:31
【案例】
继忠微语:
//@彭兰: “未来新闻记者不再仅通过‘话语’来表达新闻,计算机技术将是他们的新语言。” 金格拉斯说,一个已经开始的趋势是,美国有越来越多新闻学系的毕业生是新闻学和计算机技术双学位。 ◆◆@董崇飞:【好文推荐:媒体未来路在何方】谷歌的建议:媒体要改版时,不要把90%的时间都放在首页重新设计上,大部分的时间应该花在文章内容页上!因为搜索、社交媒体链接等直接进入在网站浏览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首页进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只注重首页的设计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http://t.cn/zOTSQxs
轉發(988)
|
評論(102)5月2日21:22
來自iPhone客户端
媒体未来路在何方?2012年05月01日 16:31
分类:未分类
阅读:1,273
评论:4
《经济学人》看到了平板电脑时代深度阅读的黄金期,《卫报》看到了新平台为新闻带来的丰富性,Facebook看到了社交纽带创造的个性化新闻消费,谷歌看到了未来的新闻将用技术说话。
4月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帕雷媒体中心”(Paley Centre for Media)组织的国际媒体大会,听各路媒体精英畅谈媒体业未来,收获颇丰。特汲取精华,与君共享。
(一)《经济学人》:深度阅读第二春
深度阅读在数字时代仍将生存,杂志和书籍还会找到那些关注的眼、爱抚的手,并且在平板电脑时代进入黄金期,这是《经济学人》杂志的体会。
《经济学人》集团CEO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承认,他在七年前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网络阅读将替代过去的传统阅读模式,因此只要将《经济学人》的内容优势从杂志移植到网络,就能延续这本杂志的成功。
但他很快发现这种设想错了。事实上,人们仍然需要过去那种捧着一本书或杂志、靠在椅背上慢慢品味思考的阅读方式,也就是《经济学人》团队所谓的“往后靠”(lean back)模式。与之相对,那种在网络上边阅读边搜索边分享的模式被称作“往前靠”(lean forward)模式。《经济学人》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模式并不交叉,处于往后靠的“阅读状态”的读者就不在往前靠的“分享状态”,反之亦然。
杂志仍有一些不可替代的重要属性。其一是“可读完性”(finishability)。“这么多年来,我很惊讶的是没有一个读者问过我这个问题:你们杂志为什么不能再多一两页?” 拉什巴斯说,“可见,可读完性有多么重要。”他打了个比方:想象一下,如果牙膏没有牙膏管,你会有什么感觉?
因此,杂志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对内容进行“打包”(packaging)。《经济学人》不追求“独家”,其任何一篇文章的题材都有别人写过,但追求“特色”,用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方式将内容打包呈现给读者。
《经济学人》在网络时代的策略就是,杂志和网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学人》杂志是拿来读的,而《经济学人》网站是拿来与读者互动的。网友在《经济学人》网站上很大程度上不是在阅读,而是在讨论,在搜寻信息,不仅在该网站内部,也由该网站通向其他平台。
与之对应,在媒体盈利的两大渠道——订阅与广告中,注重阅读体验的杂志主要依靠订阅盈利,鼓励互动的在线阅读则以广告为重。在纸质媒体损兵折将的今天,《经济学人》的利润率却创历史新高,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成功。
而随着掌上阅读的出现,《经济学人》认为,阅读革命近在眼前。从2007年Kindle发布,到两年前的iPad问世,传统的深度阅读也将不仅局限于纸质印刷。捧着平板电脑靠在沙发上,将取代捧着杂志或书本,成为新时代的深度阅读方式。
拉什巴斯说,根据皮尤(Pew)调查机构的调查,使用平板电脑阅读的人中有42%经常深度阅读(读两个小时以上),40%有时深度阅读,即使在25岁以下的人群中也是如此。这甚至超过了读纸质杂志的深度。
《经济学人》现在的发行量(包括纸质和数字)是150万,其中数字版发行量10万。拉什巴斯说预计未来18个月内纸质杂志发行量就会落后于数字发行量,但总发行量会增加。这本杂志达到100万发行量花了161年(1843-2004),但从100万增加到150万只花了七年。
拉什巴斯引用在线新闻《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创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的话说:“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才能创造思想。” 《赫芬顿邮报》已经宣布将发布iPad版电子杂志。
(二)传统媒体老树新枝
英国《卫报》副主编威娜(Catherine Viner)说,严肃媒体在新时代需要同时拥抱传统的调查性报道和新生代的新技术。《卫报》是公认的传统媒体拥抱新技术的先锋。
威娜说,《卫报》过去两年来坚持不懈调查报道英国的电话窃听门,而其他大部分的报纸和所有的电视台都认为没有报道价值,警方、政界 、监管机构也都说没有什么好调查的,但正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卫报》得到了读者的不断鼓励,坚持报道。最后窃听门事件在英国新闻界掀起风暴。
另一方面,《卫报》也对新技术敞开大门。一个例子是2011年的英格兰骚乱。《卫报》记者Paul Lewis本来不怎么用推特(Twitter),他也没有什么粉丝。但骚乱期间他突然有了这个主意:在推特上问大家,除了骚乱开端的托特汉姆(Tottenham),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骚乱?他就开着车,根据读者在推特上的留言前往骚乱前线。几天内他增加了4万粉丝,同时他也做出了内容最丰富的骚乱报道。
另一个新技术开放平台的例子是BP油泄露事件中,几位一流的海洋生物家在《卫报》网站论坛上互相留言,辩论如何解决油泄漏。这并非《卫报》发起,但几名科学家利用卫报的留言平台,欲罢不能,当三天后《卫报》打算结束已经有些“过长”的评论时,科学家们还抗议了一番。
Facebook记者计划经理Vadim Lavrusik透露,《卫报》的facebook app有800万用户,其中有一半是活跃的。50%在25岁以下。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本来绝非《卫报》读者主力,新技术为媒体扩展了读者群。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看到了传统新闻的价值。拉夫如希克说,带有记者分析的帖子点击量平均能增加25%,其中国际新闻点击量增加70%,政治新闻增加60%。
正因认识到了专业新闻生产对用户的吸引力,Facebook在几个月前发布了“新闻工作者”频道,希望通过吸引更多新闻工作者在Facebook上建立个人页面、与读者互动,拓展用户的广度和深度。
Facebook也看到了“分享”的新潜力。通过其Opengraph的新平台,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你今天读了什么”。雅虎网站甚至用朋友阅读表代替了传统的头条通栏,道理很简单:你的朋友圈最关注的新闻很有可能就是你最关注。“头条”应该是个性化的,而非整齐划一。
(三)新闻工作:从采集到甄选
当信息来源不再稀缺,专业新闻报道(journalism)的任务也就从“新闻采集”转到了对信息的核实和确认上。
前半岛新闻网总干事、现任Shariq Forum智库主席坎法尔(Wadah Khanfar)说,“众包”(crowdsourcing)对半岛新闻网来说,并不是选择,而是必需。正因为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对记者关闭了大门,这些国家的活动人士、博主们发来的信息就成为半岛最重要的新闻来源。
“最早我们的编辑部里对此的反对意见也很多。”坎法尔说,“人们担心,刊登这些真实性难以核准的内容会危害新闻的正直性。”但事实上,解铃还须系铃人,正是社交媒体提供了核实这些消息的可能——
海量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到达编辑部,经过小心选择和一段时间的观察,半岛的编辑们能够确认一部分可靠、了解情况、有真知灼见的博主。此后再有难以核实的信息出现时,编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智慧博主”帮助核实信息。“智慧博主”们可能分布于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他们对当地的了解为新闻提供了更深的背景知识。
坎法尔看到,未来新闻与技术的结合有三大要点:一是“内容”——用户产生的巨大信息量;二是“情景”和“深度”——传统的新闻报道强项所在;此外还不可或缺的是“优先”和“顺序”。正因为网络时代用户产生内容可能如潮水海啸般涌来,通过甄选和排序来帮助读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因此,未来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标准不会下降,而会被推高。“未来的编辑将要求更高的资历,将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思想者、战略家、分析师,而非单纯技术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坎法尔说,而技术含义上的新闻工作(信息采集)更多将由读者或说用户产生。
Facebook的记者项目经理拉夫如希克(Vadim Lavrusik)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未来会有更多由用户产生的新闻内容,而职业记者的作用是将新闻“情景化”(contextualize),记者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
谷歌的新产品部主管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亦有同感。他说谷歌CEO佩奇(Larry Page)曾说:记者的报道中为什么不多加些脚注呢?数字时代,当版面已经不成问题,新闻将有条件让知识不断延展。
(四)电脑技术:新闻新语言
金格拉斯说,新闻媒体业要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就不能忽略新技术的作用,要利用新技术的杠杆来放大自己产品的影响。过去新闻业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我们要生产什么样的内容”,但今天还需要更认真地问自己:“我们怎样呈现我们的内容?”
谷歌相信未来会产生所谓的“电脑化新闻”(computational journalism)。这意味着记者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革命性地改变新闻报道的方式。未来的新闻消费将跳出传统的用文章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可能会是各种的图表、状态更新、编读互动等的糅合体——如何创造新时代的报道形式,正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发挥最大限度想象力的。
“未来新闻记者不再仅通过‘话语’来表达新闻,计算机技术将是他们的新语言。” 金格拉斯说,一个已经开始的趋势是,美国有越来越多新闻学系的毕业生是新闻学和计算机技术双学位。
谷歌的任务就在“连点成线”,整合互联网上可以得到的巨大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而不是去生产内容本身。金格拉斯说。
正如帕雷媒体中心的主席兼CEO米雪儿(Pat Mitchell)指出的,两三年前,这样的一个媒体大会都不能想象会邀请谷歌公司的人参加。但如今,搜索引擎谷歌成了新闻业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金格拉斯还带来谷歌一个建议:媒体要改版时,不要把90%的时间都放在首页的重新设计上,大部分的时间应该花在文章内容页上!因为搜索、社交媒体链接等直接进入在网站浏览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首页进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只注重首页的设计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经济学人》的拉什巴斯提到,英国的《邮报》在线(Mail Online)是一个并非完美却值得一提的例子:从网站设计角度说非常粗糙,整个页面冗长,图片堆积无序,但该网却吸引了巨大浏览量,正因为该网站是特地为搜索引擎做了优化。
“传统媒体的出路只有一条:聘请一流的网络工程师,与记者们一起工作,互相学习。”西班牙最大报纸《国家报》(El Pais)董事长赛布里安(Juan Luis Cebrian)说。
http://zhanghong.blog.caixin.com/archives/4015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6 21:43
【案例】
财新网张翃:媒体未来路在何方?
2012年05月02日11:25 张翃 财新网博客
《经济学人》看到了平板电脑时代深度阅读的黄金期,《卫报》看到了新平台为新闻带来的丰富性,Facebook看到了社交纽带创造的个性化新闻消费,谷歌看到了未来的新闻将用技术说话。
4月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帕雷媒体中心”(Paley MediaCentre)组织的国际媒体大会,听各路媒体精英畅谈媒体业未来,收获颇丰。特汲取精华,与君共享。
(一)《经济学人》:深度阅读第二春
深度阅读在数字时代仍将生存,杂志和书籍还会找到那些关注的眼、爱抚的手,并且在平板电脑时代进入黄金期,这是《经济学人》杂志的体会。
《经济学人》集团CEO拉什巴斯(AndrewRashbass)承认,他在七年前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网络阅读将替代过去的传统阅读模式,因此只要将《经济学人》的内容优势从杂志移植到网络,就能延续这本杂志的成功。
但他很快发现这种设想错了。事实上,人们仍然需要过去那种捧着一本书或杂志、靠在椅背上慢慢品味思考的阅读方式,也就是《经济学人》团队所谓的“往后靠”(leanback)模式。与之相对,那种在网络上边阅读边搜索边分享的模式被称作“往前靠”(leanforward)模式。《经济学人》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模式并不交叉,处于往后靠的“阅读状态”的读者就不在往前靠的“分享状态”,反之亦然。
杂志仍有一些不可替代的重要属性。其一是“可读完性”(finishability)。“这么多年来,我很惊讶的是没有一个读者问过我这个问题:你们杂志为什么不能再多一两页?”拉什巴斯说,“可见,可读完性有多么重要。”他打了个比方:想象一下,如果牙膏没有牙膏管,你会有什么感觉?
