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3级硕士程博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55
标题: 2023级硕士程博学术日志
2023年4月17日
今天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访谈,针对社交媒体的平台摇摆动因我寻找了3个社交媒体更新较为频繁的对象,初探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间来回摇摆的动因。当然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上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以此我将具体的分析框架框定在用户的“表演”行为之中。所谓“表演”即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印象整饰,用户会在后台提出表演策略并在前台进行表演。而今天的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巡回式“演出”的舞台,关于巡回式“演出”的动因,有较深的探索价值。
2023年4月18日
今天访谈继续,另外在读一些文学类书籍。最近对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较感兴趣,正在读《行人|草枕》作为日本作家与评论家他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多有讥讽日本“文明开化”的作品。其风格幽默风趣,流畅明快,值得一读。
2023年4月19日
毕业论文访谈继续,夏目漱石读了五十来页,便开始翻看一些专业类书籍,好为后面论文的主体写作打好基础。选了《心灵自我与社会》以及《亲密关系》两本心理学书籍,其中《心灵、自我与社会》较为熟悉,考研时了解过米德的主客我理论,这是研究自我传播的奠基之作。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间进行巡回式演出的动机当然涉及心理因素,因此研读此书十分必要。
2023年4月20日
今天毕业论文访谈继续,文学类书籍依然在读。另外在看一些经典改编类电视剧,如最近的《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的《人生》,这本书自初中时便已阅读,虽然不如《平凡的世界》那般宏大,但开放式结局也令人回味悠长。其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高考被人顶替,但依然靠自己的努力先后成为教师、通讯员、《大众晚报》记者、《青年文化》主编、作家。可以看出路遥对记者行业有着很深的情结,当初我选择新传行业也是受到《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影响。在剧中高加林笔耕不辍,即使在家当农民依然保持写作习惯,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极佳的榜样。
2023年4月21日
接着毕业论文访谈。另外正式开始读米德。了解到米德不仅是心理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在哲学上属于一位实用主义者,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的传统,即科学活动与哲学活动之间并无明显区别。他说:“一个时期的哲学总是解释这一时期最可靠的知识的尝试。”接着读完了导言,其中了解到米德认为心灵与自我是社会的产物,而语言作为一种有声的姿态为它们的出现提供了机制。
2023年4月22日
接着访谈。在今天的访谈中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有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更新频率逐渐降低乃至关闭朋友圈等渠道,除了外部对私人领域的干扰,还因为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有朋友表示看到别人“过得太好”也会“眼红”。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朋友圈也有类似现象,放眼看去尽是华美的自拍或个人勋章的展示,这种展示在自我升格的同时却忽视了部分受众的感受,虽然这无可厚非,但过度的镀金也会将个人悬置于悬崖之地,一旦出现漏洞便无法挽回。
2023年4月23日
这个星期迎来了广西三月三,这是广西独有的节日,全省会放假三天,访谈工作进行得有些艰难。原因是大部分朋友已经去游山玩水。我也利用闲暇时间补习了三月三的相关知识,并观看了影片《刘三姐》,看到了那个年代劳动人民敢于抗争的精神。最近同样关注桂林旅游,因为其被不少游客诟病,原因是服务差、乱定价等,三月三之际漓江以及遇龙河漂流工人竟齐齐罢工,原因是旅游公司与工人之间产生矛盾。千里之外来到桂林的游客见此状只能失望而归。桂林文旅成为众矢之的,其消极回应的态度也被网友诟病。突然想起公关大师游昌乔的公关原则,真诚为第一,这是处理负面舆情的头号原则,只可惜桂林文旅并未意识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43
2023年4月24日
论文访谈内容已收集完毕,开始主体部分的写作。首先需要分析用户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摇摆式“表演”的动因、阅读了不少有关社交媒体使用动因的文献,结合访谈内容寻找共同点。
2023年4月25日
买了许久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终于到了,今天读完了前面的导论。印象比较深的一对概念是“给予”与“流露”。给予是指我们有意传达的那一部分信息,而流露则是我们无意间传达出的信息。回想个人经历,只觉得戈夫曼的概括十分精辟。
2023年4月26日
继续阅读《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第一章是“表演”,戈夫曼认为个体面对一组特定观察者所表现的并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都称之为表演。今天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自我披露与社交互动都属于“表演”,这对我的毕业论文有很大启发。
2023年4月27日
毕业论文写到社交媒体摇摆式表演的弊端部分,分析了社交媒体倦怠、媒介沉迷以及刻板印象等部分,快到结尾了。
2023年4月28日
今天读了几篇有关布尔迪厄的访谈文章,对其场域理论以及资本的介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们在社交平台进行摇摆式表演的动因之一便是为了获得社会资本,以此获得群体的持续性资源。
2023年4月29日
毕业论文已写到结尾,开始谈摇摆式表演弊端的应对之策。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可用在这里。另外《对空言说》中彼得斯倡导的肉体的交流也可引用。
2023年4月30日
毕业论文已完成,还差致谢未动笔。继续读戈夫曼。第二章“剧班”。如果一个剧班的总体印象要令人满意,那么剧班演员的每个成员都要求以不同身份出现,以此才能保证“演出”的多样性,社交媒体中同样如此。如微信群聊中,总要有人扮演询问者,有人扮演解答者,不同的角色是维系群聊存在的基础。
2023年5月9日
向导师提交了毕业论文,格式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章节划分不够明确、参考文献排列不够规范等。在小红书与B站等软件上学习良久,终于调整完毕。
2023年5月10日
今天继续阅读《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戈夫曼将区域定义为“任何可以受到可感知边界某种程度限定的地方”,并将区域分为前台区域与后台区域,其中在前台区域,有一部分被称作装置,即固定的符号装备,有些表演者可能会为了装置而表演而非为了观众。一个人在前台区域的表演通常存在一些标准,被分为“礼貌”“体面”。后台区域则会凸显被掩盖的事实,表演者可进行放松,而后台的定位要求其被隐藏,阻止观众的进入。同时,后台困境的出现导致表演者不得不小心翼翼,否则自我形象极易崩塌。
2023年5月11日
今天了解到一个新概念:深度媒介化。这一概念由学者安德里亚斯·赫普所提出,是指媒介化的近一步深化,在这一时期,网络媒介已经对社会系统深度嵌入,个人与社会发展已受到网络媒介的深度影响,脱离其便意味着与社会的脱轨。因此有学者倡导一种全新的媒介素养,即从个体视角出发,深度媒介化时代的媒介素养不应该仅止于将社交媒体当成一种工具而制定相关的行动策略或提升使用这一工具的能力,而应该将其视作人们在媒介渗透的社会环境中所拥有的的能够自主应对日常生活并且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自主权
2023年5月12日
继续阅读戈夫曼,今天读到第四章“不协调的角色”,戈夫曼以某一特定表演作为参照点,并根据功能区划分出三种关键角色:表演者角色、接收表演的角色、既不参加表演也不参与观察的局外人角色,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期望在功能、可获得的信息以及所进入的区域三者间发现他们的相互关系,但由于这三种因素很少会完美无缺,且由于有关表演的另外一些因素会不断出现,因此它们三者之间的简单关系会变得复杂。这些因素由于对表演十分重要,因此被称之为不协调角色。戈夫曼在这里列举了“告密者角色”“托儿”角色“中间人”角色等等,他们都是特殊的角色,不能被简单定义为观众、表演者或局外人。
2023年5月13日
今天毕业论文答辩,起了个大早,但大约等到中午才轮到自己。所幸调查做的比较扎实,被评为优秀论文,但还要二辩,又有几分痛苦。
2024年5月14日
今天周日休息一天,翻看公众号时看到一篇文章,在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好的特稿和纪实报道了。突然想起最喜欢的特稿记者李海鹏之前在东航坠机事件中就《人物》发表的《mu58735》被下架一事发表评论,他说自己宁愿去卖淫也不愿再做记者,随后微博被封。不禁感慨万分,他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特稿记者,很喜欢他的特稿,举重冠军之死、悲情航班、北川地震,每一篇都是经典。但今天的网络环境却让他说出这等极端言论,大抵也是时代的悲哀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17:09
5月15日
今天阅读了彭兰的《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其讲述人们的认知、判断、决策会受制于算法,人的社会位置也会因为算法偏见、歧视,以及其他原因受到禁锢。彭兰在文章里发问,人的认知判断决策是否会受制于算法?人的劳动是否会被算法隐性控制?(福克斯提出数字劳动,认为今天的平台用户实际都是运输工人,是免费替大平台和广告商运输商品意识形态的工人,都是一种数字劳动者。)算法社会对人的监控会强化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对抗算法囚禁?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过“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面对一个无可回避的算法社会,我们只有提高对算法的认识与驾驭能力,才能够成为算法的主宰者,而不是其囚徒。
5月16日
今天阅读了一篇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治理》的文章,其写到自媒体时代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传播呈现出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传播 动力复杂化、传播范围全球化等特点。 治理途径可以从政府、平台、公众等角度展开。第一, 可以及时公开信息,让谣言止于真相,完善新闻发言人 制度以及信息公布平台;第二,可以立即开通各类辟谣平台,遏制谣言传播。如百度的“百度辟谣”以及阿里 巴巴的AI谣言粉碎机等。第三,可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谣言止于智者。当下,互联网技术革命也带来了谣言治理新机遇。一是实现辟谣信息的资源共享,如微博联合公安部上线的全国辟谣平台,二是实现网络谣言的快速识别,如今日头条由人工与机器协同组成的“反谣言系统”,三是实现辟谣信息的精准推送。利用用户画像与算法推荐实现精准辟谣。
5月17日
在阅读有关数字新闻学的文献过程中,有学者总结实践表明,新闻价值的判断不应该也不能够普遍适用于所有新闻媒体的日常实践过程,但在数字新闻时代,基于新闻媒体机构自身不同的历史特点,一套更具灵活性、对话性与可塑性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应该在理论层面发挥先导作用。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中西方均注重新闻的突出性与感官体验,且中国更注重借助算法工具将公共价值纳入新闻价值判断依据,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密不可分。对于经典新闻价值要素而言,时新性重要性均被中西方所解构,有观点认为过度关注时新性反而会导致新闻失实等问题。中国新闻业更注重将是否具备沟通性与共情性纳入新闻价值判断依据。在数字媒体时代,西方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划分更为具体化,中国则更为宏阔且更加注重突出新闻价值促进社会治理的现实效用,尽管中西方在新闻价值的认知上存在矛盾与冲突,但也不妨碍两者相互探讨与学习。其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5月18日
王辰瑶教授将新闻真实定义为,新闻真实是新闻行动者向全社会做出的提供对现实及时、全面、准确叙述的专业承诺。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活动与复杂的职业系统网络使其实现。在此文里,王教授对以往质疑新闻真实的观点做出了驳斥,并指出新闻真实是新闻专业化的内在要求,最初的新闻业并不追求真实,但为了与其他行业区别开来,实现专业化,真实性便被生产出来,逐渐成为了衡量一家媒体是否专业的必要条件。数字新闻时代,数字新闻的再专业化要求真实,但难度更大,不仅要在信息爆炸中找到高质量新闻,还需要专业新闻从业者的参与,仅靠业余行动者无法实现。新闻真实是维系网格化数字新闻业的价值罗盘,它可以驱逐非新闻,还可以确定新闻行动者网络运行中的目标,使新闻行动者之间展开良性合作竞争。
5月19日
今天读了几篇有关舆论监督的文章,长久以来,新闻业界与学界将情感与新闻理性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水火不容。但随着社会化媒体对公民情感话表达的引诱与舆论主体的多元化让新闻媒体不能再逃避情感在新闻生产与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要将其利用到舆论引导中不仅需要在文本建构中使用情感话表达手法,也要引导群众进行理性的情感表达,建立共识,塑造一个有温度的媒体形象。
5月20日
今天刷抖音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人在抖音上发起了反对崇洋媚外的挑战,原因是网上曝出不少黑人欺凌我国女性以及黑人留学生在一些高校享有比国人更好的待遇。这引起大批网民的强烈不满,甚至要求黑人滚出中国。虽然也有部分理性发言,但大多评论都扬言自己是种族歧视。这样极端的民粹主义在网上迅速发酵,引起风波。但官媒一方并未对此作出评论与回应,致使负面舆论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群体性公共事件中,若没有官方出面,这种种族歧视会愈发严重,将不利于我国的国家形象,甚至会被外媒加以利用,破坏我国的国际合作。
5月21日
最近的南宁在抖音上也火了一把,原因是南宁慧泊停车高价的停车费以及乱划线收费的现象,有网友讽刺,在南宁停车路边吃一碗粉,结果粉5块钱停车费要15块。此事一发南宁市委部门或媒体并未发声,这便导致一系列负面言论的衍生。这次事件也反映出舆论监督的问题有地方主义保护严重、异地监督情况泛滥、法律制度不完善,舆论引导问题有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舆论引导难以聚焦,其次传播渠道多元化,导致裂变效应,舆论无法聚集,再者传播内容泛娱乐化,使舆论传播正效应不断分解,最后新媒体用户分众化导致舆论引导难以全面覆盖。解决措施主要有抓住典型事件、进行议程设置,把握好时度效,提高舆论引导力。只有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双重驱动才能使我国的舆论思想得到新发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8 20:54
2023年5月22日
今天阅读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第五章,“角色外的沟通”,在这章里,戈夫曼将角色外沟通分为四种,缺席对待、上演闲谈、剧班共谋以及再合作行为。
缺席对待指人前人后两副面孔,背地贬损更容易共享秘密而形成共同体,因此更为普遍。上演闲谈指不同身份的成员抽离出来讨论一场表演的效果。剧班共谋:秘密暗号系统,通过特定语言接受或传递非明面显露、甚至与表面意思截然相反的信息。再合作的行为:剧班成员彼此的对待方式不同,使社交接触陷入阴郁、带有强制性的状态。这几种沟通形式在生活中均有发现,着实有趣。
2023年5月23日
第六章为印象管理艺术,首先戈夫曼介绍了表演崩溃(表演者所支持的现实受到威胁)的几种主要形式:无意姿态、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闹剧。其后戈夫曼从不同角度出发将应对措施分为保卫表演的措施:防卫性措施(表演者)、保护性措施(观众和局外人)、有关巧妙的巧妙(表演者配合观众)。
防卫性措施要求剧班成员所具备的品性:忠诚(不泄露剧班的秘密)、纪律(表面沉浸、实则清醒分离)和谨慎(对可能发生的意外预先做好准备)。
保护性措施:局外人警告、巧妙地不予注意、忽略疏忽或接受关于其的辩解。
有关巧妙的巧妙:表演者善于接受暗示,或依照误传事实的礼仪行事。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表演崩溃的情况出现,以上几种方式可帮助表演者应对形象崩塌的风险。
2023年5月24日
最近看到《乘风破浪2023》开播后热搜不断,各种古早记忆不断被唤醒,回家的诱惑、极乐净土等标签纷纷登上热门。这一季的姐姐们凸显着新时代的“她力量”。她们展现的真实洒脱、立体的形象弥补了荧屏上长期以来的单一刻板的女性形象,更符合当下更加追求独立平等的女性思潮。姐姐们的穿搭与节目不断突破自我,这种反凝视的倾向更有利于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
2023年5月25日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后真相的理论谱系与现实反思》,作者认为真相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整体,体系中思想的碰撞与活跃维系着真相作为整体而存在的意义。问题关键不在于为人类寻找一种超越性的客观价值,赋予其先天正确的神话意涵,站在权力的角度下这样的倾向总是危险的。更为真诚的路径是,在对话中理解多远、建立规范以及纠正偏误。换言之,人不应该成为被某种假定的“真相”所制约的人而是在解蔽过程中不断开放的人。正因如此,传播过程中需要破除的是一分为二的对立思维,正视后真相语境中真相与价值普遍互构的可能性。
2023年5月26日
长久以来新闻反转被视为一种消极负面的现象,是新闻从业者专业素养低下的表现,但有学者提出一种正向的新闻反转,即动态真实型新闻反转。马克思曾说,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 过程中,在报刊中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马克思 的报刊的有机运动指出报纸不可能一次性事无巨细地 将事件的全部详细经过呈现出来,因为事物完整的呈现 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报刊需要不断报道,每一次 报道都是对事件真相的阶段性部分呈现,而随着事物的 发展,以及不同报刊与记者的通力合作才能揭露事件真 相。而真实动态性新闻反转也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事 实的推进,第二种是认识的深化,错误信息的澄清。因 此真实动态性新闻真实是一种阶段性、 过程性真实,更 是一种综合性真实。
2023年5月27日
最近的国泰航空歧视非英语乘客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相关舆论在网络上迅速扩散。由于此次事件涉及到语言歧视,因此引起情感共振,舆情迅速升温。当然国泰航空的处理非常迅速,表示会于三日内公布处理结果。这才避免舆情进一步发酵。由此可见在此类公共事件中,速度为公关的第一准则。
2023年5月28日
今天休息,受邀参加了一场高中模拟面试,不知会有多少人来咨询新闻专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3:05
2023年5月29日
这周读刘老的《媒体道德哲学》,学到许多哲学知识,康德的认识论是让对象符合知识而不是相反,这不同于我们过去靠自己的直观思维认识世界的形式,这是形而上学哲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受哥白尼的启发产生了这种认识论,对于重思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仅靠自己的感官经验与自然界现象来认说明自然界,这样太过于被动,只有将个人经验与事实升维成理性,才能够进行预测等活动。但这种认识论的缺点在于,先天认识形式限制下的事物对人类的表现已经不在是事物本身。那这种认识还是正确的吗?因此在先天认识形式之外,还应该存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主体。因此康德同时强调理性与经验的重要性。
2023年5月30日
最近一众科学界大佬又联合声明应该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对相关行业发展进行监管。有学者担忧一但人工智能发展到超人工智能阶段,人类将面临灭绝的风险。最糟糕的不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战争,而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AI操纵。由于AI技术的复杂性或尚未真正体验到其带来的可能性我本人属于“乐观派”,总觉得科幻片中AI消灭人类的画面遥遥无期。但上述的新闻让我的看法也有所动摇。
2023年5月31日
建立起统一的媒体道德哲学体系,并在该体系之上产生诸多概念,能够让研究者对照诸多媒体实践,而不用再被动地解释。
诚如康德所言:“没有因为新的体系排斥其他一切体系而贬低旧的体系的贡献;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旧的体系的发现甚或失败的尝试,我们也不会在一个体系中达到整个哲学的真正原则的那种统一性。
想必这也是所有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目的之一吧。突然想起之前看到胡永教授的一篇推文亦是这种看法。技术的发展不能因为其出现的革命性变革就否定旧的技术的作用与贡献。
2023年6月1日
今天看到康德的归责障碍大小的反比律:若自然障碍(感性的障碍)越大,道德上的障碍(义务的障碍)越小。例如记者在报道灾难新闻时,看到需要帮助者,出于感性比如抢头条的诱惑会让他选择拍照而不去救人,这里他的感性占据主导,而此时他的道德障碍会变得很大。
2023年6月2月
真正的媒体道德知识体系是先于媒体实践而存在的,并非是从媒体实践中推演出来的,因为只有先于媒体实践存在,才能避免业者以利害关系将其作为从业原则,只有依循这样的体系才能够使得业者以自然的即超越功利性的方式进行媒体实践。在这样的实践下所生成的媒介产品才能够实现最大传播效果,而非作为谋利或实现生产者某种意图的工具。
媒体道德的形而上学让我对这种哲学观产生了新的看法,以前的教科书将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哲学对立起来,总让我为其贴上不好的标签。但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必是有其历史与现实价值的。
2023年6月3日
媒体业者如何让自己在从事专业实践时将个人的行为准则与普遍的媒体道德法则保持一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者相一致,才能算得上有责任。若没有责任,道德法则才有存在得的意义。这样的责任若根据普遍的道德法则产生并执行,一但具有示范效应,就会成为一项定言令式。但如果这样的责任中夹杂了媒体或个人利益,其行动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其就成为了假言令式。这样的行为虽然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并不能责怪媒体业的个体,但也是道德责任所不容许的。
义务是按照法则进行行动的一种必然性。以命令式的法则以及责任产生的义务要求媒体业者不能出现某些行为。而这样的法则一但与实践相结合,被称作禁制的法则,这一法则不同于命令的法则,其包含允许、不许两种可能以及建立在这些可能之上的责任。这类法则及其责任规定业者的行为既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前者意味着业者在遵守法则时也有发挥创造力的责任。
2023年6月4日
德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可以是其自由选择,也可以是现实压力的施加,这让其坚定自己对道德法则的遵守。而媒体业者所效仿的道德典范具有类似于神的崇高性,这种典范具有示范性,能够让媒体业者在面临诱惑与压力时履行义务。德行要求意志的定力足够坚强。当媒体业者能够坚持媒体道德法则且执行力极强,那么他的德行就越高。但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德行典范似乎只是个梦,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价值,其带来的应然性让无数媒体业者愿意为所钟爱的事业奉献一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1 17:18
2023年6月5日
今天继续读《媒体道德哲学》,在媒体实践中,所有业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大多数人是根据自己的感性目的做判断,因为感性目的是出自于人的动物性本能。但感性目的的多变极有可能让业者的媒体实践与媒体业的法则相悖。因此必须要有与感性目的相反的道德目的来与之制衡。而维护这种道德目的则需要人的自律。当人(包括自身与受众)成为媒体业者的理性目的,那么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不会因为技术迭代而降低。
在Chatgpt、元宇宙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中,从事媒体业的工作者应当建立自己的理性目的,并将人作为理性目的之一,这样才能避免被智能技术所操纵。
2023年6月6日
但一个目的何以成为可能?首先其需要在概念上被建立,当其在理论上得以被论证,那便可以被投入实践,来证明这些目的的可能性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比如新闻的透明性是近年来学界积极探讨的。随着技术发展与迭代,新闻生产的公开透明为学界所提倡,这一概念的建立在理论逻辑层面已经具备了可能性,但其是否可用于实践,还需要业界的持续检验。只有其在实践中获得可能性,其才能够兼具逻辑的可能性与客观实在性。
2023年6月7日
媒体实践中十分重视的“义务型目的”的产生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从目的出发,发现合乎义务的行动准则,或者从准则出发,发现同是义务的目的。虽然人的感性会不断驱使人们根据自己的感性目的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义务,但媒体道德哲学强调的是人作为能够摆脱野蛮超越感性的动物,应该从道德义务出发,寻找与之相符的目的,或直接将这种义务作为自己的执业目的。这种又是义务又是目的的事物是媒体业者能够对媒体业保持热爱保持敬畏的关键。因为他们一旦将自身承担的义务或目的作为自己的目的或义务,就代表其已经将媒体业当做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已经超脱了传统就业观念中的那种雇佣与被雇佣的人关系。
2023年6月8日
康德认为,伦理学中的义务唯有在纯粹理性中才有其根源。但传统的媒体逻辑研究中的反思均是从经验出发,并在其中选择可以使用的准则。这样的义务是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而建立的,并非伦理学中的义务。因为“目的都是自私自利的”。
因此根据各种经验性依据建立起来的义务是不断向变化着的媒体环境妥协的,环境变化,条件也会跟着变化。因此媒体道德哲学强调从义务概念出发并且将这种义务导向成目的,这样的义务型目的就会让业者根据道德原则为自己设立准则,去进行执业活动,这样的执业义务才具有纯粹性。但目前看来这种纯粹的、不以利益为目的的义务在现实中几乎难以存有,其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激励着媒体业者不断追寻。
2023年6月9日
当一种义务能够被导向为实践的目的,那么这种义务就被称为德行义务。德行义务不能完全等同于伦理义务,因为德行义务还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目的,这种义务比伦理义务要求更为具体,可以被看做是伦理义务的落实。如伦理义务要求记者报道新闻必须真实客观,这种形式上的强制并不涉及到目的,但德行义务要求这种真实客观必须要成为记者的目的,并落到实处。德行义务是伦理义务的更高阶形态。因为德行涉及到人在生活中碰到的新事物新问题。这些都可以被当做他的新目的,并且这样的目的需要被义务化,也就成了他的德行义务。比如记者看到新闻现场有人受伤,去救人并不属于记者的职责,但出于个人的德行,他会将救人当做自己此行的目的,进而产生救人的义务。
义务型目的的设立是为了避免业者出现按照自己的感性冲动为自己制定目的的情况出现,只有服从媒体道德法则去行动,才能够避免各种有违媒体准则或法则的现象出现。
2023年6月10日
此外,康德将义务型目的的对象分为自己的圆满性与他人的幸福。因为人在一生中会不断自我完善,因此追求自我的圆满就成为了人们奋斗的目标,如果人将其作为自己的义务型目的,那么人流能够调动自我的行动。虽然自我圆满看似是个无法企及的目标,但这也驱使业者不断提升自己以及坚定目标。媒体业者的圆满性又分为自然方面与道德方面的圆满性,自然方面的圆满指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道德方面的圆满性则要求人将完善道德作为义务性目的,在执业时子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此外,通过向受众不断提供优质资讯,受众在业者的媒体实践中能够获得幸福感。因此这也是业者的目的型义务之一。受众信息消费的幸福又包括其信息消费实用方面的福祉以及受众信息消费道德上的安适。
2023年6月11日
今日休息,看到红辣椒评论发了两篇有关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一女研究生曝光地铁大叔事件的评论,还没有滑到评论区,我便知道这两位作者定会遭到网友的批评。因为这两篇文章完全没有了解清楚事件的始末,并且以旁观者的姿态要求大众不应该网暴或攻击那位女生,且作者将该事件与刘学州、粉红色头发女孩被网爆事件相提并论,这便已经搞错了整个事件的前提。前提是该女子已经查阅大叔手机,大叔并无偷拍,该女子却依然曝光大叔且称其为“猥琐男”,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污蔑难道不该被批评?其又何以与粉红色头发女孩被网暴事件相比?作为新闻学子,其更应该知晓舆论的力量,更会预料到曝光大叔的后果以及自己可能会承担的代价,但其依然义无反顾,这样的行为难道不该被批评?连最基本的新闻伦理道德都不具有,却成了985高校的新传研究生,这不仅是其自降身段,更是令外界对整个新传专业产生了消极的刻板印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5:40
2023年6月12日
继续读《媒体道德哲学》。媒体业者除了对己的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之外,这个群体还应该遵守对他者的义务,这便是执业义务,其中包括两个不同的义务对象:受众与同侪。对他者的义务可以被划分为关爱他者的义务与尊敬的义务。
媒体业者对受众的关爱义务具体包括对受众信息消费的满足、谢意与共情。媒体业者有义务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向受众提供高质量信息可以被视为向受众施惠。这种施惠不同于报纸订阅打折,而是让受众感受到媒体内容中业者的善意,这便是康德说的“以他人的幸福(顺遂)为乐”。这种施惠与善意应该是媒体行业的全部业者普遍遵守的一项准则,并且其中不应该夹杂着个人的感性欲求,一但这样便是违背了施惠的公益性准则。这种关爱受众义务应该是一种分内的义务,即不能够存有直接的回报诉求。
2023年6月13日
对受众的谢意是指媒体业者应该由于自己与受众与业者纯然的执业关系,就应该对受众表示谢意。这不同于传统语境中的感恩,两者间不存在因果联系(不因为受众购买报纸而业者获得奖金所以业者对受众心存谢意)。这种谢意应该是没有有形后果的纯然由衷的谢意。
心存谢意应该被“特别地视为神圣的义务”,从而达到对媒体业者的强制。当这种谢意被表达,受众就获得了与媒体事业相当的崇高地位。
这种谢意该如何表达?作者认为存在广度与强度的准则。首先谢意上的广度要求媒体业者将谢意表达的范围追溯到那些过去、当下与将来的消费过媒体信息的受众。强度准则则要求业者优先向当代受众表达谢意,尤其是向媒体业者供职机构的直接受众(报纸订阅者等)表达谢意。
此外媒体业者还应该与受众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这种义务不同于前两种,与受众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
首先两者应该同甘共苦,即康德所言的“道德上的同感心”。这要求业者在信息生产与传播时预感到这些内容在受众内心产生的情感变化。这种共感心使得传受双方的情感依据各自的意志自由交互,而非单方对另一方情感的调控。如何评判传受双方同甘共苦?这要通过受众对媒体信息的消费后产生的情感是自由还是不自由的来评判。如果在接受信息后受众的情感保持着意志上的独立性,便说明业者并未操控受众的情感。
2023年6月14日
媒体业者对受众的尊敬义务包括对受众的谦和、公允与欣赏。谦和表现在社交媒体时代媒体业者与受众直接接触可能性增大,业者不应该有傲慢的表现。首先业者应该要节制自爱,即不能够因为他者比自己优秀而出于维护自己尊严的目的否定他人,这样的自爱属于人性中的恶。同时也会使自己心灵封闭,变得自负。因此媒体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业者有节制的自爱的基础之上。
此外,媒体业者应该避免傲慢。傲慢不同于自负,后者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高贵感,而傲慢则是精神上过分的占有欲,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媒体业者对受众的公允首先要求其尊重受众的名誉。社交媒体时代各个受众被根据其数据冠以画像与标签,这显然是对受众的刻板印象,当然这样的印象也与媒体业的报道不够客观有关。只有根据理性与客观事实去刻画受众报道事实,才能真正尊重受众的名誉。
其次媒体业者应该尊重受众的人格尊严。这要求其不得使用侮辱性的词汇,不得歧视任何人。
媒体业者对受众的欣赏要求媒体业者首先应该珍视受众,尤其是在面对面受众时,应该尊重受众的人格,在面对攻击时作出有尊严的和严肃的防卫。
2023年6月15日
媒体业者应该避免漠视受众。对受众的尊重作为一项消极义务时,业者不应该在心里漠视受众。作为一项积极义务时,应该在尊重与关爱受众后以更好的标准主动服务受众。
媒体业者对同行的尊重义务包括同一机构内部的同事之间的同行、同一类型媒体介质之间的同行以及不同媒体介质的同行之间的尊重。同事之间应该保持友谊,他们基于相同的价值观进行合作,并为彼此的福乐以及受众信息消费的福乐考虑,这是伦理义务的同事友谊,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友谊。但同时,这种同事间的友谊也存在诸多困难,如双方都有欠缺,合作并不理想等;另外媒体环境的不理想也会导致业者间的友谊面临考验。
媒体同行间也应该遵守道德友谊,因为即使媒体业者供职于不同的机构但他们所面临的受众是相同的,因此需要保持友谊,这种友谊由于没有同事间的利益竞争,会比同事间的友谊更为纯粹。这种同行间的友谊核心是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当同行间的道德友谊能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他们的深入合作交流将推动媒体业的发展。
此外媒体同道间也应该互相尊重,如机构媒体或个人媒体应该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性,不同种属的媒体业者可以向对方提出专业实践方面的建议,如媒体业界与媒体学界等。
2023年6月16日
媒体道德哲学除了要通过思辨提供纯粹的理论知识,此外还应该指向媒体实践。媒体道德哲学哲学的实践论包括媒体理论实践、技术实践以及实践范导的伦理性。
媒体理论实践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创新与理论实践的伦理性,其实践的前提是尊重生产实践。因为理论实践是对专业实践的事实进行抽象或者综合而产生的某种程式。
知性范畴与感性直观的中介被康德称为图型,这种图型是理论实践业者通过想象力对时间的先验规定,其有效性需要生产实践者进行检验。因此理论实践者需要运用自己的知性与理性,将感性事实所指的对象进行推测演绎,提炼出超越感性对象的普遍性概念。
媒体理论实践也应该具有合目的性,当今的媒体理论实践存在理论知识与经验事实不同类的现象,前者是缺乏逻辑的想象之物,而后者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媒体理论实践必须超越生产实践,这样才具有统摄感性的力量。因此媒体理论实践业者的职责在于感知媒体实践的经验对象,并利用理性构建出超越生产实践的理想化专业理念,使之超越时空指导生产实践。
媒体理论实践的业者应该具备规定性的与反思性的判断力,前者可以将媒体生产实践归摄于其之下,后者则是使业者有能力对生产实践的形式做出评价。媒体理论实践的业者两项职责为从事媒体理论生产与阐释、对理论实践的对象进行伦理审查。审查包括对实践前期(理论实践动机、构想等)进行审查与实践后期(结果)进行审查。
2023年6月17日
媒体理论实践的第一层次是揭示媒体实践中普遍的法则,这种揭示应该遵循理性的逻辑思维,尊重媒体生产实践。当这些法则被生产出来就应该进行实践检验,因此反思判断力必不可少。
