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每周好稿 | 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媒体建立权威性的关键所系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5-1-7 20:42
标题: 每周好稿 | 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媒体建立权威性的关键所系
每周好稿 | 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媒体建立权威性的关键所系



新的一年,新闻其实没什么变化。媒体关注的选题仍旧是过往几年存在的问题,比如地下贩婴、抗癌神药、大病救助这些内容。难得一见的新题是《南方周末》把目光投入到数据标注员——投喂AI的人身上。但我们的评论老师也指出了文章的一些小遗憾。

新闻行业需要创新,南周记者有创新突破的勇气,这点值得嘉许。但显然,记者们也需要学习,也要了解新事物的内核逻辑。就如同本期评论中李微敖老师所说,“媒体能起底的可能只是个真相的片段”。

标题:山西大同,产科保洁牵出地下贩婴链条

作者:何国胜
来源:南风窗
时间:2025-01-02

山西大同,产科保洁牵出地下贩婴链条


地下贩婴链条极具隐秘性,若不是有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人士的“带路”,记者调查将十分困难。

《南风窗》的这篇对大同妇幼医院地下贩婴链条的披露,和2024年10月“红星新闻”对江苏江阴贩婴事件的披露一样,都是和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一道暗访完成,素材难得,独家报道,立竿见影,当地都立即调查查处。是一篇非常好的调查报道!(调查记者刘向南)

标题:起底药王谷:一场策划高手与破落商人的合谋

作者:赵孟
来源:界面新闻
时间:2025-01-03

起底药王谷:一场策划高手与破落商人的合谋


“药王谷”是这些年某些方面愈演愈烈的“反智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很不幸,类似于这样的中医抗癌神话,虽然我强烈反对,但是我身边关系密切的人,也一次次被欺骗,被坑害。

几个疑问:

1.记者是否到了如今的“药王谷”现场,文中似乎看不太确切?

2.报道中采访的北京市中医界人士,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点评所谓“药效”,以及中医治疗的“理论”,是否也可能是“问道于盲”?

3.长时间以来,中国媒体取标题总喜欢用“起底”两字,但是媒体哪里有什么“起底”的能力?

即使我们穷尽所能进行采访挖掘,即使我们运气“爆棚”,所能获得的也只是一个个“真相的片段”,然后靠着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拼接这些“真相的片段”。文章因此呈现出来,或许能够勉强接近真相,或许距离真相实际相差太远……(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李微敖)

标题:县城里的数据标注员:“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

作者:郑丹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5-01-03

县城里的数据标注员:“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


在AI狂飙的年份里,数据标注已算不上新话题。南周在新年特刊“AI与I”中为旧选题开发了新场景,将数据标注员——喂养AI的人,作为I的代表人群纳入“生存手册”专题。报道通过透视行业链条的伸缩与AI涌现的互动关系,尽可能展现多元主体相牵连的复杂生存状态。


标题的“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可谓点睛之笔,很容易让人想起“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那句流传甚广的调侃,进而反思在AI与I之间,I究竟可抱持怎样的态度,是“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式的乐观,还是终将被“困在(我喂养出的)系统里”?内嵌于撕扯之中,报道的赛博朋克味就出来了。

不过,如果脱离了特刊场景,报道则略显单薄,对于数据标注行业本身控制与反控制的赛博朋克悖论交代不够清晰,不易帮助不了解行业的读者理解题中深意。这一点,从APP和公众号文章的读者评论差异中也可见一斑。(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系主任姜昕)

标题:在宿舍离世的58岁高三教师

作者:蚂乙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2025-01-04

在宿舍离世的58岁高三教师


这是一篇深入且发人深省的新闻作品。它以客观详实的笔触,讲述了58岁高三教师董昌清在宿舍离世的事件,展现了一个敬业教师的一生。报道通过对董昌清老师工作经历、日常工作状态以及家庭生活的多维度呈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付出。17年教学生涯,14年带高三,每周32节课的高强度工作量,以及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体现了他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责任感。


但董老师的离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人故事,他引发的共鸣,恐怕和当前教育行业中普遍的内卷现象有关,尤其是非发达地区、高考大省,普通高中的学生考上大学,也基本是非985和211,已谈不上改变命运,而民办学校又面临着多重压力,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那些并不是超级中学的教师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到底换来什么?(上观新闻数据新闻中心总监尤莼洁)

标题:大病救助黑洞

作者:蒋模婷 汤涵钰 崔笑天 黄蕙昭(特约) 邢丹荻(实习)
来源:财新周刊
时间:2025-01-06

大病救助黑洞


以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为连接点形成的数千人众的白血病病友社群,近年接二连三曝出善款配捐诈骗案。当又一起涉案千万的马婵娟案在这个冬天败露后,财新没有选择再次还原已无新意的诈骗模式和犯案始末,而是将选题方向放在了更加本质的追问上,即大病患者为何仍频繁卷入骗局之中成了待宰羔羊?有无治本的方法杜绝这一现象?

报道没能给出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事实,帮助我们尽可能透视到问题的原因,包括在经过对卖惨、配捐、投流等做法的整顿后,大病患者群体“明面”上的募捐途径已尝试殆尽;缺乏专业的医务社工为大病群体提供资源对接、心理服务等专业支持,等等。

纵观这篇报道,值得借鉴的是在报道方向的选取上。事件的新闻点不在马婵娟案的败露上,而是为什么类马婵娟案一犯再犯?回答这样的问题,是机构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建立权威性的关键所系。(北京青年报深一度主编宋建华)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sAkoOOeUUEV1-gt87m8g
编辑:李梦瑶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