因此,杂志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对内容进行“打包”(packaging)。《经济学人》不追求“独家”,其任何一篇文章的题材都有别人写过,但追求“特色”,用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方式将内容打包呈现给读者。
《经济学人》在网络时代的策略就是,杂志和网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学人》杂志是拿来读的,而《经济学人》网站是拿来与读者互动的。网友在《经济学人》网站上很大程度上不是在阅读,而是在讨论,在搜寻信息,不仅在该网站内部,也由该网站通向其他平台。
与之对应,在媒体盈利的两大渠道——订阅与广告中,注重阅读体验的杂志主要依靠订阅盈利,鼓励互动的在线阅读则以广告为重。在纸质媒体损兵折将的今天,《经济学人》的利润率却创历史新高,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成功。
而随着掌上阅读的出现,《经济学人》认为,阅读革命近在眼前。从2007年Kindle发布,到两年前的iPad问世,传统的深度阅读也将不仅局限于纸质印刷。捧着平板电脑靠在沙发上,将取代捧着杂志或书本,成为新时代的深度阅读方式。
拉什巴斯说,根据皮尤(Pew)调查机构的调查,使用平板电脑阅读的人中有42%经常深度阅读(读两个小时以上),40%有时深度阅读,即使在25岁以下的人群中也是如此。这甚至超过了读纸质杂志的深度。
《经济学人》现在的发行量(包括纸质和数字)是150万,其中数字版发行量10万。拉什巴斯说预计未来18个月内纸质杂志发行量就会落后于数字发行量,但总发行量会增加。这本杂志达到100万发行量花了161年(1843-2004),但从100万增加到150万只花了七年。
拉什巴斯引用在线新闻《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创始人AriannaHuffington的话说:“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才能创造思想。” 《赫芬顿邮报》已经宣布将发布iPad版电子杂志。
(二)传统媒体老树新枝
英国《卫报》副主编威娜(CatherineViner)说,严肃媒体在新时代需要同时拥抱传统的调查性报道和新生代的新技术。《卫报》是公认的传统媒体拥抱新技术的先锋。
威娜说,《卫报》过去两年来坚持不懈调查报道英国的电话窃听门,而其他大部分的报纸和所有的电视台都认为没有报道价值,警方、政界、监管机构也都说没有什么好调查的,但正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卫报》得到了读者的不断鼓励,坚持报道。最后窃听门事件在英国新闻界掀起风暴。
另一方面,《卫报》也对新技术敞开大门。一个例子是2011年的英格兰骚乱。《卫报》记者PaulLewis本来不怎么用推特(Twitter),他也没有什么粉丝。但骚乱期间他突然有了这个主意:在推特上问大家,除了骚乱开端的托特汉姆(Tottenham),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骚乱?他就开着车,根据读者在推特上的留言前往骚乱前线。几天内他增加了4万粉丝,同时他也做出了内容最丰富的骚乱报道。
另一个新技术开放平台的例子是BP油泄露事件中,几位一流的海洋生物家在《卫报》网站论坛上互相留言,辩论如何解决油泄漏。这并非《卫报》发起,但几名科学家利用卫报的留言平台,欲罢不能,当三天后《卫报》打算结束已经有些“过长”的评论时,科学家们还抗议了一番。
Facebook记者计划经理Vadim Lavrusik透露,《卫报》的facebookapp有800万用户,其中有一半是活跃的。50%在25岁以下。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本来绝非《卫报》读者主力,新技术为媒体扩展了读者群。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看到了传统新闻的价值。拉夫如希克说,带有记者分析的帖子点击量平均能增加25%,其中国际新闻点击量增加70%,政治新闻增加60%。
正因认识到了专业新闻生产对用户的吸引力,Facebook在几个月前发布了“新闻工作者”频道,希望通过吸引更多新闻工作者在Facebook上建立个人页面、与读者互动,拓展用户的广度和深度。
Facebook也看到了“分享”的新潜力。通过其Opengraph的新平台,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你今天读了什么”。雅虎网站甚至用朋友阅读表代替了传统的头条通栏,道理很简单:你的朋友圈最关注的新闻很有可能就是你最关注。“头条”应该是个性化的,而非整齐划一。
(三)新闻工作:从采集到甄选
当信息来源不再稀缺,专业新闻报道(journalism)的任务也就从“新闻采集”转到了对信息的核实和确认上。
前半岛新闻网总干事、现任Shariq Forum智库主席坎法尔(WadahKhanfar)说,“众包”(crowdsourcing)对半岛新闻网来说,并不是选择,而是必需。正因为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对记者关闭了大门,这些国家的活动人士、博主们发来的信息就成为半岛最重要的新闻来源。
“最早我们的编辑部里对此的反对意见也很多。”坎法尔说,“人们担心,刊登这些真实性难以核准的内容会危害新闻的正直性。”但事实上,解铃还须系铃人,正是社交媒体提供了核实这些消息的可能——
海量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到达编辑部,经过小心选择和一段时间的观察,半岛的编辑们能够确认一部分可靠、了解情况、有真知灼见的博主。此后再有难以核实的信息出现时,编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智慧博主”帮助核实信息。“智慧博主”们可能分布于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他们对当地的了解为新闻提供了更深的背景知识。
坎法尔看到,未来新闻与技术的结合有三大要点:一是“内容”——用户产生的巨大信息量;二是“情景”和“深度”——传统的新闻报道强项所在;此外还不可或缺的是“优先”和“顺序”。正因为网络时代用户产生内容可能如潮水海啸般涌来,通过甄选和排序来帮助读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因此,未来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标准不会下降,而会被推高。“未来的编辑将要求更高的资历,将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思想者、战略家、分析师,而非单纯技术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坎法尔说,而技术含义上的新闻工作(信息采集)更多将由读者或说用户产生。
Facebook的记者项目经理拉夫如希克(VadimLavrusik)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未来会有更多由用户产生的新闻内容,而职业记者的作用是将新闻“情景化”(contextualize),记者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
谷歌的新产品部主管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亦有同感。他说谷歌CEO佩奇(LarryPage)曾说:记者的报道中为什么不多加些脚注呢?数字时代,当版面已经不成问题,新闻将有条件让知识不断延展。
(四)电脑技术:新闻新语言
金格拉斯说,新闻媒体业要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就不能忽略新技术的作用,要利用新技术的杠杆来放大自己产品的影响。过去新闻业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我们要生产什么样的内容”,但今天还需要更认真地问自己:“我们怎样呈现我们的内容?”
谷歌相信未来会产生所谓的“电脑化新闻”(computationaljournalism)。这意味着记者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革命性地改变新闻报道的方式。未来的新闻消费将跳出传统的用文章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可能会是各种的图表、状态更新、编读互动等的糅合体——如何创造新时代的报道形式,正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发挥最大限度想象力的。
“未来新闻记者不再仅通过‘话语’来表达新闻,计算机技术将是他们的新语言。”金格拉斯说,一个已经开始的趋势是,美国有越来越多新闻学系的毕业生是新闻学和计算机技术双学位。
谷歌的任务就在“连点成线”,整合互联网上可以得到的巨大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而不是去生产内容本身。金格拉斯说。
正如帕雷媒体中心的主席兼CEO米雪儿(PatMitchell)指出的,两三年前,这样的一个媒体大会都不能想象会邀请谷歌公司的人参加。但如今,搜索引擎谷歌成了新闻业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金格拉斯还带来谷歌一个建议:媒体要改版时,不要把90%的时间都放在首页的重新设计上,大部分的时间应该花在文章内容页上!因为搜索、社交媒体链接等直接进入在网站浏览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首页进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只注重首页的设计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经济学人》的拉什巴斯提到,英国的《邮报》在线(MailOnline)是一个并非完美却值得一提的例子:从网站设计角度说非常粗糙,整个页面冗长,图片堆积无序,但该网却吸引了巨大浏览量,正因为该网站是特地为搜索引擎做了优化。
“传统媒体的出路只有一条:聘请一流的网络工程师,与记者们一起工作,互相学习。”西班牙最大报纸《国家报》(ElPais)董事长赛布里安(Juan Luis Cebrian)说。
原文链接:http://zhanghong.blog.caixin.com/archives/4015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7 21:42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7 21:44 编辑
【案例】
詹新惠: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宋守山: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允许媒体自由竞争,网络连采访权都不给,你还指望关闭报纸呢,在不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网络和报纸分开各自发展,或许是一条道路。报纸和网络,谁都拯救不了谁。 ◆◆@新浪传媒:【美国百年大报关闭印刷版转型网络 流量收入攀升】三年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出版每周五天的印刷版本,开始全面向数字化转型,其财报显示,广告收入与内容销售的增长率均超过50%。网络版主页比较着重强调突发新闻报道,更多即时新闻直接面向网络。(周梅) 国内报纸可以借鉴:http://t.cn/zOQQ5HS
轉發(53)
|
評論(6)今天17:02
來自媒体版微博
美国百年大报关闭印刷版转型网络 流量收入攀升
2012年05月07日16:36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波因特学院”网站5月2日报道,三年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开始全面向数字化转型,专攻网络版本。该报停止出版每周五天的印刷版本,纸质报纸开始仅保留周刊出版,将日常工作完全转移到了网络,全力投身网络版经营。
在这一长期转型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是在第一年中。《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主编约翰-耶玛(John Yemma)上周接受电话采访时谈到:每个人都在“学习如何游泳。”特别是对新闻工作人员来讲,打破每天一次截止日期的“旧式产业过程”十分痛苦。
但在过去的两年里,轻微的裁员促进了访问流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这一新闻机构财政收入的提升。
耶玛表示,通过PV(网站网页浏览总次数)(每月4200万),或独立访问量(800万-1000万)来衡量,数字版流量已经增加到五倍于之前的水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化。截止4月30日的财政年度报告,其广告收入与内容销售的增长率均超过50%。
耶玛告诉笔者,有许多事情都是边走边学。例如,改变《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传统严肃的“它意味着什么”和“为什么这件事重要”的新闻风格,让其更加适应网络版的发展可能。
耶玛指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网站放弃使用大量视频,以及“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展示;虽然那样做很好,但是却无法吸引大量读者”。而现在,视频重新回归;使用时更加有选择性,与产品合作者共同完成,并且可以吸引更多健康的广告。
在笔者看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络版的主页(http://www.csmonitor.com/)比较着重强调突发新闻报道——故事发生在仅仅前一个小时或前两个小时,没有时间对故事进行渲染,也没有时间对故事进行引人注目的描述。
这是一种程度上的问题,但耶玛称,自从向数字化转型之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即时新闻”,更多即时新闻直接面向网络;一条条新闻在网站上罗列开来,就像谷歌新闻中展示的那样。
随着每日出版的报纸在广告和内容方面不断萎缩,而周日版报纸持续稳健;在几年之内,印刷报纸每周一次的出版模式,以及其他全数字化模式可能会更为广泛。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每周有6万名付费订阅者,在每日印刷版本停止发行期间,发行量大约增加了40%(虽然价格较低)。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发行范围分散导致配送成本增加。典型的每日印刷版报纸是否缺乏及时性,这一点是值得讨论的。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平衡网络报道之中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模式。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改变出版策略的这些年来,报业机构内文化变革的困难逐渐浮现,这已经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耶玛支持第一数字媒体首席执行官、报业“数字优先”的主要呼吁者约翰-佩顿(John Paton),以及美国知名媒体《德瑟雷特新闻》(Deseret News)克拉克-吉尔伯特(Clark Gilbert)的观点:努力争取快速、彻底的数字化重新定位。
耶玛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你也许会想知道,我们是否是其他新闻行业的模范。我会说是或者不是……关键在于我们新闻业全球性、人文性、解释性的传统,不仅没有被数字化优先的策略所削弱,而且会比以前更加及时、相关性更强、传播更为广泛。”(斯年)
简介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是美国面向全国的颇有影响的四开日报。1908年11月由科学基督教创始人玛丽·贝克·埃迪夫人(Mrs.Mary Baker Eddy)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创刊,由基督教科学出版社出版,报名便由此而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共获得过7次普利策新闻奖。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07/163624379636.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0 19:18
【案例】
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消失的是纸 留下的是报
2012年05月10日11:14 人民网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赵光霞) 首期人民网“传媒沙龙”今日在京举办, 40位媒体高层、企业高层及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本期主题 “传播文化的变革——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和互动交流。《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作了题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做到优势互补》的主旨发言,在嘉宾互动问答环节,丁士表示,自己对媒体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将来报纸发行量可能会减少,但不可能全部消失,“消失的是纸,留下的是报。”
对于人们经常说的报纸黄金时代可能过去了,丁士说,它可能转到网上生存,“它靠的是什么?恰恰靠的是传统媒体这个品牌、这个信誉。现在实际上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两年,网上一波波的谣言,或者失实新闻不少,现在人民日报专门开了专栏叫《求证》,把网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以正视听。包括报纸,其他的媒体,也是一样的,它通过转型,还是有生存发展的空间。问题是怎么通过报网一体,发展的更好一点。”
丁士认为,网络时代一切都有可能,传统媒体要通过媒体融合,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现在美国也有一些报纸,纸媒不出了,但是在网上出,品牌影响力还是可以的。将来在国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可能在网上的影响力超过以前,都是有可能的。”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0/11142439576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1 19:32
【案例】
◆◆@传媒老王:南京晨报:【全国首张全媒体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二维码在图片上。
轉發(597)
|
評論(151)5月10日10:23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2 01:22
【案例】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孙志刚博士:假如今天报纸媒体所依赖的广告主开始: 1 更新、提升、和建立自己的网站,2 更多地投资于社交网站,并在那儿进一步确立自己的存在,3 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网络录像/视频等手段营销,4 借助移动产品,通过在Google等网站上购买“关键词”营销的话,报业生存的空间还会有哪些?轉發(7)
|
評論(2)今天00:20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5 12:25
【案例】
孙雪东:
能坚持这种风格也不容易。@王小山
@阿丁
找找当年的感觉吧。//@姚澜: 不觉得有多奇葩啊,记得以前路上的书报亭里,一些法制类的报纸经常都是这类图片版面啊。如果是色情案件,还经常写的特具体特细节。。。特别合适打工仔上公厕读完报还可以顺便撸一管 ◆◆@Mog-:墨西哥报纸el grafico也算是奇葩了,每期封面都是凶杀+色情
轉發(123)
|
評論(12)5月13日10:09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5 18:07
【案例】
广播:
这段时间的思考:传统在流程上很难颠覆,可以改良可以完善,所以依然是纸。但如果在同一品牌下的媒介突破,倒是应该遵循新原则,那就肯定不是纸了。 ◆◆@拓跋驴:看着桌上的报纸和手机,琢磨一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报纸叫做新闻纸,但有了微博,有了微信,报纸已几乎无法提供“新”闻。那么,如果在事实上已不是新闻纸,那么报纸务实的定义和定位又该是什么?而从新的定义和定位出发,报纸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乃至写作的语气语调,又该作出哪些颠覆性变革?轉發(25)
|
評論(9)今天16:28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7 01:10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19 11:22 编辑
【案例】
@李洪洋:即将发布的京华时报云报纸,将颠覆传统报纸的生产方式,使不断萎缩的传统报纸发生革命性蜕变,获得新生。轉發(16) | 評論(8)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京华时报首次推出云报纸服务
2012年05月18日11:09 新浪传媒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讲话。
与会嘉宾研究云报纸操作。
新浪传媒讯:昨天,京华时报云报纸全球首发仪式在京举行,京华云报纸也成为第一家将图片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
据了解,所谓“云报纸”,就是普通报纸与云技术的无缝结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拍摄报纸图片的方式,打开云端海量信息。以前只能看到一张图片,了解报纸有限版面的内容,现在可以通过云技术,让报纸静态内容活起来,了解更多相关新闻。
另外,通过云报纸,读者还可以实现在线购物。你只要对准报纸上印的商品进行拍摄,手机将直接转入该商品购物网站,实现点对点下单。
据介绍,读者只要通过手机下载“联通亿拍”APP软件,就可拍摄云报纸图片实现阅读京华时报电子报、观看视频、点对点购物等拇指生活方式。
具体操作类似手机拍摄二维码查询,而云报纸则可直接拍摄报纸图片,识别技术更先进。云报纸模式为步入低谷的纸质媒体注入新的活力,是延续纸媒生命力的有效方式。
京华时报总负责人李洪洋说:“云周刊只是京华时报数字化的第一步,云周刊模式将逐步应用于报纸所有内容,实现京华时报到“京华云报纸”的华丽转身。也是京华时报在移动互联时代所做出的战略布局。”
京华时报云周刊正式创刊
昨天起,京华时报正式推出云周刊,每周四随本报发行,每期4个版,分为封面新闻、视频、应用和购物四部分内容。
其中,封面新闻版主要报道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视频版主要为娱乐和体育视频,将文字和图片很难精确表述的新闻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版以推荐和介绍目前智能手机平台上的软件、游戏及服务为主要内容;购物版为读者精选应季的热门商品,与电子商务完美结合。
京华时报云战略中心副主任王思伟表示,从内容上说,云周刊将平面新闻立体化,纸媒内容多样化,单向传播互动化。从经营上说,云周刊将平面广告生动化,纸媒营销网络化,客户利益最大化。
云报纸有何意义?