媒体理念应该遵循媒体理论的道德法则,这符合媒体业者的直觉判断与理性判断。通过对媒体理论实践的伦理审查可以使其避免缺乏伦理性的媒体理论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同样地,媒体生产实践也应该遵循媒体业发展的规律,掌握媒体业作为必要条件的理论知识与作为选择条件的理论知识。前者是媒体业者必须遵循的义务。而后者媒体生产实践的选择条件包括德行义务与媒体实践创新。
之所以选择条件包括德行义务是因为媒体机构是道德机构,应该要赢得受众尊重,业者需要陶冶自己的德行。此外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概念。虽然这两个是媒体业的积极义务但在媒体道德哲学中,这也能被视作媒体道德实践的必要条件。
在专业实践中媒体业者会有各种执业习惯,指导其的经验知识来自于个人与群体的经验,这并非纯粹的理性知识,因为经验世界中不可能产生普遍必然的理性知识,但它们在专业实践中具有理论价值。但这些知识由于并不完善比如本身包含实用目的可能面临伦理风险。对此需要进行伦理审查,但这种审查看似是对专业生产实践的审查实际是对专业理论知识及其运用的审查。这种审查不应该只是简单纠正业者执业行为的偏颇,还应该对照其行为与概念规定的吻合度。
另外,媒体道德哲学需要对媒体理念及其指导产生的实践效果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这种评价需要质疑与批评。这种评价包括自评与他评,并且要求评价者使用纯粹理性进行评价,但由于各种利益的掺杂导致其无法客观中立。首先媒体实践评价需要尊重实效,评价者应使用自由意志,尊重业者的独立人格,尊重实践的自主性与真实性。
评价媒体实践需要理论造诣、认识媒体规律、了解特定的媒体实践背景,以避免感性评价误导公众。
2023年6月18日
媒体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媒体技术的研发也应该具有伦理性,首先媒体技术研发应该尊重媒体规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秩序里,技术一直被当做工具,但随着信息革命及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因此技术研发必须考虑人的主体性地位。媒体技术的研发应该要从媒体生产实践中汲取经验,考虑生产实践者的需求,并按照这样的需求去设计开发新产品,并将其引入传媒教育机构。如果科技公司盲目研发新产品,便会破坏媒体规律。理想的技术研发应该是由大型媒体机构设置前沿技术研发部门,避免造成技术研发的盲目性。
人的自由必然与自然相统一,技术研发者的自由需要将科学技术与媒体实践相连结。一方面要发挥个人自由意志,并依据其形成研发新技术的理念,另一方面理念与产品必须坚持技术向善的原则。此外技术研发者也应该对媒体业者的诉求按照向善原则进行审查,以避免各种损人利己的情况发生。在新技术应用之前,技术公司应该运用理性预先评估技术的副作用。此外技术公司也应该对研发者的自我利益进行审查。
在技术应用阶段,对技术的伦理审查首先要考虑其应用是否符合道德法则,是否尊重各个领域的人。媒体技术应用的伦理审查还应该考虑技术应用的伦理性,某个领域技术的进步与专业实践所需的全部技术发展水平是否同步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如果技术在专业实践中不平等,那么就可能产生史安斌提出的技术追逐综合征,产生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道德平等主义强调的是技术应该致力于提升媒体内容品质,而非单单吸引受众的手段。
媒体技术评价在今天不再由专业机构与人士所垄断,评价主体更多元化。但无论评价主体是谁,都应该尊重事实。康德认为判断力可以统一自然与自由,技术产品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差距也应该由技术产品的使用者运用判断力来弥合。媒体业者在技术方面的判断力需要具备对技术理念、技术原理和技术应用与专业实践相统一的审美能力。对技术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业者弥合技术与实际应用的鸿沟。
对技术使用中的评价,实际上是调整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与道德情感的关系,对技术使用的正确评价能够培养媒体业者的技术态度。
媒体实践需要代际范导,有经验的业者指导缺乏经验的业者,不仅是传授技能经验,更是传授道德法则。这能避免执业教训在下一代业者身上重演。康德认为只能在专业实践中形成的媒体伦理知识只能通过讲授或者诘问的方式获得,前者是有知识者向他人进行讲授,后者则是年轻的业者与有经验的业者之间来回追问。执业行为只能是示范或引导的,其中有经验有德行的业者就是媒体伦理思想的助产士。
这种范导尤其应该重视道德原则的范导,因为媒体作为道德机构还承担向人们传播道德观念的责任。媒体间也存在着理性实践(按照道德法则进行的实践)的范导,否则新生媒体的业者可能面临无所适从的窘态。
媒体机构对非媒体机构也应该存在实践范导,社会与人与媒体业一直存在着互构关系,麦克卢汉的媒体生态环境概念忽视了道德环境,这一环境的缺乏导致媒体生态无法进入理想状态。因此媒体机构应该范导非媒体机构,首先应该对其有足够的尊重。对非专业媒体以及业者的实践理性的范导应该是使其意识到道德法则的至高无上,从而真正敬重法则。简单模仿学习某个专业媒体的职业习惯是不行的,因为习惯只是无任何准则可言的持久爱好,这种习惯不过是感官方式的机械作用,而非思维方式的原则。(康德)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1:36
2023年6月19日
今天阅读了国际新闻界的一篇《用户正在逃离社交媒体?——基于感知价值的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社交媒体是主流的信息媒介,但是近年来用户对其产生倦怠心理。已有研究将倦怠原因归结为信息量过大(感知过载),这篇文章认为除了“量”的原因之外,还应存在“质”的原因,故提出感知价值这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因受到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两个方面的感知价值因素影响而产生倦怠。认知成本对用户倦怠心理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时间成本、功能价值、信息质量和社会价值。认知成本和信息质量是本研究发现的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新维度,前者表明中国用户花费较多时间精力猜测解读他人发布的信息并深以为苦,反映出高语境文化的特征;后者说明当前中国的社交媒体信息环境亟待改善,需要提高信息可信度。对于第一点认知成本我深有体会,由于互联网信息量的极速增大,导致无用信息的冗余情况也愈演愈甚,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变得愈发艰难,因此有时我也会选择摆脱社交媒体,而在图书馆或电子档案库进行资料的寻找。
2023年6月20日
今天阅读了常江教授等人的《审美茧房:数字时代的大众品位与社会区隔》,文章介绍,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传统审美实践赖以维系的媒介间性,通过不断挤压“反思”和“协商”在审美实践体系中的存在空间,消弭了文化公共性在审美实践中得以形成所必需的批判性距离,进而全面导致了大众品位的私人化,制造了“审美茧房”。这种审美茧房形成了社会区隔,并且导致了具有公共性的大众审美无法形成,这不利于社会的团结化与公共化。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而无法与他人达成共识,那边可能形成网络骂战、网络暴力等消极现象。为应对这种现象,那只能疏而不能堵,应该容忍各种小型趣缘群体的存在,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2023年6月21日
今天阅读了《媒介共享:人民性实现的新形态》,其中介绍了人民性在网络社会的新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概念。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人民性实现的新的现实条件,使得全体人民能够以主体身份广泛参与到社会信息交互的全过程,这一革命性的进步是通过媒介共享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它使得人民群众在社会信息交互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具备了更为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无论是在信息公开层面、传播关系层面还是媒介功能层面,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让人民群众实现多方位需求。
2023年6月22日
今日阅读了《“算法冒犯我”:用户与算法的情感实践及其自主性》,文章将算法视为可交互的传播主体,有助于挖掘更深层次的算法与人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8名算法推荐类应用程序用户的深度访谈,文章发现算法与用户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实践,本文将其称为“算法冒犯”。而用户自主性则是用户应对算法冒犯的主要机制,表现在温和抵抗、自我调适、算法素养三个方面。将算法作为一个传播主体实际上作者已经改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框架,这对于我们反思技术对人类行为逻辑以及社会发展秩序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改变技术对人类的异化,只能依靠人的自主性,再次成为算法的掌控者。
2023年6月23日
传播学教授邓建国认为,所谓“对话”就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坦诚和舒缓的交流。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对话”,参与者总想着掩藏自我,树立人设,问者不在意答,答者非所问,所以“对话”质量就很低,就让听者觉得很无趣,马上“换台”。
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超注意力时代,由于大量信息的出现导致用户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便会愈发失去耐心,导致媒体倦怠的出现。这种倦怠很容易产生延续,延续到现实世界里。人们的社交欲望也因此降低,难以对一个人真正地保持兴趣,只在意自己人设的树立。人人都活在自己塑造的虚假世界里,这样的快乐也只是虚假的快乐。
2023年6月24日
在信息爆炸,表达混乱的时代,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无比重要,它能让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身心健康和事业顺利乃至成功(虽非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关键问题在于,个人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从何处获得?今天的新闻传播专业是否是培养这一素养的唯一途径?是否需要一个专业来培养这一素养?
显然通过一个专业来培养一种素养是个天大的笑话,因为用专业培养一种素养实际上与大多数人认同的功利主义相悖,素养能吃饭吗?能领到工资吗?显然不能,但长远来看,这一素养也是人们成功的必要因素。反之,所有人要培养媒介素养是只能读研究生吗?那在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难道都需要去读研究生吗?显然不是。
2023年6月25日
今天看到张雪峰在微博上“卖惨”,称因为压力过大被强制住院。突然想起来邹振东教授提出的弱传播理论,张雪峰虽然不是理论家,却掌握了这一理论的精髓。觉得有几分滑稽可笑。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2 20:02
2023年6月26日
今天阅读了青年记者发布的一篇名为《人工智能的新闻传播实践及反思》,文中写道,就技术本身而言,目前人工智能赖以发展的数据、算法和算力均存在一定限制和缺陷;社会层面,智能技术与传播实践的深度嵌入则容易导致“流量至上”价值准则变化、信息闭环加速社会共识消弭,以及愈加泛化的歧视偏见;而对于用户来说,其隐私权、数据所有权以及自主选择权均存在被侵犯的风险。只有技术、社会和用户“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善用。还记得之前阅读的几篇文章在讨论人与技术的关系是都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这是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后人类作出的反思。这篇文章里还引入了社会这一维度,社会作为第三方有必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可积累为日后写作的材料。
2023年6月27日
今天阅读了常江教授的一篇《作为故事的新闻:观念、实践与数字化》,他从舒德森提出的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探讨在熟悉新闻学时代我们应该生产何种形式的新闻。文章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讲故事是信息和价值传递的一般性实践;新闻生产的基本目标是与受众(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新闻业应当致力于形成一种介入性的专业文化。通过对“新新闻主义”与“非虚构”潮流的回顾,文章进一步阐述故事化在其作为另类新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新闻业应对行业危机的变革性力量的历史逻辑,进而提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故事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趋势。
但新闻故事化很容易诱惑生产者产生虚构与歪曲事实的倾向,这一点应该规避。
2023年6月28日
2023年6月29日
这两天毕业典礼,与同学师长合影聚餐,暂时停下学习。
2023年6月30日
回家,在火车上阅读了《拟人化趋势下的虚拟主播实践与人机情感交互》,文中介绍在拟人化程度上,虚拟主播呈现出拟物、拟人、拟真三个不同的发展维度,而拟人化的设计使其普遍与人类产生更加积极的互动。受众通过人机协同建立起新型的情感关系,迁移、准社会交往、认同和崇拜四种情感类型并存在于人类与虚拟主播的交互之中。但拟人化对人机情感交互的影响并不是恒定而线性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拟人化设计对信任关系的建构有更大的影响,而社交、友谊和亲密关系类型的人机交互并不必然受到拟人化的影响。且随着人工智能拟真程度的不断提升,虚拟传播主体及其高精度仿造技术的应用也给网络平台带来新的伦理风险与治理挑战。
发觉在抖音上出现了许多AI主播,其真假难辨,24小时不间断直播,评论区有不少网友与其互动,其中有不少带有敏感词汇的言论。这些人已经将对真人的情感转嫁到了ai身上。
2023年7月1日
火车晚点,只能蹲在候车厅里,手机电量就快见底。
2023年7月2日
到家。刷到一条微博:如果你强烈地赞成一个立场,就应该能认真花些时间用一段逻辑清晰地文字阐明你的立场,哪怕用足微博的140字。如果这点时间和脑力你都不愿意花,而仅仅是诉诸强烈的情绪和辱骂,你如何让人相信你能多么坚持你的立场?
可多熟人只愿意逞口舌之快,他们没有清晰的逻辑以及令人信服的说辞,只为满足一吐为快的表达欲。这是互联网的大多数,毕竟感性才是推动人们表达的主要因素。何为对何为错,没有统一的标准,他们就是标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26
2023年7月3日
今天阅读了《“新闻人”:数字新闻生产的主体泛化与文化重构》一文,文章介绍全球新闻业的数字化导致了新闻生产主体的泛化,进而推动了整个新闻专业文化的持续演变,以“新闻人”为观念起点,传统新闻生产体系得以重构,不断确立多模态、分布式、介入性的新规则,探索构建以公共性与透明度为核心标准的新伦理体系,并在人际关系与意义流通两个交叠的维度上形成高度网络化的新生态。后工业时代,新闻人已经不再是某种清晰的职业身份,换言之,新闻人可以是“任何人”,也即新闻人不再有一个确凿无疑的指称对象,“去职业化”之后的“新闻人”会不会、或是否有必要进行“再职业化”?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2023年7月4日
今天阅读了《“情”从何起: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现象学反思》,文章介绍情感不仅是数字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当代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事件”和转捩点,对于审视当下媒介环境变迁与新闻实践变革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本文将以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集中讨论新闻传播思想史中的情感问题,以反思现代新闻实践中情感要素何以被遮蔽,又因何隐而复显;厘清数字媒介技术可供性与当代社会情感实践现状、情感结构变迁以及情感模式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情感因素在新闻实践中隐而复现,这客观上反应了受众对这一因素的需求,归根结底与智能化的新闻生产环境脱不开关系。
2023年7月5日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应用成为互联网空间新生态,开放域多轮对话与生成式技术的突破带来传播研 究的新变化。2023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国际新闻界》协办的“ChatGPT启示会”在京成功 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京师大厦,围绕“大语言模型下信息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问题” “大语言模型下伦理法规领域的问题”“大语言模型下 文化领域的问题”三个议题展开了历时1天的精彩研讨。 最终,会议基于平等交流的学术研讨原则,聚焦大语言 模型时代的新变化提出了66个传播学研究新问题。 讨论结果发表于《国际新闻界》 议题一: 大语言模型时代传播学研究新问题讨论 议题二:大语言模型下伦理法规领域的问题 议题三:大语言模型下文化领域的问题,该会议可积累下来。
2023年7月6日
阅读刘海龙的《新常人统治的来临:ChatGPT与传播研究新常人统治的来临:ChatGPT与传播研究》对于传播研究而言,我们如何认识 ChatGPT 这一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事物,它会对传播的境 况与人的境况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这是首先需要讨论的传播哲学问题。本文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的角度, 将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定义为“新常人”,它们代表着一种知识渊博的认知平庸者。这样一 种新的存在者里然绝对服从人类,但是在实践中却将成 为凝视人类的他者。ChatGPT 的问答逻辑及其知识生产 方式也促使传播专业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教学理念及内 容,从技术传授转向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应对来 自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
2023年7月7日
阅读了彭兰的一篇有关aigc的文章《AIGC与智能时代的新生存特征》,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写人的生存。从AIGC 领域 的技术发展走向中,我们至少可以预见以下几种可能的 新生存特征:人机交流的技术障碍不断扫清,人机交流 将在人们未来生存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AIGC 技 术推动的艺术创作会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化 生存”成为普通人的新常态;AIGC 与其他技术的交互作 用下,虚构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将融为一体,真实的自 我与化身的自我相互纠缠,真实的人与虚拟的人相互为 伴。这些改变还并非终点,而可能只是起点。
2023年7月8日
今天了解到一个新概念,游客凝视,又称旅游凝视,它是英国社会学家厄里 (John Urry)在《游客的凝视》中所提出的概念,指的 是早期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聚精会神审视的观看方式。 不过,随着视觉技术的发展,旅行摄影成为了游客凝视 自然或人文风景区的有形化与具体化实践。他们通过将 风景转化成相片,而使旅游的瞬时体验成为了永恒的收藏。
2023年7月9日
妥协社会,这一概念来自韩裔德籍哲学家韩炳哲的著作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书中的妥协社会指的是,中庸和妥协在整个社会中大行其道,人们会本能地逃避冲 突、痛苦,走向“肯定型”的社会,但是这种妥协指向 了“今日之痛”,人们并非是真正与痛苦和解,而是在 逃避痛苦。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10:41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
阅读论文《人工智能的新闻传播实践及反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领域深度融合,新闻机构在新闻内容采集、生产和分发等环节都逐步实现了智能化再造,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就技术本身而言,目前人工智能赖以发展的数据、算法和算力均存在一定限制和缺陷;社会层面,智能技术与传播实践的深度嵌入则容易导致“流量至上”价值准则变化、信息闭环加速社会共识消弭,以及愈加泛化的歧视偏见;而对于用户来说,其隐私权、数据所有权以及自主选择权均存在被侵犯的风险。只有技术、社会和用户“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善用。首先,在技术层面需要做的应该是推进“可理解的算法说明”,制定行业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实现积极的行业自律。其次,仅从行业自身出发规避算法风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从社会层面减轻智能传播中可能受到的政治和商业控制。最后,要想实现对智能技术更加广泛的监管和善用,用户的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必须被重视。
2023年9月2日星期六
阅读《以品质对抗流量:在平台时代重顾新闻价值》,文章在媒体业经历重大变革之际反思“流量至上”的平台商业逻辑通过操纵时间和可见性的方式对传统新闻价值体系的破坏,探讨建立一种基于人本主义和文化公共性的新闻价值体系的观念路径。提出以“品质至上”取代“流量至上”重新组织数字时代的新闻价值体系,并认为唯此才能同时实现对健康新闻生态的追求和对新闻业历史合法性的确认。本文提出,新闻价值的本质是维护新闻业追求真理和真相的正当性的伦理话语,其最终目标在于对各种旨在异化新闻工作的结构性因素进行审视和遏制。正如娜塔莉亚·鲁达科娃(Natalia Roudakova)所指出的,新闻永远是与寻求真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价值就是不断寻求真相(truth-seeking)和讲述真相(truth-teling)的道德立场,因此新闻价值本身就是维护“寻求真理”的正当性的伦理话语。
2023年9月3日星期日
阅读《消遣型新闻的新闻价值与底层逻辑》,文章指出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媒介生态的演化新闻出现了若干重大变化,消遣性新闻就是代表之一。这种新闻流行的底层逻辑大致如下:受众变为用户;算法推荐盛行;流量与利润推动;易于制作、避重就轻等。这种新闻虽具有价值但不得毫无节制,这需要媒体自律以及政府管理以及媒介素养等多方面推动。
2023年9月4日星期一
第一堂课是《中外新闻传播史》,齐辉老师主讲,他是个十分能唠的东北人,他反对将新闻传播的历史叙事框架延展到无限大,而是主张在可见可知与可感的史料中进行研究。
2023年9月5日星期二
今天和导师开组会,老师建议我们列下各自在研究生阶段需要阅读的经典书单。平时读书时我喜欢看一些文学小说与科普类书籍,各学科的经典读的并不多,希望能借这次机会积累到一些新知识。
2023年9月6日星期三
今天阅读《蜜蜂的寓言》,对曼德维尔有了大致了解。
贝尔纳德·孟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出生于1670年,荷兰作家、医生和经济学家,1705年,发表《怨声载道的蜂房,或骗子变成君子》,孟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和《关于宗教、教会和天然的福利的畅想》都成为风行于欧洲的著作。1733年去世。
观点一、奢侈并非坏事,被凯恩斯接受,他明确而大胆地提倡追求个人私利,并较早地解释了分工的好处,提倡自由放任。
观点二、分工的好处:是增进财富最有效的办法;他还谈到国际分工。
观点三、提倡自由放任,这一思想被斯密接受
哲学观念: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他们能联合起来,完全是由于个人的需求和对这种需求的意识。只有让别人从为自己提供的服务中得到利益和好处,才能使别人为自己的服务和帮助更加自觉自愿和持续下去。他认为,正是个人劣行才成为各种贸易和职业的牢固基础,生命和支持者,才是各种技艺和科学的真正起源,一旦劣行停止,社会就会遭殃。
“在一切文明社会里,人们从摇篮中便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虚伪,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承认自己从公众的灾难中获得了利益,甚至无人敢承认从他人的损失中获得了好处。”就像殡仪馆的老板希望去世的人多一点,但他从来不敢公开袒露心声,因为这样便会被人骂作黑心老板,甚至招致人身之祸。尽管人人都知道他以此谋生。曼德维尔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皆出于私利,就像人们创办孤儿院与慈善机构并非为了慈善,而是因为同情,同情便会溯及到人的自恋心理,他们指望从中获得社会声望与赞誉。人人皆有恶德,曼德维尔主张对其进行“正义的修剪约束”,以此维护社会秩序,造福社会。休谟也说道,人们无法用美德去取代恶德,只能用一种恶德去医治另外一种恶德,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选择对社会危害最小的恶德,即两害相权取其轻。
“各种卑劣的成分组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
曼德维尔悖论:在曼德维尔看来,如果从道德的角度看,受自利驱策的商业社会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为基础而建立起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纯粹是一种“浪漫的奇想”。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此,曼德维尔这一观点———“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便成了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实践中无法挣脱的噩梦。
那种过于膨胀的自利心和个人利益至上的“经济人”取向已经给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带来了种种恶果。人要真正成为目的,人类社会要有更美好的未来,必须正确理解和对待“私恶即公利”观,必须使人的自私心处于一个适当的限度之内,这样才能确保公正有序的社会制度得到普遍遵守。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在书上做序:时间摧毁了人们基于现实的妄念,证实了基于现实的判断。康德的“绝对律令”的“行为准则”固然高尚,但却忽视了人性的现实,因此只能是曼德维尔所说的“白兰地”,即凝结人类所有高尚品德的精华,但所有自私、粗鄙、卑劣的现实的基因都被排斥在外了。】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继续阅读《蜜蜂的寓言》。
“使人变为社会性动物的,并非人的追求合作、善良天性、怜悯以及友善,并不在于人们追求造就能令人愉悦的外表的其他优点;相反,人的那些最卑劣、最可憎品质,才恰恰是最不可或缺的造诣。”
“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松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无辜,此二者不可兼得。”【想到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寓言,善与恶、真与假、利与义,一切矛盾体的两方面似乎皆无法调和,就像白天与黑夜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但对于将然有序的生活与美德为何也无法同时兼得呢,社会主义最终形态便是这样一个人人向往、且个人素质极高的理想国,难道终究无法实现吗?】
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倘若人类能够医治其出于天生邪恶所犯下的错误,那么,人类便不再能够生存于如此庞大、有效而文雅的社会中,因为他们已经处于一些自创始以来就繁荣起来的联邦政体即君主政体的统治之下了。”【若所有恶德自人类诞生起便未存在,那么便不会出现法庭、军队,人类社会将是一片欣欣向荣,“欣欣向荣”也不大对,因为既然不存在混乱,又哪来的美好一词呢。因此脱离历史语境再谈论美好混乱便不具有任何意义。】
“通过阅读我这些见解,人们将学会反躬自问,审视自己的良心,将会为自己总是抱怨多少属于他们自身的罪过而感到脸红。”【本书的意义所在,在当今这个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反思自己似乎成为一种羞耻,因为这意味他人已预设你的不足之处,因此部分人只得含糊其辞,甚至以一些看似不足实则夸耀自己的语词“反思”自我】
2023年9月9日
阅读从《技术实践到想象实践:微信聊天中的“媒介非使用”研究》,在赛博化生存的今天,媒介连接既带来便利也带来压力,人与媒介的关系亦非纯粹的“使用”或“不使用”,而是充满着介于二者中间状态的“媒介非使用”。媒介非使用,强调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态度与行为的对立,而非统一,强调人对媒介逻辑的态度不是简单的接受或拒斥,而是改造。微信聊天中的媒介非使用实践,呈现出技术实践与想象实践两个面向:前者表现为编辑可见、身体重构、时空脱嵌,后者则以反向示意、慎言取向、坍塌补救为主要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与媒介与密不可分,即使会产生社交倦怠,但由于工作与学习等方面的需求他不得不去使用社交媒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他会变得敷衍,如使用非语言符号来应对回复。
2023年9月10日
今天看到国外报道,不少媒体禁止将本媒体报道用于ai开发。不难猜想媒体会发出这一禁令,ai在使用这些新闻资料时也是对新闻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期间是否会歪曲新闻事实或断章取义我们不得而知,但若这些被歪曲化的新闻传播到用户手中,不难想象作为消息源的媒体会遭受哪些污名。再者,新闻机构同时也是营利机构,其在报道新闻中会付出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其时效性注定其价值的保鲜期不会太长,时效性已过的新闻被留存于网络之中,若某ai公司可随意使用并用其创造利润,不少媒体自然是不愿意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17:18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一、序言
“使人变为社会性动物的,并非人的追求合作、善良天性、怜悯以及友善,并不在于人们追求造就能令人愉悦的外表的其他优点;相反,人的那些最卑劣、最可憎品质,才恰恰是最不可或缺的造诣。”
“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松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无辜,此二者不可兼得。”【想到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寓言,善与恶、真与假、利与义,一切矛盾体的两方面似乎皆无法调和,就像白天与黑夜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但对于将然有序的生活与美德为何也无法同时兼得呢,社会主义最终形态便是这样一个人人向往、且个人素质极高的理想国,难道终究无法实现吗?】
“倘若人类能够医治其出于天生邪恶所犯下的错误,那么,人类便不再能够生存于如此庞大、有效而文雅的社会中,因为他们已经处于一些自创始以来就繁荣起来的联邦政体即君主政体的统治之下了。”【若所有恶德自人类诞生起便未存在,那么便不会出现法庭、军队,人类社会将是一片欣欣向荣,“欣欣向荣”也不大对,因为既然不存在混乱,又哪来的美好一词呢。因此脱离历史语境再谈论美好混乱便不具有任何意义。】
“通过阅读我这些见解,人们将学会反躬自问,审视自己的良心,将会为自己总是抱怨多少属于他们自身的罪过而感到脸红。”【本书的意义所在,在当今这个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反思自己似乎成为一种羞耻,因为这意味他人已预设你的不足之处,因此部分人只得含糊其辞,甚至以一些看似不足实则夸耀自己的语词“反思”自我】
“对心存偏见者,最佳的道歉亦不奏效。”【后真相时代的网民总以为手握进入世界的入口便可质疑一切,但思维的局限性却无法通过摄入一些电子快餐而改变,反而会令他们变得更加喋喋不休,粉红色头发女孩、打赏外卖小哥被网暴跳楼的女子、刘学州,都是血淋淋的先例。】
2023年9月12日星期二
作者以伦敦繁荣的街道作比喻:即人们走在伦敦街道上,自然希望其能够变得干净整洁一些,但若考虑到这种干净整洁必须要以他们殚精竭虑、思考如何清理垃圾、消除污染为代价时,他们便不会再希望大街变得干净了,因为这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精力与物力,还需要以牺牲街道的部分繁华为代价。肮脏的街道对于繁华的城市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人们也不会对清洁工心存偏见,正是这一群体持续地打扫着街道才得以让人们不会以牺牲城市的繁华为代价来让街道变得更为整洁。这便像信息时代的自媒体,虽然不少审稿子傲者对其弃之如敝履,但自媒体却的确传达着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虽然有所夸大与歪曲,但这至少不需要浏览者亲自动身前往世界各地查探消息,部分自媒体的确“手脚不干净”,但若想完全消灭他们也不够现实,这看似极为矛盾,但世界本是这样。
《抱怨的蜜蜂,或骗子变成老实人》这首长诗并不难理解,作者以精妙的比喻描述一个原本繁荣的蜜蜂王国中存在着多少自私贪婪的基因,这些基因虽上不得台面,但却维持着这个国家的兴旺,但蜜蜂们仍对其嗤之以鼻,并开始向上帝祈祷,以诚实、正直等优良的品质代替所有低劣的品性。于是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兴旺便不再存在了,因为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蜜蜂不会再渴求更高的利益,只需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即可,国家的科技亦会停滞不前,军队的数量也逐渐削减,它们为国家的荣誉反抗外敌,全军覆没亦会感到光荣,因为这恰恰证实了它们对国家的忠诚。但试想它们若不会欺骗、不会出谋划策,那又如何与狡诈的敌军作战?以肉身作战这种原始的方式去守卫国家固然勇气可嘉,但是在蠢得可怜。因此作者才会在寓意里提到:只要经过正义的约束修剪,恶德亦会带来益处;一个国家必定不可缺少恶德,如同饥渴必定会使人去吃去喝。
第一卷:道德美德探源
“蒙昧的动物仅仅热衷于愉悦自己,因而自然会遵从自身的天然性向,并不考虑其愉悦带来他人的利与害。因此处于自然野生状态下的生灵,最适合大量聚集在一起,平静地生活,最不需要知解力,其必须满足的欲望则更少。所以,倘若没有政府的辖制,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比人类更缺少长期达成群体一致的能力。”【这里作者将动物与人相比较,指出人之所以能达成一致并建立文明社会,多是由于政府的管理,因为政府会限制人们的种种贪婪与私欲望,并苦心劝告他们这样做会比他们放纵私欲获得更多好处。但要做到这点又何其困难,每个人的天然性向与后天形成的性向均有所不同,他们固然可能会为了一些好处听从政府的劝告暂时克服自己的性向,但一旦他们寻找到能够代替这些好处的替代品,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释放天性。由此可联想到最近的各种网暴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囿于法律可能会彬彬有礼,对于意见不同者也会在不超出道德与法律尺度的范围内反驳,尽管这可能会压抑他们心中的种种怒火。但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网络的匿名性与网络法律的缺失让人人变得凶残易怒,对于意见相反者或不符个人认知者他们便会采用一切网络手段征讨对方,不让对方付出代价便不会罢休,从中发泄获得的满足感让他们失去理智与道德,这与作者在此处提到的观点不谋而合。】
“他们(指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彻底勘验了人类天性中所有的力量与弱点,于是发现:再野蛮的人也会为赞美所陶醉;再卑劣的人亦不会容忍轻蔑。”【上述内容中,先哲们为了克服人类卑劣的基因采用了各种手段,但都不奏效,于是他们不断钻研,终于发现人类人类对于赞美的渴求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于是他们开始歌颂人类的伟大,“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哲学思想开始诞生,他们不断鼓吹人类是何等高贵的物种,而正是这种歌颂让人们的虚荣心得以满足,因此便不再随意释放自身卑劣的基因】
