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驻外(战地)记者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18 22:23
标题: 驻外(战地)记者案例集锦
◆@加拿大城市電視[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两岸三地加国情】本周话题: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兼外交部长国会秘书Bob Dechert发给中国新华社驻多伦多女记者的电邮中含有调情字句,虽然他强调两人只是朋友,也获得总理和上司的谅解,外界仍担心这会使本国机密外泄,更多详情就在今晚节目中,每周五晚9: 25pm (东岸晚12: 25) 播出,敬请留意。 转发(1)| 收藏|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8 09:58
【案例】
◆◆@张泉灵[url=http://weibo.com/verify][/url]:我台有位驻外记者 @徐圣益 才去巴基斯坦驻站,拉登就死了。后来,又派她去已经轮替了多批记者的利比亚,她一去,卡扎菲就死了。于是,我们都在猜,下一回会派她去哪儿?叙利亚还是伊朗? 转发(3057)|评论(2284)44分钟前 来自iPad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21 22:57
【案例】
刘植荣:回复
@sinneo:至少西方媒体都给驱逐了。中国作为叙利亚的老朋友,当然中国记者受欢迎,从我微博看,连《广州日报》都有驻叙利亚记者,可见,中国驻叙利亚媒体之多。不过,很少见中国那么多驻叙利亚的记者发回第一手报道,多数也是转引外媒的。
◆◆@刘植荣[url=http://weibo.com/verify][/url]:【直播叙利亚:英国外交大臣Hague 今天会见叙利亚反对派后接受BBC采访,称英国正与阿盟等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对阿萨德的更严厉的制裁。】 转发(14)|评论(8)今天 21:23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2-10 11:52
【案例】
央视计划将驻外人员数增长5倍引外媒关注
2011年12月09日16:13 法制晚报
中国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开始扩大国际观众群,计划到明年末将驻外人员人数(49人)增长五倍,到2016年力争增长十倍, 这一举动引发了外媒的关注。
英国《卫报》今晨评论称,中央电视台希望能够通过英语服务产品赢得美国和非洲的观众。央视雇佣了前美国广播公司ABC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播音员吉姆劳瑞担当顾问,并慷慨地为其支付了薪酬。报道认为,中国希望建立“文化航母”来扩大世界影响力,这是中国最新的一项软实力建设工程,价值数十亿英镑。
《卫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全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政治和经济的竞争,而更多的是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和加强自身的软实力,让很多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
报道还指出,中国目前在全世界建立了300个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并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国家形象建设。
相关新闻
韩国借央视广告开拓销路
据韩联社8日报道,农林水产食品部和农水产流通公社8日表示,为了开拓韩国农业食品的出口销路,决定从本月1日起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播出传统米酒马格利、柚子茶、红参、紫菜、泡菜等食品广告。
报道指出,这是韩国首次通过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中央电视台播出农业食品广告。
农水产流通公社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即将迎来中国最大节日——春节之际,通过中国境内影响最大的媒体介绍韩国农业食品,将有助于提高韩国农业食品在中国的销量。
编译/记者 程磊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9/16132360646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 12:50
【案例】
解密海外媒体入朝鲜:仅5家外媒6名中俄记者常驻
2012年02月01日08:31 环球时报
“世界对于朝鲜知之甚少,美联社朝鲜分社的成立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世界了解朝鲜的新闻,了解朝鲜的文化。”两周前,走进平壤朝中社总部的美联社社长托马斯·柯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家美国最大通讯社将自己的分支机构设在了朝鲜国家通讯社的院内,这一事件本身就足以引发世界新闻同行的极大兴趣。美联社的进入也使得常驻朝鲜的外国媒体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包括美联社在内的5家外国媒体、6名中俄常驻记者向世界传达着朝鲜的声音。他们在朝鲜的工作与生活对外界来讲,同样是十分神秘的。
美联社开在朝中社的大院内
到过平壤的人,都会去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普通门转转。在这个相对繁华的地带,坐落着朝鲜国家通讯社———朝鲜中央通讯社(朝中社)的总部,它与万寿台议事堂离得很近。
1月16日,美联社驻平壤代理分社成立仪式在朝中社总部举行,以社长托马斯·柯利为团长的美联社代表团成员和朝中社社长金炳浩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成立仪式。这是西方媒体首次正式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当天还在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柯利一行。半个月来,美联社已从平壤发出多篇报道,其中22日和24日的两篇报道还描述了朝鲜人在寒冬中过春节的场景。
柯利希望平壤代理分社的记者们提供的有关平壤的优秀报道和照片,可以让人们正确地了解朝鲜。根据美联社和朝中社2011年6月下旬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美联社平壤代理分社将雇朝中社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而美联社将派出两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定期对朝方记者进行培训。
对于美联社进入平壤,《环球时报》记者曾问一些平壤市民如何看。在平壤的一家汽车修理厂和一家加油站,有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有的则表示,希望他们能够真实报道朝鲜的情况。
相比朝鲜普通民众,外界对此次美联社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非常关注,将其解读为朝鲜正在“释放积极信号”。外国媒体尤其是没有与朝鲜正式建交国家的媒体想要真正进入朝鲜比较艰难。几年来,美国《纽约时报》社社长、日本共同社社长也都曾访问朝鲜。2006年9月曾有消息说,日本共同社要在平壤建立分社,同样是雇当地职员进行采访报道。据了解,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曾派人赴朝短期访问,就BBC电视节目在朝鲜高丽饭店落地问题提供技术协助,但一直没有达成具体协议。
在朝鲜只有6名中俄常驻记者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朝鲜对海外媒体入朝报道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审批手续。首先,目前在平壤开设正式分支机构并在平壤有正式常驻人员的外国媒体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而西方国家媒体一般只能获得朝鲜的短期邀请,得不到常驻记者证。此次美联社虽然在平壤开设代理分社,但并没有美方正式工作人员获得常驻记者证,在平壤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地点。第二,外国媒体进入朝鲜后,必须严格按照与朝鲜签订的协定采访报道,否则将受到朝鲜方面的警告。
目前,仅中国的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俄罗斯的俄塔社4家外国媒体在平壤设有分社并正式派驻本国的常驻记者。在6名常驻平壤的外国记者中,有5名中国记者,俄塔社的老记者尤里是唯一的“少数派”。每当朝鲜外务省通知外国记者参加朝方组织的正式活动时,如朝鲜举行中央报告大会等,只有这6名外国记者参加。从开设平壤分社的时间来看,新华社开设时间最早,据了解,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时,新华社就开始派记者前往朝鲜并在平壤设立分社。中国中央电视台则是2010年12月正式派驻记者常驻平壤的。
《环球时报》记者2007年来平壤常驻时,俄塔社当时常驻的是一名年轻记者,已在平壤待了一年多,记得他很少报道朝鲜国内的一般情况,只有在朝鲜发生重大情况时才会进行报道。2009年,这名记者回国,接替他的尤里岁数比较大,非常关注朝鲜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朝鲜最高领导人每次视察的情况他都会翻译报道,朝鲜媒体报道的一些国内社会性新闻,比如朝鲜举行国内运动会、展览会,他也会根据情况翻译报道。
俄塔社办公地点在平壤市纹绣洞使馆区内的外交公寓,是外国使馆和外国常驻平壤人员的聚集区,有士兵站岗。据朝鲜知情人士透露,俄塔社是因为历史原因才保留下来的,他们的前身是苏联时代的官方通讯社,现在俄罗斯虽然也重视和朝鲜的关系,但是对该常驻新闻机构的重视程度和苏联时期相比有天壤之别。
由于常驻外国记者只有6名,所以在平壤并没有正式的外国记者俱乐部,平时中国记者和俄罗斯记者很少见面,只有在参加朝方组织的统一活动时才聊几句,话题主要是近期的生活情况。尤里告诉本报记者,他对朝鲜的网速和手机通讯等硬件服务较为满意。此前,朝鲜只提供拨号上网服务,所以网速较慢,现在朝鲜已开通宽带服务,还提供3G手机服务。
据了解,尤里很少提出采访要求。一般来说,外国记者有感兴趣的题材希望采访时,须向朝鲜对口单位提交书面采访申请,申请要写明需要采访的对象、采访内容和时间,然后耐心等待对方答复。《环球时报》记者此次提出采访美联社“同行”的要求,目前得到的答复是,因没有美联社正式员工在朝鲜,还不方便接受采访。
朝鲜政府对常驻平壤外国记者的生活管理比较松,平时记者可以在平壤市内随便走动,但如果出平壤市或需要进行正式采访就必须得到朝鲜方面的同意并有朝方随同人员陪伴,没有朝方随同人员同行,当地单位和市民是不会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的。
目前,平壤常驻记者由朝鲜外务省报道局统一负责组织管理,该局向外国记者发放常驻记者证并且每半年延长一次有效期限,记者在参加朝方组织的所有重大活动时都必须携带并出示该证件。
受邀临时访朝的西方记者增多
最近几年,朝鲜政府特别重视外国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多次邀请国外新闻媒体到平壤或其他地区采访。比如,2008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CNN、日本TBS、俄罗斯RTR、韩国MBC电视台应邀各派出3名记者,来报道朝鲜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的举动。2010年10月10日,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约有80多名外国记者受邀来朝鲜。虽然朝鲜没有公开到访外国媒体的名单,这些临时记者和常驻记者不在同一个采访区,但据了解,美联社从首尔派遣了文字和摄影记者。路透社和英国BBC也派遣记者报道朝鲜领导人观看《阿里郎团体操》的新闻。另外,朝鲜还对外国媒体提供了现场直播的因特网专线和可供发送新闻的新闻中心。
去年9月,美联社、法新法、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日本《朝日新闻》、俄塔社等大批国际媒体的记者受邀采访罗先到金刚山旅游线路的首航活动。据当时受邀采访的《环球时报》记者程刚讲,朝鲜“破天荒”地允许外国记者携带专业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甚至卫星电话等装备出入朝鲜元汀口岸,而且在采访过程中,多数外国记者都没有特别在意朝鲜导游的提醒,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朝方对此也没有采取什么强制行动。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朝鲜渴望吸引国际游客和投资者进入金刚山旅游特区的迫切心情。
由于朝鲜与西方接触不多,西方国家很少能了解到朝鲜的国内情况,主要消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媒体报道。在朝鲜方面看来,有些日韩媒体经常对朝鲜的情况进行虚假报道,甚至是捏造新闻,极大损害了朝鲜的国家形象。因此此次朝鲜允许美联社在平壤开设代理分社一方面可以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朝鲜国内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外界展示朝鲜对外国媒体逐渐开放的态度。
美联社正式成立平壤代理分社时,朝中社社长金炳浩说:“正如人们知道的,现在朝鲜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太正常。我希望美联社在平壤的分社可以在改善两国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记者曾就一些关于朝鲜的不实报道采访平壤市民,一些人非常气愤地说,有些媒体只知道污蔑朝鲜。不少朝鲜单位和民众在接受记者采访后,都会说希望中国记者能如实报道朝鲜。2010年南非世界杯后,传出朝鲜球员回国被严厉惩罚的消息,当记者就这种传闻采访平壤市民时,一些市民表示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种事,西方媒体根本就不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
有分析认为,此次朝鲜同意美联社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也有出于报道方面的考虑,设立分社后,美联社出于和朝方搞好关系的考虑,会更慎重报道朝鲜国内的有关情况,而西方国家也可以通过美联社的报道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朝鲜。 本报驻朝鲜特派记者 周之然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01/08312386455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19 02:26
【案例】
王克勤:
美国当代杰出的战地记者。祈祷! ◆◆@梦语桑园:Anthony Shadid 任美国三大报业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驻外战地记者。中过枪遭过劫被卡扎菲逮捕关押过,他的报道及时深入挖掘细节语言诗意两获普利策奖。他昨天钻过铁丝网潜入叙利亚战区由当地人策马接应,但他对马过敏哮喘当即倒地身亡,不愧无冕王。@麻吉的2012 @郝思嘉 @赵国贺 @王克勤
轉發(18) | 評論(6) 2月17日23:25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1 21:30
【案例】
胡锡进:
那么多媒体的朋友和博友同悼环球网记者,令我深深感动。我知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不认同环球时报的办报理念,但他们感叹人间不幸,悲悯生命。我替死者的父母和新婚妻子谢谢大家。有少数人幸灾乐祸,我对环球网说,留着吧,让大家都看看人性的复杂。 ◆◆@环球网:【讣告】环球时报记者组昨抵朝鲜罗先特区,环球网记者张哲不幸猝亡。首席记者程刚说,他们四人昨晚与当地人士餐叙,席间喝了酒。张哲入睡后今晨没有醒来。朝方初步鉴定,张哲睡眠中因心脏出血死亡。朝方正协助张哲家人赴罗先处理后事,随后将协同中方做医疗鉴定。张哲32岁,工作优秀。沉痛悼念!
轉發(4076)
|
評論(1383)今天18:30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2-22 20:04
【案例】
◆◆@王梦Flyingdream:Marie Colvin,战地记者,最著名的是海盗式的眼罩。利比亚战争的时候,她一直在最危险的地方。我在班加西和的黎波里遇见她,连招呼都不敢打,满怀敬意。今天,她在叙利亚身亡。
轉發(1981)
|
評論(380)今天18:42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 12:27
【案例】
东方早报 加關注
【叙利亚“敢死队”护送记者出境 13位队员身亡】一支由叙利亚志愿者组成的“敢死队”26日晚上试图将4名外国记者护送出国,其中包括2名在霍姆斯负伤的记者,但他们一路遭到政府军的阻击,最后只成功把英国记者康罗伊送到黎巴嫩,其他记者目前下落不明,“敢死队”队员13人被打死。http://t.cn/zOqJysv
◆◆
標籤: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3 10:57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1-2 15:36 编辑
【案例】
逾3000记者报名采访两会 外国记者呈三个特点
2012年03月02日15:5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吕诺)两会吸引中外媒体关注。据两会新闻中心统计,截至1日12时,报名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有3000多名。其中,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近900名,港澳台记者600多名。
据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介绍,采访今年两会的外国记者呈三个特点:一是西方媒体阵容强大。今年,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记者均超过200人。其中,美国彭博新闻社派出56人,日本NHK派出38人;二是新兴经济体对中国两会兴趣浓厚。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均有众多记者前来采访。其中,俄罗斯派出记者51人;第三,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明显增多,由去年的3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近60人。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02/15542404877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0 12:23
【案例】
被利比亚拘押的两名英国记者获释
2012年03月19日09: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伦敦3月18日电(记者 魏群)利比亚内政部18日证实,上月被利比亚民兵组织拘押的两名英国记者已经被释放。
这两位名叫加雷思•蒙哥马利-约翰逊和尼古拉斯•戴维斯-琼斯的英国记者,为伊朗新闻电视台工作。2月22日,他们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米苏拉塔被当地民兵组织拘捕,随后被押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利比亚民兵组织领导人称,他们二人没有进入利比亚的签证,他们的行李中被发现有利比亚官方文件以及一些以色列军方使用的武器装备,因此怀疑他们从事间谍活动。
利比亚内政部官员18日表示,很明显他们二人没有触犯法律,因此准许他们被释放。据悉,这两名英国记者将在19日被利比亚驱逐出境。
上周,这两名英国记者曾在一段披露的视频中,为其没有经过利比亚官方允许进入该国而道歉,并称他们在被拘押期间得到很好的待遇。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9/095024137285.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4 20:43
【案例】
@媒介评弹:【新闻自由职业者的更多机会?】西方媒体海外机构和驻外记者的数量近年来大幅削减,转而聘请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签约摄影师、新闻线人等,这些外围员工正成为西方媒体重要的外来力量。以法新社为例,其非全职摄影报道员超过千人,为全职摄影记者2.86倍,发稿量占据三分之一强。来自《中国记者》
轉發(17) | 評論(3)4月13日21:5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29 12:58
【案例】
◆◆@張經義:難怪人人都說,白宮記者協會晚宴,是全美最熱門晚宴。因為不只總統來,重量級官員、大牌明星、巨商富豪全都來了,這樣的晚宴,簡直獨一無二。也因此能近距離與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見圖)、奧斯卡影帝凱文斯貝西、紐約市長兼美國富豪布隆伯格等大人物交談與合影。能做為唯一華文白宮記者,我真的很幸運!
轉發(4)
|
評論(11)3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30 09:54
【案例】
法国记者哥伦比亚采访扫毒行动时失踪
2012-04-30 03:56:5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0人参与
据新华社电 哥伦比亚政府29日说,一支部队28日与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交火,1名法国籍随军记者在冲突中失踪。
哥伦比亚国防部发表声明,失踪记者名为罗密欧·朗格卢瓦,为“法国24”电视台工作,当时随同部队在南部卡克塔州采访扫毒行动。
部队在蒙塔尼塔市附近一个村庄与哥武成员爆发“激烈战斗”,捣毁5处毒品实验室。3名政府军士兵和1名警察在交火中死亡,4名士兵受伤。除朗格卢瓦,另有4名士兵和1名警察失踪。
哥武是哥伦比亚最大反政府武装,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与政府对抗。当局估计,这一组织现有大约8000人。
哥伦比亚民间团体自由国家基金会统计,超过400名平民仍遭哥武扣押。
http://news.163.com/12/0430/03/80AF715N00014AE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0 19:29
【案例】
雷达:驻华记者,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2012年05月10日07:16 环球时报
雷 达
借“9·11”事件后频频曝光“基地”组织猛料,半岛电视台声名鹊起,自此后便几乎成为报道中东问题的“权威媒体”。但十多年间,这家电视台很少与中国扯上过瓜葛。直到最近,半岛电视台宣布“被迫”关闭北京分社,缘由是一名特派记者遭到“驱逐”。一时间,“中国收紧新闻管制”、“进一步限制新闻自由”的外部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其实,只要在网上浏览一下这位记者的言行便知,她曾报道过所谓的“新疆解放”、“西藏独立”,还拼凑材料渲染中国“黑监狱”,挑动一些人权事件。这种抹黑中国的行为实在让人寒心。
回想自己在国外工作时,一心只想把发达国家好的经验、做法介绍给国内读者,写了大量介绍外国科学决策、重视环保等文章,并认为这也算是对祖国建设所做的微薄贡献吧。少有的几次“骂人”,都是在2008年,先是“3·14”,后是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面对西方媒体的一边倒报道,实在忍无可忍。
不揭他们的“伤疤”,绝非笔者所工作的某西方国家真的完美无瑕。一方面他们确实有诸多领先、发达之处,介绍好的经验、做法以飨读者更有意义。另一方面,笔者始终牢记祖宗留下的“宽以待人”的美德,无意以挑剔的眼睛看世界。
出国工作前申请签证时,我就听说过欧美一些国家拒发中国记者签证的先例,或是同样如这位半岛台记者一般遭到外国政府的拒绝延期记者签证。
而到了国外之后,笔者与驻在国外交部新闻司官员的第一次谈话,就被告知:涉及国防等敏感部门不允许外国记者擅自采访;采访高官要事先申请,还须有新闻官陪同……而最无法让笔者理解和接受的是,“要减少与来自中国的‘受迫害者’,以及藏族人、维族人来往,否则就是侵害了这些人的人权,危害了这里的国家安全”。当时真的搞不明白:西方国家一些驻华外交官和驻华记者与所谓的中国“受迫害者”、藏族人、维族人接触,不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倒是中国记者在国外与这些人打交道,危害了他们的国家安全?
笔者还有两次亲身经历:一次是2008年西藏“3·14”骚乱后,境外藏族人聚集在中国使馆门外“声讨”。作为记者,职业特性使然随即拍下几张照片。当时便有外国警察到场,说这样做“违反了当地法律”,要求笔者必须当面删除这些照片。无奈之下,只得服从。另外一次,笔者深入到北极圈内,了解北欧土著萨米人的生存状况,得出“萨米人历史上曾遭到种族灭绝,时至今日萨米文化仍在不断消失”的结论,并发表在国内媒体上。结果不久后就受到驻在国外交部的提醒:少去报道萨米人。
笔者无意纠缠于各国新闻自由的争论。但服从而不是挑战驻在国的国际记者管理,应是各国驻外记者的共识。尽管客观地反映驻在国的新闻,也应是驻外记者的职业素养。相比于中国驻外记者常受驻在国的警告,且时有不再延长记者签证的经历发生,中国肯定是外国驻华记者的福地。多年来,中国为驻华记者提供了许多便利,对国外的批评类报道相当宽容,但也不愿意为那些驻华记者提供无端抹黑中国的机会。我真心地劝诫我的国际同行珍视中国这块“新闻福地”。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曾在多个国家从事新闻报道)
http://news.sina.com.cn/pl/2012-05-10/07162439423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9 11:28
【案例】
@微天下:【英电视台记者称叙反对派武装蓄意借刀杀人】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电视四台首席记者阿莱克斯-汤姆森声称,叙反对派武装试图将他和同事带入位于交火前线的无人地带,以使其被政府军打死,从而抹黑巴沙尔政权,因为记者遇难会使叙政权难堪。他乘坐的汽车在逃离险境前遭到了枪击。(抖抖)
轉發(194)
|
評論(85)2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30 11:39
【案例】
英国女记者采访埃及大选遭数百人非礼
罗根是一位战地记者。
美国女作家艾塔哈维也曾在埃及遭遇性侵。
今年2月在叙利亚遇难的美国女记者科尔文。 |
6月24日,娜塔莎在开罗采访总统大选。 |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6月28日报道,一名22岁的英国女记者在埃及诞生首位民选总统后在解放广场采访时惨遭数百人性侵,但坚强的她承诺将再次返回埃及进行报道。
遇险
拍纪录片时遭摸
娜塔莎正在英国港口城市法尔茅斯攻读新闻硕士,预计今年8月毕业。6月24日,埃及诞生首位民选总统,开罗解放广场上十分热闹。娜塔莎当天在一名男同事的陪同下来到解放广场拍摄有关女权主义的纪录片,却被数百当地人围住,并被拖走。
她在事后忆述,几乎所有人都以不怀好意的眼光看著她,让她觉得像是“被扔在一群饥饿狮子里的鲜肉”。她说,大批埃及人扑向她,七手八脚地当众扯下她身上的衣物,在她身上乱摸。所幸还是有少数人良知未泯,他们协助她冲出重围。
娜塔莎说这段经历至今让她心悸不已,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公布该经历,因为“在埃及有如此遭遇的不止她一人”,她希望这样能引起人们对女性在埃及的悲惨境遇的关注。
感悟
仍希望重返埃及
娜塔莎还说希望重返埃及。虽然相机被偷,但她依然希望能挣到足够钱再买新设备返回埃及,她仍然十分热爱这个国家。她说:“这件事没有改变我对埃及的看法。埃及人很有爱心,很乐意助人。这次袭击只是小部分人的行为,这群人中也有不少过来帮助我的人。”
她补充说:“如果不是人群中一些人的帮助,情况可能更糟。我希望能再次回到埃及完成纪录片的拍摄。袭击改变了我的侧重点,以后我会把重点更多放在女性遭性侵方面问题,而不是女性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娜塔莎说。
娜塔莎并非是首位在埃及遭受性侵的女记者。2011年2月15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当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39岁首席女记者罗根于开罗解放广场采访期间,遭到暴徒殴打和性侵犯,直至后来被一批妇女和约20名埃及士兵救出。 据央视
在埃及遭性侵的女记者们
美国女记者遭200人包围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名女通讯记者罗根2011年2月15日在埃及解放广场采访,遭到超过200名埃及人包围。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表声明说,她与摄影员遭分开,她遭到殴打和性侵,后来被一批妇女和大约20名埃及士兵救出。
英国女记者被连掐屁股
英国GMTV电视台女记者约翰逊表示遭性骚扰,2011年2月15日抵达解放广场后,马上被人连番掐屁股。
约翰逊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女记者罗根当日被暴徒包围时,她也在附近,而且距离不远,她回忆表示,当日抵达解放广
场后,立即感觉到有人掐她的屁股。约翰逊不堪继续受辱,要求男同事在她的身后作掩护,才避免更大的伤害。
美国女作家遭多人侵犯
美国知名的埃及裔专栏作家埃塔哈维当地时间24日在她的社交网站推特上表示,她因参加埃及首都开罗解放广场的抗议活动,遭警方拘留12小时,期间她遭到警员殴打和身体上的不当触碰,获释时还被蒙上了双眼。
埃塔哈维在推特上写道:“除了殴打我,那些人让我受到最严重的性侵犯。”她说,“有5个或6个人包围我,触摸我的胸部。数不清有多少只手伸向我。” 代莱编译
性骚扰,一种难以启齿的威胁
据调查,1970年之前战地记者只有6%为女性,199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0%;近十年以来战地女记者的数量有更大的增长。随着这一趋势,女性在战地报道期间遭遇的生存困境也日益凸现。
A
人身安全问题受伤、遇难时有发生
人身安全是所有战地记者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从事战地报道的女记者受伤、被绑架、遇难的事件时有发生。据记者保护委员会统计,在1993年到2001年之间全世界有18位女记者被杀害,这其中绝大多数死于战争和地区冲突。
2001年,在斯里兰卡采访的《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科尔文遭到袭击,一只眼睛被手榴弹炸伤,后来完全失明。2012年2月22日,这位只剩一只眼睛的女记者在叙利亚遇袭身亡。
B
特殊安全问题半数人受过性骚扰
2005年1月20日,有40位战地女记者和其他关心这个群体的人们汇集在伦敦,参加了战地女记者安全问题讨论会。一半以上接受调查的女性说她们遇到过性骚扰。
但很多在战地遭受过性骚扰的女记者选择保持沉默,因为她们很可能会因此被认为不适合从事战地报道工作,从而失去做战地记者的机会。
和在战场上受伤流血不同,性骚扰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威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依然是个未知数。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代莱)
http://news.163.com/12/0630/08/85822CT90001121M.html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观苍穹者 [网易福建省厦门市网友]: 2012-06-30 09:18:43 发表
网易福建省福州市网友 [无法逆当的潮流] 的原贴: 1
这才是真正的记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怕在危险的地方工作
这才是真正的记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怕在危险的地方工作,不为红包。
champiny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网友]: 2012-06-30 11:31:38 发表
在国内报道新闻的待遇,和在埃及的待遇,差几十倍。。这就是真的记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10 22:07
【案例】
中國時報王銘義:
回覆@姜水仨:每逢大陸政治敏感季節,包括《中時電子報》等台灣網路媒體屢遭封鎖,曾多次當面向涉台決策官員提出建議,但成效有限,確實對兩岸資訊交流與兩岸人民的溝通形成不少障礙。 ◆◆@郑东阳:【凤凰周刊:台湾媒体驻京记】台湾记者无疑是京城境外记者里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抱团,在犯规和受罚中习得两岸间的政治禁忌,又在遵守纪律和实现突破之间习得微妙平衡,他们是和体制最亲近的“外来势力”,也是了解北京的重要窗口。
轉發(302) | 評論(47) 7月9日14:12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28 21:34
【案例】
蔡成平:
朝日新闻上海支局长奥寺淳28日在#启@东#采访时,因拍摄到警察集体对市民实施暴力,而遭到15-20名警察的殴打,并抢走记者证、相机、摄像机等器材。朝日新闻社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就此已向中国政府表达抗议,要求停止对媒体的暴行。http://t.cn/zW94xhi
中国デモ、朝日新聞記者に警官暴行 カメラ・記者証奪う関連トピックス
中国江蘇省南通市啓東でデモの取材をしていた朝日新聞上海支局長の奥寺淳記者(41)が28日、警官らに押し倒され、頭などを蹴られる暴行を受けた。撮影ずみデータが入ったデジタルカメラ、外国人記者証も奪われた。
暴行を受けたのは同日午後0時半ごろ、啓東の市公安局前の路上。デモに参加した市民を警官が集団で暴行している様子を撮影していた奥寺記者は、突然カメラを奪われ、取り囲んだ15~20人の警官に地面に押し倒された。自分は記者だと名乗ったが、約20秒間にわたり蹴られ、体の上に飛び乗られた。暴行がおさまった後で見せた記者証も取り上げられた。後頭部や腕、腰などに痛みが残った。
朝日新聞は中国政府に対し抗議し、カメラと記者証の即時返還を求めた上で再発防止を申し入れた。上海の日本総領事館は同日、地元政府に対し、(1)暴行が事実なら厳重に抗議する(2)奪われたカメラなどの原状回復を求める、などとする申し入れをした。
◇
〈渡辺勉・朝日新聞国際報道部長の話〉 正当な取材活動に対して加えられた極めて悪質な妨害であり、看過できません。中国政府に抗議し、謝罪と、カメラと記者証の返還を求めています。
関連記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1 12:33
【案例】
clueless:
一个值得现象是,中国驻外记者不少都这样。离得近,却愈加糊涂。相比外媒驻华记者,不少能够非常客观,至少是在努力平衡地报道真实的中国,如何伟peter hessler等。 ◆◆@木遥:CNN 关于叶诗文的报道后面居然 99% 的美国读者都在捍卫她的清白,说实话我还蛮诧异的⋯⋯ 轉發(334) | 評論(73) 今天 08:07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2-8-23 20:24
【案例】
美国2名雇佣记者在叙利亚失踪
核心提示:美国国务院8月21日确认,两名为美国自由之声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在叙利亚失踪,失踪者分别是报道记者巴沙尔·法赫米和摄影记者居内伊特·于纳尔。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曾发布视频,称叙利亚当局扣押该两名记者。
新华社电 美国国务院21日确认,两名为美国自由之声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在叙利亚失踪。
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说,她无法确认这两名记者更多情况。
德新社报道,失踪的两名记者为报道记者巴沙尔·法赫米和摄影记者居内伊特·于纳尔。
自由之声电视台由美国设立并提供资金,是面向中东地区观众的一家阿拉伯语电视台。运营这一电视台的美国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说,两名记者失踪时在叙利亚城市阿勒颇采访,报道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冲突。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后来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发布视频,称叙利亚当局扣押两名记者。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法赫米和于纳尔曾与《日本新闻》周报记者三日山本一同采访。
三日山本20日丧生。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为一家美国新闻机构工作的一名土耳其记者、一名黎巴嫩记者和一名阿拉伯记者在叙利亚失踪,但不清楚失踪者中是否包括法赫米和于纳尔。
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成员迈克尔·米汉说:“我们对这两名记者的安全和健康极为关切,我们强烈督促叙方确保他们安全返回。”
相关新闻:日本女记者山本美香在叙利亚遇袭身亡
据韩国YTN新闻8月21日报道,日本外务省今日证实,日本新闻社一名女记者在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采访时遇难。另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称,除一名日本记者身亡外,另有3名记者失踪。据悉,叙利亚自去年3月动荡以来,已有4名外国记者遇难。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 责任编辑:NN079
http://news.163.com/12/0823/02/89IEJLEI0001121M.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2 18:44
【案例】非公共知识分子贺大为
慎终追远//@Reutus: 立碑 //@朱玉的围脖儿:稷永强的车祸,还记得.但新华社的确应该记住这些为工作献出了生命的人.远到在大扫荡中跳崖的烈士被炸弹炸死的志愿军分社记者,近到在近年采访途中去世的人....
