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深圳“已故”报刊之一:《街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2-9 18:04
标题: 深圳“已故”报刊之一:《街道》
【编者按】已经出版的关于深圳媒体的历史书,包括我自己参与编撰的《深圳传媒三十年》(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过滤了很多内容,特别是那些具有改革开放勇气和锐气、甚至应写入深圳新闻史的很多“已故”报刊,被付诸厥如了,例如《街道》。2004年创刊的《巷报》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份社区报纸。那么早它10年创刊的《街道》,可否列为中国第一份社区杂志呢?
深圳特区成立后的最初十几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媒体人在这里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媒体探索。在这片曾经的媒体荒漠里,一度诞生了多份甚至影响全国的报刊,形成一个值得后人研究的社会现象。所以我认为,一切不能包含这一现象的深圳新闻史,都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好在有前媒体人万红金等不辞辛苦,正在仔细打捞这些我称之为“已故”报刊的生存史。这些报刊,大都因为某个“失误”而退场。或者也不一定有何“失误”,只是有人觉得不舒服,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政治的宽容度。
蒙万红金先生同意,本号将陆续首发这些史料,与同好分享,今日刊发第一篇。如有对文中内容补充或勘误,欢迎随时留言指正、补充,包括惠赐新的图片。
同时也一并向各位朋友拜年,祝龙年吉祥,新春快乐!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地垂注和支持本号!
1994年3月28日,《街道》创刊号(网络)
《街道》:徘徊于烟火与诗意之间
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城市建设专家提出,要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街名。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街道,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早在1889年,一份以此街道命名的媒体——《华尔街日报》风靡全球。105年之后的1994年,在深圳,一个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街道办事处悄然办起了一份杂志,也冠以《街道》之名。这份以粤字第1486号省内刊号出版的杂志很快发行到全国每一个街道办事处,受到知识文化界的高度关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份杂志出版54期后,在一起图片风波中黯然退场。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杂志的主管单位——粤海街道办事处,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在14.24平方千米的辖区内,走出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企业巨头,诞生了100多家上市公司,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牛街道。
一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头管理区和行使地区级地方政府职能的蛇口管理局,南山区人民政府成立。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代最强音。南山区逐步确立了文化南山的发展思路,先后办起了《南山报》《开放日报》两份报纸。
为什么要创办《街道》杂志?有一个时代背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后,1991年2月,南山区设置蛇口、南山、南头(原大新办事处)、西丽、沙河、水湾、粤海7个街道。深圳的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级政府派出机关,大致管理范围由原先人民公社演进而来,并对辖区经济发展担负责任,街道办事处这一机构也被明确为[url=]正处级单位[/url](据原市长李子彬回忆录《我在深圳当市长》一书,关于深圳市的街道或早期镇的处级级别,1996年时险些被降级,后经深圳市委市政府争取,方才保留——编者注)。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这一思路的正确性,深圳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2004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标志着全面城市化的完成。街道的职能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做好街道及社区工作,加强与全国各地街道同仁的工作交流,粤海街道希望承办一份具有民政服务性质的月刊。
经过短期的筹备,1994年3月28日,《街道》正式创刊。这份杂志的定位是什么?将要关注哪些内容?在创刊号中的发刊词阐述得非常清晰,现摘录如下:
街道是什么?