传统媒体插上翅膀
《京华时报》“云报纸”使传统报纸插上了移动互联的翅膀;这是一个巨大的颠覆,它颠覆了传统报纸新闻采集、编辑整合和广告展现等一系列的生产方式;这是一个壮烈的蜕变,它使濒于死亡的报纸,获得了新的生命;如果说,今天的报纸活在互联网里,那么,云报纸的产生,使互联网活在报纸上。
《京华时报》云报纸将有前后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即新闻+宣传+服务+广告;后端则架设在“云”上,构建一个无远弗届的虚拟社区,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和立体整合需要。
云报纸——一个崭新的媒体方式的开启
实现“一纸读天下”
继云计算、云网络、云数据、云处理的诞生之后,整个社会开始“漫步云端”,媒介传播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京华时报独创“云报纸”概念,将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以全新的形式融为一体,突破了两者“非此即彼”的关系,创造了“非你不可”的概念,平面媒体无网络媒体不丰富,网络媒体无平面媒体不实际。
云报纸,实现了“数据库”式的平面媒体展示,让读者真正实现“一纸读天下”。
颠覆纸媒表现形式
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图片,经过“云计算”,即可查看此图片所链接的详细内容。云报纸将纸媒体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相融合,彻底颠覆了纸媒的展现形式、传播方式及运营模式。
未来的《京华时报》还是报纸,但它将成为一份平台型的报纸,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将把编采的智慧、读者的智慧、大家的智慧,汇聚在一起,从新闻生产转向全方位的新闻及资讯的服务。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8/11092443779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9 11:25
【案例】
《纽约时报》采用数字编档存储秘密资料库
2012年05月16日11:59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赫芬顿邮报》5月14日报道,资料室是报纸业里很传奇的一个部分——大量的照片库、剪裁存档文件以及各类信息中心都包括在内。作为报刊杂志业新闻工作历史的象征,资料室是很难被取缔的。然而,在这个数字时代,它也难逃日益消逝的危险。
Tumblr的用户窥测了其中最有名望的一间资料室:那是属于《纽约时报》的。这间资料室隐藏在远离《纽约时报》豪华摩天大楼的一幢建筑的地下室中。在网上曝光的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排又一排的文件柜。当然,在这些柜子里,都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宝藏”。所以,《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纷纷向这种物理存档方式致敬。
时报的一名图片编辑Darcy Eveleigh说道,“你不能接触数字化。”
所谓的“资料室看守者”杰夫-罗斯(Jeff Roth)告诉制片人称,资料室已经频繁遭受到消失的威胁。他说,“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试图取缔资料室。”
然而,幸运的是,时报似乎决定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它制作了一个精美的Tumblr空间,里面包含所有从资料室获取的图片,并且被恰如其分的称之为“生动的资料室”。这项举措对记者大卫-邓来普(David Dunlap)所说的极大程度利于存档工作,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尊重,他说:“所谓资料室的价值正是在于它所保存的那些秘密。”
(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6/11592442517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9 11:27
【案例】
英国星期日太阳报前景成疑
2012年05月18日16:37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传媒周刊》报道,新闻集团旗下畅销英国小报《太阳报》于2月26日发行其周日版《星期日太阳报》。该报成为报业市场上销量最好的报纸,并被出版商誉为“30年来最重大的报纸发行”。
报道称,该报在第一个完整的月内(即2012年3月)的平均销量高达240多万,超过其强劲对手约60万份。其第一期的广告版在宣布发行的2天内全部售完,而包括Sky、02、Weight Watchers和William Hill在内的知名品牌如今也经常出现在版面上。
尽管如此,该小报在其创刊喜迎320万份的情况下,依然需要稳定销量。据星期五(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星期日太阳报》是4月份整个报业中销量下滑最严重的报纸,其平均销量跌至229.7441万份,下滑5.3%。目前,其平均每周销量也已低于前新闻集团星期日小报《世界新闻报》,它2011年6月的销量为266万份;但在7月时,因电话窃听指控而关闭。
据称,《星期日太阳报》的发行量依然是其对手《星期日镜报》的两倍还要多,其商业性也很强;《Fabulous》增刊也吸引了大量新广告商,如Aciete de Olivio、宜家Ikea、Vimto、卡森波兰PZ Cussons和CSL Sofas。
然而,《星期日镜报》的封面标价为1英镑,是《太阳报》50便士标价的两倍。由此看来,目前这两种报纸的销量收入基本相同。一些传媒代理担心,如果《星期日太阳报》的标价上涨,其发行量可能会继续下跌。
新闻国际的常务董事保罗-海耶斯(Paul Hayes)表示,“10个星期以来,《星期日太阳报》一直都很成功,读者和广告商也很支持这份星期日版报纸。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看到广告商正在增加《Fabulous》杂志上的同比预算。”他说,“我们真正提出了发行7天的提议,与以往相比,这将为广告商提供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机会和弹性。”
根据对《太阳报》预计7天总发行量(1530万份)的《星期日太阳报》读者群的调查研究(2012年4月,IPSOS媒体),13%的读者只阅读星期日版,这一数字大约是200万成年人。深入研究其读者群还会发现,与星期一至星期六版相比,星期日版则吸引了更多女性读者(49%比42%);星期日版读者观众也更加倾向于年轻人(43%比35%)。而每份报纸的平均读者数量也更多,这也反映了高兴趣水平。
(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8/16372443916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4 00:52
【案例】
中国报业发展概况
中国国情-中国网
时间: 2011-06-29
崔保国 任姣洁
2010年,中国报业最值得注目的事情是报业广告出现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增长,各种数据显示报业广告增长率接近19%,甚至超过电视广告收入和整体广告市场的增长率。虽然报业广告市场还处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但其发展仍令人不可思议。同时,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尤其是微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终端等的出现,在大大拓展新闻的传播形式与时效的同时也给中国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以预见,这种挑战将会成为一种长期威胁。
2010年是中国报刊体制深化改革的一年,中国报业内部的产业规模与竞争格局仍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报业在应对新媒体冲击时作出的一系列应对举措,为报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2010年中国报业的产业规模
2010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赢得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增长,且出现了报业广告跑赢整体广告市场的现象。CT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报纸广告刊登额增长率为18?9%,显著高于2009年同期的6?2%,也高于同期广告市场整体和电视广告的增长率。如此高的报业广告增长是始料未及的,表明报业广告市场已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当然,2010年全国各区域的报业市场发展也不平衡,南方城市普遍较好,北京等北方城市的情况并不乐观。
在新媒体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述增长态势对中国报业而言相当可观。但是仔细分析每月情况发现,前四月增长显著,使上半年增长率达21.9%。但从5月开始增长速度减缓,只有11月、12月恢复到20%的水平。由此可见,2010年上半年的高增长率是基于2009年同期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基数较低的恢复性增长,而第四季度的增长得益于房地产、零售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房地产广告在广告市场的低迷及汽车广告、医疗保健广告的增长趋缓,2011年报业广告的增长态势不容乐观。
在报纸广告领域,房地产业、汽车业和商业零售业是其中的支柱行业,CTR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报纸广告收入中,这三大行业所占比重达54.4%,前六个行业的集中度达69%,而2009年的数据分别为53.2%和68.3%。2010年对报纸广告贡献最大的是零售业,同比广告增长32.9%,贡献率达27.5%;其次是汽车行业,同比广告增长38.8%,贡献率达20%。究其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行业复苏与规模发展带来了这两个行业的高增长,使其成为报业广告的主要贡献者。而作为报纸第一大广告支柱的房地产行业,由于受到2010年国家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其广告在2010年只增长了7.7%,对报业广告的贡献率也只有12.6%。此外,娱乐及休闲、医疗保健、家用电器也是2010年报纸广告的主要贡献者,但其贡献率远低于2009年的水平。
在报纸发行领域,据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2010年8月在巴黎发布的信息,“2010年全球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中,中国26家报纸(其中大陆25家、台湾1家)进入百强行列,连续第五年占据榜单的1/4强,在世界付费日报前百名排行榜中仍处于第一的位置。
在报纸零售领域,世纪华文对全国42个大中小型城市的报纸发行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报纸零售发行市场中,都市综合类日报仍然高居榜首,市场份额达到64.7%,同比高出4.5个百分点。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第三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位,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时政类报纸市场份额同比降低了5.2个百分点,从第二位跌至第三位。此外,财经类报纸与IT类报纸2010年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
二 中国报业的产业规模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定价总金额为351.7亿元,报纸出版(包括相关广告业务)总产出为646.0亿元,实现增加值280.4亿元,营业收入627.6亿元,利润(结余)总额70.4亿元。
在报纸出版领域,2009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均低于2006、2007、2008年三年的数量,同比下降0.31%。
虽然新闻出版总署还未公布2010年中国报纸出版种数数据,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2010年4月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经验交流会在辽宁举行,会议的重点是在全国启动报刊退出机制。2010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报刊出版综合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要求报刊每三年实行一次末位淘汰,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区域(省区市)报刊总数的3%。由此可以预见,2010年及以后我国报纸出版种数将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
在报纸出版结构方面,2009年与2008年的情况基本相当,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在报纸印数方面,2009年报纸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报纸出版总印数为439.11亿份,总印张增加到1969.4亿印张。报纸总印数相比2008年有所减少。虽然目前还无法获得2010年报纸印数、出版结构等数据,但2009年下半年,国内新闻纸主导价格为3950元/吨,2010年一季度上调为4400元/吨,而从4月开始,市场价格已分批分区域上涨至4700元,有些甚至已上调至5000元/吨,这必将使得各家报社的成本支出明显上升。从正常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的报纸印数也将会受新闻纸价格及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减少。
在报纸分布领域,2009年省级报纸虽然在出版种数方面略低于地市级报纸,但报纸总印数仍占全国的54%,依然稳坐全国报业第一的位置。地市级报纸出版种数位居第一,占全国的44.97%,但是报纸总印数较低,占全国的31.16%。排在其后的是全国性报纸,出版种数为225种,总印数为63.86亿份。
三 报业集团上市情况
目前,我国上市的报业企业主要有新华传媒(600825,上海交易所)、博瑞传播(600880,上海交易所)、北青传媒(01000,HK)、粤传媒(002181,深圳交易所)、赛迪传媒(000504,深圳交易所)和华闻传媒(000793,深圳交易所)。这六家报业上市公司2010年经营具体情况。
报业主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并不高,利润率也不乐观。
我国上市的报业集团采取将公司的经营资产剥离上市的方式,为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采编业务——新闻内容并不允许作为资本交易的对象。而对传媒业而言,内容产业才是其核心价值之所在。将核心部分切分后,“把它们叫做报业公司,不如把它们称呼为拥有平面媒体的广告公司更准确些”。
这种“两分开”的运作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及上市公司制度存在很多差异,从而导致传媒企业价值链的人为割裂,以及媒体资产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制度欠缺。此外,还致使交易价格无法明晰计算,相应的评估手段缺失等。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上市报业集团不仅经营绩效偏低,而且还出现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关联交易问题频繁等诸多弊端。
此外,我国传媒业的区域和行业分割严重制约了传媒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得传媒上市公司跨区域跨行业的收购兼并困难,尤其是报业传媒公司受到的制约最大。
新华传媒在201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净利润同比下降11.2%,报纸发行广告业务收入下降12.2%,毛利率下降1%,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公司业绩下降幅度为11%。赛迪传媒境内上市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已沦为*ST股。相比而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高的华闻传媒,采用的是多元化经营发展策略;博瑞传媒的经营领域不仅涉及报刊,还涉足广电和网络游戏领域。可以看出,报业上市公司为了快速成长,已开始努力拓展成长空间,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四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报业数字化转型是各大报纸的经营主题。随着手机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展现出越发强劲的传播态势,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始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力量为未来发展谋篇布局,以此拓展自己的成长空间。
2010年,报网融合态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很多报纸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7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推出了网络版《羊城晚报》。与电子版的最大区别是,网络版是即时更新的,主要发布羊城晚报记者采写的尚未见报的动态消息。
10月,《齐鲁晚报》表示,《齐鲁晚报》将借鉴新的传播方式,做自己的网站,尝试全媒体。
《扬子晚报》在2009年6月率先推出了“扬子招考飞信”,以移动飞信的免费短信方式,向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发布录取分数线、各校投档线、平行志愿的征求等重要信息,订户突破了10万人。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对集团旗下18家媒体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了统一整合,建立了集文字、图像、音视频为一体的立体传播体系,传播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户外传媒、电信呼叫等形式。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9月组建了主营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的浙江竞合传媒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浙江竞合传媒有限公司投入运营的LED总屏数达26块。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10年5月31日启动报业多通道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作为生活报传媒集团地方版,齐齐哈尔等八家地市报社和有关晚报加入该平台。通过即时、互动的传输功能,打破各报社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了各报的采编成本,实现了新闻“一次制作、多次传播”。
此外,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报业单位专门针对iPhone,开发了在线新闻应用,取名为“解放新新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汉王合作力推数字阅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针对苹果公司发布的平板电脑iPad,开发了客户端阅读软件,使用户能更加方便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
2010年,随着3D电影《阿凡达》的热映,通过图片呈现立体效果的3D报纸开始出现。继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后,我国《十堰晚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也相继推出3D报刊,掀起了2010年出版3D报纸的浪潮。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委员会主任梁勤俭认为,3D报刊的特点是有内容、有广告、有创意、有突破,传递给受众的信息也比平面媒体更立体、更直观、更丰富。正是这种新颖的视觉感官体验和立体的表现效果,使得读者不再单凭自己的好恶蜻蜓点水似地翻阅报纸,而是主动去品味,阅读时间延长,从而提升了新闻与广告的传播效果。
当然,3D报刊的推出,带来了报纸制作成本的上涨,比如眼镜费用、纸张费用、技术研发成本等。而且3D图片的制作时间较长,会延误报纸新闻的时效性,暂时还很难满足日报的图片需求。此外,读者阅读3D报纸时需要佩戴眼镜很不方便舒适,3D报纸在发行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因此,3D报纸是否会成为报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五 展望中国报业的2011
