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读书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11 20:08
标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读书笔记
本学期两周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下简单的读书体会,贴在这里。注明学号。期末纳入某门课程考核。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9-12 13: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予婷 时间: 2011-9-13 2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13 23:13
20104766 白雪
自由与责任
在同学那里借来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这本书被誉为传媒界“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对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这本书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时间比较短促,我没有认真的句句深究,在此,仅是浅浅的谈一些我的感受。
本书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的写道,本委员会打算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新闻自由是否处在危险之中?我们的答案为:是的。刚刚看到第一句话,我便有了些许体会,就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来,新闻自由确实是处在危险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知道了有一个名词叫做
“因言获罪”,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敏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网名戏称,我们生活的国度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现代政府——自由派的或是别的什么的——在思想观点的领域都处在一种特殊地位上;政府的稳定性在批评者面前是脆弱的,它与批评者的技巧与劝服力成反比。都说,报纸是政府的喉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政府对报纸的限制。就我国而言,许多机关报刊都是一片赞歌,一幅大好景象,这也就说明政府渴望通过报纸,甚至是新闻界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形象,使之进入到公共的意志之中。因此,宪法《第一修正案》发起人的目的是防止政府干涉表达。杰斐逊有言: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表达自由的唯一严重障碍是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我们都知道有的新闻是“有而不报”,这后面所隐藏的原因不得而知。“没有政府的报纸”也仅是一个理想的境地,至少在我国我认为是很难达到的。再就是新闻界内支持其发展的广告业的制约,这让许多报纸和电视都生存在广告的田地之上,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用语,暗暗的在对公众进行一种推销。不难看到,类似于《华西都市报》、《新潮》一类的报刊,里面有近有一半的广告。不过,新闻界总是要依靠这些才得以生存,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界的自由。
上面所说到的,都是我关于自由的感慨。其实此书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抢新闻与煽情化”。书中提到,记者所说的新闻,是指最近几个小时内发生的能引起消费者兴趣的事情;而兴趣的标准是:新近性、接近性、争斗心、人情味和新奇性。然后,有兴趣的事情并不是时时都有的,而新闻从业人员又要去采集新闻以供报道,这便促成了假新闻的产生,不少离奇的新闻开始层出不穷,报业或电视台开始以这种虚伪的方式来赚取销量或是收视率,其实这就是一种对公众的忽悠。连央视天网栏目也爆出了“央视苍井空”,真不知那一期天网栏目所报道的事件,是不是栏目自我杜撰出来的,这当然涉及到新闻界负责与否的问题。乔志峰曾在《总要一些新闻让我胆战心惊》这篇帖子上写道:现如今的新闻是多么的光怪陆离、出人意料啊,你在看到之前,绝对想不到世界上居然会有此类“神秘事件”存在。有的新闻幽默得一塌糊涂,比如“戴避孕套不算强奸”,比如生出私生女是“因同情而捐精”;有的新闻比《金瓶梅》还活色生香,比如某局长的工作就是“喝酒赌博玩小谭”,比如某贪官的情妇居然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我不知道这些新闻是不是因权力的压迫和利益的诱惑而歪曲了事实,在这其中,我们确实看到了新闻界存在的不少问题,责任二字在一切现实利益的洪流中逐渐被湮没。我也曾了解到,有的记者蹲点拍摄雨天行人摔倒的场面,这是敬业吗?还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无从知晓,只是希望自己在走进新闻行业后不成为这样的人,这种做法就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界中抹杀掉本应有的恻隐之心,而新闻界本身就应该在极大程度上代表公众的利益。责任二字,重于泰山。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超过了自由的限度,责任也就开始随之淡然了。
