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1:02
标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3月6日 周一
根据前期撰写的开题报告,整理毕业论文思路,分别从“算法推荐”和“广告伦理”中提炼出“数据和消费者权利”,并以“数据和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撰写论文提纲。
3月7日 周二
重新阅读开题报告中的《聪明技术如何更聪明—算法推荐的伦理与治理》、《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风险与规范进路》等论文,补充与完善毕业论文提纲。
3月8日 周三
与老师交流毕业论文的行文框架及大致思路,明确了论文的基本架构。
根据交流内容对论文思路进行调整与修改。
3月9日 周四
以算法、算法推荐、算法推荐与数据、数据权利为关键词,查找资料。
根据今日的资料,明晰了可将算法推荐的运作逻辑大致分为数据的“采集、分类与分发”三大环节。
3月10日 周五
以算法推荐广告、广告伦理、广告规范、消费者权利为关键词,查找资料。
将算法推荐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提炼归类为对其隐私权、平等权、自主权等合法权利的侵犯。
3月11日 周六
根据前期查找的论文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
3月12日 周日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阅读《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第1至44页。
交流(communication)这个问题呈现出一体两面:一方面是瞬间交流的“美梦”,另一方面是个体意识相互隔绝,难以穿越的“噩梦”;communication除了交流还具有多义性,如链接、迁移、交换与符号互动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1:02
3月13日 周一
撰写毕业论文摘要部分。
将算法推荐在数据的“采集、分类与分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伦理隐患与消费者的隐私权、平等权、自主权等合法权利一一对应,并选取“算法推荐、数据、权利、广告伦理”作为本文的关键词。
3月14日 周二
阅读《大数据精准营销》《“大数据杀熟”背后精准营销的社会伦理失范问题探析》等论文,对比不同学者关于精准营销的定义及其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为毕业论文相关板块带来思考与启发,并积累了知名社交网络广告商local response的案例。
3月15日 周三
阅读《用户需求、算法推荐与场景匹配:智能广告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思考》、《智能算法语境下的媒体、传播和广告再思考》等论文,深入了解算法在现代广告业中的联系及其应用,撰写论文相关板块内容。
3月16日 周四
家中有事,请假外出至鹤壁市。
3月17日 周五
同上。
3月18日 周六
修改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板块,重新思考论文整体框架后,删去“文献研究法”。
阅读《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第44至82页。
在交流中,对话有可能是霸道的,而单向撒播却可能是公平的。
3月19日 周日
了解公众号相关内容,包括编辑的格式、选取图片时的注意事项等。
观看《2023年3·15晚会》,今年的3·15晚会曝光内容从饮食、医疗、安全到直播、数据信息、隐私等,涉及方面广泛,其中,互联网行业成曝光重灾区,安全类问题值得关注。
晚会中所揭露的破解版APP偷取个人信息,进行变现,可积累为信息数据安全板块的案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8 09:36
3月20日 周一
与指导教师沟通论文的研究方法板块,讨论删去文献研究法之后是否需要增加其他研究方法来为论文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3月21日 周二
查找关于研究方法的区别及各自重点,结合论文所需,最终确定仅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对算法推荐与广告伦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3月22日 周三
研究方法的改变导致需要对论文的具体框架进行调整。
3月23日 周四
由于论文结构的调整,重新对前期收集的论文、案例等资料进行整理。
3月24日 周五
根据修改过后的论文框架,对照之前写过的论文内容,将可用的部分填充至相应板块,并大致思考了关于所缺板块后续该如何进行查找与写作。
3月25日—26日 周六周日
在B站观看与论文相关的讲座《智能广告与算法推荐的伦理问题》,积累了一些算法侵权的案例,其中讲的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表现对于论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月27日 周一
根据上周关于论文所缺板块的思考,重新选取关键词查找与阅读相关论文。
3月28日 周二
参加郑州大学荧光夜跑活动
3月29日 周三
观看纪录片《编码歧视》,补充特定的广告受众分类与用户平等权部分的资料,算法虽然通常被看作是理性与公平的,但它们在设计与应用时却可以重现甚至扩大人类的偏见。
3月30日 周四
阅读第五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报告与法规,深入了解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家是如何规范算法推荐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3月31日 周五
参加了学校在南校区和主校区举办的综合类双选会活动。
4月1日—4月2日 周六周日
帮助室友进行毕业论文访谈:主要是研究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状况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是农村老年群体
根据前期设置的调查对象范围选择合适的老年人进行电话访谈,收集信息。
4月3日—7日 周一至周五
本周根据前期整理的资料及与确定的框架,集中进行了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并于周五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初稿撰写
4月8日—9日 周六周日
检查毕业论文的初稿,主要对论文的格式进行了调整,并对引用文献的标注位置与内容进行了校对与修改。
4月10日 周一
将论文初稿发送给导师,导师说最近会抽空查看并给出相关的指导意见。
重读了几遍自己的论文,修改了一些语句顺序、逻辑问题。
4月11日 周二
收到导师关于论文指导意见的反馈,下午对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了思考。
晚上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外公突然病重,让我们尽快回家。
4月12日—4月16日 周三至周日
请假三天,赶路回家,陪外公最后一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30
4月17日——19日 周一至周三
同上。最近几天都在家里陪着父母,突然感觉到时光真的是转瞬即逝,曾经小时候看起来那么厉害的大人原来也有离去的时候。周三坐了一整天的火车返校,人不能总是沉溺于过往的悲伤之中,总要向前看。
4月20日 星期四
打开毕业论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以及之前自己关于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的思考,对照着读了几遍,重新熟悉了一下需要修改的地方,今天主要是明确了论文的修改内容,并对老师提出的中英文摘要以及结论部分进行了修改。
4月21日 星期五
修改毕业论文,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新增了一节内容,使文章的论证逻辑更加严谨。
4月22日 星期六
通读修改后的论文,调整了一些词语、语句前后衔接问题,并按照格式规范调整文章内容,着重修改参考文献的格式。
4月23日 星期日
在B站上看了一些老师关于传播学的视频,有了一些收获,比如看到《三体》中思维透明时,想到了之间看过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中的一小节“奥古斯丁:灵魂超越文字”中所描述的那种不用通过语言就能进行的天使般的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看似完美的交流,容易导致直观的思维,这种直观的思维会将人限制在较为低级的阶段,因为首先要进行抽象,才能深入思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41
5月8日 周一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129—P141页。
主要内容包括麦金太尔的《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和德沃金的《至上的美德》的第一小节。其中麦金太尔所讨论的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分别指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第九版(百科全书派);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谱系学)和教皇利奥十三世颁布的《永恒通谕》(托马斯主义)。