◆◆
@聂晓阳-雨窗楼主
宣武门西大街57号院,很多人出去后就再也没能回来。邵云环,王岩,稷永强……往远了算,总有一两百人吧?今天和朋友提到稷永强,殉职已经快12个年头了,还有多少人记得他?前天看电视,才知道有个驻外记者病了9年“组织都不知道”,直到倒在工作岗位上。在某个小小的角落,能否给他们立块小小的碑?
| 轉發(46) | 評論(13)
今天15:17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1 12:31
【案例】
丁龙江
驻外记者指鹿为马的年代早该过去了,地球已经是村,语言早已不是障碍,胡乱编派的驻外生涯再也混不下去了!//@大路两旁一排白杨: 哦,这样啊,难道找不到一点友好的报道吗?//@在等人V: //@张力奋: 我也看了,为她著急。 //@李文的围脖: //@何刚:睁眼乱说,难怪结巴。中东主流媒体会不会生气?
◆◆
@李开复
如此标题,难怪忘词!
(194)| 轉發(6794) | 評論(2090)
11月10日17:2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舉報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2 13:17
【案例】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干货分享# 如何做战地报道?南方周末对BBC战地记者马丁.佩申斯的采访全录。以问答的形式呈现。
| 轉發(13) | 評論(3)
19分鐘前來自分享按钮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3 21:26
【案例】今日
媒体也应充分考虑战地记者的安全。
◆◆
@央视新闻
#战地蔷薇#【央视战地女记者王薇薇】今天王薇薇通过@央视新闻 向所有关心她的祖国同胞表示感谢,“和团队在一起,我不害怕,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会小心,因为在硝烟弥漫的战区不能走错一步”;“不管结局是什么,我要陪叙利亚人走出这场危机”。http://t.cn/zjr55qG
(23)| 轉發(330) | 評論(217)
今天20:1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17 23:00
【案例】媒体:叙利亚武装分子降低被绑女记者的赎金数额
|
22:48
| 2013-01-17
|
热点新闻
22:52 约180名在阿尔及利亚被绑人质逃离恐怖分子控制大楼
22:48 媒体:叙利亚武装分子降低被绑女记者的赎金数额
22:31 俄外交部:伊核问题新一轮六方会谈将于本月末举行
22:28 俄黑海舰队两艘军舰在叙利亚海岸执行任务后维修
22:20 俄气公司与克罗地亚商定在旗境内实施“南流”项目
22:02 媒体:25名在阿尔及利亚被绑外国人质获救
21:53 俄内务部:“将军”骗取中国商人60万美元
俄新网RUSNEWS.CN基辅1月17日电 叙利亚武装分子减少被绑架的乌克兰女记者安卡尔·科奇涅娃的赎金数额,从5000万减少到2000万美元,他们威胁,如果拿不到赎金,就把安卡尔·科奇涅娃杀死。这是安卡尔·科奇涅娃的前夫德米特里·彼得罗夫向乌克兰《今日报》表示的。
他说:“互联网中流传的消息称,他们似乎索要30万美元,但是当我周三通过Skype与他们的翻译交谈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几项要求:支付2000万美元,让叙利亚政府释放200人。他们说,叙利亚当局有这份名单。我认为,这也是武装分子。”
他说,绑匪们要求满足他们的条件,否则他们会杀死安卡尔·科奇涅娃。他们没有允许他与安卡尔·科奇涅娃本人交谈。
科奇涅娃在叙利亚冲突爆发后来到这个国家。她曾是一名编外记者,陪同来叙利亚访问的乌克兰记者,同很多俄罗斯媒体有过合作,今年十月在叙利亚遭绑架。乌克兰外交部呼吁大马士革为释放科奇涅娃采取更加积极措施和将罪犯绳之以法。
http://rusnews.cn/guojiyaowen/guoji_anquan/20130117/43671043.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4 17:18
【案例】写字李华良
这后勤保障 //@法晚黑克:那场战斗真惨烈。在这次战斗中负伤的417团工兵连我的同乡战友来北京,看见他的伤口真可怕……
◆◆
@战地记者--王山林
中越战争--1.7战斗突击队员攻入敌阵前...整装准备
| 轉發(3) | 評論(2)
今天15:45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4 10:42
【案例】
外媒记者在中国:微博改变驻华记者报道模式2013-2-4 10:27| 发布者: [color=#999999 !important]
刘海明| 查看数: 1| 评论数: 0|来自: [color=#999999 !important]
南都周刊| [color=#999999 !important]
编辑 [color=#999999 !important]
删除
摘要: 南都周刊2013年度第4期封面 《纽约时报》如何报道十八大 杰安迪(Andrew Jacobs)的办公室有一股浓浓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风。 那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一个单人间办公室,其西北角紧挨中国外交部 ...
南都周刊2013年度第4期封面
《纽约时报》如何报道十八大
杰安迪(Andrew Jacobs)的办公室有一股浓浓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风。
那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一个单人间办公室,其西北角紧挨中国外交部。
狭小的空间里放了7幅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间的宣传画:有“美国侵略者必败”的,有印有毛主席语录的“构筑防原子工事”的,也有以往中国党代会的宣传画。
2008年,杰安迪成为《纽约时报》驻华记者,而这些画则是他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以两毛钱一张的价格在新华书店买的。那时,中国正从“文革”的狂热中醒来,大多数中国人还穿着清一色的蓝色服装。1988-1989年间,他再次来华,在湖北大学当了一年英语老师。
跟杰安迪一样,《纽约时报》现有的5名驻京文字记者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中国背景。他们或在中国上过学,或大学刚毕业时来中国当过老师,或因不同原因在中国有段短暂停留。
加上另外1名驻沪记者和1名驻港记者,《纽约时报》驻华团队在2012年写了600余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人权和社会公正等。
“被拴着的看门狗”
“作为更关注高层政治等领域的媒体,我们像被拴着的一条狗,不能很自由地到处跑。这种障碍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只是每个国家给你活动的篇幅不一样。你无法踏上那块土地,但是你又必须去瞧瞧那边有什么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职责就是介绍这块地。”《纽约时报》驻京记者安思乔(Jonathan Ansfield)用中文说。
正如其著名的办报方针“报导所有适合印刷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一样,《纽约时报》驻华团队的选题标准是“做记者们认为重要的新闻”。
“关键是‘适合’,‘适合’不是指文章所占篇幅,而是指新闻的‘相关度’和‘重要性’。”张彦(Ian Johnson)如此解释《纽约时报》涉华报道选题标准。他是2001年普利策奖获得者,那时,他还是《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
2012年,由于中共十八大召开和一些特殊事件,《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政治新闻进行了充分报道,对与政治相关的民族、人权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也同样充分。
尽管对于所有的外媒来说,去年中国最重要的报道主题是十八大,但是张彦认为草根阶层如NGO等为社会进步所做的努力更值得关注。
作为一个综合类报纸,《纽约时报》没有特别侧重某个领域的报道,除政治事件之外,他们也会关注大众流行文化。
当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在中国流行时,黄安伟(Edward Wong)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是北京分社的另一名骨干记者。黄安伟是华裔,伊拉克战地记者的经历练就了他对复杂局势的敏锐判断力,同事赞其“记忆力惊人,像电脑一样”。2008年,他凭借对伊拉克的报道入围了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黄安伟关于《非诚勿扰》的报道,刊登在2012年1月1日的报纸头版,里面提到了节目的被整顿、金钱的魅力、嘉宾们在舞台下的丑闻,并且更多地分析了观众对低俗娱乐节目的需求与官方传统得体的观念间的冲突。
去年3月初,他们觉察到了中国经济增长变慢的迹象,之后保持追踪,6月8日、9日和10日,他们连续三天报道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迹象。
当事件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时,他们也注重对中国的强调。2012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缅甸面向印度洋,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能够为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提供一条便捷的运输通道。《纽约时报》在1283字的报道中30次提及“中国”,称奥巴马对缅甸的访问使中国“震惊”;在报道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时,“中国”也被多次提起。
当然,中国国内媒体所关注的新闻事件,他们也没有落下。乌坎选举、因环保问题引发的什邡启东及宁波的群体事件、陕西怀孕7个月的孕妇冯建梅遭强制引产事件、中国各地民众的反日游行等,一一在他们的关注范围内。
至于中国媒体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或未能报道的领域,他们也进行了“跨国舆论监督”。他们揭露了中国媒体有偿报道乱象,探析了中国的移民潮,甚至还有专门的文章介绍中国的“双规”。
“有人觉得我们是在闹事儿。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力所能及地去调查真相,做些突破,试着进去挖一下。”安思乔说。
《纽约时报》更有经济方面的调查报道。这个领域的报道主力是驻沪记者张大卫(David Barboza)。他的中文名字很“中国化”,以至于曾有人误以为他是另一位华人“张大卫”——《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的社长。
2012年,《纽约时报》做了一个名为“The iEconomy” 系列的专题,分析全球高科技产业面临的挑战。该系列的第二篇“在中国,人力成本是建成一个iPad”( In China,Human Costs Are Built Into an iPad)聚焦中国,上了1月26日的头版。5538个单词揭露了苹果在中国组装iPad和iPhone的代工厂富士康涉嫌剥削工人的现象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尽管做报道时受到了一些干扰或者限制,但是《纽约时报》还是在尽量一点一点解读中国。
“独家新闻固然重要,但是抢独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讲好每个关于当代中国的故事。”这是杰安迪的理念。
“比如,在写关于GDP的新闻时,我并不喜欢去查一大堆数据,我更关心经济下滑如何影响普通家庭,未婚青年如何应对飙升的房价等问题。”杰安迪称。
关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立场,安思乔的解释是:“作为一个监督的角色,媒体应该报道一切不被公开的东西。不管在哪个国家,我们都会去监督他们的国家和政府。对一些没有公布的社会现象,我们要去调查、去公布,但这些不被政府公布的事情往往恰恰具有负面色彩。我们没有针对中国的意思。”
“临界质量”
“2012年的独特之处在于,更多的政治新闻来找记者,而不是记者绞尽脑汁地去找新闻。而中国新闻也成规模地进入了美国读者的关注领域。”安思乔说。
但是,在2012年元旦时,驻华记者们还在预感权力交接年的政治新闻可能会“比较单调”。那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薄熙来的政治前途。然而,“在王立军2月6日出走美领馆之后,一切都变了”。
《纽约时报》开始了系列报道。除了追踪官方发布的消息,他们还报道了薄王事件涉及到的其他当事人,如一些房地产商和一些外国人,薄熙来之子在英美的奢侈生活,等等。他们独家采访了薄熙来的前妻。对于王立军“违法使用技术侦察措施”,他们也有相关的深度报道。
至于各方对该事件的反应,如中共中央决定开除薄熙来党籍、公职后中国各媒体的反应等,他们也做了解读。
大部分系列报道都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之上。尽管在去年三月份,他们未能第一时间抢到尼尔·伍德被谋杀案的一些消息,但是,对于薄王案的背后因素及情节,他们走在了独家新闻的最前沿。而且在后期,他们做了更多更深度的报道,因为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求证”。
“如果中国市场化媒体能够在今年三月份把那些报道发出来,就能证明报道中国最强的还是部分中国媒体,而不是我们外媒。总体而言,我们在内部渠道与人脉资源方面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跑中国高层政治时,这是一个不对称的战场。但我们的优势是风险相对少。”安思乔说。
由于无法获得官方回应,求证过程就显得非常困难。《纽约时报》2012年的涉华报道中,除一组最受关注的经扎实调查的深度报道是建立在查阅大量文档的基础上的,其他全部来自二手消息源。
不同的二手消息源对同一事件可能有不同的解读,这时,记者的判断力和信源的可信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判断过程跟原子反应过程中的“临界质量”很像,即“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当各种二手信源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并且符合逻辑,记者们就基本可以写了。
至于独立的消息源,他们一般不会采用,不管该消息源有多好。所有的报道必须经过2-3名独立消息源的确认才能写。
“针对政治事件的来龙去脉,内部各个圈子往往会有不同的说法,为了保持信源平衡,我们需要采访很多人。不过由于字数的限制,我们一般无法把很多细节或微妙的地方写进去。”安思乔说。
由于网络的迅速传播,关于访2012年的一些特殊事件,有些报刊登了未经证实的消息。《纽约时报》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因为有媒体报道了,网民也在热议,他们被迫要去证实或证伪这些流言,而在过去,他们是能直接忽略这些的。
当大量匿名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在境外网站满天飞的时候,《纽约时报》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力,谨慎地抵制住了这些“谣言”,尽管这个过程非常困难。
其实,这种困难是在中国做报道所长期存在的,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集中过。由于没有直接与官方对话的渠道,在一些事件中,信息源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不是说我们要做不客观的报道,而是根本无法获得官方的说辞,我们只能有时引用下《人民日报》的社论来平衡信息源。”杰安迪说。
有时候,他们也能从外交部的例行发布会得到一些评论,尽管这些评论有时不是那么切题,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十八大“剥洋葱”
按照惯例,有党代会的年份都是记者们忙碌的一年,但是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却让记者感觉“前所未有的忙”。
“2002年也比较忙,那时我还在路透社。但那种忙是自己设计的,觉得要对新任领导做一些人物特写。但是今年经常都来不及做这些,因为有的事情到最后一段时间才尘埃落定。”安思乔说。
为报道十八大,一名《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公司下属报纸)记者和一名《纽约时报》驻港记者也加入了报道团队。而此前,他们已经做足了功课:查阅了大量文献以更好地了解党代会背景。
十八大于北京时间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但直至9月28日,新华社才发布了这一消息。滞后的官方消息也给记者们带来了不便。
“我们一直在研究十八大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经济?外交?民生政策?很难找到答案,因为党代会的日期直至最后一刻才公布。我们不知道党代会的议程,也没有机会参加党代会之前相关的一些会议。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除了听工作报告,党代会具体是干吗的?”张彦问道。
对于十八大,他们最为关心的议题分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安排;军委人事安排和军委主席位置;如何设置未来的改革议程。这些在《纽约时报》网站名为“卫兵交接”(Changing of the Guard)的专题中都得以体现。
这组以十八大为主题的专题包括视频、图片和报道及分析。视频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人权状况等等。
截至2012年12月29日,该系列文章共有28篇。从7月到十八大结束后期,均有追踪报道。主题涉及十八大前期的军方需求、习近平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日子、地方债务危机、中国的移民潮等;十八大结束之后对中美关系的分析、对部分新当选常委及习近平之妻彭丽媛的特写、新领导班子面临的挑战和各种社会问题等。
鉴于十八大会议之前存在着一定变数,《纽约时报》这组报道也在跟着变。最终结果也显示,他们的报道是紧跟变化并且准确反映了这些变化的。
胡锦涛做十八大报告当天,会场出现了一个小意外:所有外媒记者都没有拿到文字稿,只有党代表有。而此前的党代会,记者们都能提前拿到讲话稿,边看边听,分析讲话中的“新提法”。没有文字稿给记者当天的写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讲话内容。
新的领导班子与记者见面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论。在肯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指出了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放缓的经济增长、国进民退、移民潮、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和政治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等,同时就中国是否会实行改革打上了问号。
尽管对十八大做了系列报道,但是对于《纽约时报》记者们来说,很多事情仍是一团迷雾。如何把这些扬2012年剥离出来的各个细节拼凑成一幅更清晰的图,他们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在人民大会堂采访的那几天,他们甚至还配备了望远镜。“我想看看有没有领导人睡着了。”杰安迪开玩笑道。
朝日君,晚安·哦呀苏咪
“朝日君”来了。
2012年5月27日,“连日本鬼子来了都没好意思说这块土地是天皇的”,这条微博让朝日新闻中文网官微迅速走红,再加上“鬼子可以转一下么”的自嘲,更是带来近七万的转发量,并一下增加了三万多粉丝。
此前一个月,日本朝日新闻社开设中文版新闻网站“朝日新闻中文网”,并将编辑部设在东京。其中,微博团队由主编野岛刚带领,共有三名日本人、两名中国人。野岛刚中文流利,性格随和,“不严肃,在日本人中比较少见”,经常跟员工开玩笑,编辑们称其为“刚哥”。
中国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朝日君”。《一个》副主编 @青年小饭 称自己是朝日君的“铁粉”。
卖萌不可耻
他们爱调侃。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来中国参演电视剧《盛宴》,扮演一名地下党员,发了一张依偎在女八路怀里的照片。他们“怒斥”矢野,“部分鬼子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吸引,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与培养”;他们还“爆料”自己的主编“刚哥”,说他是个怕老婆的主儿。
他们聪明,会“入乡随俗”。2012年5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郭伯雄临时取消原定于5月24日访问日本的行程。当天,朝日新闻中文网发布该消息时被审核,之后修改了关键词,称“中国的那个谁临时取消了原定于24日访问日本的行程”。
他们“纠结”于日本频繁换首相,称“我们又双叒叕换首相了”。截至发稿前,该条微博在新浪的转发量已达33614次。
他们还与微博上人气颇高的日本女星苍井空互动。苍井空在微博发了张来华吃西瓜的照片,并感叹“很便宜,我来中国绝对买西瓜”。有人回“这下知道日本人进村为何喜欢抢西瓜了”,朝日君则回复称“最喜欢的不是抓老母鸡么?”
但在之前,朝日君的风格并不是这样。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朝日新闻决定利用微博向中国民众传递信息。那时,他们还叫“新鲜日本官方微博”。尽管粉丝数目有所增加,大部分微博的转发与评论量却都是个位数。
对于中国读者想要阅读什么样的新闻,朝日新闻并没有充分的数据进行衡量。同时,鉴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与日本人有所不同,如何竭力抓住读者的需要,成了朝日新闻中文网尤为重要的事。
2012年,随着更多国际媒体的中文网进入了中国,如纽约时报中文网、IBTimes中文网等,朝日新闻中文网也在当年的4月正式上线。“新鲜日本官方微博”易名为“朝日新闻社官方微博”,继续进行常规新闻发布。但风格还是比较“呆板”,应者依旧寥寥。期间除了关于日本美少女组合NMB48有801条的转发量外,其他常规微博的平均转发量不足5次。
为了使朝日微博“更加生动、人性”,“同时吸引人气”,一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编辑开始指导整个微博团队编辑微博。2012年5月15日,朝日新闻中文网发了第一条新闻以外的微博:“咪那桑,哦哈哟!大家早上好!东京正在下雨,但空气质量还不错,你们那儿如何?”这条微博得到逾30条 的评论,较之前得到的反馈有大幅度上升。
此后,朝日君的卖萌便一发不可收。有粉丝建议其微博头像应该采用跟其报头一致的欧阳询手迹,他们回复称,“不好意思这位先生,我们走时尚路线的。”
除了“时尚”,他们还乐于社交,广发交友帖。从南方报业集团旗下诸报刊杂志到《环球时报》,一一被他们@。他们还会引用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检验一个人是否有第一流智力,就看他能否同时持有两种相反观点而仍能保留住行动能力”,请《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指教”。
风格的转变使得微博的关注者以“超出预想的速度快速增加”。目前,其在新浪和腾讯两个微博的粉丝总量已经超过了100万。
晚安·哦呀苏咪
每晚,朝日君以一条“晚安·哦呀苏咪”的帖子总结当日微博世界里的热点。“哦呀苏咪”在日语里为“晚安”之意。每一条晚安帖都是手书的时政谜语,既传神又象形,谜底深邃且幽默。
2012年12月24日凌晨,他们向中国网友道晚安,写了“北、南”二字。其中,“北”字的中间加了八竖,“南”字部首“十”换成了“中”。网友纷纷表示没看懂。@参考消息 解读为“北方暖气片,南方电阻丝”,而朝日君的本意则是“北方开暖气,南方开空调。”
这一天,中国普遍降温,北方下降8-18°C,而南方则是大范围阴雨天气。尽管北方气温更低,但没有暖气的南方更加湿冷难熬。
晚安帖的发布始于2012年5月底,由负责指导团队发微博的编辑创作。他自幼学习书法,上学时课本上基本写满了字。而平时,只要手头有纸和笔,他都会不自觉地写起来。最初的晚安帖为轻松幽默的中日双语的日本谚语,如“娶了懒媳妇,穷了一辈子”,基本以展示硬笔书法为主。后来,帖子才渐渐发展为与时事结合并且加上汉语拼音的风格。
除了发晚安帖,他还负责一些比较自由的评论转发。前面提到的“鬼子可以转一下么”、“我们又双叒叕换首相了”等微博,以及调侃矢野浩二和苍井空等,都出自他的手笔。
评论转发既要轻松幽默又不能显得轻浮,分寸比较难掌握。有时卖萌过了头,主编野岛刚也会提醒这是朝日新闻的官方微博,“要有足够的紧张感”。偶尔,野岛主编也会亲自回复网友的评论。
晚安帖的素材一般来自中国微博世界里当天最热的新闻事件,选题“更愿意选择比较硬的社会或政治新闻。”
2012年12月7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首次赴外地考察,首站选择了深圳。当晚,朝日君的晚安帖为“习近平”。其中,整个“习”字和“近”字部首部分的“点”被加粗,构成了一个“小”字,与后面同被加粗的“平”相应。
12月8日的晚安帖再次夸习近平,是个巧妙的双关:“習敬平”。
12月9日,晚安帖第三次提到习近平:平易见人。习近平在南巡过程中未封路,也没有警卫层层包围,有网友称其车队夹杂社会车辆并上传照片至微博。网友对领导人的举动纷纷表示赞赏。
朝日君将汉字的拆分与重组玩得游刃有余。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央视进行了“你幸福吗?”系列调查,街头采访忍俊不禁的一些回复在网络热传。这么好玩的问答,朝日君当然不会错过。2012年10月4日的晚安帖为缺了各个部件的“幸福”。没土、没¥、没田,只剩一件衣服和一张嘴。你,幸福吗?