此书在最后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政府该怎么办?新闻界该怎么办?公众该怎么办?给予了之前提出的问题一个很好的答复。不过,当我看到被封的新闻,被删的帖子,失望之感便从中来。我想,等再读第二遍,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9-14 1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0-11 23:51
读《乌合之众》有感
这是一本较薄的书,感觉外国的学术书都稍显薄,不过文字确实有内涵的,令人深思和醒悟。早年听说这本书,是在新闻理论十讲的课堂上老师的推荐。今日阅读了此书,确实有颠覆我思想的效果,让我对于“群体”有了重新的认识。
此书是一本大众心理研究类书,在前言中,作者勒庞便写道这样一句话: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行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赴义。基于这句话,我便体会到其中的矛盾心理。第一章阐述的是群体的一般特征,作者提出,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一系列的游行活动,譬如距离我最近的在绵阳市发生的反日游行活动,群众的行为在此时开始恶劣了起来,且不说打击的对象是某国的产品,就打砸的行为而言,已经使之变成了野蛮人。根据此书的说明,我可以判断此群体是异质性群体,即由不同阶级、信仰等构成的群体,他们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打砸,正因为他们处在群体之中,人多势众给予了他们强大的力量,即使是出了事,作为群体,个人也不会受到太多的牵连,因为个人是一个明确的概念,而群体则没有贴上一个确切的标签。从反日游行活动中,也可以看出群体是极容易受暗示和感情的传染的,同时也是冲动和急躁的,从而这印证了书中所说的话——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极其缺乏理性。
书中提到,群体的智商是底下的,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都说人多力量大或者头脑风暴,这都无疑展现出了群体的智慧,可是勒庞却不这样认为,他提出,群体是不理性的并且毫无推理能力,他们的推理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此种观念的心理暗示,据我观察,确实存在一个群体做不好一件事的情况,当小组内讨论的时候,大家不是保持沉默,就是去附和别人的意见,或许这里还涉及到一些沉默的螺旋心理,所以最终总是得不出好的讨论结果,就算是得出也仅是某个人的观点。这里也和书中所提到的议会雷同,通常议会讨论出的结论都是个人的产物而不是集体的产物。这里同时涉及到一个关于“名望”的问题,当一个人拥有名望之后,他所说的话便成为了人们所信奉的言语,因为群体总是会受到形象的影响。这不禁让我体会到“名人名言”,不能说他们的话没有道理,只是相对于一个普通人说的有道理的话而言,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曾经妈妈想让我和单位同事的孩子一同去报名学习关于演讲和口才方面的培训,我拒绝了,原因就是我深知,就算我学会了其技巧,对于没有“名望”的我而言,一切都只是空谈,没人会听信我所做的演讲,只不过是让我练练胆量罢了。
谈到教育,我一直认为教育是可以把人渐变的完善的。然而勒庞却认为,不能说即使正确引导的教育也不会造成十分有益的实际结果,不过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人变得更幸福。这就意味着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这中间还提到了关于中国的教育,我自认为这种教育制度确实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印证了“有才无德”的恶果,譬如明明自身电脑技术很高,智力发达的人,却用之做一些不正当的勾当,充当黑客角色,盗取他人信息,骗钱等行为。平时优秀的学生因难以接受挫折所带来的不愉快而枪杀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这些事件都让教育变得很无力。当然,这并没有偏离关于群体心理的讨论,它是影响其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颠覆思想的书籍,我应该再多读读。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0-12 2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17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18 15: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18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18 1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24 2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24 2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0-25 21:35
读《人是机器》有感
拉▪梅特里所著的《人是机器》一书,只有短短的74页。初读时,我并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意思究竟是什么,大概的印象便是作者喜欢以医学的角度去剖析人类,从脏器到心灵,且在书中对宗教有极强的反对。而对于“人是机器”这一观点,我并没有太深的理解。