5月9日 周二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141—P176页。
是昨天德沃金《至上的美德》的剩余部分,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学和从伦理到政治两个部分。
平等不但与自由相容,而且是珍惜自由者都会予以珍惜的一种价值。(自由主义平等理论)
5月10日 周三
上午去做了一个体检。
下午刚好在网上搜索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名为《平等是善良社会的美德——解读德沃金至上的美德》的论文,整篇文章围绕着德沃金在《至上的美德》中提出的重要性平等与具体责任两个原则展开叙述,并论述了德沃金的平等理论体系对现实社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虽然它是法理学的论文,但其中关于平等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5月11日 周四
听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迷思》的讲座。
周老师指出当代国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一个是身份的重建、另一个则是信任的重构;并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讲解了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问题,最后也为在国际传播中如何表达中国身份提出了相应建议。
5月12日 周五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177—P202页。
这部分是关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的论述。
在文中,诺齐克主要描述了三部分内容:1、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在道德上是合法的(国家的起源与必要性);2、没有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能在道德上得到证明(国家的功能与合法性);3、最弱意义上的国家能够鼓励各种各样的基于自愿的的合作冒险,这恰恰是乌托邦传统中唯一可保留的因素(国家的理想及可欲性)。这是一部关于国家伦理学的著作。
5月13日 周六
今天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内容(主要是语句通顺、字词问题等)再次进行检查与调整,修改出论文终稿。
5月14日 周日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202—P227页。
主要包括内格尔的《利他主义的可能性》和《必朽的问题》两节内容。
在《利他主义的可能性》中,作者论证了利他主义依赖于对其他个人之实在性的充分认识,依赖于把自己当做只是他人中的一员的能力;在《必朽的问题》中,作者则围绕道德运气展开了论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19:23
5月15日 周一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227—P258页。
主要包括内格尔的《无从之见》与《平等与偏袒》两节内容。
5月16日 周二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258—P299页。
沃兹尔在《正义诸领域》中是从分配的角度对正义进行研究,他在文中描述了简单平等与复合平等等概念,并归纳与证明了“自由交换、应得与需要”三个分配原则。
5月17日 周三
论文指导老师今天早上发了最新的关于论文格式及装订方面的要求,与之前通知的格式有较大出入,因此今天主要是从头修改论文的格式,顺便再次检查论文的字词问题。
5月18日 周四
今天帮助一个室友检查论文终稿的格式及错别字等问题,她写的是关于中老年人社会接触与信息回避行为的内容,在帮助她检查时,我更加清晰了关于“文化反哺”行为的数字化表现是“数字反哺”概念(即子代向亲代教授新媒体技术,常见的表现有教长辈如何使用微信、朋友圈等行为)
5月19日 周五
上午填写需要附在论文后的各类表格内容,调整表格格式,打印论文终稿。
下午将论文终稿交到院办,找老师进行签名等。
5月20日 周六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299—P319页。
主要是关于巴里的《作为公正的正义》的相关内容。
此外,今天还看到了一个新的传播学概念——有机知识分子,是由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他将知识分子划分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建设者、组织者和思想传播者,有着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5月21日 周日
今天在看手机的时候又看到了关于笑果文化事件的相关评论,比如红辣椒评论的“脱口秀的冒犯艺术,应建立在反思文化的高地之上”,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只谈效果与“笑果”,也应考虑到社会底线与对社会的思考与影响;央广网的“当今时代,任何内容创作、文艺演出,我们不会因循守旧,更乐见百花齐放、创意创新,但我们要始终恪守一道无形但清晰的底线与红线”;极目新闻的“创作自由本来就不是没有边界的”……这些评论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罗尔斯《正义论》中的自由与法治、自由优先性的相关内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8 20:40
5月22日 周一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319—P363页。
包括斯坎伦的《我们彼此亏欠什么》与《宽容之难》。
关于斯坎伦的《我们彼此亏欠什么》,该书主要选取了原文的第二章节,主要是关于“价值”的相关讨论。斯坎伦以理性的概念作为规范性思想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成分,为价值提供一般特征描绘,该章节主要论证了对善的强调对有关价值的思考带来了变形的效果,尤其影响“正确”与其他价值之间关系的看法。
5月23日 周二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363—P397页。
主要包括桑德尔的《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和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节选部分。
晚上参加19级年级会,主要涉及毕业去向、论文答辩、后续安排等会议内容;并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的个人相关信息等内容。
5月24日 周三
按照昨晚开会的要求制作毕业答辩的PPT
打印与填写后续表格,准备相关的资料与内容。
5月25日 周四
开会时说档案寄送日期为七月中旬,晚于重大要求的时间,因此今天早上统一去学院办理档案缓寄证明并盖章上传;下午继续完善与修改答辩PPT。
5月26日 周五
熟悉与演练毕业答辩PPT内容,在准备资料时看到了喻国明老师19年写的一篇关于算法推荐和信息茧房的论文,在文中他认为茧房是个人、社会、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单一的算法技术既不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对其也不产生增益作用。
5月27日 周六
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拍摄毕业合照。
5月28日 周日
“恶是不需要思考的,是人性中表面肤浅的东西,而善才是有深度的。”
今天了解到了一个概念:恶的平庸性。这是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的核心思想,阿伦特认为有两种罪恶,一种是少数的极端之恶,另一种就是与“思考”(一种批判的、反思性的思考)相斥的恶的平庸性;阿伦特也不认为可以用螺丝钉理论来为平庸之恶开脱。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3:08
5月29日 周一
论文上传系统进行审核并填写相关资料。
最近结束了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与积累相关知识。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397—P445页。
主要包括伯林的《两种自由》的节选片段。
5月30日 周二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445—P491页。
主要包括翰普歇尔的《道德与冲突》、《天真与经验》和威廉姆斯的《伦理学与哲学的局限》三个节选部分。在豆瓣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伦理学与哲学的局限》(也称《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一书的书评也帮助我加深了关于该选节的理解。
5月31日 周三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491—P564页。