街道切开了城市,街道袒露了城市之谜,又掩映着人类生活的真谛所在。
在任何一座城市,乃至乡村的集镇。无论惬意的居住者,忙碌的劳作者,还是孤独的旅行者,都与街道这血脉息息相关。他们要么憧憬着出发,要么刚好涉行其间,要么正在寻找身与心的归宿。
高楼林立也好,陋巷依旧也罢,街道从来不是人类生活的简单布景。人们的衣食行住,喜怒哀乐,旦夕祸福,真切、确凿,不容我们的目光回避,不容我们的心灵漠然。
中国北京的十里长安大街,铭记着中华民族百年的沧桑巨变,热狂与沉思之后,便昭示着更大的希望。
美国华尔街,当代世界经济的晴雨冷暖,仍然在那里变幻、撞击。
英国唐宁街,一个古老帝国的颓势与新变,依旧令人注目。
甚至,深圳中英街,一条原本毫不知名的小街,两个制度、两种文化而今在那里交汇、共处、竞争……
于是,《街道》应运而生了。
《街道》将使人们更熟悉他们似乎未曾须臾疏离过的街道,因为人们终于发现:街道,对他们来说原来还很陌生。这样一种崭新的陌生感也许预示着一门“街道美学”或“街道社会学”正在诞生。
《街道》将在城市社会这更广大的公共生活空间里,捕捉静如止水间或又巨澜狂卷的时代瞬间,展现令人兴奋同时也令人焦灼的生命世相,揭示真实存在却可能极其隐秘的精神图景。阴影与光明,纷争与平和,贫困与富庶,荒败与繁荣,绝望与信心,都将进入《街道》的视野,纳入《街道》的襟抱。
《街道》置身当代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艰难过程之中,对街道这一人类社区生活基本单元内的人和事,它的变革与建设,将给予最积极、最热切的关注。
《街道》的宗旨是:贴近街道脉搏、倾听都市心声;把握时代节奏、跨越世纪之域。其责任在于:与所有正在为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人们一道,讴歌光明、弥合纷争、消灭贫困,创造繁荣,给不断进步中的社会注入新的信心、活力及远景。
《街道》的出发和到达都缘于:街道作为人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证明,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厚积淀。在即将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然是现代城市梦幻之虹,现代城市力量之矢。
《街道》是什么?街道在回答。
《街道》在创刊号上的扉页显眼位置标注了杂志的重要信息。业务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民政局;刊物顾问:阎明复、白益华、马学理、陈良瑾、胡经之。时任南山区委书记和区长分别担任编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社长则由粤海街道办事处书记陈文江兼任,副社长兼总编辑由许浩担任。
许浩,军人出身,南下深圳前,曾就职于陕西省委党校一家学术性刊物。在基层机关短暂过渡后,许浩决定回归媒体人的身份,创办《街道》杂志。
在创刊时,《街道》就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拿到内刊号:粤字第1486号,以人民币、港币和美元三种货币定价出售,分别是6.80元、20港币、3美元。
为了办好杂志,粤海街道还到处招兵买马,从全国各地引进采编人员。为了让杂志充满文化氛围,杂志并不在街道办事处内办公,而选择在深圳大学校园内租用半层楼。古心圣、翟志宏、黄玲玲、王绍培、王世梅等从事编辑,肖全是专职摄影记者,周旭是美术编辑,李浩翔从事编译,孙泽从事校对。在国内小有名气的文化学者孟浪、岛子也加入《街道》,但是队伍很不稳定。在杂志时间较长的算是王绍培,他是湖北武汉人。南下深圳之前,在湖北省社科院工作。
1997年8月号《街道》(网络)
二
《街道》在创办之初,就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支持。在中国的行政体制内,一个正处级的街道办事处主办的一份杂志,能够得到国家部委的支持,这是很罕见的。
在刊物还在酝酿的时候,《街道》筹备组就前往北京寻求支持。1994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的赵宗鼐给《街道》题词:加强街道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街道全面工作开展。同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泰丰题词:贺《街道》杂志创刊。