去年10月,河南平坟运动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极大争议。朝日君的晚安帖为“祖坟”二字。但是,两个汉字的头都没了,似有一部推土机开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论象形还是字义,都恰到好处地吻合了“平坟”。
面对如此卖萌,网友惊呼其汉语功底的同时,也会调侃下他们,称“太君,你滴良心大大滴坏了。”
除了拆分重组汉字和双关,“象形”是他们的另一个玩法。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航母style”掀起网络模仿热。晚安帖也来凑热闹:“走你”。汉字姿态跟“航母style”完全吻合。“走你”源于北京话,大意为“走一个”。该帖有近7000的转发量。
《新周刊》执行总编 @封新城 如此惊叹他们的创意:“会玩微博,更会玩汉字。关于汉字,我们应该在他们面前汗颜吧?”网友“和菜头”赞其“不愧是萌国呀,朝日君。”
不过,晚安帖的选材也“不排斥比较软的娱乐或其他新闻”,也偶见轻松的调皮,如将李安导演的大热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e)改为“life is pì”;在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那天给玛雅人差评,称其信用为0;“元芳体”在微博传得火热的时候,他们“热烈庆祝元芳咨询公司挂牌成立”。
对于中日关系的紧张,晚安帖表现的则是幽默的自嘲。2012年8月19日,周日,中国部分城市进行了保钓游行并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当晚朝日君的晚安帖是“星期日”三个字,三个汉字中涉及“日”的部分都被打上叉。
那些“或被削弱的声音”
有时,灵感也会乍现。2012年9月28日,晚安帖编辑跟朋友吃完晚饭正在回家的地铁上。同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薄熙来党籍、公职。而在之前的8月,薄妻薄谷开来已因故意杀人罪在合肥被判处死缓。在晃荡的车厢里,他突然来了灵感,拿出纸笔,中途下了车,在站台写下了当日的晚安帖:子瓜。网友惊呼其“对中国研究比大多数中国人还明白”。
除了书法,画画也不在话下。去年11月1日的晚安帖是一幅画,上方是一戴红袖章的小人,中间写有“Beijing 2012”,最下方附有七个奥运环。为“保卫十八大胜利召开”,北京街头出现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志愿者”。巧合的是,11月15日,新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竟然也是七名,神奇地呼应了晚安帖的七环。
对于被中国官方媒体忽略的新闻,他们也毫不怠慢。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县陈棚村完全小学22名学生被一男子持刀砍伤,同一天,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20名儿童在内的28人死亡。《新闻联播》就美校园枪击案发了头条,对光山被砍伤的儿童却选择失声。当日晚安帖下面为“光”,上面是个倒置的“山”,“光山”二字合二为一又巧妙地组成一个“腚”的形状。网友解读为“光山想捂屁股没捂住。”
这并非朝日新闻第一次关注中国儿童。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五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1月18日的晚安帖内容为“垃圾箱”三个字,其中“圾”的“人”部分用红色标出:小小的人蜷缩在那里,伴随的是血一般的红色。
朝日君几乎见证了2012年中国的每起天灾人祸,晚安帖让网民听到了那些“或被削弱的声音。”平安夜,江西贵溪幼儿园班车侧翻坠入水塘,11名4-6岁儿童的鲜活生命就此陨落。次日的晚安帖为11名罹难儿童送上了哀悼:列出每名儿童的年龄,每个年龄上方附有一个天使头上的光环。
尽管部分晚安帖遭删除,但是整体而言,这些帖子还是注重尺度的把握,“一般仅为描述客观事实,避免加入立场和态度。”对于删帖,主编野岛刚说, “在这方面我们尊重微博运营商的判断。”
欧逸文:从NEW YORKER到BE2013年01月30日12:02 南都周刊 我有话说(26人参与)
作为美国老牌杂志《纽约客》的驻华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已经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7年。
和他的前任何伟(Peter Hessler,《纽约客》驻华记者,著有《寻路中国》)类似,欧逸文描述中国的文字,用词漂亮考究,连驻华的外媒同行们都流行追看他在《纽约客》网站上连载的专栏——中国来信 (Letter from China),这些文章被视为解读中国的经典美文。
欧逸文认为,预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是从拿破仑以来西方人一直很热衷做的事情,如今这已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我现在做的大部分工作是描述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然后去解释为什么,以及中国怎样在新的世界版图里扮演新的角色。”
用博客点评中国
欧逸文并非新闻科班出身,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政治学系。也许是为了契合《纽约客》的风格,欧逸文采写了各种类型的中国人物,既有贾樟柯、韩寒、胡舒立和李阳等名流,也有像他的书《中国愤青》里主人公唐杰这样的普通人。
用几个月的时间、几万字的篇幅去描绘一个中国人,他采取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想尽一切办法紧贴对象,去他的家、办公室,甚至跟他一起旅行。
但这并不表明他遗忘了自己的专业出身。他频繁发布的博客文章,很多都是对时政的犀利点评。
他全程采访了中共十八大。他在博客里写道:大会堂是毛时代的人民圣殿。近年来,它向商业敞开了怀抱,《大河之舞》和百老汇音乐剧《Cats》在这里找到了舞台,肯德基2000名经理云集于此商讨炸鸡之道。周四,当他们迈着精确的政治猫步走上红地毯时,至少在这几个小时里,大会堂再度充溢着圣光。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一任常委见面会后,欧逸文也走了一下红地毯,端详着习近平刚才站立的地方。“那里贴着‘1’字,这意味着,只有中国权力最大的人才有资格站在这里。透过一品红和兰草丛,眼前是密密麻麻的相机镜头,还有十几亿人的期待。”
欧逸文试着从中国新领导人的角度去审读中国。他在文章里评论说,那位有着播音员一般浑厚磁性嗓音的人,将会面对一个面貌迥异的公民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和财富增加的,是愤世嫉俗。
“他会比前任们面临更多公开且无情的质疑。” 欧逸文告诉《南都周刊》记者,他认为2012年最重要的中国新闻是最高领导层的权力交接。不光是换了面孔和名字,其交接过程也有了一些变化迹象。
他对十八大的关注从开幕式持续到常委名单公布。他从这次盛会的细节中读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习近平的首次发言没有使用那些惯常的口号,作为新的最高领导人,他利用这个机会展示了不同的风格。”欧逸文告诉《南都周刊》记者。
他认为新班子面临很艰难的任务。在建立权威方面要比前辈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经济领域,还是在外交方面,即使是对比十年前,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多了。“现在说他们是否能比前十年干得更好,还为时过早。”
“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习近平正努力去除繁文缛节,强调实干。”欧逸文说。
描画“铁老大”
2012年的欧逸文是兴奋而忙碌的。他的文章涉及了几乎中国所有的热点事件,包括中共十八大、反日游行,莫言获奖等,甚至还有陕西表哥和广东房叔。
欧逸文平均每月在《纽约客》网站上写十几篇关于中国的博客,他见报的大稿,最新的一篇是去年10月份的《铁老大》(Boss Rail),该文借刘志军落马对中国铁道部进行了全面梳理。
他如此形容这位前部长:刘志军将他凌乱的黑发往中间梳以掩盖秃顶,戴一副牛角材料的方框眼镜,这种眼镜在党的高层干部中非常流行。
为了向美国读者形容中国“铁老大”的概念,欧逸文巧妙地利用了数据对比。他笔下的北京南站,“和帝国大厦所用的钢材一样多”,而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可达 2.4亿人次,比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 Station)高30%。
他说,中国铁道部的员工数量几乎等同美国政府的所有文职雇员。这个“官僚帝国在规模和独立性上仅次于军队,拥有自己的警察、法庭和法官, 铁道部是国中之国。”
欧逸文一般两到三个月出一篇稿,有的时候是六个月一篇。一篇文章大概要采访五十到八十个人,积攒有两百到三百页的采访文字。在《纽约客》,昂贵的差旅费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这让《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摩尔极为羡慕。
“如果编辑认可你的故事的想法,觉得有价值,他会为你努力争取足够的条件让你去做。”在一次讲座上,欧逸文告诉他的中国同行们。他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有《纽约客》这类的杂志存在,自己能够为它工作,非常幸运。他自己从来没有因为成本的问题而被拒绝某个选题。
“当然,记者也不可能靠这个发财。”欧逸文说。
此外,《纽约客》的信息核实制度(fact-checking system)也让欧逸文颇感自豪。这个信息核实部门像一个独立于编辑团队之外的审计员,对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个字进行核实,有二十到三十个全职人员进行工作。
欧逸文驻华之后,《纽约客》总部增设了两个事实核查员。他们都会讲普通话,有一个还会讲广东话。他们会在核实之后的字上画一条线,表明事实核查员对这篇文章所有文字的准确度和可靠度负责。
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会由事实核查员通过打电话或者写E-mail进行追访。 “被采访的人可能会非常惊讶,他一开始在街上碰到一个老外,被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三个月后,他又接到来自纽约的一个越洋电话,用普通话问他对三个月前一场篮球比赛的看法。”
中国与乡愁
谈到2013年,欧逸文告诉记者,他的新书已进入收官阶段, 但还不到剧透的时候,但他相信,内容一定会吸引中国读者的兴趣。
新的一年里,他将继续观察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在对繁荣、平等和道德的争论中,他们所发生的改变。“在中国,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诠释,每个月都在变化。”
最近欧逸文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观察他和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他对公平、道德和市场经济的论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纽约客》的前任驻华记者何伟是很多中国读者眼中的写作大师,也是不少中国记者的偶像。当记者向欧逸文抛出与前任对比的问题时,欧逸文表现出了中式的谦逊:“我觉得何伟是一个更好的作者。”
不过,在2011年北京798艺术区一次几乎没做前期宣传的媒体讲座上,欧逸文惊讶地发现,台下坐满了中国同行和热心读者,连过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欧逸文采访风格扎实沉稳,文章不但有料,其文笔也带来了阅读快感,”一位旁听过讲座的北京记者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说。
欧逸文曾说,中国能勾起他的乡愁。他是个 New Yorker,也是个Bei Jinger。
与大多数驻华记者租住外交公寓不同,欧逸文和他的美国妻子租下了北京毗邻孔庙的一座四合院。他从事的职业和居住的地方,比绝大多数人更贴近这座城、这个国的脉搏。
(本文部分素材节选自欧逸文先生2011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讲座。)
“高富帅”记者哭穷
2001年大学毕业后加入英国《每日电讯报》,曾在罗马驻站。2008年来中国,先驻上海,2012年2月份调往北京。 在上海的时候主要任务是关注农村问题和南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到了北京,时政成了主要的报道领域。2012年的主要作品有重庆系列报道以及十八大报道等。
摩尔(Malcolm Moore),这位被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戏称为“高富帅”的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似乎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光鲜。在他位于北京建国门的外交公寓里,他向《南都周刊》记者“哭穷”。
“在北京驻站成本太高了。房租贵,出差贵,我们比不得《纽约时报》啊!” 身高超过两米的摩尔说。
在2011年底,广东出了乌坎事件,摩尔跟英国总部的编辑报了这个选题。他把从上海到广州的机票、从广州到乌坎的租车费用等预算列了个清单,并且提醒编辑,这趟很可能会白跑。他问值不值得试一下,编辑回复:“当然”。
在中国做新闻总会碰到这样的困境,花了大量时间和经费,最终报道也做不出来,哪怕你是老外记者。
中国血统
摩尔的名片上印着中文名:马谦,是别人给起的。“我不认识这两个字,在中文里有特殊意义么?”
他坦言自己中文听说读写都不行,也曾想过学习中文,设想只要自己刻苦学习,一定能成功。但他低估了掌握这一门语言的难度。
“事实证明,我实在不是这块料。但这个障碍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用心,加上中文助理的帮助,也能保证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虽然不会中文,这个大个子却有一半的中国血统。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厦门人。外祖父曾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日本入侵时离开,先去了马来西亚,后来去新加坡定居,1992年去世。
摩尔可能是驻华记者里的第一高人了,但他的妈妈并不高,“就是中国女性的普通身材吧。我的身高是遗传自父亲,他是英格兰人,大高个儿。”
“小时候,经常听她提起中国。我当时想,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2008年来到中国,这个童年的梦想实现了。”摩尔说。
外祖父的老家在鼓浪屿。摩尔曾去那里寻找过旧居,但已经找不到了。他出生在新加坡的母亲能说普通话和闽南话,非常高兴儿子被派回中国工作。现在他母亲这一系的亲戚基本都在新加坡,有三个姑姑和很多表兄弟。
摩尔出生于新加坡,少年时代就随父母旅居各个国家,基本上就读的都是国际学校。他的英语听不出英国腔,能说意大利语和法语。
钱紧的无奈
虽然《每日电讯报》是英国派驻海外记者最多的报纸之一,但和彭博社、《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比起来,他们的资源还是要少得多。电讯报驻京有两个人,摩尔是文字记者,还有一位摄影记者,两人还雇佣了一位中国籍的新闻助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快些。”摩尔说。
为了一篇调查报道,《纽约时报》的记者可以一年心无旁骛,出差不需要打报告,甚至雇一公司帮助调查。“顶级的报道有雄厚的财力支撑。如果我能写出那样的稿子,马上退休,没有遗憾了。”摩尔对此只能表示羡慕。
摩尔认为,在和美国记者竞争中国新闻报道上,英国记者目前处于下风。和美国同行比起来,美国的读者更认同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他们对涉及中国的新闻,包括中美在各个领域的竞争更感兴趣。
而英国和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外交上,都远不如中美关系那么受关注。英国读者可能对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更感兴趣。有些西方报纸的策略是不设驻外记者,有突发事件时临时特派。
“作为一份严肃报纸,必须保持在国际报道领域的竞争力。我个人认为,海外记者站是非常重要的,驻外记者深入居住在中国,更能写出好的报道。”摩尔以自己的乌坎报道获奖为例:“这说明读者希望看到驻外记者这类型的报道,采编的投入得到了回报。”
全球的纸媒目前都遭遇危机。摩尔称,他也不清楚自己所在的机构是否能持久地维持高昂的采编成本,“在网络时代,读者天然以为新闻都是免费的。”
进乌坎
关于乌坎事件,摩尔和他的编辑算是“赌中”了。《每日电讯报》这篇《直击乌坎》(Inside Wukan: the Chinese village that fought back)的文章发表后读者反响强烈。摩尔也凭借此文,获得了英国2012外国记者协会年度新闻奖(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Awards)。
评委会的颁奖词中说,摩尔的这篇报道很有启发性,它讲述了一个“弱者也能发出强音”的故事,“用巧妙的方式为读者描述了当下中国”。
2011年9月份乌坎事发时,摩尔从《金融时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现场,准备观望一段时间,看看事态的发展。对于英国读者来说,中国农村的官员腐败、土地纠纷是太过平常的事情。
到了当年12月初,乌坎村民代表薛锦波死亡, “我感觉事态严重了,准备去一趟。”
恰逢当时是外国记者续签签证和记者证的时间段,很多记者的护照都交到了签证处,没办法坐飞机,新闻竞争可能没那么激烈了,摩尔甚至有些小庆幸。“但去了后才发现,好多外媒同行都已经在现场了。”摩尔笑着说。
进入乌坎,还靠了点运气。摩尔和他的新闻助理对当地的地形不熟悉。接近乌坎时才发现遭遇了警戒线。“到了关卡时,我们前面出现了一辆政府的车。我们租的车贴了黑色的膜,警察从外面看不见我,估计是把我们的车也看成是跟政府官员一起的,一挥手放我们进了村。”
往前开了大约几百米,看到一个用树枝堆成的路障,在离路障大约100米的地方,有一些村民聚集在那里,摩尔停下来观察了十分钟,但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
“这时我看到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这下放心了,于是我下车向他们走去。”村民们见到摩尔,非常热情。
“整个村子没有一个警察,没有一个官员,这种氛围很奇特。海外读者应该能从报道里嗅到些不寻常,他们开始关心遥远的乌坎村的命运。”
随后,BBC等外媒陆续赶到,摩尔帮助他们进入村子。他住在薛锦波的家里四五天之后,选择了离开,留在附近继续观察。
“新闻报道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伤害当事人。” 摩尔说。之后,越来越多的记者赶到了乌坎。
后来因为情况起了微妙的变化,《每日电讯报》又增派了一名记者进村。摩尔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没有任何政府官员“提供帮助”或者试图干涉。
乌坎事件平稳解决后,在乌坎村进行选举时,摩尔进行了回访。这时各级政府部门已经重回乌坎,但没有一个官员愿意接受采访。
与中国领导人邂逅
来中国的4年多,摩尔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省份,与中国官员时不时都要打交道。
玉树地震后,摩尔从兰州租车直接到地震现场。
在玉树市中心的一栋倒塌的商场,摩尔站在废墟的一角。一辆中巴车停了下来,车门开启后,第一个从车里下来的是中国总理温家宝。温没有做任何停留,甩开身后的军人,从200多名藏族民众和喇嘛中独自穿过,直接走上废墟。
巨大的废墟上到处都是松动的瓦砾、钢筋和玻璃,人走上去很不安全。温家宝随后在废墟上做了一个演讲。摩尔很吃惊,“他年纪很大了,这么做很危险。”
这是摩尔和中国总理唯一的一次邂逅。
去年秋天十八大召开时,摩尔重点关注了广东团。他在推特上直播见闻,说汪洋点名让他提问。在会场上,两人算是第一次见面。“他应该不知道我是谁,服务于哪家媒体。”摩尔说。
根据摩尔描述,汪攥着一份《南方日报》进入会场,并要求发言控制在10分钟以内。汪还打断一位自我表扬兴起的代表,说“打广告要收费的”。
摩尔见惯了严肃刻板的中共官员,没想到汪洋在会上这么放松。为了参加十八大的报道,摩尔特地在上海量身定做了一套西装。广东团三个小时的会议中,他一直都站着,位置正对着汪洋,“他应该很容易看见我。”
在记者提问环节前,一位女士过来收集外媒的问题:“您有什么要问的么?这样我们可以帮助翻译。”
“我的问题是,高级官员是否应该公布家庭财产?汪洋书记个人的看法是什么?” 摩尔觉得自己的的问题是个烫手山芋,“我当时想,主持人不太可能点我的名了。”
很容易看出问答环节是事先安排好的。“比如在记者提问之前,工作人员已经把话筒放在了回答该问题的官员面前。”发布会马上就要结束,摩尔几乎绝望了,下意识地摇头,皱眉。
巧合的是,汪洋瞅见了这个不安分的记者。“好吧,我回答一下那位高富帅先生的问题,”他指着摩尔说。
“我有点懵。”摩尔回忆说。他把压箱底儿的问题抛给了汪洋,但汪洋并没有正面回答。
“他告诉我,‘In time(合适时机)’。”
摩尔2013年的报道计划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薄熙来的命运,等待薄案的开庭,期待更多的内幕出现。
摩尔对重庆的关注,从2012年持续到2013年。自2012年《华尔街日报》爆出英国商人尼尔·伍德死亡事件后,作为英国记者,摩尔自然也把重庆作为自己2012报道的重点之一。
他多次南下重庆寻找线索。刚开始没有任何突破,连尼尔·伍德死亡的具体时间都未能查到。
第二次去重庆的时候,大量的细节就出现了。“但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当初很难获得的信息,接触的线人突然愿意说了,而且最初一些看似天方夜谭的传闻,后来在庭审中得到一一对应。”
现在关于重庆往事,越来越多的细节呈现了出来。摩尔雄心勃勃,“我认为最近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再下重庆,应该能挖出更多的新闻。”
中国人日本人都没有真正了解对方2013年01月30日12:02 南都周刊 我有话说(26人参与)
文_奥寺淳(OKUDERA ATSUSHI) 翻译_黄征 摄影_ 刘浚
1
我不幸目睹了中国和日本之间“孩子般的吵架”。
2012年1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和中日韩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召开。我们这些记者在位于“和平宫”的会场中等待各国领导现身。
“和平宫”的讲坛,被红绿黄色相间的13国国旗装饰得华丽异常。坐席呈长方形状相对排列,紧随各国首脑坐席之后的,是十几位随行官员坐席。日本当时的内阁官房副长官(政府副秘书长)齐藤劲、外务审议官(外交部官员)齐木昭隆,和即将赴北京就任驻华大使的木寺昌人三位官员最早出现在会场。
因为紧邻日本官员坐席,中国官员必须经过日本团队的前方才能就坐。当中国外交部一名负责人入场时,齐藤劲面带微笑,举起右手准备打招呼。但是正经过日本坐席的这位中国外交部负责人却突然转身,强行从相隔不足50厘米的三位日本官员身旁通过。整个过程,他都对三位日本官员熟视无睹,直接通过肢体语言明确地表达了对日本方面的无视。
吃了闭门羹的齐藤劲目瞪口呆,只得把高举到脸颊的右手缓缓地放回了膝盖。面对这种情况,邻座的外务审议官齐木昭隆面露不快,新任大使木寺昌人也目光尾随该中国外交部负责人,非常吃惊。
此后,日本代表团在三天的会议期间也任凭时间流逝,再也没有和中国领导人以及外交官员站在一起交谈。虽然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中日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造成的,但在这次世界各国首脑云集的国际会议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方面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官员之间的故意冷淡很明显地反映出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而造成关系恶化的原因是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的钓鱼岛(日本名尖阁诸岛)国有化。对于日本方面的举动,中方激烈抗议,几乎停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一切活动。此外两国间的贸易、观光以及文化和民间交流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在2012年夏天之前,中日关系还处于良好状态。去年7月,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泉裕泰总领事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对“上海总领事馆管辖内签证颁发数达历史最高效率”以及“赴日豪华邮轮大受欢迎,前景喜人”两件事感到非常高兴。
2
一般情况下,外交问题出现时并不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以及民间交流活动。然而中日两国有所不同。受去年9月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影响,事态有了180度的转变。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所有活动被中止,民间交流活动也呈停滞状态。
我看到,在苏州的淮海街上,数十家日本料理店被完全毁坏,各个店门口被贴上“X”的红色标记;湖南长沙市日资百货“平和堂”的三家商场、山东青岛日资超市JUSCO的各个出口都遭到破坏;丰田、本田等日系车4S店被袭击,300台以上的新车被烧成灰烬。
在苏州采访时,我因为肩挎尼康照相机肩带而被反日游行的群众逼问“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在身份暴露之后,我的头部和背部遭到殴打。
在上海,除去拥有永久居住权的日本人,大约有5.6万日本人长期居住在这座城市。若算上来华出差的日本人,总人数通常达到10万人次。早在2007年,上海就成了除美国纽约外,最多日本人居住的外国城市。在2012年秋季,吉祥航空开启了上海飞往冲绳的新航线;在海运方面,上海至长崎的定期路线“海洋玫瑰”也于2012年2月起航。然而就是在上海,我也曾被年轻人撞倒在地,他们用下翻的大拇指指着我辱骂。
当然,在钓鱼岛事件中,也有不少中国民众持理性态度。我在微博中一发布在青岛反日游行中被放火烧毁的日本进口轿车的照片,就有中国民众留言:“我不赞成这样的暴力行为”,“这是中国的耻辱。”
据我观察,参加沿海城市反日游行的,大部分是从中国内陆农村出来务工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日本人都是坏蛋”的想法;他们只是通过教科书、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以及新闻报道来了解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和日本人接触过。
在反日游行结束后,我曾前往犯罪嫌疑人蔡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老家进行追踪报道。蔡洋曾用铁锁殴打西安的日本轿车车主李建利。在蔡洋被玉米地包围的农村自家房子中,他的母亲回忆起被公安干警逮捕归案的儿子,哭诉道:“我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抗日教育。只要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根本没有办法让他消除反日思想啊。”
另一方面,在日本,大部分的日本人也没有真正和中国民众交流过,无法了解到中国人真实的品性。为了消除两国民众彼此间的隔阂,估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几十年。
然而,如果一直这样互相指责对方的话,消除两国国民隔阂的努力就永远无法展开。现在正值中日两国领导人换届之时,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还是安倍晋三首相都有责任稳定民心,改善两国关系。与此同时,我们普通群众的思想也应该成熟起来,理性地看待国家间的争端。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政府都会关注民间的舆论动向。如果中日民间发生争端,对两国都是没有好处的。
2012,微博改变驻华记者
微博的震撼
2012年12月14日,当西方驻华记者在准备各自圣诞节假期时,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包瑞嘉(Richard Baum)教授因癌症在美国家中去世。他在研究“文革”政治、邓小平时代政治上有卓越成就,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悼念文章,大都在称赞他创建和管理的由外电驻华记者、中国问题专家组成的“中国政治”(Chinapol)邮件组的贡献。
在管理Chinapol时,包瑞嘉亲自审查进入邮件组每个成员的资格,目前1300名成员可以说囊括大部分英文世界研究和报道中国问题的一流专家和记者。本文作者也是申请两次才获得成员资格,亲身感受到“包主席”的威严,还因为发了自己写的报道被警告一次,而被警告数次的人则会被驱逐出组。有趣的是,被“包主席”驱逐的记者和专家,在外另立中央,建成了类似的“穿山甲政治”PangolinPol邮件组。
Chinapol几乎影响了整个英文媒体中国报道的方向十数年,驻华记者和中国问题专家们经常在这个封闭邮件组分享对各种政治小道消息的心得,还共享一些收费论文和资源,常收到的包括著名的华府《尼尔森报告》和《驻华外电记者协会通讯》。可惜,在包瑞嘉去世前Chinapol已经衰落。虽然他在哈佛任教的儿子第一时间向父亲Chinapol邮件组同仁发了噩耗,但大部分驻华记者还是先在推特上知道这个消息的——这个传奇邮件组如今已经失去了作为中国政治新闻内幕池的功能。其衰落当然于2009年开始,推特在驻华记者中间、微博在中国的兴起,一天看几次的传统邮件组已经远远赶不上中国迅速变化的2.0时代政情了。
2012年更是微博对驻华记者震撼教育的一年。过去常常有人讽刺一些不专业的外电记者、专栏作家是“ Taxi记者”,因为他们经常懒得采访新闻和当事人,就随便引用该城市的某出租司机的话做信息来源。但到了2012年年底,很多懒且不专业的外电记者已经真正成为“新浪微博记者”,让助手挑几条微博翻译翻译,就敢写一篇长文,大谈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走向和对世界的潜在影响。
震撼之夜发生在2012年2月6日晚上。当晚新浪微博上贴出照片和传闻,直接指向当时重庆市副市长、重庆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叛逃美国驻成都领事馆。这很像“纯”谣言的微博消息,传到很多驻华外电记者耳里,大概很多人都认为这又是社会媒体不能信任的证据。但第二天开始事件的变化,证实了一些最难以相信的微博传言,英美一些政治敏感的驻华记者,跳起来买了去重庆的机票。他们不知道,这仅仅是2012年中国政治新闻大年的开始一幕。从那天开始一直到圣诞节,接踵而来的微博或者推特传闻,让休息成为一种奢侈。这一夜从嘲笑到惊叹的震撼,从此彻底改变了国际媒体的中国报道消息获取手段,以后任何集中式精英消息分享,都和这个2.0的世界脱节。
莫理循的传人
“驻华记者”这个头衔,始于一个澳大利亚人:莫理循(George Morrison)。1897年,游记作家莫理循被英国老牌报纸《泰晤士报》任命为驻北京记者,他一直报道中国政治到1912年,其中包括义和团事件、清末政改和辛亥革命。革命之后,他因过度热爱中国政治,成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一手负责袁的对外游说。
莫理循能成就“驻华记者”这个职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中国的深刻理解和和深厚的外交圈关系,获得了独家的清廷内部消息。他一直是清末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爵士的座上宾,这就是他内幕消息的最初起源。而清廷各派势力也乐意把消息传递给《泰晤士报》,以获得国际势力对该派的支持。
一百多年来,数千熟悉或者粗通中文的外国年轻人走上了莫理循道路,扎根皇城根下,结交各国外交官、中国政治家甚至红色家族成员,认真向世界报道政治风云变幻的中国。
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CNN,英国的《金融时报》、路透社,因为长期对“莫理循”式记者的培养,也成为新时代的《泰晤士报》,是过去二十年报道中国政治的最地道的“五大独家”,每每中国有重大政治变化时,他们的某一家就会提前获得“中南海”的独家消息。
澳大利亚人储百亮(Chris Buckley)正是这样一位“莫理循”。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专业,长期的中文和党史训练,让他对中国的理解甚至超越大部分中国人。他新闻起家于《纽约时报》、发达于路透社。在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正是由路透社的储百亮来提那个万众瞩目的有关王立军和“重庆市委领导”的问题,由此拉开了对薄熙来事件正式审查的序幕。去年10月他回归《纽约时报》,目前在香港等待签证。
另外一位很像“莫理循”的是澳大利亚《悉尼晨报》驻华记者高安西(John Garnaut)。他是著名经济学家、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郜若素(Ross Garnaut)的儿子,擅长中国上层政治报道,在王立军闯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时,他被请去做现场翻译。
模式革命才开始
但储百亮在2012年并不是最亮眼的新闻之星,而高安西也没垄断更多薄王事件的报道独家。他们很少上推特和微博,因此大部分震撼消息的新闻始发,被其他媒体甚至一些传统上没有独家政治消息源的媒体抢去。《华尔街日报》网站因为有“中国实时报”博客,对微博消息的整合和分析最为及时,而英国媒体《卫报》、《镜报》、《泰晤士报》和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记者,早就是社交媒体的活跃分子,因此常常有亮眼的快速报道。当然,最快并不是最扎实的报道,“五大独家”媒体继续以高质量的长篇报道,在行内站稳了脚跟。
一些非媒体人的博客,在2.0的中国政治报道新局面中冉冉升起。名为“中国播客(视频分享)”、“单位”、“茶叶国”、“上海人”、“中国数字时代”和“中参馆”等自媒体,成为这一年分析中国政治必须要参考的英文媒体。“中国播客”的作者Bill Bishop因为杰出的新闻表现,被《纽约时报》邀请写每周China Dealbook专栏。
非英文的媒体如日本《朝日新闻》,也借助社会媒体,在中国报道中获得了新的力量。虽然他们的薄熙来系列报道虚虚实实有待商榷,但也为波澜壮阔的2012年中国政治报道贡献了日语的力量。他们在新浪微博的每日晚安帖对中国政治的讽拟非常贴切,令近27万粉丝亲切地喊这个账户为“朝日君”。
而《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中文版网站,源源不断地把他们的英文报道翻译成中文,从中国社会获得了反馈,强有力地为母报提供了更准确的定位。《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的专栏,更是分析中国媒体重大变化的活历史。
权威的“包主席”去世了,“莫理循们”有了微博,中国人也开始为外媒撰稿。2012年,外媒更中国化、更草根化、更网络化。虽然他们的母报、母台在总部国家多多少少经历了经济危机,但他们的中国报道,才开始一场模式革命,谁会是新的代表驻华记者这个称号的“莫理循2.0”?哪些媒体会成为新的大独家?让我们在2013年慢慢看。
http://news.sina.com.cn/c/sd/2013-01-30/120226159097.shtml
|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11 22:21
【案例】记录者刘坚
还是要多锻炼,实践出真知阿//@蓓儿丫头:真的很不错 说错了也很淡定
◆◆
@记录者刘坚
朝鲜这个热点让赵曙光迅速成为成熟的驻外记者
| 轉發(2) | 評論(2)
21分鐘前來自Weico+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0分鐘前 來自WeicoPro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11 23:48
【案例】
刘长
正努力往这个方向活着。
◆◆
@伊能靜
当心情低落,就看普利兹奖的照片。这是1962年委内瑞拉兵变,当时战地记者身陷战火45分钟。砲火轰隆时忽然神父出现,撑起一名受伤士兵,士兵则紧紧搂住神父,然后神父在疯狂的机关枪扫射中,为士兵行临终圣礼。记者则在枪砲下纪录这一刻。士兵、神父、记者,都努力的成就了自己,我们呢?活出自己了吗?
(68)| 轉發(551) | 評論(238)
14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6)| 收藏| 評論(4)
1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6-7 23:50
【案例】
广播电台治愈系
◆◆
@徐潜川
央视、新华社、环球时报等机构驻外记者的主要工作是购买当地报纸。
| 轉發(6) | 評論(8)
29分鐘前來自Android客户端
(1)| 轉發(3)| 收藏| 評論(1)
2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
太阳也是星星:还有收听收看当地的广播或者电视呀 (23分鐘前) 檢舉| 回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8 20:24
【案例】
刘海龙
#波音777坠机# 刚看《东方时空》主持人问驻美记者杨平有关救援车辆辗轧中国学生一事。回答说:据领事馆说没有进一步信息。 显然领事馆不是这事最权威的信源。如果这种事都要靠领事馆求证,还要驻外记者干什么?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肖淑娟 时间: 2013-8-19 11:08
【案例】央视记者因携带防弹衣被埃及警方扣押四小时
主持人:24小时,下面我们要关注一下最近这几天在埃及局势的变化,这几天埃及的穆兄会同过渡政府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在不断升级的状态,而且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双方的伤亡情况都非常严重。
男主持人:而且还波及到了其他的人,埃及目前状况这么紧急,我们的记者也被波及到了。17号的晚上,我们记者被埃及警方扣押了4个小时,怎么发生的,现场是一个什么状况,我们来听一听记者的报道。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向观众报道埃及的新闻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样的两个词,第一个就是紧急状态,第二个就是宵禁。那么这两个概念,对于埃及的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在昨天晚上我们的央视记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了一下。那么现在他正好就在我身边,我来采访一下。
记者:李楠,昨天我们在分手的时候,我记得你回家的时间也不到七点钟,还没有到宵禁的时间,为什么警察会把你拦住,并且把你扣押了近四个小时。
李楠:因为自从埃及8月14号以来,一直实行紧急状态,在这个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便衣警察包括当地居民组成的这种所谓的保护小组,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任何人进行逮捕或检查。昨天有可能他们认为我车里面有三套防弹衣的装备,他们不清楚来源,所以说他们就开着我的车,直接把我带到了警察局,然后我在这边警察局待了差不多四个多小时。
记者:昨天拦你的人,其实是便衣还不是警察。
李楠:是的,我觉得他们应该不是便衣,因为后来我也跟他们确认了,实际上他们是当地周围的居民自发组织的一种拦截活动。
记者:但是身上有武器吗?