主要包括帕菲特的《平等还是优先?》和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的诠释》两个节选部分。
谈及哈贝马斯,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他的关于公共领域和交往行为理论,于是又复习了一下这两个理论。
6月1日 周四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564—P606页。
主要包括泰勒的《自我的根源》和《现代性之隐忧》两个节选部分。
6月2日 周五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606—P639页。
主要包括勒维纳斯的《大全与无限》和《他人的人道主义》两个节选部分。
6月3日 周六
沉默的螺旋提出者诺依曼,她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准统计感官,个人会自动判断意见气候,准统计感官就是个体对意见气候的感知;也有不少学者从害怕孤立的强度、是否为常量还是变量,第三人效果、认知不协调等角度出发质疑其科学性。
6月4日 周日
“所有学科都比哲学有用,但唯有哲学是自由的学问。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有前提,都有它服务的对象,但唯独哲学是为了自身而被追求的东西。——亚里士多德”
今天在B站看见了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史》系列课程,听了一讲之后觉得挺有意思,近期准备集中看一下,了解一下哲学。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1:59
6月5日 周一
早上申请转团关系证明,
下午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639—P689页,
包括利科的《如同他人的自我》和利奥塔的《后现代道德》两个节选部分。
6月6日 周二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689—P741页,主要是对于福柯思想的阅读,包括《作为生活方式的友爱》、《关于伦理学的谱系学——工作进展访谈录》以及《作为自由实践的自我关怀的伦理学》。
今天也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福柯话语体系的帖子,有人认为:福柯哲学可以梳理出一条“权力——知识——主体性”的主轴。权力是所有社会装置的本质,权力塑造出了“知识”,人通过“知识”塑造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自然而然的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主体性又反过来推动知识体系的建构,知识体系再帮助权力发展、巩固自身从而更久的持存。这三个环节的中间项就是“话语”,作为哲学概念的话语是权力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并依循的规则,也是知识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至狭意义上的某种语言及其符号系统。
6月7日 周三
在新闻与写作的公众号上看了一篇关于导语写作的文章,在写导语时,应牢记:不要把重要事实淹没在冗长的空话中(用事实讲话+讲出自己的风格);既要“开门见山”,更要“远山涂绿”;叙事要不落窠臼,文无新意不出手(走出固化+创新表达)。
总的来说,导语就是用最精彩的事实吸引读者,拒绝套路,导语创新。
6月8日 周四
看到了一篇将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与新传知识点相联系的文章,里面的观点为高考作文写作拓新了视野。
比如:全国甲卷中的“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握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其核心是关于人——技术——时间的探讨,涉及现代性、媒介化、具身性等知识。(将时间置于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讨论,随着媒介化的全方位渗透,围绕技术和时间的探讨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媒介,媒介也将技术蕴藏的时间性带入日常生活之中,有学者将之称为媒介时间。)
再比如:新课标Ⅱ卷中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也可以与社交媒体倦怠、自我传播、脱域(disembedding,吉登斯认为脱域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反连接等传播学词语相联系。
6月9日 周五
高考结束之后,除了试题内容,考生喊话也成了近期大家关注的话题。
今年有考生走出考场后大喊“取消调休”,不少网友调侃道这孩子配享太庙,纷纷称其为“我的互联网嘴替”。
从新传角度分析调休,阿伦特阐述了“活动生命”的概念,然而在当代社会,工作是机械化单一的固定的,人们很难体会到阿伦特所说的那种劳动和行动的多样化所带来的惬意,人们在节假日不论是出门游玩亦或是宅家休息,都是阿伦特眼中多样化的,可以感受到人之为人的意义的行动,假期人们想改变单一的工作生活,然而调休却意味着在短暂的假期之后要面临着更长的工作日与更重的任务量,因此人们对于调休的抵抗也不难理解。
6月10日 周六
读论文《容积捕获:数字新闻的立体景观、六度自由与索麻困境》,以容积捕获技术为基础的容积新闻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数字新闻样态,与此同时容积新闻的适用题材、消费场景及其自身可能存在的信息过载,索麻体验以及对人类用户生理带宽的冲击等问题值得反思。
(容积捕获是数字时代的新型摄影技术,其也被视为元宇宙、镜像世界和空间互联网的重要变革力量,容积捕获为传统的视觉态内容赋予了动态的空间深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用户的沉浸感和真实体验感。)
6月11日 周日
阅读《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四》P741—P783页,主要包括德里达的《给予死亡,恩惠的伦理与恩惠的思想》以及巴迪欧的《伦理学:论恶的理解》两个节选部分。
今天一鼓作气,读完了西方伦理学经典四,整体看了一遍,感受到自己相关知识的匮乏,对其中的各种思想与内容的了解也较为浅显与粗糙。后续准备找几本伦理学相关的书籍继续阅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5:32
6月12日 周一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五个女博士广告被罚,接着大数据就随之推送了一篇名为《广告创意融入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研究》的论文。
广告创意具有文化自觉培育,价值观塑形以及社会共识建构等功能,总体而言,文化自觉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社会共识反过来助推文化自觉,两者又反过来助推广告创意的实现。广告创意应在主流意识形态下正确认知文化自觉与社会共识的内容,在创意的过程中探索出针对二者更精要的呈现方式。
6月13日 周二
了解了一个新的概念:数字游民。
该词语由牧本次雄在其1997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提及,是指通过电信技术主要是互联网来办公,以支持生活或旅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借此打破工作与工作地点之间的强关系,达成地理位置自由与时间自由。
6月14日 周三
最近准备报考驾照,今天上午去了几家驾校实地看了一下,下午正式报名,听说科一大多数都是常识题所以什么也没看就直接在软件上模拟了一下科一考试,成绩有些差强人意,觉得还是要系统刷一遍科目一的两千题,同时也提醒了我无论干什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6月15日 周四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了关于新闻学的讨论,作为一名新传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认同新传无用之说。诚然作为文科,就业前景普遍不如理工科这点不可否认,但单以就业率甚至于以粉丝数来抨击新传,未免有些离谱。
首先新传在文科中的就业前景不算顶尖,但也决不能说在最后,新传的学科特性给予了新传学子更多的选择空间,就如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其次,就我个人而言,学习新传除了让我积累了本学科的知识以外,同时也使我的视角更加多远,使我更加约束自我,更加敬畏语言的力量……新传带给我的价值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也不是他人随便的一段文字可以否定的。最后,新传之于新传人,可能就像是月亮,在大多数人忙碌寻找六便士的时代,总要有人去守护那一轮明月。
6月16日 周五
看路透社《2023数字新闻报告》: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增加,双寡头格局(google and meta原facebook)迎来挑战;付费订阅增长放缓,用户对价格更敏感。
长期来看,由年轻用户推动的新闻消费行为可能发生转变,大多数用户寻找的并不是更多的新闻,而是更强的相关性。
6月17日 周六