“继而,他们开始向人类灌输关于荣辱的观念,说其中一种乃是万恶之首,而另一种则是人类能指望达到的至善。”【善恶观的出现进一步让人类开始克服自身的卑劣。但在文明导读发展的信息时代,这种善恶观似乎又不够具有诱惑力,尽管部分媒体在劝导人们如何区分善恶,但仍有媒体出于对流量的渴求罔顾事实、善恶不分、颠倒黑白,先哲们的思想已被弃之敝履。】
2023年9月13日星期三
“在所有尚未完美到不产生骄傲的物种当中,最完善,因而亦最美丽、最有价值的动物,通常亦是最骄傲的动物。”【人正是这种最完美的动物,他们的骄傲与自我的本性密不可分,由于这种骄傲,人们愿意去克服诸多困难与本性,将自己归结为高尚之人。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伟人是忍受了何等屈辱、克服了多少困难,由此才将他人幸福与国家命运置于个人之上,这是因为他们骄傲的品格不允许他们成为蝇营狗苟之辈。媒体作为道德机构也是如此,其具有的骄傲心态让它们克服一切困难将事实呈现在受众面前,以此赢得人们与社会的赞誉。但对部分媒体来说这种骄傲并不必要,因为他们更愿意装疯卖傻、歪曲事实以此获得流量来满足个人私欲。这永远决定了这些人只能是作者所说的思想粗鄙、卑劣之人。】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无论他们如何看待自己)胆敢为被他人所视为犯罪嫌疑的行为做公开辩解。”【精彩的构想,作者在上文提到英雄们会自视甚高,并为人类幸福而奋斗,宣美好的品性,但仍有一批人克服不了天然性向带来的诱惑,由此产生各卑劣、肮脏的行为,但在公开辩解之时,他们极有可能会摄于统治者即那些高尚之人的品性,而隐藏自我的卑劣,赞美自己所不具有的美德,这样美德便会得到传颂,恶德便会被隐藏。】
“这就是击溃野蛮人所采取的方式,至少可能是已经采取的方式。因此,道德的最初基础,显然是由老练的政客们策划出来的 旨在将人们变得互为有用,变得易于管理,这个基础的主要意图是:使富于雄心者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即能够更从容、更安全地管理大量的人群。一旦奠定了这样的政治基础,人类便不可能长期处于不文明状态。这是因为:仅仅追求满足个人欲望者,尽管不断受到其他具有同样追求者的阻挠,但即使是他们也完全会看到,每当他们遇制了自己的天然性向,或以更为曲折迁回的方式去顺从这些性向时,他们便不会招致数不清的麻烦,并常能避免许多灾难,灾难通常发生在过分急于寻欢作乐者身上。”【道德的起源出于功利主义的政客,由于道德的存在,管理者可因为自身的高尚品性产生示范效应由此赢得更多人的认同与追捧,由此他们便可更好地管理人们,而那些想满足个人欲望者,也会威于道德的威压不再那么高调地去满足个人性向,因为这可能会给他们招致社会批评与个人名声的损失。由此一来,整个社会便会在大体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
“首先,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得到了由社会公益行为带来的实惠,因此,对做出这种行为的、属于更高类别的人,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良好的愿望。其次,他们愈致力于寻求自身利益,不顾他人利益,他们就愈会时时刻刻地相信:挡住他们道路的,并不是任何其他人,而最可能正是他们自己。
所以说,正是他们当中的最恶劣者对提倡为公众精神的兴趣,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他既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动与他人的克己的成果,又在放纵自己种种欲望时更少受到干扰。因此,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将一切不顾及公众的、用来满足种种私欲的东西称为恶德。”【由此可见,即使是一心满足私欲者,也会为了个人利益去赞扬公共精神,因为这些精神的流传会让他们从中有利可图,且自己在放纵欲望时会受到更少干扰,因为在一个人人歌颂美德的时代里,谁又会对一个放纵者破口大骂呢,这也是道德低下的表现。】
因此作者认为,仅仅将抵抗自身天然性向的品性称之为美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追寻满足个人欲望之道者也在宣扬种种抵抗个人天然性向的高尚品德,但他们私底下依然从事着不能见光的龌龊行为,因此作者认为真正的美德还应该去造福他人,并出于为善的理性抱负去战胜自己的激情。
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
“历史证明:在一切值得重视的社会里,无论其民众接受的观念有何等愚蠢、何等荒谬(例如他们关于自己崇拜的神明的观念),人类天性永远会尽力伸展出自己的全部分支;并不存在关于财富及权力的、多少能够引起注意的世俗智慧或道德美德,只是有些时候,在一切君主政体及联邦政体中,也会涌现出一些在这方面较他人突出的人。”【此处作者意在反驳部分人的观点:即认为善恶观绝非政客们为管理社会而制造出的诡计,而只是受纯粹宗教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认为无论多么神秘、高尚的宗教观念,都无法阻止人类天性的蔓延,当然除了少部分较突出的人,比如耶稣、穆罕默德、乔达摩·悉达多,他们愿为了信仰而辨善恶是非,甚至愿为信仰而奉献生命。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虚无缥缈的幻象远不如满足口腹之欲来的真切。突然想起当年法沦功的传播,有大量信徒愿为了所谓的信仰而献身自焚,但他们真的只是为了纯粹信仰吗?非也,因为他们认为只要献身便可消除业障。后面作者又列举了古罗马人的神话故事,并提到古罗马人的神话故事是为了将这些恶德合理化,以便通往满足人欲之路,这与部分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但罗马人的品德却比其他国度高尚,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勇气、毅力的赞美,以及为此进行的各种歌颂,对于品德高尚者进行的各种奖励等。】
“于是我们便会发现:使古罗马人做出最高程度的自我克制的,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一种政策,即充分利用能最有效地迎合人类骄傲之心的手段。”所以,最先使人类克制私欲、扑灭自己最珍爱的天然性向的,显然不是什么野蛮人的宗教或其他什么偶像崇拜的迷信,而是精明政客的老练管理。愈仔细探究人的本性,我们就愈加深信: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这又进一步论证了作者上述说明的宣扬美德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人们的骄傲之心。以及美德的产生确实是政客的手段。】
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最卑鄙的坏蛋也会认为自己价值无比;而富于雄心者的最高愿望,乃是让整个世界赞同自己的观点,如同前者的一样。所以说,永远激励着每一位英雄的最难满足的渴望,乃是对声誉的渴望;这种渴望,完全是一种无法驾驭的贪婪,即希图享有未来时代里的其他人对他的尊崇与赞美,就像享有其同代人的那样。”【富有美德者同样怀有私心,他们希望自己能凭借这些美德得到赞誉,从而流芳千古。他们愿为了这虚无的赞誉牺牲自己的健康、安乐,去换取赢得这些赞誉的筹码——美德。作者在后面以亚历山大作比,他的雄心勃勃皆是为了享受那无上的光荣,这可以让他沉浸在这种自恋的情结中。】
“然而,在此会有人告诉我:除了雄心勃勃者的显赫战功及公开喧闹之外,尚有些默默做出的高尚慷慨之举;美德即其回报,真正善良者仅让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便满足了。这便是他们希望从其最有价值的表现当中获得的报偿。众多野蛮人当中尚有另一些人,他们对别人做好事,却绝不希图感激与喝彩,竭力不使受惠者知道他们;因此,骄傲根本不能激励人达到最高程度的自我克制。”【有些人认为,在时代中总存在一些不怀有任何私心而纯粹地做出高尚之举的人,对他们来说,美德便是回报,这似乎与作者倡导的人性本恶不符,因此他反驳道:若不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及其原则,我们便不可能对其表现做出判断。就像是怜悯,有人认为怜悯是一种美德,但并非如此,因为怜悯仅仅是一种激情,是人的本能,如人去拯救即将坠地的婴儿是出于怜悯之心,这种怜悯绝非是因为他的美德,而是因为其本能不允许其看到婴儿坠地的残忍场面。正如一个富人去用对自己而言鸡毛蒜皮的东西怜悯穷人,这并非美德。】
“然而,有些人却由于不屈从自己的任何弱点,所以能出于对自己的评价,并仅仅出于热爱善举的动机,默默地做出值得称道的举动。我承认,此类人比我曾提到的那类人更通晓一种更高级的美德概念。然而,即使如此(世上这种情况尚属少见),我们仍会从中发现骄傲的明显表现。连最谦逊的活人也必定会承认:对善举的报偿,即因善举引起的满足,就是某种快乐,即他想到自己的价值时对自己产生的快乐。这种快乐,连同造成这种快乐的机会,均为骄傲的确切标记,这就如同面对任何迫近的危险时脸色苍白、浑身战栗,乃是恐惧的表现一样。”【作者已经预设到了所有可能的反对意见,并对此一一解释,即使是再大公无私与圣洁的伟人,都怀有私心。】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A:另一些则从事神秘技艺,唯有少数蜜蜂才能成为其徒弟。
“许许多多受过上等教育的人,其年收入却十分微薄,因而值得依靠他们令人尊重的职业。来维持自己高于常人的地位,而常人的收入却是他们的两倍。”【这句话放在从事新闻行业的媒体人再合适不过,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但却因为社交媒体的兴起收入日渐衰微,但仍有部分人愿意从事这一事业,一部分原因便是这个职业享有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远高于其他职业,虽然这种这种声誉也在逐渐因为自媒体乱象的牵连而逐渐消失。人们不会在意自媒体与新闻媒体的区别,他们会在辱骂所谓的媒体人时将新闻狠狠羞辱一番。(如前段时间指鼠为鸭的事件,部分自媒体歪曲事件随意揣测,但评论区却将这一罪责加之于新闻的头上,令人匪夷所思。)】
“你看:每个人都将他人的恶德和缺点变作了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竭力找到一种谋生方式,它是其天赋及能力所允许的最轻巧、最便当的谋生方式。”【相比其他需要投入金钱或时间成本学习的技能,每个人的恶德可帮助他们最快地获得报酬。小偷利用贪婪偷取钱财,流浪汉利用丑陋与无能赚取同情。这一理解方式可谓另辟蹊径。】
B:它们被称为骗子,但拒绝这名,严肃的勤劳者也是同样情形。
【作者以商人德西奥与阿尔德桑的交易为例,说明了即使是再殷实的商人,也会在听到有利或者不利自己的风声时调整自己与对方的谈判计划,以便获得更多利润。于是诗中说“严肃的勤劳者也是同样情形”,精通骗术的他们不愿被称作骗子,因为这样会降低他们的信誉。】
C:有些士兵不得不去投身战役,若能幸存,他们便会获得荣誉。
“羞耻感造成了很多麻烦,人人全都竭力自卫,因此,奋力防止这种不舒适感的人,便有可能依靠自己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自己的羞耻感,然而这种做法于社会却是有害的。因此,从一个人的幼年时期直至其全部受教育时期,我们便竭力增强,而不是削弱或压抑其羞耻感,而我们对此提出的唯一补救措施,乃是要求他恪守某些规则,以防止这种麻烦百出的羞耻感可能使他做出的那些事情。【论语中有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非人也。知耻近乎勇。这些关于知耻的名言都解释了人有羞耻之心的重要性,虽然羞耻会令人难堪,但羞耻之心能让人不逾矩,遵守社会道德与法律,因此作者在这里写到克服羞耻感对社会有害。】
“良好的风度与美德或宗教毫无关系,它并非压抑种种激情,相反,它煽动种种激情。有教养、有理智者以最为娴熟的技巧隐藏自傲时,亦是他最能够取悦自傲之心的时刻。”【一个人若具有良好的风度,他便不会在众人面前轻易显露自己的骄傲,他更愿意将这种骄傲掩盖起来,并沉浸在能够让他人毫不察觉自己这种骄傲的情绪中,这也是一种激情。因为相对那些坦露骄傲者而言,前者在众人面前更为风度翩翩,他便能够获得更多赞誉。媒体业者在从事专业工作时,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称赞他们为无冕之王,但业者们尽量做到谦虚平和,并非他们不会为这些赞誉而骄傲,而是因为一副谦虚谨慎平和的面孔更有利于报纸的发行与节目的播送。】
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
“一个人无须克制自己,并且根本无须战胜自己的激情,便可以谨慎地避免做出任何被世人看作出于骄傲的行为。他牺牲掉的,可能仅仅是自傲的那个乏味的外露部分,而只有愚蠢无知者才会从那个部分中得到快乐。他换取的是内心的那部分自傲。”【相反,若一个人竭力克制自己的这种激情,便也不会在乎他人的赞誉,若失去这种因赞誉而引起的自傲,那人极有可能失去行动力,社会发展便会停滞不前。越是富有教养之人,越愿意掩饰自己的骄傲,对外人而言,他可能是个无趣之人,对于他人的赞誉毫无骄傲的回声,但殊不知他的内心早已沉浸在这美妙的歌颂声中。新闻业者也应保持这样的谦虚,即使其内心因外界赞誉而得意,也不应外露出来,以避免给外界造成轻佻、不够沉稳的刻板印象。】
“在有关礼仪及社会声望的辩论中,显赫的上流人士的骄傲最引人瞩目,在这些地方,他们有机会为自己的恶德披上美德的外衣,使世人相信:世人的挂虑,世人对其职责尊严或者其主人荣誉的关切,乃是他们个人自身的骄傲及虚荣使然。”【越是上流的社会与阶层,便越是重视表面的美德与礼仪,也更富有整饰自己的手段,他们虚伪的美德面具之下掩盖着怎样的恶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世人会对其美德面具大加赞赏,因为这种赞赏也是彰显自我礼仪的一种方式,他们心中的实际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会因为大方地夸赞别人而感到自傲与满足。】
[D]这是因为没有一只蜜蜂不想,(我不说,)获得比他应得的更多,但这个念头却不敢让人知道。
【所有的蜜蜂都想要得到大于付出的回报,但实际的情况是:那些掌握资本的蜜蜂通过开设工厂且控制蜜蜂们的劳动时间与强度来压榨它们,它们获得的只会比付出的更少,却在幻想者资本家的美梦,即获得与它应得的更多的回报。那些商人、老板表面勤勤恳恳,却无时无刻不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尽管他们表面看起来或殷实勤恳,或尖酸刻薄。】
[E]他为此付出,像你们赌徒所做,尽管机会公平,但在输家赢得他们所赢之前,他们从未赢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2:55
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
[E]他为此付出,像你们赌徒所做,尽管机会公平,但在输家赢得他们所赢之前,他们从未赢过。
“当激情甚为明显、只有一种单一的激情主宰一个人的时候,人人都能发现它;但是,一些行动若来自多种混合的激情,那便很难追溯行动的每个单一动机了。”【当贪婪、嫉妒怜悯等单个激情驱动我们去做某事时,我们可审视自己并发现这种激情,但若这些激情同时驱动我们,我们便难以分辨自己的行为动机了。就像媒体业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其难以分辨自己是出于何种激情去工作,利益、骄傲或是奉献?媒体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应不怀私心、出于服务公众的目的从事相关工作,但人性之复杂难以让业者真正保持公正无私,这点似乎连他者也难以洞穿,因为有业者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隐藏技法,以至于其利用媒体不断满足自我激情而无人发现。】
2023年9月19日星期二
【F】而美德则已经从政客们那里学得了上千狡猾多端的诡计,在政客们那些美妙影响之下,美德与恶德结为朋友……(第9页第13行)
【为何美德与恶德会成为朋友?作者在后文中以勤勉的好人作比,他们兢兢业业,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可称之为一种美德,但他们依靠的却可能是他人的恶德,若他们在酿酒厂工作,那他们赖以生存的便是商人的贪婪以及买酒人的奢侈与酗酒,因此说美德与恶德会成为朋友。若国家取缔贪婪、骄奢等恶德,那各行各业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美德更将不复存在,就像酒商生产葡萄或进出口葡萄酒会促进国家的就业增长国家的关税收入,当然这与商人的贪婪、买酒人的奢侈不无关系,全城一旦禁酒,那酿酒业将不复存在。媒体业同样如此,虽然其是公共机构,以服务公众为首,但若不满足媒体业者取得收益的私心或读者追求娱乐的心态,媒体业也将不复存在。】
2023年9月20日星期三
[G]众多蜜蜂当中的那些最劣者,对公众的共同福祉贡献良多。(第9页第17行)
【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以强盗、小偷、妓女等品德卑劣之人作比,目的在于揭示即使是品德再低下之人,对社会的贡献亦有不少。像是江洋大盗,他虽然四处劫人钱财,但劫来的钱财会进一步促进货币的流通,带动生产,且正因为有强盗的存在,警察才有了存在的价值,功绩彪炳的警察会受到人们的歌颂,因此美德便会得到宣扬,正义会成为人人歌颂的对象,这于社会秩序是有诸多助益的。那是否可以反推,即使是品德再为高尚的人,也会存有私心而对社会有害呢?媒体业者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应以传递信息、服务公众为志向,但部分业者也会怀有私心,如新闻敲诈、新闻寻租等等,这于社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作者这段内容实在不讨喜,也不难想象在那个时代写出此书而被人视为毒瘤的原因了。)】
2023年9月21日星期四
[H]那直接对立的党派实为互助,虽然表面上似有敌意与怨怒。(第10页第5行)
【作者在这一小节中以僧侣、教会以及妓女举例,是为进一步说明美德脱胎于恶德,两者不可分割。他列举苏格兰的僧侣与教会,意在说明两派互为敌对,他们会互相监视,唯恐授人以柄,这反倒使双方的学识有所提升,尽管他们风度翩翩的外表下依旧是贪婪、嫉妒的心,但至少他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德的传播。他还列举,因为妓女的存在,才使得妇女能守住贞洁,因为一些男人寻欢作乐时不会寻找无趣的妇女,而更喜欢解人风情的妓女。但在法兰西、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僧侣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无人制衡,这导致他们愈发堕落。突然想起中国古代的制衡思想,无论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是三国鼎立,都是一种制衡的智慧,因为各国之间互为掣肘,才让各国不断发展、谋划布局,秦灭六国统一十四年后便灭亡,一大原因便是失去他国的掣肘,将人力财力物力用于他途而不注重国防建设,这才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推翻秦政。再比如影视剧中清朝乾隆时纪晓岚与和珅二人,一奸一忠这才维持着朝堂内部的秩序,和珅迫于纪晓岚的监察而只能减少贪污的频率。媒体间也同样需要这种竞争,当然绝非利益的竞争,而是为谁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道德机构的作用而竞争,退一步讲,即使为利益而竞争,媒体也需不断改进报道内容与形式,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当然这也可能滑落到另一个极端,即为了争名逐利而不择手段,导致标题党、新闻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
“我绝非鼓励恶德。一个国家若能杜绝那些不洁的罪孽,我亦不会不认为那是该国无与伦比的福分。然而我担心的是,这些罪孽是无法杜绝的。一些人的激情极为暴烈,任何法律或守则都难以遏制,而所有的政府都采取了一种明智的对策,即容忍轻微的不便,以防止重大的不便。”【曼德维尔认为存在即合理,正是因为这些恶德的存在才让美德得到宣扬。他假设如果国家将所有的妓女都监禁,那强奸罪将成为一项普通的罪名,而我们的妻儿的清白将难以持久,因为那些欲火焚烧的男人很可能在大街上侵犯妇女。他谈到:“我认为我大概有理由据此得出结论(我将证明其中那些看似荒谬之处)说:贞洁可以通过放荡而得到维护,最佳的美德亦离不开最劣的恶德的帮助。”】【我并不认同这一点,难道妇女们的贞洁必须要通过让男人的欲望得到宣泄才能够被维护吗,在曼德维尔时代,男性似乎是天然的掌权者,他们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女性是被动的。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性权益已经依靠法律得到了保护,而无需通过上述措施保护,上面的观点像是作者在为嫖客们开脱,但结合其时代背景也不难理解了。】
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
[I]贪婪,这衍生出邪恶的根基,这该诅咒的劣根的天生恶德,乃是那些挥霍者的仆从奴隶。(第10页第9行)
“然而,人人都猛烈抨击贪婪,其真正原因却是:几乎每个人都饱受贪婪的折磨,因为某些人储存的钱愈多,其他人手中的钱便愈少,所以,人们激烈责难守财奴时,心底所想的却通常只是自身的利益。”【这种说法依旧不讨人喜,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贪婪的对象,对爱、财富、权力、声望的贪婪等,但当他们未获得这些时,便会猛烈抨击大量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当然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公共空间,因为社会道德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会在心中或私下痛骂这些人,且一旦拥有这些东西的人触犯公共利益时便会成为众矢之的,联想到前几天的李佳琦痛骂消费者为什么不努力后被公众痛骂的事件,便不难理解上述讨论了。大多数人的痛骂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这类人坑害,将李佳琦们拉下神坛于自己只能是有利无害,且大量国货品牌借此热度纷纷展开营销活动,相对于79的眉笔而言这些品牌自然成为了消费者喜爱的对象,用李佳琦的倒台换取众多国货品牌与消费者的共赢,那么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运动便不会早早结束,因为这事关众多人的利益。】
“尽管贪婪肯能会导致众多的恶果,但它却是社会极为需要的,因为它能够收集与聚敛那些被与之相反的恶德所丢弃与挥霍的东西。没有贪婪,奢侈便会很快地失去物质基础。”【因为有了奢侈/挥霍,人们便需要贪婪这种恶德收集大量供以奢侈的物质基础,日常的劳动所得远远不可能支撑其挥霍所得,若收支相平衡那这种支出便不能够成为挥霍了。通常情况下这两者不是并存的,可一旦贪婪是对金钱的贪恋,那两者便不再互为反面了,而是紧密相依的,贪婪的人通常也存在着挥霍。新闻业界是否存在贪婪这种性向?从近日上海报业集团相关领导人贪污被抓不难看出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且在报业黄金年代报纸为获得广告收入纷纷扩版,这也是贪婪的表现,但报业的挥霍却无从得知,作为服务公众的道德机构,一旦其展现出半点挥霍的端倪,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使是贪婪也要小心翼翼地进行着。】
2023年9月23日星期六
【K】挥霍是一种高贵罪孽……(第十页第十二行)
“被我称作"高贵罪孽"的挥霍,并非伴随着贪婪,并非使人暴殄从他人那里非法诈取的财富,而是一种出于为人悦纳的良好天性的恶德,它能使烟囱冒烟,能使所有商人笑逐颜开。我指的是满不在乎、耽于逸乐者那种纯然的挥霍。……这种挥霍属于心灵大而无当的豁达者,他们的罪过,乃是过分蔑视了被大多数人过分重视的那些东西。”【作者在后文提到他对挥霍这种恶德抱有宽容甚至是赞誉,但却对贪婪十分憎恶,因为他考虑到了公众利益,贪婪是对不属于自己的财富的贪婪,而挥霍却是对属于个人财富之挥霍,这是对整个社会的赐福。拿媒体业举例,贪婪者会进行新闻寻租、新闻敲诈以满足私欲,这于社会有害;而挥霍者有可能在挥霍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他们用大量时间去追求真相、告知公众,这于社会是有益的。即使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公爵,其继承人的挥霍依然是有益于社会的,因为这位少爷正在将他父亲聚敛的财富归还给公众。】
“他们会告诉我:能够用节俭去有效地取代我所说的这两种恶德;若没有如此众多的途径去消耗财富,人们便不会受到诱惑,不会以如此多样的罪恶方式去聚敛财富;没有这些途径,同样多的人便会免除这两种极端的恶德,使自己更加幸福快乐,而没有这两种恶德,他们的品性亦不至于那么堕落了。无论是谁,持此种见解者都表明他本人比政客善良。节俭如同忠诚一样,乃是饿毙美德的手段,仅适用于一些由善良平和者组成的小型社会,此类人安于贫穷,因为贫穷可能使他们过得轻松。然而,在一个始终躁动不安的大国里,你很快便会厌腻贫穷。人人都无所事事,这是闲散者所梦想的一种美德,而在一个注重商业的国度中,这种美德却百无一用,因为在那样的国度里,大多数人都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工作。挥霍自有千方百计,不使人们闲坐无事,而节俭者却绝然想不到这些妙计。由于挥霍必定要消耗大量财富,贪婪便同样要借助无数诡计去搜掠财富,而节俭者则不屑于利用这些诡计。”【贪婪与挥霍是组成一个一个国家的必需品,若人人都注重节俭而无欲无求的话,那这个国家的商业、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将会不复存在,支撑社会运转的经济基础也便无从谈起。挥霍意味着人们需要大量财富,这便需要贪婪去搜集财富,那么社会的各个产业便得以运转。媒体业作为高尚的道德机构同样需要这两种恶德,人无法完全克服自己的天然性向,媒体业者们也会绞尽脑汁提高报业的营收,这是支撑报业运转的必需品。】
“若不是如此,我本想将国家政体比做一只盛着潘趣酒的碗(我承认,这个比喻极为粗劣)。贪婪就是这碗酒里的酸味剂,挥霍则会使碗中的酒变甜。而大众的无知、愚蠢和轻信,则是这碗酒中的水,漂浮其上,索然无味。智慧、荣誉、坚毅乃至人类的其他高尚品德,则被从人性的糟粕中人为分离出来,成为光荣的火焰,并被提炼升华,凝结为一种高尚的烈性要素,而应当被喻为白兰地……若不熟悉这碗有益健康的混合饮料,若分别啜饮其中的几种成分,必定会以为它们绝不可能混合成任何可以下咽的饮料。其中的柠檬精太酸,而糖又过甜;他还会说:其中的白兰地实在太烈,哪怕连一小口都无法下咽;他还会将其中的水称作索然无味的液体,只配用来饮牛饮马。然而,经验却告诉我们:合理地混合我所说的这些成分,却能够制作出一种无比美妙的饮料,会得到口味高雅人士的喜爱和赞赏。”【正是贪婪、挥霍、自私等这些被众人嗤之以鼻的恶德与高尚、善良等人类称赞的美德相调配,才形成了令人垂涎的美酒。】
“我将社会中的贪婪与挥霍看作医学中两种相克的毒药。对于它们,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倘若它们的相克矫正了它们各自的毒性,它们便能够互为帮助,并且常常可以混合成为良药。”【前面的诸多例子已经充分地论证了这点。这与道家思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本质相同。】
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
[L]……;而奢侈
亦在支配着上百万穷苦之士。(第10页第12行)
“我至此所说的话,只是想表明:一旦我们不再将并不直接满足生存需要的东西称为奢侈,那么,世上便根本没有奢侈。这是因为:若说人们的需要不计其数,那么,应当为人们提供的东西亦永无止境。被某个阶层的人称作多余的东西,会被更高阶层的人视为必需品,而无论自然还是人的技能,都无法生产出如此珍奇、如此铺张的东西,但一些最高贵的君王等人,则将这些东西列为生活必需,因为它们或者能使他安逸,或者能使他愉悦。所谓生活必需,并不是指常人的生活,而仅指君王神圣的个人生活。”【基本意思是指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出自《国语·晋语》: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需求外,还具有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将实现这些需求所耗费大量时间、财富的行为称之为奢侈,那世界几乎没有一个行为不是奢侈,那奢侈便不具有行为的特殊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作者提到所谓的生活必需应该是君王必需,因为君王等有闲阶级认为艺术、礼节等行为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会为此耗费大量资本,但这些东西对于更低阶层的人来说却是无关紧要的,他们以满足生存为重,那么这些东西于他们而言便是一种奢侈。】
“只要我们的理性尚未强大到能够节制我们的欲望,对于监管者的畏惧便是我们的一大幸事。”【欲望的放纵必然会导致国家与民族的衰亡,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理性去节制自己,那么法律便是保护民族兴旺的唯一武器。媒体业同样如此,尽管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成文的新闻法,但在不少法律里依然有有关新闻从业的条例,这是保护媒体业发展的武器。同时媒体业者的自律比其他业者更为重要,也更被人们所强调,因为媒体业本就属于道德机构,这便默许了其业者应具有行业自律的品性,这不仅是媒体业存在的根基,也是媒体业得以运行且被人们所赞誉{至少以前是}的保证。】
“最能将人类砥砺得文雅高尚者,莫过于爱情与荣誉。这两种激情与许多美德作用相当,因此,求爱与从军便是培育良好教养及风度的最佳学校。”【从军者之所以愿奋勇向前,并不是因为军衔的提升能为他们提供更多薪水与奢侈品,这些东西随着他们地位的提升、需求的增多便不能被称之为奢侈了,他们在意的是伴随地位提升而获得的荣誉与自傲,这才能被称之为最大的奢侈,这可以让他们沉浸在他人的夸耀声中,虚荣心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媒体业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报业在衰落之际业者的待遇并不好,但仍有人坚持在相关岗位,并不是因为无路可走,而是因为这份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声誉,涨薪不见得能比无冕之王的殊荣更吸引怀有新闻理想者,至少对于部分人而言是如此。】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事物均可以被称作奢侈;而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奢侈。其次,通过明智的管理,所有民族均能够随意享用其本国产品所能购买到的外国奢侈品,而不会因此而变穷。最后,凡在军事得到应有重视、士兵得到良好报偿并严守纪律的国家,一个富裕的民族均能享有一切可以想到的、便利丰裕的生活;在该国的许多部分,人们会享有人类智慧所能设想的众多繁华精美的生活,同时,这样的国家亦使其邻国感到畏惧。”【奢侈并非十恶不赦之物,它能使各行各业者认真工作从而可在闲暇时光放纵或享受片刻,他也能使国家管理者控制进出口贸易满足国人除生存之外的奢侈需求;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士可得到良好的报酬,更能够得到声誉与虚荣,因此他们便会更加奋勇地前进,这个国家便会繁荣富强,令人畏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 16:25
2023年9月25日星期一
【M】可恶的骄傲则主宰着更多人。(第十页第十四行)
“一个岁入丰厚的好人,每年都要添置更多种衣服,其数量超过他能穿旧的衣服,但其生活目的,难道不可以是除了使穷人有工可做、鼓励贸易,并雇用大量的人以增进其国家的福利之外,别无其他吗?”【说法虽在旁人看来不切实际,但目的本就具有主观性,那个好人购买大量自己不一定会穿的衣服,在外人看来的确是种奢侈,但对于生产衣服的工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不至于无钱可赚,这何不是一种恩惠与善行呢?“要使社会富裕繁荣,最不可或缺的品质还是骄傲。然而,遭到最普遍厌恶的品质,亦正是骄傲。”作者如是说。正如最近的李佳琦,在其成名以后,他的骄傲愈发膨胀,本来这种骄傲能够助他成为直播带货一哥,但这种骄傲一旦外露,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人人抨击的对象。】
2023年9月26日星期二
“人这样一种如此富于理性的生灵,以为自己具备如此众多的良好品德,竟会纡尊降贵,根据从不能自卫的无辜动物身上夺得的东西(例如从绵羊身上,或从被人视为地球上最无足轻重的动物,即一只濒死的虫子身上夺得的东西)来评价自己。这实在是殊堪嘉许。然而,人们虽然因为如此不值一提的掠夺而骄傲,却愚蠢地嘲笑非洲最遥远海角的霍屯都人①,因为霍屯都人用死去敌人的内脏装饰自己。”【人类将从无辜的弱小的动物身上获得的皮毛制成昂贵的衣服,并以其稀有来标榜这件衣服的昂贵以及它配得上身份多么高贵的人物,但却把原始的野蛮人以命相搏获得的装饰衣物当做野蛮粗俗的代名词,仔细想来这的确滑稽可笑,标榜拥有众多美德的人类也会用对弱小动物的征服来宣誓自己的高贵伟大。但人的高低贵贱总需要一些外在特征来彰显,衣服便是最好的彰显品,即使无人熟知,但通过其华丽的外表便可知道此人地位尊贵,于是便产生尊敬,当然这种尊重可能仅仅是外显的,内心也许是嫉妒与愤恨。媒体如何在广大用户群中脱颖而出,华丽的衣裳必不可少,这需要媒体用心经营自我形象,打造独特品牌标识,当然金絮其外败絮其中更不可取,内容过硬才是真本事。】
2023年9月27日星期三
“在衣着与生活方式上,我们应当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我们的社会地位,应当效法与我们社会等级和经济地位相同的最理智、最谨慎者的范例。尽管人人皆赞成这一点,但既不苦心觊觎他人所有、亦不以拥有他人所无而自傲,堪称具备这种见地者又何其少!”【想起最近看的一部名为《包氏父子》的老电影,父亲老包望子成龙,四处借钱供儿子包国维在贵族学校上学,但包国维却在学校四处惹祸,与几个公子哥厮混在一起,他渴望拥有皮鞋、斯丹康头油,但家里甚至出不起他的学费。对富人家境的羡慕让他迷了心智,产生了觊觎与自卑等心理。但如果他一开始便能看清自己的地位,与同阶层最智者相处,又如何会招致如此多的祸端呢?但人并非生来就有上帝视角,不是全知全能的,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要求当事人未免过于苛责。】
2023年9月28日星期四
“有教养的绅士认为自己最值得骄傲之处,乃是掩饰骄傲的娴熟技巧,其中有些人在隐藏这个弱点方面堪称专家,乃至他们心中充满自傲时,俗人反而以为他们最不受骄傲的主宰。”【世人皆以谦虚、谨慎为荣,而以骄傲自满为耻,但骄傲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却因为其锋芒过露而为人所不齿。媒体业也应抱有这种骄傲,这种骄傲能让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从而拒绝有偿新闻等种种破坏自我声誉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好事。】
“我若最终承认:有人的确既乐于享受华服及一切精美的马车与家具,又毫无骄傲之心,结果如何呢?可以肯定的是:倘若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前面所说的那种攀比竞争便必定会停止,而各行的贸易亦势必停止,因为贸易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那种攀比竞争。这是因为:说所有人都当真具备美德,说他们会毫不利己、一心去为邻人服务,去增进公众福利,其热忱如同他们现在出于自恋和攀比的热忱一样,这只是一种使人们痛苦不堪的转变,是悖情悖理的臆断而已。”【一旦失去骄傲,只是毫不利己地为他人服务,那人便不再为人,而是一种全新的物种,正如作者在后文引用吃饱的猫喂老鼠、鹞鹰喂小鸡一样,那猫与鹞鹰便不再是我们传统所定义的物种了,需对其重新认识。同样,说媒体业是毫无私心一心为民的事业也只是一种背离常理的臆想罢了,媒体业者需养家糊口、需满足自我所需,这些都需要金钱与时间,那么便不能说媒体业者毫无私心了,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去照看小孩与老人,但这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新闻报道,尽管有其同事会去报道,但对于其自身来说仍然是错过了,便不能算作毫无私心,那说媒体业是毫不利己的行业也同样不成立。】
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
“[N]皆因为嫉妒心与虚荣心本身均为激励勤勉奋斗的传道人。(第10页第15行)”
“嫉妒乃是我们天性中的卑劣之物,它使我们对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和歆羡。”【人人皆有嫉妒之心,这似乎是因为个体皆不相同,他们长短优劣各异,因此个人便容易对他人所拥有的某种自己所匮乏的东西而感到痛苦与歆羡,当然嫉妒更容易发生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交往圈子中,(下文作者也提到)对于一些不可接触之人,便也不存在所谓的嫉妒了,即使有,也只是一时感慨而已,而不会长久地产生痛苦。在与有一定关联的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对比,由此嫉妒之心便会诞生,但我们通常不会显露出来,因为人是极为虚伪的动物,他们善于隐藏这些被认为是羞耻的情绪。良好的嫉妒能够催人奋进,但一旦因嫉妒失去理智便会酿成灾祸。作者认为嫉妒是悲哀和愤怒的混合物,由于嫉妒我们会产生悲哀,且这种巨大的悲愤之情会令我们感到不适,这时便需要愤怒来调和,这有助于我们走出不适,摆脱这种不安。】
【后文中作者又列举了女人的嫉妒、野蛮无理者的嫉妒以及文人的嫉妒、野兽的嫉妒等,野蛮人一旦产生嫉妒之心,便会高声抱怨,若不是有法律的束缚,他们还会冲上去将对方揍一顿;而文人的嫉妒则不痛,他们自我标榜清高风雅,一旦产生嫉妒之心便会毫无疑问地隐藏起来,欲给世人表露出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心中早已在咬牙切齿,因此他们会不断寻找对方文章的纰漏,一旦发现便会沾沾自喜,认为对方不过如此。作者认为如马匹和哈巴狗这样的动物同样存在嫉妒,但我认为动物本就不具备人性,其即使会产生一些看似嫉妒的行为如马匹要尽量超过旁边的马匹等行为,实际上也是主人对其的驯化而已,因为它们只是行为上产生了我们以为的嫉妒,但内心却不是如此,嫉妒应更多地表现为内心活动而非外在行为,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很好地隐藏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不在行为上显露出来。】
2023年9月30日星期六
“[N]皆因为嫉妒心与虚荣心本身均为激励勤勉奋斗的传道人。(第10页第15行)”