2011年报业发展的趋势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二是报业改革的进程时间表;三是报业广告的重点行业的景气情况;四是新媒体的增长情况和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对于不同区域来说,还取决于区域和城市的广告趋势以及报纸、电视与新媒体的竞争态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中央已经发布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央正式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来发展,这对报业来说应该是利好消息。因此,“十二五”期间传媒业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关于报业改革的进程,新闻出版总署主管报刊的副署长李东东在考察天津新闻出版情况时强调:“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现在,出版社改革即将完成,报刊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全国已有1069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单位。下一步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报刊改革,推动报刊结构调整,治散治滥,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发展模式,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李东东还说,在指导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中央和省级党报党刊所属报刊、党政机关所属报刊、企业主办和参与主办的报刊等先行改革;时政类报刊则要继续推进宣传、经营业务“两分开”。
2011年1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要深入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一律在2012年上半年前完成或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同时,要加快推动完成转制后的出版单位深化改革。已完成转制的新闻出版企业要及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条件的要进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打造一批世界知名的国家级骨干出版传媒企业、印刷复制企业和发行物流集团,加快新闻出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建设国家出版传媒主力‘舰队’。”
从宏观形势看,经济发展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保持。在维持稳定的大主题下,新闻报刊业的改革进程不可期待进程太快。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环境的变化对报业的影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近几年的状况看,这不会是一个激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2011年这一过程仍将继续,报业目前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至少在3~5年内报业发展还不会出现急剧下滑的现象,但报业要保持2010年的高增长趋势也将会很艰难。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1-06/29/content_23838054.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4 09:57
【案例】
美国多家报纸打造全媒体传播经营体系
2012年05月22日15:01 新华网
自2008年以来,受新媒体和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多家闻名于世的百年大报停刊转型。2009年3月,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成为美国首家只出网络版的大报,一个月后,百年名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正式停止日报印刷,转而改为在线新闻。华尔街的一名评论员说:
"纸媒被网络等新媒体逼得走投无路,有点像母亲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来,却反被孩子给掐死了!"
实际上,传统媒体并没有完全走入绝境,只是面临新的挑战。多数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转型,以求适应新趋势,从而在新媒体时代"突围"。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在打造多媒体、全媒体的传播、经营和事业发展体系。
美联社认为,"内容为王"仍是媒体行业的普遍法则,新媒体仍需要通讯社的服务。过去几年,美联社在新媒体领域频频出招。先是建立数字合作社,实现内容整合,为美联社新闻寻找新的数字出版终端和收入源。其做法是把会员报刊的新闻信息内容加以整合,制作出灵活多样的新闻内容便于不同平台使用。这一战略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移动新闻网。这是一个针对智能手机提供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网络平台,它把美联社的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与会员报刊的地方新闻相结合,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入平台获取新闻。
为解决网络上的版权保护难题,美联社还推出新闻Registry平台。利用这个技术平台,美联社可对其所有新闻内容设置标签和版权信息,并能对互联网上所有使用其新闻的行为进行跟踪。任何第三方或用户均可通过新型数字平台和设备找到并使用美联社的新闻内容,同时,内容提供商可以从中获知哪些新闻受到读者热捧,并根据用户的喜好来研发新产品,开发收入源。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付费财经报纸,2007年6月被新闻集团收购。新闻集团下属的道琼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欣顿曾对媒体说,《华尔街日报》的梦想就是要做到内容收费,而且每个平台上都要收费。如今,这一梦想已基本实现:纸质报纸、网络版、新媒体iPad版本以及专属的金融终端,每一个平台都是利润来源。
《纽约时报》去年年初开始在其网站使用计量收费系统,这个系统允许读者每月浏览一定数量的新闻,超量阅读则需收费。这种计量系统设计目的在于用免费文章吸引读者,读者想要获取更多内容时按量收费。
此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去年1月初还集体融资支持一家名为Ongo的公司推出个人订制新闻服务,尝试推行读者付费浏览网络新闻模式,读者每月订阅价格约为7美元。其基本订阅计划包括美联社、《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的文章,以及《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部分内容。用户还可以增订《卫报》等媒体的新闻,每增加一处新闻来源需多支付99美分。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22/15012445808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6 09:59
【案例】
深圳特区报今迎30周岁生日
2012年05月24日10:09 深圳新闻网
30年前的今天是深圳特区报创刊的日子。昨天晚上,主题为"特立三十载,报春第一枝"的深圳特区报报庆30周年答谢晚宴在大中华喜来登举行。市几套班子领导、市老领导、社会各界的嘉宾、通讯员代表、读者代表等600余人和深圳报业集团员工共同参加了特报的"生日派对"。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在致辞中说,深圳特区报有幸生在一个以改革为使命的城市,30年来勇立改革的潮头,传播春天的信息,忠实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在深圳特区报的发展历史上,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特区报一代又一代的报人传承、坚守、付出,不断开拓创新,才有今天的成绩。他希望深圳特区报在未来的日子里,要继续担当深圳报业集团的领头羊,带头尝试、探索、实践"一报一网"、"报网联动"、"报网融合",从传统媒体向现代的全媒体飞跃。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在致辞中感谢30年来中央、广东省以及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深圳特区报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他表示,当前,报纸面对的媒体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圳特区报将继续坚持"报道改革强音,传播权威资讯",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大局;坚持"新闻立报、文化强报、服务兴报、品牌盛报",着力"办一份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打造一流现代传媒;坚持改革创新,以报网融合与一体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胡谋在致辞中向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寄望深圳特区报继续为时代立言、为时代立心、为改革呐喊,在新的媒体格局中继续敢闯敢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开拓能力,全力打造一流现代传媒,争当中国传媒的领头羊。
"特报公益慈善基金"启动仪式也在昨晚的"生日派对上"举行,著名导演陆川等知名人士被聘请为首批传播大使。据了解,"特报公益慈善基金"成立最主要职责之一,是发起和组织深圳首届"公益金百万行"活动。该活动将于7月8日在深圳湾畔起步,深圳市民将通过健康步行的方式,募集公益善款,用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据市关爱办负责人介绍,"公益金百万行"活动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力争打造成为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全民参与的公益慈善活动之一。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24/100924470893.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7 00:48
【案例】
惰性文化尝苦果——以传统报业的衰落为例
原作者: 范东升|来自: 《 人民论坛 》(2012年第15期)|
被调查的报人几乎一致承认,报社内部存在两种势力的冲突:一些人主张加速数字化的转型,另一些“在血液里浸透着油墨”的人则固持报纸传统理念和运作方式
范东升
阻碍报业创新的“惰性”文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报业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报业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居统治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自广播电视相继问世之后,报纸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据美国报纸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业发行总量已开始走向下行道。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发展群雄并起,世界传媒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传统报业走向衰落的过程大大加速。
自2008年年初起,在有世界报业帝国之称的北美和欧洲,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传统报业遭受重创,数百家报社倒闭,许多报业集团陷入经营困境,数以万计的报业从业人员失去工作。拙著《拯救报纸》一书中列举了大量资料数据,描述了这次报业危机的惨景。令人沮丧的是,直到今天,美欧报业总体上仍无起色,西方的媒体同行们还在晦暗不明的处境中艰难地探索。美国报业的总体广告收入连年下跌,2011年纸媒广告收入总额只有207亿美元,略高于1951年的195亿,即倒退到60年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从传媒转型的标志看,一些重要指标已达到临界点:据国外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预测,2012年美国网络广告额将第一次超过纸媒广告;在iPad上市不到两年的短暂时间内,美国使用iPad等数字终端的用户在成年人中已占29%,使用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已达到48%。而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使用的媒体应用程序(apps)等数字产品,在形态和质量上大步跃进,所创造的多媒体用户体验远胜于纸媒。
美国皮尤研究所对分属6家报业集团的38家报社进行调查,提出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该报告对5年后美国报业前景的描绘是相当黯淡的:一些日报只能改为每周2—3次出版甚至改为周报;报社将进一步裁减采编人员;一些报纸将不得不停业关闭。
在这份以探索报业经营模式创新为主题的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项结论是: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难点与障碍,并不在如何创新营收方式,而在于传统报业普遍存在因循守旧、畏惧变革的企业文化。被调查的报界人士坦率地承认,在报社存在一种阻碍创新的“惰性”文化。虽然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技术变革已有15年,但是报社出版人仍然不知道如何着手实行转变。许多报界人士明白开拓新媒体有利于报业未来的生存,但却强调“我们今天还要吃饭”。他们一方面承认报业已经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另一方面又认为“创新模式”的成功几率只有10%,担心为着10%的成功率去冒险,90%会加速企业的衰亡。
被调查的报人几乎一致承认,报社内部存在两种势力的冲突:一些人主张加速数字化的转型,另一些“在血液里浸透着油墨”的人则固持报纸传统理念和运作方式,他们倾向于否认报业面临衰败的严重形势。一位被调查的报社负责人说,你可以换掉报社的领导人,可以随意挥动指挥棒,但结果是,你的队伍还是按兵不动。“最大的困难就是试图去改变”。报社不乏传统型的操作人才,却缺乏甚至流失掉懂得新媒体的创新性人才。一位管理者说,“了解新媒体环境和知道怎样采取措施去适应它,这是非常不同的两回事”。企业的惰性文化导致发展停滞,这份报告指出, 柯达公司不幸破产的结局就是前车之鉴。
报业并非未曾得到过历史机遇的青睐
实际上,报业并非未曾得到过历史机遇的青睐。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报业比很多其他行业的大公司和政府部门捷足先登,首先试水互联网。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以及《波士顿环球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其他主要报纸的网站,先后在1995年和1996年创办。 据美国报纸协会2002年的调查,在提供地方新闻和信息方面,美国报纸网站超过雅虎等网站成为第一来源。
在利用互联网方面, 报业具有财力、人才、技术、信息资源等多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初出茅庐的互联网行业本身也是在传统媒体密切关注乃至推波助澜之下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按理说,报业本应引领媒体技术变革潮头并大有可为,但事实上,在随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报业却坐失良机,形势发展完全出人意外。
在这个十分短暂的时期内,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从Yahoo到Google ,从Blogger到Youtube,从Facebook到Twitter , 从kindle 到iPad,人类社会闻所未闻的新型传媒形态和平台横空出世,令人目不暇接,传统媒体所依存的受众与广告市场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以传媒霸主地位自居的美国报业集团,却在新媒体技术变革面前应对迟缓,几乎虚度了十年光阴。眼看着一个个稚嫩的竞争对手在短短几年之内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产业地位,夺走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传统报业反而日益陷入经营困境不能自拔。
导致今天如此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报业内部普遍存在阻碍和抵制创新的“惰性”文化。
美国新闻研究所2006年提出的《下一代报纸》研究报告中已经指出,传统报业由于自身形态、功能、历史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固定的生产程序,产生了一种“障眼物”,使它们很难理解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不到一代人之前,报纸还是最高水平的信息载体,也是唯一最广泛的引导公众的信息提供者。这种垄断地位十多年前已经动摇,但是报业仍然有一种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主流媒体”的虚幻感。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根据产业史的研究指出,很多传统企业对于新技术应对迟缓或失误,并不是由于不够明智和头脑固执,而恰恰是由于他们囿于以往成功的经验和由此形成的行为习惯。那些企业通常会犯两个错误:一是不能调整资源配置去探索新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二是在投入资源制作新产品时,太像旧产品的生产模式。
而大多数的报纸正是跌入同样的陷阱,即只是把网站和其他新媒体平台看作是纸媒内容的机械延伸和某种附加的发布渠道,忽视了自身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编辑方针和赢利方式的创新,不懂得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潜在客户资料采集”、目标性直接营销等 ,也始终严重轻视搜索、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移动网络等一系列新媒体形式和新信息平台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提供的市场机会。大多数报纸忽略了并不经常阅读报纸新闻的公众的巨大需求,也没有认识到公众现在已经具备了创造、上载、共享大量信息的能力。
由于这种盲目自满的惰性文化的困扰,报业不仅无法吸纳新媒体技术精英,反而不断流失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时至今日,在全世界的报业集团中,对新技术研发方面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即使偶有尝试也难以持久,鲜见成效。
报业存在惰性文化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报纸多年来一向被看作是收益稳固和高利润的行业,是可以源源不断挤出现金的“金牛”。在报业危机之前,美国上市报业集团的平均利润是20%,而在财富杂志评出的500强企业中,平均利润只有11%。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过去的这种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惰性文化的宿命中沉沦,还是在危机警示中奋起
由于东西方报业发展阶段不同,国内报业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和宝贵的上升空间,但美欧报业的衰落也令人明显感到阵阵寒意。虽然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仍在不断推升中国报业的广告收益,但是与美国同行一样, 新一代年轻读者群的集体流失,是中国报业无法回避的、最大的潜在危机。
中国报界读懂美国报业“十年蹉跎”的历史教训了吗?中国报人是将在惰性文化的宿命中沉沦,还是在危机警示中奋起,拒绝重蹈他人覆辙,决然改变自身,走上创新转型之路?
