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杂文选刊》明年休刊!很多人在惋惜,也有人在叫好
*李伟明、郑连根相关内容节选自新黄河12月6日报道
近日,有“真话讲坛”之称的杂志《杂文选刊》发布休刊启事。
一篇由江西作家李伟明撰写的杂文《是谁和你过不去》出现在了休刊之前的最后一期杂志上,李伟明感觉“很有纪念意义”,对于像他这样的杂文作者兼铁杆粉丝来说,《杂文选刊》的休刊,意味更多。
然而,也有读者认为中国现在已经不需要“杂文”,《杂文选刊》早就应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消失。这种观点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于杂文这种文学形式的认知和态度。
01
创办35年,收获鲜花与掌声
12月4日上午,杂文选刊编辑部发表文章《致读者》,宣布《杂文选刊》自2024年1月1日起休刊。
其表示,《杂文选刊》自1988年创刊,至今已经和读者朋友们风雨同舟三十五载。《杂文选刊》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发展壮大,离不开读者朋友对我们的喜爱与支持。
“望来时路,我们收获了很多鲜花与掌声。这里承载着许多人的文学梦,见证着好多作家从青涩走向成熟,记录着许多人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感谢三十五年间一直陪伴我们的读者朋友,感谢一直为我们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也感谢一直努力工作的杂志社同仁,因为有你们的参与,才让我们的每一期杂志都精彩纷呈!三十五载,足以让少年续髯,将中年的双鬓染白。山高水长,道一声珍重。”
《杂文选刊》曾辉煌一时。其以“针砭时弊 批评世俗 反思历史 解读人生”的定位,“公正深刻 辛辣幽默 雅俗共赏 生动鲜活”的风格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读者,被广大读者誉为“真话讲坛”“人生宝典”“风雨中的玫瑰”,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杂文界权威杂志”。
2001年,该刊被当时的中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佳)期刊”。
02
最后一期大受好评
有人惋惜有人叫好
《杂文选刊》宣布休刊的消息,像《爱格》在90后心中一样,唤醒了许多读者的记忆。今天,最后一期杂志封面在各大微信群中流传,5篇杂文被选在了封面上,标题从上到下依次为《演戏和看戏》、《什么样的“饼”能充饥?》、《“爽”的标签》、《专注的力量》、《度牒的生意经》。
此外,一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树山创作的画作《扎堆儿》被选为最后一期杂志封面。
杨树山在其个人微博上介绍,《扎堆儿》创作于2015年,时隔多年被《杂文选刊》编辑发现,用在了今年12月杂志封面。
虽然该博文只有寥寥可数的7条评论,但清一色地都是网友们的赞美。
曾经很火爆的杂志《杂文选刊》走到了休刊的地步,李伟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传媒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个原因则是“很多人对杂文有一种误读,以为这是惹麻烦的文体,尽量回避它”。
对《杂文选刊》同样有着深厚感情的山东作家郑连根,也发表了自己对于杂文发展为何没落的看法。
他称,“其实很像新闻调查的辉煌和没落。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其实我感觉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来做的,不能光靠网民,网民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往往情绪性比较大,而在《杂文选刊》还比较繁荣的时代,或者在新闻调查比较繁荣时代,这些问题是由媒体人来承担的。媒体人是经过训练的,由新闻记者和评论家来做这些事情就会相对理性和客观很多。”
不过,在一片惋惜声中,也不乏有读者为《杂文选刊》的休刊而拍手叫好。传媒见闻发现,公众号“广说”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在相关文章中表示,《杂文选刊》早就没有办下去的必要了,因为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欣欣向荣,“假丑恶”已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少,“真善美”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滋长。在这种情况下,以批评、揭露社会问题为使命的“杂文”想要鸡蛋里挑骨头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它又不甘于发些不痛不痒乃至表面批评实为赞美的文字,那么,《杂文选刊》这样的刊物逐渐式微直至最后停刊便是必然的趋势。
你是否看过《杂文选刊》?你认为这是一份怎样的刊物?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rY16yNdVOH5a_oDLx2VSA
编辑:覃韵琪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