李楠:我没有看到武器,但是我当时看到实际围到我的车周围大概有将近20人。
记者:那给你带到警察局里以后,你当时最担心的是什么?
李楠:实际上我最担心的就是说他们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没收,当时我没有赶在第一时间把手机拿出来,因为我怕我的手机一旦拿出来之后,被他们拿走,我就再也联系不上外界了。我大概被关了差不多将近两个小时,我才有机会打个电话。其次因为他们当地警察局的警察,还有的一些我不能确定是否是警察的人,他们说的都是埃及的方言,我听的不是非常懂,我只能听懂大概的意思,但是我听懂了其中的一个词,他们在反复的说一个词,这个词实际上是在前一段时间拘捕穆尔西经常用的词,就是逮捕拘留的意思,所以说我一直也比较担心这个东西。
记者:幸亏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及时伸出援救之手,给警察打了电话,最后李楠才得以顺利的脱险,大家也可以想象一般普通的埃及人,他们在这样一个紧急状态和宵禁的生活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那么埃及现在的一种紧张状态又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头盔、防弹背心,包括这样的防毒面具,是昨天晚上李楠被扣的一个罪魁祸首。因为当时的这些民兵和警察认为这样的涂着迷彩的头盔很可能是和穆兄会的极端分子有什么关联,也确实是在这样的一个紧张的时刻,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点。这样的头盔、这样的防弹背心,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使用,因为第一它非常笨重,行动起来不方便,第二也会觉得它有点过于夸张,但是在埃及目前的这个动荡时期,很多人都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因为无论是军方还是穆兄会的极端分子,都有一些狙击手专门袭击这样的新闻记者,已经有四名外国记者和十几名的当地记者在这次冲突中丧生或者是受伤了。
所以,新闻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避免不必要一些损伤。
法塔赫清真寺周围布满了这样的装甲车和这样士兵,当时一位士兵也警告我,他说你不能再靠近法塔赫清真寺,因为我们无法保证你的安全,现在可以说在埃及开罗的大街小巷的一些主要路口,全都是这样的坦克装甲车和士兵,而普通市民这样的生活也已经习以为常,因为这样的动荡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我身后就是埃及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非常美丽壮观的法塔赫清真寺,就在8月17号,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交火,穆兄会的极端分子从这个高高的宣礼塔上向下射击,而军队也予以还击,到现在已经造成了173人的死亡,而我相信这个死亡名单还会继续上升。现在穆兄会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他们说我们还会再回来。而政府表示,现在埃及正在被极端分子和恐怖主义所包围,他们会用一切力量来保证埃及的安全。那么现在的埃及旧的危机未解,新的危机又在加深,这就是今天的埃及。
http://news.163.com/13/0819/06/96KDHIB60001121M.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3-31 09:53
【案例】
两名在叙利亚遭极端组织绑架的西班牙记者获释
2014-03-31 03:47:57 来源: 新华网 有12人参与
新华网大马士革3月30日电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30日报道,两名去年9月在叙利亚中北部拉卡省遭极端组织分子绑架的西班牙记者日前被确认获释。
报道说,这两名记者29日同其所属的西班牙《世界报》取得联系,称他们已从与“基地”组织有关的“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组织武装分子手中获释并被移交给土耳其军方,目前两人在土境内,他们请求该报将他们获释的消息通知他们的家人。报道说,土耳其军方也向西班牙当局通告了这一消息。
报道没有透露两名记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及其他更多细节。
记者哈维尔·埃斯皮诺萨和自由摄影师里卡多·加西亚·比拉诺瓦2013年9月16日在叙结束为期两个星期的报道任务并准备离开时,在拉卡省一处靠近土耳其边界的检查站被武装分子绑架。去年12月10日,《世界报》证实上述两人在三个月前被绑架,其时仍未获释。
“无国界记者”组织把叙利亚列为眼下新闻采访最危险的国家。根据该组织早前统计,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有25名记者在叙利亚丧生,另有大约25人失踪或遭扣押。
叙利亚危机目前已持续三年,叙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人员及隶属于“支持阵线”和其他极端组织的恐怖分子之间在全国多个省份持续激战,与此同时全国安全局势持续恶化,各地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几乎每天均造成平民伤亡。
(原标题:两名在叙利亚遭极端组织绑架的西班牙记者获释)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聪 刘阳
http://world.163.com/14/0331/03/9OKTAS2J00014JB5.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2 21:41
【案例】老榕
回复@李晨19821118:你得先有办法让双方军人在激烈战斗中有机会一眼识别你,没错吧? //@李晨19821118:交战双方一般不会对第三方记者下手。除非利用记者身份为其中一方服务,诸如庇护武装人员、提供情报或者利用记者身份从事谍报活动。外交人员同理。
◆◆
@新浪新闻视频
【视频:乌军方展开军事行动 央视记者被困斯拉维扬斯克】2日晚,CCTV《东方时空》电话连线正在斯拉维扬斯克的记者。记者称,乌政府军清缴将在5分钟之内展开。城区街道空无一人,直升机空中盘旋,时不时传来爆炸声。所有主干道被封,无法离开。他们目前是唯一在城区的境外媒体。|视频:乌军方清剿行动展开 央视记者被困城区
[url=](100)[/url]
[url=](31)[/url]| 轉發(321) | 評論(114)
今天 20:28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3)[/url]| [url=]轉發(8)[/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4)[/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7-7 21:06
【案例】宪阁微观
邓先生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重庆《大公报》撰写过《国军攻克密支那的经过》等名篇,成为研究中国远征军的重要史料//@杨玉圣: 还应有已年逾九旬的邓蜀生先生。参见杨玉圣:邓蜀生和他的人生传奇——写在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之际http://t.cn/RvgEb6X 宪阁微观: 乐恕人当时也署过大公报的吧?
◆◆
@余戈-腾冲之围
【逸散的军事新闻史】1943-1944年滇缅战场主要战地记者: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黄印文、人虎、彭河清;《大公报》煦东、吕德润、蒋逊、周恕、黄仁宇(特约);《扫荡报》潘世征、永炎、萧亮;《时事新报》王建时、严绍端;《商务日报》乐恕人;《国民公报》爱金生。
[url=]
(3)[/url]| 轉發(6) | 評論
今天 19:03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
[/url]| [url=]轉發[/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12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url=]檢舉[/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14 16:52
【案例】
博联社马晓霖
【突破禁区】半岛台等媒体早已到岗。2003年伊战前夕,中国记者全体奉旨外撤一个不留。美军开打后@闾丘露薇 和隗静等先后从科威特北上进入伊拉克。@水均益 偷返巴格达后,只露几面被责令回撤。不过他的冒头成就了新华社突围。我和三同事很快从约旦进入巴格达并坚持近两个月,也是幸存的唯一中国队。
◆◆
@新华社中国网事
【伊拉克局势|新华社记者成功进入兵临城下的埃尔比勒】伊拉克局势危险!埃尔比勒告急!城市外围强敌压境,战事正酣,战场上发生的任何变化都牵动着城里每个人的神经。在美国空袭支援的前一天,新华社记者成功进入兵临城下的埃尔比勒。 http://t.cn/RPCW8ho
]
[url=](23)[/url]| 轉發(37) | 評論(29)
8月10日11 : 00來自微博 weibo.com
評論(19)[/url]
8月10日12 : 33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25 21:40
【案例】叙利亚武装分子释放美国记者柯蒂斯
更新时间 2014年8月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46
西奥柯蒂斯据信是在土耳其被绑架。
美国国务卿约克里宣布,叙利亚救国阵线武装分子释放了自2012年起被囚禁的美国记者西奥·柯蒂斯。
克里对柯蒂斯得以“回家”感到“欣慰又感激”,并称这是美国与20多个国家合作的成果。
相关内容
上周,另一名被绑架的美国记者詹姆斯·福莱在叙利亚被伊斯兰国组织(IS)杀害,终年40岁。
福莱同样于2012年被挟持。伊斯兰国组织还发布了一段他被斩首前后的视频。
克里于周日(8月24日)对柯蒂斯获释的消息表示欢迎,“特别是在这周不可言喻的悲剧发生之后”。
“过去两年,美国政府向可能有方法、影响力或手段的20多个国家寻求紧急援助,以帮助柯蒂斯及所有在叙利亚被绑架的美国人获释。”
柯蒂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据报道他是在从土耳其前往叙利亚途中被绑架。
联合国确认参与了这次营救,并说,柯蒂斯被移交到驻扎于戈兰高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经初步健康检查之后,已移交予美国政府代表。
另一名美国记者詹姆斯輠莱上周被伊斯兰国组织斩首。
柯蒂斯的母亲南希在一份声明中感谢美国和卡塔尔政府帮助她儿子重获自由。
南希·柯蒂斯说:“我们非常欣慰,西奥健康且安全,在苦难之后最终能回家,但我们也对其同行詹姆斯·福莱上周被残忍不公地杀害感到非常悲痛。”
“我现在将集中全力帮助其他仍在叙利亚被劫持的其它家庭,并且照顾好我的儿子。”
柯蒂斯获释的消息传来之际,福莱的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罗切斯特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福莱的父母约翰·福莱和黛安娜·福莱,以及其他数百人参加了这次弥撒。主教宣读了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致哀的信件。
福莱生前曾在中东各地报道,为美国网络报纸《环球邮报》及其他媒体机构工作。
(编译:实习生李蒸 责编:叶靖斯)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4/08/140825_syria_us_journalist_released.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4-11-11 09:22
【案例】
新浪前方特写:叙利亚战地女记者异国寻夫
2014年11月11日02:20
37
http://news.sina.com.cn/w/sd/2014-11-11/022031124072.shtml
作者: 文金凤 时间: 2014-11-30 13:22
日本记者损毁朴槿惠名誉在韩受审 遭民众扔鸡蛋http://overseas.caijing.com.cn/20141128/3761496.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2-6 18:09
【案例】
也门基地组织威胁周末处决美国记者KAREEM FAHIM, RUKMINI CALLIMACHI 2014年12月05日
Hani Mohammed/Associated Press
2013年2月,卢克·萨默斯在也门首都萨那。他于当年9月在萨那街头被绑走。他出现在了基地组织于周三夜间公布的视频中。
也门萨那——上个月,美国突击队试图解救一名美国人质,此举让基地组织(Al Qaeda)的也门分支十分愤怒。根据发布在YouTube上的一则视频,该机构威胁要在本周末杀害这名人质,并警告奥巴马政府不要再做出任何“愚蠢举动”。
这名人质叫做卢克·萨默斯(Luke Somers),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他出现在了这则周三夜里发布的视频中。2013年9月,他在也门首都萨那的街头突然被人抓走,随后一直下落不明。
相关文章
面对摄像机说话的萨默斯看起来镇定而健康,他穿着一件紫色上衣,戴着眼镜。
“我请求大家的帮助,只要能让我脱离这种处境就行,”他说。“我确信我的生命正处于危险之中。所以,我现在坐在这里发出请求,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请把它付诸实施。”
他的家人周四首次就其遭绑架一事打破沉默,在网上
发布视频作了回应。他们恳求扣押萨默斯的人释放他,并感谢他们对萨默斯的善待,而且坚称自己事前并不知道这次救援行动。
绑匪所在的分支叫做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Al 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研究该组织的分析人士表示,萨默斯的这则视频,是来自他们的一次罕见的公开而强硬的最后通牒。
为期三天的最后时限,堪称近年来基地组织的视频中所出现的最短期限之一。这个位于也门的分支此前也很少正式发布威胁西方人质的视频。
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头目之一纳斯尔·本·阿里·安西(Nasr bin Ali al-Ansi)也出现在了视频当中。他并未明确表述释放这名人质的条件,只是说这些条件“众所周知”。
同时,他还暗示,这次最后通牒是对
11月25日的营救行动的回应。此次行动共导致七名基地组织成员死亡。“我们警告奥巴马和美国政府,继续进行任何愚蠢举动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他在视频中说。
过去五年里,基地组织已基本不再处决人质,而是释放了其中大部分人,以换取赎金。《纽约时报》今年的
一篇调查性报道发现,自2008年以来,基地组织及其直接分支已经因为绑架获得了至少1.25亿美元(约合7.7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这些钱几乎都是由欧洲国家的政府支付的。萨默斯出生在英国,但他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目前是美国公民。英美两国的政策均为不缴纳赎金。
基地组织对赎金的偏好与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的残暴行径形成了巨大反差。后者在伊拉克及叙利亚境内活动,也被称为ISIS或ISIL。伊斯兰国杀害了数以百计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平民和军人,并发布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公布处死他们的画面。在与遇害记者詹姆斯·弗利(James Foley)一同遭到扣押的23名西方人质中,已有六人被处死,还有更多人质受到该组织的死亡威胁。
据也门人质拉希德·哈贝什(Rasheed al-Habishi)的家人透露,据信与萨默斯一同被绑架的哈贝什的尸体于周四被发现。这可能说明,基地组织开始采取更加激进的态度——或许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伊斯兰国等与其竞争的其他圣战组织的压力。
此前的救援行动由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突击队与也门反恐部队联手展开。他们对位于哈德拉毛省偏远地区的一处洞穴进行了突袭。该省位于也门与沙特阿拉伯的边界线附近,是也门面积最大的省,其中有多片区域不处于政府控制之下,并反复遭到美国无人机的导弹袭击。
救援人员到达时,绑匪措手不及。突击队解救了八名人质,但萨默斯不在其中。也门军队官员表示,根据一名获救人质的证词,萨默斯和其他几名人质可能在救援行动开始的两天前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据信,萨默斯与一组人质待在一起,其中包括英国人、南非人、土耳其人,以及哈贝什。据哈贝什的家人透露,他是一家国有电力公司的员工。
白宫表示已经注意到萨默斯的视频,并首次提供了有关上个月美国与也门联手解救萨默斯的行动的官方说法。
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发言人贝尔纳黛特·米汉(Bernadette Meehan)发表声明称,虽然细节仍属机密,但五角大楼现已承认这一行动,“以提供准确信息,因为在公开渠道上目前存在各种报道。”
米汉表示,“美国政府掌握了可靠情报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之后”,奥巴马总统就批准了这项任务。
Kareem Fahim自也门萨那、Rukmini Callimachi自伊斯坦布尔报道。Shuaib Almosawa自萨那、Saeed Al-Batati自也门穆卡拉、Steve Kenny和Julie Hirschfield Davis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许欣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1205/c05hostage/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2 15:37
【案例】
@半岛电视台AlJazeera
国际特赦组织要求埃及立即释放半岛电视台记者|昨日,国际特赦组织称埃及对三位半岛记者的重审是“延长冤屈”,并要求立即释放半岛记者。该组织中东北非区副主任撒哈拉称该审判为一出“完整的闹剧”,并指出:“三名记者唯一的罪行就是挑战了埃及当局的政治神话”。#记者不能成为一种罪名#
今天 13:00 來自微博 weibo.com
17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2-19 17:25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2-19 17:29 编辑
【案例】战地记者的自述 真相始终激励着我
【人物素描】 陈聪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2010年进入新华社国际部,2011年赴开罗分社任文字记者,先后赴伊拉克、叙利亚进行增援报道。2013年至2014年4月任大马士革分社负责人。在动荡冲突持续的埃及和战事激烈的叙利亚多次经历枪林弹雨、化武袭击的考验。驻外两年半来采写中外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1000余篇,所写稿件曾获新华社精品报道、社级好稿、“清新文风”范文佳作。2013年被评为新华社“新锐青年”。
□讲述人:陈聪
2011年,22岁的我进入新华社一年,主动请缨赶赴战地。先后在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报道、常驻近3年。
从2011年3月开始,叙利亚就陷入了战火,到目前已有近2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在这样一个每天都会有平民丧生的环境里,没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时刻绝对安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分社全体成员始终坚守,多次前往战区前线,完成多语种多媒体报道。
2013年8月~9月,美国借口化武传闻,威胁空袭叙利亚,局势一度千钧一发。一个我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声称,政府军当天使用含有沙林毒气的火箭弹对大马士革郊区发动袭击,造成13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伤亡中包括大量妇女和儿童。
我始终忘不了当时播出的一段画面。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几十个看上去只有三四岁大的孩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一旁的医护人员一边施救,一边哀嚎。
化武危机扑朔迷离,美国言之凿凿,叙政府暗自备战,美国开打传言甚嚣尘上。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只能援引各方表态和反对派的视频,而没有现场的素材和一手的资料。当时的我,内心也非常焦急,事实的真相是这样吗?如果不是,那么真相到底在哪里?我一方面不分昼夜地跟踪最新的局势进展,制定报道和安全预案;另一方面积极寻找着现场采访的机会,探求化武袭击背后的真相。
8月24日,据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政府军当天在大马士革朱巴尔区与反对派武装作战时,遭到反对派的化学武器袭击。我预感到这是一次机会,立即前往军方提出申请,进行交涉。在几个小时的艰难争取后,我们获得批准,来到朱巴尔战场前线一探究竟。
车开到朱巴尔的军事据点入口就没路了,到处都是快要倒下的建筑和横七竖八的电线杆,满地的泥泞裹着垃圾和子弹壳,还有埋在地下的爆炸装置,一不小心就会爆炸。我们换乘装甲车,一路颠簸,来到了刚刚经历恶战的现场,附近是反对派丢弃的一个地下军火库。
当我们靠近军火库的时候,空气中强烈的刺鼻味道让人难以忍受。我开始心跳加速、呼吸不畅、头昏脑涨。我们只能抑制着剧烈的心跳,慢慢接近一片漆黑的军火库。
进到军火库后,我们打开手电筒一看,发现里面堆着枪支弹药、防毒面具。还有油桶和器皿,里面装着标有美国生产的化学制剂。
在场的士兵多番警告所有人,现场十分危险,千万不要触碰任何东西。就在这时候,一个西方媒体的记者突然大叫一声,好像碰到了什么,跌跌撞撞地往外跑。大家一看不好,都掉头以最快的速度在黑暗中狂奔,跑出军火库。
在撤出军火库后,空气中的尸体腐臭味、血腥味和化学物品的气味混在一起,让我感到下一口气几乎上不来,马上就会窒息倒地。所幸过了一会儿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因为如果真的发生化学武器泄漏的话,死亡不过几秒钟的功夫,哪还能动上一步?
如果大家看过一段我当天的出镜视频,想必对当时的情况能了解得更真切。因为这短短一分钟的出镜,引起了政府军的强烈反对。因为据点附近有一些废弃的建筑,里面可能还藏着反对派的狙击手,随时会对我们所在的据点发动狙击,谁都得贴着墙、弯着腰,甚至匍匐前进,但是我却要在建筑旁的空地上做出镜报道,背后就是一片几米高的废墟掩体。对于他们来说,我就像是一个扎眼的靶子,站在空地中央一动都不动。
在我们采访的时候,一位军官搀着一名受到化学武器袭击的士兵对我们说,这名士兵虽然经过紧急救治,但走路跌跌撞撞的,神志也不十分清醒。他说,还有一些状况比较危险的士兵在当地的一家军事医院里接受治疗。
随后,我在第一时间迅速发回《闻得到的死亡》系列多媒体报道,全方位报道了当天战场上反对派实施化武袭击的真相。
对于历经生死一线的我来说,能够报道真相,发出中国声音,能够以身捍卫记者这份职业的荣誉,不辱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哪怕枪林弹雨,我也心向往之,甘之如饴。
从埋葬平民的死人坑到子弹横飞的战区前线,再到爆炸现场的尸体残肢,我记录着枪林弹雨的故事,寻找着生命燃烧的答案。既然危险不可避免,生死无法计算,我只能遵循我的理想,坚守我的信仰,一步步地接近血雨腥风的现场,一步步地靠近血肉模糊的真相。
而这些故事、这些真相也始终激励着我,澎湃着我的内心,激荡着我的灵魂,让我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哪怕遇到再多挫折和危险,也都始终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陈聪在叙利亚首都郊区霍杰拉镇前线战场。
在战火中,生死一线。
在战地里,摸爬滚打。
炮火硝烟中,死神随时会伺机靠近。
于是,我闻到了死亡。
身处战地的记者,和死神擦肩而过就像家常便饭。
而有时我会想:死亡是什么味道?
是在枪林弹雨里,满身汽油的味道?
还是在炮火连天里,硝烟刺鼻的味道?
是在埃及,解放广场上让人嗓子着火,无色无味的催泪瓦斯?
还是在伊拉克,汽车爆炸袭击的巨响后,冲击波裹着弹片和火药迎面扑来?