笔者曾在新浪微博上说过, 就我个人的经验,纸媒转型之难,难在有权者无识,有识者无权,有识有权者无钱,有识有权有钱者无可用之人。这里再加上一句,即使以上数者兼备,还要有创业者敢担风险的勇气。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世界报业进一步发生根本转变的时期,中国报业能否抓住这最后的历史机会,焕发活力,顺利转型,人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代院长,教授)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 ... _1057266.htm?div=-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7 10:33
【案例】
李星文:
美国2012年发行量最大的三份报纸:华尔街日报211.8万份,今日美国181.7万份,纽约时报158.6万份。其余报纸都在百万份之内。它这前三名的发行量还赶不上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8 20:11
【案例】
mediaview:
看完,觉得跟老罗的牛博网发展历程有点相似,只是后者还在发育时就被阉了。 ◆◆@媒介评弹:【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封面解析互联网第一报】创办几年拿下普利策,CJR杂志封面文章全面解析赫芬顿邮报的背后,标题“六度聚合”源自六度空间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地球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去年网聚5400万评论即是一例。http://t.cn/zOHKuUb
百度百科链接http://t.cn/asAO54
轉發(24)
|
評論(7)今天17:57
來自新浪微博
Cover Story — May / June 2012 Six degrees of aggregationHow The Huffington Post ate the Internet
TAGS: Arianna Huffington, David Wood, Jonah Peretti, Ken Lerer, Paul Berry, Pulitzer Prize, The Huffington Post
Of the many and conflicting stories about how
The Huffington Post came to be—how it boasts 68 sections, three international editions (with more to come), 1.2 billion monthly page views and 54 million comments in the past year alone, how it came to surpass the traffic of virtually all the nation’s established news organizations and amass content so voluminous that a visit to the website feels like a trip to a mall where the exits are impossible to locate—the earliest and arguably most telling begins with a lunch in March 2003 at which the idea of an online newspaper filled with celebrity bloggers and virally disseminated aggregated content did not come up.
The invitation for the lunch came from Kenneth Lerer. He was 51 and casting about for something new, having recently left his position 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for communications at AOL. Lerer was a private man who was nonetheless comfortable in the presence of powerful people with whom he had earned a reputation for honing images in disrepair, most famously for the disgraced and subsequently rehabilitated junk bond trader Michael Milken. Lerer had made a good deal of money and a good many friends after having first made a name for himself in the quixotic 1974 New York senate campaign of Ramsey Clark (for which he was hired by the chairman of this magazine, Victor Navasky, who later recruited him for CJR’s Board of Overseers, which has no say in content). Lerer was splitting his time between New York and skiing at his vacation home in Utah when he came across a new book by a young sociologist, Duncan Watts. The
book was called
Six Degrees. Lerer was so taken by it that he took Watts to lunch.
He brought the book with him and Watts would recall that the copy was dog-eared, the flatteringly telltale sign of a purposeful read. Lerer had a plan and he wanted Watts to help him. He had set himself an ambitious target. He wanted to take on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He told Watts: “I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is somewhere in these pages.”
Nine years and one Pulitzer Prize later, what is the phenomenon that lunch set in motion? How is it that The Huffington Post, at turns celebrated as the savior of its parent company and decried as a glitzy thief of journalism produced by others, has come to matter?
Before its purchase by AOL in February 2011, HuffPost was not a property that had produced much in the way of revenue; it had posted a profit only in the year before the sale—the amount has never been disclosed—on a modest $30 million in revenue. Aside from scoops from its estimable Washington bureau, it did little in the way of breaking stories, the industry’s traditional pathway to recognition.
Huffington Post, which had mastered search-engine optimization and was quick to understand and pounce on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had been at once widely followed but not nearly so widely cited. But that is likely to change now that it can boast of a Pulitzer Prize for national reporting—the rebuttal to every critic who dismissed HuffPost as an abasement to all that was journalistically sacred.
Arianna Huffington liked to boast that the site that bore her name had remained true to its origins. The homepage’s “splash” headline still reflected a left-of-center perspective; it had thousands of bloggers, famous and not, none of them paid; and while there was ever more original content, especially on the politics and business pages, the site was populated overwhelmingly with content that had originated elsewhere, much of it from the wires (in fairness, an approach long practiced by many of the nation’s newspapers). But Huffington Post had evolved into something more than the Web’s beast of traffic, blogging, and aggregation. These days, Arianna Huffington has a regular seat at the politics roundtable, which speaks not only to her own facility on TV but also to the prominence her organization enjoys.
Power can be felt, even if it defies measurement. By the winter of 2012, Huffington Post could lay claim to a widely shared perception of its growing influence—the word Huffington prefers to power, which, she says, sounds “too loaded.” For better or, in the eyes of its critics, worse, Huffington Post had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a media institution of consequence.
It was possible to draw all sorts of conclusions from data about “HuffPo,” both flattering and not. Yet two numbers in particular stood out for what they suggested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at Huffington, Jonah Peretti, and the host of that first lunch, Ken Lerer, had built: 40 million and 19,000. The former is the number of unique visitors who came to the site in January. The latter is the number of names in Arianna Huffington’s contact list.
Each represents a network that together constituted something far greater than what each represented by itself—an aspiration: the potential power that comes to those who can build, nurture, and harness a network that is at once vast and loyal.
Emphasis on potential.
1. Connected
Duncan Watts, an Australian who had come to Cornell for graduate school, was 32 and possessed a disposition that could be mistaken for curmudgeonl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Web had proven a boom time for social scientists, who could suddenly perform all sorts of research on large samples in very quick time and at relatively little cost. The result was papers and conferences and books that, in Watts’ view, transformed sociologists into engineers. Time and again, people approached Watts with questions for which he could offer only the maddening answer of “it depends.” This did nothing to make sociologists popular. Nor did it stop all sorts of people from coming around, among them Ken Lerer.
Six Degrees examined the nature of what Watts called “small worlds.” The conceit—later to be adopted by fans of Kevin Bacon and playwright John Guare—had come from a 1967 experiment by the social psychologist Stanley Milgram, in which he tracked the number of connections it would take for a letter to reach a certain recipient unknown to the original sender. The answer: six. That conclusion suggested that it was possible for any one person to reach any other person in the world by establishing a network of diminishing familiarity—start with a friend, then a friend of a friend, and so on—until the connection was complete. That premise had fueled the study of what Watts called the “science of networks,” one that dated to the 18th century and which had over time drawn in a host of scientists who seemed to think all things could be measured. And if they could be measured, they might be graphed and charted in a way that revealed patterns that could, in an ideal world, be replicated.
Perhaps the dream of creating vast networks of connected strangers was possible, if only one could identify the proper links. Or, in the parlance of the network world, making weak links into strong ones.
Watts’s book was filled with images and drawings that could be confounding—how many threads are necessary for connecting a mass of buttons in a way that created a button network?—yet tantalizing, especially, it seemed, for someone trying to find a way to take on one of the nation’s most powerful lobbies.
Still, networks were eternally undermined by the inevitable force of randomness. It was one thing, say, to go to a baseball game and hear the stirrings of rhythmic clapping that then cascade around the ballpark so that quickly everyone is clapping in unison. A powerful thing to behold—so much so that an inning later, you yourself might want to start the whole stadium clapping. Maybe the person to your left joins in, and maybe five or six others do, too. Until the clapping dies. In Watts’s view, networks were a wonderful phenomenon to observe, but all but impossible to replicate. Why did everyone in the ballpark feel the desire to join in the clapping in the sixth inning but not in the seventh? What was different? Could you somehow recreate the precise conditions that made that ephemeral but resoundingly successful sixth-inning network happen?
Watts doubted it. There were simply too many variables at work. Still, you could, in theory, try something: Start to clap, see if anyone joins in, stop if they don’t, wait for a new set of conditions to arise—another player to bat, a runner reaches second base? Or third? In other words, experiment, and measure the results as they occur, all the while adjusting, tweaking—try clapping louder, say, then faster, maybe adding a chant—but do so having accepted the likelihood that animates work for all scientists: failure.
Ken Lerer listened, and he was not deterred. Networks did, in fact, occur—vast networks through which previously disconnected people suddenly found themselves joined together, perhaps to share an idea, a song, a sentiment, a cause. Why not then try to create a network that could challenge the vast and powerful and sustaining network of the NRA?
“I know the answers,” Watts told him. “I am confident they are not there.” Then, having deflated Lerer, Watts threw him a lifeline: “Maybe my friend Jonah can help you.”
Jonah Peretti was 29 and had already earned a reputation as something of a wise guy. He had been a technology teacher at a New Orleans private school when he was admitted to a graduate program at MIT. His plan was to study ways networks might foster communication among teachers, but got sidetracked midway through his master’s thesis. In 2000, Nike was inviting customers to create footwear with personalized wording. The company had been criticized widely for selling sneakers made by desperately poor people in impoverished countries. Peretti, tall, skinny and bespectacled, submitted his request: He wanted his sneakers emblazoned with the word SWEATSHOP. Nike declined. At which point, Peretti did a clever thing: he e-mailed.
Nike replied. Back and forth they went: Peretti pressing his request; Nike, grasping at excuses, going so far as to refuse on the grounds that “sweatshop” was slang and therefore not permissible. Peretti, citing Webster’s, insisted it was not. He ended the exchange with a final request: “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a color snapshot of the ten-year-old Vietnamese girl who makes my shoes?” What happened next represents one of those moments in which the tectonic media plates experienced a subtle but profound shift: Peretti offered the e-mail trail to Harper’s. The magazine declined. So, on January 17, 2001, Peretti forwarded the e-mails to 10 friends. Those friends, in turn, forwarded the e-mails to other friends and before long, a lot people who had never heard of Jonah Peretti—some of them in Australia—were sending around his e-mail conversations with Nike.
Less than two weeks after he first forwarded the e-mails, 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 published a story about the exchange.
Salon soon followed. Then
Time,
The Village Voice, and
The Independent and
The Guardian in London. Years later, Peretti would recall the sensation of watching something he had originated spread so widely that it would culminate in his appearance on the
Today Show with a chagrined representative of Nike. “Every person who’s made something that’s gone viral remembers the experience with glee and disbelief,” he says. “Part of it feels powerful and part of it feels like magic—I just did this little thing and a big thing happened.”
To his credit, Peretti completed his thesis on teacher communication, but his mind was elsewhere, looking for ways to replicate the sensation he had experienced with Nike. He left Cambridge and moved to New York, where he started a laboratory for what he called “contagious media.” At Eyebeam Art & Technology Center, Peretti, together with like-minded friends including his sister, Chelsea, an aspiring stand-up comic, produced what would come to be regarded as early independent benchmarks of virality: blackpeopleloveus.com—in which white people try to ingratiate themselves with black friends in a manner so compellingly offensive that it earned a
piec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breakup hotline,” a telephone number and accompanying website for women attempting to rid themselves of unwanted suitors. “I was trying to have an impact on culture,” Peretti says.
Where Watts believed in “embracing” randomness, Peretti nodded to it but had seen that he possessed a talent for improving the odds of a viral launch. Watts would later say, “Basically, he’s a prankster.”
Which was why he thought Peretti and Lerer should meet.
S
topthenra.com did not, in the end, stop the NRA. The goal was to ensure that the Clinton-era assault-weapon ban would not expire in September 2004. And though the ban did end—Congress simply avoided voting on it—Lerer would remain pleased with the effort. (Later that year he donated the site to the Jim Brady gun-control campaign.) For Peretti, the experience provided important lessons. He had learned through the Nike saga how essential a role mainstream media played in adding legitimacy to a viral meme, a lesson underscored by Lerer’s PR skill. But there was something more, a point that Watts had raised early in his book.
The problem with Stop the NRA was that it spoke to an audience that was, in Watts’s words, already “clustered.” That audience was akin to a group of friends or colleagues who already knew one another. As an example of “clustering,” Watts cited a science-fiction trilogy by Isaac Asimov, in which Earth is a land of atomized steel caves, as opposed to Solaria, where all communication is virtual. On Earth, everyone whom everyone knows is known intimately, but they do not know anyone else. On Solaria, the connections are vast, but weak.