再读,才慢慢解开了之前的迷惑,了解了此书是一本宣扬机械唯物主义的书,在书中,拉▪梅特里反对洛克关于无知的观点,他讽刺的说道:“这些思想对于阐明信仰丝毫没有帮助,是我觉得花时间去驳斥它几乎都是可耻的。”他在肯定笛卡尔的观点——动物是纯粹的机器的同时,也对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因为拉▪梅特里认为人同样也是机器,人类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种敏锐的道德本能,而又是一个动物。读到这里,我可以结合笛卡尔和拉▪梅特里的观点做一个等量代换来证明该书的主要观点,因为人是动物,而动物是纯粹的机器,那么人便等同于机器。
在阐释人是机器这一观点时,拉▪梅特里运用了许多医学方面的知识来加以论证,譬如在谈到人和四足动物之间的相似性时,他说到了两者之间脑组织的形状,有无胼胝体以及脑髓多少等问题。因为有大量关于医学方面的解释,这让我对拉▪梅特里本人产生了些许兴趣,通过了解,他原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所以用医学知识来探讨有关哲学的问题是他看问题的特色之一。书中他提到只有设法,或者说通过从人体的器官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至少是在这个问题上接近最大程度发现人性本身。“人的心灵活动完全依赖于人脑和整个身体组织”,这一观点的总结对我来说是十分晦涩的,通过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拉▪梅特里所举的大量例子是想要论证此观点。不知是译本原因还是我仍旧没有找到阐述的逻辑,就我个人看来,他的阐释是十分分散的。
“心灵和身体是一同入睡的,身体的肌肉再载不住头脑的重量,心灵也再承担不住思想的负担”而我的疑惑也在此出现,通篇谈论的“心灵”一词,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是指我们的意志?或者是一种精神?若真像我认为的这样,那我认为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心灵住在胃里,因为只有我们快乐和勇敢的时候,我们才是好人。而快乐和勇敢的前提呢?是需要物质作为支撑的,换句通俗的话说便是——只有当你吃饱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周围有没有人饿肚子。若是我们一直处于一种饥饿无助的状态时,你能想到去帮助别人吗?这更谈不上自己能有多么高尚的心灵,所以满足了胃,心灵得到了物质的支撑,它才会变得善良和温和起来。
拉▪梅特里在书中提到和动物相比,人不过多几个齿轮和几条弹簧,他甚至指出,人先天的能力不及动物,因为动物天生就有去躲避和捕食的本能,而这些技能人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才得到的。在这里,我能这样看吗?拉▪梅特里在压制人类骄傲的内心,让人们能认识到自己不过也和动物一样,只不过是脑部的皱褶多了些拥有了比动物较高的智商。或许人有时不仅在先天方面不如动物,在心里方面也值得商榷。在书中,对于这样一个例子,我很有感触,虽然这样的例子很陈旧,有一次在一直狮子盛怒之下把一个人放到它面前去,当认出这是它的恩人时,不肯撕食他。而人类呢?有的作为甚至不如兽类,当然这是指少数人群。
在此书中,拉▪梅特里还说教育不仅可以使人高出动物,而且也可以使别的动物达到人的水平。这显然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这让我想到撰写《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对于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否定,他却认为教育既不能让一个人变好,相反有时却会使人变坏。在这里,我看到了两位大师在认知上擦出的火花。拉▪梅特里还指出物质中存在运动,举证了许多医学的例子,这里我是非常肯定的,高中时期哲学便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0-27 18: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1-19 11:17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近日阅读了郎咸平教授所著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难》,这可以算是一本关于民生的经济类学术书,封面除了印上书名,还有这三句话: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的物价这么高?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的那么难?我不得不佩服郎教授传授知识的水平,他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这样一个经济学白痴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危机。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国民道德感的缺失以及整个民族在利益面前的妥协。
在此,我想谈谈看了此本书后我对几个方面的感慨。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当今我国人民处在一个食用地沟油的时代,在此书中我第一次清楚地明白了地沟油的概念,它大概分为三种类型,总的说来便是人们废弃的不用的油都称为地沟油。而我们不能像日本一样把地沟油通过高科技转化为生物燃料,却要把这种肮脏的东西塞进国人的胃里?因为在地沟油背后,有一个非常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郎教授在书中戏称为“中国‘最完美’的产业链”,它一年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20亿,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加工这些地沟油的人丧失了应有的良知,而以食为天的老百姓们太可怜了,不知吃了多少地沟油,逐变得麻木起来,当外出吃饭时,看到端上来的火锅、干锅时都可以无所谓的说道,肯定又是地沟油,手中的筷子还是回去夹,吃了那么多年,我们好似已经练就了精钢不坏之身。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讽刺笑话,一个常在中国的美国人回国后与中国友人去一家中餐馆吃饭,上餐后,美国人对中国有人说,怎么同是一道中国菜味道却不如我在中国吃的呢?中国友人笑言,因为少了地沟油,没了那个味。聪明而敦厚的中国人怎么不会想到像日本学习变废为真正的宝,又怎么舍得毒害自己的同胞呢?因为利益,穷疯了的中国人在高额的利润面前也会变为万恶的资本家。