面对死亡的时候,生命和安全防护是如此不堪一击,然而这就是战地的日常报道环境。
http://www.chinaxwcb.com/2015-02/17/content_312081.htm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7-22 16:22
【案例】西班牙3名记者在叙利亚失踪
新华网马德里7月21日电(记者冯俊伟)西班牙记者协会联合会21日确认,3名西班牙记者在叙利亚失踪。
该联合会主席埃尔莎·冈萨雷斯在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这3名记者是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一带工作时失踪的。
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这3名自由职业记者分别是安赫尔·萨斯特雷、何塞·曼努埃尔·洛佩斯和安东尼奥·潘普列加。他们于7月10日从土耳其南部进入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12日与外界失去联系。
西班牙外交部表示,该部已经“获悉此事”并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2013年9月,两名西班牙记者在叙利亚中北部拉卡省遭极端组织武装分子绑架,6个月多后获释。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w/2015-07-22/030232132866.shtml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7-28 20:38
【案例】叙一名战地记者遇炮击身亡
主持人:据本台记者了解到的消息,27号不幸遇难的这名叙利亚记者名叫扎伊尔·阿哲拉尼,他是在朱巴尔区拍摄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冲突时,遭迫击炮袭击,不幸身亡的,一同遇害的还有三名政府军人员。而就在三年前,扎伊尔还曾接受过本台记者的采访。
解说:扎伊尔·阿哲拉尼,今年33岁,是叙利亚国防军媒体部的负责人,同时为多家媒体供稿,是叙利亚国内知名的战地记者。扎依尔2012年6月,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真是的记录叙利亚的战乱,是每个叙利亚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说:扎伊尔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包括扎伊尔的家人在内,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冒这样的生命危险,扎伊尔却很执着,他说,国内国外现在充斥着叙利亚的信息,有真有假,起码他用自己的眼睛目睹了,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扎伊尔(三年前资料):我要告诉人们叙利亚到底发生了什么,特别是在现在,各方都在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传递信息,叙利亚人民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记录下事件本是很有必要,这将是叙利亚的记忆。
解说:叙利亚曾被评为对媒体人而言,最危险的国家。仅在今年六月,就有10名媒体人在叙利亚遇害,此外,媒体人,特别是外籍媒体人,还是极端组织和部分反对派武装分子绑架的主要目标之一。
http://tv.cntv.cn/video/C10601/df169748f2b34e78b7563ca0570a9ede
作者: 殷玉鑫 时间: 2015-8-11 22:28
【案例】
文弱书生“逆袭”成为战地记者
本报记者 章正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11日 03 版)
背着一个百色书包,戴着一副没有边框的眼镜,说起话来不徐不疾,焦翔的形象算不上出众,在北京的街头随便都可以找到“同款”。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温文尔雅的男生真实的身份——战地记者。
2008年,焦翔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他当时抱着能去中东国家工作的心态,毅然选择了去人民日报社。
“刚进入报社的时候‘夜班+白班’,我把所有的岗位都轮了一遍。没能马上去国外,那时候感到有些‘小失落’。”焦翔笑着说。事后他发现,无论是报道方向来说,还是新闻技巧,在国内的4年正是他积累经验的黄金时期。
2011年1月25日,他终于如愿以偿,登上前往埃及的飞机,成为一名驻站记者。
其实,飞机刚起飞时,埃及国内就爆发了革命,他并不知道外界的情况。直到飞机落地时,他才得知城市中部分街道已被反对派占领了。
“我阴差阳错地就赶上了埃及革命!”焦翔说。对于当时只有27岁的记者来说,能进入如此重大的新闻现场,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
当地社会的混乱,给了这位男孩一个下马威。从国内托运的行李要比他晚几天才能到当地机场,两天之后,机场也发生了罢工,行李也不知所踪。他的衣服、被子、锅碗瓢盆等生活物品,都在这批行李中,这让他感到有些郁闷。
“那段时间我穿得都特别土,衣服都是向别的记者借的,生活用品都是蹭别人的。”焦翔揶揄地说。实际上,埃及的局势并没有像他叙述得那样轻松。彼时的城里,不少商店已经被示威的群众打砸一空,生活用品根本没有地方采购。还好,行李并没有丢,两个月之后,他从机场取回了自己的行李。
让焦翔自己都没想到,他就从一名普通的文字记者,迅速成长为一名战地记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报道一次示威游行。”他说。为了取得第一现场的文字图片资料,焦翔穿上与当地青年风格一致的衣服,混入示威的群众中。游行到一半的时候,警察投掷的催泪弹突然从天而降。毫无经验的他,瞬间被熏得睁不开眼。他只能在毛巾上浇上随身携带的可乐,敷在眼睛上,勉强能看见。当时人群四散,场面一片混乱。
这并没有停止,警察随后冲入人群,拿着棍棒殴打示威者。
“我当时也被撵着满街跑,还好跑得快,没事!同行的另一家中国媒体的记者就没有这么幸运,被警察打断了胳膊。”焦翔说。这位新鲜出炉战地记者第一次亲历了动乱的残酷,闻到了血腥的味道。
由于埃及经济发展停滞,不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对社会不满,加之受到不良企图的人诱导,他们在示威时见到商店和汽车就打砸,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经历多次之后,焦翔与同事就达成默契,只要远远地看到危险情况就及时避让。一旦被人群冲散,他们就回家集合。
每个陷入动乱国家,危险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变的是,场景都让人绝望与害怕,即便是战地记者也不例外。
之后,利比亚爆发战争,焦翔前往该地采访。这一次,不仅让他直面战场这个巨大的“绞肉机”,也让他经历了九死一生。
“有一天,利比亚政府就邀请国际记者前往该国第四大城市兹利坦采访。正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被反政府武装包围了,看到天空上北约飞机发射的导弹,在我们的四面八方炸开了花。”他说。
他与其他20余名外国记者被困在小镇一栋楼内的地下室,以躲避随时而来的空袭。当时,他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恐惧的味道。
“我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跑到了房顶,猫着腰躲在一面墙后面,打开海事卫星电话,将天线朝向东南方向,把文字和图片资料传回国内。”焦翔说,“其实,我的脑海里尽是外国记者被虐待和斩首的画面,不知道接下来是生是死。”
幸运的是,这群战地记者凭借着职业敏感,趁着战斗的间隙,迅速地撤出了小镇。后来焦翔才听说,半个小时后,这个小镇被反对派攻陷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后怕。”他说。
在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后,这位勇敢行走在火线上的男孩,不再只是文弱书生,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
尽管他在战场采访时,听力受损,但谈起自己的战地记者的经历时,焦翔还是掩饰不住由内而外“冒出”的职业激情。“对于记者而言,要让大众第一时间看到新闻,同时也是自己见证历史的机会。”焦翔毫不犹豫地回答。
“国内的战地记者有很多,但是外国记者在战地报道上反应更快,我们与他们依然存在差距。”焦翔直言,“我们的装备不亚于他们,但中国的战地记者在经验上还需积累,我们一直在努力拼搏。”
http://zqb.cyol.com/html/2015-08/11/nw.D110000zgqnb_20150811_3-03.htm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6-3-2 08:50
【案例】
俄媒:多名外国记者在叙利亚遭炮击波及受伤
2016-03-01 23:3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多名外国记者在叙利亚遭炮击波及受伤)
中新社莫斯科3月1日电 据俄新社消息,由俄罗斯国防部组织的多国记者观察团1日在叙利亚边境地区遭炮火波及,多名记者受伤。
据俄新社援引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的话称,当天多国媒体观察团在俄国防部组织下前往叙利亚边境城市克萨布附近观察停火情况。期间,8枚炮弹在观察团150米至400米处爆炸,造成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保加利亚等国的媒体记者受到轻微擦伤。
据科纳申科夫透露,波及到记者观察团的炮弹来自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地区。
22日,美国与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叙利亚内部冲突各方将于叙利亚当地时间2月27日零点起执行停火协议。停火不包括打击“伊斯兰国”等由联合国安理会认定的恐怖组织的军事行动。叙利亚政府军与近百个反对派武装均已表示接受停火协议。
自停火协议生效后,俄美相关人士均表示停火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据叙利亚政府军提供的情报,此次炮击事件由未参加停火协议的“胜利阵线”组织制造。
据俄国防部消息,为加强对停火机制的监督,俄方已向叙派遣了多套雷达与无人机系统。
http://news.163.com/16/0301/23/BH41N7MN00014JB6.html
作者: 万家凝 时间: 2016-5-24 18:42
【案例】
报道抗日战争的外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访
发布时间:2016-05-24 14:21:01 | 来源:人民网 | 中国网-传媒经济
1944年,毛泽东(后排右一)在延安会见了爱泼斯坦(前排右二)和其他外国记者。
国际先驱导报4月29日报道 “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用书籍征服了日本,而现在,日本却用坦克和大炮来答礼。”在《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华北前线》一书的“楔子:战争的迫近”中,作者贝特兰(书中译为勃脱兰)如是写道。当时,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还未发生,作为活跃在中国的英国记者——贝特兰已经预测到它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枪声不仅惊醒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此夜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成为开展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一时之间,大批外国记者云集中国,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大战场以及抗日革命根据地,报道中国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情况,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枪炮声早已远去,但是人们依然难以忘怀那段历史。图书、影像、亲历者口述……不断地还原着战争的残酷和斗争的艰辛。而在庞大而纷杂的史料中,今年3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了《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系列丛书。那些曾经为中国人熟知的爱泼斯坦、贝特兰、斯坦因等外国记者笔下的抗战记录重新被收集整理成册,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贝特兰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者。“七七事变”后第四天,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到达北京采访。
“那些褐色的坦克车和榴弹炮,对于雕刻精致的白石梁桥和淡红色的壮丽宫墙,真是一种莫大侮辱。”他在《古都的沦陷》一文中写道。这位新西兰籍英国记者、作家曾经在伦敦《泰晤士报》工作,1936年就曾来过中国,成为中国抗战诸多重要关头的亲历者。当时,他还突破重重封锁到达了延安。
“我是第一位访问延安的英国访问者。”贝特兰曾非常自豪地说过,他在延安最大的收获就是受到毛泽东的多次接见,“我访问毛主席,是在他自己家内——一间隐蔽在延安高耸绝壁下面、宽敞的山洞住宅,我们是在晚上开始谈话,并且时常谈到深夜,点在我们中间桌上的蜡烛,烛泪流成沟槽,烛光映出奇异的影子在弧形的屋顶上。”
毛主席就贝特兰提出的各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毛泽东与英国记者贝特兰之谈话》,后该文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后,他奔赴抗日前线,采访了朱德、贺龙、萧克、刘少奇等人,同时对前线生活也作了描写,刻画了一个充满朝气的抗日战场上的英雄群体形象。
和贝特兰一样,美国记者爱泼斯坦也见证了整场战争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正在北京西郊卧佛寺度假的他,突然听到了从卢沟桥传来的炮声。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爱泼斯坦开始了真正的战地记者生涯。1937年到1938年,他先后到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采访。
到达南京的第一个晚上,爱泼斯坦被震耳欲聋的轰炸声和高射炮声惊醒。他趴到窗前,看见防空系统的探照灯和五颜六色的曳光弹交叉照射,搜索着敌机。他下楼来到街上,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我这才清醒过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1938年4月,爱泼斯坦在离开武汉后奔赴前线采访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向世界及时报道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这场重大胜利。“中国的士兵并非是具有步枪的自动机,而是一个为谋祖国解放的忠勇战士。”他说。
后来,爱泼斯坦把自己在前线的经历写成了《人民之战》一书,作者开篇明义:“当中国老百姓第一次站起来并且说‘这块土地是我们的’的时候,中国的现代历史开始了。”
宋庆龄在读了爱泼斯坦的《人民之战》清样后给予高度评价,“这本书不同于任何的外国人关于我国抗战的著作,因为它把第一手分析性报道同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联系了起来。每一位中国的友人都应该读一读。”《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 斯诺则称赞《人民之战》是“极为出色的战争新闻作品,对中国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充满同情和理解”。
【延伸阅读】报道抗日战争的外国记者(二):提供了历史新维度
国际先驱导报4月29日报道 “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用书籍征服了日本,而现在,日本却用坦克和大炮来答礼。”在《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华北前线》一书的“楔子:战争的迫近”中,作者贝特兰(书中译为勃脱兰)如是写道。当时,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还未发生,作为活跃在中国的英国记者——贝特兰已经预测到它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枪声不仅惊醒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此夜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成为开展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一时之间,大批外国记者云集中国,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大战场以及抗日革命根据地,报道中国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情况,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枪炮声早已远去,但是人们依然难以忘怀那段历史。图书、影像、亲历者口述……不断地还原着战争的残酷和斗争的艰辛。而在庞大而纷杂的史料中,今年3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了《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系列丛书。那些曾经为中国人熟知的爱泼斯坦、贝特兰、斯坦因等外国记者笔下的抗战记录重新被收集整理成册,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深赖明达的编者与本书中对于编者提供宝贵资料的国际友人们,冒着莫大的危险与艰难,替我们做出了。”郭沫若在英国著名记者田伯烈所写的《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他表示这“正是我们所筑着的血肉长城的一部分的写照了”。
这是最早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书,田伯烈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向外界全面、系统、公开地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西方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布日军在南京及沪宁一线屠杀30万以上中国平民这一数字的人。
《目睹中之日军暴行》采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日军罪行报告及第三国人士贝德士、费吴生和马吉等事件目击者的书信、日记和《密勒氏评论报》、《字林西报》等有关报道编写而成。书中惨绝人寰的悲剧都是通过当事人的口述整理,书后还附有详细的“南京暴行报告”,除中文版外,该书还发行了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等语种版本。
除了真实记录战争,与当时的国内记者如范长江、陆诒、曹聚仁、秋江、丘东平等人相比,外国记者的作品对抗战的描述还提供了另外一个维度。以淞沪会战为例,中外记者都有描写,并都以书的形式结集出版,但视角却各有不同。
丘东平作为十九路军的一员,参加了1932年淞沪会战的全过程,后来加入新四军并战死在战场。由欧阳山、草明、东平、邵子南等人集体创作,东平执笔的《给予者》,描写了爱国者黄伯祥从卡车司机成长为一名战士的历程:在淞沪会战中,这位国军少尉排长由于表现突出,在战火中提升为连长。书中多次写到肉搏战,除描写了淞沪会战的残酷,还歌颂了战士们的不怕牺牲精神。东平的代表作品《第七连》则以弟弟丘俊为叙述者,讲述了淞沪会战的细节,展现了一名普通士兵在国难面前的家国情怀。
很显然,中国记者关于淞沪会战的描述增加了个人情感,而且所写的内容以小说的手法表现出来,人物有塑造的成分在里面。而外国记者则通过另外一个角度对淞沪会战作了描写。
《上海不宣之战》的作者美国记者勃鲁司就以日记体的形式对第二次淞沪会战作了描写,“本书内所载之事实,及发展之程序,其大部分皆为作者所目睹,其余部分乃从中立之新闻记者、通讯社及新闻发言人摘得,本书所根据消息之来源,亦明白注于册中。作者在编辑此书时,曾尽力避免任何个人之私见记述于内,抱绝对中立之态度,以记载正确之事实。”他在自序中写道。
可以说,以日记体来反映战时情况具有一种军事档案性质,在反映战争细节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在书中,还有三分之一篇幅的照片内容,关于这些照片,“皆系在三千余照片中,郑重拣选,凡对于记载之事实有切身关系者,乃刊于册中,俾读者于浏览本书时,如身历其境,目击当时之事变,对中日战争,得到真实之印象”。中外记者关于淞沪会战的描写,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延伸阅读】报道抗日战争的外国记者(三):一笔客观、公正的历史史料
国际先驱导报4月29日报道 “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用书籍征服了日本,而现在,日本却用坦克和大炮来答礼。”在《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华北前线》一书的“楔子:战争的迫近”中,作者贝特兰(书中译为勃脱兰)如是写道。当时,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还未发生,作为活跃在中国的英国记者——贝特兰已经预测到它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枪声不仅惊醒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此夜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成为开展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一时之间,大批外国记者云集中国,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大战场以及抗日革命根据地,报道中国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情况,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枪炮声早已远去,但是人们依然难以忘怀那段历史。图书、影像、亲历者口述……不断地还原着战争的残酷和斗争的艰辛。而在庞大而纷杂的史料中,今年3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了《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系列丛书。那些曾经为中国人熟知的爱泼斯坦、贝特兰、斯坦因等外国记者笔下的抗战记录重新被收集整理成册,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当时,这些外国记者活跃在抗战的第一线,不论是主战场还是在后方游击区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这些记者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抱有深深的同情心,其写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向世界传达东方主战场上的真实情况,所写的内容不仅使读者对抗日战争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成为了珍贵的历史史料。
通过阅读《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系列,会发现记者们的笔下既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报道,如描写了许多浴血杀敌的场景和细节,同时在书中也客观公正地揭示了战时中国各派力量的政治主张、抗日战略及中国政局的现状、缘由和发展趋势;又有中国北部和西部解放区的见闻和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人进行了直接的、较深入的、公正客观的报道和介绍。这些内容,都为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争取国际人士的同情和支持提供了有力帮助。
如《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刚出版,就在国内激发了中国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愤慨,对坚定人民的抗日决心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国际上,该书在帮助人们认清日本法西斯的凶残本性和狰狞面目的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和声援。
抗战结束以后,该书又成为清算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有力证据之一。如今,人们更多地把它当作一份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献,其真实性、公正性历来为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的专家学者所推崇。
而美国记者福尔曼的《中国解放区见闻》、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等书则对延安与中国共产党作了详细描写。关于延安,斯坦因写道:“第一,这里没有厌战情绪,只有开路先锋者的社会的坚持的战斗热情;第二,不依赖外来援助;第三,不论年龄多大,这里的人看来特别年轻,而且充满了欢乐与信心;第四,他们似乎决不私下互相说坏话;延安的领袖了解国民党和国民党区域的情形,似乎比重庆了解延安及其区域要多。”不仅澄清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许多造谣和歪曲宣传,而且使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与前途。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年外国记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客观、公正地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重新整理出版这些图书,对铭记历史,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media.china.com.cn/cmys/2016-05-24/738757.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1-4 10:41
【案例】
日本记者在伊拉克被捕 曾被IS授予"名誉勋章"
2016-11-04 09:54:00 来源: 环球时报
(原标题:日本记者在伊拉克被捕 曾被IS授予“名誉勋章”)
【环球时报报道】日本时事通讯社4日援引库尔德系媒体报道称,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就日本记者常冈浩介被捕一事表示,自治区政府3日通过对常冈的审讯了解到,其曾为“伊斯兰国”(IS)指挥者担当翻译。
报道称,常冈于本周在库尔德自治区内,因涉嫌与IS有关遭到当地治安部队拘留。常冈承认曾去过IS“首都”、叙利亚北部的拉卡,并表示曾被IS授予“名誉勋章”。
http://war.163.com/16/1104/09/C5 ... tml?f=bj_news#loc=2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17 00:19
【案例】
缅甸法院下周决定 是否审判两名违反了缅甸保密法的记者
中国历史之家
百家号07-0311:05
缅甸一家法院下星期将裁决为路透社工作的两位新闻记者是否将面临审判。这两名记者报道了罗兴亚人的危机,被指违反了缅甸的保密法。
32岁的瓦龙(Wa Lone)和28岁的觉梭(Kyaw Soe Oo)被指违反缅甸的“官方保密法”,最多可被判处14年徒刑。
这两人去年12月被逮捕以来一直在押。他们被指控持有与若开邦危机中一次军事镇压有关被泄露秘密材料。在缅甸人口占少数的罗兴亚穆斯林居住在若开邦。
瓦龙和觉梭的被捕引发国际人权组织的猛烈批评。
被告律师团在星期一的预审庭议上要求法官取消指控,因为检控方未能提供证明他们违法的足够证据。
这两名记者在仰光北部与两名他们说以前从未谋面的警察会面。他们后来对亲属说,他们刚拿到一些文件就被立即逮捕。
人权观察呼吁释放这两名记者。
路透社总裁兼总编阿德勒说,这个案件现在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阿德勒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任何民主体制中,新闻自由都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证明有违法行为的证据就起诉瓦龙和觉梭,就会严重破坏缅甸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编辑:何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8-7-20 18:58
【案例】
在朝鲜,我是一名“隐形”的西方记者GARDINER HARRIS2018年7月18日
本文作者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身后是朝鲜国父金日成及其子金正日的巨大铜像。 NICK WADHAMS/BLOOMBERG
“时报内情”专栏(Times Insider)为读者呈现《纽约时报》新闻、专题报道及评论的幕后故事。
朝鲜平壤——我们都知道,平壤会很奇怪。但上周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及包括我在内的随行记者访问朝鲜首都期间,这个地方的奇特之处,是在晨跑的时候令我深有感触的。
百花园迎宾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座小型的中东宫殿:金色的地毯、紧张不安的员工和大量的空房间。酒店外面有个小湖,周围是一条砖砌的小路,它在凌晨4点为一名在倒时差的记者提供了跑步道。
沿着湖边,每隔25米就有身穿制服的士兵拿着带刺刀的步枪站在那里。当我慢跑经过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挺直了身板,装作在看别处的样子,尽管有一两个人朝着我的方向瞟了一眼。
广告
在我跑第二圈的时候,除了两名士兵外,其他人都消失在了灌木丛中。
我一度朝着院子的一个出口跑去。两名工作人员加入我,却并不看我,直到我们来到了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边界,其中一人突然转身,示意我不能再往前了。故意无视是美国代表团在朝鲜停留的28个小时里最奇怪的部分。我们几乎是隐形的。
访朝媒体下塌地百花园迎宾馆外的一片僻静的湖泊。 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这很可能是国家教导的结果,”马萨诸塞州梅德福市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李晟允(Lee Sung-Yoon)说。“在宾馆里,我肯定那是政府的命令。”
在连接空荡荡的机场和平壤市中心之间的道路上,我们的车队几乎是唯一的车辆,但田里的劳动者,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似乎都不会朝我们看。
在一次游览平壤的行程中,穿着统一的考究衣服的居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对我们似乎视而不见。唯一的例外是小孩子,他们会盯着我们看。
资深的朝鲜问题专家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这种隔断。他们说,朝鲜人也会下馆子,也会在医院工作,其他地方的人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会长、多次访问朝鲜的朝韩问题学者弗兰克·詹努齐(Frank Jannuzi)说:“不正常的不是朝鲜人民,是他们的制度。”
广告
在朝鲜外交部为记者组织的这个长达数小时的市区观光行程中,我们在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家的首都,看到了大约几千人。许多人都穿着白色的制服,有些人在用小修剪刀修剪一块块的草地。
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金日成和金正日(朝鲜国父及其子)的巨大铜像脚下,一群群的民众在献花,整齐划一地一批批鞠躬。
国务卿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的出国访问日程通常是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的。但在前往朝鲜之前的几天里,外交官们表示,他们不确定一切会如何进行——包括我们将在哪里下榻,如何与外界沟通,甚至在护照上需要盖什么章。
朝鲜人整齐划一地在大纪念碑广场鞠躬。 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在飞往平壤的最后一段路程中,国务卿的保安人员看上去就像前一年访问阿富汗的喀布尔时一样紧张,当时火箭弹正如雨点般袭击那里的空军基地。
飞机上的一位外交官询问了我们记者计划带入平壤的手机号码。我们被建议关闭手机——或至少关闭它们的通讯功能——因为在离开朝鲜之后很久,“手机有时会表现得很不稳定”,显然是因为受到监控的缘故。
国务院官员非常确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即使在酒店外散步时,他们也总是捂着嘴巴互相耳语,以防别人读他们的唇语。
相关报道
广告
朝鲜政府为我们派的保镖金光学(Kim Kwang-hak,音)明确表示,他非常清楚平壤泡泡之外的世界,因为现在由他负责的所有媒体组织,他都认真关注过。
“这辆面包车里没有假新闻?没有CNN和NBC?”他笑着问道。
Gardiner Harris是报道国际外交事物的记者。他曾报道白宫、南亚、公共卫生和医药领域。在2003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为《华尔街日报》、《信使日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工作。
翻译:杜然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80718/north-korea-western-journalist-invisible/
In North Korea, a Western Journalist Appears All but Invisible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an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Pyongyang.
Image
The author in fron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North Korea’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CreditNick Wadhams/Bloomberg
Times Insider delivers behind-the-scenes insights into how news, features and opinion come together at The New York Times. PYONGYANG, North Korea — We all knew that Pyongyang would be odd. But the strangeness of the place hit hard while on a morning jog last week during a visit to the North Korean capital by a State Department delegation and journalists covering it — including me.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had the feel of a minor Middle Eastern palace: gold carpets, jumpy staff and scores of empty rooms. Outside, a small lake with a brick path around its perimeter provided a running path for a jet-lagged reporter at 4 a.m.
Along the lake’s edge stood uniformed soldiers every 25 meters, carrying rifles with fixed bayonets. Each stiffened to attention as I jogged by and made a show of looking away, although one or two glanced in my direction once I had passed.
On my second loop around, all but two of the soldiers had melted into the shrubbery and disappeared.
At one point, I headed for one of the compound’s exits. Two workers joined me, never looking my way, until we reached some sort of invisible line where one suddenly turned and gestured that I could go no farther.
Image
A deserted lake just outside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where the traveling press stayed.Credit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the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North Korea. We were all but invisible.
“That was probably state-sponsored indoctrination,” said Sung-Yoon Lee of 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in Medford, Mass. “And at the guesthouse, I’m sure it was government diktat.”
Our motorcade’s vehicles were almost the only ones on the road between the empty airport and central Pyongyang, but workers in fields and bicyclists and pedestrians on sidewalks did not seem to look toward us.
During a tour of Pyongyang, uniformly well-dressed residents went about their business as if we were not there. The lone exceptions were young children, who stared.
Veteran North Korean experts counseled against making too much of the disconnect. They said North Koreans go to restaurants, work in hospitals and struggle with the same issues humans everywhere do.
“It’s not tha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bnormal, it’s that their system is,” said Frank Jannuzi, the president of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 and a Korea scholar who has visited the North many times.
On the hourslong city tour, which was organized for reporters by the North Korean Foreign Ministry, we saw perhaps a few thousand people in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with 25 million residents. Many wore white uniforms, and some clipped patches of grass with small shears.
At the foo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the country’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 groups of citizens laid flowers and bowed in choreographed waves.
EDITORS’ PICKS
How Trump’s Trade War Went From 18 Products to 10,000
How Saying #MeToo Changed Their Lives
George Soros Bet Big on Liberal Democracy. Now He Fears He Is Losing.
Image
North Koreans bowing in choreographed waves at the Grand Monument.Credit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When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travels abroad, his schedule is usually planned to the minute. But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the trip to North Korea, diplomats said they were uncertain how it would unfold, where we would stay, how we w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 what stamp we would need in our passports.
On the final leg of the flight into Pyongyang, the secretary’s security staff looked as edgy as they had the previous year during a visit to Kabul, Afghanistan, when rockets were raining down on the air base there.
One of the diplomats on the flight asked for the numbers for any cellphones we journalists planned to bring into Pyongyang. We were counseled to turn off our mobiles — or at least shut dow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 because “sometimes phones can behave erratically” long after leaving North Korea, ostensibly from exposure to surveillance.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were so convinced that their every move was being watched that, even when they walked outside the guesthouse, they covered their mouths when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 so no one could read their lips.
Kim Kwang-hak, our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minder, made clear he was all too aware of the world beyond Pyongyang’s bubble as he took careful note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for which each of his charges worked.
“In this van, no fake news? No CNN or NBC?” he asked with a laugh.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21 20:05
【案例】在朝鲜,我是一名“隐形”的西方记者[color=rgba(0, 0, 0, 0.298039)]
本文作者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身后是朝鲜国父金日成及其子金正日的巨大铜像。NICK WADHAMS/BLOOMBERG.
Times Insider delivers behind-the-scenes insights into how news, features and opinion come together at The New York Times.
“时报内情”专栏(Times Insider)为读者呈现《纽约时报》新闻、专题报道及评论的幕后故事。
PYONGYANG, North Korea — We all knew that Pyongyang would be odd. But the strangeness of the place hit hard while on a morning jog last week during a visit to the North Korean capital by a State Department delegation and journalists covering it — including me.
朝鲜平壤——我们都知道,平壤会很奇怪。但上周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及包括我在内的随行记者访问朝鲜首都期间,这个地方的奇特之处,是在晨跑的时候令我深有感触的。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had the feel of a minor Middle Eastern palace: gold carpets, jumpy staff and scores of empty rooms. Outside, a small lake with a brick path around its perimeter provided a running path for a jet-lagged reporter at 4 a.m.
百花园迎宾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座小型的中东宫殿:金色的地毯、紧张不安的员工和大量的空房间。酒店外面有个小湖,周围是一条砖砌的小路,它在凌晨4点为一名在倒时差的记者提供了跑步道。
Along the lake’s edge stood uniformed soldiers every 25 meters, carrying rifles with fixed bayonets. Each stiffened to attention as I jogged by and made a show of looking away, although one or two glanced in my direction once I had passed.
沿着湖边,每隔25米就有身穿制服的士兵拿着带刺刀的步枪站在那里。当我慢跑经过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挺直了身板,装作在看别处的样子,尽管有一两个人朝着我的方向瞟了一眼。
On my second loop around, all but two of the soldiers had melted into the shrubbery and disappeared.
在我跑第二圈的时候,除了两名士兵外,其他人都消失在了灌木丛中。
At one point, I headed for one of the compound’s exits. Two workers joined me, never looking my way, until we reached some sort of invisible line where one suddenly turned and gestured that I could go no farther. 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the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North Korea. We were all but invisible.
我一度朝着院子的一个出口跑去。两名工作人员加入我,却并不看我,直到我们来到了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边界,其中一人突然转身,示意我不能再往前了。故意无视是美国代表团在朝鲜停留的28个小时里最奇怪的部分。我们几乎是隐形的。
访朝媒体下塌地百花园迎宾馆外的一片僻静的湖泊。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That was probably state-sponsored indoctrination,” said Sung-Yoon Lee of 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in Medford, Mass. “And at the guesthouse, I’m sure it was government diktat.”
“这很可能是国家教导的结果,”马萨诸塞州梅德福市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李晟允(Lee Sung-Yoon)说。“在宾馆里,我肯定那是政府的命令。”
Our motorcade’s vehicles were almost the only ones on the road between the empty airport and central Pyongyang, but workers in fields and bicyclists and pedestrians on sidewalks did not seem to look toward us.
在连接空荡荡的机场和平壤市中心之间的道路上,我们的车队几乎是唯一的车辆,但田里的劳动者,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似乎都不会朝我们看。
During a tour of Pyongyang, uniformly well-dressed residents went about their business as if we were not there. The lone exceptions were young children, who stared.
在一次游览平壤的行程中,穿着统一的考究衣服的居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对我们似乎视而不见。唯一的例外是小孩子,他们会盯着我们看。
Veteran North Korean experts counseled against making too much of the disconnect. They said North Koreans go to restaurants, work in hospitals and struggle with the same issues humans everywhere do.
资深的朝鲜问题专家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这种隔断。他们说,朝鲜人也会下馆子,也会在医院工作,其他地方的人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It’s not tha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bnormal, it’s that their system is,” said Frank Jannuzi, the president of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 and a Korea scholar who has visited the North many times.
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会长、多次访问朝鲜的朝韩问题学者弗兰克·詹努齐(Frank Jannuzi)说:“不正常的不是朝鲜人民,是他们的制度。”
On the hourslong city tour, which was organized for reporters by the North Korean Foreign Ministry, we saw perhaps a few thousand people in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with 25 million residents. Many wore white uniforms, and some clipped patches of grass with small shears.
在朝鲜外交部为记者组织的这个长达数小时的市区观光行程中,我们在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家的首都,看到了大约几千人。许多人都穿着白色的制服,有些人在用小修剪刀修剪一块块的草地。
At the foo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the country’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 groups of citizens laid flowers and bowed in choreographed waves.
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金日成和金正日(朝鲜国父及其子)的巨大铜像脚下,一群群的民众在献花,整齐划一地一批批鞠躬。
When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travels abroad, his schedule is usually planned to the minute. But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the trip to North Korea, diplomats said they were uncertain how it would unfold, where we would stay, how we w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 what stamp we would need in our passports.
国务卿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的出国访问日程通常是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的。但在前往朝鲜之前的几天里,外交官们表示,他们不确定一切会如何进行——包括我们将在哪里下榻,如何与外界沟通,甚至在护照上需要盖什么章。
朝鲜人整齐划一地在大纪念碑广场鞠躬。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On the final leg of the flight into Pyongyang, the secretary’s security staff looked as edgy as they had the previous year during a visit to Kabul, Afghanistan, when rockets were raining down on the air base there.
在飞往平壤的最后一段路程中,国务卿的保安人员看上去就像前一年访问阿富汗的喀布尔时一样紧张,当时火箭弹正如雨点般袭击那里的空军基地。
One of the diplomats on the flight asked for the numbers for any cellphones we journalists planned to bring into Pyongyang. We were counseled to turn off our mobiles — or at least shut dow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 because “sometimes phones can behave erratically” long after leaving North Korea, ostensibly from exposure to surveillance.
飞机上的一位外交官询问了我们记者计划带入平壤的手机号码。我们被建议关闭手机——或至少关闭它们的通讯功能——因为在离开朝鲜之后很久,“手机有时会表现得很不稳定”,显然是因为受到监控的缘故。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were so convinced that their every move was being watched that, even when they walked outside the guesthouse, they covered their mouths when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 so no one could read their lips.
国务院官员非常确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即使在酒店外散步时,他们也总是捂着嘴巴互相耳语,以防别人读他们的唇语。
Kim Kwang-hak, our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minder, made clear he was all too aware of the world beyond Pyongyang’s bubble as he took careful note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for which each of his charges worked.
朝鲜政府为我们派的保镖金光学(Kim Kwang-hak,音)明确表示,他非常清楚平壤泡泡之外的世界,因为现在由他负责的所有媒体组织,他都认真关注过。
“In this van, no fake news? No CNN or NBC?” he asked with a laugh.