“嫉妒乃是我们天性中的卑劣之物,它使我们对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和歆羡。”【人人皆有嫉妒之心,这似乎是因为个体皆不相同,他们长短优劣各异,因此个人便容易对他人所拥有的某种自己所匮乏的东西而感到痛苦与歆羡,当然嫉妒更容易发生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交往圈子中,(下文作者也提到)对于一些不可接触之人,便也不存在所谓的嫉妒了,即使有,也只是一时感慨而已,而不会长久地产生痛苦。在与有一定关联的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对比,由此嫉妒之心便会诞生,但我们通常不会显露出来,因为人是极为虚伪的动物,他们善于隐藏这些被认为是羞耻的情绪。良好的嫉妒能够催人奋进,但一旦因嫉妒失去理智便会酿成灾祸。作者认为嫉妒是悲哀和愤怒的混合物,由于嫉妒我们会产生悲哀,且这种巨大的悲愤之情会令我们感到不适,这时便需要愤怒来调和,这有助于我们走出不适,摆脱这种不安。】
【后文中作者又列举了女人的嫉妒、野蛮无理者的嫉妒以及文人的嫉妒、野兽的嫉妒等,野蛮人一旦产生嫉妒之心,便会高声抱怨,若不是有法律的束缚,他们还会冲上去将对方揍一顿;而文人的嫉妒则不痛,他们自我标榜清高风雅,一旦产生嫉妒之心便会毫无疑问地隐藏起来,欲给世人表露出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心中早已在咬牙切齿,因此他们会不断寻找对方文章的纰漏,一旦发现便会沾沾自喜,认为对方不过如此。作者认为如马匹和哈巴狗这样的动物同样存在嫉妒,但我认为动物本就不具备人性,其即使会产生一些看似嫉妒的行为如马匹要尽量超过旁边的马匹等行为,实际上也是主人对其的驯化而已,因为它们只是行为上产生了我们以为的嫉妒,但内心却不是如此,嫉妒应更多地表现为内心活动而非外在行为,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很好地隐藏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不在行为上显露出来。】
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
“真正的富有理智者不像其他人那样嫉妒,理由是这些人对自己的赞赏不像傻瓜和蠢人那样心存犹豫,因为尽管他们并未使别人看出这种自我赞赏,他们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这使他们相信自己的真正价值,而弱智者心中永远不会产生这样的自信,尽管他们时常装作自信十足。”【这些人心存理智,并怀有自信,他们经常肯定自己,因此对于有过于自己之处者也不会产生嫉妒,因为他们认同自己的独特价值,已相当满足自我的存在。但这样的理智者何其之少呢?人总会有嫉妒之心,由此才会催生更多奋进的动力,社会由此进步,国家由此发展,若人人皆是智者,便也不存在阶层划分与国别之分了,理想中的乌托邦便得以建立。但这也只是畅享罢了,人终归会对现状产生不满,由此产生嫉妒之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5 17:29
10月9日星期一
““爱”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一种强烈的欲望。从本质上说,这种欲望有别于其他一些好感(例如友谊、感激以及亲情)之处,在于它是相互悦纳的异性之间产生的感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情才被视为构成嫉妒心的成分之一。嫉妒既成了爱情的结果,又成了爱情的愉快伪装,而爱情促使我们为延续人类物种而劳作不已。”
“习惯,却使我们相信:男女两性有时的确互相爱恋,却丝毫不会产生肉欲,不会产生大自然繁衍人类的意愿,那种意愿乃是大自然提出的目的,没有它,男男女女便不会产生那种激情。世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类人,但更多的人口称支持那些高雅的见解,却完全是出于狡计和伪饰。真正的精神恋爱者,通常皆为面色苍白的虚弱者,皆为两性中生性冷淡者。”【欲望是爱情产生的原因,而部分人并无肉欲,却产生了爱情,那这一部分人也必然是因为掩饰了欲望来显示自己的高雅或身体本身有缺陷者。欲望也是媒体业得以运转的原因,获得金钱、声誉、社会地位等,这让媒体业者不知疲倦地工作,即使他们声称是出于服务群众的目的而工作的,这也只是部分人的掩饰或本身早已声名鹊起、家财万贯者。】
“因此,我们所说的“爱情”便不是一种真正的欲望,而是一种搀了假的欲望,或者毋宁说是一种由数种矛盾的激情混合而成的东西。它是一种裹着习俗和教育外衣的天性产物。”【爱情不过是政治家们为淡化人类的激情、将整个社会文明化、使人类脱离兽性的巧计之一罢了。】
10月10日星期二
[O]它是真正的快乐、舒适与安然。(第11页第12行)
“倘若可以根据人的生活方式去判断人的天然性向,那么,除了对最有条件做到随心所欲者的判断之外,对谁的判断都不能不打折扣。”【通过生活方式便去判断一个人的天然性向自然是极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可以隐藏,可以通过外表的勤俭节约与人为善来掩饰内心的骄奢与傲慢,因此我们对其的判断则需要折中了。但又存在一类人,他们在精神与物质上已极为富足,因此他们不必掩饰自己,他们的生活方式可直观地反映他们的性格。媒体业作为社会的公共机构,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生存目的,因此展示给外界的形象便是正义热心,但他们另一面又是社会盈利机构,而这一方面他们则不会去过多宣传,因为这不利于其工作的开展。】
10月11日星期三
“那些盛装虚饰只能在别的地方带来好处;它们是未经世事者眼中雄辩的表征,而使用它们的目的在给人鼓舞而不在令人生畏;而不法之徒惧怕的却是严厉的官员、坚固的牢狱、警惕的狱卒、绞刑行刑手及断头台。”【再华美奢侈的外皮只能震慑到眼界不开阔的人,一旦他们明白这外皮之下是何等弱小的灵魂,便会发起反抗,看似繁荣的帝国便会瞬间崩塌。只有真正具有威慑力的制度、军队、法律,才能够维护国家的繁荣昌盛。媒体业同样如此,精心营造品牌效应虽会赢得大量受众拥趸,但若徒有其表,只会摔得更惨。如前段时间的中国好声音被曝有黑幕,在一片骂声中其黯然停播。即使其在国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10月12日星期四
“在权力真正发挥效用的地方,认为掌权者的节俭朴素会使其权力遭到轻蔑,这是个很荒唐的想法,无论这掌权者是皇帝还是教区小吏,都是如此。”【保有理性的眼光,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浙能让我们辨别谁为良师,谁是小人,而非凭借其外表的奢侈与华丽程度而对其进行尊重程度高低的排名。对于新闻媒体亦是如此,尽管部分报纸入不敷出,但其仍然有可贵的地方,如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在何等艰难的情况下进行新闻采编,尽管用纸粗糙,印刷不清,依然改变不了其价值。】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去重复培尔先生在他的《对彗星的思考》里尽力详细阐明的那个说法:人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动物,其行动通常违背其原则。其实这个说法不仅远不那么逆耳,反倒是对人类的恭维,因为我们或者必须这样说,或者不得不说出些更不中听的话。”【嘴上一套背里一套的表现在任何地方都不少见,小到个人,大到组织机构与国家,如前段时间许家印被捕,再如古代先哲,尽管其出口成章并留下传世经典,但其行为又与这些经典有诸多冲突,如卢梭写出的《爱弥儿》有关教育,他却将5个孩子送人,还将自己的妻子让给朋友,这听起来极为荒诞。】
10月12星期五
[P]……竟使那些赤贫者 生活得比往日阔人还要快乐。(第11页第13行)
“我常常想:倘若没有习俗这个暴君对我们施行的强制统治,任何稍微具备一点善良天性者都绝不会赞成杀掉如此众多的动物,作为自己的日常食物。”【但倘若没有习俗,人类将失去所有非先天行为的行动本能,如人类一开始茹毛饮血,但偶然的发现让他们开始使用火,这便成为一项习俗传承下来,如此人便不再同于其他动物,而开始具有种种文明特征,习俗约定人应该互相尊重、自爱自重,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少不了习俗的重要作用。在新闻业,约定俗成的习俗有许多,如尊重受访者、实事求是、保护当事人隐私等等,少了这些习俗新闻业也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如作者所说,倘若没有习俗,具备善良天性者不会赞成杀掉如此多的动物,但倘若人没有习俗,是否会具备这样的善良天性?其是否会在看到奄奄一息的动物时救助它而非吃掉它?这很难解释,野兽并无习俗的限制,它们的行为均来自天然性向,但他们不会怜惜奄奄一息的动物,不会在意在众目睽睽之下交配的尴尬,也不会在大快朵颐时留下泪水。如果他们不去捕捉食物,那也只是说明它们已经吃饱或没有能力猎杀对象罢了。人类亦是如此。】
10月13日星期六
“一个生灵表现出的恐惧以及剧烈痛苦如此令人信服,无可否认,是否还有笛卡儿的哪个信徒会如此嗜血,竟至不会出于恻隐之心而去反驳这位自负理论家的哲学呢?”【笛卡尔认为动物是无感觉的自动体,而作者一开始也这样认为,但后面他却采用了法国哲学家伽桑狄的说法,即动物是有感觉的。但动物是否有感觉需要借人类是否对其恐惧感到信服来评判是否也过于绝对与主观了呢?】
10月14日星期日
读《质的研究” 中研究者的个人倾向问题》,如何保持研究的公正性?主要分以下几点:
1. 明确研究目的:在研究开始之前,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确保研究不受个人偏见和利益影响。
2.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量和定性研究,可以减少单一方法带来的偏见。
3. 保持客观: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保持客观,避免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4. 避免利益冲突:避免与研究对象或相关利益方产生利益冲突,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 公开透明:公开研究过程和结果,接受同行评审和公众监督,确保研究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2 16:53
2023年10月16日星期一
阅读《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短视频新闻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借助丰富的视觉表达带来的强大传播力,以及适合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收看的便捷性,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获得加速发展。因此新闻媒体如何利用短视频发表评论就成为了亟待探索的问题。这篇论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推动记者转型,打造媒体人IP,其次要加强口语表达,更加贴近受众,最后应创新制作形式,适应平台传播。从主体、语态、形式三方面展开分析,为媒体记者提供了诸多借鉴。
2023年10月17日星期二
最近一直在关注恶犬伤人时间,有人建议对所有流浪犬进行捕杀,家养犬也应该限定范围。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代的“连坐”制度,因为一只伤人的罗威纳,全城的流浪狗都要被捕杀,有人拍手称快,觉得这样的做法太明智了,毕竟只有这样做,才能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但若这个思路成立,何不把这世界上全部的犬只处理——当然,按照这类人的思路,就算是搜救犬,导盲犬,也是犬只,是动物,也要被相应地进行处理。对此,有网友表示:“暴虐从来不是文明,办法也不依附暴行。用浩大的声势让人看见态度,才是这态度最为值得深思的一部分。”
2023年10月18日星期三
10月17日,河南工学院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则校党委宣传部的声明,引发了热议。据其说法,一些借用学校名号但未获授权的自媒体账号,运营了“表白墙”之类的平台,却成为了广告营销、失实信息甚至网络暴力的温床。事实上对待这类问题也应该辩证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表白墙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学生可以避免羞涩与尴尬,向着意中人表达心意;那些生活里不好启齿的烦恼,在这里也可以没有顾忌地抒发与排解,相当于一个“树洞”。虽然其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但学校也应该理性分析,不妨加强和这些“表白墙”的沟通联系,进行授权管理,约定如隐私保护、身份审核、言论边界等公共规则及责任追究。
2023年10月19日星期四
阅读《社会临场感和情绪响应:青少年移动短视频依恋的影响因素——基于混合方法》,文章回答了以下问题:(1)社会临场感是否能够对青少年移动短视频依恋产生影响?如果可以,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情绪响应在社会临场感与青少年移动短视频依恋影响关系上是否发挥着中介作用?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心理参与、共在意识、亲密关系感知)和情绪响应(愉悦度、唤醒度)都能对青少年的移动短视频依恋产生积极促进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了愉悦度和唤醒度在理论模型中的中介效应,即社会临场感可以通过愉悦度和唤醒度的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移动短视频依恋。
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
开始阅读《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一部著作,是一部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的经典之作。该书讨论了道德价值观念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等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第一部分中,斯密讨论关于道德情操的本质和起源。斯密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它是道德情操的基础。人们会关注他人的痛苦和快乐,并感同身受。这种同情心是由我们的社交天性产生的,我们为了与他人建立联系而需要理解和关注他们的感受。这种同情的产生不是随时随地的,而是有条件的,首先人应该有过与对方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二是其能够将自己置换到相应的情境中。这种同情心也是媒体存在的基石,拥有良好的同情心能够帮助记者挖掘到更深层的材料,呈现更为真实的现场。
2023年10月21日星期六
看了一篇关于卖惨带货的专业分析,文章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传播活动都需要情理结合,即共情与共识有机结合。情绪基于人类的本能更容易进行感染传播,尤其是在群体中,理智、冷静的思索更难实现,有时情绪爆发、失控,传播者也无法控制。因此与共情比较,基于共识的传播难度更高,但大多数正确的决定、健康的传受关系都需要共情传播与共识传播的共同参与。就直播带货这一活动而言,引起情绪是一条吸粉、卖货的“捷径”,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直播间数量庞大,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比起告诉受众商品真正的价值,主播更倾向于让受众觉得“不买不行”,例如“中国人都买了”“倒贴卖货”这类口号在直播平台屡见不鲜,而结果就是直播商品货不对板、消费者反悔的情况频繁,直播间退货率高,浪费社会资源。尽管商家通过种种噱头在短时间里带了一批货,也无法积累起口碑与品牌价值,直播间无法留存,可替代性强。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平台与受众需要监督传播者,传播者也需要自我反思,正确地在传播内容中运用共情与共识,将目光放长远。
2023年10月22日星期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19:13
2023年10月23日
[Q]……他们此刻
已经厉行节俭,仅靠薪俸生活。(第17页第3行)
“人若没有欲望的驱使,便绝不会去拼力奋斗:当人们躺在休眠状态中时,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他们奋起,其卓越与才能亦永远不会被发现。人这部怠惰的机器若没有人的激情的影响,将可以被恰当地比作一台没有受到风力影响的巨大风磨。……巨大财富和奇珍异宝永远不能为其拥有者增色,除非你承认它们那些不可分割的伴随物,即贪婪和奢侈。”【因此,将节约作为一种美德是极为错误的判断,如果人们仅满足于穿朴素的衣服,吃清淡的饮食,那国家的各行各业将无以为继,这样不必担心会产生贪婪等恶德,但也不会产生奉献等美德,同样,媒体业的运行也不能以节俭为第一原则,没有前期的投资而指望吸引大量受众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激情存在,社会便不会变得强大】
“可见,使一个民族获得幸福和我们所谓“繁荣”的伟大艺术,便在于给每个人以就业的机会。”【而这是因为:尽管黄金和白银的价值时时涨落起伏,一切社会的享乐却总要依赖土地的物产和人们的劳作。过度的贪婪与节俭都不可取】
2023年10月24日
[R]现在没有任何荣誉令人满意,……(第17页第17行)
“大自然通过种种方法,迫使每一种动物不断奋力地保存自己。这些方法包括使该动物感到满足;而人类的种种所谓“欲望”则必须得到满足。欲望令动物渴望获得那些被其看作能维持其生命,或使其愉快的事物;欲望还命令动物躲避那些被其看作能使其不快、使其受伤、使其毁灭的事物。这些欲望或者激情有各种不同的征候。它们自动地出现在被它们搅扰者身上。按照它们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不安,它们获得了不同的名称,例如我们前面谈到过的“骄傲”和“羞耻”等等。”
【欲望被人苛责,但欲望是人类生存、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动力。媒介信息消费者与传媒业业者的欲望推动传媒产品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的更新,从而使得传媒业不断发展。但过于强烈的欲望也会破坏传媒业的正常发展,需辩证看待】
2023年10月25日
“我自己并不如此。受过惊吓的人会告诉你:等他们能想到自己(即能够运用理智)的时候,他们的理解(理解灾祸即将到来)便被理智战胜了。然而,这根本不是什么战胜,因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危险或者纯属想象,或者等他们能够运用理智时,危险已经过去了。”【因此保持这种恐惧并无不妥,如面对传媒业的危机,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恐惧之心,那么等危机真正到来,便会全线溃败。乌卡时代的到来让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因此需保持警惕。】
2023年10月26日
“他们若发现危险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对危险之危害的理解便会相应降低。但是,倘若事实证明危险当真存在,种种情况皆与他们最初的想象相同,那么,他们的理智便不仅不会削弱他们对危险的理解,反而会使之增强。这种恐惧若长期存在,那就没有任何动物会去主动作战。我们仍然看到野兽们每天都在顽强战斗,个个担心自己会死,因此,想必另有一种激情能战胜这种恐惧,而与恐惧最为对立的激情乃是“愤怒”。”【在这里作者与我昨日的理解完全相反,他认为恐惧若长期存在,那边会使人变得麻木,从而失去应对危机的能力,但我认为保持一定的恐惧本身也是对灾祸的一种重视,对危机的提前研判可以使人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如传媒业对于社会舆情的动态预测与分析,便是出于“恐惧”而产生的行动,这能阻止灾祸的进一步扩大。】
2023年10月27日
“捕食动物虽然几乎每次都能捕得猎物,它们空腹的时候还是比其他动物要多,因为后者的食物既不会飞,也不会抵抗。这种情况必定会永远存在,必定会增强它们的饥饿,由此,饥饿便为它们的愤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正是食欲这种欲望不能持续得到满足,才令这些动物产生愤怒,才为它们捕捉其他动物提供动力。相反,那些食草类动物因为不愁吃喝,它们性情会更为温顺,从而失去反抗的能力(当然是指与那些肉食动物相似或更小体型的动物。)定期断食者往往更为长寿,因为他们体内新的细胞得以催生。传媒业也不能长期依靠国家的扶持,只有“饥饿”,才能让他们不断更新,更近一步。】
“你若问我:公牛和公鸡拼死搏斗,但它们既不是捕食动物,又不是凶猛动物,它们的愤怒是因何而来的呢?我的回答是:它们的愤怒来自性欲。”【曼德维尔认为,所有的愤怒都来自于食欲与性欲,但公鸡与公牛真的是因性欲而搏斗的吗?为什么不能将愤怒看作一种天生的激情,就像公牛与攻击生来没人教他们如何愤怒,但当它们感到威胁时便会与对方拼死相搏,这出于它们的本能。未经开化的小孩也会在受到威胁时对对方拳脚相加,这难道也是出于性欲与食欲吗?】
2023年10月28日
“至此,我已经尽力表明:只要心怀恐惧,没有任何动物能去主动作战;恐惧不能被其他激情所征服;而与恐惧最对立的激情,能最有效地战胜恐惧的激情,惟有愤怒;有两种主要欲望若得不到满足,便会激起愤怒的激情,它们是饥饿与性欲;对所有野兽而言,能否使它们动怒或顽强搏斗,通常取决于饥饿与性欲之一的剧烈程度,或是两者加在一起的剧烈程度。由此,我们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动物身上被我们称作“勇猛”或“天生勇气”的东西,不是别的,而完全是愤怒使然。”【作者认为理智并不能战胜恐惧,它只会让人们清楚灾祸有多危险,唯有愤怒可以战胜恐惧,但愤怒意味着理智的缺失,一旦理智丧失,那仅凭愤怒又如何战胜灾祸呢。】
2023年10月29日
“止愤怒可能造成的祸患。严格实施各种法律,以约束人使用暴力,这时,人自我保命的本能必定会告诉他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受到搅扰,这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因此,随着人的经验、知识和预见性的增长,他的恐惧将不断被加强和扩大。其结果必定就是:在文明国家里,使人发怒的诱因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扑灭这些诱因的恐惧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不久便能依靠这种恐惧,学会扑灭自己的愤怒,学会通过另外一种与愤怒相反的方式,那同样是一种自我保护,大自然以前已经将那种方式连同愤怒以及其他激情,一并赋予了他。”【前面我还反驳了作者,但作者已经在后文作了陈述,在律法严明、秩序井然的现代社会中,诱发人们愤怒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出于对惩罚的恐惧,人们开始克制自己的愤怒,由此保持理性。传媒业者会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愤怒,但出于新闻法规与行业自律的恐惧,他开始克制自己的愤怒,保持理性,从而以理智的方式处理外界的声音,由此人与动物便得以区别开来。】
“可见,人身上有益于社会和平安宁的激情,惟有他的恐惧。你愈能唤起这种激情,他便愈遵纪守法,愈易于管理。这是因为:无论人作为单个动物独处时愤怒对他如何有用,社会也绝不会给他发泄愤怒的机会。”【愤怒对于这个秩序井然的社会毫无用处,唯有恐惧能够被利用,因为恐惧人得以安分守己。】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06
2023年10月30日
下周需要做质化研究的展示,这周开始有关资料的阅读。
今天阅读《解释的断桥:从编码到理论》,实证主义的持续批评强化了质性研究的自我反思和审慎论证本文聚焦于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研究实践阐释在田野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结论的生成逻辑和自我证成。实证主义批评认为,扎根理论号称扎根,其实难以做到研究前空白的头脑,所以理论预设或先导分析框架的形成,影响了随后扎根田野的资料搜集和论证,也就是说研究者根据自己欲图论证的理论,有意识地选择性裁剪田野调查资料或数据填充到分析框架中进行论证,进而导致研究结论的无效性。针对这种蹇底抽薪式 的批评,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必须做出有效的解释和回应。
2023年11月1日
今天阅读《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与评判标准》,根据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观点,作为决定何时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理论性饱和是指不可以获取额外数据以使分析者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之特征的时刻。理论性饱和通常是通过交替收集和分析数据而得到的。但是,理论性饱和经常在范畴发展何时可以停止这一问题上受到质疑(Bulmer,1979),换言之,何时可以有信心地断定达到理论性饱和点?据我理解,当新的资料已经无法再归出新的类属时,那么理论便已经饱和,此时的抽样资料也已经饱和。
2023年11月2日
阅读《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本文试 图在国内首次将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对扎根理论关键环节的概要论述及其在深度访谈研究中具体运用的实例分析,探讨如何应用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建构理论,从而填补了国内扎根理论运用研究的空白,推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研究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
深度访谈与其它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它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地交谈来了解和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从而描述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群体的诉求。深度访谈的优点在于它灵活机动地访谈方式和细致深刻地研究方法,深度访谈具体流程包括访谈抽样、进行访谈、访谈记录、访谈编码、访谈分析、备忘录写作和论文写作等环节。由于抽样、编码和撰写备忘录这三个环节是扎根理论的精髓所在,而扎根理论的其它环节与传统深度访谈区别不 大,可以参照传统方法进行。
2023年11月3日
阅读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 然 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 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
2023年11月4日
阅读《从特殊中发现一般—反思中国经验的阐述问题》,而有从特殊经验中揭示一般性的问题意识,在比较参照中将中国案例与已有的系统性知识相 关联,抱有追问因果的纯粹目标,援引关于事物本体的认识范畴寻因作证,区分事实判断与道德判断,并运 用形式逻辑从具体现象中抽象简洁原理,这些思维特征限定着我们从特殊经验中发现一般知识的能力。特殊主义的提问逻辑也许适合战斗,但不适合探索−如果我们的成功,说明我们做对了什么,这种 “对”的行为原理是什么呢?和其他的成功经验相比,原理上相似还是迥异?如果是后者,需要从特殊经
验中揭示新的可解释的一般性原理,并经受其他经验的挑战和检验,方能产生说服力。
2023年11月5日
今天参加羽毛球比赛,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4:52
2023年11月6日
何为方法论?心理学家迈尔斯(Miles)说:研究者要想为读者呈现一个确实可信的研究报告, 就必须要向外界清楚阐述自己的研究倾向以及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的外观,也就是研究方法。([美]迈尔斯·休伯曼著,张芬芬译.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但学者吴毅等人认为,迈尔斯的这里的研究方法只能算是一种研究设计,而不能算作方法论,要想更好地理解方法论,就得将其与认识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方能更好地理解。因此吴毅等人在这里主张用范式探讨该问题。研究范式作为顶层的抽象设计,决定了不同的范式会产生不同的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
2023年11月7日
在遥远的1892年,芝加哥大学的莫尔斯创办了全美乃至世界的第一家社会学系,自此美国社会学的学科气质与发展方向便被其引领。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诞生了帕克、杜威、西梅尔、库利、米德、布鲁默等一众知名的社会学家。他们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立场,崇尚定性研究,主张改革与解决社会问题,他们开拓了个人生活史、人类生态学和绘制地图法等研究方法,而他们所探讨的移民研究、族群研究、社会病理学和城市生态学等议题,也成为了舞台上的主打节目。
1918年,威廉·托马斯与波兰人兹纳涅茨基合作完成了《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1918-1920)。(确实,《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称得上是“美国经验社会学第一部伟大的经典型著作”(科塞),是“反对扶手椅中的社会学的里程碑式的范例”(巴纳斯))在这部著作中,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力图描绘的是,经历从波兰的乡土生活到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这样的重大变迁的波兰农民,在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上的变化。他们富有创见地提出,只有把个人的态度和社会的客观文化的价值观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才能充分理解人的行为。
作为一部文献研究的典范,《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为芝加哥学派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确立了社会学的独立学科地位。有人将这部著作视为定性研究的开山之作,而将30年后塞谬尔·斯托弗的《美国士兵》(1949)视为定量研究的里程碑。
然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芝加哥学派的一些先天问题开始显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暴露出帕克等人的研究在解释力和预测力等方面的不足; 同时,大萧条带来的就业困难也成为一条导火索,促使许多本来就对芝加哥学派的“近亲繁殖”很不满的青年社会学家群起而攻之。1935年,在美国社会学协会年度大会上,一群年轻人正式发起挑战,严厉批判芝加哥学派的传统研究路径。
它意味着逐渐崛起的、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的“变量范式”对主导传统的、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情境范式”的挑战。这一挑战对其后几十年的美国社会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莫顿、卡茨)
为回应变量范式的挑战,也为挽救芝加哥学派的学术地位,学派的第二代学者积极展开了自我批判。其中代表学者布鲁默指出其时的美国社会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普遍问题,即理论与经验的割裂。布鲁默认为,在《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所出现的那些被变量范式当作靶子的缺点,恰恰不是象征互动论背后的情境范式所导致的,而是来自与变量范式同源的一种方法论认识。这种认识主张: 经验
研究本身并不能产生理论,它是被用来校验理论的,而理论则要通过研究者的偶发奇缘( serendipity) 来获得。按照这种逻辑,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学者要做的只是验证理论,而待验证的理论则由专门的理论工作者提供,这就势必造成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二元对立。(这种问题在理论的断桥里也有专门的讨论)
布鲁默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方式: 在批评第一代芝加哥学派的基础上,他反过来对哥伦比亚学派主导的变量范式提出了超越性的批判。这种“以守为攻”并不是单纯追求学术权力的话语策略,从广义的学科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它实际上是从“质性研究”“归纳逻辑”“人文主义”和“历 史—情境范式”的立场来对“量化研究”“演绎逻辑”“科学主义”和“自然—法则范式”所做的总体性批评。
2023年11月8日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发生过后,芝加哥学派崇尚的人文主义范式逐渐衰落,以孔德(Comte)、涂尔干(Emile Durkheim)和大卫·休谟(David Hume)等人思想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哥伦比亚学派等学派学者的推崇下开始兴起,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与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且这些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发现。正是因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量化研究来分析各类社会现象,并试图通过控制样本的选取以发现超越个体特征,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一般规律。
孔德、涂尔干、哈贝马斯等学院派学者引领的这股“宏大理论”风潮(grand theory)(由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出,是对社会学家帕森斯研究风格的一种讽刺,这种风格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一般性,其术语往往具有通用的解释性)一直主导着学界的研究惯习。
实证主义研究者反对通过意义解释或直觉所产生的认知,他们认为质性研究是印象的、非系统的,并且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偏见,研究结果带有地域性,缺乏验证手段等。
但到了20世纪中叶,盛行已久的量化研究策略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如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对动态人文社科现象的量化手段、理论更新慢等。因此有学者主张将量化与质化研究策略结合起来,或是将量化手段引入质性研究,或是将质性的资料搜集等方式引入量化研究。扎根理论恰恰属于前者。
2023年11月9日
20 世纪 60 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格拉泽(Glaser,B.)和施特劳斯(Strauss,A.)通过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研究中, 总结出了一套质性研究方法,并于 1967 年共同出版了《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一书,它标志扎根理论的诞生。
该理论的形成主要受到两方面理论思想的启发。格拉泽受到哥伦比亚学派量化研究权威拉扎斯菲尔德所崇尚的经验主义的影响,将量化分析手段融入扎根理论之中,使得整个研究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研究程序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结果具有可验证性。另一方面,施特劳斯受到芝加哥学派权威米德、杜威、布鲁默等人实用主义与符号互动思想的影响,并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 ,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2023年11月10日
格拉泽与施特劳斯开创了20世纪应用最为广泛的质性研究策略——扎根理论,其充分融合了量化研究的严谨性、可操作性以及质性研究的可探索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由于不同领域学者学科背景、研究范式、研究主题的差异,使得扎根理论分化出不同的流派。
1990年施特劳斯与又和科尔宾(Corbin,J.)合著《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程序与技术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极为广泛。目前学界所采用的扎根理论大多是程序化扎根理论,即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与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程序。
在这本著作中,两人所做的最大贡献便是将扎根理论程序化,他们在 1967 年原始版本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实践,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如,“维度化”、“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典范模型(Paradigm model)”等。后人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将1967 年的版本称为“经典扎根理论”,而将 Strauss和Corbin 在 1990 年提出的版本称为 “程序化扎根理论”。