再有富士康13连跳事件,让我认识到了其幕后的最大黑手是苹果公司。但富士康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确实需要改进。这是一个人性化,讲究以人为本的时代,为何不借鉴佳能“细胞”模式的生产方式呢?出来事情却找不到根本原因,为员工提一点点工资又有什么用呢?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公司,是不会博得工作人员好感的。因此,企业拥有人情味是非常重要的。
医改,改了那么久,政府难道真不知道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吗?我在高中学政治的时候,便知道药价贵,看不起病的原因是因为药厂和医院有剪不断的“情缘”,郎教授以广东的高州为例,详细的阐述了这个医院是怎么切断药厂和医院的利益链的,但是即使郎教授以提出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的医改还是一团糟,人民群众还是依然的看不起病,更生不起病。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看了此书以后,我有一种对国情真正了解的感觉,新闻联播里的“伪幸福”如今看来是多么的愚蠢。不过现实如此艰难,有人讽刺的说道,还是让我在新闻联播中死去吧。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0 0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0 0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4 2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4 20: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2-15 1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2-15 1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2-15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5 2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予婷 时间: 2011-12-17 2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予婷 时间: 2011-12-17 23: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予婷 时间: 2011-12-18 15: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2-18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郑亚琳 时间: 2011-12-18 1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18: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8: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8: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8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翼 时间: 2011-12-18 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婷 时间: 2011-12-18 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2-18 22:38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是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选择的也是卢梭的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他说道“人是生来是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是书中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可以说算得上是该书的理论基础。在我看来“自由”与“枷锁”这两个词是相对的,乍看甚至是矛盾的,这让我不禁想到哲学上所提到的矛盾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所以矛盾是对立与统一的结合,关于自由与枷锁这两方面,结合着此书,我也有两个方面要谈论,而我谈论的这个两个方面乍看也同时存在着矛盾。首先,从正面来说,人类刚到达这个世界心灵本就是一张白纸,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譬如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各个方面都向我们灌输一些已有的观念,所谓的真善美、假丑恶都早已拥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只等渗透进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才会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又是不能碰触的,不能犯的错犯了那就会遭受法律的制裁,所以从一出生开始我们的意志就受到了限制,这便是思想上的枷锁,它时刻束缚这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在短暂的世间在很长一部分的时间中都带着思想的镣铐。