“这辆面包车里没有假新闻?没有CNN和NBC?“他笑着问道。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CJ8YHdM0aHqgAThbSVtB5A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7-31 22:10
【案例】
原标题:中国记者讲述惊心动魄战地生活:出门就有生命危险
卫报点赞的中国战地记者,来自杭州
钱报记者昨日连线新华社记者陈序,听他讲述惊心动魄的战地生活
陈序在伊拉克前线战壕里和士兵们合影。(陈序供图) 陈序在伊拉克前线战壕里和士兵们合影。(陈序供图)
近日,英国主流纸媒《卫报》以《中国新一代战地记者涌入前哨》为题,长文报道了85后记者陈序在战乱地区的生活,并以此凸显近年来中国记者在热点地区越来越强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卫报》报道想寻访一个答案:充满危险的环境、家庭的牵挂,为何中国新一代记者还要义无反顾赶赴战地?文章还如实记录了陈序对战地与亲情的感悟。
报道中的主人公陈序,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为此,钱报记者昨日连线了正身处波兰华沙的陈序,请他讲讲当战地记者这些年的事。
一次暑期实习
学阿拉伯语的他爱上记者行业
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陈序一直都在“学军”度过。如没有特殊情况,英语成绩突出的他,说自己其实更希望去北外学习西班牙语。
但机缘巧合,他最终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选择了北外的阿语系。
“当时北外来学军招生,小语种的选择只有韩语和阿拉伯语。”陈序曾和家人商量到底念哪个语种,他笑说其实做最后决定时想法还是挺直接的——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有20多个,并且在未来,中东地区国家和中国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自己也能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于是陈序进入了北外阿语系。他坦言,直到大三结束前,对于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他并没想太多,更别提当记者了。
转折起始于大三暑假——他进入新华网实习。陈序开始在真正意义上了解新闻这个行业。
实习结束后,与绝大部分同学一样,陈序也经历了为找工作而“海投”简历的过程。他还报考外交部并且通过了考试。能拥有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机会,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新华网的实习经历,让陈序逐渐意识到,或许当一名记者,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巧的是,当年新华社在招聘时也注意到了陈序和另外几名阿语系应届生,最终陈序顺利进入新华社。
入社后,他和同学先去了宁夏分社,但很快,他又被召回总社,并确认被派往位于埃及开罗的中东总分社当编辑。然而对于陈序而言,当记者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因而在和总社沟通请求后,2011年初,他被派往了当时正处于激烈冲突的加沙分社。从那一刻起,陈序开启了战地记者生活。
陈序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陈序供图) 陈序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陈序供图)
在战地生活
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
如同外界所知,战地生活充满各种危险。但对于年轻的陈序而言,来到加沙分社工作,更多的还有新鲜。
“其实那时我的拍照水平就像普通的路人甲一般。”陈序记得,抵达加沙分社后,他发现有现成的相机可用,当时已稍有摄影基础的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相机,开始和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一起并肩角逐。
一开始,陈序无论是采访还是摄影都不占优势,但他发现其实这很锻炼人,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每天都会在完成任务后,将同行们的作品找出来细致学习,“因为都是在同时同地点工作,学习他们的操作手法,对我的业务提升很有帮助。”长期坚持换来了卓越成果,就在当年年末,他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冲突现场报道和战乱地区的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他显得更为努力,或者可以说更具冒险精神。特别是在2012年末以色列对加沙发动“防卫之柱”行动时,他是为数不多的依旧前往与死神相邻的加沙地区进行新闻报道的记者之一,也是进入加沙地带的唯一中国媒体的记者。陈序指出,“最初进入加沙地带前,就在以色列的一个检查站签下免责文件,类似于一个‘生死状’。”
勇敢敏锐和卓越的业务水平,让陈序很快被同在战乱地区的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所认可,然而这也意味着他的处境更为危险。
“在战乱地区,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这句话并不夸张,陈序至今都清晰记得,在加沙的一个普通采访日里,一场意外的见证让他终身难忘,甚至永远改变了他的世界观。
“当时是去一家清真寺外采访。”陈序说,巴勒斯坦当地有一些民众死在了以军的炮火下,下葬前,当地人会带着死者遗体去清真寺做礼拜,当时死者是两名幼儿和他们的父亲。为了不影响当地人的习俗,陈序在清真寺外等候,与同样等在门外的两名巴勒斯坦记者闲聊,“我们聊得很开心,没多会儿,他们先提前去了另一个采访点。”
等拍完清真寺这边的照片,陈序乘车前往刚刚两名巴勒斯坦记者所去的采访点。半路上,他看见一辆被以军定点清除的小轿车,他下去查看,“死者已被烧得面目全非,烧焦的手指深深嵌入方向盘,事后我才得知,原来就是之前和我聊天的那两名记者。”
其实危险不光是在这些战事激烈的地区,有时即便是在拍摄巴以间的小冲突时,也还会遭遇一些来自以色列军警的特殊“袭击”,“比如他们会用一些带有化学成分的水通过高压水枪射你,然后浑身的臭味一周都洗不掉。”更甚至于,遭遇分社办公室被轰炸或者被以军发射的催泪瓦斯、“音爆弹”等袭击,导致陈序短暂昏厥或短暂失去听觉……
战地报道
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脸庞
2013年春节,回到杭州过节的陈序,在即将结束假期返回巴勒斯坦时,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为了照顾家人,他选择申请回国。数月后,陈序的女儿降生。
可没多久,选择再度摆在他面前——2014年,IS肆虐伊拉克,很快攻下了摩苏尔,并以每天一百公里的速度剑指巴格达,世界的聚光灯由此再度汇聚到这个饱受战乱、四处都充满危机的国度。
“其实学阿拉伯语的人,都希望去一次伊拉克,那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作为阿拉伯语专业出身的陈序,火线救急接受任务前往伊拉克。
2014年9月,陈序告别未满周岁的女儿,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彼时,一名外国记者被IS斩首的消息震惊国际。
“去之前我为了让妻子放心,就告诉她到巴格达后就呆在酒店里哪儿都不去。”陈序笑着说,但真到了怎么可能不出去?“一旦发生事情,第一时间就是想赶到现场,到达是记者天职。”
其实在加沙的那两年,父母虽然很支持他的工作,但也非常担忧。为了分解这份忧虑,陈序曾把二老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父母看到自己是安全的,好让家人放心,“那时就是有事先打哈哈,不说,等从危险区域回来了再跟他们讲。”
而今已为人父的他,在采访中也会更为小心谨慎。结束了两年的伊拉克任职后,陈序申请前往波兰华沙分社驻站,和在波兰读博的妻子团聚。
事实上,不仅是陈序,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记者面孔,正不断出现在世界上诸多一线战乱地区。同样经受过战火洗礼的杭州籍新华社前驻阿富汗记者陈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记者在国际热点地区的存在日益增多,并且也呈现年轻化趋势。英国《卫报》的文章中也提及,在“战地报道”这块最考验国际性大媒体综合实力的竞技场,中国记者已逐渐形成一股新崛起的力量,存在感和话语权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 陈伟斌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张迪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10-25 15:00
【案例】
在叙被绑日本记者今日回国:被挟持3余年如在地狱
原标题:在叙被绑日本记者今日回国 称被挟持3余年犹如身处地狱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杨璐]日本NHK电视台10月25日报道称,从叙利亚武装组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日本记者安田纯平,将于今日晚间返回日本。他在飞机内接受NHK电视台的采访时称,被挟持的3余年,犹如身处地狱,非常痛苦。
报道称,安田纯平于日本时间25日凌晨,已从土耳其南部安塔基亚的保护设施出发前往伊斯坦布尔,之后再返回日本。
安田在机内接受了NHK的采访,他形容被监禁的日子好像身在地狱,身心都有这个感觉,日复一日,令他一度情绪失控。
安田还说,过去3年多与外界隔绝,他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事。现在,他对自己的前景和未来感到担忧。
另据NHK电视台最新消息,安田已于日本时间25日上午8时左右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出发前往日本。预计,25日晚间抵达日本。 责任编辑:张建利
编辑:王豪
|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3-30 15:30
【案例】
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正式启动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史竞男)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的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28日在京正式启动。5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派出的51名驻外战地和高危地区记者作为首批受助人,每人获赠一年累计保额40万元的人身保险。
首批参保的51名驻外记者包括11名战地记者和40名高危地区记者,分别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他们长期在战乱和高危国家地区采访报道。
据介绍,泰康保险集团向中国记协捐赠了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为中国驻外战地和高危地区记者购买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和救援服务保险。
中国记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驻外战地记者作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冒着巨大风险,采访报道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军事冲突,为新闻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记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记者之家”的指示精神,引导和保障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加强对驻外战地记者的关心关爱,联合泰康保险集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创办了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为驻外战地记者设立专门保险项目,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驻外战地记者的关心爱护和权益保障。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编辑:王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8-31 23:30
【案例】
北京的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本人任驻京时也是缴费会员)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驱逐华尔街日报记者表示遗憾。由于中国政府对外国驻华记者签证采取一年一审的政策,政审通不过的外国驻华记者由于签证到期将不得不离开中国。2013年以来,这是第六名外国记者因为类似的境况而被迫离开中国,形同被驱逐出境。
编辑:陈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8-21 13:53
【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报表扬中东总站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作出决定,对在当前阿富汗局势报道中表现出极强新闻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及时采制大量一手、鲜活、独家报道的总台中东总站予以通报表扬。
当前全球高度关注阿富汗局势。总台中东总站闻风而动,深入现场,夜以继日,突出首发、独家,强化深度评论和舆论引导,发出的大量独家报道被国际媒体广泛转发,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彰显出总台强大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总台阿富汗籍报道员法耶兹、奥贝德等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处于动荡中的喀布尔采访,发回多条独家视频报道,表现出极强的职业敏感、敬业精神以及过硬的应变能力,向世界展示了总台作为国际媒体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为此,总台编务会议决定对奋战在新闻一线的中东总站予以通报表扬。
通报指出,当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新征程上奋进。望中东总站边报道、边总结、边提高,继续提升现场到达能力、持续报道能力,发回更多独家、客观、深度报道。希望总台遍布海外的中外员工继续秉承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向全世界传播事实真相、传达正义之声、传递文明之美,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
来源:央视网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8-22 13:42
【案例】
4名塔利班人员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平时要正常上班
4名塔利班人员17日一早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检查分社相关证件,临走前还告诉分社人员,“平时要正常上班”。
本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纳伊姆宣布,塔利班武装人员已进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尔。但随着美军撤离、阿富汗总统离开、塔利班迟迟未成立新政府,当前阿富汗正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阿富汗民众认为在此情况下,安全是唯一重要诉求。阿富汗的局势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政府:谁在领导?谁将领导?
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的同一天,总统加尼离开阿富汗。截至目前,阿富汗仍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加尼并没有辞职,但阿富汗政府基本已停止运转。而塔利班迄今未宣布成立新政府,也没有公布新的国家元首。
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15日宣布,组建一个“协调委员会”,为权力和平过渡做准备,并负责维护安全、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成员包括卡尔扎伊、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等。但阿富汗舆论认为,该委员会并不掌握权力,也无力维护安全和秩序。
8月17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后中)出席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举行的首次记者会。新华社发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17日在喀布尔说,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
就政府的具体组织形式,塔利班还没有明确解释。据阿富汗黎明新闻网19日报道,塔利班领导人哈希米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他们可能会组建一个委员会来管理阿富汗,这个委员会将在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的领导之下工作。
哈希米还说,阿洪扎达是塔利班的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但不会担任类似总统的职务,他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职务将另择人选。
民众:安全是唯一重要诉求
“对我来说,只有安全是唯一重要的诉求。”喀布尔街头一间小店的店主奥马尔说。他的话,也道出了当下许多阿富汗民众的心声。
目前,喀布尔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在市区重要地点,大量手持武器的塔利班武装人员或乘车或步行上街巡查,维护治安。塔利班警告,对任何犯罪行为都将严厉打击。对于阿富汗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及安全部队成员,塔利班宣布大赦,不会报复任何人,也将保证民众安全。
8月17日,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在喀布尔街头向小贩购物。新华社发
政府机构自15日起不再正常运转,银行大门紧闭,大部分大型超市未能正常营业,停电还是家常便饭。不过,很多社区内的小商店和小市场已逐步开始营业,顾客日渐增多,街上的车辆也在逐渐增多。
4名塔利班人员17日一早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检查分社相关证件,临走前还告诉分社人员,“平时要正常上班”。
在这个特殊时期,喀布尔居民心情十分复杂。
“我一定会想办法离开这个国家,我在阿富汗看不到未来。”31岁的阿马永曾在政府军服役9年,对未来充满担心。
“这几天治安在不断好转,但仅有安全是不够的,”喀布尔市民苏菲说,“除了确保民众安全,塔利班还必须要给民众提供工作机会,尊重公民人权和尊严。”
8月20日,乘坐汉莎航空公司飞机撤出阿富汗的人们抵达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新华社发(阿曼多·巴巴尼摄)
喀布尔市民努尔·汗则担心战争再次爆发:“阿富汗是火药桶,任何问题都可能引发战争,目前虽然局势平静,但并非没有风险。”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与稳定
阿富汗政局突变,不仅对阿富汗民众影响深远,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美军联合参谋部官员汉克·泰勒19日在国防部记者会上说,自本月14日撤离行动开始起,共计有约7000人撤离。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在记者会上说,美方目前尚未决定是否改变8月31日的撤军期限,美方正尽全力在期限内完成人员撤离任务。如需改变期限,美军将与塔利班再次进行对话。
8月16日拍摄的电子屏幕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就阿富汗局势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七国集团外长及欧盟高级代表19日举行视频会议,讨论阿富汗局势。会议主席、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会后发表声明说,阿富汗局势需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应对,不能让阿富汗重新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按照英国首相约翰逊的提议,七国集团领导人定于下周就阿富汗局势举行线上会议。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19日晚发布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举行电话会晤,就阿富汗前景和撤侨行动交换意见。他们尤为关切塔利班打击毒品和武器走私、尊重妇女权利等问题。他们同意在未来的几天和几周内,在双边、联合国安理会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框架下就阿富汗问题开展密切合作。
这是8月16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电视讲话的直播画面。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日发表声明说,普京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当天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强调要避免在阿富汗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表示,中方鼓励并希望阿富汗塔利班将其积极表态落到实处。“阿富汗国内积累了诸多矛盾,美国又留下了大量难题,和平重建的进程难以一帆风顺。”华春莹说,在此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共同鼓励和支持阿富汗各党派、各民族团结合作,翻开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2-12 13:39
逝者曹景行|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
真正的媒体人,注定是永远闲不下来的。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了。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每天的朋友圈,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就似一家通讯社。有时曹景行一天要发400条朋友圈,几乎达到发送上限。直到2020年8月,曹景行在长征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之后接受开刀和化疗,从不停歇的“通讯社”闲下来了。但也只在治疗当天停一下,第二天,新闻又开始“轰炸”朋友圈。
可即便生病,他也像雷达一样不断搜集新闻线索,他和患者聊天,和医生对谈,治疗间隙制作了十一集短视频,微博上的单集点击量超过13万。与粉丝互动不停。2月7日他的朋友圈停止更新。
今天他逝世的噩耗传来。
2月7日他的朋友圈停止更新。 来源:曹景行微信朋友圈截图
闲不下来的“闲闲”
曹景行是不知疲倦的。
2019年4月,在上海书城参加活动,等候开场的时候,不时有人慕名来想加曹景行微信。曹景行一概不拒绝,“没问题”,然后打预防针似的说,“不过我警告在先,你会受不了我的。大概率,你一旦添加就会后悔,然后会马上屏蔽我。”
看到对方不解的表情。曹景行伸出手机展示二维码让对方扫一扫,然后取回手机添加新朋友,一边说“我一天要发两三百条微信”。新连上微信的人不可置信,拿回手机打开曹景行的朋友圈,果然手指刷动两次也不见底,再使劲滑动四五次,才恍然大悟:曹景行每天的朋友圈,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就似一家通讯社。有时曹景行一天要发400条朋友圈,几乎达到发送上限。也就在候场的片刻和等人添加微信的片刻,曹景行又转发了好几条新闻。
曹景行,也是永远好奇的。
一度,曹景行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他经常经过杨绛住过的“新林院”。那是搭着一块石板的小沟,据说当年日本鬼子杀了好多战士百姓。他记得,杨绛写过“独自一人,怎么也不敢过那条石板。三次鼓足勇气想冲过去,却像遇到‘鬼打墙’似的,感到前面大片黑气,阻我前行,只好退回家。”曹景行很想知道“鬼打墙”到底怎么回事,所以每次深夜人稀灯昏一个人骑车回家,他总想特意去会会那些“鬼”。
如果遇到会怎么样,大概率,会在夜幕里开始采访吧。我想。
2015年,抗战胜利70年,曹景行随上海纪实频道合作拍摄抗战70周年纪念专题片“行走战场”,为此横跨大半个中国,南下腾冲,北至哈尔滨,从南京、台儿庄到武汉、重庆、长沙,两个多月里,他跋山涉水,“在一处至今仍见白骨、弹片的荒山,他捡起几片头盖骨,说这种愧疚是在历史书里永不能体会到的。”
我难以忘记,当时与他同行的一位二十出头的男记者回来捶腿感慨:“曹老师精力真的好,我都走不动的时候,他说再往前走吧。我累得眼睛也睁不开的时候,曹老师神采奕奕啊。”我也难以忘记,曹景行随便走到哪里都会看报纸、看布告栏、看橱窗,并采访周边人。据说当年在香港做媒体的时候,曹景行总是能把报纸翻烂,导致“保洁阿姨最喜欢到他的座位下去,因为废纸最多可以卖钱”。而他的前同事陈鲁豫的描述是:“每天午饭时间一过,曹先生就捧着满满一怀的报刊出现在公司。我闲来无事偷偷地帮他算过,他每天至少要看20多份报刊,做数不清的剪报。他有个习惯,看到报上有用的信息就会影印下来,所以,公司复印机的旁边总能看到他。”
深厚的学养积累、博闻强记的头脑和事先充沛的书面准备,让曹景行建立起一个多维的思维参考轴,当他把一晃而过不起眼的小事物和新事物放到这个维度里进行考量,就能看出别人没有的新意和深度。
有一次我翻阅曹聚仁的家书,发现曹聚仁对这个小儿子的爱称是“闲儿”。曹景行老师自己的微信昵称也沿用了“闲闲”二字。我就笑了,曹景行老师浑身上下,哪里有一点和“闲”沾边?
直到2020年8月,曹景行老师在长征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之后接受开刀和化疗,从不停歇的“通讯社”闲下来了。但也只在治疗当天停一下,第二天,两三百条新闻又开始“轰炸”朋友圈。我问候他的健康,他发我一张他穿着病服的照片。一头被誉为“师奶杀手”的银发不见了,光着脑袋,“像一枚卤蛋”,人清瘦了,有了白胡子,但精神很好,“谢谢了”,他说,反手发我一堆新闻,于是我们讨论起文章,不再谈论疾病。
病中不忘工作。 来源:曹景行微博
没过多久,“通讯社”运转如初。只有偶然在曹景行老师的朋友圈和微博的自陈里,你才能发现他是一个病人:在病房里散步,看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为癌症病人募集假发的海报,他捕捉到了新闻线索;入夜和护工们以及陪护家属聊天,他又搜罗了无数新闻选题;甚至在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之余,他又“顺手”制作了十一集《肠久之计》访谈,曹景行对着镜头坦陈自己身体状况,这些以资深主持人和癌症病人双重身份采访医生的短视频在微博上的单集点击量超过13万。
他从很简单的问题开始问医生,比如说医生的制服为什么是白的。一生二二生三,直到涉及医生生活和医疗科普的前沿与深处。
在自己的微博上,曹景行用简单一行字概括自己五彩斑斓的职业生涯: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
真正的媒体人,注定是永远闲不下来的。不停地输入知识、不停地捕捉新闻、不停地输出消息,构成了曹景行的一面。如果一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或者写作者有时觉得“没什么可写”或“没发现选题”,那他应该去跟曹老师一天。只要跟一天就能明白,什么叫源头活水不断。
书生有笔曰如刀
童年我家的书架上,有一本1983年版福建人民出版社所出的《万里行记》。作者曹聚仁,是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记者。
曹聚仁出生于1900年,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1937年抗战开始,他从书斋走向战场,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一生著述逾四千万字。
大约是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家父曾指着这本书说“这是一位战地记者”。由此,一个游历四方、博览群书、漫谈古今、目之所及皆入话语的形象,构成我对这个职业最初的想象。等到长大后在电视上看见侃侃而谈的曹景行老师,又听到人们议论“子承父业”,这才意识到,家里书橱内那本《万里行记》最后一页后记的署名“景行”先生,和电视里的人,正是同一人。
“三十年代,我父亲曹聚仁先生,原是伏处书斋和执教于上海几所大学的文人,七七事变和八一三的炮火震撼了他,从此,他脱下长袍,穿起短装,奔赴了战场。他走遍大江南边,以笔代刀,在抗日战争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书生有笔曰如刀’,就是他那时写下的诗句。”
可也要等到我自己当了记者,开始采访曹景行时,才明白,这位看上去业界声名显赫的父亲,在儿子生命中的彰显和缺席。
曹聚仁是第一个报道台儿庄大捷的记者,后又综合各方面消息撰写了长篇报道《台儿庄巡礼记》,各大报纸纷纷刊载,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1946年夏天,曹聚仁一家好不容易结束颠沛流离,终于定居在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5号。曹聚仁通宵写作《中国抗战画史》,以每天五六千字的速度,要将十四年抗战中获得的还散发着硝烟味道的第一手资料写成文章。1947年,由曹聚仁撰写文字、舒宗侨摄影的《中国抗战画史》第一版面市,售罄一空。这本书后来被用作在虹口开庭审判日本战犯的佐证资料。
也就在这一年,曹景行出生。
后来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的曹雷记得,因为“小弟曹景行出生,爸爸会带儿童绘本回来。爸爸对钱财真的无所谓,但不可以没有书。以至于到后来,父亲下班不带本新书回家的话,我会觉得很奇怪……小弟也是嗜书如命。爸爸用《中国抗战画史》的稿费,在溧阳路的天井搭了一间书房,里面堆满了书,这成了小弟的天堂了。我们一转头找不到小弟,就发现他躲在藤书架和墙的缝隙里,在悄悄看书。家里总是要重复这样的对话:‘小弟人呢?’‘角落里看书!’”
可这份团聚并没有持续很久。1950年,曹聚仁离开妻儿,只身从上海去香港定居,除了谋生,他更希望寻找做另一份事业的机会。临行前,邵力子也建议他等待时局的变化。留在只有3岁的曹景行模糊印象里的,是随长辈到上海北站为父送行的画面。直到6年后,曹景行才随母亲在北京再次看到父亲曹聚仁。在得知9岁的曹景行已经看过《水浒传》后,曹聚仁非常高兴,去北京的东安市场购买了《水浒后传》作为生日礼物相赠,又补偿一般地允集邮的曹景行把新侨饭店大厅内的邮电门市部里出售的所有中国邮票悉数买下。一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又与曹景行谈论墨子的《非攻》,交流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在新侨饭店客房的浴室里,曹聚仁为曹景行洗了一次澡,父亲手持毛巾,从小男孩的背脊擦下去,反反复复说着“闲儿,你好瘦啊,真瘦”。
这是1956年7月,此行曹景行随母亲从上海到首都,父亲则是从香港赴京,曹聚仁将参加周恩来在颐和园举办的晚宴,向外传递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此后一别,直到25岁时曹景行从上山下乡的黄山茶林场赶了三天三夜南下为父送葬,此间漫漫成长岁月里,曹景行与曹聚仁的相处加起来不足一月。而这最后一面,他见到的也只有父亲的遗容。
1969年12月4日,曹聚仁写信回家,信中写道:“天下事,不可想得太天真的……天真是可爱的,但处世并不只是谈恋爱呢……别人以为我到了海外,一定会远走高飞了。我一心向往北京,而且慢慢走上为祖国效力的路子,和别人的想法绝不相同。我的文章,在海外造成了权威地位,这便是我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社会革命,乃是我们年轻(时)的理想,我为祖国效命,也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虽违背了对你妈的‘永不离别’的诺言,但处在这么伟大的时代,我能天真地开自己的玩笑(吗)?到了今天,你们也该明白我十九年前的决志南来,并不是走错了棋了吧?”一直到1972年1月31日,生命的最后日子,期盼促进两岸统一的曹聚仁给孩子们写信,牵挂的还是国事:“雷女,闲儿,我实在没有工夫生病,偏偏要生拖长的病,真是急不得、哭不得、笑不得。我已经无法在尼克松到北京之前回北京了……”
1978年,结束十年黄山茶林场生活,曹景行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曹景行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曹景行移居香港,先在中文《亚洲周刊》工作,后在《凤凰卫视》任职。无形之中,继承了父亲的角色。在一次活动中,曹景行与导演王家卫相识。闲谈之中说起,曹聚仁生前居住在九龙金巴利道地区,是彼时上海来港文化人聚集区,也正是王家卫幼时居处。我曾在香港找过曹聚仁居住过的诺士佛台7号所在位置,如今已是酒吧街中的一家,隐匿在天文台侧的小山丘上。这是一片上坡道。
台海局势变化的岁月里,父亲在此上坡独行的背影,叠加着的,是在溧阳路家里在父亲的天井书房里看父亲留下藏书的身影。也是日后曹景行不断与家人整理书稿和信件时浮现清晰起来的曹聚仁的身影。在最早的关于父亲的记忆里,曹景行还保留了这样一幅画面。那是父亲赴港前,在上海家中书房奋笔疾书,一手紧抱着自己的小身体,间歇时还会给自己一枚金币巧克力,家中四壁都是书,父亲一手运笔不止。
这是一种并非外界加诸自身的使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曹聚仁开始,这成了家族中两代人赓续承担的使命。
曹景行重访溧阳路老宅。 沈轶伦摄
“拥抱新的传播方式啊”
2015年10月3日,我见证了曹景行老师“高中毕业”。
因为历史原因,本应在1966年毕业的市西中学高中生曹景行先是被分配到上海运输八场802车队做搬运工,1968年,又赴皖南。在近半个世纪后,他应邀回到了中学教室。当天市西中学为66届初、高中毕业生补发毕业证书。签名处也用了60年代老校长赵传家和副校长蒋丽似的签名和印章。
在市西中学的礼堂里,曹景行还回忆起当年学生们对赵传家老校长的批斗。一位老同学也曾给曹景行发去微信,说当年有一位音乐老师名叫曹云芬,学生们冲到她家里去,当着老师的面摔碎拗断她收藏的唱片。“我永远也忘不了老师脸上惊恐羞辱的表情”,同学说。“而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些唱片被摔碎时候的咔嚓脆声,”曹景行说,“我们应该向老师们道歉,他们给我们许多指导,打下很好的学业基础,而我们却曾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
2020年1月13日,我又陪曹景行老师回到童年。
在1959年离开虹口住到静安区后,曹景行居然一次也没有回过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时隔一个甲子后,重新回到儿时和父母待过的旧屋。我们“考古”这些昔日日侨留下的建筑,细数溧阳路上荟萃居住过的名人。房子经过风吹日晒,已经显得十分老旧。我们叩门进去,采访到现在的住户,难以想象,昔日大概二十多平方米,不仅居住着曹聚仁夫妇与三个孩子,还有家乡来的祖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曹聚仁曾用家乡话给孩子们念过这词。曹景行儒雅地问着问题。他的女儿和团队成员为他拍摄和录音。
我为此情此景怀旧,但此时的曹景行老师,正满怀激情地投入短视频“老曹闲话上海”的制作。一直以来,从平面文字转向电视评论,从荧幕转向讲坛,又到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并积极拥抱新媒体,曹景行老师以他那标志性的不知疲倦的热情拥抱着传媒世界的新事物。他制作的这一集溧阳路短视频,在他的短视频里播放量一度居首。
2020年底,曹老师截图给我看他的微博数据:博文阅读量突破1.3亿次,被互动9.4万次,创作的视频获得了1314.9万次播放,影响力超过96%的用户。
“你也要拥抱新的传播方式啊,”他说。
本来还计划周游世界,并拥抱更多新事物的曹景行老师,因为疫情留在了上海。也因为滞留,他去医院体检,发现了病症。
在微信的最后几次对话里,曹景行老师和我聊到的话题,包括当下几篇引发热议的新闻评论,分享了几本书,向我推荐了一部讲述电视名记的生活及其崩塌并折射社会困境的影片。唯一一次涉及自身的疾病,是描述了一下为了便于在肿瘤医院治疗,因此住在边上民宿的感想。一花一木,日出月落,均让他觉得可爱新奇。因为又发现了熟悉的上海里他不熟悉的一面,我觉得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曹老师一定能制作出关于医院周边的新的访谈节目。
去年秋,“闻此噩耗心中顿感疼痛,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的曹景行发给我他悼念著名记者江迅的散文,在写这位自黄山茶林场时代就结识并一起奋斗在媒体的老朋友时,曹景行写道,江迅去世前出刊的最新两期《亚洲周刊》里有七篇是江迅写的,“他无法停息搁笔,因为他是江迅”。
这句话也适用于曹景行。
正如“闻此噩耗心中顿感疼痛,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这句话,适用于今天听说曹景行去世消息的读者们。
来源:沈轶伦 上观新闻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7 20:04
【案例】
闾丘露薇:做战地记者不代表喜欢战争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战争敬而远之。当炮火响起时,女性和孩子往往是最先被保护性撤离的对象。不过在烽火地带,有些女性却以追逐硝烟为日常,她们是被外界称之为“战地玫瑰”的战地女记者。
闾丘露薇,她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时期进入现场报道的唯一华人女记者,因此获得了极大关注,并被外界称为“中国最有名的战地女记者”。
但她本人却说:“不能把成名太当回事,别人留意的时候,就享受一下出名带来的好处;别人不再留意自己,那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工作。对于我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名气。”
儿时的记者梦
1988年,闾丘露薇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毕业后,她度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职业生涯。
从母亲的外贸公司,到汽水推销员,从倒卖文化衫、手表,到会计师,闾丘露薇早期的职业经历几乎与媒体毫无关系。频繁转换赛道的背后,是她始终认为这些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闾丘露薇曾表示,她从小想当记者,但选专业的时候第一志愿是哲学系,第二志愿才是社会学系。因为职业可选择,但思维方式不行,后者需要学校的培养。
机缘巧合,一份台湾电视台的招聘广告激活了闾丘露薇心底的记者梦,并由此踏入传媒行业。
1996年3月,凤凰卫视开台成立。该台并不以香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其主要目标对象是全世界的海外华人观众。
凤凰卫视成立次年,已经做了2年记者的闾丘露薇跳槽,成为该台的第一批记者,这份工作伴随了她此后的18年光阴。
在“战地玫瑰”闻名遐迩之前,闾丘露薇已经亲眼见证了标志大事件:香港回归、98特大水灾、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
彼时,尽管闾丘露薇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记者兼主持人,其准确的新闻视角和采访风格受到了外界的认可,但外界知名度仍不如同时期的吴小莉、陈鲁豫、许戈辉等同事。
直到2001年,一切变得不同。
玫瑰在硝烟弥漫下绽放
阿富汗战争打响后,闾丘露薇成为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
在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镜头前的闾丘露薇沉着冷静、富有细节和独特视角的现场报道让众多华人观众第一次记住了这个拥有奇怪名字的女记者。
阿富汗战争一年后,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得知消息后,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奔赴伊拉克。
在很多观众的认知中,闾丘露薇成名于彼时,但鲜为人知的是,她为抓住机会付出的努力。
闾丘露薇曾公开谈到过自己拿到伊拉克签证的故事:
“趁着两会期间,我在北京向伊拉克大使馆申请签证。第一次去的时候,接待我的是伊拉克驻北京大使馆的领事,看上去非常友善,但就是不愿意给我申请表,让我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我又找上门,看到我的诚心,总算有所进展。他很关心我对战争的看法,对美国的看法。我告诉他,我是一名记者,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如果他希望中国的观众能真正了解伊拉克的事情,就应该让我们到巴格达去看看。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他让我第三天去填表。”
“第三天我打电话,却得知领事生病没上班,在电话里问候了领事后约好一天后再见。”
“第三次见面他把表格拿了出来,我也知道签证基本上成功了。”
沉稳、执着、公正,闾丘露薇的性格通过这300字跃然纸上。
事实上,闾丘露薇的准备不仅仅如此。除了伊拉克签证外,她几乎拿到了中东各国的签证。细致入微的准备,给她当年的战争报道带来了决定性的帮助。毕竟,记者只有到达现场才成完成现场报道。
闾丘露薇曾强调过,对于战地记者而言,光有勇敢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判断能力。
2001年底,在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的一次报道中,卡尔扎伊面前仅出现了两个麦克风,一个是凤凰卫视,一个是当地的电视台。
据闾丘露薇同事回忆,卡尔扎伊当时从马苏德墓地走出后,就在卫兵护卫下径直走向其乘坐的汽车,闾丘露薇见状后立即从后面斜插上去,并奋力挣脱了拽着她的警卫,直接冲到了卡尔扎伊身边。当时场面一度非常混乱,等着采访的很多记者都在后面,麦克风都递不上去。
死神距离自己有多远
在战争前线采访,危险的出现几乎无法预测。最近的一次,死神距离闾丘露薇只有两三百米。
伊拉克采访期间,有一天,闾丘露薇在当地的一处新闻中心正和同行谈论近日感受,突然,她听到上方传来了呼啸声,出于本能反应,她和同行随即从工作棚跑出来,就在她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巨大的爆炸声袭来。事后,回过神来的闾丘露薇发现,刚刚爆炸的地点距离他们仅有两三百米。
有记者曾询问过闾丘露薇,“战地记者总是与危险同在,深入战地不害怕吗?为什么要去冒险?”
