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谨防媒体沦为平台的“打工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15 17:52
标题: 谨防媒体沦为平台的“打工人”
近年来,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各级新闻媒体“主力军”加速挺进“主战场”。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平台是重要赛道。
有网友形象地将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关系描述为“相爱相杀”,这种说法并非毫无依据。一方面,平台成为积聚眼球的“流量池”,也成为媒体变革发展的一个“突围点”,媒体借助平台,使得内容获得更高的触达率;平台借助优质的媒体内容,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媒体在“流量争夺”中逐渐失去话语权与主动权,出现“平台依附”的现象,成为平台的内容“打工人”。
那么,一些媒体的“平台依附”有哪些突出表现?又该如何破解?
一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媒体与平台通力合作成为互利共赢的选择。但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社交平台利用算法和流量来左右内容生产甚至影响舆论导向,那么媒体对平台的依赖便有可能加剧。
比如,在议题设置上被平台“牵着鼻子走”。如今,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感受: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仿佛成了媒体的选题清单,这边热搜刚“爆”,那边就能在公众号或者短视频上刷到一批标题相似、内容相近的媒体报道。围绕着平台设置的热门话题,媒体总会以不同角度、不同题材及时跟进、紧紧跟随。
虽说平台热搜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受众的关注所在,但有时也掺杂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件甚至是商业营销,缺乏公共价值与讨论意义。个别平台甚至有意设置煽动性别对立、激化社会焦虑等热点敏感话题,以巨大的流量诱惑、引导媒体跟进报道和评论,试图引爆网民情绪、误导社会舆论、加剧群体撕裂。在此情形下,媒体如果不加以判断,一味被平台“牵着鼻子走”,投入过多报道力量于琐碎、无意义的议题上,极有可能“热闹过后,一片虚无”。
又如,为迎合平台规则陷入“流量崇拜”。众所周知,平台并不会将所有内容“平等”地推送给用户,而是会运用算法规则对内容进行流量分配。为了适应并迎合这套规则,少数媒体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逢热就蹭”“制造热点”的歧路,以贴标签、“标题党”等方式,发布不明就里、低俗滥俗、真假未辨的内容来博取关注,实现流量暴涨。比如,在一些新媒体报道中,标题便常常出现“00后”“女司机”“女博士”等群体标签,或是动辄“突发!”“必看!”“刚刚确认!”,试图以此调动受众情绪、引发受众好奇、吸引受众关注,从而带来可观流量。
再如,盲目跟风社交平台不断上演“反转剧”。纵观近年来发生的舆情反转事件,很多时候是部分媒体在首次报道时未对事实进行仔细核实,盲目跟风、采信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内容所导致的,严重影响了媒体公信力。比如,某地曾发生一起公交车与轿车相撞后公交车坠江的事故,一些媒体尚未核实真相便发布报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女车主驾车逆行”,后经警方调查后辟谣,该女司机其实也是事故受害者;今年2月,一则策划编造的视频“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在社交平台热传之后,一些媒体为了迅速抢占新闻热点,竞相转载、跟风炒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视频相关画面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二
随着入驻社交平台成为常态,媒体或多或少会受到平台的影响。此时,由于媒体时常不能“直达”受众,中间横亘了一个“流量分配者”,从而让部分媒体对平台产生了过度依赖。那么,这种依赖究竟从何而来?其生成逻辑是什么?
媒体需要平台流量的加持。流量不仅是数字,背后体现的更是网民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一般而言,流量大往往代表关注度高、传播力强。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好的内容如果没有流量加持,光是在“内循环”之中“打圈圈”,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媒体“百花齐放”的当下,为了获取更多曝光和关注,媒体愿意将自己精心生产的内容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以期让优质内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尔滨”的爆红,便是媒体宣传和平台助推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驱动。在社交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开办并深耕平台账号,既是引导舆论、争夺话语权的主动出击,也是受到诸多现实因素驱动的选择。比如,一些媒体依靠平台账号的流量来获得商业合作,推文的点击率、转发数,短视频的打开率、完成率等,成为合作对象评判的重要指标,这便很容易“迫使”一些媒体蜂拥而上追逐流量。
媒体自有平台的建设不力。媒体融合十多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便是许多媒体的自有平台仍缺乏足够影响力。很多地方费心力运营社交平台账号,也是因为当地自建的客户端还处于“有端无客”的尴尬境地。不可否认,这些平台账号的确是传递主流价值、实现舆论引导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传播渠道、流量分配权和收益变现等都掌握在平台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体仿佛成了平台内容工厂的“打工人”。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自有品牌的打造,还可能制约媒体公共价值的发挥。
三
在进军社交平台的过程中,媒体该如何摆脱“平台依附”?破解这一难题,须回答好三个问题。
究竟需要怎样的“10万+”?身处流量时代,没有流量的宣传只能是自说自话。“10万+”可以说是很多内容生产者梦寐以求的,因为它是内容“出圈”最外显的象征之一。事实上,流量本无过错,错的是为了流量而忽视了责任与担当;而“10万+”虽然很诱人,但它也绝不应该成为媒体追求的唯一目标。
我们需要在流量与质量之间尽可能找到平衡。比如,让“有声量的内容更具质量”,在及时跟进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基础上,填充进更有深度、更富思考的专业性内容,让流量不止于虚浮的泡沫;又如,让“有质量的内容更具声量”,为主流价值、中心工作披上更为年轻化、更活泼生动的“外衣”,让优质内容不止于干巴巴的说教,而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媒体与平台之间应是何种关系?媒体如果完全依赖于平台,难免被流量所左右,更容易在受众“注意力之争”中落于边缘位置;而平台若是对各种流量失范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主动给媒体“挖坑”,不仅影响网络传播秩序,更可能面临违法违规风险,终将自毁长城。最近,某平台因存在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及时处置等情况,导致违法信息扩散,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
其实,媒体与平台各有所长,理应各司其职,进一步把长板锻长,在“媒体生产+平台引流”的机制中实现共赢。比如,媒体可以根据抖音、b站等不同社交平台的话语风格、受众需求,生产各种“量身定制”的优质内容,而非“账号一大堆,内容一个样”;而平台则应利用技术、人工等手段,加大对媒体优质内容的流量扶持,让它们能于海量内容中多一些“被看见”的机会。
如何打造自己的平台?媒体融合的实践一再证明,互联网时代,“谁拥有平台,谁就能吸引用户”。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媒体在入驻平台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注,却在话语权、流量收益等方面受制于平台,有时甚至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正因如此,近年来“打造自主可控平台”逐渐成为媒体行业的共识。像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平台,通过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吸引平台粉丝和流量向客户端“迁移”,下载量、用户活跃度均位于前列。许多媒体平台虽然存在日活用户较少、传播力较弱、自我持续盈利能力不够、人才缺失等难点,但尝试与探索不曾停步,经验与成果也在逐步累积。
总而言之,媒体一旦陷入“平台依附”,就等于将话语权与主动权“让渡他人”。唯有相互赋能,在流量与质量之间求得平衡,让正能量有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主力军”才能更好挺进“主战场”。
来源:浙江宣传(公众号)
编辑:李佳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