说道这里,我想谈论的另一个问题便出来了,人真的是生来便是自由的吗?卢梭借助原始社会之假设来证明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他在书中提到“人人都是有自由的,产生于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的首要法则是保护他自己的生存;一当他到了有理智的年龄,那就只有他本人才能判断应当采用何种方法才最能维护他的存在”而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后代的人并没有参与前人法律法规的制订,即使到了我们具有行为能力之后,也没有很明确的表示现在所制订的这些法律法规都符合我们的意愿,我们都愿意被其所约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现在所具有的一些权利与义务都是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而添加上去的,这里能说明人类生来就是自由的吗?可以说,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打从娘胎起我们便开始不自由了,所以来到世上带着枷锁生存是肯定的,不过我们也可以在这种规定的范围内,带着“镣铐”在一个拟态的自由环境中舞蹈。
卢梭在第二卷第三章“论公意是否会出错”中提到“公益始终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的福祉为宗旨,但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人民的意见也永远是公正的”而这里公益的意思就是只考虑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在这里我认为卢梭把公共的利益扩大化了,没有看到个人对集体所产生的力量,也许是受当时现实情况的影响,他认为大家的意志一致了国家才能得以和谐和平稳。而他在第四卷的第一章中说道
“第一个提出那些法律的人,只不过是说出了其他人已经感到的情况罢了”那这里第一个提出法律的人是不是所谓的立法者呢?而立法者是不是公众中的一个以个体身份存在的人呢?立法者若也是大众中的一个,那又怎么能担保他提出的法律是正确的呢,前面已经有阐述,人民的意见也不是永远正确的。在这里我不得不觉得有些自相矛盾的成分,同时也怀疑卢梭是否是真正的相信人民?如果当人民推翻了立法者所制订的法律时,究竟是法律没有体现大众人民的公共意志和需求还是人民攀不起配不上立法者所提出的法律?
在第四卷第二章“论投票”中,我个人是不同意卢梭提出的这个观点的“集会上的气氛愈是和谐,也就是说大家的意见愈趋于一致,则公意便愈占上风;长时间的争论不休,意见分歧,表明个人利益在大肆活动,国家在走下坡路”。为什么意见分歧时国家在走下坡路呢?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更多创新的火花,其实卢梭也无非是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少数服从多数,这不禁让我想起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勒庞则认为大众聚集在一起的智商其实并不高,甚至有时不能够抵过一个人的智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众聚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抵不过一个伏尔泰。其实勒庞所说的这些观点,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大众意见的交流本就会受许多因素的阻碍,“沉默的螺旋理论”让许多人回去符合别人的观点,所以折中出来的意见并没有什么经典可言。相反,我认为当大多数人都赞同一个观点的时候,应该回过头来问问不赞同的人的观点,也许持相反意见的人所思考出的问题是对的。大众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热血沸腾和英雄形象都是被夸大了的,因为大众有时会丧失思考的能力,盲从当下提出的观点,这也会让他们做出一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方面“惊天动地”的行为。再有,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呢?人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就是和谐吗?这能保证懦弱和充满奴性的人们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念吗?所以,有时和谐的状态是虚构出来的,或者是表演出来的。
《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确实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卢梭也因为提出了这些经典的观念,在后世得到许多的荣誉和赞美,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他所说的这些大部分应该都是照着实际勾勒出的一个“理想王国”。不过我们应该拥有怀疑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2-18 22:40
爱就是成为一个人
——读《情爱论》有感