“危险确实存在,但只要按照专业记者的程序去做,不会有太多困扰。所以需要更加专业,对自己负责,也对家人负责。战地报道是工作的一部分,除非离开凤凰,不然没有选择,总有人要去,而且需要有经验的人去。”闾丘露薇回答道。
在闾丘露薇看来,战地采访需要平常心,无需过度恐惧。“其实在战争当地,就有很多的儿童和妇女,她们每天都在这样生活着,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难道我们就更高贵、更脆弱吗?”
2003年,闾丘露薇在离开伊拉克半个月后重返巴格达。谈及重返初衷,她说,主要是关心这个国家在战后如何实现重建。“我们不仅要报道战争怎样,更要报道伊拉克未来的路怎么走。”
对战争的理性思考
2011年,《利比亚战地日记》一书发布,作者闾丘露薇。该书是她在利比亚采访期间记述的战地日记,时间贯穿于她进入、离开利比亚的始末。
读者读后的第一反应是,在闾丘露薇的书中,并无太多有关战争的宏大叙事。
面对外界的反应,闾丘露薇给出的解释是,人们对战地常有很多戏剧化的想象。其实即使在战争中,当地人的日子也还是要随着日出和日落的转换过着。除了打仗,他们还要面临很多日常生活问题。
透过闾丘露薇的文字,读者看到了新闻报道之外的伊拉克生活,在炮火纷飞的局势下,当地民众的生活。
每天的文字记录,让闾丘露薇开始思考战争。
理性之外,战争报道还给闾丘露薇带来感性的影响。面对生活中无法改变、无力改变的现实,她选择接受。“我只能好好地去掌握我能够掌握的生活,去珍惜现在和身边的人,因为你实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虽然战争为闾丘露薇带来了名气,但她并不隐藏自己对战争的反感。
在战争一线,一位美国士兵告诉她,自己会担心战争对当地孩子的将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他也很无奈,因为士兵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就像我们来说,必须来做报道,但是这不代表我喜欢战争,即使战争让我成为一名名记者。”
参考资料:
闾丘露薇:即使战争让我成名 我还是反感战争,南方都市报
闾丘露薇谈战地现场:当地人对美好的追求最触动,三湘都市报
闾丘露薇:离战争最近的中国女人,新华网
闾丘露薇,中国最具公共知识分子气质的女记者,网易
"战地玫瑰"闾丘露薇:没有一条新闻值得用生命换取,中国青年报
闾丘露薇:硝烟中的战地玫瑰,《青年文摘(红版)》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9 20:07
【案例】
凤凰卫视卢宇光:战地记者其实只是我的工作
“发出全球华人的声音”是凤凰卫视一直以来的口号,“发声”依靠的就是冲在新闻前线的记者们,卢宇光便是他们中的一位。
凤凰卫视驻俄罗斯记者卢宇光的记者生涯是传奇而富有争议的,他面对劫持人质事件,在枪林弹雨中发回报道;他亲历过车臣战争,险些丧生于地雷的爆炸声中;死里逃生后,他将救命恩人的遗孀娶回了家,一直照顾至今。
军人出身的一线记者
卢宇光出生于水墨山水一样的西子湖畔,从小他就有一个从军的梦想。14岁时他应征入伍,离开家乡去大连当兵,成为一名海军。这段经历让他身上很难见到江南水乡的文秀,反而是多了一些北方人的豪情。
卢宇光所在的海军部队守卫着祖国的海防线,他被分配到了一处雪山上守卫边疆。戍边的生活是枯寂的,卢宇光开始尝试写作记录自己的军营生涯。
当时的老连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连队,却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直到有一天,一位姑娘听说了老连长的事迹,勇敢的上了雪山,见到了老连长,两个人深深的相爱,最终成婚。
根据这个故事,卢宇光完成了短篇小说《站长夫人》,刊登在了《人民海军》报的副刊版上。很多战士被他描绘的这个故事感动,称赞卢宇光“像记者一样真实的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受此鼓舞的卢宇光笔耕不倦,成为了《中国海军》副刊的发稿常客。后来经过上级讨论研究决定,提拔卢宇光任职军旅记者,撰写军营报道。
1987年,卢宇光离开部队转业,凭借着在军营里锻炼出来的新闻报道素质,卢宇光进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一名记者。不久,卢宇光参与到浙江抗洪一线的报道中去。
卢宇光并不满足于在地方采访,他把目标投向了全世界。由于天生能够发好小舌音,卢宇光在部队的时候就被招去学习过俄语,因此他决定去俄罗斯干出一番事业,在莫斯科,卢宇光创办了《华人报》,总编、记者、校对一肩挑,不过《华人报》最终并未成功,销量惨淡,最后不得不停刊。
信守承诺的争议婚姻
与很多记者不同,卢宇光的记者生涯是从军营开始的。这也让他具备了其他记者所没有的军事素质,对于战争,他说:“如果不能停止战争,就把战争的真相传递给世界的每个角落。”
90年代末期,俄罗斯境内并不平静,连续发生了两次车臣战争。此时的卢宇光已经拿到了莫斯科大学新闻评论学硕士学位,他走向了战场,通过凤凰卫视将车臣战争的残酷传递给世界的每个角落。
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为了扩大影响力,邀请了众多国际媒体前来报道,卢宇光毛遂自荐代表凤凰卫视深入战地。为了保护记者们的安全,俄罗斯派出特种兵随身保护记者们。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多次遭遇危险。
有一次正在现场报道的时候,恐怖分子突然出现在镜头中持枪打死打伤数人。卢宇光当场卧倒隐蔽,但仍对着镜头喊:“恐怖分子已经冲过来了,正向我们开枪……”
好在这一次卢宇光只受了轻伤。
格罗兹尼战役打响,卢宇光第一时间前往一线采访。没想到的是,他们乘坐的车辆引爆了地雷,在生死攸关之际,保护他的特种兵扑向卢宇光,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地雷爆炸后的碎片。
这一次,卢宇光还是只受了轻伤,不过保护他的俄罗斯特种兵已经奄奄一息。特种兵用极其微弱的声音留下遗言,希望卢宇光帮忙照顾他的妻子和不到一岁的儿子,他们都还在家里等待着他回家,但他已经回不去了……
战争结束后,卢宇光遵守诺言,找到了恩人的遗孀,帮助照顾这对母子。在安慰特种兵妻子的过程中,二人日久生情,卢宇光做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决定,他与恩人的妻子结婚,组成了新的家庭,定居在俄罗斯。
婚后,卢宇光照顾着妻子和孩子,不久他们两人有了新的爱情结晶,一个中俄混血的漂亮女儿出生了。
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
只不过,这段婚姻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妻子始终无法忘记牺牲的前夫,后来便开始酗酒。她和卢宇光来自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二人之间生活隔阂越来越多。卢宇光与妻子和平分手后,将儿女带回中国供养他们上学,至今未再娶妻的卢宇光还始终坚持给妻子寄送生活费。
凤凰卫视的传奇记者
其实,卢宇光与凤凰卫视的交集发生在更早之前。据他自己回忆,1982年他还在当兵时,全军第一次召开广播宣传工作会议,刘长乐就作为央广军事部负责人亲自组织召开会议,后来刘长乐成为凤凰卫视的董事局主席。
刘长乐所在的40军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后来凤凰卫视高层的班底,在会务中,卢宇光与他们中很多人相识,他还有机会和刘长乐在笔架山合影留念。
1983年,刘长乐作为央广军事部主任来到小平岛采访,卢宇光作为海军旅顺基地宣传处借调的新闻干事,全程陪同刘长乐在小平岛采访。
在2002年的时候,卢宇光又结识了中央电视台莫斯科记者站的负责人之一的李绥生,李绥生以前跟凤凰卫视的高层王纪言有交集,李绥生多次推荐他进入凤凰卫视工作,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2002年10月23日,震惊全世界的杜布罗夫卡剧院人质事件爆发,李绥生推荐卢宇光将俄罗斯电视台的新闻稿通过中央电视台驻俄记者站的传真系统发往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王纪言的传真上。
这次毛遂自荐式的投稿,让卢宇光和凤凰卫视正式结缘。卢宇光的身份在一天之内发生了三次变化:10月24日早上,王纪言任命卢宇光为“凤凰卫视驻俄罗斯特约记者”,一个小时后,凤凰卫视采访总监吕宁思又电告他为“凤凰卫视驻俄罗斯记者”。
“再过一个小时,王纪言院长亲自拨通了正在进行直播的我的电话,当时我正躲在杜布罗夫卡剧院广场约300米的垃圾桶后面,他字句严谨干脆的说‘正式任命卢宇光为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
火线录用,先战斗,入职手续追办,新闻现场连升三级。“我很兴奋,如同打了鸡血。”卢宇光事后说,就这样,他坚持在人质劫持事件中直播了30多个小时,几乎累的当场晕厥过去。
2003年,卢宇光拿到了莫斯科大学新闻评论学博士学位。此后还参与报道了高加索、俄格、东乌克兰、叙利亚的战地采访,为凤凰卫视采到了很多无价的新闻资料。
2004年9月2日,卢宇光再次参与了一次人质劫持事件的采访,这次是“别斯兰人质事件”,凤凰卫视成为半岛电视台后的第二家抵达现场的非俄罗斯媒体。
9月3日,人质劫持事件已经持续两天,卢宇光觉得可能事件比较持久,已经买了户外帐篷应急。没想到在下午的时候,情况急转直下,剧烈的爆炸声后,激励的枪声此起彼伏,恐怖分子开始屠杀人质。
卢宇光把两台摄像机分别放在学校正面和背面两个通道的固定机位上,拿着一个手持摄像机随身携带。这时卢宇光看到当枪声响起后,人质家属第一时间都冲了进去,“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枪,猎枪、手榴弹、冲锋枪都有,有的赤手空拳就冲进去了。我们都傻掉了,他们手臂上缠着白布条,因为反恐部队左手都缠着白布条。他们比部队还要快,里面有自己的孩子啊。反恐部队怎么开枪?只能向上面打。”
卢宇光也跟着一起往里冲,混乱中他身旁有两个人先后倒下,其中一个是卢宇光相识的波兰记者。卢宇光的军事素质发挥了作用,他意识到不能再跑了,他赶快趴在地上,听着耳边子弹射击的声音,有的啪啪的声音离自己很远,有的啾啾的声音离自己很近。
卢宇光抱着卫星电话喘着气仍在枪林弹雨中直播,他喊着:“恐怖分子冲过来了,向我们开枪,现在有几个人已经倒下了,我现在趴在地上,但已经有很多人被打伤。”
趴在地上的卢宇光亲眼看到了被恐怖分子乱枪扫射的人质,其中有很多是3、4岁的幼童,他们刚刚一刻还在用力奔跑想逃离死亡,但瞬间就坠入了死亡的深渊。
事后,卢宇光回忆说,“太惨了,我不想再回忆,一辈子经历这一次就够了。我从别斯兰回来以后,我就更加珍爱我的孩子。”
后来有媒体问卢宇光,当时是否害怕,卢宇光说,真的不害怕,顾不上,如果害怕的话肯定早就跑了。
对于战地记者这个称呼,卢宇光觉得很俗气,他说:“记者就是记者,为什么要分成战地记者与和平记者?生命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如果想不到这一点,他就是一个疯子,或者太不真实了,就成了拔高自己,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关键时候我还是会逃生,这是本能。”但卢宇光同样表态,如果以后还有这种突发事件,他还是会去现场,“别无选择,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12 19:22
【案例】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24 22:44
【案例】
俄罗斯记者在基辅遭炮击身亡,已有至少5名记者在冲突中遇难
当地时间3月23日,俄罗斯独立新闻网站《内幕》(The Insider)证实,该网站记者奥克萨娜·鲍利纳(Oksana Baulina)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遭炮击身亡。
据美国《国会山报》和《内幕》网站报道,鲍利纳是在基辅波迪尔区(Podil)拍摄反映俄乌冲突所造成的破坏的视频时遭遇意外的,此次事件中还有另一名平民丧生,另有两人受伤。在乌克兰期间,鲍利纳从基辅和利沃夫发回了多篇报道。《内幕》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鲍利纳罹难后,该网站将“继续报道乌克兰战事”。
《内幕》称,鲍利纳曾在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领导的反腐败基金会担任视频业务负责人。2021年6月,俄罗斯法院裁定反腐败基金会为“极端主义团体”后,鲍利纳前往国外。
鲍利纳去世后,其记者同行在推特上表达了对她的哀悼。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23日报道,包括鲍利纳在内,已有至少5名记者在俄乌冲突中身亡。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2&wfr=spider&for=pc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9-2 21:11
【案例】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1-24 23:31
【案例】
在烽火下坚持不懈的乌克兰女记者
在这专题系列的上篇中,Luba Kassova 邀得三位乌克兰知名女记者参与访谈,分享对当前战争经历的看法,她们分别为:专长报导外交事务和冲突的 Nataliya Gumenyuk,她分别为《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其他国际媒体撰稿,并为公益新闻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实验室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Angelina Kariakina,她亦是 Suspilne Ukraine 的公共广播公司的新闻主管;以及 Suspilne 的 Radio Culture 节目的执行製作人和主持人 Iryna Slavinska。
“作为乌克兰电台电台主持人,我明白我的生活远远没有战地记者和其他在前线的同事那麽危险。然而,我意识到俄罗斯正在针对广播和电视发射塔。Kherson、Mykolaiv 和其他城市的案例清楚显示,佔领者的目标是记者,尤其是 Suspilne 公共广播。在没有互联网的部份地方——人们只能使用 FM 或 AM 收音机来了解最新信息。俄罗斯想中止我们的无线广播。”
——在自由电台记者 Vira Hyrych 在基辅家中死于俄罗斯火箭炮攻击的几天前,Iryna Slavinska 如此反思自己的不安
自俄罗斯侵乌的三个多月以来,已有八名记者殉职,另有 15 名因参与战斗或受砲击而在战场丧生。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每月殉职的记者人数是目前任何其他冲突中的三倍,这包括叙利亚和也门的冲突,以及最近的阿富汗战争;此外,在乌克兰殉职的记者中有两名是女性。
随着战争愈演愈烈,女性再次发现自己从新闻报导中消失了。近期一项对乌克兰战争的在线新闻报道的评估显示,相关报导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声音来自女性。即使那些涉及女性的报导也大多将她们描绘成受害者,忽略了她们的在困境中的抗逆力。
我跟三位乌克兰女记者讨论了她们在战争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她们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危险,以及协助她们每天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些记者均不习惯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她们因此以最低调的方式描述了他们所面对的巨大身心压力。
战争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
Angelina Kariakina 跟我描述了不断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对身体构成的压力。她认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加果断,甚至不耐烦:“你需要一直移动、移动、移动。慢吞吞的人会让你发疯。你的身体已变得僵硬,你的肩膀感觉像石头,因为肌肉一直都很紧张。”
Nataliya Gumenyuk 则生动地描绘了作为一名乌克兰战争记者的疲惫状态——记者们所报导的不只是影响到他人的故事,也在影响自己。“对于任何外国记者来说,这是一份工作,一份累人的工作,而且他们很擅长于此。但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跟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交织。这实在是令人筋疲力尽。抗逆力很大程度来自于你如何学会保护你的体力资源,” 她说。
为了节省体力,并应对身边不同人持续不断的压力和要求,Gumenyuk 设下了明确的界线:她只专注于新闻工作,并将频繁涌现的人道援助请求转发给其他人。
适应失去常态的哀伤
“对我来说,说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是不公平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确实还没有。但我们失去了整个世界,整个和平的世界,” Kariakina 哀伤地总结了乌克兰正在经历的庞大失落感。悲伤填满了一切空间。
她回忆起当时的情绪:被迫 “关掉灯和服务器”,然后锁上了 Suspilne 仍然是簇新的新闻编辑室。现在,面对着失去常态的悲痛,她将任何关于战前生活的深刻反思都搁置起来不去想。
在採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前,Kariakina 顺道回到了她在高层建筑中的公寓单位,将她穿了几周的连帽衫换成不同的衣服。“当你打开衣柜,深入平静生活的那一刻太难了,因为它给了你一种一切都很好的错觉。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会很难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她说。
Kariakina 关上了衣柜,不再听她的音乐播放列表,也不再看她最喜欢的剧集 The Office 来放松心情;她在前线的同事亦然。
废墟中的坚持动力
在这场暂未看到出路的战争中,儘管 Gumenyuk 和 Kariakina 都与这种悲伤和工作压力时刻共存,她们都意识到自己的新闻工作所带来的充权动力。她们都报导了在国内外带来影响的重要故事,并认为能够讲述这些故事是种幸运。她们俩共同创立的公益新闻实验室上周就因其在苏梅、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布哈、顿巴斯、赫尔松等地区记录俄罗斯战争罪行而获得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民主奖。
“我认为我们作为记者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讲述这些故事。我们仍有一些力量,” Gumenyuk 说。“我们有责任影响当权的人。”
来源:ijnet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屈妍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20:35
【案例】
乌克兰战争:记者随军记录巴赫穆特的前线战场
2023年3月17日
BBC记者夏昆汀跟随乌克兰士兵一起深入巴赫穆特的前线,在距离俄罗斯军队仅500米的地方,记录他们为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而战。这场战斗始于七个多月前,是迄今为止战争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
来源:BBC中文网
链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64991992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2 22:16
【案例】
法国记者⼈质获释抵法 ⻢克⻰机场迎接
被⻢⾥圣战分⼦扣押近两年的法国记者⼈质奥利维尔-杜波依斯(Olivier Dubois)今天在法国登陆并与家⼈团聚。他于前⼀天在尼⽇尔尼亚美与被关押了六年多的61岁美国⼈质杰弗⾥-伍德克⼀起获释。 中午过后不久,他在⾸都⻄南的维拉库布莱空军基地受到家⼈和总统埃⻢克⻰的欢迎。重逢伴有眼泪、微笑和拥抱。
奥利维尔-杜波依斯(Olivier Dubois)周⼆抵达法国时告诉法新社,在被拘留的711天⾥,他从未受到过虐待、羞辱或殴打等折磨。
杜波依斯身着⻓袖T恤和⿊⾊⻓裤,背着⼀个挎包,在经历了从尼亚美出发的5个⼩时的旅程后,⾯带微笑。在与⻢克⻰会⾯⼏分钟之前,他与妻⼦和孩⼦团聚。
杜波依斯说,美国⼈质杰弗⾥-伍德克,他在获释前两天才⻅过美国⼈质杰弗⾥-伍德克,"有过⼀些困难的时刻,但不是像有些⼈所经历的那样身体上的磨难。
奥利维尔-杜波依斯于2021年4⽉8⽇在⻢⾥北部的加奥被萨赫勒地区与基地组织有关的主要圣战联盟GSIM绑架。他此前在《解放报》和《观点》杂志等媒体⼯作,⾃2015年以来⼀直居住在⻢⾥。
法新社说,这位48岁的记者是已知的最后⼀个被扣押的法国⼈质。他解释说:"我是在3⽉7⽇被告知获释的"。3⽉16⽇,有⼈⽤摩托⻋把他带⾛,然后⽤⼩卡⻋把他带到 "基达尔地区 "的⼀棵树下,在那⾥他等待着被最后释放。
周⼀,法国总统⻢克⻰总统表达了他的 "巨⼤慰 "和 "对尼⽇尔的极⼤感谢"。
两⼈获释的情况⽬前仍不得⽽知,⽽法国与⻢⾥执政的军政府之间的关系已⼤⼤恶化。巴黎已经撤回了部署在那⾥的所有作为反恐⾏Barkhane计划的法国⼠兵。
"⽆国界记者组织(RSF)总⼲事克⾥斯托夫-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说:"我们⼀直被告知,法国和⻢⾥关系的恶化并没有影响法国⼈质获释的希望。
尼⽇尔⾄今没有对该国的⻆⾊发表评论。
在杜波伊斯被拘留的711天⾥,只有两段相关他的视频被公布在社交⽹络上。
据杜波伊斯说,他每隔两到四个星期就会被更换⼀次扣留地点。法新社称,⻢⾥与邻国尼⽇尔和布基纳法索⼀样,正在经历⼀场严重的安全危机,圣战分⼦袭击事件不断发⽣。
绑架是记者和⼈道主义⼯作者(包括本地和外国)在萨赫勒地区是严重危险之⼀。两周前在⻢⾥北部加奥和基达尔之间被绑架的红⼗字国际委员会⻢⾥分会的两名雇员也于周⽇晚上获释。
该报道指⾄少还有三名⻄⽅⼈质仍被关押在萨赫勒地区:2016年1⽉15⽇被绑架的澳⼤利亚外科医⽣阿瑟-肯尼思-艾略特(Arthur KennethElliott)和2015年4⽉4⽇被绑架的罗⻢尼亚安全官员尤利安-盖尔古特(Iulian Ghergut),两⼈都在布基纳法索遭劫持。⼀名德国神职⼈员汉斯-约阿希姆-洛雷神⽗⾃2022年11⽉以来就⼀直没有消息,据信他在⻢⾥被绑架。
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编辑:张铭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 13:07
【案例】
俄罗斯以间谍罪逮捕一名美国记者 华日促放人
俄罗斯的主要安全机构称拘留了《华尔街日报》记者Evan Gershkovich。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指控该记者从从事间谍活动。华尔街日报否认间谍指控,并敦促俄罗斯放人。
据华尔街日报今天报告,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拘留一名《华尔街日报》记者。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是在俄罗斯东部城市叶卡捷琳堡拘留了美国公民Evan Gershkovich。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一份声明中称,Gershkovich“根据美方的指示行事,收集了构成俄罗斯国家机密的有关一家俄罗斯军工企业之活动的信息”。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表示,它已经“制止了” Gershkovich正在进行的“非法活动”,并在叶卡捷琳堡对他提起了诉讼。
Gershkovich作为《华尔街日报》莫斯科分社的一员报道俄罗斯情况。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他被俄罗斯外交部认定为在俄罗斯工作的记者。
《华尔街日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Gershkovich的安全深感关切。
路透社对此事件报道称,莫斯科逮捕了一名美国记者。
在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外交争端可能升级的情况下,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安全部门逮捕了《华尔街日报》的一名美国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理由是他涉嫌为美国从事间谍活动。
华尔街日报否认了这些指控,并要求立即释放这位记者。该报称该记者是“值得信赖和敬业的记者”。
美国至此尚没有立即回应。一位美国外交消息人士称,大使馆尚未获知此事,正在向俄罗斯当局寻求信息。
据路透社说,逮捕美国记者格什科维奇可能会对俄罗斯与美国的外交产生影响,并通过吓跑更多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外国记者来加深莫斯科的孤立。
该记者是继篮球明星布里特尼·格林纳 (Brittney Griner) 之后被俄罗斯逮捕的最引人注目的美国人,布里特尼·格林纳 (Brittney Griner) 在入侵乌克兰前一周被发现携带大麻油抵达莫斯科,十个月后在一次囚犯交换中获释。
“华尔街日报强烈否认来自 FSB 的指控,并要求立即释放我们值得信赖和敬业的记者 Evan Gershkovich。我们与 Evan 及其家人站在一起,”该报称。
路透社说,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 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在乌拉尔工业城市叶卡捷琳堡逮捕了 Gershkovich,“涉嫌为美国政府的利益从事间谍活动”。它指控他非法收集有关“俄罗斯军工联合体的一家企业”的信息,但并未指明是哪家企业。它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他了解格什科维奇已被“当场抓获”。在一次简报会上被问及逮捕是否会引起华盛顿对俄罗斯记者的反应时,他说:“我们希望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也不应该有。”
美国国务院最近一次更新旅行指南是在今年 2 月,建议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俄罗斯,因为有被任意逮捕的危险,并表示在俄罗斯居住或旅行的人应立即离开。
自战争开始以来,莫斯科实际上取缔了所有独立的俄罗斯新闻媒体,但继续授权一些外国记者。
在俄罗斯的新闻业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任何公开批评这场战争的行为都会被判处长期徒刑,俄罗斯称之为“特殊军事行动”。
路透社引述身在国外的作家兼俄罗斯安全机构专家安德烈·索尔达托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格什科维奇不是间谍,他的被捕是“对仍在俄罗斯工作的所有外国记者的正面攻击。这意味着FSB 不受约束。”
来源:零新闻
编辑:屈妍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3 22:03
【案例】
俄一战地记者在咖啡馆被炸身亡,扎哈罗娃发声指责西方保持沉默【环球网报道】据塔斯社3日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咖啡馆当地时间2日发生爆炸事件,一名俄罗斯战地记者被炸身亡,另有超20人受伤,警方以谋杀罪立案调查。晚些时候,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此事发声,指责美英西方对此事保持沉默。
扎哈罗娃称,尽管西方一直在呼吁保护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目标的记者,但今天,“白宫、唐宁街、爱丽舍宫等没有任何反应,记住他们对记者的生命和新闻自由的虚假关心,不需要过多解释”。
据塔斯社报道,扎哈罗娃还称,“俄罗斯记者长期遭受来自基辅政权及其煽动者的暴力威胁。他们在美国互联网垄断企业的数字平台上被贴上特殊标签,并成为西方大众媒体迫害的对象”。她还表示,这名战地记者的工作“引起了来自基辅政权的仇恨,这威胁到了他的安全”。
报道称,扎哈罗娃还对记者的家人表示了真诚慰问,并称,“感谢俄罗斯战地记者,让世界可以看到真实的画面,了解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圣彼得堡一咖啡馆的爆炸事件已造成1人死亡,25人受伤。俄卫生部表示,圣彼得堡咖啡馆爆炸中的24名伤者已被送至医疗机构。报道称,死者为战地记者弗拉德伦·塔塔尔斯基(真实姓名为马克西姆·福明)。俄罗斯内务部刑事侦查总局的领导层和工作人员小组已赶到事发地。
来源:环球网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0 23:36
【案例】
英媒:美驻俄大使探视被关押的美报记者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据路透社4月17日报道,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琳恩·特雷西当天表示,她首次探视了被关押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尔什科维奇。两周前,莫斯科方面以间谍罪逮捕了他。
特雷西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份俄文声明中说:“他感觉良好,正在坚持。我们再次呼吁立即释放埃文。”
报道称,格尔什科维奇在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不久被《华尔街日报》聘用,上月在乌拉尔联邦区城市叶卡捷琳堡被捕。这是自1986年以来,美国记者首次因涉嫌在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被拘留。
他所在的《华尔街日报》否认了这项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的指控。白宫称这是“荒谬的”,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格尔什科维奇被拘留是“完全非法的”。
特雷西没有透露她与这名记者在莫斯科的列福尔托沃审前拘留中心待了多长时间。此次探视是在庭审前夕进行的,这场庭审将考虑格尔什科维奇对被拘留的上诉。
在华盛顿,白宫表示希望定期向格尔什科维奇提供领事服务。
报道称,俄联邦安全局指控格尔什科维奇搜集有关俄罗斯军工联合体的国家机密。克里姆林宫说他被“当场抓获”,但没有公布相关证据。(编译/王海昉)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屈妍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 15:40
【案例】
印中分歧涉及媒体领域,双方互派记者因签证问题所剩无几
据《华尔街日报》30日报导,最近几周,印度和中国互相变相驱逐了派驻对方国家的多名记者,几乎去除了双方的媒体接触,加深了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分歧。据知情人士称,新德里方面本月拒绝为在印度的最后两名中国官媒记者续签签证,他们来自新华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印度媒体在今年年初还有四名驻中国的记者。一位中国官员说,他们中至少有两人还没有获得回到中国的签证。知情人士说,第三名印度记者本月被告知他的官方认证被取消了,他人仍在中国。
报导指,两国间有关驻外记者的对等举动可能会加剧中印之间的矛盾,自从2020年6月在有争议的中印边境发生致命对峙事件以来,两国的关系已经恶化。自那时起,这两个金砖国家成员之间一度温暖的关系变得易怒,并蔓延到广泛的双边争端。
印度已经转向更积极地参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而中国将它视为对其包围和遏制的尝试。新德里和北京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方面也出现了恶化。印度已经禁止了几十个中国移动应用程序,包括TikTok、微信和其他来自中国的全球热门应用程序,有效地将它们锁在快速增长的印度市场之外。
最近几个月,中国对印度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的一些地名进行了重新命名。5月22日至24日,二十国集团(G20)旅游工作组会议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举行。由于该地属于争议地区,印度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在此召开会议的决定遭到了中国等国抵制。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中心,两国都声称完全拥有该地区,但只控制其部分地区。而中印两国的领土争端包括拉达克这一相邻的战略地区。报导指,记者的驱离给中国和印度之间不断下滑的关系增加了另一个层面,减少了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之间的交流和能见度,两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年来,对外国记者资格认证作为一个地缘政治问题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因为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将新闻界人士视为本国外交政策的延伸。2020年初,中国驱逐了十几名美国记者,包括《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而美国曾对中国记者的认证数量设置了上限。当年晚些时候,在两国紧张关系升级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所有驻华记者都离开了中国。