客观地讲,《街道》最初是想办成具有民政服务性质的月刊,但是它聚焦了一大批国内文化新锐,以开放犀利的风格,在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它的栏目有:街道时事版、社会纪实版、社会要闻版、文摘资讯版、综合副刊版、政府指导版等。在每一期,都会有一个重量级的特别策划。这些策划聚焦社会边缘问题,先后刊登过《公仆,请亮出你的家底》《1995 中国文坛:是“精神阳痿”还是“焦点时刻”》《中国第一资源不流动,则被动》《中国人的精神值多少钱?》《选择爱?还是选择处女膜?》等。
在风格设计上,《街道》的封面颇有美国《时代周刊》的风格,它格外突出“STREET”字样,每期封面都主推一个新闻主题,并且总是用最贴切、最形象、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去表现这个主题,每期封面设计都力求构思新颖、独特、庄重、大气。
《街道》刚刚出版几期,就引起了文化圈的广泛关注。著名文学批评家李陀在1995年第2期《读书》杂志发表5000多字的评论《开心果女郎》,专门点评《街道》。在国内文化圈赫赫有名的《读书》还没有公开刊号、刚刚出版还不到10期的杂志,这实属罕见。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一九九四年第六、七合刊的《街道》杂志封底,是一个“回眸笑”牌的美国开心果的广告,这个广告很有意思,很值得一读。广告的主要部分是一幅漂亮女郎的摄影头像,虽则它只占了广告画面的三分之一略多一点的面积。……女郎的眼睛,不仅眼神中没有什么轻佻的挑逗意味,反而在一丝笑意中显得相当洁净,特别是眼的轮廓,深圳使人想起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菩蒂彻利画笔下那些女人的形象,例如《维纳斯的诞生》中那双维纳斯的眼睛。
在谈到同一期《街道》封面的处理时,李陀写道:
刊登开心果广告的《街道》对本期封面的处理,使我感到极大的兴趣。那是由画家刘亚明创作的一幅藏族老人的肖像。有意思的是,画家采取了“照相写实主义”的技巧,因此这张藏族老人非常真实,几乎就是一张摄影作品……我不知道刊物的编辑是否有意编排,将这藏族老人和“开心果女郎”这样令人怵目惊心地并排放在一起。但这实在是含义无穷的高超的编排。把它们放在一起读,你就不得不感触万端。
1995年12月7日,古巴的传奇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出现在深圳锦绣中华景区。他那副长相,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在新闻联播上早就看熟了。1996年第1期的《街道》在封面就刊登了由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陈富拍摄的照片。
刊登卡斯特罗到访深圳照片的《街道》封面(网络)
《街道》对于照片的领悟除了编委会的思路之外,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摄影记者肖全在来杂志工作之前,就在全国摄影界小有名气。来自成都的肖全从1980年中期开始拍摄《我们这一代》,是对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知名文化艺术界人士进行影像建档。1991年出版《天堂之鸟》三毛摄影专集,1992年在瑞士举办个展,1993年在法国参加摄影联展,1994年为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担任图片摄影。1996年第12期杂志,由岛子撰文,隆重推出了《肖全和“我们这一代”》,介绍了肖全走南闯北,拍摄张艺谋、陈凯歌、姜文、何训田、谭盾、北岛、王安忆、史铁生、陈村、崔健等人的历程。
与后来创刊并声名远播的《新周刊》和《[url=]三联生活周刊[/url]》相比,《街道》似乎并不属于所谓的精英读物。从它的栏目设计上可以看出它的空间伸展上的局限性,无论是“街道观点”“街道时事版”还是“社会纪实版”都明显表现出社区服务的一系列努力,这是它的平民意识和边缘性之所在。尽管这样,也不难看出这份刊物“人小鬼大”在气质上的另类,它的触角和视野完全具备了一个大刊物的全部气度。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它的“综合副刊”和“社区文化版”。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刊物上聚集了岛子、翟永明、吴亮、叶兆言、何立伟、于坚、钟鸣、黄集伟、韩少功等一批文化学者。他们嗅觉上的敏锐以及文化上的先锋性使《街道》的影响突破了原有的区域。后来翟永明干脆加盟了《街道》,把副刊经营得像它的白夜酒吧一样。
1994年7月号《街道》(网络)
三
在创刊号上,杂志在很显眼的位置发表了征稿启事,这份启事显示了办刊人的决心,扉页展示了主办方的财力。这或许是《街道》能够在短期内就走红的原因。现将启事部分摘录如下:
《街道》杂志是集社会、经济、文化最新报道,时事评论,资讯分析,前瞻性研究及艺文副刊为一体的综合类新闻月刊。