近日读了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所著的《情爱论》一书,作者在引言中便开门见闪的写道:在这本书里,我们打算谈谈爱情。接着瓦西列夫形象用形象的言语描述了抽象的爱情,他说道,这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倾慕之情。对于正处于双十年华的我来说,未经历过情感的沧桑在这里谈论爱情未免显得有些肤浅,不过此书给予我的感触颇多,就爱情中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来说,我认为瓦西列夫是进步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以前的禁欲主义者们对于爱情中肉体和精神关系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与伴侣有肉体上的接触是非常恶劣的行为,甚至是会遭受到诅咒的,一方面又为了要延续后代,所以不得不结合在一起。而旧约中则把男女之间的性看做是比较自然的东西,认为这是造物主意愿的体现。其实禁欲主义者们的想法无非就是对男女间性的一种压抑,而书中也指出这是禁闭的思想,认为越是受到压抑的东西就越是拐弯抹角地寻找出路。读到关于禁欲这方面,我曾经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有过误解,我一直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崇高的爱情,单纯美好,更多的期望在于精神上的交流。不过在此书中,我了解到它是以耶稣的名义来反对性接触,并且它通常是反对男女平等的,不禁诅咒两性关系,甚至还诅咒妇女。柏拉图式的爱情认为是双方获得爱情的唯一途径在于不要有肉体上的接触,而是灵魂的融合。所以瓦西列夫称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是虚构的,而我则认为这不仅仅是虚构的,这甚至是虚伪的。
因此,瓦西列夫在书中借助了许多方面,诸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来试图表达他的思想,本来爱情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东西,需要进行比较多角度的研究。作者在书中无疑想要表达一个观点:真正的爱情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同时作者也引用了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的一句话,也就是我标题所写的这句话:爱是成为一个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认为有两种含义。首先,爱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有了爱情的感觉,这样你才能拥有一种去爱的能力,去寻找另一半留住另一半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感情是复杂的,行为是机动的,你会学会许多东西,体谅,宽容,爱护,甚至会在内心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你在人生中前进。另一个方面便是爱情中的两个人融合为一个人,不仅是思想精神方面上的融合,同时也是肉体的结合。两个人结了婚不是为了生孩子,这样不就真的使人成为了传宗接代的工具了吗?孩子的出生是爱情的结晶,而结婚是因为爱情,因为爱情产生这么多美好的结果。所以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个人的强烈爱情从不是为传宗接代服务的一种工具,传宗接代的目的是在爱情之外的。
所以,爱情使这一切都能进行的自然,这并不是假借爱情的名义来搞一些所谓的下流的行为,而性作为一种生理需要,它能算得上事丑陋且不能见人的吗?在我看来,性不是丑陋和无耻的东西,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它总是无法避开的。而当性成为了一种交易和买卖的时候,我认为那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而男女之间对于肉体的接触,是否是同一种感想呢?曾经看过黄真真导演拍的关于男女之间的纪录片《男人这东西》,看过之后发现男人是可以把肉体和精神分开,而女人则很难做到。因爱而性和因性而爱这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我只是在想关于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关系,是不是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男人追求的兽欲,而女人在乎的是归宿感。当然此话有偏见之处,望谅解。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2-19 00:06
关于《性学三论》一书的感想
起初从朋友口中听到《性学三论》一书,我以为是弗洛伊德研究两性关系的一本著作,但是翻开目录才发现,他研究的是关于性更广的范畴,从人类一个整体的关于性的方面,以及在性这个问题上所出现的畸形现象出发。书中用许多专业的术语来为性中出现的现象下定义,所以言辞是说的比较直接和露骨的。
书中讨论了三个问题,即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用现在我们交流的话说,那就是讨论了一些比较重口味的东西。而关于这三个方面,我想对“性变态”这一章的内容结合着实际说说我的感受。书中把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同性恋成为性颠倒者,意思就是性对象的颠倒。作者根据这些人的具体表现,把他们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完全颠倒者,两栖性的性颠倒者(性心理的半阴半阳),偶尔颠倒者。首先容我来对这三种类型稍作一些解释,完全颠倒者就是这类人追求的性对象自始至终都是同性,异性始终不能介入他们的选择范围内。而两栖性的性颠倒者则是通常所说的双性恋。偶尔颠倒者则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他们会模仿以同性的人作为其性对象。其实关于偶尔颠倒者这一定义我认为弗洛伊德解释和概括的很好。