It is almost too convenient to read that passage and, given the state of the news business in 2003, not think of newspapers as the equivalent of all those steel caves, sealed off and closely bound. In the two generations since the great migration of readers from the cities to the suburbs, the prevailing wisdom in newsrooms was that readers, having abandoned the outward view of the street for the inward view of the backyard, cared only about what was taking place in closest proximity. To work in a newsroom with a strong suburban readership was to be told, time and again, that the metric for success was market penetration, and that looking outward beyond geographical limits of the circulation area was a kind of journalistic heresy. Meanwhile, a whole new way of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was exploding—sending stories and news into those heretofore seemingly impregnable caves, and ending the monopolies on content. Readers may have still wanted their newspapers, but they no longer needed them as they once had.
The alternative to the steel caves, to the “clusters,” was the ephemeral network of Solaria. But where, in the here and now, did that network exist? How could it be harnessed? Peretti, whose stock in trade was the dissemination of pieces of disconnected content, believed he had an answer: He called it the Bored At Work Network. All across the world, he believed, men and women sat at their desks, staring at computer screens, bored senseless. How better to provide a momentary relief from the tedium than to disseminate something so engagingly simple that recipients would take a moment to forward it to friends—Rule No. 1 of the Peretti School of Viral Content: It must be explainable in a sentence.
What was forwarded, of course, reflected something about the sender, which, as Watts pointed out, was why few ever send pornography—not cool. And while a good deal of these bits of content had all the permanence of footprints in sand, every so often the Bored At Work Network would light up, and weak links were instantly transformed into strong ones. A vast network sprang to life.
“It’s hard to reproduce,” Peretti would later say. “It’s hard to understand.” But when it happened, its power was palpable.
Which was why Lerer remained undeterred. the 2004 presidential campaign had begun, and for Democrats there was the growing sense that President Bush, saddled by the increasingly unpopular war in Iraq, could be defeated. Peretti was still experimenting with contagious projects and teaching at NYU’s 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 (ITP) when Lerer called with an idea: He wanted Peretti to fly to Los Angeles to meet Arianna Huffington.
Lerer had met her that year, at a dinner on the Upper East Side. His wife had declined the invitation and Lerer went reluctantly, only to find himself succumbing to the charm that had worked so well for so long on so many people. Lerer though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for Huffington to meet his young collaborator. At that moment, Peretti represented that small sliver of American society who had no idea who Lerer was talking about.
In the fall of 2004, Arianna Huffington was well along in yet another iteration of what her many critics and perhaps even some of her many friends might call the Saga of Arianna.
Very long story short: Huffington, née Stassinopoulos, child of a Greek newspaper owner of inconsistent success, escapes a relatively friendless adolescence in Athens for England, where in short order she joins and becomes a featured member of the Cambridge debating Union and thereby a) discovers the power of words b) meets lots of people and, as a result, c) starts to appear on television d) writes a best-selling book on feminism and e) meets and falls in love with the cultural critic Bernard Levin who, she jokes in what becomes a familiar refrain is twice her age and half her size. She is 5’10”. She breaks off with Levin after seven years; she wants children, he does not. She writes two more books (the second a biography of Maria Callas that results in a plagiarism suit that ends in a settlement with an author that she would later consider a friend) and relocates to New York, where, with the help of such social luminaries as Ann Getty and Barbara Walters becomes so ubiquitous a fixture on the Upper East Side party circuit that in 1983 she is anointed with a profile in New York magazine: “The Rise and Rise of Arianna Stassinopoulos.” Three years later, she marries, seemingly well, the Texas gas and oil heir Michael Huffington, a Republican whose political career she helps guide through his election to Congress in 1992. Then comes Huffington’s unsuccessful 1994 run for the Senate, during which the glowing picture of Arianna as the eager young woman about town devolves into a portrait so calculating that she calls to mind Angela Lansbury in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The marriage ends in 1997—Michael Huffington later reveals that he is bisexual—leaving Arianna with a house in Brentwood she shares with her sister and two daughters, and with a lingering reputation as a woman of somewhat curious opinions on alternative lifestyles and healthy living (she is a fiend about sleep), fueled by her association with one John-Roger, the leader of the cultlike Movement of Spiritual Inner Awareness. Arianna, contributor to the National Review, evolves into a “progressive.” She runs for governor. She gets less than 1 percent of the vote. She returns to writing books—there will be 13 in all—as well as a blog, Ariannaonline, when one morning in the fall of 2004, Jonah Peretti, who had flown in the night before and who had spent the night in the guestroom, comes into the dining room at 7 a.m. to discover that he is her second breakfast meeting of the day.
Laurie David, then-wife of the dyspeptic Larry, soon joins them, and Peretti is whisked along on a private jet for a flight to Sacramento for a rally in support of the Senate candidacy of Phil Angelides. In the course of a few hours, Peretti would watch with wonderment as Arianna Huffington eased herself from setting to setting, all the while making the person she was talking with feel like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world, hanging on every word, never shifting her attention to check one of three BlackBerries. “I loved being a gatherer,” Huffington would later say. “I don’t really think you can make gathering mistakes.”
Peretti saw this talent through a different prism. “Arianna,” he says, “can make weak ties into strong ties.”
He returned to New York to discover that Lerer was already a few steps ahead of him. He wanted to talk about the venture the three of them would embark upon. “I remember him saying things like, ‘We don’t want to build a big website,’” Peretti would recall. “‘We want to build an influential site.’”
2. Sticky
Precisely what occurred at the Huffington home in Brentwood a few weeks later, after George W. Bush’s defeat of John Kerry in 2004, is open to both debate and litigation. The nature of the dispute has to do with who exactly came up with the idea for what would become Huffington Post. All sorts of well-connected people—all connected to Arianna—had all sorts of ideas about how people of fame and influence on the left could make that influence felt. Among the 30 or so people invited—Larry David, Norman Lear, Meg Ryan, David Geffen—was one conservative outlier, Matt Drudge’s associate, the late Andrew Breitbart, who would later
tell Wired that the site was
his idea all along. Two other participants, Democratic consultants Peter Daou and James Boyce, would insist that the idea was theirs, and would six years later sue Huffington and Lerer. The case is pending.
Still, the sense of those assembled was that the left needed an answer to the power of Matt Drudge—the secretive, right-leaning loner who had become the political world’s primary
purveyor of content and opinion—and that perhaps Arianna’s many friends could help. People offered suggestions about how this might work. Lerer, as was his habit, said almost nothing; he had long cultivated the reputation of a canny strategist by being a good listener who waited until everyone else had their say before offering a trenchant opinion. Yet there was one constant in the comments: how to make best use of the growing fascination with blogging.
The phenomenon had with remarkable speed spawned a culture whose chief practitioners celebrated the end of the traditional way information flowed: top to bottom. No longer, the blogging champions claimed, would the power to disseminate ideas and information reside with the legacy news organizations. The Web had made everyone a publisher—even, it was repeated endlessly, the fellow who stayed in his pajamas all day.
Back in New York, Peretti reasoned that to try to replicate Drudge by being like Drudge would do no good. Those competitors who had tried—Drudge Retort,
BuzzFlash—had gained little traction. “You could be 50 percent better but it wouldn’t matter,” he later said. “No one would need it.” Drudge already owned the franchise on what Peretti called “stickiness”—the capacity to have readers return, time and again.
While Drudge was sticky, so too were the bloggers, many of whom presented ideas that could be shared and, as a result, created communities among like-minded people, clusters. Clusters, while tightly knit, tended to grow slowly. Peretti wanted to grow fast.
He had already seen how effectively he could spread content. But the networks he created did not last. Arianna Huffington’s networks did. He had watched her move between networks she had created—no one, he believed, worked harder at it—all the while connecting people in a way that made them feel a part of something. It was not merely making weak ties into strong ones: “She makes her weak ties feel like strong ties.” And that, he recognized, “creates a large network of all kinds of people who feel close to you. That’s really important for power.”
To succeed, he concluded, the site that was to become Huffington Post would have to be both viral and sticky. People would have to feel a connection that brought them back. They would also need to have things they could share with other people. And what better way to take fullest advantage of the blogging boom than to have famous people do it? The blogging world might well hate it, but “they wouldn’t be able not to look,” he later said. “Even the haters would come every day.”
If the site was to be a blog, it had to look like a blog, and for that he would need to build it with blogging software. He chose Moveable Type and set about building a prototype. It was up to Lerer to raise the seed money—$1 million. And it was up to Huffington to find the bloggers. She wanted Arthur Schlesinger; he was a friend. So was Larry David. And John Cusack. And Harry Shearer.
Who wasn’t?
3. Contagious
Eyebeam’s “Contagious Media Showdown” began on Saturday, May 7, 2005, with a series of workshops and the launch of a contest, whose winners would be judged, fittingly, not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ir viral creations but on the metrics: hits, page views, unique visits, unique users, bandwidth, etc.
Submissions included
Cryingwhileeating.com, thebrainfreeze.com, fartingsaucers.com, and the eventual winner,
forgetmenotpanties—
615,562 unique visitors! Jonah Peretti was the kickoff speaker. Four years had passed since he had hit the send button on his Nike campaign, and in that time, he had helped spawn a phenomenon that had developed a culture all its own and was moving beyond its underground roots. MSNBC, Slate, and the
Los Angeles Times covered the event with the sort of tender wonder associated with seeing a child’s first drawing.
Huffington Post’s debut came two days later, and the reaction to it was decidedly less enthusiastic. The site was not handsome. But to its founders that was beside the point. Peretti, who like Huffington and Lerer was unencumbered by journalistic sensibilities, understood that all that really mattered was ease of use. Except for the “splash” headline and the tile architecture that the site would soon adopt, the HuffPost of May 2005 looked like a stripped-down version of today’s.
The launch featured an introductory blog by Huffington herself, along with blogs by, yes, Arthur Schlesinger, Larry David, and a much-maligned co-bylined post by Julia Louis-Dreyfus and her husband, Brad Hall, on gay marriage. The knives were out: “I’m predicting it’ll be at least as successful as Arianna’s last campaign for governor, and you can quote me on that,”
wrote Ned Rice in
National Review Online. “The problem with blogs like The Huffington Post is that they divert our attention from real and serious journalism,” wrote Cal Thomas of Tribune Media Services, which had been carrying ariannaonline.com. But no one could rival the
delighted venom of Nikki Finke in
LA Weekly: “Judging from Monday’s horrific debut of the humongously pre-hyped celebrity blog the Huffington Post, the Madonna of the mediapolitic world has undergone one reinvention too many.” Finke went on to hit where it seemed likely to hurt most, suggesting that Arianna’s Hollywood friends wanted little to do with the venture.
In truth, there was little need to scrounge for copy; all sorts of people were willing to have a turn once they realized how easy it was to send along their musings. There was little in the way of editing, save for some cosmetic tending to prose, and the admonition, especially to the writers among them, to “be bloggier.”
By May 2006,
Time had anointed Huffington one of the world’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along with Matt Drudge. Lerer had raised another $5 million and the site, depending on who was doing the counting, had between 760,000 and 1.3 million monthly unique visitors. Huffington announced the hiring of Melinda Henneberger, a former reporter for the
The New York Times and
Newsweek, in an effort to create original content generated by a salaried employee. Huffington seemed to be inviting everyone she encountered to blog, including the doctor who had tended to her broken foot. Money was coming in; in June, the JWT advertising agency bought all the site’s advertising space for a single week to promote such clients as JetBlue, Levi’s, and Ford, at a cost reportedly in the low six figures.
Newsweek included Arianna on its cover for its story on women and power.
And yet there remained something unseemly about the whole enterprise, especially to journalists, a sense that in making its own rules Huffington Post had violated a few too many. Its newsgathering was done by others, even if the commentary was original. The bloggers were not paid—a fact that did not stop people from joining in—me included. I wrote 14 blog posts for Huffington Post for one reason only: I had a book coming out, and it was clear that if I wanted to reach potential buyers, Huffington Post provided an ever-widening platform. Many writers without marquee names were submitting pieces and not only seeing them posted, but sometimes surpassing the posts of the famous contributors.
Being able to see their names, or better still, their bylines—with tiny, pinky-nail photos—meant that these unpaid contributors had joined the phenomenon Huffington talked of and celebrated above all others: the Conversation. And in providing all these people with a forum, Huffington Post had succeeded in exten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ach of its ever wider, and stickier, network.
That fall, HuffPost traffic surpassed that of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s website, though it still lagged behind that of the big players: CNN, Yahoo, the
Times, and its self-appointed nemesis, Drudge. The site, which had started with fewer than 10 employees—most in New York, with Huffington and Roy Sekoff in Los Angeles—began to hire, slowly. Among the newcomers was a former student of Peretti’s, Paul Berry. Peretti was getting restless—he was planning to start his own laboratory, a company to be called
BuzzFeed—and he needed someone who could transform the already impressive traffic numbers into the metrics worthy of the contagious phenomenon he had helped spawn.
4. Disruptive
By the time he arrived at Huffington Post in 2007, it was as if all of Paul Berry’s life experience had prepared him to become the site’s lord of traffic. He was 30 years old, recently married, and possessed an air of infectious enthusiasm. He spoke in a loud voice. He laughed often, and loudly. Peretti had seen possibilities in him 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NYU’s ITP, and invited him to be part of the Contagious Media project at Eyebeam. By then, Berry had long abandoned his youthful dream of writing fiction—he studied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n undergrad—and had found work of moderate fulfillment as a coder and Web developer.