但施特劳斯的老搭档格拉泽此时就与施特劳斯出现了分歧,他在 1992年出版《扎根理论的分析 基础:自然呈现与生硬促成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Emerging vs Forcing)一书中,针对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批判与回应。
他认为所谓的程序化编码已经违背了扎根理论的基本精神———不先入为主的构想问题、提出概念、 范畴或假设来强制选择资料和形成理论。这是扎根理论与量化研究最大的区别之一。
格拉泽认为,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并非研究者个人的问题,而是研究对象的问题。在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调查中,所有的问题、范畴、概念会顺其自然地出现。而上述的主轴编码、典范模型不过是将收集到的资料填写到了预设的框架之中。(这与我们之前课上讨论的解释学中伽达默尔的“前见”对定性研究的影响极为相似,这里格拉泽十分反对将个人倾向带到研究中。学者们都主张“放空”大脑,避免前见影响,但实际上要想拥有一个空白的大脑是不可能的,“前见”不见得就是一种有失偏颇的导向,这其中就涉及到理论导向的必要性,充足的理论能让研究者脱离琐碎的田野数据,形成更为有效的思维映射,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为研究者指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关于理论导向的具体效用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印证减少前见对于结论的预设性影响,后面唐诗同学会为大家详细解释。)
回到正题,除了施特劳斯与科尔宾开创的程序化扎根理论,施特劳斯与格拉泽的学生卡麦兹 (K.Charmaz)在吸收传统的扎根理论思想后将建构主义理念与方法融入扎根理论中,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与著作,如《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扎根理论》(Constructivist and Objectivist Grounded Theory)、《建构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实践指南 》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等,由此,也被认定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代表。(卡麦兹本人更倾向于实证主义,更注重实用性,认为扎根理论想要继续发展就要从实证主义的源头入手,将建构主义的许多方法和问题都与之融合起 来,使得扎根理论发展得更为充分、细致,更具有反思性。)
卡麦兹认为,人类利用不同的方法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解释性的,所有的理论与真理都具有临时性,他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图像,而非真实面貌。因此卡麦兹认为扎根理论不过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人们与外部世界相互建构的桥梁。因此他将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引入扎根理论,使之成为了一种更具有前瞻性、细致性与反思性的质性研究方法。
11月11日
孙晓娥认为,深度访谈可以生成大量的文本性资料、丰富的访谈资料,便于运用扎根理论对个体经验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抽象出概念、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不仅可以为深度访谈提供建构社会理论的手段和策略,而且还提出了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论可以互为手段,让各自研究更为规范。
深度访谈与其它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它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地交谈来了解和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从而描述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
题、反映社会群体的诉求。深度访谈的优点在于它灵活机动地访谈方式和细致深刻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具体流程包括访谈抽样、进行访谈、访谈记录、访谈编
码、访谈分析、备忘录写作和论文写作等环节。由于抽样、编码和撰写备忘录这三个环节是扎根理论的精髓所在,而扎根理论的其它环节与传统深度访谈区别不
大,可以参照传统方法进行。因此只需厘清扎根理论的抽样、编码和撰写备忘录这三个环节,便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扎根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的联系。
11月12日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20:42
2023年11月13日
今天了解到一些新闻史料。1931年11月12日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四全大会于11月19通过《对于蒋中正同志代表主席团提议团结御侮办法之决议案》,“一致通过蒋中正同志亲自北上,首赴国难。”
消息一经传出,民众对于蒋介石北上抗日寄予了相当厚望,全国各界掀起了“迎蒋北上抗日”运动,促发一股新的抗日舆论热潮。《中央日报》对此有意进行淡化处理,仅将其作为四全大会六次会议议案中的一个小条目略微提及。且在民众关心蒋介石何时北上的议论中,《中央日报》在《蒋主席北上问题》的社论中提到:“蒋主席身负国政之重责,又统率全国之军队,在矢志北上之际”,“对于国务,应有如何之筹策,对于安宁秩序之维持……又应如何就全局上而作相当之策划,此皆事关机宜。”以此指责民众新行为是不顾大全之举。反观《申报》这边,则积极报道蒋介石北上抗日的新闻,以醒目标题刊登“四全大会昨开六次大会,全体表决推蒋中正北上”的消息,并相继刊载社会各界电促蒋介石北上抗日的报道。并在时评中指出:“故吾人对于蒋主席决意北上收回失地之宣示,与四全大会之决议,谨以无限之热忱,表示拥护,盼望立即实现。”
蒋介石立表北上抗日的言论仅仅是出于政治的考量,为的是缓和民众激进的抗日情绪,实际上北上并未实现,《申报》与《中央日报》不同偏向的报道也体现出对于军事抗敌的不同态度,这背后的本质终究是各自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2023年11月14日
1955年Bateson发表论文《一个关于游戏与幻想的理论》,其中界定“框架”的概念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后来的研究逐步衍生出“选取与强调问题的某些方面同时排除与淡化其他方面的策略”“人们或组织对社会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架构”“通过不同语言或措辞来处理新获取信息的已有认知结构等多样定义,发展 出“框架化(framing)”、“架构(framework)”等相近概念。但迄今为止,仅有迄今为止,仅有臧国仁、潘忠党刘蒙之等少数框架理论研究者或Bateson的研究者肯定Bateson的原创贡献。
当前学界对框架概念的定义经历了从“泛框架论”到“窄框架论” 的缩限过程。“泛框架论”涵盖自然框架、主体框架、社会框架等三种类型,分别指未经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现象、将事件能指和符号所指以一定逻辑予以组合的个体主观心理过程、社会组织对特定事件的解释策略。
“窄框架论”局限于媒介文本被强调、被表述的显明效果,相应的框架化策略有强调同一文本不同部分内容的“强调框架”、以不同方式表述相同文本信息的“同等框架”等。
关于窄框架论与宽框架论的划分之前并未见到,可做积累。
2023年11月15日
与贝特森合作研究不久,1956 年戈夫曼发表了奠基性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框架理论的相关核心概念——情境定义,这本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威廉·托马斯创造的概念,戈夫曼赋予了它全新的涵义,把人的表演、语言表达和行为表征,都纳入到了这种情境定义框架中,即一种是用语词“给出的表达”,一种是用行动“流露出来的表达”,前者通过语言即可以对这种表达的意义给予说明 ;后者则需要考察“情境关系”才能对蕴含的意义给予说明,这种依靠“情境定义”生成的意义,就是一种解释的“框架”。戈夫曼对情境定义的理解于贝特森的元传播十分相似,因此,框架理论是戈夫曼从《日常生活中的
自我呈现》开始酝酿的理论雏形的自然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班纳特·M·伯格说 :“框架在《框架分析》中必然涉及到意义的关系维度。在这个意义上,一种框架仅仅是一种具体有形的隐喻——其他社会学家已经尝试援用诸如背景、设置、上下文等词汇,或根据这样的短语来表达这种隐喻。”因此,框架理论的核心是从人类传播的互动关系出发,表达了基于情境关系的非语词涵义的隐喻的意义。把握这一理论背景的意义在于,戈夫曼延续了贝特森人类学的传统,并把框架的概念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但正如前文所言,目前学界承认贝特森对框架理论所作贡献的学者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为贝特森及其所做的理论贡献证明。
2023年11月16日
甘姆森( Gamson) 在戈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框架理论,他认为,一个成熟的框架分析既有动态层面,又有静态层面,应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关注生产过程; 二是考察文本; 三是在意义协商中一个带有主动性的受众和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
再后来,一批社会学家将框架理论引入了媒介研究,他们借鉴戈夫曼的理路,对新闻生产活动进行现象学的探析。比如塔奇曼的经典研究《做新闻: 一项关于现实建构的研究》,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考察新闻编辑室,从新闻生产的惯例、流程、规范入手,分析大众媒体如何建构社会现实,或者说新闻议题和意义如何被建构和呈现。在塔奇曼看来,新闻框架的选择、凸显机制颇似戈夫曼提出的“组织规则”,新闻从业者据此将新近发生的事实转变成报道,“框架”成为新闻操作中隐而不显但必不可少的幽灵。
自此以后,新闻传播学对框架理论的使用日渐广泛,“框架”也走出新闻生产环节,渗入新闻文本、 受众认知等领域,成为一个统摄性的理论概念。
2023年11月17日
在工具书《关键概念: 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中,苏利文等人把前人所提的经典定义综合起来,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定义: “媒体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体生产者通常使用框架来建构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抑或图像。在这种情境下,面对错综繁乱、往往互相矛盾的大量信息时,媒体框架使得新闻人可以快速地加工和包装。由此,在对媒体内容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框架就成了重要的制度化的环节,并在受众的解码活动中仍能发挥关键作用。”
传播学者坦卡德最早以画框来喻指框架的形成机制。在他看来,把一张照片( 或图画,指代社会现实中的某个场景) 放置在画框之中,就是将其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出来,以吸引注意力。与此同时,画框还能够营造观看的气氛,不同风格、色彩、质地的画框,所营造的观看氛围殊为不同。此外,坦卡德认为在画框之外,框架也可以指称建筑物的结构,既然框架是房子的骨干架构,那么挪用到新闻文本之中,框架自然指向报道的中心组织思想。因此他认为在新闻业中,“框架是新闻内容的中心组织思想( a frame is a central organizing idea for news content) ,通过选择、凸显、排除和深描等手段,在新闻中来提供一种语境( context) ,提示议题的核心所在。”
2023年11月18日
我们或许应当将新闻文本框架进行这样的概念化: 大量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化的叙述方式,是一家或多家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一议题时使用的一致的诠释套路。“框架”则是高度抽象化的理论概念,是新闻媒介在呈
现某类议题时所采用的“固定的报道型态”,不针对单篇新闻文本,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恩格斯认为,“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 框架分析的丰富蕴含和理论洞见,当然远非上述形式主义的概念推演所能涵盖,但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框架理论在基本概念方面的混乱情形,让人想起圣经故事中“巴别塔”,我们当下要做的,是梳理与澄清最核心的概念,促使学术共同体达成规范性共识,以推动框架理论的有关实践。
2023年11月19日
休息一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21:15
2023年11月20日
今天了解到框架一词翻译的有关争议。框架概念,是一个舶来的舶来品。
一方面,框架作为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的舶来品,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就存在定义、边界模糊混乱问题。
另一方面框架作为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国内对其翻译同样存在混杂、难以统一的问题。
框架(Frame)
框架理论(Frame Thoery)
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框架(化)/架构(Framing)
框架(化)分析/架构分析(Framing Analysis)
框架(化)分析/架构研究(Framing Reperch)
框架效应/架构效应(Framing effect)
Framework(架构)
Frame较为统一翻译为框架,但对其变体framing就显得混乱。
潘忠党用“框架”和“架构”来分别表述Frame和Framing,认为frame兼具名词和动词两种意涵,译作“框架”太过静态。
但有的学者不同意潘的译法,他们认为,Frame与Framing是同一词根的不同词性而已,若另造一个新词,势必造成误解,应该把Framing翻译为框架化。
总而言之,架构、框架化都是指framing。
另外,也有学者将Framework翻译为架构,但很少有学者这样使用。
中文的框架分析是指Frame Analysis还是Framing Analysis?
从关系上看,有学者认为框架化(framing)的概念是框架理论(Frame Thoery)中的一部分,是在框架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概念。Frame和Framing是框架理论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阐释的维度,Frame侧重于社会学的视角与静态的理论描述,Framing侧重于传播学的视角与动态的分析方法。
另外,从学者使用来看,框架分析应该还是指Framing Analysis。
2023年11月21日
新闻传播学中对框架存在多种定义与认识。
作为日常生活词汇的“框架”:作为一个日常词汇,“框架”通常指图画、文章、家具、车辆、房屋等事物的骨架或结构。
戈夫曼对框架的说明:“人们对情境的定义,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组织规则之上,这些规则支配着事件以及人们的主观参与。我用‘框架’一词来指称这些基础要素,这就是我对‘框架’的定义。对于日常经验的组织情况进行考察,就是‘框架分析’。利用框架,或者诠释图式(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个体得以界定、认知、辨别和区分事件或信息”。概言之,戈夫曼的“框架”就是人们将客观真实转换为主观认知的凭借。
但有学者认为,戈夫曼的定义并不能作为新闻文本框架分析的直接参照,因为他是在社会建构意义上探讨个人如何组织社会经验,并未谈及新闻对事实的建构。
吉特林在《整个世界都在看》一书中将框架定义为:框架是一个历久不变的认识、阐释和叙述模式,亦即稳定的选择、遗漏和凸显的范式,面对变幻不定的社会现实,新闻人通过“框架”快速处理信息,并按照惯例(routine)组织话语、有效地呈现给观众。(这里吉特林提出“框架化”的三种机制,即选择、遗漏和凸显)
恩特曼的框架定义:恩特曼的思路与吉特林也是异曲同工,他把“框架化”机制简约为选择和强调两个环节,“选择某些感知的事实,将其凸显在新闻文本之中,以此宣扬被报道现象的某种问题定义、因果诠释、道德评估以及处理策略。”这个定义在框架机制之外,又界定了框架的四类功能,为新闻文本的框架分析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操作指南,并且将框架与新闻观点、主题等文本属性区分开来,因此影响甚为广泛
苏利文等人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定义:“媒体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体生产者通常使用框架来建构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抑或图像。在这种情境下,面对错综繁乱、往往互相矛盾的大量信息时,媒体框架使得新闻人可以快速地加工和包装。由此,在对媒体内容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框架就成了重要的制度化的环节,并在受众的解码活动中仍能发挥关键作用。
坦卡德最早以画框来喻指框架的形成机制。在他看来,把一张照片(或图画,指代社会现实中的某个场景)放置在画框之中,就是将其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出来,以吸引注意力。与此同时,画框还能够营造观看的气氛,不同风格、色彩、质地的画框,所营造的观看氛围殊为不同。
坦卡德关于框架的另一个比喻,更侧重于媒介内容。他认为在画框之外,框架也可以指称建筑物的结构,既然框架是房子的骨干架构,那么挪用到新闻文本之中,框架自然指向报道的中心组织思想。
加姆森则使用了照相机镜头来喻指框架,指出了两种框架步骤:开始是框定(boundary),只有纳入镜头的景观方能拍成照片,引申为对客观现实的选择和排除;然后是框架化(framing),指的是对入围景观的塑造,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诠释和呈现。在这里,第一步是界定选择的范围,第二步则是意义的建构。
2023年11月22日
上面的学者们对框架的定义并不统一。但从诸多的描述与定义中,我们能了解到,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指两个大的方面。在这里,我觉得用南京大学杜骏飞提出的框架研究两个方向进行划分,有助于我们对框架概念的理解。
媒介框架:是指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的抽帧或者切片,其内容来于现实,经过媒体的选择、突出,但对现实是部分与静态的展现。
个体框架: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这里的个体既指新闻工作者,也指新闻受众。
2023年1月23日
上述归纳了新闻中的框架是什么,但发展或者研究新闻框架理论,其目的还是希望了解新闻框架是如何影响受众认知的。所以这里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新闻框架的运作机制。这里对运作机制的解释,实际上用的是臧国仁的三层次说。
新闻框架大致是这么运作的:客观现实发生后,新闻工作者根据自身认识框架/刻板印象对发生了的事情进行选择性报道——于是立体复杂的客观现实被新闻工作者切片、构建为媒介现实——被建构的媒介现实显然会影响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但受众对新闻媒体建构的现实又是全盘接受的,受众会根据自身认识框架对媒介现实进行解读。
三种现实的转换又可以被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不同层次上,其运作。比如,高层次中的主旨,也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对北约轰炸我过驻南使馆这件事,报道《今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主旨是强调北约作为责任方;而《今我驻南使馆被炸》主旨强调的是我国是受害者。为表现主旨,中层对事件的归因、描述显然会有所选择与偏向。低层次就非常具体,也就是对字词句的选择性使用。
11月24日
除了理论上的含混不清之外,框架分析在研究问题和方法路径上同样纷繁杂陈。对于框架研究涉及哪些领域,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归纳。
甘姆森(Gamson)进一步发展了框架理论,他认为一个成熟的框架分析应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关注生产过程;二是考察文本;三是在意义协商中一个带有主动性的受众和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
恩特曼在以冷战为例进行分析时指出,框架至少存在于传播过程的4个位置:传播者、文本、接收者和文化。
传播者在框架的引导下作出判断,框架(在这里又常被称为图式)组织着他们的信念系统。
文本也包含着框架,它通过在主题上显示或者去除强调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话语束(如关键词、常用短语、刻板印象、信息源和句子)来达成。
接收者头脑中的框架可能会(或不会)反映在文本框架和传播者的框选意图中。
文化是一种常常被调用的框架,实际上,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话语和思维所显示的,并可用经验论证的普遍框架的集合。
薛佛乐也提出了框架研究的4个关联领域:
框架建立(frame building),即在各种社会压力之下,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
框架设置(frame setting),即媒体框架如何影响了受众框架。
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individual-level effects of framing),即受众框架如何影响了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将记者视为受众中的一员(journalist as audience),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又怎样影响了建立框架时所使用的策略。
2007年,薛佛乐等提出,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归纳框架的含义。不过,看起来,这种划分更类似于意义的阐发,而非新的类型学:联系薛佛乐此前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宏观层次类似上述4个领域中前两项,而微观层次近似于后两项。
潘忠党从建构主义的立场,指出框架研究有3大范畴:
话语(文本为再现的体系),
话语的建构(框架建构的行动及过程),
话语的接收(效果及其心理机制)
目前,从理论的应用方式来看,以及学者们的总结,新闻框架研究通常被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
新闻生产场域,聚焦“如何建构框架”,即潘忠党所说的动词意义上的“frame”或“framing”(框架化),通常采用民族志的方法(或者一般的访谈、观察、焦点小组等)来考察新闻生产者的实践;
新闻文本方面,往往使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辨析“框架是什么”,或者说,考察沉淀在话语中的框架;
媒介效果领域,一般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访谈法等手段,测量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也就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11月25日
总体来看,框架研究既涉及宏观的社会因素,又涉及微观的个体认知;既关注传播过程的互动关系,又关注文本内容的符号结构。
从实然性出发,框架研究可以从宏观与微观、过程与结构维度进行分类。
从应然性出发,对媒介生态背景下的架构过程进行了矩阵式划分,其中,横向维度为不同框架主体,纵向维度为不同架构过程,它们的结合呈现了更为复杂多样的研究旨趣。
11月26日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伟认为,传统认识论中新闻如镜子般反映现实的认识发生动摇,实际上,新闻不完全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是一种主观建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社会学、符号学、现象学以及人类方法学的哲学思考和理论的不断融入,许多学者开始将新闻视为主、客观辨证关系中产生出来的社会真实,而非之前如镜子般反映真实。在这些认识之下,新闻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并不是固定实体,而是文本制作者、受众与文本之间互动且受到社会情境影响的结果。框架理论无疑契合了这一转变。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是一个客观存在。从戈夫曼到塔奇曼、吉特林,从框架到新闻框架,我们可以看到框架的核心含义延续下来,那就是传播者经由主体认知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如:对中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而言,这种建构新闻、建构社会的行为有过两次突出表现:一是1958年全国报刊和广播轰轰烈烈地报道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到处是“一大二公”、高产田、吃饭不要钱,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而实际上则是农田荒芜(农民去大炼钢铁),国家贫穷,群众吃不饱饭,一片怨声载道。二是1966—1970年,林彪、“四人帮”驱使所有媒体把全国动乱、人民缺吃少穿建构为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越来越好,到处莺歌燕舞。
但这种过于强调媒介的主观建构观点很快遭到批评,西方很多学者认为以主观建构为出发点的新闻框架理论,背离了新闻的客观论和反映论。虽然有很多学者支持媒介的主观建构性,否认新闻镜子理论,也有大量的案例证明媒介在建构甚至虚构现实,但这种观点的盛行反而为媒体掩盖事实、歪曲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管记者的“镜子”记录了哪些事实,新闻框架必须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再现客观事实交错存在的结构,让新闻叙事符合生活实际的架构。这是新闻框架元理论唯一正确的内涵。现在流行的新闻框架理论并不是正统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建构新闻,不是对新闻的科学报道方式,而是几个世纪以来被正直的新闻工作者坚决反对的新闻造假行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57
2023年11月27日
继续看蜜蜂的寓言。“严格实施各种法律,以约束人使用暴力,这时,人自我保命的本能必定会告诉他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受到搅扰,这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因此,随着人的经验、知识和预见性的增长,他的恐惧将不断被加强和扩大。其结果必定就是:在文明国家里,使人发怒的诱因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扑灭这些诱因的恐惧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不久便能依靠这种恐惧,学会扑灭自己的愤怒,学会通过另外一种与愤怒相反的方式,那同样是一种自我保护,大自然以前已经将那种方式连同愤怒以及其他激情,一并赋予了他。”【前面我还反驳了作者,但作者已经在后文作了陈述,在律法严明、秩序井然的现代社会中,诱发人们愤怒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出于对惩罚的恐惧,人们开始克制自己的愤怒,由此保持理性。传媒业者会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愤怒,但出于新闻法规与行业自律的恐惧,他开始克制自己的愤怒,保持理性,从而以理智的方式处理外界的声音,由此人与动物便得以区别开来。】
“可见,人身上有益于社会和平安宁的激情,惟有他的恐惧。你愈能唤起这种激情,他便愈遵纪守法,愈易于管理。这是因为:无论人作为单个动物独处时愤怒对他如何有用,社会也绝不会给他发泄愤怒的机会。”【愤怒对于这个秩序井然的社会毫无用处,唯有恐惧能够被利用,因为恐惧人得以安分守己。】
2023年11月28日
“愤怒的激情若压倒了人心中的全部恐惧(无论哪个等级的人,有时都会如此),他便会具备真正的勇气,马上就会狮虎般地勇猛作战。我将极力说明:无论将人的勇气称作什么,人在不发怒时,勇气也总是虚假的、人为的。”【作者这里想表达的是,人如果不愤怒而展现出偌大的勇气,那么这种勇气一定是为了掩饰自己对恐惧所展现=出的种种懦弱而产生的,这并非真正的勇气,而是一种虚伪。相反,只有心中充满愤怒,恐惧全无时,这是展现的勇气才是纯粹的,这里的纯粹应是一种如狮虎般的动物性的纯粹,出自于原始本能。但值得商榷的是,这种原始本能是否还可以被称作勇气?这只不过是出自于天性而非理智,勇气应是人类社会的造物,动物勇猛作战并非勇气,人类如狮虎般冲锋也只不过是行为结果的相近,而非真正的勇气。我认为真正的勇气恰恰是理智所主导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心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士气状态。这个定义是建立在人类所具有的理性之下的。如果愤怒占据大脑,那么表现出的勇猛只能被称为鲁莽。】下文中作者又阐述了政治家如何利用人们的愤怒来保护本国领土主权,他认为政治家们需要通过演说来使人们蔑视敌人,使他们相信对方并不具备自己的善良与强壮。一旦产生这种蔑视,人们在战场上将会一往无前。但作者认为这种依靠愤怒产生的勇气一旦受到外部惊扰,就会即刻丧失。(霍布斯也认为愤怒是“突然的勇气”,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也认为愤怒是突然的疯狂。)因此作者在这里认为一旦理智增长,那么自然的勇气一定会瞬间消失。
作者在后文也提到:“可见,虽说没有愤怒任何生灵都不会具备天然的勇气,愤怒在战争中还是毫无用处,既不能用于谋略,亦不能变成正规的技能。因此,政府必须找到一种与勇气相当的东西,才能促使人们去作战。”他认为这种依靠短暂的激情所产生的自然的勇气是无法战胜敌人的,这会让理智无所立足,所有的谋略将无法应用,因此需要寻找可以替代这种短暂激情的东西。
2023年11月29日
“只要去增加人的骄傲之心,人对羞耻的恐惧便会不断地相应增长,因为一个人自认的价值愈大,他愈是会煞费苦心地避免羞耻,并在避免羞耻时经历更多的困难。因此,使人勇敢的良策乃是:首先使他心中怀有这种英勇的信念,然后用尽可能多的恐怖,激励他去规避羞耻,正如大自然使他天生惧怕死亡那样。人对一些事情怀有(或者可能怀有)比对死亡更强烈的反感,而人对自杀的态度便是证明。【这便是作者在上文所说的可以替代愤怒这种激情的东西,这种信念并不像愤怒那样排斥理性。这便是由人的骄傲之心引发的人们对羞耻的恐惧,越是骄傲的人便越是害怕羞耻,因为他害怕羞耻会让他身败名裂,会让他失去的种种引以为傲的东西。于是政治家们便可利用这点,只要去竭力宣传种种恐惧,就能让人们去想尽办法避免羞耻,此时他们已经保有自己的骄傲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如作者后文举到的鲁克丽丝为了保有自己的贞操而在被强奸后选择自杀。自身的贞洁与声誉便是他引以为傲的,一旦被玷污,她便会产生羞耻,为了避免羞耻带来的连锁反应,她选择了自杀。作者在后文提到:“因此,勇气仅仅对从政者才有用,一般所谓“真正的英勇”乃是人为的矫情,它将阿谀奉承注入极度骄傲者心中,使他们对羞耻产生一种被夸大的恐惧感。”这里的勇气在一般情况下便是一种矫情,是对羞耻的恐惧。同样,传媒业中也存在这样的“矫情”,这种矫情令传媒业者害怕羞耻,想竭力保有自己的骄傲,保有自己无冕之王的称号,为此他们需要付出种种努力,如为底层群众发声、推动社会变革等等。因此可以认为这种矫情是传媒业发展不可少的。】
2023年11月30日
准备新闻传播理论课堂展示,了解策展新闻有关论文。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是新闻业的一项传统职能,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信息超载开始成为一个困扰人们的现象。《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率先提出,随着世界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时代》应成为新闻世界的整理者、注释者”,将筛选过的事实按照一定的编辑思路呈现出来,以便于读者能够简洁高效地了解世界。尽管当时客观性理念已开始主导美国新闻业,但《时代》依旧张扬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另一种思维:强调对信息的综合与阐释,实际上《时代》的这种思维便是我们所言说的“策展”思维,这种行为也开始在网络时代被各大新闻媒体、网络机构、用户争相效仿。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超载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与信息的肤浅化、碎片化、低质量等相伴相生。如何让汹涌奔腾的信息汪洋变得可控制、易处理、对决策咨询有用,成为现代知识生产的一个主流问题。针对信息超载及其衍生的信息脱序、低易读性和阅读成本高昂等现象,何飞鹏提出“curation=content+3C”的公式,认为策展是网络世界里新的全民运动,也就是“将讯息赋予关系(context),提出看法(comment),并说出结论(conclusion)的过程”,即通过组织化的信息整理,提升网络新闻的价值含量。我国台湾地区盛行的“懒人包”,就是一种典型的策展实践,指网络用户将社会热点事件整理成简要的说明,以利于一般人快速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而参与和关注后续事件。
同时,策展更多是按照社交媒体而非传统新闻生产的逻辑进行,包括大量使用草根信源、聚焦观
点而非事实、发动公众参与对事件的阐释和分析等,从而实现信源多元化和框架多元化两大转变,或者如帕帕卡利斯和梅拉兹所说的形成“透明主观性”(transparent subjectivity)与高度会话性影响下的协商性框架。
但一旦大量使用草根信源以及公众的观点,那么新闻内容的来源将变得无比混杂,其中的事实或观点不知是经过几手处理与加工。传统新闻采写中,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手材料能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独”,且由专业记者搜集到的一手材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材料的可信度,这可以为新闻真实性把关。反观策展新闻中使用大量草根信源,这虽然能增加新闻素材的丰富度,多角度呈现新闻,但新闻的真实性将面临质疑。何以保证出自网络用户之手的材料的真实性?与网络用户的弱连接以及海量的草根信源让记者无法像在现实环境中那样核查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新闻的真实性便无法保证。
2023年12月1日
策展新闻既然强调对新闻的筛选,那么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尼克·达洛伊西奥在一次访谈中
谈到:“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将人们应该了解的故事传递给他们,而不是传播那些他们想要知道的
内容。” 一直以来,“应该知道”与“想要知道”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处理受众问题上的最大差异。传统媒体人站在新闻专业的立场上,以新闻价值为标准,提供给受众的是他们应该知道的新闻,而这一点也恰恰为新媒体不屑。新媒体津津乐道于自己与受众的亲密关系, 自诩最懂受众,提供给受众的都是他们想知道的新闻,也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受众的喜好,从
而实现新闻精准推送和个性化阅读。但是,尼克却认为:“如果你阅读个性化的信息,你永远无法确定阅读的东西是否重要。”这便会使用户陷入信息茧房并沉迷其中。
由于新闻策展主体不同于传统新闻生产,策展主体的非职业化使得新闻记者、用户个体、社交朋友、广告商和算法(Thorson和Wells,2016)均可成为策展者。以广告商为例,其进行新闻策展必定优先考虑其带来的商业价值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个性化算法也会以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为目标进行新闻策展,如此一来其在进行内容过的筛选时便会置传统新闻把关的专业理念于不顾,不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新闻价值、对社会的影响等因素,如此一来策展出的“新闻”还能否承担维护社会公平等公共职能?