总部设在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CPJ)上个月说,2022年被监禁的记者人数创下了纪录。今年3月,俄罗斯当局拘留了《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Evan Gershkovich),指控他“从事间谍活动”。《华尔街日报》和美国政府坚决否认这一指控。中国和印度几乎冻结对方驻外记者的举动表明,两国关系可以迅速恶化。
据知情人士说,剩下的最后两名中国官媒记者在其签证到期后已经离开了印度。他们中的一些人说,目前在印度已经没有剩余的中国官媒记者,这可能是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
中方也同样拒绝了印度驻华记者的采访证。据知情人士说,上个月,印度最大的报纸之一,私营的《印度教徒报》和国营的印度广播公司(Prasar Bharati)的记者在中国境外旅行时被禁止返回,而《印度斯坦时报》的一名记者本月被告知其记者证被取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上个月将禁止《印度教徒报》和印度广播公司的记者采访称为, “维护中国媒体机构合法权益的适当对策”。此前,印度从2017年开始收紧对中国驻印记者的规定,包括将一些签证期限缩短至仅一个月。毛宁当时提到,另外两家印度媒体仍有记者在中国。印度驻华大使馆的发言人没有回应《华尔街日报》的置评请求。
印度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拒绝讨论个别记者的签证细节。他指出,在4月份的评论中,他曾提到中国记者继续在印度工作,印度政府希望中方能允许印度记者在华工作。近年来,印度越来越多地限制中国记者的逗留时间。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称,2016年,印度拒绝为三名新华社记者延长签证,包括其当时在新德里的分社长。
毛宁在4月6日的记者会上提及,2021年12月,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驻印记者在签证有效期还有2个月、任期还有半年情况下,被印方要求10天内离境,至今未说明任何理由。印度政府的发言人没有回应有关这一说法的问题。
关于驻外记者的争议反映了自2020年6月的边境冲突以来,双边关系的寒意有多深。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曾多次表示,在共同边界实现和平之前,两国关系不可能恢复正常。
来源:RFI(法国国际广播集团)
编辑:程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3 14:11
【案例】
以码而不是英里进攻:一个一个村庄的残酷前进之路
01 残酷的前进之路
今天的一个国际媒体,登载了一篇纪实报道,文章不算太长,但是值得一看。
这是两位在乌克兰的西方记者合作的文章。
自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爆发以来,马克·桑托拉一直在乌克兰进行报道。他此前曾在伦敦担任国际新闻编辑,专注于突发新闻事件,后来曾担任华沙东欧和中欧分社社长。他还对伊拉克和非洲进行了大量报道。
泰勒·希克斯 (Tyler Hicks)是《泰晤士报》的高级摄影师。2014年,他因报道肯尼亚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大屠杀而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战争爆发以来,这两位记者,一直在乌克兰进行前线的实地报道,所以他们文章中的很多细节,相当可信。
下面是他们的文章内容:
乌克兰部队的任务是占领一座村庄,该村庄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但却是俄罗斯士兵的重要据点。
安德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员,他和他的小型突击队——他们之前都没有经历过战斗——已经等待了三天,而其他乌克兰部队则爬过雷区,冲进战壕,为通往乌罗扎因农村的道路扫清道路。
终于,八月份的一天,行动的命令下达了。
安德烈和他的战友们说,他们乘坐装甲运兵车冲向预定地点,然后下车,脚下的地面传来爆炸声和枪声。
夜幕降临时,他们赶走了或杀死了剩下的俄罗斯人,夺取了俄军占领的村落,派出警卫并回顾了当天的战斗过程,以期能够改进。
早上,新的命令来了:夺取下一个俄军占领的定居点。
这场为期数月的突破俄罗斯戒备森严防线的战役,正在许多领域和多种形式的战斗中进行:
双方的炮兵开始了对决,而无人机部队,则袭击了乌克兰南部前线的整个地区。
但推动这一努力的主要力量,是数百个小规模突击小组,通常只有 8 到 10 名士兵,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攻击一条战壕、林线或一座房屋。
在这样战术方法中,哪怕小小的定居点,也显得很重要而庞大。
它们排列在主要的道路上,交通便利,而村内的建筑物,即使是那些被炮击毁坏的建筑物,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掩护。
俄罗斯人将它们用作据点;例如,乌罗扎因周围环绕着两条战壕线和迷宫般的隧道,俄罗斯军队可以在一个地点射击,然后突然出现在其他地方。
这场战争,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一座房子接着一座房子——而且并不是每次攻击,都能够成功。
然而,一旦占领目标,并稳固了防线,那么幸存的俄罗斯防御工事,就成为了下一个进攻行动的基地。
这就是乌克兰的模式,它试图沿着两条南北路线向亚速海进发,寻找突破口并切断俄罗斯与被占领克里米亚之间的所谓陆桥。
在西面,乌克兰军队一直在向梅利托波尔进军。
在夺取了关键村庄罗博季涅之后,他们迅速进攻了下一个目标——韦尔博夫村,并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周五,乌克兰军方表示,从罗博季涅,已经继续推进到了3.5英里的地方,这是相当快速的进攻;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乌克兰在过去 72 小时内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东面,
乌罗扎因位于更东边的一条路线上,从这里,沿着一条乡村小路,可以通往南部海岸城市马里乌波尔。
围绕乌诺扎因的战斗持续了 9 天,俄罗斯人最终于 8 月 19 日在乌克兰炮火的袭击下撤退。
这是一个很小但必要的步骤。与 罗博季涅 一样,获得它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突破了俄罗斯的第一层防御。
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又作战了两周。
乌克兰人在到达海岸之前还有约 60 英里的艰难道路,并且至少还有一条戒备森严的俄罗斯防线挡在他们的路上。
俄罗斯人正在顽强抵抗,并受到阵地、雷区和空中优势的保护。海军陆战队预计战斗将是血腥且缓慢的。
“俄罗斯拥有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坦克、更多的无人机和更多的人员,”一位名叫丹尼斯的退伍海军陆战队员说。
“而且它们的防御能力也很好——无论何时到达某个地方——无论是定居点、森林带还是只是一块田野。”
乌克兰方面允许《纽约时报》的一个团队,在八月份的两周内多次探访在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上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但条件是记者不得透露具体地点、士兵的全名和军衔以及某些行动细节。
每天的成功是以码而不是英里来衡量的。
但数周以来,数十起此类袭击每天都在肆虐,总的来说,乌克兰称这些袭击将给不堪重负的俄罗斯军队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最近几天的十几次采访中,参与战斗的部队对他们能够突破俄罗斯防线表示出极大的信心。
“经过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就会有直通大海的道路,不再有任何防御工事,”另一位曾在乌罗扎因作战的海军陆战队老兵马克西姆说。
“我们将像火箭一样前进。”
海军陆战队正在一条沿着T0158公路向南延伸的战线上作战,这是一条蜿蜒穿过莫克里亚利河谷的乡村公路,自6月发起反攻以来,乌克兰人已经夺回了那里的一系列村庄。下一个主要攻击目标是斯塔罗姆利尼夫卡,距反攻战役开始地点约 12 英里。
乌克兰士兵说,俄罗斯正在加紧增援,试图阻止进攻。
《泰晤士报》的乌克兰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证实了他们对乌诺扎因战役的描述,里面的很多关键细节,也和俄罗斯士兵和军事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相符。
在攻击一个村庄的俄罗斯人之前,乌克兰人会努力控制侧翼的高地阵地,希望使俄罗斯阵地难以坚守,并尽量避免挨家挨户的直接战斗。
每个定居点都会面临许多相同的挑战,因此海军陆战队在发动攻击之前会规划好每次攻击并尽可能多地进行演练。
“最重要的是守住第一条街,”丹尼斯说。“然后我们再派出一架无人机来检查每座建筑物。我们的战士分为两个组:火力组和机动组。火力小组向隐藏在建筑物不同楼层的俄罗斯人开枪,然后机动小组将其清除。这就是我们搬家又搬家的方式。”
他说,如果袭击失败,他们就会呼叫炮击并摧毁那些房屋。
海军陆战队表示,俄罗斯人也在适应,包括使用新的战术,使本已危险的雷区变得更加致命。
例如,他们会在布满地雷的雷区,撒上易燃剂。一旦乌克兰人开始清理地雷,俄罗斯人就会从无人机上投下一枚手榴弹,引发一片火海和爆炸。
现有的公路的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它们是最安全的路线,因为地雷更容易被发现和排除。
俄罗斯人知道这一点,并在 T0158 沿线建立了防御工事,并为机枪手设置了混凝土掩体。俄罗斯无人机对道路进行持续监视。
当丹尼斯发表讲话时,距离接触线几英里的地方,一支部队正在练习袭击一座房屋。进行此类演习的破旧建筑物并不缺乏,因此他们经常搬迁地点。
但俄罗斯无人机发现了士兵聚集,并向他们发射了火箭弹。士兵们听到了来袭火箭弹的哨声,并有几秒钟的时间寻找掩护。
当俄罗斯人再次发动齐射时,他们四散开来。一阵火箭弹落在海军陆战队周围,但没有人受伤。
几天后,另一群人正在准备沿着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进行下一次袭击。
他们是最近涌入的一批在英国完成训练但尚未经历战斗的海军陆战队员之一。
53 岁的瓦西里 (Vasyl) 教官正在主持演习,当新士兵第一次发射实弹和火箭弹时,他大声下令。他说,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我们尽力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
士兵们说,组建一支成功的突击部队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找到最有动力、愿意冲进毁灭大锅的新兵。
与其他乌克兰部队一样,海军陆战队由职业战士、志愿者和应征入伍的士兵组成。
大约 70% 的人来自当地——包括被占领的马里乌波尔市——士兵们认为,这让他们比敌人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认为敌人是为了薪水而战,并因为担心撤退而受到惩罚而坚守阵地。
作为经验丰富的士兵,35 岁的安德烈 (Andriy) 和马克西姆 (Maksym) 负责指导新兵。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损失,不是在我们的排里,作战旅的其他单位,有损失。”
马克西姆说:
“你知道,这是战争。”
尽管如此,海军陆战队还是在乌罗扎因实现了目标,离大海又近了一小步。
“这对于自信和动力也很重要,”马克西姆说。
“很多人都是新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战斗。现在他们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02 解读
上面这个文章,是对战场最真实细节的一些描写,这样的文章,都必然是经过实地采访,而得来的第一手资料。
咱们作为自媒体的,显然没有这种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归纳和分析判断。
那么,这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战场的态势呢?
1、反攻的过程之所以缓慢,是因为要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打;
2、乌军现在最主要的战术,还是用无数个小型的战斗小组,对俄军的防御线进行渗透,当然,渗透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乌军的战术,因为从实际的进攻速度来说,要比渗透的速度快;
3、乌军的进攻方式是,先排雷,然后摧毁对方火炮,进入俄军战壕清理,然后,多个战斗小组夺取定居点;
4、目前乌军主攻方向是两条,从罗博季涅向梅利托波尔是第一条,从乌诺扎因向马里乌波尔是第二条;
5、乌军在战斗中,尽量避免和俄军进行面对面的巷战,而更多采用炮火远程打击,然后包抄俄军后方或者侧翼,逼迫俄军不得不撤离;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人员的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6、俄军的战法也在更新,他们会在雷区放置易燃物,一旦发现乌军接近,就通过无人机投放炸弹,将雷区点燃引爆;
7、虽然距离海岸线,乌军还有60英里,但是胜负手,应该在接下来的十英里左右,突破俄军防御线后,之后向海边的区域,俄军没有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随着俄军防线的逐步突破,乌军的进攻速度会越来越快。
8、公路很重要,现成的铺装道路上,俄军很难布雷,乌军也更容易发现地雷;
9、前线乌军的作战士气很高,而俄军相对士气低落,只是为了拿薪水;
10、乌军的进攻部队,正在不断地补充和轮换,而且北约培训的新兵投入战场,这说明乌军有预备队;
上面十点,就是老杨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觉,
其中有一处让俺笑喷了。
话说雷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不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吗?
最有效的排雷方式是什么,不就是集束炸弹往雷区猛轰,然后尽量引爆地雷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俄军的新战术,到底是几个意思?
往布好的雷区中,撒遍引火的易燃物,然后,等看到乌军开始排雷了,就引爆这篇雷区,炸死乌军工兵?
这的确够残忍的哈,
问题在于,俄军能扔,乌军就不能扔手榴弹吗?
现在乌军排雷,也不用工兵先进去了,直接多扔几个手榴弹,让大火引爆地雷不香吗?
炸过一圈后,工兵再进去清理。
俄军,是在帮助乌军排雷吗?
老杨在军事上不专业,所以这个猜测并不一定符合军事的实际情况,
但问题是,俄军干嘛要引火烧掉自己的雷区呢?
不知道这种战术,是哪位俄罗斯领导,想出来的馊主意?
03 最新进展
昨天,一位老铁,在评论区留言,说老杨最近文章里报道战事少了很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乌军的进展很不顺利或者受到了重大伤亡呢?
咱们回应一下哈,
其实这位老铁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不太了解老杨。
我是实在不愿意每天都重复差不多的战况新闻,也不愿意每篇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报道。
所以吧,写一两天战况,我就烦了,就想讲一两篇道理,微观说两天,就想着做做宏观的分析,
老杨有两三天没有谈战况,并不意味着乌军在战场上不利,
咱们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能明白:
目前,不管是顿巴斯战线,还是扎波罗热战线,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乌克兰是主动,是进攻方,俄罗斯是被动,是防御方,对吧?
这就意味着,乌克兰不会出现重大的失利,
最大的问题,顶多就是某几天进攻速度慢一点,停顿了一点,因为俄罗斯不是进攻方,所以也不存在乌克兰大损失只说。
最大的损失,就是进攻没有预期的快速,而已。
但现在,乌军的进攻速度,从过去两周来看,明显加快了。
而且,就如同美国政府所说的那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路透华盛顿9月1日 - 白宫周五表示,美国在过去72小时内看到乌克兰军队在扎波罗热南部取得了显着进展,并补充称无法证实有关俄罗斯导弹已投入战斗值班的报道。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 72 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扎波罗热地区的南线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显着进展,他们在对抗俄罗斯第二道防线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功。”众议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说。
今天,在大诺沃西尔卡战线,乌克兰军队已从北部方向进入扎维特内巴赞尼亚,最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
这里,距离南方的斯塔罗姆尼利夫卡(Staromlynivka)只有约2公里了。
聂伯河战况,乌军以小规模部队穿越聂伯河铁路桥进入东岸,报告称,摧毁俄军一艘快艇、一辆T-90N战车、一辆Msta-B自走炮和一辆油罐车,以及有17名俄军身亡。
大家注意哈,这里已经不是之前的两个桥头堡了,而是增加了一处,就是铁路桥附近,看下面的图:
今天,圣彼得堡发生大火。随着乌克兰加大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生产力度,预计未来几个月俄罗斯将发生更多火灾。
俄罗斯顶尖火箭科学家之一维塔利·梅尔尼科夫因误食有毒蘑菇而死亡。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将于下周宣布开始向乌克兰运送贫铀罐弹。
最后一条,关于贫铀弹,终于要来了!
来源:老杨话聊(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H4nSTp07UVttRbF42ZN7w
编辑:郑程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8 10:44
【案例】
以哈冲突:“无国界记者”呼吁开放拉法口岸
以哈战争爆发以来,媒体记者在加沙地带从事独立报道变得越来越困难。无国界记者组织称,不但国际媒体无法进入加沙,巴勒斯坦记者也无法逃生。
来源:零新闻
编辑:洪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6 00:12
【案例】
普京称俄罗斯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 让被监禁记者返回美国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日前表示,克里姆林宫希望就《华尔街日报》美国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返回美国“达成协议”。格什科维奇自三月份以来一直因间谍罪名在俄罗斯被监禁。
“我们没有拒绝让他们回国,”普京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指的是格什科维奇和另一名因间谍罪名在俄罗斯被监禁的美国人保罗·惠兰。“我们希望达成协议,这些协议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并且必须适合双方。我们在这方面与我们的美国伙伴进行了接触,并且正在进行持续的对话,”普京说。
“这并不容易。我不会透露细节,但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我们正在用一种我们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交流。我希望我们能找到解决方案,”普京继续说道。格什科维奇于三月底因间谍罪被捕,他和美国政府都强烈否认这一指控。美国国务院称他被错误拘留。
周四,俄罗斯一家法院维持了一项裁决,将格什科维奇拘留至少至2024年1月30日。“虽然我们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这些裁决提出上诉,以揭露这一指控的荒谬性质。埃文仅仅因为履行了记者的职责就被错误拘留了250多天,任何相反的描述都是虚假的,”《华尔街日报》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罪名成立,格什科维奇将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本周早些时候,俄罗斯当局还指控拥有美俄双重国籍的库尔马舍娃散布有关俄罗斯军队的虚假消息。美国全国记者俱乐部谴责了新的指控。“我们反对俄罗斯政府对库尔马舍娃的最新虚假指控。她没有做错任何事,应该被立即释放。这种对美国公民的持续虐待必须停止。库尔马舍娃之所以成为攻击目标,是因为她是一名记者,而新闻工作不是犯罪。”全国记者俱乐部主席艾琳·奥莱利和全国记者俱乐部新闻研究所所长吉尔·克莱因联合发表的声明指出。
周三,一名国务院发言人表示,“俄罗斯当局已向我们承认她被拘留,但尚未发出正式通知。”该发言人补充说,俄罗斯政府拒绝了美国对库尔马舍娃进行领事探访的请求。
库尔马舍娃是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鞑靼-巴什基尔语组驻布拉格的编辑,5月份因家庭紧急情况前往俄罗斯。6月份她试图出境时,她的护照被没收,并在10月份依然等待护照被归还期间入狱。
来源:天下大事早知道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编辑:秦克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6 00:40
【案例】
中国战地记者,多了一份保障!
2023年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启动
近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启动,此计划旨在为中国新闻媒体派驻国外战乱以及高危地区承担采访报道任务的新闻工作者提供服务保障。本次参保的驻外记者每人获赠累计保额100万元人民币的人身保险,有效期为一年。
本次参保的驻外记者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他们长期在战乱和高危地区采访报道。平安集团向中国记协无偿提供专项保障计划,为记者提供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医疗救援和安全救援保险服务,并开通绿色承保服务通道。
长期以来,中国驻外记者冒着生命风险坚守和奋战在国际新闻报道第一线,采访报道世界各地的动乱冲突、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用笔墨与镜头还原事实真相,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创办于2019年3月,目前已累计向新闻单位长期或短期派驻国外战乱以及高危地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约300名记者捐赠人身保险。
来源:中国记协(公众号)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oEAccUUnCHRPNt3nKjMgw
编辑:秦克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30 22:37
【案例】既是记者也是居民,BBC记者的双重角色挑战
在加沙,巴勒斯坦记者们每日都在记录战争日常。 在BBC国际频道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将听到BBC阿拉伯语驻加沙记者阿德南(Adnan El-Bursh)的故事。 他所报导的新闻,也是他的生活。 来源:bbc中文 编辑:程正元 |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4 12:28
【案例】
枪声响起,新华社记者连夜增援!
5月15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突遭枪击送医。新华社维也纳分社记者贺灿铃和同事连夜增援斯洛伐克,力求准确及时、客观全面报道这一突发事件。
现场情况如何?面对国内外众多媒体猜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贺灿铃给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我在现场|枪声响起,新华社记者连夜增援!
本文作者:贺灿铃
(一)
5月15日下午,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该国特伦钦地区召开一次政府会议后遭到枪击受伤,并随后送往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一家医院进行救治。
事发突然,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抢发快讯。同时,由于新华社驻地分社与斯洛伐克通讯社的合作关系,新华社在事发后很快就通联到斯通社关于嫌疑人被捕、菲佐被转运等关键画面,在确保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报道内容。
维也纳距离斯洛伐克很近,当天下午获悉这一突发事件后,我便做好了要前往斯洛伐克增援的准备。我一边关注事件最新进展,一边迅速整理器材和行李,并将存储卡、读卡器等设备准备两份,以防万一。
很快,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开始部署增援力量,我和另一名维也纳分社同事刘昕宇收到了紧急增援的通知。因为菲佐总理遭枪击的地区离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有150多公里,公共交通不便,我们决定开车前往。在维也纳给汽车加满油后,我们连夜踏上了前往斯洛伐克的增援之路。
(二)
在开车前往事件现场途中,我们与布拉迪斯拉发首席记者王丽丽组成前方三人小组,明确报道分工:王丽丽负责在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关注斯政府部门的表态和相关发布,我和刘昕宇在前方搜集现场信息,根据事件进展进行全媒体滚动发稿。由于枪击事件地点已封锁清场,我们决定直奔救治菲佐的医院。
2024年5月16日,在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媒体记者聚集在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被送至的医院外。
我们抵达菲佐所在的医院时已是晚上十二点,人群已经散去,仍有一些电视媒体在医院门口做直播连线。我和刘昕宇在医院门口寻找不同的角度拍摄,向总社发回了菲佐遇刺后第一组新华社记者自采的照片、视频以及稿件《斯洛伐克内务部长:遭枪击总理情况危急》。
凌晨三点发完稿后,只睡了短短四个小时,我们便立刻返回医院门口继续蹲守。第二天医院门口聚集了大批群众和媒体记者,包括其他国家的媒体,我和刘昕宇是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我们一方面向斯洛伐克媒体同行打探消息,一方面关注医院现场发布和斯政府的动态。
新华社记者贺灿铃在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一家医院外采访拍摄。
由于我们人在现场,得以第一时间掌握事件走向的最新信息,先后滚动播发了《枪击斯洛伐克总理嫌犯面临“企图谋杀”指控》《斯洛伐克候任总统表示遇刺总理情况依然严峻》等第一手的图文视频资讯,充分体现新华社作为全媒体机构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2024年5月16日,在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一家医院,斯洛伐克候任总统佩列格里尼(左)对媒体讲话。
在现场拍摄发稿过程中,我也碰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现场网络信号不稳定,传稿过程慢且时断时续;我常用的一个读卡器突然出现故障,没法正常读取照片,幸好我们一般会多带一个读卡器,最后还是将稿件传出了。
突发事件现场,记者准备充分是前提,除此之外,也不要受焦虑情绪影响,应淡定平静地处理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
菲佐是斯洛伐克政坛的资深政客,多次出任总理。斯洛伐克虽然是欧盟内的小国,但他本人的政治立场和当前欧盟内部在俄乌冲突中出现的分歧,让这一遇刺事件举世瞩目。对此,国内外很多媒体和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对遇刺事件做了很多没有基于事实的猜测性报道,让事件的真相越来越模糊,而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则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作为新华社记者,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我们向来以事实为准绳,客观地报道事实,冷静地分析问题。在菲佐遇刺事件发生后,我们播发了一条分析稿件《热点问答|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袭引关注》,对这次遇刺事件的一些猜测做了正面回应。比如袭击的凶手是谁,如何在现场袭击,菲佐为何遭到刺杀,以及遇刺事件后对斯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其中,在回答菲佐为何遭到刺杀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时,我们没有被西方媒体带节奏,也没有像自媒体那样跟风炒作,客观分析了菲佐领导的斯洛伐克新政府在去年上台后面临的能源价格上涨、财政状况不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菲佐推行的反对对乌克兰军事援助、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等措施也引发了国内外不满的声音。相比其他媒体只聚焦菲佐个人政治立场的报道,新华社的报道更全面客观。
在完成前期一系列抢发时效和综合分析报道后,我们在菲佐脱离生命危险后,继续对后续的动态保持关注并按不同节点及时发稿,我和同事刘昕宇也结束增援报道返回。
回顾这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新华社驻外记者展现了立足前线、守土有责、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在事件之初核准事实、抢抓时效,在分析问题时冷静客观、保持定力。作为参与报道的一员,我在此次报道过程中得到了历练,为今后更多突发事件报道积累了经验。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9kLtCWINkc6wBLRg2uKxA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9-22 10:42
【案例】
俄军女记者在库尔斯克直播时被俘虏?宣传员称要收回阿拉斯加
继此前俄罗斯最著名的宣传员“记者”亚历山大·科罗博夫被乌军击毙后,又一位俄罗斯记者在战场出事。
突发消息,俄罗斯女记者艾尔苏科娃在库尔斯克被乌克兰俘获!
《诺尔报告》报道,俄罗斯Readovka频道的女记者艾尔苏科娃,近日进入库尔斯克展开宣传报道,并且开启了现场直播。
但就在她还没有想好如何宣传战场情况时,乌军的突袭就应声而至,并在直播的过程中俘虏了艾尔苏科娃。
目前乌克兰官方和俄罗斯方面尚未就此事发表进一步回应,相关消息有待证实。
不过结合科罗博夫在别尔哥罗德的遭遇,俄军所谓的记者在战场被俘虏,倒也不会令人意外。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的宣传人士也在加紧制作节目中,并再发雷人之言。
在最近莫斯科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一群评论员甚至在一本正经地讨论让阿拉斯加“回归”俄罗斯的选项。
但外界分析,与其大张旗鼓地讨论“收回”美国的阿拉斯加,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夺回库尔斯克才是。
目前乌军已经在这块俄罗斯的领土上,建立了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缓冲区。
而在俄军想要建立缓冲区的乌克兰东部战线,俄军的攻势也在持续受挫。
比如在顿涅茨克的马林卡战区,俄军在10天内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装甲进攻,投入了52辆坦克装甲车。
乌军第46旅则使用无人机和火炮精准阻击俄军。
此役,乌军共摧毁了8辆俄军的坦克步兵车,4辆装甲车还有一辆“精锐”的摩托车。
随后俄军暂时退出了战场,又一次装甲洪流被击败。
另一方面,法国完成了对第一批乌克兰F-16飞行员的培训计划。
这项计划开始于2024年3月,当时乌克兰的F-16还没有正式抵达。
如今,飞行员已在法国训练了6个月。
此外,乌克兰最近还参加了北约的反无人机军演,和19个北约国家一起进行了新的演练。
在无人机于战场得到广泛应用的当下,此举也有着极强的针对意味。
来源:网易新闻
编辑:王晨雅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