He had spent part of his childhood in Mexico City, where his father, Tim, worked for UPI before settling in Silicon Valley. Tim, who taught Paul to code when he was eight, eventually founded his own company, which sold downloadable business software—at least until the dotcom crash of 2000. Paul headed to Mexico, where he found work as a $25-an-hour developer, all the while feeling painfully removed from the ferment and excitement of the great digital disruption unfolding at home. “I needed to be close to the change of history,” he recalled. “It’s like there’s an earthquake happening and the land is splitting and there’s this gaping hole. It’s that obvious.”
He returned to New York, where his skills led to work at a real-estate finance firm. But the work did not excite him. Berry enrolled at NYU’s ITP, where he’d taken a class as an undergrad, studying with Clay Shirky, the media theorist. To the school’s chagrin, he kept his job and maintained a full class load.
Two weeks before teachers were to submit grades, Berry unveiled Teachers On the Run, a site where ITP students could rate and comment on their professors. It became an in-house sensation, especially after one woman posted an anonymous comment criticizing a professor for staring at her breasts. “Everybody was just in a frenzy,” he recalled. Here, after all, was an unnamed student leveling a troubling accusation against a professor in a public forum. Was this slanderous? Was it a grudge? Was it wrong to post? Berry did not think so, especially after more women added their comments, supporting the charge.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on wanted it shut down, though Shirky stuck up for him. Berry had witnessed, as Peretti had with his Nike campaign, the power an idea could muster if it found its audience.
Teachers on the Run was a crude experiment, especially compared to Berry’s project a year later for Peretti’s class:
Dog Island. Unlike Teachers on the Run, Dog Island was a hoax, a make-believe resort where dog owners could send their pets, for a respite, or forever. Berry chose a rough look for his first draft. But the sense of the class was that he had not succeeded in making Dog Island feel like canine paradise; it needed to be slicker. In Peretti’s class, Berry learned there was a process to creating content with viral capability: iteration. “In Jonah’s approach to viral, there is a structure,” Berry says. “You get close to chaos in how you develop. But there’s a structure of feedback from key people.”
That structure, he was beginning to learn, meant developing an idea, presenting it to an audience, and, depending on their reactions, tweaking, adjusting, even overhauling. “It’s insanely rare that on the first try you have it right.” Dog Island did find its audience. There were dog lovers who came to hate it, assuming that sending small pets to Dog Island spelled their doom. Berry did not dissuade them, suggesting that, alas, from time to time big dogs did kill little dogs, because that was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
“Dog Island was the most fun, because I’m a traffic junkie,” he recalls. “There is a thrill when someone tells you about something you’ve done without knowing you’ve done it.” Something so compelling, alluring, amusing, and so beyond the need for explanation, he adds, “they have to share it.”
Berry had discovered a way to make a living by becoming a creative player in the great disruption. In the culture of “scrappiness,” failure was part of the joy of the work, as he and Peretti found at HuffPost: “Let’s have an idea on Monday. Instead of having a lot of meetings about that idea, let’s just fucking do that idea. By Wednesday, we will have realized the flaw in the idea and we’ll have iterated it, so by Friday, it’s totally different, and it’s either executed or almost done.”
And measured. Everything had to be measured. “Traffic,” he says, “was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t showed if we could be a real business.”
But what, exactly, was that business? By 2007, Huffington Post had taken $10 million in investment. This figure was considered modest by venture-capital standards, but it did suggest, none too subtly,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Raise money, raise the profile, raise more money, and then, when the moment and price were right, look for an exit. That could not happen without revenue, and the revenue would not come without traffic. And traffic, much to his delight, was Paul Berry’s to chase.
In the years to come, much would be made—not all of it kindly—of HuffPost’s success in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or, as its critics insisted, figuring out how to stay a step ahead of the Google search algorithm. “All you had to do was study,” Berry now says. “All you had to do was have compassion for Google’s rules.” And while that may sound too disingenuous by half, there is truth to it. Berry did study, and then he did what he and Peretti had always done: They iterated. Berry launched blogs, stories aggregated from elsewhere, photo slide shows, lists—and measured each of those launches in real time, adjusting, pushing as he went. When he and his small New York staff logged off at the end of yet another interminable day, he handed things over to the team of programmers and coders in Ukraine and South America, thereby ensuring that the work, and the measuring, never stopped. With Peretti ever more involved with BuzzFeed, with Huffington in Brentwood, and with Lerer concerning himself primarily with the business, the growing HuffPost newsroom effectively became Berry’s to run.
The space, a loft on lower Broadway above Dean & DeLuca, was a big room with long rows of desks. It was a workplace that approximated the experience of Lord of the Flies. In the absence of grown-ups, or any tradition as to how things were supposed to happen, bright and eager people in their 20s spent a lot time of yelling at one another, all the while competing to see who could drive the most traffic until the end of yet another 12-hour day, when they would head outside and drink together. “There was a feeling that we were making up the rules as we went along,” says one of them. “Most of us had so little work experience that we didn’t know it wasn’t normal.” The absence of criticism represented praise.
People came and went, and when they left, their jobs were filled by someone who might be given a half day of training on Moveable Type and cropping photos before being thrown in the deep end. “There wasn’t a lot of guidance on how things were supposed to go,” says another former employee, who, like others, asked not to be identified for fear of offending the former employer. Berry was a most approachable boss, especially if someone had an idea about something new that might entice visitors; no one could recall his ever asking for a memo, or saying no. That slide show might work, give me 20 minutes. There were new hires who understood, seemingly without explanation, that lists were always done best in odd numbers, because a top 10 list felt like, well, a Top 10 list. Some were not so happy, though, especially those who had come in the naïve hope of creating original works of journalism. They tended to leave, which was just as well, because those who stayed came to see that while a succession of editors took turns addressing the staff about news and content, the speaker who mattered was Berry. He spoke in his animated way about SEO and headlines, why nouns were better search terms than verbs—Michael Jackson Death, not Michael Jackson Dies. The ethos of the HuffPost newsroom was winning the Google search. “That,” says a former employee, “was the thrill.”
Not the origination of the content, but the dissemination. Huffington Post, they understood, was not an enterprise whose core purpose was the creation of works of journalism—as significant or mundane as that can be. It was in the
content business, which created all sorts of possibilities of what it could gather and, with a new headline and assorted tags, send back out, HuffPost’s logo affixed. Content would come to mean original reporting by Sam Stein or Ryan Grim from Washington, as well as
Alec Baldwin’s blog,
Robert Reich’s rants about the forsaking of the American worker, a “Best Retro Bathing Suits”
slide show, “
Why Women Gladly Date Ugly Men,” David Wood’s
Pulitzer Prize-winning 10-part series on wounded veterans, “
Nine Year Old Girl’s Twin Found Inside Her Stomach,” campaign dispatches from the
Off The Bus citizen journalists, “
Angelina and Brad Wow at Cannes,” and “
Multitasking Wilts Your Results and Relationships”—as well as
Nico Pitney’s blogging on the violence after the disputed 2009 Iran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the
111,000 comments it generated. Because comment was content, too. Comment was like blogging, but at scale. Thousands of comments began to pile up alongside the posts that had generated the commentary. It was as if the posts and blogs were spawning subsidiary posts, the contagious media world’s version of a virtuous circle.
Traffic-counting metrics were at once impossibly complex and elegantly simple: If it’s moving, push it; if it’s not, change it or bury it. There were also surprises that the nimble HuffPost could leap upon, giving it wins over its competitors. On the afternoon that Heath Ledger died in 2008, for instance, the folks at HuffPost discovered that people were entering not his given first name as a search term, but the more familiar-sounding “Keith.” The name Keith was added to the tags, and all that Keith-generated traffic belonged to HuffPost.
Still, there was one caveat to the traffic hunt of which Berry was keenly aware: “The brand still mattered to us.” Which meant that there was a limit to the number of best-starlet-nipple slide shows the site could, or should, run. The blogs could not be HuffPost’s sole purveyor of depth. Nor could the business continue to grow if it was perceived to be yet another political site. Even as traffic climbed in 2007, there was a sense that HuffPost might face a dramatic drop after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n still a year and a half away. Looking ahead, Peretti installed traffic-measurement widgets—and discovered that fully half of the site’s traffic came from non-political stories. So in the spring of 2007, HuffPost launched new verticals for media, business, entertainment, and, reflecting Arianna’s mission to spread the virtues of health and spirituality, Living Now.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was indeed a bonanza for politics sites, HuffPost especially. Four years after the re-election of George W. Bush, a Democrat would be elected president and Huffington Post had almost doubled Drudge’s traffic, eclipsi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nd Los Angeles Times. By September 2008, the site had become the traffic leader among its competitors, with 4.5 million monthly unique visitors—an increase of 474 percent over the previous September.
A few weeks after the election, Huffington Post announced that it had secured another $25 million in funding, this time from Oak Investment Partners, whose president, Fredric Harman, joined the HuffPost board. That brought total investment to $37 million, which had analysts estimating HuffPost’s worth at over $100 million. The money, announced the company’s new ceo, Eric Hippeau, would go toward acquisitions and hiring. Within a year, the company added local verticals in several American cities, launched the
23/6 comedy site—with its 2 million monthly uniques—and, perhaps most significant, entered into a news-sharing partnership with Facebook, to be called
HuffPost Social News.
Yet there was still enduring criticism of the way HuffPost went about its work, especially from those whose stories were aggregated on HuffPost; over time, those pieces appeared at ever greater length on the site, diminishing the likelihood that readers would follow a link back to the source. Google News was, in comparison, a generous aggregator; it was essentially a headline and first-graph operation. Archrival Drudge consisted entirely of links back to the source. HuffPost, on the other hand, was far greedier about holding onto its readers. While it never stopped supplying links, it made them just a little harder to find. It seemed the sharing was to be one-sided.
No wonder there was gloating in media accounts of the 2010 demise of HuffPost’s self-congratulatory, yearlong foray into investigative reporting—one that Arianna had proclaimed was launched to “save” that honored, expensive, journalistic form. The Investigative Fund’s executive editor, Larry Roberts, whom HuffPost had snagged from
The Washington Post, left after less than a year, and HuffPost’s attempts to have the enterprise incorporated as a nonprofit ran into a legal thicket, given that HuffPost itself was a decidedly for-profit venture that, as Gawker took great pleasure in pointing out, was the chief beneficiary of the dispatches the unit produced. The Investigative Unit, along with its funding, ended up being absorbed by its partner, 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And yet, despite the occasional misstep, the story of Huffington Post began to assume a relentless familiarity: month after month, year after year, the metrics moved in only one enviable, and northerly, direction. More and more verticals appeared—Style, Technology, Green, Sports, College, Books. HuffPost readers, comScore reported in 2008, were younger than those of Politico and Drudge. And when, in the fall of 2009, HuffPost’s 10 million monthly unique visits hurtled it past
The Washington Post’s traffic, Hippeau took note, in an interview with
paidContent.com.
“We are now,” he said, “in the big leagues.”
Exclusive CJR interview: Arianna Huffington on what makes a good “gatherer.”
5. Voracious
A week shy of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ir February 2011 union, Arianna Huffington and Tim Armstrong arrived at an already crowded television studio at AOL’s lower Manhattan offices for yet another display of their capacity to command attention.
The ostensible reason was the formal announcement of the latest in a series of ventures undertaken by the Huffington Post Media Group, now a property of Armstrong’s AOL: 12 hours a day, five days a week of live video streaming. The press corps nibbled on lamb crostini with rosemary aioli while several staff Huffington had poached from the Times joined her in working the room.
The gathering was called to order. Armstrong spoke first. He recalled the first time he had met Huffington, in November of 2010, and how that led, many months later, to halftime at the 2011 Super Bowl, when AOL announced that it had agreed to pay $315 million in what was widely regarded as a desperate move to salvage its declining fortunes by buying Huffington Post and handing control of its editorial operation to Huffington herself. “We believe that content is king,” he said. “We also believe that brand is king.”
With that he yielded the floor to Arianna Huffington.
Huffington Post, she said, had evolved from “a fast-moving train to a supersonic jet.”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journalists had been hired since the purchase—even as AOL laid off close to 2,500 people and shut down its own journalistic ventures, among them Politics Daily.* Even now, she continued, 20 reporters and six editors were at work on what promised to be a 75-part series on the hard times facing the middle class, a potentially dispiriting portrait that would mercifully be offset by
HuffPost’s “Good News” vertical—“Man recovers wallet after 35 years!”
The video rolled. An actor playing a host brought a reporter from the On
Celebrity vertical into a discussion about divorce, while ads rolled across the bottom of the screen and make-believe viewers were invited to join in the discussion via Skype. “We’re not creating a new brand,” said Roy Sekoff, now the project’s director. “We’re just doing what Huffington Post already does.”
To underscore the point, Huffington offered an example: Imagine a host interviewing Beyoncé. An editor from the newsroom breaks in with word of Defense Secretary Leon Panetta announcing a timetable for withdrawal of American troops from Afghanistan. Perhaps, Huffington suggested, the host might want to ask Beyoncé her thoughts about this news.
“Everything in our universe,” she said, “will be featured here.”
Tim Armstrong looked on and smiled and let Huffington do the talking, which made good sense, given that this was now her show. And lest there be any confusion, four large photographs hung in the hallway just outside of the studio: Arianna with Suze Orman and Arianna with Jamie Oliver and Arianna with a group of happy young people and Arianna with Mark Ruffalo and, then, Tim Armstrong.
Armstrong had come to AOL in 2009 after making his name overseeing sales and advertising at Google. He was 43, tall and handsome, the sort of man whom central casting might send over if the part screamed: successful. But at AOL he had inherited a company that, to put it bluntly—and many did—had no discernible reason to exist. AOL had once dominated the online landscape. But that was in the late 1990s, light years away in digital time. Its original core business, dial-up Internet service, was evaporating, even as it moved to transform itself into a content business. Armstrong seemed just the man to accomplish a turnaround; he was also a major investor in Patch, a network of local-news websites that AOL bought after his arrival.