之前了解过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这个词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转文化传播是指全球化语境下的媒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的走向更加深入的“文化杂糅”。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交流和对话中所产生的文化转型或变异可定义为“转”。立足于转文化传播的理念,只有将文化产品深刻嵌入到在地文化的需求和语境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对话与交融。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将研究的视野从传统的跨文化传播的二元对立框架中解放出来。
6月18日 周日
今日坐车返校准备参加几天后的彩排与毕业典礼,在火车上刷科目一的两千题来打发时间,目前进度1412/2275,做了一大半发现题目并不难,考点也是固定的,就是关于扣分分值、罚款数额等方面还需多加练习。
此外,今天看到了一本名为《给善恶一个答案》的书,看到大家对它的评价觉得不错加之善恶也是伦理学中常被探讨的话题,因此准备从下周开始阅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6 10:41
6月19日 周一
过几天就要考试科目一了,因此最近在集中精力刷科目一的两千多题,今天终于把所有题目都刷完了。
阅读论文《采集远方的声音:国际报道中记者与消息源的常规互动》,记者与消息源双方在互动中各自拥有并行使权力,不同社会属性群体成为消息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存在着结构性等级。在国际报道中,消息源更是包含着语言、文化及世界体系权利层级的多重维度;社交网络、语言能力(语言接近性)以及传播技术是记者获取国外消息源的三重嵌入因素,与此同时,记者在进行国际报道时,可以使用协商策略,并需扮演好自身的把关角色。
6月20日 周二
上午学校举行毕业典礼以及学位授予仪式,下午审核身份领取双证,收拾行李,和同学们拍照留念,恰逢一个室友生日,因此今天给自己放个假,去享受留在郑大的最后几日。
6月21日 周三
在驾考宝典软件上模拟科一考试,发现错题,记忆知识点,将模拟练习考试的平均分稳定在95分左右。
快要考试科目一,发现自己难以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今天主要是关注了一些社会热点:比如“指鼠为鸭”的后续发展,食品安全、学校···这场闹剧中的诸多关键词单拿出来都将会引发不小的社会关注,而涉事方却自以为是,妄图效仿古时的“指鹿为马”事件,殊不知越是隐瞒真相,越会引发更大的舆论反噬与信任危机。
6月22日 周四
坐车去邓县考试科目一的内容,顺利通过。
回家的途中开始看《给善恶一个答案》P1-22页,主要是第一章什么是伦理学的内容。
哲学的主要特点是理性的论证,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关涉的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善的观念以及“正当的”、“错误的”这样的概念。
伦理学研究内部的基本划分有:描述性道德、道德哲学(伦理学理论)以及应用伦理学。
6月23日 周五
在驾校学习定向起步与后退以及侧方停车的几个关键记忆点。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3-49页,主要包括伦理相对主义的内容。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原则的有效性得自对社会或个体选择的依附;主观伦理相对主义似乎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是一种对道德观点所具有的人际特征的本质性否认,约定伦理相对主义则包含了一种人际性的视角,但却有着无法对文化进行定义、不能充分解决改革者的问题等局限。
6月24日 周六
去驾校练习侧方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49-77页,主要是第三章道德客观主义的内容,这是一种温和客观主义,它认为一组核心的道德原则是普遍有效的,由此答复了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虚无主义者;道德同时也是境遇性的,原则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不同的语境。
有一个表弟今年高考,因此我下午也关注了一下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一本线547分,刚考完试就听表弟说今年题比之前相对简单一些,虽然大家的分数还未出来,但是昨天下午还是听他说群里看见分数线之后哀声一片。
6月25日 周日
上午去驾校学习倒车入库,下午去姑姑家帮助一个表弟分析高考志愿,他的成绩徘徊于一本线,然而今年文科线比去年涨了8分,在微博上也看到了关于河南高考热搜的词条,诸如“河南74人超700分、河南高考600分及以上26375人、河南近15万考生过一本线”等,评论区中有为孩子们骄傲的,但也不乏心疼,河南学子要有多努力才能走出这万顷良田与高考大山,但不妨换个角度,也正是高考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只要肯努力就能走出去的机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3 13:45
6月26日 周一
今天教练监考,不用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77-106页,主要是第四章价值与对善的追求的内容。在本章中主要探讨了道德善(内在善与工具善)、善与快乐(感官论与满足论)、价值的主客观性及其与道德的关系。
读论文《观看的正义?社交媒体监控对可见性权利的重构》。
以技术演变为核心,看本身经历了从近距离的简单的注视或围观到愈发技术化的延伸式观看,媒介/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作用作用在于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见/看的方式,从而影响了监视材料的形态,以及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实践乃至权力的变化;监控获得的可见性知识有被转化为权力的权利,然而,掌握监控/看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获取权利本身,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力量交换的场域,可见性只是作为其中一股力量发挥作用。
6月27日 周二
去驾校练习倒车入库与侧方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07-136页,是第五章社会契约论与道德的动机的相关内容,本章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对“为什么社会需要道德、为什么我应当有道德”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关于其的回答分别是:道德是一种必需的社会控制机制;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更为复杂——从根本上讲,我应当有道德,因为通过容忍一些偶尔给自己带来的不利,我可以获得一种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即使当我违背道德规则而又能够不被捉住时,我也应当遵循它们,因为尽管一种个体性的道德行动有时可能与我的自我利益不一致,但是这种行动根源于某种整体的道德生活形式,而这种生活形式并不违背我的自我利益。
6月28日 周三
去驾校学习坡点定向起步与停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37-167页,是第六章利己主义、自我利益与利他主义的相关内容。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总是去做我们认为符合我们自身最大利益的那种行动;伦理利己主义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永远去做将会最好地服务于他或她自身最大利益的那些行动。伦理利己主义有一个悖论:为了达到利己主义的目标,一个人必须放弃利己主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一个利他主义者,而这正是利己主义的对立面。然而,纯粹的利他主义属于自我消解式的道德,我们可以将利己主义的合理内容与利他主义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由此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个体的繁荣发展。
6月29日 周四
去驾校学习直角转弯与S弯。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168-201页,本章主要讨论了目的伦理学的主要版本——效用主义,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目的论体系,它要求的是社会中善的最大化,即对于最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善,而不仅仅是行为者的善。
6月30日 周五
去驾校将坡点、直角转弯与S弯三个项目连在一起练习。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02-245页,主要是关于康德与道义论的内容。
最近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被誉为中老年顶流的秀才和一笑倾城,还有72岁的奶奶为了追星跨越1700公里,让人突然意识到,追星并不是年轻群人的专属名词。