2023年12月2日
所谓的“策展”,并非简单的对社交媒体“内容池”的信息进行摘录和转发,而是在分析识别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结合媒体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已有事实合理的编写与整理。有效的内容策展包含了“联系 - 重构 - 分享”三个部分,能够在混乱的社交媒体舆论中梳理出合理的新闻叙事线索,并为受众提供理解新闻议题的基本框架。在杂合媒介环境的背景下,机构媒体不一定需要抢占事实的第一落点,通过对信息进行核查和梳理,同样能够为受众提供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新闻叙事。通过吸纳内容策展的生产逻辑,对于传统机构媒体重塑自己在杂合媒介环境下的角色和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文责,就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在读者中发生的作用所应负的责任。具体来说,凡署名发表的文章、报道和其他著作,作者应对其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学术上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以及陈述事实的真实性负有责任。否则,就要承担由侵权带来的法律责任。这是就作者而言。那么对报刊社来讲,“文责自负”是否有意义,如果有又该怎么理解呢?我们知道,文章写出、投到报刊社后,还要经报刊社编发才能与公众见面。而在编发稿件的过程中,报刊社是能动的,一来是行使权利,二来是履行职责。有权利就有相应的义务,有职责就有相应的要求。因此,“文责自负”对报刊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对报刊社来讲,“文责自负”就是要求报刊社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如审查职责等),如果失职甚至在刊发稿件的过程中产生过错导致侵权,则被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一旦发生新闻事故,编写该文的记者、编辑与报社都应该承担责任。那么杂合新闻时代的策展新闻若引发事故,责任又该归属于哪几方呢?首先作为内容发布方的记者与媒体自然要承担舆论谴责甚至法律责任,但该内容的信源是否也需承担责任?以上述“天价寻狗启事”的反转新闻为例,最后该消息源被绳之以法,因为其故意捏造事实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的责任归属也相当明确,即使媒体不对该假消息进行策展,信源依然要被处罚。但如若信源所生产的虚假信息并非其主观上的有意为之,并且该消息为媒体所策展且引发社会事故,那该信源又是否需承担责任?如果该信源是网络上的普通用户,并无影响力,并未想到自己随意生产的内容会被媒体选用并造成重大事故,那么其是否还需承担责任?
2023年12月3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1 20:15
2023年12月4日
P175“处在惊吓状态时,骄傲毫无用处,因为受惊吓时,我们无法思考。由于我们将恐惧看作一种耻辱,因此,惊诧一旦消失,人们才总是要对那些使他们害怕的事物发怒。当一个战场形势发生转变时,倘若胜利者毫不宽恕,非常残酷,这就表明:他们的敌人曾经很顽强地作战,最初曾使他们感到过极大的恐惧。”【作者说士兵用于作战的勇气只是一种人为的矫情,身体的力量、弹性以及各种更细微精神的恰当混合的体格可助长人的勇气,但若不考虑人为勇气的差异的话,那么最伟大的英雄与懦夫的差异也只是体格】【作者在这里尤其强调体格的重要性,他认为体格使人成为整体,使人得以存在,镇定、果敢、坚韧皆建立在体格之上。再骄傲的士兵,如果精神状态十分虚弱,即体格赋予其懦弱、恐惧,那么其已依旧无法表现出勇气,无法上阵杀敌。因此人为的勇气十分重要。作者认为这是液体原则的一个缺憾,正像其他的畸形皆为固体的舛错一样。(这是当时生理学的一种见解,它将神经的、生命的力量称作“液体”,认为它们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之间循环,并由此将生命活力的强弱归因于“精神”活力的多寡。1730年,曼德维尔在一篇论文中承认:他所说的“固体”只是由这个理论生发出来的一种方便的假设)】【人为的勇气若不存在,那么人便会被体格的种种缺憾所左右。媒体业中,记者在进行战争报道、灾难报道是,同样需要这种人为的勇气,这种勇气来源于骄傲,来源于避免丧失荣誉而产生羞耻的恐惧。】
2023年12月5日
P177“我讨论了那种有用的作战之勇,并且表明了它是一种人为的勇气。要增进这种勇气,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实际操练。这是因为:男人从军以后,便会逐渐认识所有的杀人器具和毁灭敌人的机器,会逐渐熟悉叫嚷、呐喊、烈火、硝烟、伤员的呻吟、濒死者的可怖模样,以及各种充满尸体和血淋淋的残肢断臂的场景。他们的恐惧会迅速减轻。”【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或避讳的事物通常会让人恐惧。而战场上的士兵在熟悉各种血腥场面后便会减轻对这些事物的恐惧,从而愈战愈勇,并且产生对失去荣誉的恐惧,这让他们一往无前。媒体从业者有相当一部分群体会出现抑郁症或者情感焦虑,因为在与受访者进行交谈时会产生共情,这种共情让他们难以保持理智,并产生心理问题。但经历过多次采访后,他们会越发从容,因为对于各种突发情景的怯魅会让他们减轻产生心理问题的焦虑与恐惧,从而一往无前。】
2023年12月6日
P179“大多数人皆不愿去彻底了解人类的弱点,因此,他们也不熟悉人类天性的力量,不知道有些体格强健者无须任何助力,仅凭其激情,便能达到狂热状态。不过,有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世上确实有一些人仅仅依靠傲气和体格,便熬过了最恶劣的困境,并能像那些最伟大的人一样,愉快地承受死亡和折磨;那些伟人曾在虔诚与献身精神的支持下,为了真正的宗教信仰而忍受酷刑,从容赴死。”【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种特殊,即无需依靠骄傲、恐惧等任何助力便能够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这种人极为少见,他们能仅凭傲气与体格便从容赴死,并非出于因为信仰献身而获得更大的荣誉。如文天祥以身殉国,这是出于纯然的爱国之情,而非想借表现出的爱国之情而获得更多的赞美。如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黑社会势力曾悬赏500万要取其性命,其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先后将160多名罪犯送进监狱,出于对黑暗势力的憎恶让其置个人声明于不顾,这也是作者上面提到的情况。】
2023年12月7日
P182“在一些伟大的社会当中,倘若去除了人的荣誉观念,人们便会很快地堕落成残忍野蛮的恶棍和背信弃义的奴隶。”【尽管作者在书中讨论的是人性的弱点,但作者认为在使社会变得文明化上,没有任何美德比得上荣誉,尽管作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看重荣誉。】【荣誉对于媒体业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无冕之王的称号让他们的社会地位高于其他职业,但随着时代变化,这种荣誉愈发消散,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蔓延使得荣誉感不被重视,媒体业者乱象层出不穷便是由于荣誉感的消散。】
2023年12月8日
整理一则史料,非常有趣。
名称在旧时代亦曰字号,有创始与摩仿两种。创始者,如便宜坊,王麻子等是。摹仿之便宜,乃趁借他人已造之势力,可以立时引起一部分之注意。其弊害则永远处于降等之地位。对于被摹仿者,固可混淆少许之耳目,而同时亦足增进其声势。故富有品能与道德,或精于广告者,必不屑于摹仿。
货品与技术之名称——以显明物品之品质功能价值为要义,如自来血,补脑丸,如强慧米,如味之素,如仁丹皆是。如中国之万应如意丹,百宝丹,皆失之太广泛。万能的名称,在常识普及之社会,必不能引起信用。
技术之名称,有用绰号式者,算命家之铁算盘,相命先生之金刚眼,影戏角色之闪电手lightening 飞天雷Thunder 马戏王King of Circus 之类,皆属于表征的意义,好似梁山伯及时雨,轰天雷,草上飞,神行太保等绰号。
常语有之,【人要衣裳,物要装潢】,凡物品之装潢,不外【新】【奇】【美】三种。店家之门面金碧辉煌,货品之包裹光明璀璨。盖动人观听,亦赖形式,表里相辅而行也。
2023年12月9日
继续整理史料,今天的内容来自于《新闻学刊》
中国自有报纸以来,在报界中享有极荣誉之盛名者,厥为申报。申报之历史,为一极长而极有趣味之历史。五十年来,天下共晓,传观所及,达于里巷。内地人士,申报二字,已深印于彼等脑海中。故申报二字已成为普通新闻纸之代名字,
村儒乡学,呼各报皆为“申报”也。申报之销路,每日有四万二千份之多,在中国当首屈一指。然若以中国之习惯,一人购报,邻居均传读之情形论之,苟阅读者皆购一份,则申跟之销数,且不止四万二千份也。此四万二千份之销数,诚不可与世界各国报纸之销行数较,然中国之大,交通不便,识字者少,得有此数,已非易事矣。
在中国报界中,申报为创设最早之报,其创立之日,在中华民国前四十年。然规模甚小,日仅出一小张,迨民国四年,始有法国式新式印机之购置。及民国十年双十节,今日高矗于汉口路宏丽新屋始成。此新屋为一钢铁水泥之高大屋,有五层,水火不毁内有最新式印机一架,每点钟印四万八千张,每张印四十八页,如此新捷之机器,实中国所创有。馆中内部之组成,亦渐有条理,服务人员,亦均各有专长者。全馆职员,亦能苦心孤诣为社会造幸福,故申报今日之在中国,为一最有实力之报纸。
今日报纸之在中国;何为而如此紧要乎?请略言之:中国今日之时代;一艰难困苦之时代,一重新建设之时代也。而内政外交难题杂至,不有强有力之舆论,国家大政何以能从正道而行。虽然,强有力之舆论,岂幼称若中国报界之所能当哉;非求各友邦渔轮之协助不为功。二十世纪,一世界交通之时代也。中国之盛衰,与世界之安宁,有重大之关系。若非求各友邦舆论之赞助,则非特中国之前途为可忧,即世界之前亦殊可惧也。
虽然文章有些信息不正确,但在20世纪20年代便对中国新闻业界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强调舆论的重要性。
2023年12月10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8 20:45
2023年12月11日
看吴毅的《小镇喧嚣:一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读扉页与引子。“作为一个田野工作者,我也如同其他同行一样,没有办法十分妥当地处理好我与田野报告人之间那种既作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又作为私人朋友的关系。作为前者,尽力去“深描”(thick description)各种“发现”是一种职责;作为后者,我却无法把握朋友们将会如何理解这种执着对彼此关系的影响。我深知,这是所有的田野研究都会遭遇到的伦理困境,并且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消解它们,因此,除了深怀一份真诚,我别无能为。”田野工作难免会带有伽达默尔所说的前见与自己的主观意图,除了遵守程序,客观操作,怀有一份真诚,此外也无法避免了。
2023年12月12日
“乡镇的工作从吃饭和喝酒开始。”
——大江区小镇党委书记林靖南
这两句话,是我在初入小镇时听到的,它们使我印象深刻,且还觉得颇具格言意味。一年半以后,当我完成了在小镇的调研,试图重新回忆初入小镇时的点点滴滴时,却发现许多的琐细之事都已模糊,唯有这两句话不仅没有从记忆中淡出,反而一再从那数百万字的笔记和我在小镇经历过的无数繁杂事件中跃然而出,直入大脑。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对这两句话的琢磨,我才逐渐悟出了小镇乡域政治运作的特点,并最终以当地的方言将这一特点归纳为“擂与媒”。”初次看到这句话我感慨颇深,作为一个村里娃,村干部完全没有“干部做派”,他们更多以某家的亲戚兄弟出现的,所有政策的传达也均以这样的人情关系网络为依仗,这样的政治运作方式又存在何种弊端呢?
2023年12月13日
读第一章《迎检 迎检》。“他们俩虽然不一定知道什么叫作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但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做调研却是懂的,既存的政治话语体系为理解此类事情提供了现成的语汇,他们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调研的意义,并表示支持的。这次相识,我们相谈甚洽,不知不觉中,窗外暮色已现。”支持调研工作一方面是出于热情,一方面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被记录,因此便出现了霍桑效应,但这种因观察者的出现而调整自我姿态的现象是否会影响研究者研究的客观性呢?
2023年12月14日
“去年春、秋两季开学时,学校按惯例替镇政府代收了教育附加,标准是每个学生100元,全村500多个学生,总共收了5万多元。去年下半年税改后,“三提五统”取消,这笔钱本来该退,但教育附加已经先缴给了学校,再由学校上缴,所以,也没有退。这也可以理解,上级文件不可能把所有的特殊情况事先都估计到,只要文件上有模糊与遗漏的地方,这装进口袋里的钱自然就不想退出来……所以,范委与村里的两位领导商量,请村里协助镇政府先将农户手中的条子收上来,至于钱如何退,再做商议。”这部分内容着实讽刺,因公事收起来的公款并未因事情不干了就退回,而是进了政府的腰包。但这也反应出基层政府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2023年12月15日
“因为有前车之鉴,我们与林书记关系好,反正是大共产党用了小共产党的钱(指上级用下级的钱),也没有统荷包,就不要紧。但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情。所以,这个事情不能说我们对政府不相信,到时候请武镇长打个条子(承诺),我们就去收(教育附加票据)。说这个话领导又不高兴,说我们不相信政府。这个工作其实好做,我把干部派下去,两天就可以收上来,但收上来又怎么做?我们各项工作都不差政府的,所以,这里把话讲清楚,范委明天将条子拿来,连同利息,5.5万划过来,这个账不与我们相干。我们是配合你们的工作,严肃认真地对待政府的工作,4月10日前保证完成任务。”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下级对上级的意见加以否定,又不能直接拒绝,只能拐弯抹角地表明缘由。
2023年12月16日
乡村的互动之中,乡镇政权无疑仍然居于强势和上级的位置,但是,乡村之间的非科层化特征和利益独立角色,又的确给村干部留下了抵制乡镇依仗权力强势向村庄割取非体制化利益空间的可能。所以,当双方出现类似的利益博弈时,村干部首先担心的倒不一定是乡镇外显出来的体制性权力,而是政府干部,尤其是政府主要领导以人情、关怀和请求支持工作等理由表现出来的脉脉温情。对于这种温情,村干部往往会因为抹不开情面而上套。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去上套,因为他们清楚支撑这温情外表的权力内核。所以,正如注释[6]分析的,乡镇好像是“外弱”,而村庄又好像是“外强”。
2023年12月17日
其实,乡镇的“外弱”,是因为它必须以感情和面子来填补因缺少科层化连接而出现的权力链条缺失,如果时时以权力的硬核示人,势必会增加行政运行成本,事倍功半。而村庄的“外强”一则是因为经济的独立性,二则是由乡镇这种人情与面子的“礼送”所塑造,并非一种真实乡村权力关系的反映。所以,只要村干部还打算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待下去,更为重要的,只要他们还生活在乡镇这一场域之中,就必须对这样一种强弱虚置的权力关系随时保持清醒的认识,即在政府领导表示温情与关怀之时恰到好处地对政府权威给予更大的支持,并借助于这种公对公的“事本主义”支持来“培植”与政府主要领导之间私对私的“人本主义”性质的个人关系,将体制的硬核包裹于个人关系的柔性之网中,并通过这张柔性之网来维护那些必须维护又能够维护得了的村庄公益。对此,我称之为十分必要的乡村政治关系术。在乡村做调研,我经常看到的就是这种双方都深知对方利益与态度底线的柔性化人际磨合,而非国家与社会结构二分性的权力对撞。与这种柔性的人际磨合相比较,硬性的制度规范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早已为双方所默认,绝少有机会出现在博弈的前台。
乡村政权的运行绝非科层制的权力运行那样简单,村庄利益的独立角色使得上一级在对其进行领导时不能采用压力性的方式,而只能以“外弱”的形式来包裹自己的权力。而乡村一级看似的“外强”也是由自身经济的独立性与面子和人情所塑造的,实际上二者仍然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25 20:45
2023年12月18日
“再说乡镇干部吃喝吧,这也是报纸和电视经常反映的问题。其实,这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乡镇。领导来检查,你能让他空着肚子回去?来了不招待,不喝酒,又害怕领导心里有想法,认为你不尊重他,喝少了,还担心他认为你不热情。”“中午喝了酒,下午红着脸工作,农民见了,心里不骂你是一群吃喝官才怪。”“酒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并不想喝,但不喝还没有办法,工作不好开展。村干部也难,没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吗?‘挣一点儿钱——输了;吃一点儿油水——吐了;家里的田——荒了。’”“迎接检查的花里胡哨我们愿意搞?但不搞就过不了关。过不了关就要挨批评,受通报,领导就提不上去,结果只有比着搞,不讲代价地搞。这一搞,减负也就变成了增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乡镇迎检的工作逻辑不是村干部想空做文章,而是在这种压力型的运作体制之下,他们不得已以各种形式工作来应付检察人员。这也是基层权力运作的弊病。】
2023年12月19日
无论是动员型体制还是动员型的政治与行政运作方式,都是权力集中化的一种表现,革命战争时期如此,后革命的政治运动时期也是如此,正因为有了权力的集中(它在当代中国政治中最典型的表现是党的一元化领导),才可能通过上级的文件下达及下级的宣传动员与贯彻落实这样一种序列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治权力总揽一切的全能主义政治逐渐消失,以政治动员的方式来处理政治领域之外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性事务的情况大为减少,但是,就政治与行政权力配置领域之内的情况看,权力集中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当政权体系在面临诸种突发性事件及其他突击性的重大事件,以至于依靠科层化体系的惯常运作不能迅速地达到目标时,传统集权方式下所惯常的动员型政治运动方式(或曰运动化治理)其实是很容易重新浮出水面的。【动员性的政治运动方式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尤其有效,如最近的甘肃地震,随着国家中央发出召集,各地力量纷纷动员与响应,这也是中国在面临此类事件所具备的独有的优势。】
2023年12月20日
于是,我突然感受到,只要权力集中的现象不完全改变,运动型政治其实也就不可能完全消失,小镇此次的税改迎检就再突出不过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当县乡政权面临上级所下达的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的突击性任务时,县乡政权重拾动员型的政治运作武器其实是十分方便并且得心应手的,在这种时候,压力型体制便与动员型政治自然地结合起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作为集权型管理模式的一个变种,压力型体制与动员型政治仍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说前者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仍然必须依靠后者来运转,以确保中心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此时,通过高度的动员而非惯常的体制运行,或者说在惯常的体制中加入高强度政治动员的因素,将自然成为县乡领导行为的首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得以理解不计成本和不惜代价的行政理性,因为事情已经不仅是政府任务那么简单,它涉及超越于具体行政需要的宏观政治和自身的利益考虑。【这此的小镇迎检正是中国这种宏观政治特征的生动体现,其满足的不仅仅是乡镇干部的集体利益,也是为了适应中国这种压力型体制不得已做出的改变。】
2023年12月21日
可以说,如果没有挂村干部,当然还包括没有政府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强有力影响,无论是压力型的行政体制还是动员型的政治运作方式,都不可能确保压力和动员能够有效地从县、乡传递至村庄。而这些制度和运作方式的继续存在与有效也在一个方面向我们表明,当下的乡村政治与行政其实也并没有完全超越历史。一定程度上,历史仍然在现实之中流动。【看似过去的理论经验不再适用于今天,但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挂村干部的出现确保了过去的经验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第二章《不开发,政府怎么办》
2023年12月22日
如果说,随着社会大转型的日益加深,当 下的中国学界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从整体上被一种理想的自由主义话语所笼罩,而是被发展和转型中的种种问题撕扯为不同的理论流派的话(如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那么, 这些工作在乡镇第一线的政府干部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些理论纷争的影响,这些东西离他们还太远,他们所要面临的主要还是如何摆脱 现实中的贫困与加快发展的问题。所以,他们似乎是清一色的“自由派”,并且不懈地将他们所信奉的理念付诸实践。尽管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所持观点的理论源流,而是更多地将这些观点归结于上级政策宣传的结果。【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是指中国上世纪年代两个学术派别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展开的争论,但最终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并未按照两者的状况进行,所以作者认为这些争论只是理想的自由主义话语。而调查中的乡镇干部并未深陷于这些争论中,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实际问题,他们所做的是将上级宣传的政策付诸实际。】
2023年12月23日
这种状况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学术话语日益融合的趋 势呢?我想大概是的,而之所以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又确实说明主流学术话语比反思性话语(如果可以这样划分的话)在当前的中国仍然具有更大的实践空间。【作者这里的言外之意是否是在说是中国的这种压力型体制导致了主流学术话语的实践性更强呢?反思性话语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争论上,其难以成为主流,自然难以被付诸实际。相比之下,主流的学术话语因为符合多数期望,且实践性与效果更强,自然被用于实践操作。但也需考虑到反思性话语对发现体制弊病的作用。】
2023年12月24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 21:47
2023年12月25日
武镇长着重从政府财政运转的角度讲了招商引资和开发的重要性,他告诉我,如果不搞招商引资和开发,政府连正常的财政运转都无法维持……所以,说起来我们算是吃财政饭的,实际上是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乡镇合并以后,乡镇的数目减少了,但区里的部门没有减少, 各乡镇的婆婆相当于比过去多了一倍,来的人也多了一倍,来了就要接待,每个月不足4万元的财政拨款光用于办公、招待都不够。 你说我们的压力大不大?还有,前些年上面政策失误所造成的种种亏损,如基金会、‘普九’达标等造成的债务等,现在也都要由乡镇政府来负担。基金会我们以前有300多万元的债,现在还得差不多了;‘普九’欠下的债务,到现在还有200多万元。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搞的,但出了问题就要由我们背。不搞开发,我们哪里来的钱还?更不要说镇里还需要发展,也需要钱。所以,现在想办法搞钱是政府的第一要务,书记、镇长主要就是抓两件事, 一是搞钱发 工资,二是完成上级的财税任务,这样,开发就成了乡镇最大的政治。我们只有依靠开发来解决这些问题。”【上面造成的失误需要乡镇政府来承担,且乡镇政府维持运作还需要经费,没有经济基础政府的政治运作只能是空谈。但为何上头的失误需要下级承担呢,这是否也是这种压力性的科层制政治体制的弊端?】
2023年12月26日
“这正是目前乡镇工作中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本来呢,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或占压的补偿,除了补给村里和农民,留下来的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如果真是这样,政府又怎么办?……嗯……”说到这里,武镇长突然感觉到不太好往下讲了,于是,直爽的武镇长决定打住话头,“算了吧,还是不谈这个问题为好。
“说句不好听 的话,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对农民也只有搞愚民政策。”【为弥补财政亏空,以开发土地的形式进行盈利,但土地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开发所获得的利润应用于农村的开发建设,但如此一来政府的财政亏空又将无法填补,若有农民提出质疑,政府又该作何解答呢?】
我知道学界素有“厂商理论”一说,(邱泽奇,2000)说的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乡镇政府直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度介入和参与乡镇企业的经济活动,其行为特征在某些方面越来越表现出 “工业厂商”的特色(参见Andrew G.Walder,1995)[5]。在小镇的这些日子,我对这一点也有同感,虽然我的观察并不集中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是政府在地方开发中的作用,然而,政府通过开发来增强自身运作能力的动机却同样是充满企业理性精神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至少从既存理论上看似乎是越俎代庖的现象,即本来似乎应该发生于村庄和开发商之间的讨价还价,本来似乎应该出现在村庄和村民之间的商议和互动,都变成了一种实际上的政府内部决策,基层政府在事实上扮演起土地商人的角色来。【这里的乡镇政府成为了搞经济开发的企业,只有以企业的理性精神进行开发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进而维持政府的运作。作者在这里提到政府的行为是越俎代庖,但仔细想作为最基层的村庄与村民群体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开发商讨价还价,或者说开发商是否能够信任村一级的领导班子?相对村一级来说,乡镇政府的牌子能给初次合作的开发商带来较好的第一印象,这也能大大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2023年12月27日
站在乡镇的角度看,这种政府扮演土地商人的角色除了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一公共性理由之外,最为重要的驱动力就是武镇长所提到的实现乡镇财政利益的考虑,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政府成了地方开发中的真正主角,因为它必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掌控利益实现机制来确保社区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实现,确保开发能够促进乡镇的发展。这样,反映到开发收入的利益分配机制上,就形成了“政府得大头,农民得中头,村里得小头”的分配原则。【财政利益是政府开发的第一原因,而推动地方发展则是附带影响,缺少经济基础政府无从运转。】
是的,站在政府的角度,政府得大头,包括政府对开发的深度介入,都自有其道理。如前所述,这种道理并不仅仅是如老洪所说的政府对地方发展的主持与投入,还包括武镇长所说的乡镇政府对自身财力严重不足的无奈诉求,而如果联系到政府在整个招商引资 和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地位与作用,那么,这些因主持、投入与诉求而要求得到开发利益的“大头”,就不仅仅只是一种道理上的彰显,更是一种能够轻易做到的事实。
但是,如若换一种思维,站在村庄和村民的角度,联系到我国法律对现行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的规定,那么,政府所得的这个大头,又是否会引起村庄和农民的异议呢?在这次谈话中,我把自己的疑惑也向老洪提了出来。
老洪承认我这样看问题很有道理:“这的确是一对矛盾,一方面,政府的卷入和支配是为了地方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卷入和支配又的确没有法律依据,这就会造成麻烦,造成各方之间 矛盾,主要是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这其实就是目前开发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2023年12月28日
老洪从乡镇的角度为我分析了矛盾的具体表现:“我们的农地 制度存在缺陷,法律允许的,实际上缺乏可操作性。按规定土地属 于村集体,只有村组织才有权代表村民与开发商打交道,但在农 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下,村一级实际上难以集中村民的意志,开发商 对村里的权威性缺乏信任,也不愿意与村庄直接打交道,他们更愿 意找政府。但政府对开发的卷入和土地的操纵缺乏法律依据,这就 带来一个麻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规定,尽管并不能够阻碍政府 的进入与支配,却给农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维权提供了武器,加之 近年来中央的政策越来越趋向于鼓励对农民权利的维护,这样,这 种法律规定没有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却好像成了专门制造麻烦的
武器。”【这也是农地制度中缺陷所在,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在土地开发上却又乡镇政府主导,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现存的法律反而更注重维护农民的权益,若真有想理论的村民,乡镇政府也占不到顺风。】
老洪说:“作为政府,它要向上级缴纳各种规费,要垫钱出来 搞基建,要养人,还不能不壮大自身的实力,否则,开发由谁来主持?经济靠谁来推动?靠村庄?村庄没有这个实力。村组织无力集 合农民的意志,开发商也不放心与村里打交道,只能是靠政府,所 以,政府是急需充实自己的财力的。作为村组织,它具有一种双重性,它既想维护农民的利益,又不愿意与政府对立,更想通过开发 来改变村庄的面貌,改善干部自己的收入状况,所以,他们有时候 是希望从政府和农民两边得利,而在现实中他们往往更顺着政府, 因为他们知道最后还是政府说了算。作为农民,他们很穷,一方面, 他们踮着脚盼开发;另一方面,为了从政府手里多争得补偿,他们又会千方百计地在开发中设置障碍,刁难政府,让开发无法顺利进 行。你说哪一方有理,哪一方又无理呢?现实就是这样明摆着,各方的利益有冲突,绕也绕不开,也不可能都满足,所以,就看你怎么去看了,而最后,肯定还是由政府说了算。”【在这场三方博弈的局面里,尽管看似各方都有说辞与自己的想法,但由于政府具有天然的权威性与更高的等级,因此另外两方最终都会选择顺从】
2023年12月29日
原来,乡镇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涉及政治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政府、村庄和农民之间复杂而多面的利益互动与博弈。从那次谈话之后,我就想极力去揣摩在这一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乡镇政府—村庄—农民互动行为的复杂特征,去理解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乡镇政府—村庄—农民三者之间真实关系的多重样态,去推测这一博弈对各方行为所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这样, 在我还未身临小镇开发的第一线之前,我就让自己设法去体味开发背后所可能隐含着的种种政治角力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建 出来的乡村社会中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真实图像。后来,我把这一切都定名为“开发的政治学”,并总是想在实际的调研中去破解这一 “开发的政治学”逻辑。【这场看似是经济行为的博弈之后,其实是各方利益角色的政治博弈,各方的政治背景与社会角色不同,其在经济行为中呈现出的行动也不同。】
2023年12月30日
开篇便提到了洲头村土地开发中政府与村民的纷争,“矛盾之一是占压土地面积的确定问题。这里的难点主要是如何确定农户的承包土地面积和开发占压面积。矛盾的根源是“黑土地”的存在。即农户实际耕种土地面积与计税面积不符。农户实际向小 组承包的土地面积是268亩,向上填报的计税面积却只有168亩, 此外还有一些杂地。这些计税面积之外的土地即所谓“黑土地”。”后文提到“黑土地”自土地改革就已经出现,计税面积少于村民的开发面积一般是因为村民后续的开垦,而瞒报则可以少交公粮与赋税。而政府对于黑土地的存在自然清楚,但由于治理能力不足或是对农民的同情却无法杜绝。
此外作者作出反思,为何“黑土地”很少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呢?“应该指出的是,“黑土地”问题在历朝历代都存在,并且见诸历史记载。在传统社会,受国家治理能力的限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只不过随着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其信息监控处理和统计能力的日益完备,现代数字化管理才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问题解决,尽管如此,似乎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将其杜绝……这说明官方统计学的发展仍然要受到各种来自非官方的民间利益考虑的限制。而我所要指出的只是,随着这一问题的缩小,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的“黑土地”现象似乎已经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成为一个仍然应该研究的问题,这是否在说明日益完备和几乎无所不覆盖的官方统计作为现代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安东尼·吉登斯,1998)在帮助我们提高管理社会和反思性自我调节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和限制了社会研究者的能力,以至于研究本身也已经被系统地纳入它们所要分析的现象之中而缺失了对其保持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这里想到海德格尔提出的技术是时代的座驾,即构成了世界的有机系统,决定了促逼与摆置,数字技术提升了官方的统计能力与社会管理效率,而“黑土地”作为灰色地带被排除在统计之外,研究者们依赖数字技术与官方统计可以快速找到研究内容与方向,但这也屏蔽了他们一部分实地调查的能力,从而忽略了一些研究领域。再者,这些官方统计具有完备的体系,已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构成部分,因此部分学者们便认为其具有先天性而失去了反思能力,这是研究者们需要警惕的。
2023年12月31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8 22:14
2023年1月1日
继续阅读《小镇喧嚣》,读到第十章。
这一次的观察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我上一次在小镇酒家观察的感受。无疑,与上一次相同的一点是,即使工商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有着特殊政治身份背景的村干部,他们也并没有以正式的制度规则去要求对方,而仅仅是借助于正式的制度性力量去逼迫对方让利,因为他们很清楚,国家规定在乡下是很难认真执行的。分手之时,贺所长就提到,在区里虽然要正规一些,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实际上也还是有让步的。正是由于当事双方都已经充分地认知,并且承认这一现实。所以,正式的制度规定之于工商所,就只是行政的依托而非行政的依据,而作为工商户的女老板也才会公开地声称不能按政策执行,而丝毫不会觉得这种声明有何不妥。可见,制度是行政背景而不是行政依据,行政结果是执行者与行政对象谈判互动的结果,是乡域管理之不同于乡镇之上的其他更为科层化的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小镇看似只是中国科层制体系中最底层的板块之一,但这里的政治生态却完全不同于其他层级。不按政策与制度办事,而是要考虑人情,这点着实有趣。】
2023年1月2日