在谈及布局全国及稿费时,这样写道:
《街道》杂志社社址在深圳大学内,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大连、香港等地设有新闻联络处,并配有专职记者和代理人。
《街道》杂志向社会各界人士征稿,欢迎各类来稿,图文不限。
来稿一经发表,即致稿酬,稿酬以每千字60元为起点,特稿最高标准可达每千字260元。
在当时,内地公职人员每月的平均工资就是400多元,以这样的稿费标准,确实是领行业之先。在实际操作中,《街道》能够约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文化学者的稿件,在执行稿费时,有些重头稿件做到的“千字千元”。在《街道》工作的记者、编辑,每个月能够领到三、四千元的工资,再加上写稿的稿费,如果单纯算经济账,他们都会比内地划算很多。
对于《街道》来说,1995年又迎来了一个里程碑事件。当年11月22日,由国家民政部组织在京西宾馆开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政厅(局)领导参会。在这次会议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向全国各地推荐《街道》,并要求各地征订该杂志。这样,《街道》杂志从2万份发行量直线飙升,极大地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力。曾经有评论家指出,当时刊物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很受欢迎,当时大学生们的时髦就是牛仔裤加衬衫,口袋里别着一本《街道》。
盛极而衰,用在形容《街道》杂志的命运,还算比较妥帖。
《街道》对于个别文章的把关不严,照片运用的尺度过大,难免有低俗谄媚之标签,差点面临停刊整顿的境地。为了保住这份尚在襁褓之中的刊物,南山区委、区政府力挽狂澜,多次前往沟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禹山,粤海街道办事处书记陈文江,《南山报》负责人[url=]刘加等[/url]多次给有关部门写检讨。最后杂志保住了,区委特地委任刘加兼任《街道》杂志总编辑(刘加后担任《南山日报》总编辑,可惜该报在2003年国家报刊整顿浪潮中被停刊——编者注)。
尽管如此,也有人指出,《街道》立足于粤海街道,而不关心南山、深圳,编辑部与街道办事处其他科室也完全脱节,游离于制度之外。杂志所刊登的内容都是一些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人之间的对话,这脱离了《街道》创办的题中应有之意。
为此,《街道》专门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发布了一篇《致命的关怀》,现摘录主要内容:
关怀,但不要致命。
致命的关怀令人生畏,可取其关怀,不一定非要送命。
《街道》感受的关怀甚多,有直接的,间接的,淡淡的,觉痛的,终极的……关键看如何给予和接纳。
翻开《街道》创刊号和之后的几期,还真在心里感激陈村的《街道素描》、吴亮的《街道镜像》、叶兆言的《逝去的老房子》,等等,真绝,类似的关怀犹如对心灵的抚摸,《街道》都认。
……
至于有些朝秦暮楚和移情别恋般的“关怀”,《街道》更是难以消受,因为《街道》尚在发育,对此般“关怀”所抛来的一吻会误以为专情,《街道》需要关怀,更需要智慧般的关怀。
……
街道词根赋有新意、广义、侠义、明亮、悠深,街道路向赋有使命、公众、前卫、大气、厚重。
声色犬马也罢,阳春白雪亦然。来自街道便是《街道》。凡此种种,离不开关怀,但无需致命。
1998年7月,《街道》 出刊第54期,因为封底的一张图片被责令停刊。《街道》结束了历史使命,成为了文化界的一段历史与传说。
为了总结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南方都市报》策划了大型报道《30年深圳梦致敬榜》,推出30年30个重大事件,并于2010年8月25日隆重推出,《街道》杂志入选。他们给出的致敬词如下:
这本1994年诞生于深圳一个街道办的杂志,有如一颗划过深圳寂寞的人文天空的流星,曾被网友形容为中国最好的纪实性月刊之一,有网友回忆起这本刊物,认为十多年前的《街道》有着鲜明文化倾向,它的触角和视野完全具备了一个大刊物的全部气度,它在当时所具有的文化先锋性和城市人文趣味让人印象深刻。在当时的深圳媒体当中中,《街道》确实很超前。然而是因为超前才短命吗?至今深圳仍未有一份这样与城市的先锋属性相匹配的杂志,这是我们要向《街道》致敬的理由。
(文/万红金)
《街道》内页(刘加 提供)
来源:进观传媒(公众号)
编辑:李佳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