分析其火爆原因,草根文化可能占据着一定地位。草根文化是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的通俗文化现象,平民化、通俗化、大众化与平等化是草根文化的关键词,这类文化现象的出现体现出了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塑造权力的下放。
秀才等中老年网红顶流的视频内容多与真实的田园背景、朴素的个人形象、常见的生活叙事等要素相关,究其本质就是草根文化的体现,这种民间叙事和乡土气息对生活于或曾经生活于乡土田野间的人们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7月1日 周六
科目二的五个项目已经全部学习完毕,之后就是将其连起来进行练习,今天第一次练了一圈五个项目,不出所料的忘记了一些关键点与行车细节,还需多加练习。
今天看到了关于讨论momo现象的一篇文章,momo是一个使用相似ID的群体,momo群体希望通过相似的ID,能够规避大数据的追踪、网络暴力的攻击与熟人社交的侵扰。momo现象是用户对于社交平台乱象的无声反抗,它反映出网络社交平台存在的隐私泄露、网暴等问题,然而青年网民对个性化表达的难以割舍使得其个人隐私仍旧难以被保护,与此同时,也有一群坏momo仗着群体身份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暴的剧烈程度。
momo现象是成员间通过共同符号体系彼此连接与互动的一种数字狂欢行为,当狂欢的热潮过后,社交用户的需求又该由谁解决、如何解决呢。
7月2日 周日
近期家里的天气比较异常,今早起来发现自己有点发烧,吃了点退烧药决定休息一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25
7月3日 周一
教练监考,故今天不用去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46-280页,主要是关于第九章德性论的内容。以德性为基础的伦理学向标准的以行动为基础的伦理学提出了挑战,对于一致性论点和多元主义的德性论点的争论可以暂且搁置一边,重要的在于我们要认识到没有品质的原则是无力的,德性使原则拥有生气并使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生活成为可能。德性论使人们关注德性的重要性,然而也要注意一种纯粹的德性伦理学在缺少一种强有力的以行动为基础的成分的情况下是独木难支的。
7月4日 周二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281-313页,本章主要介绍了性别与伦理学的内容。传统的伦理学在表现女性的道德观点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比如亚里士多德将女性的德性看做从属性,卢梭则强调女性需要对男性具有性吸引力。沃斯通克拉夫论证了道德与性别是无涉的;吉利根则论证女性有一种关怀他人的特殊能力。然而尽管已经有了上述讨论,但关于如何将女性独特的道德视角与传统的伦理学结合起来仍旧不是很清楚。或许可以是“在不违背正义原则的情况下把他人当做需要帮助的朋友,”然而这种关怀价值不能具有偏向性,不能违背正义的原则。
7月5日 周三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314-346页,本章主要讨论了道德是否依赖于宗教,通过讨论,得出存在一种伦理学的独立性论点,道德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无论上帝存在与否,道德真理都会存在,以及宗教伦理学虽然和世俗伦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宗教能够通过为道德提供动机性理由来提升道德生活。
7月6日 周四
去驾校练车
读《邓晓芒|什么是自由》,邓晓芒教授分别从自由的起源、自由的历史和自由的谱系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如何理解自由。人的自由是一种克制,真正的自由可以归结为在一个普遍理性的层面上驾驭欲望。
读《ChatGPT应用于数字出版的伦理风险与伦理原则》,数字出版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技术变革,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迭代和标志性突破,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潜力与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个人层面的角色退化、行业层面的人才流失、社会层面的道德下沉等伦理风险,作者也建议通过构建必要性、实验性、尊重性与限制性的伦理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ChatGPT在数字出版中的技术效用,推动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7月7日 周五
去驾校练车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P347-382页,本章主要讨论了事实和价值如何联系起来的问题,休谟“从是推出应当”的谬误、摩尔自然主义的谬误以及艾耶尔的证实原则这三种论证将描述性事实与对这些事实的价值判断彻底区分开;除此之外,本章还介绍了黑尔的规定主义理论及其如何与事实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
7月8日 周六
去驾校练车
最近一所名为“山河大学”的虚拟高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该大学的诞生源于网友的一个玩笑,然而在网友的自发接力下,山河大学的官网、校训、校徽等也被设计出来。山河大学看似是在玩梗,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学子对获得高等教育的渴望,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促生了山河大学这所乌托邦高校的诞生,然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怎样去解决,值得人们关注与反思。
7月9日 周日
去驾校练车(全程练习)
今天在微信中看到探索与争鸣杂志刊发的“意义感:数字时代民众的幸福感知与价值锻造”圆桌会议的相关内容,其将数字时代探寻意义的困难与近期引发公众热议与讨论的抑郁症问题相联系。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会表现出一种无意义感,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关于意义的寻找似乎变得更为困难。
樊浩教授认为日常生活是事实世界,精神生活是意义世界,现代性文明的最大问题是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边界的消失,意义世界不断“隐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构建意义对于未来世界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09:30
9月1日 周五
今天积累了关于媒介的几个概念,分别是:
媒介物质性——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便更加凸显。当下的媒介物质性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技术、身体、空间和话语四个分析维度。
媒介本体论——由麦克卢汉提出,又称媒介决定论,认为文化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媒介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它反对以主体为天然的中心和起点,而是以媒介为起点,强调媒介的联结性和生成性,建构了存在着的社会现实。
9月2日 周六
读论文《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表情包在诞生之初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表情,但随着人们的不断使用,一个普通的表情可能会被赋予其他的含义,最常见的就是微笑的表情,父母那一辈的人在使用该表情时多表达的是开心愉悦的感受,而一些年轻群体则将其解读为嘲讽、调侃等意思,因此,理解网络交流中常用的表情包,是把握当代青年交往行为和心态的一个重要切口。这种表情包意义与作用的多样性,往往与表情包中隐含的多重密码以及编码与解码的复杂与多义有关。
9月3日 周日
在读《硬卧下铺道德困境可否有解?》的公众号推文中,感觉自己对于“途中道德”与“二律背反”这两个概念有些不解,于是查找相关资料,现理解如下:
所谓“途中道德”,就是人们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来自《曝光色狼照片有利于塑造“途中道德”》的推文);而“二律背反”则是康德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基本概念,是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即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
9月4日 周一
读论文《消费主义逆行:基于豆瓣反消费主义小组的网络民族志观察》。
疫情过后,消费者带着一些报复性消费的心理,资本家带着促进资金流转与财富积累的目的,消费主义仿佛卷土重来,并更加声势浩大。但在消费主义、及时行乐等思想的裹挟中,仍有部分群体借助豆瓣等网络社群,宣扬并践行着自身的反消费主义思想,以寻求平衡和免遭异化,并努力重构那些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和逻辑元素。