在我生活的周围和这个时代里,不乏一些同性恋者,首先,对于同性之间的爱恋,无论是男男之间还是女女之间,我都没有歧视的心理。有时候甚至认为他们的爱情会超越异性之间的爱情,因为他们在一起,遭受父母的反对,世俗的眼光,不为传宗接代的简单愚蠢的目的,能经受许多的险阻而最终在一起,这样的爱虽然已经在性取向方面颠倒了,但是仍旧算得上是一种感情。但是,那都是我以前的想法,看了此书后,在看看如今存在的同性恋,我依然保留不歧视的观念,不过我有了疑惑。在高中以前,我身边所谓的早恋的朋友,对象都是异性,而到了高中阶段,不知道是哪里风靡起来的,一股同性恋之风迅速的兴起,许多人恋爱的对象变为了同性,问道为什么有此举时,都说是讨厌异性所带来的伤害,同性更能带来爱护。还未经历过大风大浪和所谓的情商,哪里有这样大的性取向的转变,现在想想认为这是借口,可不可以算的上是在特定的流行情况下,模仿以同性的人作为其性对象的偶尔性颠倒者。其实,我并不认为现在所存在的一些同性恋是真正的同性恋,因为同性恋中总有一方在模仿着异性的装束,异性的行为甚至是性格。关于性颠倒现象的成因,作者认为一种是先天性,一种则是退化。
其实作者在书中阐述无论是关于性哪方面的问题时,都保持着一种学术研究的客观精神,没有对其中的什么现象表示一些关于自己的态度,譬如歧视的,极力推崇的。这也使得《性学三论》一书在后世成为了研究变态心理学的宝贵经验和依据。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2-19 01:14
艺术与经济关系
泰勒▪考恩所著的这本《创造性破坏》主要是阐述艺术与经济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不过他将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世界,考察了再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是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变化。
首先,创造性破坏一词最初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熊彼得提出的,这个词在当时可谓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而考恩巧妙的把这个词引用过来阐释艺术与经济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说实话,就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我意识到这个概念时,脑海中只有能把艺术与经济扯上关系的,便只有艺术品能卖多少钱,以及艺术作品所能产生的价值有多少,虽说我认识得比较浅显,但是总也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而在考恩看来,商业化甚至全球化都是伴随着更久远的人类历史扩张或者收缩的,他站在一个高度,分析文化伴随着贸易的扩张在发生着如何的变化,创造力又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在第一章文化间的贸易,考恩从文化的一个小方面——音乐入手,告诉了我们在贸易和市场繁荣的情况下,跨文化交流被得到了扩展。其实,关于这方面,就我们所处时代的氛围来说,受到跨文化交流的感染是十分强烈的。由于全球化的这个过程,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举个小小的例子,当你去翻看年轻人桌面上酷狗音乐、QQ音乐的听歌列表时,你会发现许多国家的语言,至少可以说有两种,中文和英文。有的甚至多达五六种,譬如中文、英文、韩文、日文、泰语、俄罗斯语。这些都是贸易繁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跨文化交流的典型体现。
而于跨文化交流有些许相对观点的是书中提到的“规模的价值和群聚效应”,书中提到,个人以他或她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创造出气质的,一种气质是由许多个体的独立行为形成的。考恩与此同时批判了旅行所带给文化的一些破坏,并指出观光游览会腐化旅行者,并令他们丧失掉自己对民族和文化的忠诚。的却,当经济发展后,当旅游成为了一件方便的团体性活动的时候,接受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破坏了他国文化。而关于跨文化传播这个方面,考恩说,一个文化的人口越多、经济越强,被跨文化接触所摧毁的风险也就越小。读到这里时,我不自量力的反应了一下,应该是中国。而考恩所列举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既能吸收外国文化同时也保持着自己不被迷失。读到这里,我开始反思,“崇洋媚外”一词在我国很多年轻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结果。其实,我国的文化积淀足够悠久,这难道还不足以渗透进年轻人的思想内吗?想想如今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家还知多少,经济虽然反正了,科学虽然进步了,但是文化的根基却在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日渐开放中渐渐被动摇,这归根到底,在我看来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理论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缺乏文化信仰的表现。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9 1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9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洋311 时间: 2011-12-19 2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