从私人层面上看,中国乡村社会的确仍旧是一个人情社会,100多年的现代变迁也并未能建构起事本主义的交往原则,当情与利处于相互纠缠错综的关系网络中时,农民关于利的理性考虑有时也不得不让位于情的牵扯。刘涛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在为自己挣得面子的同时也达成了政府的目标。如同他自己在事后总结的那样,他可以以亲缘关系作为特殊武器,去“勉强”自己的亲戚们。这里的“勉强”,既包含了别人必须得给他面子的意思,同时也意味着他能以亲情进行软强制,“迫使”别人难以拒斥他的要求。【人情社会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本就是从农村衍生出来了,现代化都市虽说已然变成了“附近的消失”,但在乡村社会仍然保持着血缘连接的遗风,亲情交错的基层社会国家权力便难以以直接的形式运行,只有经过“变异”与“进化”才能推动各项政治工作的进行。】
2023年1月3日
不过,亲戚们给作为镇干部的刘涛面子,却不等于刘涛可以甘于自享这一精神礼物的馈赠而不做出相应的回赠。在熟人社会和亲缘网络中,面子总是相互给予,形成一种特殊的“礼物的流动”,(阎云翔,2000)物质形态的礼物如此,文化和精神形态乃至于政治层面的馈赠也是如此。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一“礼物的互惠”才构筑并生产出得以继续维系的社会网络,所以,即使是处于这一社会网络上端的刘涛,也不得不遵从“互惠”的规则而做出相应的表示(哪怕只是表示出一种回赠“面子之礼”的姿态),以期能够借助于这一“礼物的流动”而继续生产出他所期望绵延的日常权威感。【人情社会的特点之一便是基于“人情”的彼此往来,一昧索取而无所表示那这样的人情无疑是脆弱的。因此在这里作为农户的亲戚的村干部,既然利用人情之便来完成收税任务,那也意味着他需要付出相应的人情代价,以此达到平衡】
2023年1月4日
在村庄和农民的制度性关联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一些农民已经不是将上缴税费视为种田纳粮的义务和责任,而是将其当作向乡村公共权力表达意愿、要求服务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相反,村里要解决拖欠户的欠款问题,也往往只有在对方向村里寻求某种帮助时,才能以“相互拉扯”的方式解决——“先补缴欠款,后处理问题”。于是,国家的权利与农民的义务就衍变成了以私对私的民间权力技术的相互施行与较量,村级组织作为村庄公共权力的形象也愈发呈现出非公共化的色彩。(参见吴毅《催收与拖欠》,2004)【这种民间权力技术的来回拉扯也体现基层社会公域与私域无法因为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分开,权力执行人在乡村社会呈现出的多面向角色与事件本身涉及的多方面利益均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2023年1月5日
当我们在衡量一个乡镇政权的治理能力时,财政能力无疑是首要的指标,因为无论是要实现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确保公共政策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还是要实现对地方秩序和安全的掌控,保持一个不断增长的地方财政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尽管我们不能将乡镇通过“协税”来实现财政增长视为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增强的正途,甚至也根本就无法将其视为是这种能力增强的表现,但是,若单纯从政府能够掌握和调度的财政盘子来看,“协税”的确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扩大了该政府得以掌握的财源,因而有可能对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产生影响。在不问前提只看效果、不看宏观只看微观的角度上,这的确会对一个具体的基层政府领导产生相当的诱惑力,这正是造成在财政增长中上下应合、相互追抬任务指标的根本原因。【按照王绍光和胡鞍钢对国家能力的分析,在衡量国家的四种能力当中(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是最为根本的,是国家能力的核心,是国家实现其他能力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国家掌握了必要的财力,才能够确保其他功能的实现。虽然“协税”并不能够算作增加地方财政的征途,但该途径确实有效,充足的财政收入才能够保证政府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的发挥,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上下层才会追抬指标,以此多分一杯羹。】
2023年1月6日
此时,我真不知道究竟应该去指责乡村干部的职业品性还是去思考基层治理的制度性塌陷,当正式的行政行为不得不普遍地依凭于此类“鸡鸣狗盗”之术去施行时,我忍不住会去反思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要索要的基层体制改革和重建双强的官民关系的原初愿景?于是,我愈发疑惑,并且觉得对乡村政治的理解是一件比我所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这种“鸡鸣狗盗”之术实则也是一种无奈,面对底层农民的困难乡村干部自然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从农民身上汲取利益这件事上让利,因为他们还面对着来自上层的压力,因此他们不得不以一些不够光彩的手段去保证权力的实施,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提到的一种治理困境。】
2023年1月7日
老马其实一开始就没有准备为这一类行为做任何自辩的想法,而是径直使用“扯横皮”这一明确充满自我否定意义的词语来为自身和同类的行为定性。这就促使我意识到,农民其实是深知自身行为在现行道德评价话语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地位的,农民的道德评价标准与主流社会通过它的规训和教化机制所倡行的道德标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明知站不住脚却还要照样去做,这便在道德标准与行动理性之间形成了一个错位。当你已经充分意识到这种错位也同样明显地为行动者所自觉时,你还能继续使用一些局外的话语,诸如“痞性”“素质低下”等去进行定性与评判吗?作为一个场域之中的思考者,你只可能对这一错位的自觉选择做更深一步的思考,去挖掘促成错位的深层原因,以及寻找错位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乡域政治中的官民行为逻辑所可能提供的启示。【若仅仅将行动者的某种行为定性为“素质低下”,那才是研究浅表化的体现。作者认为应该要通过深入思考与调查去理解行动者的行动与道德标准错位是否为行动者所自觉,如果自觉,那么仅仅从话语层面去评价行动者便是幼稚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考察这样的错位是何原因,考察为何形成错位后行动者依然有承认的自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1 15:54
2024年3月5日学术日志
继续阅读《蜜蜂的寓言》。P182“倘若允许每一个粗人都随心所欲地使用他们的语言,不必解释这么做的理由,那么,所有的谈话都会被破坏殆尽了。”【几百年前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社交媒体若P183不加强内容审查,便会导致如今的生态更为混乱。即使有多层审查,用户依然会使用各种符号代替无法被公开言说的内容,这些符号智能程序目前还无法全部识别,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筛查。规制这些低俗内容不仅可以从把关层出发,洞悉人性也是方法之一,如显示IP、网络大V实名化等等,只有将隐匿在后台的身份逐渐前台化,才能一定程度上阻止低俗内容的产生。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人性是恶的,并且只有通过外部条件才能限制这种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普及,这种恶也能够被个体自身的理性所统摄,而避免其无限制地生长。】
2024年3月6日
“你若打算制止决斗之风,那就不要宽恕任何参与决斗者,要制定尽可能严苛的法律,反对决斗,但不要禁止决斗这种习俗……要使一个人文明化,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他的恐惧更有效。”【显然曼德维尔不愿相信人可以凭借自我理性来使自己文明化,他认为只有利用人的恐惧才能真正建立文明与秩序。但利用恐惧制定法律,这只能起到底线作用,这种文明是低级的原始的,要想变得更为高雅,仍需个体的理性发挥作用,外在的引导也必不可少,这就涉及到伦理问题。】
P184“我非常希望所有的人都满意地看到:个个社会的执政官和身居高位者比其余任何人都更热中骄傲。若不是一些大人物骄傲之至,若不是凡人皆懂得享受生活,谁愿意当英国的掌玺大臣,谁愿意当法国的宰相,或者去担当一个别的职位,即荷兰的省长①;它虽然比前两者更劳累,但收入却不及他们的六分之一?人们互相提供的服务乃是社会的基础。大人物们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感到高兴,这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出身会唤起他们的傲气,激励他们去做荣耀的事情。我们赞美他们的血统,无论它值得不值得赞美。”【骄傲是一种动力,能够激起人们各司其职的活力,尤其是执政官与身居高位者,他们能够得到人们的赞美,这种赞美可能并非真心,而是为了让这些身居高位者保持骄傲之心,从而继续热衷于工作。骄傲是一种虚荣,赞美则是一种欺骗,曼德维尔写出了人性之恶。但实际上让执政官各司其职的不一定是骄傲,也可能是有油水可捞,人们的赞美有时也绝非假意,而是对执政官一心为民的赞美。】
2024年3月7日
P185“世上真正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这种快乐,但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其他任何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大量的特许权,而美德却不是如此。”【美德伦理学追求人的卓越,美能够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正如一个拥有美德的媒体记者,能够在采访时享受这种乐趣,而绝非是因为这份工作能够带给他荣誉或物质上的奖励而快乐,这是美德与荣誉的区别。看重荣誉者会有所克制,其内心的恶德会不断反抗,这种克制需要回报才能够维持,而有美德的人却只追求怡然自乐,内心并不存在几种力量的制衡或挣扎。】
2024年3月8日
[S]没有哪个测绘师能声名大振,石匠和雕刻匠亦皆默默无闻。(第19页第11行)
P186“毫无疑问,一个国家若人人都诚实和节俭,那就没有一个人建造新房子,而只要旧的尚够用,亦不会有一个人使用新材料。”【作者认为恶德才是一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石,美德会使人安于现状,资本的运作必然意味着欺骗与剥削,但只有如此各种物质才得以生产,并且会因为贪婪不断发明与创造。一个只有美德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
[T]高傲的克洛亚为了过得豪华,曾经迫使她丈夫去抢劫国家。(第20页第6行)
P191“我首先确定一条原则,即在一切社会(无论大小)当中,为善乃是每个成员的责任;美德应受鼓励,恶德应遭反对,法律当被遵守,违法当受惩罚。然后我要说:考察古代和现代的历史,并看一看世上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便会看到,人的本性自亚当堕落以来始终如一,其优点和弱点在世界各地一直皆显而易见,且并不因年代、气候或信仰不同而有别。”【恶德自始至终便存在于人性之中,尽管其不被宣扬,但其作用也不应该被否认。作者的预测在几百年之后依然具有解释力,人性依然如故。因此向他人陈述其激情的本源并不应该认为是羞耻的,而正是这种正视才使得其认清自己,保持理性。】“同样,使人提高警惕,防范自己,防范自恋的隐秘诡计,让他学会区分出于战胜激情的种种行为,与完全出于一种激情战胜另一种激情的种种行为,即让他了解真正美德与虚假美德的区别,我亦看不出这有什么亵渎可言。”【媒体伦理中也应该有专门的一部分来向从业者展示虚假美德的种类,以避免让其在某些时候以这些虚假的美德为傲,从而放弃追求真正的美德】
2024年3月9日
P195“沙夫茨伯里(Anthony Ashley Cooper,3rd Eal of Shaftesbury,1671—1713),英国哲学家。他认为美德在于顺从自然,在于领悟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和密不可分的。这里“自然”是指宇宙格局赋予每个人的位置。他虽然认为有时不必抑制个人欲望也能得到美德,但并不赞成纵欲,而认为最符合美德的行为来自最大自我克制(见他的《性格论》)。”
2024年3月10日
作者认为人的智力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的性质,他用一则寓言加以说明。即一个崇尚宗教的国度天生便馋酒,所有人都被允许适量饮酒,并认为这是一种上天的赐福。但他们将馋酒当做一种道德罪恶,若过度或在公开场合饮酒便会被加一苛责。但正因为人们爱酒,让他们掌握酿酒的技法并借此与他国交换货物,从而使国家越发兴旺。但在宗教会议中,他们会大谈饮酒的罪恶,并谴责这种行为,而神职人员或掌权者喝酒是为了恢复面色,而非为了寻找快乐,因此便不会被责怪。(不合宜的行为在这里会因为动机不同被归入不同的类型,同样是嗜酒,若是为了快乐,那边会被谴责,但若是神职人员或者掌权者为了恢复面色,那便是合理的。这种逻辑在偌大的国家被视作理所应当。但若在今天,法律与道德不会根据目的判断行为的好坏,而是会根据行为本身进行判断。如媒体记者为曝光黑心厂家会采用非正常手段获取新闻素材,虽然其目的是为维护正义,但其行为已违背道德甚至法律,因此仍会被谴责。靠非正常手段完成的新闻也难以正常发表。)
2024年3月11日
[V]而那种毁灭了勤勉的满足。(第21页第6行)
勤勉的克星是懒惰还是满足?曼德维尔认为懒惰是相对的且主观的,比如我们不会说自己的父母懒惰,不会说当权者懒惰,有时批评其他人懒惰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懒惰;有时我们会因为不愿自降身段而被他人视作懒惰。【世上有两种没有工作的人,一种是由于缺少能使其尽力挣得最大收益的机会,另一种则由于没有干劲而怠惰懒散,宁愿挨饿也不去奋起工作,我们不应将这两种人混为一谈。】
作者将心意的平静与安宁称为“满足”,并区分了勤劳与勤勉,他认为勤劳虽然能勤俭与吃苦,但却安于现状;而勤勉则有更强的目的性,有对收获的渴望。而满足便意味着对现状的认同,会缺少对收获的向往,因此便与勤勉相对立。满足会导致懒惰。【因此媒体从业者也应具有勤勉的品质,而不能因获得某种奖项与社会赞誉而满足,一旦有所满足便会停滞不前。】
[X]……使一个伟大而诚实的蜂国(享有世上最多的便利)。(第23页第2行)
“在人民满足于贫困艰苦的地方,大概能够实现这一点。然而,他们若既要享受世上的安逸和舒适,又同时要像那些好战的国家一样富裕、强盛和繁荣,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正如前文观点,国家的繁荣强盛并非是依靠安逸与舒适换来的,在封建时代这种繁荣只能依靠暴力与掠夺,如果只满足与国家内部的舒适与享乐,便难以获得更多财富。但这一观点在持久和平的时代却不适用,武力并非国家获得繁荣的唯一武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5 17:22
2024年3月18日
继续阅读《蜜蜂的寓言》。[Y]享有世上最多的便利。(第23页第3行)
“我已提出过一条永远不可违背的座右铭,即应始终让穷人去工作;缓解他们的需求乃是明智之举,但满足其需求却是愚蠢之举;应当全面鼓励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以保证食品供给,进而使劳动力成为廉价。我将无知称作社会结构的必要成分。从以上这一切看来,我显然绝不会以为一国应当普遍提倡奢侈。”【正因为无法满足,穷人们才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的立体劳动,正因为无知,他们才只能从事这些低等的工作,若他们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并变得不再无知,那么这些工作将会无人代替,那么养育一个国家的基础将不复存在。但在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是否能够将人从这种劳动中解放出来,但阶级的差异始终存在,劳动的内容与形式或许会有所不同,但仍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认为过度的奢侈必定会毁掉一个民族,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却不可能发生,因为奢侈对于穷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即使是小小的挥霍也会导致他们入不敷出,并立马调整自开支,没有哪一个民族会因为奢侈而灭亡。相反,贪婪与挥霍都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成分,贪婪挥霍者虽可能败尽家产,但也能集聚大量财富,这只不过是社会沉浮的微小缩影。】
P209“我应当用以下的话来结束对《抱怨的蜂巢》的评论:我可以对提倡全民节俭的人们保证,我们若是让我们英国的女子少穿些亚洲丝绸,便绝不可能让波斯人和其他东方国家购买大量的英国优质棉布去消费。”【对现状的不满足或是奢侈与贪婪,会促进与领国的贸易,这才导致经济的流通与商品的生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如此,安于现状与勤俭节约换来的只是止步不前。】
2024年3月19日
(慈善学校流行的真正原因有三,一是权贵阶层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二是它给人们产生一种体现现世幸福的印象;三是这一事业极易成功,可获得社会的赞誉)
P211“慈善(Charity)是一种美德,通过它,我们对自己的一部分真心之爱转化成了纯洁的、毫无疑义的对他人之爱,那种爱不是友谊或血缘关系加给我们的,甚至不是完全陌生的人加给我们的,我们对那些人毫无义务,也不想从他们那里获得什么。以任何方式减少这个定义的严格性,都必会部分地失去这种美德。”【作者在前文区分过美德与荣誉的区别,尽管两者外表都给人一副谦逊和蔼的印象,但美德更强调付出而不追求回报,即行为本身便可获得快乐与满足,同样,在这里慈善也是一种不基于任何关系的美德,是对社会中的他者无报酬式的付出(尽管这会让他们获得荣誉、赞美,但该品质本身并不应该引发争议)。按照媒体业所倡导的,其本身也应该属于“慈善”机构,能够不为追求实质性的回报而甘愿为他者付出,服务社会。但大多媒体机构并无长久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只能让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行为带上盈利的性质,这样以来,媒体便不能够被称为慈善机构,而至多只能被称为道德机构。】
2024年3月20日
慈善的要点:1、首先应该善意地看待他人的一切言行。2、其次,我们若付出时间和劳动,却一无所求,或我们若借钱给需要的人,却并不指望从亲朋那里获得如此帮助,我们的这种美德便十分昭然。3、放弃自己所珍视的,满足于自己拥有和享受更少,去救济那些需要的人,应是我们选择的目标。作者将这种慈善称作一种激情假冒,后者被称为怜悯(pity)或激情(compassion
),表现为对他人的困难与不幸感同身受。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怜悯这种激情,“我说怜悯来自目睹耳闻,这会使很多人惊讶;但我们若想到一个事实,便可知此言不虚,那就是:被怜悯对象离我们越近,我们就越感到痛苦;它离我们越远,我们就越少被它搅扰。观看处死罪犯时,我们离得很远,因此只会稍有触动。相反,我们若近在咫尺,能看到罪犯眼中的心灵活动,看到他们的恐惧和极度痛苦,看到每个人面部的剧痛,我们的反应便会大不相同。若对象离我们感官很远,那么,无论是叙述灾难,还是阅读灾难故事,都不会唤起我们那种被称为“怜悯”的激情。”【同样,在新闻报道的灾难叙事当中,具体的伤亡数字只能让我们了解事件本身并产生惊讶乃至惊恐之感,并产生与同情他人表现出的一致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却并非同情导致的,而是由于仁慈与理性,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在这种灾难面前表现出除悲伤与痛苦外的任何情绪都是不合时宜的,否则我们变会被视作残忍或无耻之人。“正是仁慈吩咐我们同情他人的痛苦,而理性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事物离我们的视野是远是近,我们对它产生的情感都理应相同。某个事物需要我们同情,我们却无动于衷,我们会羞于承认这一点。毫无同情之心者是残忍之徒。这一切均为理性与仁慈使然,但大自然却不会无端施舍。对象若不刺激我们,身体便感觉不到它。”但个体叙事却让我们感到忧伤并对当事人产生怜悯与同情,这种同情才是真正基于自然状态所产生的。因为当事者的各种细节很可能与我们的某些生活情境相吻合,从而让我们感到具象化的存在,这让我们心中的怜悯与同情油然而生。这里的距离应该不止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
怜悯与同情并不能等同于慈善,基于前者对弱小者做出的施舍只是一种自恋,因为我们是以高于弱小者的姿态给予他们施舍,以此换得其赞美以及社会的称赞以及荣誉。【但同情与怜悯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使其是将其作为成名的手段,但其行为却为社会与弱小者做出了贡献,这笔冷眼旁观者要高尚许多,理性引发的同情也总比冷漠值得称赞。】
慈善这种美德并不好分辨,因为除怜悯与同情之外,还有太多激情能够假冒。如恐惧,有时人们对大街上的乞丐进行施舍并非是因为其具有慈善心,而是因为害怕被旁人所议论以及对乞丐的求助感到厌烦。此外,人们还会基于各种动机产生“慈善”行为,名誉、骄傲、洗刷罪恶,都是这些行为的理由。(作者列举了拉德克利夫的例子,这位贪婪虚伪的守财奴在死后将全部遗产捐给了牛津大学,但他并未如自己所愿获得社会的赞誉,人们反倒对他这种伪善的行为嗤之以鼻。他越是想尽力获得好名声,便越能说明他所犯下的罪恶。)
2024年3月21日
P228“因此,强大、富庶的国家中,滋生被抛弃的放荡者的永久温床,并非不会读写,而是一些更实在的恶德的同时存在与并发。无论是谁,若将无知、愚蠢和怯懦看作造就罪犯的首因,即医者所说的“先导原因”,那就请他考察一下生活,仔细检查一下常见的流氓、普通重罪犯的言行吧。他会发现相反的事实:应受谴责的,通常倒是过分狡猾精明的人,以及学问过多的人,他们是一国中最恶劣的堕落者和渣滓。”【作者通过列举慈善学校来说明教授给孩子基本的礼貌并不能阻止他们偷盗,传授给他们各种知识也并不能防止他们犯罪,因为这些行为是由于人们心中的恶德引发的。对财富的贪婪、不想劳动的懒惰都会引发这些行为。而作者认为那些学问高者应受到谴责,但并未提及原因,我想是因为这些人相比粗鄙不堪的偷盗者更懂得如何隐藏自己,高深的学问与华丽的说辞让他们竭力宣传读写与知识的重要性,由此他们便会得到尊崇。那么在传媒业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过去的媒体机构凭借着信息垄断让人们将其称之为无冕之王,但这也只是其以此盈利的一种手段罢了。】
2024年3月22日
P233“善于洞察人性者总是发现:这些人假装最拥护的,正是他们最不拥护的;他们彻底否认的,正是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最容易养成的习惯或人品,就是伪善(Hypocrisy);能最快习得的事情,就是否认我们心中的种种情感,否认我们的行事原则。但是,各种激情的种子却与生俱来,任何生于这个世界的人,都不会没有它们。”【原始的激情是与生俱来的,但贪婪、邪恶等种种恶德因不符合建立起的社会规范,因此人们学会了伪善,这一习惯最易形成,且用来伪装内心的种种恶德再好用不过。媒体从业者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伪善者,在进行报道时是否会隐藏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利用伪善装出悲悯的申请以此获得舆论支持?这类煽动性报道最易蛊惑人心,且处于伪善的需求大多数受众也需表现出与内心不同的情感状态,否则便会招致道德的指责。】
2024年3月23日
P239“以上所有的言论表明:自由国家不允许存在奴隶,因此,最可328靠的财富便是众多艰苦劳作的穷人。这是因为,穷人除了是劳动力,又一向是造就海军和陆军的温床;没有他们便没有享乐活动,任何国家的产品都会失去价值。欲使社会幸福,欲使民众在最简陋的条件下生活安逸,大量民众就必须既贫穷又无知。”【唯有无知才能使一个国家长久运行下去,若人人都受过高级教育,那么其在寻找工作时便会考虑时间以及劳动强度等问题,若人人都因为这些问题而不去从事基础的体力劳动,那么社会生产将无法完成。即使科学技术在不断更迭,教育在不断普及,但不同阶层所拥有的知识总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保证了低级劳动会有相应的人去完成。生理上的绝对需求使人们可以忍受一切尚可忍受的事情,因为除此之外他们别无选择。且知识会让人的欲望发生变化,无知会让人变得容易满足,因此国家便只需提供必需品给穷人即可,这便保证了人们的幸福,社会也得以运行。知识的鸿沟导致人们通过媒体接受到的信息也有所不同,知识富有者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更为深刻的知识,而贫穷者则沉溺于大量基础的、无意义的信息汪洋中无法自拔。(因此作者在后文提到:“因此,各个国家或王国的福利与幸福,便都要求将劳动阶级的知识限制在其职业范围以内,而绝不可(像那些可见的事物一样)延伸到其职业之外。”)汲取过多的知识反而使其无法安于现状。】
2024年3月24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 15:13
2024年3月25日
读霍布斯的《利维坦》十七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也将社会推向了近代史的阶段,这个时期造就了一大批向旧制度冲击、为新制度呐喊的思想家,霍布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对人性复归的呼唤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人性问题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哲学家关注的重点。
霍布斯的人性观:由于霍布斯曾担任过培根的秘书,因此领会过许多培根的自然哲学观,培根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霍布斯则沿着这条道路研究了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平等、自由、功利、理性的“合理性”,从而提出人生而享有的不可被剥夺的自然权利。在《利维坦》中他公开地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坚持人造国家与君权神授。他的人性论基础是个人主义的利己之心,即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是互不相容的,且他们彼此平等并拥有相同的自然权利,这便在所难免地会出于自保、掠夺等目的发生冲突,这便是霍布斯假定的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因此为了生命安全与自我保存,就必须结束自然状态寻求和平状态。
霍布斯的契约思想:接着他便提出了他的契约思想:“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信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据称,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亦称信约或盟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像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组成了国家。”“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利维坦》第十七章《国家的产生》
在霍布斯这里,权利的交换就是契约,而不必是其他物品的交换。这便将原本作为经济活动之原则或方式的契约辅以自然法则,从而上升为了一种社会与权力的组织方式。一般认为霍布斯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创始人与系统阐释者,他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后来的洛克、卢梭的契约论思想。
2024年3月26日
契约形成的两重基础——情欲与理性
作为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认为人的生理活动以及感情、欲望、思想都会受到机械力学原理的支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也不可能没有畏惧,也正如同不可能没有感觉一样。”(《利维坦》第七章《论自觉运动的内在开端》),而人的天性便是利己,人生就是无限追求个人欲望满足的过程,而欲望的享受不会在某一刻享受殆尽,因此“为了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所有人的自愿行为和倾向不但是要求得到满意生活,而且还要保证这种生活。”(《利维坦》第十一章《论品行的差异》)因此为了自我情欲的满足,便需要个体之间签订契约,建立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在霍布斯假定的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自然权利,而这种自然权利便是指“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存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存自己的生命——的自由。”(霍布斯《利维坦》第十四章《论第一与第二自然律以及契约法》)人的天性中包含着求安全、求利以及进行侵犯三种因素,而人生存的主要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因此为了摆脱自然状态中人人竞争的局面,人们出于理性考虑开始相互达成协议,形成契约以保证和平。这些恰恰出自人类天性中的另一因素——理性。
2024年3月27日
第一自然律与第二自然律:何为自然律,即“理性所发现的戒条与一般法则”“使人们倾向于和平的激情是对死亡的畏惧,对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欲望,以及通过自己的勤劳取得这一切的希望。于是理智便提示出可以使人同意的方便易行的和平条件。这种和平条件在其他场合下也称为自然律。”第一自然律: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第二自然律:“”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都应当自愿放弃自然人那一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满足他人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所具有的自然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
基于以上两条自然律,为了获取和平,人们便联合起来,互相达成协议,每一个 人都放弃或相互 转让一部分权利,这种权利的相互转换,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而第三条自然律则要求人们去执行所缔结的契约,这便是正义的开端与源泉。社会也是缔结契约的结果。契约行为充分体现了人的理性本性,正如霍布斯本人所说“因为人们所有出于意志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最有助于达成其目的的行为则是最合理性的行为。”(这里也可看见功利主义的影子)(霍布斯《利维坦》第十五章《论其他自然法》)契约不仅仅是人们为了保全自身,达到利己之目的,更是理性的承诺与最终选择。
第二自然律中的双重义务:契约的形成便是权利的相互让渡。在让渡权利的过程中,对于被让渡一方而言,让渡权利的一方便受到了约束,不妨碍后者的行动便是他让渡权利所产生的相对于后者的义务。因此霍布斯也认为任何义务的产生就其根源就是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权利。此外还有一种单方面的放弃权利,即自由赠予。在霍布斯的契约国家里,权利的相互让渡是个体间的,这导致人与人之间会形成相互尊重等多重义务,而自由赠予则是每个人将一部分权利交给了主权者,因此个人便产生了对主权者服从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单边的,却是建立在个体互相让渡权利而建立的义务之上的。由此可见霍布斯通过契约建立的个体对主权者服从的义务是一种双重义务。
2024年3月28日
以人性为基础的契约的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自然人们订立契约,都是出于自愿行为,而“任何人的自愿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对自己的好处。”人们遵循自然法则,信守契约,其最直接目的就是因为契约作为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纽带,能带来利益的平衡,对缔 约者生存及生存方式有利,达到更好的自我保护。这也符合第一自然律的要求。“当一个人转让他的权利或放弃他的权利时,那总是由于考虑到对方将某种权利 回让给他,要不然就是因为他希望由此得到某种别的好处。”(霍布斯《利维坦》第十四章)
伦理价值取向:霍布斯认为履行契约也是自然法的一部分,而自然法本身便是永恒不变的,契约的内容本身便具有道德规范与道德约束力,契约依据的公平、互利等原则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履行契约便意味着正义,违背契约便意味着不义。即使一则契约在旅行过程中已不再具备功利价值,但由于其依然有效,因此仍然起到约束与规范作用,因此这时便体现了其伦理价值,即契约内部的道德律令。此外,霍布斯也将契约关系看作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道德模式,是联系人与人进行和平相处的道德律令要求。通过契约行为,人们的相处机制与交往行为会得到调整,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自洽状态。“正如所有寻求和平的人都必须放弃某些自然权利,也就是不具有为所欲为的自由。”从一方面看这是达成契约自然人需要做出的牺牲,从另一方面看在基于契约关系形成的社会中,这种契约要求也升维成了普遍的社会规范。契约的存在为订约人划定了行动的界限(道德准绳),这不仅仅是为了确保自我利益的达成(利己)也是为了保证他者利益的实现(利他)。这样,守约而不毁约就是为善而不为恶的表现,这后来也导致了资产阶级的德性范畴。
政治价值意义:即契约的达成还需要外在的强制力量作为保障,即法律。基于契约建立的国家的统治者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强制力;此外,契约还要求统治者对人民负责,能够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与权利,否则其统治权也将不复存在,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契约的一种制衡作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体现的也是契约的制衡作用)
2024年3月29日
霍布斯契约论的困境
霍布斯契约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与自由,但这种假定却经不起推敲,现实中的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会存在智力、财富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契约并非是普遍与永恒的。且霍布斯认为人们出于自保和对死亡恐惧的目的会寻求和平,签订契约,但他忽略了个体的多变性,如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视死如归,并试图重新修订封建王朝的契约,这并不符合霍布斯对人性的假设。
在他的契约论中他假定人都是拥有理性的,因此会与其他个体签订契约,但在18世纪以后康德提出理性能力的有限性;休谟也认为“理性原则”也不过是一段历史时期人类的某种意愿,而非人类自身的固有合理性。
契约的价值与功能是割裂的。契约是出自人们内心的主观意愿而建立的,由于缺乏外在强制性,霍布斯提出用法律来限制签约者,但他也认为制定法律的统治阶级却不属于契约的立约者,因此是凌驾于契约之上的。在政治领域契约地价值与功能的割裂尤为明显。
2024年3月30日
信约的义务困境。自然状态下的个体为寻求和平获得利益而选择让渡权利、履行契约。这是出于情欲与理性的双重考虑。但在履约过程中,双方并不是即时的,一定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存在延时履约的情况,这便导致履约有了先后之分,而处于对对方不遵守承诺、履行契约的考虑,会使人们产生猜疑与恐惧,因此霍布斯契约论的真正难题并非履约,而是信约的订立。既然人们能凭借理性产生建立契约的构想,自然也会产生“合理猜疑”,对对方是否能履约的考虑使个体停留在对信约的权衡之上。因此人与人之间便无法通过建立信约而形成约束性义务,更不要谈契约的履行。在签订信约阶段仅仅靠必须履行契约的理性规定注定了契约无法被履行,因为对对方是否能履约的合理猜疑也是理性应做的。若假设存在共同权力的威慑才能使订约双方按时履约,那么这一假设注定不是合理的,因此签订建国契约的目的便是建立这一强制性的共同权力,不能用果去反制因。霍布斯虽然考虑到了人性的合理猜疑,但他却从未考虑到这点对于契约建国的危害性。
2024年3月31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5 19:16
2024年4月1日