9月5日 周二
昨天看论文时,看到了马克思韦伯对社会行为的一个分类,他将社会行为分为四种,分别是:目的导向的理性行为(行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此行动者根据自己对环境中的客体和其他人的行为所作的预期来选择和调整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价值导向的理性行为(行为是根据某种行为的价值决定的,不抱任何目的,并以道德、美学或宗教行为为标准)、情绪导向的社会行为(行动由行动者的特定情感或感触状态决定)以及传统行为(行动由根深蒂固的习惯决定)。与此同时,马克思韦伯认为从人类生活秩序的角度来看,基于对外在后果的预期和计算而采取的工具理性型的社会行动将逐渐成为主导型的范式,这与当下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也有所关联。
今天开组会的时候,刘老师虽然说是闲聊,但是参会之后也让我有了不少收获,比如说读“杂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想做好新传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新传的书看透吃透,今晚才知道一些看似是无关的书籍,其实读好了也能和本专业联系起来,在丰富视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支撑自身内容的输出。
9月6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前言及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的章节内容。
在前言中,理查德道金斯就提到了“生存机器”这一词语;在第一章中,道金斯再次强调了“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即生存机器这一观念。
作为开篇第一章,他还讲述了本书的目的: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并提出了本书不准备论证的三个观点。最后他指出的“生物进化并不是为其物种/群体谋利益”的观点确实值得探究与思考,因为这似乎与我们想当然的自以为并不符合,但如果结合前文中他所提到的生存机器或他强调的自己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似乎这点也并非是十分难以理解了。
9月7日 周四
读论文《赛博空间中的“爱情买卖”——“二次元手游”玩家的数字身体与爱欲张力研究》,这是老师在群里分享的一篇论文,初看名字就觉得很有趣,于是决定点开文章一探究竟。
作者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并潜伏参与到“二次元手游”的网络社群中,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她察觉到在游戏产业日常繁荣的今天,玩家的爱欲能够跨越虚实界限,通过数字空间中的在场投射给虚拟的游戏角色,但与此同时玩家的爱欲也面临着异化的风险。作者通过对二次元手游玩家爱欲的探讨,期望的是有更多学者关注并设法解决ACGN亚文化场域中青年群体的文化困境,并给予其人文关怀。
9月8日 周五
读《自私的基因》第二章 复制基因的章节内容。
这章中作者讲到了“稳定性”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这个普遍法则的广义特殊情况。”还认为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据。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辩证关系,对作者提出的这句话存有疑惑,但后来才突然意识到稳定不等于一成不变也不等于静止,读了本章后续内容果然如此。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免不了会将一些类似的观念等同以此来便于理解某种陌生的事物,不同概念的混淆这可能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但放在学术研究上却可能会成为一个致命的缺陷。
9月9日 周六
综合了网上榜单排名及其他同学的一些书单,暂时选定了18本经典阅读书目,也算是为自己设定下了一个读书的小目标。
读《自私的基因》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的章节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基因如何不朽以及隐约引出了基因之间“合作”的概念。虽然“在基因的水平上讲,利他行为必然是坏的,而自私行为必定是好的”,但某些基因为了个体自私的目的,也可能在不自觉的自然选择中做出一些利他行为或看似是“牺牲”的行为。基因如此,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是这般。
9月10日 周日
读《自私的基因》第四章 基因机器的章节内容。
在本章中,作者提到了“意识”、“目的”等词语,似乎生存机器不再像一开始讲述的那样“是作为基因的贮藏器而存在的”,而是能够“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然而,当我们深究根源,却会发现动物的行为,不管是利他的或自私的,都在基因控制之下。这种控制尽管只是间接的,但仍是十分强有力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21:57
9月11日 周一
读《自私的基因》第五章 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性的机器的章节内容。
作者道金斯在本章中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动物间的搏斗具有克制和绅士风度的性质,它们的搏斗是一种正常的竞赛活动,并且是按照规则进行的。这种规则便是ESS,也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SS不是一种稳定的策略,不同的群体之间可能奉行着不同的ESS。作者在本章中还提到“对于个体来说,最好的策略取决于种群的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这不免让人联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大流、跟风现象,这样来看,它们反而是生物生存的有效策略之一。
9月12日 周二
读论文《眯眯眼事件:多方博弈下审美认知的隐性操控与意义重构》。
2022年初,艺术作品中的“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关注,移动互联网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的言论模糊了审美主体对“眯眯眼”的客观存在与刻意营造之间的区别,审美主体、客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失序的状态。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在文化、技术和资本三种力量的隐性操控下对审美活动中出现的迷思与失落进行重构。与此同时,为改善审美异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作者引入“永久长新性”思维对意义进行重构,以期回归审美认知的本质。
“眯眯眼”事件虽然发生在2022年,但论文中所描述的关于审美认知的博弈现象却层出不穷,比如近期国际知名女爱豆将去疯马秀表演事件,部分群体在某些隐性力量的操控下丧失了自我审美与认知的判断,盲目的去迎合与追捧西方思潮,我想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破除迷思的相关举措在当下仍有借鉴意义。
9月13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第六章 基因道德的章节内容。
作者在本章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诸如“父母之爱不过是近亲利他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利他的收养“策略”不是一种进化上的稳定策略”等让人大吃一惊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观点是一种遗传学上的解释,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人类的意识可以令我们摆脱基因的控制,做出一些具有独立性的决策。
9月14日 周四
圆形监狱(别名环形监狱)是由边沁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圆形监狱”描述成“一种新形式的通用力量”,这样的设计使得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的犯人,而犯人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受到监视,于是便实现了自我监禁——监禁无所不在地潜藏进了他们的内心。
然而圆形监狱在福柯看来是一种隐喻,是他所阐释的规训机制的微缩模型,某些法律法规、道德规束其实起到的也是圆形监狱的作用。
9月15日 周五
读《自私的基因》第七章 计划生育的章节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了计划生育(与我国政策不同,这里的计划生育可以看成是一种繁殖策略,指的是个体生存机器对于要不要生育新的个体应如何作出决定)究竟是自私性的还是利他性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该行为是自私性的。亲代个体实行计划生育,为的是使它们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适度。