Still, the decline of AOL provided a harsh lesson about corporate lifespans in the digital world. Nineteen years after its IPO and 11 after its $350 billion market-value merger with Time Warner, AOL was losing 19,000 customers a week.
So eager was AOL to boost its content-driven traffic that in late 2010 it devised a strategy, The AOL Way. Management set markers: Monthly story production rate was to rise from 33,000 to 55,000, video from 4 percent of the content to 70 percent. All staffers were to write between five and 10 stories a day. To help them make those numbers, AOL produced a 60-page handbook filled with graphs, content flow charts, and such exhortations as “Each article should be profitable and generate at least 7k PVs/story.” Editors were to “Identify High-Demand Topics”; guidelines were provided to “breaking, seasonal, and evergreen.” Editors were commanded to calculate a story’s “profitability consideration.” “Site leaders” were expected to have on hand no less than eight packages that could produce $1 million in revenue. One employee anonymously told
Business Insider, which
broke the story, “AOL is the most fucked-up, bullshit company on earth.”
The AOL Way was, with apologies to Maimondes,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The problem was that AOL was neither a legacy news organization, which produced content that people would, in fact, want to read and share, nor did it have the DNA of, say, a Huffington Post.
The Huffington Post, however, was said to be looking for a buyer.
When Armstrong met Arianna Huffington, Huffington would later say, they hit it off so famously that by the end of that first meeting, they were finishing each other’s sentences. Two months later, AOL announced the purchase, $295 million of it in cash. Notably absent from the agreement was a non-compete clause. Ken Lerer left and started his own venture capital firm, Lerer Ventures, which Eric Hippeau soon joined. Peretti left for BuzzFeed. Berry would leave several months later and take up residence across a spacious room from Lerer Ventures—one floor below the original Huffington Post newsroom. HuffPost resided in the sleek lower Broadway office of AOL. Of the three founders of the Huffington Post, only Arianna Huffington remained. In a sense, she was just getting started.
She had moved back to New York from Los Angeles in 2010, and had quickly established her presence in the newsroom, to the confusion and occasional chagrin of all those young people who had grown accustomed to a workplace with no discernible adults. HuffPost was by then making big-name hires—Howard Fineman came from Newsweek that September. Peter Goodman and Tim O’Brien were hired from the Times. The HuffPost Washington bureau, which had begun as a one-person operation and which had celebrated the first time President Obama called on Sam Stein at a press conference, had grown to 26 reporters who, in a city where power is defined by whether calls get returned, now fielded complaints from the offices of both Harry Reid and Mitch McConnell.
By 2012, Huffington Post had grown so big that its critics—and even some of its fans—were beginning to suggest that, if anything, it had gotten too big, bloated with so many stories in so many verticals that it was leaving itself vulnerable to such new and more nimble content dissemination ventures. Not incidentally, Jonah Peretti’s BuzzFeed claimed 25 million monthly unique visitors in January. HuffPost was also, arguably, encumbered by a parent company that, despite, a late 2011 uptick in advertising revenue—and the reward of a boost in its stock price—had still ended the year with a 3-percent drop in fourth-quarter revenue.
Yet one metric spoke louder than any other about just what it was that Tim Armstrong concluded he was getting when he bought HuffPost: comment. In February, Ryan Grim, the Washington bureau chief,
reported on a Houston gathering at which several wealthy men gathered to pool $100 million to stop the president’s re-election. As good as the scoop was, the response was even more telling: 21,000 comments. It was not unusual for HuffPost stories to generate comment measured in five digits. If, as essayist Paul Ford wrote,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animating the Web is “Why wasn’t I consulted?” then Huffington Post could be fairly credited with succeeding at making a great many people feel that, in fact, they were being consulted, and better still, that HuffPost was grateful for their thoughts.
A quarter million comments land in HuffPost’s assorted in-boxes every day. The initial sorting—weeding out spam and offensive “trolls”—is done technologically; in 2010, HuffPost bought Adaptive Semantics, which had created software for evaluating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content, the better to ferret out the most vituperative screeds. But once that screening is done, the work of deciding what to post is left, intentionally, to people who work at HuffPost, as well as to the site’s most frequent commenters. In 2010, HuffPost decided to reward its most engaged readers with three “badges” that signify the extent of that engagement: “networkers,” who draw fans and followers; “superusers,” who share often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and who also comment frequently; and “moderators” who, in recognition of their keen eye and absorption of the site’s ethos, are trusted with deleting comments they judge inappropriate.
Taken together, the badgeholders serve as voluntary traffic wardens for what truly makes Huffington Post so valuable to a company like AOL: Not brand. Not content. But access to the HuffPost network. It is not just the visit and page-view numbers, because those metrics, envied as they are, inevitably include a vast number of fly-bys, one-time visitors, the long tail of the Bored At Work network. But comments suggest loyalty, and loyalty—or engagement, to use the buzzy ad-world term—means an audience that advertisers can, in the ephemeral world of the Web, come close to counting on.
HuffPost, in a sense, has recreated on a grand scale what might be called the Arianna Experience, one that she first learned at Cambridge and which, in the decades since, she has developed into a network of thousands of people of varying degrees of familiarity who are nonetheless connected by virtue of their connection to Arianna. She herself can be somewhat disingenuous about this talent—her mentor as a “gatherer,” she likes to say, was her late mother, who would invite all sorts of people to sit at her table, and who always made sure they were fed. When she reminisces about the Cambridge Union, it is not merely the conversation Arianna speaks of, but rather the experience of a young woman with a Greek accent making a name for herself in that most hidebound British institution by cultivating the power of her words. With words came friends, and with friends came an ever-wider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and it did not much matter what they thought or where they lived, because Arianna was not one to “cluster” her associations. Everyone was potentially welcome because—who knew?—some day, they might be worth calling. When Howard Fineman first met her in 1995, she was married to Michael Huffington and hosting salons in their Washington home, where she gathered such one-time kindred spirits as William Bennett, the conservative author and critic, to talk about non-governmental answers to social issues. She and Fineman did not lose touch. He is now HuffPost’s editorial director.
“I’ve never had a bad gathering,” she says. “Some of them may have been more boring, less fascinating. But not bad.” When she is invited to speak in public, she asks that the house lights be turned up so that she can see the faces in the audience. “If you speak, you know when you have the audience, and you know when you lose them,” she says. “I want to see peoples’ eyes. I want to connect to them. I want to speak to what I sense they want to hear next.”
Tim Armstrong paid a good deal of money in the hope that HuffPost’s network might become his, too. And if that is to happen, his fortunes lie, in large measure, with people like Justin Isaf and Travis Donovan who (with apologies to all those who spend their days producing journalism for HuffPost) are part of the larger army of young men and women charged with the work that is at the core of the enterprise: cultivating, feeding, tending, and stroking the network.
“People will do anything for recognition,” says Isaf, who is 28 and a community manager. “When [we] say you’re good enough to be recognized by the whole world, that goes a long way. They become loyal to your brand.”
Donovan, 25, a senior verticals editor whose arms are ornately tattooed, was a social worker before coming to HuffPost, working to integrate a group home of disabled adults into their community. “It’s the exact same thing on social,” he says. “We want to change the landscape of media. News is inherently supposed to be social. It’s supposed to be something you want to talk with your friends about.”
“Once [we] get into someone’s network, we spread within that group,” says Isaf. “They share it. And we spread within it.”
“It’s not that we want to be the cool dinner party,” Donovan adds. “We want to be the table itself.”
An intriguing aspiration, not only for Huffington Post but for every enterprise, existing or still being imagined, that sees in the story of HuffPost’s rise a series of replicable steps that assure success. This sort of thinking troubles Duncan Watts. In the end, some things just happen. There is a confluence of events that could not be envisioned, that came together in precisely the right way and at the right time and which, in hindsight, could not have been predicted. “I know that they didn’t know they were going to succeed,” Watts says of the HuffPost founders. It was not just their complementary skills and temperaments. It was also the moment—the blogging phenomenon, the bitterness of the left after 2004, the coming of Web 2.0 and the excitement of the 2008 election, the rise of the Bored at Work Network, the evolving ease of technology—all of it, all at once. The rhythmic clapping in the sixth inning that, as Watts would put it, cannot necessarily be replicated in the seventh.
“The larger point of this is that we think deterministically,” he says. “If you think about the major religions, they’re deterministic—creator, plan, faith, destiny, causality. Journalists are prone to this. They tell stories. And stories are confining. There is a tendency to kind of tell a story that makes it seem as if everything had to happen the way it did.”
The Huffington Post was supposed to be the left’s answer to Drudge. At least that is how the story was framed. HuffPost borrowed from Drudge. And from the bloggers. And from Blackpeopleloveus.com and the Contagious Media Lab and Stop the NRA and Ariannaonline. Then it set about doing what comes so naturally in the digital world, and which the legacy journalistic world still struggles to master: It iterated. It did not try to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of failure. It did something different. It embraced it.
*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piece reported that AOL’s Daily Finance was shut down, along with Politics Daily, after AOL and Huffington Post merged. But Daily Finance was not shuttered, and we regret the error.
Subscribe to th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at our special Web rate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ow, how did you manage to spell the subject's name wrong in the photo caption?
#1 Posted by Gladys, CJR on Sun 22 Apr 2012 at 12:35 AM
Thanks, it's been fixed.
#2 Posted by Alysia Santo, CJR on Tue 24 Apr 2012 at 12:27 PM
This is a good article but I think you forgot to include the rest of the history of time and all living things...
Seriously, I perhaps spent half an hour reading through this story, and only got half way! I mean, sure it's good to be thorough and provide a bit of background context et cetera, but I feel like there's so much context swimming around I actually know what these people ordered for lunch when they met.
In saying that though I did actually enjoy the first half of the piece and you should be proud of writing such a fine and comprehensive work.
Warmest regards,
Square.
#3 Posted by square, CJR on Thu 26 Apr 2012 at 09:55 AM
Fantastic article with a lot of interest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 feel more educated for reading it; thanks for writing it.
#4 Posted by Sam, CJR on Sun 29 Apr 2012 at 02:00 PM
Many thanks Sam
#5 Posted by Michael Shapiro, CJR on Tue 1 May 2012 at 10:39 AM
So, is the Huff Post brand stronger than the AOL brand now?
Also, what is behind the folding of sites like Black Voices and AOL Latino into what are essentially just channels on Huff Post....just cost-cutting moves?
#6 Posted by Carlos, CJR on Wed 2 May 2012 at 11:41 A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29 11:23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9 11:45 编辑
【案例】
郭全中:
现在业界的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进一步延伸是:转型是折腾死,不转是安乐死!所以转型的窗口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关闭! ◆◆@新浪传媒[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加拿大最大报业集团宣布裁员并缩减发行规模】加拿大第一大报纸出版商Postmedia Network昨天宣布,将裁减旗下多份重要日报的编辑人员,同时缩减印刷版发行规模。Postmedia称,将不再在卡尔加里和渥太华等城市发行周日版。在加拿大,报纸的周日版在一周内发行量最小,而周六版的发行量最大。(周梅)
轉發(17) | 評論(6) 22分鐘前 來自媒体版微博
Search This Site Go
ADVERTISEMENT
Latest Jobs
Multimedia Storytelling Workshops at KDMC Berkeley
Data Journalism, Video, Mobile, Social Media
ADVERTISEMENT
Headlines from MediaWire, Mobile Media, Social Media and our other news blogs.
Canada’s Postmedia cuts copy editing jobs, stops some print editions At company-wide meetings held late this afternoon, Postmedia Network, the largest newspaper publisher in Canada, announced it is cutting editing positions at several of its largest city dailies and will stop printing paper editions on certain days.
This change is similar to recent announcements from the Denver Post (reducing copy editors) and the New Orleans Times-Picayune (stopping print editions on certain days). Journalism school professor and Postmedia adviser Jeff Jarvis tweeted today in response to the news (which he says he did not know in advance): 1.5 dozen daily papers in NAmerica are no longer daily. How fast will this trend spread?
— Jeff Jarvis (@jeffjarvis) May 28, 2012
Postmedia hasn't issued a public statement, but media reporters in Canada, including The Globe And Mail's Steve Ladurantaye, began tweeting the news from the 3 p.m. meetings held in cities including Ottawa, Montreal, Calgary and Toronto. (more...)
Latest News → MediaWire
http://www.longxin.swust.edu.cn/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36&tid=3763&pid=37635&page=2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30 00:22
【案例】
刘海明8888:
尝试可以,若仅仅为冲击个世界纪录,和行为艺术没有什么两样。报出版报纸,应遵循报纸规律,不能为冲击什么世界之最而故意制造奇迹。这不是理性的新闻行为。我们当课堂剖析的案例了。//@长虹公司刘海中: 电子网络时代纸质报纸向报纸书挺进,看或不看,收藏先 ◆◆@郑州晚报[url=http://weibo.com/verify][/url]:【郑州晚报明日零售点】明日本报将以近700个版的规模冲击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本将近30元的报纸只卖1元钱,而且所有收入将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明日本报2000员工将走上街头,零售报纸,上百个路口和BRT车站、各个商场门口都设有购买点。全市零售点地图现在公布,请大家看仔细,就近购买报纸。
轉發(495) | 評論(157) 5月29日 17:0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 23:13
【案例】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今日微议:纸媒的求生之路】微议一:@四川张立伟:呼吁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张教授认为,纸媒数字化进程缺乏防御战略,办电子版是不设防的大漏洞。撤掉电子版,是竖起纸媒防御的第一块盾牌。
轉發(44)
|
評論(10)今天20:17
來自新浪微博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