甘绍平认为,契约论独树一帜的原因并不在于它对人类自主性的强调,也不在于它对人类利益在伦理学中地位的认可,因为在这两点上义务论与功利论比它做得更好。甘绍平认为它的独到之处在于以“我们”为名的双重行为主体为观察道德问题的出发点。无论是霍布斯还是后来的洛克、卢梭,契约缔结的前提之一一定是双重乃至多重主体。sora作为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其目标是朝着构建通用物理世界模拟器迈进。截止目前,还未有媒体将Sora用作专业实践,但我们可以展开构想,若媒体机构与Sora母公司Open AI展开合作,那么双方便缔结了契约,除去契约被现代法律赋予的强制性色彩,这一契约也内含极强的道德色彩。因为在缔结契约时双方主体必然会发生权利的让渡,这便伴随着道德义务的产生,Open AI需尊重媒体著作权,媒体机构也需在合理范畴内执行契约的使用权。
但考察这一契约并不能仅仅从这两方出发,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多种契约关系:如媒体机构与受众缔结契约,媒体从业者与媒体机构缔结契约、sora与多方使用者缔结契约等。契约的缔结意味着双方道德义务的产生以及对利益的渴求,这便意味着不论是sora还是媒体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义务。那我们在考察几方的道德问题时便不能孤立地以双方为考察的主体视角,而应该将媒体受众、媒体从业者等多重主体均纳入考察范畴内。
2024年4月2日
霍布斯认为履行契约也是自然法的一部分,而自然法本身便是永恒不变的,契约的内容本身便具有道德规范与道德约束力,契约依据的公平、互利等原则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履行契约便意味着正义,违背契约便意味着不义。即使一则契约在履行过程中已不再具备功利价值,但由于其依然有效,因此仍然起到约束与规范作用,因此这时便体现了其伦理价值,即契约内部的道德律令。这点在后来的洛克、卢梭、罗尔斯等人的契约思想中均有所提现。因此Sora公司方与媒体方在缔结契约的那一刻便意味着道德律令的产生;如果双方中的一方未能履行契约,其除了要承担外在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承担道德损失。在万众皆媒的时代之下,人人皆生存于媒介的监视之下,而影响力越大意味着监视的视线便越多。对与媒体机构而言,其又被称为道德机构,那么公信力对于其便是最为重要的财富之一。因此违背契约其便会悲伤不义的道德指责。而对于新生的Sora而言,其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且时下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争议从未停止(如马斯克等人联名要求停止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若一旦在与媒体机构的履约过程中违约,那边会成为众矢之的。
2024年4月3日
霍布斯契约论的前提假设为个体的平等性以及权利的相同性,但Open AI与媒体机构作为不同行业的个体,其间的平等是难以比较的,财富拥有量、社会知名度等条件的不对等导致双方即使是出于获利的目的修订契约,也无法保证履约过程的顺利进行;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均有可能出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利用自己的优势项中断撕毁契约。而这点在双方产生订约想法时便会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下一步决断。
霍布斯自然状态下的个体天生享有同等权利,这意味着双方并未因权利多寡而产生地位的差异,因权利而产生的收益也是平等的,这意味着在自然状态中双方是透明的;但这只是霍布斯契约思想的假设前提,放在现实语境中,Open AI与各媒体机构除去法律所规定的法人公司依法享有的权利,其所享有的其他权利是不对等的,如Open AI享有对Sora这一技术的知识产权、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等权利,而媒体机构若想利用Sora进行媒体实践,则需付出成本获得其短暂的使用权,在拟使用过程即契约的拟履行过程中,技术提供方出于Sora问世时间短、技术不成熟以及底层代码泄露等多重担忧,会选择一开始便拒绝订约。如若媒体方能够提供更为丰厚的报偿,契约的签订则又拥有了可能。
但对于媒体方来说,其会尽力节省开支以获得Sora的使用权,若需要其付出更高的代价,其则会在进行收益评估后决定是否订约。且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媒体方也要随时提防Sora会将媒体作品用于数据训练等用途,毕竟纽约时报便是前车之鉴。因此总的来看,媒体方与技术方的在拟订约时便已经处于博弈状态,“自然状态”的瓦解更加剧了双方权衡的难度,一旦有何风吹草动,双方订约想法便会土崩瓦解。
2024年4月4日
契约的签订意味着订约双方需让渡出一部分权利,这部分权利的让渡便产生了相对于双方而言的义务。如Sora方不得侵犯媒体机构的著作权,需尊重其数据隐私;而媒体机构也应在条约范畴内合理使用该技术。但霍布斯在《利维坦》里提到的权力让渡方均是自然状态下的个体,而Sora与媒体机构契约的签订属于两种群体的联结。每一方群体之下又包含不同的小型群体与个人,这便会破坏订约时双方的公平性,按照相同意志进行订约已成为空谈,遵守道德义务以保证契约的履行难度进一步加剧。群体意志的复杂性以及诉求的多样性会在双方订约之后利用个体的身份便利做出种种破坏契约的行为。如媒体机构方会存在某些记者私自利用Sora生成视频进行谋利,这并不在契约条例之内。
2024年4月5日
据了解,尽管Sora的功能十分的强大,但其在模拟复杂场景的物理现象、理解特定因果关系、处理空间细节、以及准确描述随时间变化的事件方面OpenAI Sora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物理交互的不准确模拟、对象状态变化的不正确、长时视频样本的不连贯性、对象的突然出现等,总的来说其技术目前是不符合世界模型的,这便导致其在媒体实践中会产生与媒体专业要求相悖的情况。媒体机构作品以客观真实等因素为准则,这是媒体机构与受众签订契约时需强制履行的义务;而媒体记者在从业时也与机构签订了契约,要求其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内容的通畅性等等。但利用Sora生成视频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其技术的缺陷会导致多重主体之间的契约被撕毁,进而致使媒体机构与个体损失信誉或收益。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在不断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也与自然界签订了种种契约,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所需,而人类则需服从自然规律,双方“权利”的让渡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自洽。但Sora的出现则会打破这一现状。媒体机构利用Sora生成的新闻作品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或还原,但由于其技术的缺陷会导致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出现,这不符合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若暂时悬置相对静止的考量,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说法则恰好可以说明Sora无法还原事件本身,因为时间是线性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情况在永恒发生。这便注定了媒体机构利用Sora还原事实注定是一场破坏自然契约的徒劳。
2024年4月6日
信约的义务困境。自然状态下的个体为寻求和平获得利益而选择让渡权利、履行契约。这是出于情欲与理性的双重考虑。但在履约过程中,双方并不是即时的,一定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存在延时履约的情况,这便导致履约有了先后之分,而处于对对方不遵守承诺、履行契约的考虑,会使人们产生猜疑与恐惧,因此霍布斯契约论的真正难题并非履约,而是信约的订立。既然人们能凭借理性产生建立契约的构想,自然也会产生“合理猜疑”,对对方是否能履约的考虑使个体停留在对信约的权衡之上。因此人与人之间便无法通过建立信约而形成约束性义务,更不要谈契约的履行。在签订信约阶段仅仅靠必须履行契约的理性规定注定了契约无法被履行,因为对对方是否能履约的合理猜疑也是理性应做的。若假设存在共同权力的威慑才能使订约双方按时履约,那么这一假设注定不是合理的,因此签订建国契约的目的便是建立这一强制性的共同权力,不能用果去反制因。霍布斯虽然考虑到了人性的合理猜疑,但他却从未考虑到这点对于契约建国的危害性。
2024年4月7日
梳理论文模板,阅读文献
2024年4月8日
继续阅读文献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9 16:20
2024年4月22日
读文章,讨论新闻法规选题。《民法典》人格权编第999条、第1020条、第1025条、第1036条对新闻报道行为的豁免规则作了一般规定和具体规定。在适用中,新闻媒体在使用人格利益时,应当满足为公共利益、使用方式合理的条件,并且须在特定的人格利益范围内使用。对于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的使用,新闻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活动时则要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以满足《民法典》中特别规定的要求。——《民法典》视野下的新闻侵权豁免规则及其适用
2024年4月23日
抗辩事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侵权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4]。新闻侵权抗辩,是指新闻媒体作为被告对原告的新闻侵权诉讼请求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的主张。而新闻侵权抗辩事由,则是新闻侵权抗辩的特定的具体事实。
新闻侵权抗辩的性质,既不是抗辩权,也不是反驳,而是抗辩中的事实抗辩和法律抗辩。概括起来,构成新闻侵权抗辩事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对抗性要件、客观性要件、正当性要件。——《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体系与具体规则》
2024年4月24日
侵权责任法不应规定“新闻侵权“或“媒体侵权”。依文义分析看,支持“新闻(媒体)侵权"者,既未能明确协调好“新闻(媒体)侵权"与侵害名誉权、侵害隐私权等侵权行为之间的关系,又未能解决好“新闻(媒体)侵权"的特殊性问题;从比较法上看,无论是大陆法系的老法典、新法典,还是比较注重实用和实践经验的美国法,都没有承认“新闻(媒体)侵权”;我国的立法与司法解释也从未规定过“新闻(媒体)侵权"。"新闻(媒体)侵权"之所以不被世界各国所采纳,根本原因在于它与近现代民法的基本技术方法背道而驰。——“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
2024年4月25日
"媒体侵权否认说"和“媒体侵权肯定说”之间的争论并不存在根本的认识分歧,而只是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媒体侵权否认说"更多的是站在立法技术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而“媒体侵权肯定说"则是站在立法全局和法的社会调整立场上观察问题,当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法律进行调整,而这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时,就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法律规范。正像在《国家赔偿法》没有制定之前,《行政诉讼法》在第九章率先规定了行政机关的“侵权赔偿责任"以应急需一样,当《国家赔偿法》公布实施之后,《行政诉讼法》的这些规定就完成了历史任务,成为了“遗产”。同样,在新闻传播法没有制定完成之前,媒体侵权责任法已经起到了调整新闻传播行为的社会作用。因此,媒体侵权这类纠纷就被赋予了独立的学术意义或研究价值。——我国的媒体侵权责任与媒体权利保护——兼与张新宝教授“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商榷
2024年4月26日
因AI技术进行新闻创作导致的侵权行为频繁出现,如何界定A1新闻侵权行为却依旧模糊,主要是存在难以发现经过AI技术隐蔽处理后的数据隐患以及相关法律不明的困境。AI新闻合法需要整体效果和局部流程都不构成侵权行为,尽管AI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学习是必然的,但对于用户个人数据的抓取、分析和使用的范畴需要有明确规制,在界定AI新闻侵犯著作权问题时需要考虑对其他作品的引用程度、转换性使用情况及对原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
界定AI新闻侵权的两点困境:1、难察觉:深伪技术处理数据;2、难判定:法律边界模糊。
——《AI新闻侵权行为的表现、界定和规制》
2024年4月27日
新闻正义与新闻侵权的冲突如何解决?法律上通用方法是“密尔规则”,即权利的行使不能妨害他人,但它无法决定两种权利冲突时的选择问题。对此,有学者建议界定新闻优先的构成要件,一是强调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才具有特权。二是区分报道涉及的主体,涉及公共事务或社会自治的领域,不应受任何克减;涉及私人事务,只要满足正当程序条件就可被克减。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新闻媒体侵权中的公共人物.媒体报道恶意等标准即为这种思路的产物。此外,对涉及公共事务的报道适用过错责任,而涉及私人领域的报道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也不失为剂良方。[3]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如何进行举证责任分配,实行举证责任正置(由原告对报道内容承担证明责任),还是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媒体对报道内容承担证明责任),是一个长期备受关注的问题。[4因新闻侵权有着与其他侵权最显著的区别,即其适用的举证责任分配要平衡“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两者的关系。[5]卢家银教授提出”举证责任正置是原则、倒置是例外”。这种新的规则并不是对"谁主张、谁举证"的颠覆,而是为了减少“谁主张、谁举证”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可能出现的歧义,并突出原告所应承担的客观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强调新闻侵权诉讼的特殊性。
——“公共善”:关于新闻侵权诉讼中的责任认定与利益平衡——从《民法典》视角再看世奢会与《新京报》等名誉侵权纠纷案
2024年4月29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6 17:33
2024年4月29日
阅读技术自主性相关的文章。《自主性视角下技术利维坦问题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分析》
技术利维坦问题是一种关于技术侵害的假说。科学技术自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智能化”特点,这就使技术在获得自主性的情况下对人类造成侵害成为可能。从科学技术的需求侧来说,公众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服务,因此对自主性技术监管的更大需求就成为对技术利维坦的需求,以技术监管技术是需求侧的逻辑结论。从科学技术的供给侧来说,由于新技术的重要供给者是科技公司,因而对公司的监管就成为对技术利维坦监管的重要形式。加强对技术利维坦的监管,应坚持人本主义与对公民的赋权,引入第三方监管实现合作治理,实施技术审查,监管科技公司。
2024年4月30日
了解本真性的批判路径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理论的本真性路径——费拉拉对哈贝马斯现代性计划的重思》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批判理论家,费拉拉认为哈贝马斯版本的有效性概念无法充分契合当下的现代性,他试图构建一种与本真性内在相关的有效性概念,这种本真性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下多元事实与普遍主义的真正和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现代性计划,同时也推进社会批判理论的更新。但这一方案仍然遭遇了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问题。
2024年5月1日
劳动节休息一日
2024年5月2日
了解先验图式概念,“图式”(即图型)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原意是“外观、形象”,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康德把这一词引入哲学,使它出现在先验哲学的语境中,正好利用了它本身的抽象(知性)和具体(感性)统一的特点。可见作为第三者(中介)的图式,既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而是两者的统一,是感性化的概念,是概念化的感性。只有这样,它才能往返纯粹概念和直观杂多之间,让前者得以运用于后者。
根据康德的论述, 图式既与经验又与范畴有关,它既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也不是经验的概念,而是一种 概念的感性结构方式、结构原则 ,类似某种图表或模型,也有人称之为“构架”(所谓构架,乃是一种抽象的感性结构,是作为接通具体感性材料的中介和途径的一个环节。构架成为知性与感性交叉的焦点,它的主要特征是主动创造的抽象化的感性)。 图式的本质在于 根据知性范畴所提供的认识形式,去综合、整理和构架杂多的经验表象,从而把感性经验从属于知性范畴之下,形成知识; 同时, 知性范畴也通过图式再应用于出现(现象) 或者说理论付诸实践。所以,图式是一种认识的形式结构或者是一个创造过程的实施规则。
先验图式是从何而来的呢?当然它不能来自感性,因为它有知性的特征,也不能来自知性,因为它又与感性同质。图式从何而来?康德认为“它是想像力的一种先验产物,即就一切表象而言,在其要按照统觉的统一性,而验前在一个概念中,联结起来的这个限度内,依照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的各种条件,而与一般内感官之确定有关的一种产物 ”。
这里,康德把图式视为先验纯粹想像力的产物和主动创造。这种先验想像,介于感性与知性之间,是知性对感性的某种主动性活动,通过先验想像(创造想像)把直观杂多统一为经验对象,而经验对象统一的可能性来自知性,知性将直观杂多统一为经验对像,便是先验想像即创造想像。它是对感性规定的统一,所产生的对象不是个别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正是这种创造想像提供的规则和计划,才产生了图式。所以,从图式的产生来说,图式是一种潜藏于人心深处的一种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就是对感性直观进行综合的能力和艺术。
2024年5月3日
继续读新闻客观性与透明性的相关论文。《从“客观性”到“透明性”:新闻专业权威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客观性的历史表明,它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伴随着社会需要和技术革新而不断地处于变化过程中;它是一个实践性的概念,是新闻机构为获得专业权威而采取的实践方法,因而它必然是丰富的和不断调整中的。从当今各国的"透明性"实践可以看出,客观性原则从未被真正颠覆过,"透明性"改革的实质是新技术条件下的方法论变革。"参与"和"对话"一直是对客观性进行质疑的视角,新媒体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开放出了更多通往真相的路径,使对话和参与建立在更加理性的基础之上,而这正是客观性的原初目标。所以说,透明性并未实质性地改变新闻专业权威的来源。因此,媒体机构须积极探索在新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客观性的实践方法,并进行连带的职业规范、生产机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2024年5月4日
《“后台”前置:新闻透明性的兴起、争议及其“适度”标准》新闻伦理在技术的驱动下正经历新的转向,其特征是透明性正成为新的新闻伦理标准。新闻透明性的提出旨在重建新闻业与公众的信任关系,让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操作从"后台"走向"前台"。美国新闻业信任危机、新闻客观性式微、新闻业与受众的关系改变让透明性在新闻伦理中的话语地位凸显。新闻透明性也存在争议,"透明性是否能提升新闻可信度""透明性是否可以成为新的‘客观性’"是争论的焦点。争议犹存,但不影响透明性实践价值。在实践中,"是否应该透明"不是问题,"多大程度上透明"则是一个问题。本文提出适度透明的概念,分析了"适度"透明的四个标准:可信度标准、偏见标准、公共利益和最小伤害标准、用户体验标准。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新闻伦理原则,透明性的实践价值与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2024年5月5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7 17:19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继续看《蜜蜂的寓言》。P240“能在学校就小有出息的孩童,为数寥寥,但同时,他们已能受雇从事某个职业,因此,穷人用来读书的每一个小时,往往都是社会的损失。较之工作,上学就是闲散。男童在这种闲散生活中的时间越长,长大后就越不适于从事体力劳动(downright Labour①),无论其气力还是心性,都是如此。注定终生劳累、厌烦、痛苦的人,越早开始这种生活,以后就越有耐心忍受它。”【大多数穷人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差距而无法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相反这种教育反而令其眼界与心境发生变化,其会对贫穷的生活产生诸多不满而自己又无力改变,只能走上与父辈相同的道路,在不满与悔恨中虚度人生。】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P241“我们学习知识或服从命令时,心中应当懂得:我们越是尊重那些教师或发号施令者的学问与能力,就越是尊重他们制定的法律和指示。任何动物都不会欣然服从其侪类。一匹马若像人那样有知识,我便不想骑它。”【即尊重老师或发号施令者是因为折服于他们的才学与能力,而非其身份带来的震慑。传媒从业者尊重前辈同样应出于后者知识与经验的丰富,而非因为后者拥有更老的资历。若如此,便也能改变一些职场的潜规则。】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P245“在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一个人既能获得做火鸡批发商的资格,亦能获得做医生的资格。以我拙见,这显然表明了一点:大学拥有的巨大财富的一部分,并未妥善地用于当用之处。”【曼德维尔通过列举在大学学医的学生获得学位,只能去研习医学著作、发表医学论文、师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无法去治病救人,来说明大学显然未将财富用在正途。】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P245“大学应是各种学问的公共交易市场,像动物集市一样(德3国莱比锡、法兰克福等地都有那种集市),其中有各色货品,绝无国产与进口之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汇聚在那里,享有同等的自由、同等的权利。”【曼德维尔关于大学的表述具有超前性,所有人不论身份地位肤色性别,均可在这里享有同等权利,进行自由观点的表达与交换,这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相似之处。但今天的大学与大学之间在影响力上有所不同,自然也就被分出了三六九等,不同高校的学生被打上一本、二本的不同标签,因此便拥有不同的社会认同度,这并不符合曼德维尔对大学的设想。因此他在后文提到不赞同增加次等的学校,因此没有充足的经费与有实力的老师一所学校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P246“倘若各个行业、各种手艺都人满为患,那就表明社会管理出了错,因为国家若能养活那些人,各行各业便不会人满为患。”【而现如今的问题是,大学生越来越多,虽然各行各业仍未饱和,但受过专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大多不愿脱下长衫低就,这也与各单位待遇好坏有关。】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P247“仆人们的要求往往超出男女主人的支付能力。穷人靠我们出钱,勤奋地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即慈善学校用捐助者的钱为穷人子女提供免费教育),而又确信我们将为那些知识再次花钱,究竟是什么样的疯狂在激励他们如此啊!使我们破费更多的,不但有用我们的钱上学的人,还有一些完全无知的村姑和愚民,他们一无所能,毫无价值,却也在强使我们出钱。用我们的钱上学的人造成了仆人的短缺,而这又为他们日后要求提薪找到了口实。他们要求的薪水,本来唯有身为内行、并具备与该行相关的诸多良好素质者才应得到。”【因此作者前文不赞成为穷人子女提供慈善学校的免费教育,因为部分穷人天生便适合体力劳动,而如果让他们通过教育获得了知识,便会向他们的主人提出更高要求,也不会再如原初一般任劳任怨。社会分工中每个领域的人都应该各司其职,且每行每业的人数比例应有所规定,一旦发生人员的流动,社会便会混乱。】
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休息一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3 17:47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准备新闻法规课堂展示,主题与媒体侵权有关。
关于媒体侵权说法,学界主要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意见。
持“否定说”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不需要专门规定媒体侵权责任,它本身就没有特殊性,甚至在国外也没有对媒体侵权行为的严格定义。
持肯定学说的学者,他们认为媒体侵权同样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只不过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应该制定相关专门法规对此进行规制。
媒体侵权并非是一个严格的概念, 它所包含的, 是新闻侵权、文学作品侵权和网络侵权3种以媒体施行的行为损害他人权益的侵权行为。而关于媒体侵权的具体概念, 多个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中以杨立新教授的观点最能契合媒体侵权的特点。其指出:“媒体侵权即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或者他人, 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播行为时, 故意或者过失非法侵害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及其他人格权益的侵权行为”。
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
在新闻传播领域,ChatGPT、Sora等生成式AI 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将使媒体生产更加高效迅捷,有效促进深度内容的制作;助力作品分发及推荐更加精准,使用户的媒体信息消费体验更加舒适;推动媒体生产全链条再造,加速实现智能化变革。但与此同时,生成式AI给媒体业带来的伦理性风险、恶意操纵风险与专业媒体职业身份合法性危机也正潜伏其中。毋庸置疑,未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 技术会取代大量低端的信息传播和重复性的内容生产工作,同时产生媒体业新工种,再造传媒生产流程,打造新的传媒产品,逼迫内容生产格局巨变。专业媒体生产者的内容生产也将向理性、深度、独创的方向深入推进,终在媒体场域上实现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存和协作。
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健全AIGC媒体侵权的规制措施,使媒体从业人员在合法尺度内合理使用生成式AI进行内容创作,以更高效地服务受众。从法的角度看,我国并未制定媒体法,更不用提对媒体使用生成式AI的行为界定。但《民法典》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都对我国的媒体行为及责任作出了具体规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司法实践中也形成了依据侵权责任法进行规范的成熟经验;且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以及国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条文都为AIGC媒体侵权行为界定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2024年5月29日星期三
《民法典》对于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媒体行为的规范,二是对媒体侵权责任的规范,三是对媒体侵权的免责事由的规范。下面将对媒体侵权责任的规范条文进行简单梳理:
第九百九十八条 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外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规定的是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媒体侵权责任的承担)
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规范媒体行为与责任的的核心条文)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民法典》人格权编共有51个条文,其中16个条文涉及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再加上侵权责任编以及其他部分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可以看到,我国《民法典》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是比较全面的,对媒体侵犯主体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声音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虽然AIGC媒体侵权不同于传统媒体侵权形式,但侵权主体是媒体这一事实仍无法改变,因此既往的法律条文依然对其具有规范作用。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文也都对AIGC使用规范做出了规制,如:
第四条 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遵守以下规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生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以及虚假有害信息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二)在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模型生成和优化、提供服务等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民族、信仰、国别、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等歧视;
(三)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五)基于服务类型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透明度,提高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4年5月31日星期五
喻国明教授曾经提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自律,因为媒体及相关工作人员对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力量,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巨大,在行使自身权利的过程中,媒体从业者要严格遵循行业自律机制,以保证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实际上,媒体工作自律是媒体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自觉行为,其不仅可以确保媒介更加自觉、良性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还能降低媒体侵权事件的发生率。强调道德自律、倡导自我约束,对于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也能提高媒体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但我国目前的媒体自律建设并不尽人意,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需制定符合AIGC媒体应用自身特点的自律标准,自律规范必须具有可操作、量化、客观的特点。在既往的媒体自律标准中,我国主要强调“原则、精神、基本思想”,这便为部分从业者使用生成式AI收获不法利益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在路透社的管理规范,除了分项的管理规定外,为了增加可操作性,还有若干个提醒员工注意的具体事项及建议。英国政府对互联网采取的行业自律和协调管理策略,通过分级认定和分类标注技术,让用户自行选择想看的内容。因此对于AIGC媒体应用的自律标准制定,也应该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应加强AIGC媒体自律机构的建设。在人员选拔上,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新闻传播行为;且具有使用专业化AI识别工具的能力,能够利用先进手段识别AI生成中的违规内容。早在2011, 北京市网络媒体为响应《关于在网络媒体设立自律专员的倡议》,开始建立了自律专员的选拔体系和培训机制,自律专员通过公开邀请等方式招募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在一年时间内,仅新浪自律专员共举报有害信息5万余条,有效维护了 网络传播的安全。因此,在信息平权化时代,每个人都会成为AI工具的使用者与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同样他们也可以成为媒体使用生成式AI的监管者,可设置一定奖励机制以吸引一批高素质用户,建立AIGC媒体自律监管机构,从而保证其内容生成的合法性。
2024年6月1日
优化顶层设计,展开智能化布局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政府是应对AIGC媒体应用风险最主要的责任人,扮演着AIGC媒体应用发展政策的制定者、治理议程的设置者以及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者等角色。AIGC媒体应用治理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干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提前筹划,建立AIGC媒体应用安全治理体系,增强AIGC媒体应用风险评估和管控能力,从而防范化解风险。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AIGC媒体应用治理基础。在数据的制度建设层面,推进AIGC数据资源的合规流通,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控。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AIGC媒体应用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满足AIGC大规模、持续的数据应用需要,避免因数据垄断产生的信息遮蔽风险;也要强化AIGC媒体应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管理认证,有效防范、化解AIGC媒体应用全链条中各类数据安全风险。在算法的制度建设层面,推动AIGC媒体算法审计,增加规则透明度。通过引入价值评价和风险评估监督AIGC算法的使用,从透明度、可解释性、可获得性等尺度对AIGC的算法模型及有关技术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有力规范AIGC媒的算法权力,以增强相关主体的信任感,减少算法的不透明性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
2024年6月2日
休息一日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