9月16日 周六
读《自私的基因》第八章 世代之间的争斗的章节内容。
作者从本章开始就再次强调了他所论述的仅仅是基因层面上的,不涉及任何道德或主观含义。作者仅仅是想说明从基因层面来看,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如果读者盲目的将本章的内容套入人类社会,将会得到一个惊悚且不切实际的结论。本章对于人类社会的唯一借鉴,可能就在于我们必须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我们子女的头脑中去,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他们或她们的本性里有利他主义的成分。
9月17日 周日
今天在一个公众号中看到了名为“年轻人的促逼人生:构建自己的岸和内心大陆”的推文。在生活中,我们的时间就像是被不知不觉地偷走了,大城市尤为如此,仿佛一切事物都是为了追求效率而存在。“社会加速”的推动力主要是竞争逻辑,人们被迫着要不断追赶他们在社会世界与科技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具有潜在联系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文社科类出身的学子们感受到的消极感的程度可能会更深,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对于所学专业的质疑中,比如前段时间被人们热议的新传专业,在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带有文科类专业“去技能化”的惯例,加之其进入门槛低、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等因素,难免会让一些人对其望而却步。面对此情景,我认为学校、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广大学子都应重视起来,积极探寻破局之道。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2:52
9月18日 周一
在现代社会中,灵魂反而是身体的监狱。
我在知乎上看了一篇关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分析文章,题目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福柯论规训技术背后的权利脉络》。
文中简要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里只介绍部分:福柯在开篇就描述了一个四马分尸的景象,接着便跳转到1837年法国某拘留所的文档记录,八十年的时间折叠起来让我们看到规训与惩罚的巨变——从一种大庭广众之下的恐怖式示威演变为整肃且合乎理性的作息训练。福柯对此提出的问题是:惩罚制度的改变,能否被认为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理性的和文明的进程?对此福柯在后文中进行了论述:两个案例的差异折射出了一种社会性策略的转变,这些转变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作为公共景观的惩罚的消失,以及一种隐匿的现代惩罚制度的出现;惩罚的对象不再是犯罪行为,而是针对罪犯本身;裁决与审判罪犯的责任方的消失;惩罚目的的改变。这些改变将惩罚形式抽象化,不可看更容易产生想象,而想象是比直观感受更能内化于思想意识之中的东西。它相对于那种暴力压制或象征性公开教育的惩罚方式更被看好的原因是其演化出的几种全社会通用的矫正技术。
9月19日 周二
读《自私的基因》第九章 两性之间的争斗的章节内容。
“性选择”的概念在本章中被作者提及,这里可以联系到女性主义中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相关内容,这两者更直白的区分可以来自于所谓的生物决定论。然而女性主义者认为,不能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对立起来,因为“女性气质是造成她在社会上无法和男人一样自由发展的枷锁,因此,解放意味着要挣脱这些特质,以便和男人一样在社会上自由发展”。
9月20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章 你为我瘙痒,我就骑在你头上的章节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相互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似乎与中国的一句古话有些许类似之处,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基因角度来看,并不涉及道德、思想等方面)相互的利他行为在表面上看是具有自我牺牲意味的,但究其目的,实际上内蕴着“利他便是利己”的意味。
9月21日 周四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一章 觅母:新的复制基因的章节内容,这也是本书的最后一章。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觅母”,这是作者给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觅母传播在今天也成为了一个概念,觅母(meme)也被成为米姆、模因等等,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因素。”
9月22日 周五
在论文《视频号的激活与突破:强社交平台的视频化之路》中有一个板块用到了《自私的基因》中觅母(meme)也就是模因的概念。
作者认为在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模因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的心理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指出,网络模因的“自我复制”实际是基于传播者的模仿意愿和行为,这种传播并非“感染”而是依赖于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和个体从众博弈的决策结果。
例如前段时间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剧在网络上掀起了文物拟人模仿的风潮,其中《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内蕴的爱国+历史+文物的组合,便可以视作一个模因(觅母)。
9月23日 周六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序言及第一章 问题与原则的部分。
书中有一段话:“现代新闻界本身就是一种新现象,它的典型单位是大型的大众传播机构。这些机构能促进思考与讨论,也能将它们窒息。它们能推进文明进程,也能使之受挫。”这里的“新闻界”并不单指报刊,而是作为大众媒介机构的简称。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大型机构,小的组织、团队乃至个人均可以利用媒介发声,这种看似“自由”的氛围,到底是促进亦或是阻碍了思考。带着这个疑问,我将继续阅读下去。
9月24日 周日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二章 要求的部分。
在本章中,哈钦斯委员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社会的要求什么,他要求媒介的报道真实、要求有一个交流与批评的论坛、要求对社会群体形象真实而典型的呈现、并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以及使公民充分接触当日消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16:05
9月25日 周一
读论文《数据至上的“饭圈”乱象反思》。
做数据、打投打榜等名词在追星人的眼中必定不会陌生,粉丝通常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或金钱才能进入超话、粉丝群等粉丝聚集地。粉丝自发的“为爱打投”本无可厚非,然而在选秀节目助推下,在资本的裹挟下,粉丝的情感劳动被异化,粉丝自身的人格也被动地资本化了,由此所滋生的乱象不仅扭曲了饭圈的价值取向,同时也阻碍了粉丝经济的良性循环。作者当时可能是根据网站事件、倒奶事件等引发的探究与思考,但在粉丝们为自己的偶像争咖位、为自己的爱豆争分词等事件频现的当下,这篇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仍值得我们反思与思考。
9月26日 周二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三章 传播革命的部分。
此外,在之前读论文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名词概念,如:
情感劳动:是一种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存的劳动形式。情感劳动概念建立在情绪商业化的前提之下,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情绪表演进入到了公共领域,成为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
意图定点:社会符号学将出发者意图中期盼解释的理想暂停点,称为“意图定点”,例如明星人设,是其期望粉丝可感的意图定点。然而符号意义无法永远延续,每次暂停的停止就是意义的形成。
9月27日 周三
昨天在看到情感劳动时,注意到了易与其混淆的另一概念情绪劳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辨析两者,我阅读了一篇名为《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概念的误用、辨析及交叉性解释》的论文。
从概念来源来看:情绪劳动源自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在其著作the managed heart: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中提出的emotional labor(情绪劳动)概念;情感劳动这一概念源自于意大利自治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同名论文《情感劳动》。
从学科归属来看:情绪劳动属于社会学、管理学对服务业中情绪调节行为的考察;情感劳动则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非物质劳动的一个分支概念,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下资本对人的情感的控制和剥削过程。
从理论来源来看:情绪劳动借用了符号互动论分析框架,将社会中符号互动过程当做情绪劳动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情感劳动被看做典型的非物质劳动,借用福柯提出的生命政治理论,认为在其中人的身体被看作生产与消费的工具,其劳动过程即是生命政治的生产。
9月28日 周四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四章 表现的部分。
书中讲到由于人们不愿阅读或收听那些使他们不悦或与他们相关的负面信息,这些群体便组织起来,想让新闻界明白他们反对被评头论足,由此便会给新闻界带来来自受众方面的压力。这种现象在今日也并不罕见。某些新闻机构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时更能体会到这种压力,然而他们应对这种压力的方式却是关闭评论、撤话题等,选择闭目塞听,这种做法显然既无法消解来自受众方面的压力,更有可能演变为丧失自身声誉与形象之举。正如文中所言:如果因为压力仅仅毕竟是压力,就认为压力永远是坏事,那么这将是一个错误。
9月29——10月1日 周五至周日
中秋国庆双节同乐,坐车回家,休息几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5 19:50
10月9日 周一
读论文《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定性研究中的求异法及其理论依据》。关于定性的研究方法,经常会出现一种误解,即以为使用访谈、座谈会、参与观察等方法就可以算是定性调查了,这种误解是把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给技术化表面化了,看似好应用实际上并不利于我们真正区分定量与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
10月10 日 周二
读论文《版权契约:新闻内容付费的博弈与平衡》。
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建立在遵守相应契约的基础上。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本应尊重传统媒体机构的新闻版权,付费使用内容。然而,我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被网络平台无偿使用现象突出,新闻媒体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在关于新闻内容版权付费的博弈中多数处于弱势地位。新闻机构与网络平台关于版权利益的博弈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部分西方国家以立法博弈的手段维护本国新闻媒体机构的版权利益,并通过制定规则、达成契约的方式平衡传统媒体与网络平台的版权利益,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10月11日 周三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五章 自律的部分。
文中讲到:“但是,即便不寻求建立职业组织,职业理想和态度也许仍然是需要的。”想到之前在论文《新闻界协作:1930年代的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中作者在结尾处写到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新闻界如何携手并进,协作共赢,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
新闻界的协作如果缺少某些外部特殊因素的助推,可能难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新闻工作者们除了期盼行业规约、协会联结之外,也可以从自身入手,通过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操守、职业道德水平,以此达到自律或完成对自我的追求。
10月12日 周四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六章 这么办的部分。
本章中哈钦斯委员会列举了关于应该怎么办的十三条建议,以此来促成其心中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建立。哈钦斯委员会虽然从政府、新闻界与公众三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在文末,他们也指出了:法律和公众舆论这些外在力量能够以各种方式制约新闻界表现中的不良之处,但是新闻界的良好表现只能来自于运作传播媒介的人们。
10月13日 周五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结语新闻自由:原则概述的部分。
在论述表达自由作为精神权利并不是无条件的内容中,作者写到:如果要求一项权利时能够给出理据,那么这些理据就构成了要求这项权利的条件。那么,缺乏这种条件就自动取消了这种要求的基础。按照这个逻辑,既然对自由表达权利的要求是基于某人对他的思想的义务,那么当这种义务受到忽视或遭到拒斥时,权力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没有公认的道德义务就没有精神权利。
10月14日 周六
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Chat GPT的一些思考:Chat GPT一问一答的方式回到了以口语为中心的知识获取模式,这种知识获取模式非常古老,类似孔子和弟子的交谈,可以称得上是启发式教学。这种问答逻辑-通过提问不断接近真相,问题本身就包含答案,问题引导着答案。问答逻辑本身倚重于提问者对问题的理解,和他对答案的前提假设。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10月15日 周日
读论文《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与《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
这学期上了质化研究的课程,就想着把质化的各类研究方法好好地弄明白。在田野调查中,关于田野和家乡之别的深层观念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人类学传统的田野选取标准和取向,古塔和弗格森称之为田野地点的“纯正秩序”。然而这种田野等级概念的实质是将田野还原为一种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使得田野意味着某个地点,而且“那里”似乎优于“这里”。但是,如果田野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地点或一个有边界的社区,那么哪里才是田野呢?对此,费孝通的回答是这样的: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0:01
10月16日 周一
读论文《“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以及《“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经验、理论与方法》。
在提及田野调查的局限性时,不够具有代表性往往是一些学者质疑的关键所在,田野调查所选取的个案何以成为某个宏观景象的典型或代表?面对该质疑,某些学者认为田野调查处理的并非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其调查的每个社区和每个案例都是一个反映人文关系的“整体”而非样本。对于质化研究目的而言,那些蕴含了最丰富的可能性的案例就是最典型的,而不论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在第一篇论文中,作者在文中认同费孝通关于“典型性”这个概念的放弃,转而使用“复杂性”来与定量研究的“代表性”并称;在第二篇论文中,作者则认同以典型性代替代表性,个案不是统计样本,并不一定需要具备代表性,但却要求具备典型性。
10月17日 周二
读李义天教授的《作为科学而非学科的应用伦理》,加深了关于应用伦理的理解。应用伦理的出现与现代伦理学理论的发展状况相关,更与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状况相关,作为一种把伦理视角、观念或原则运用于具体实践活动,从而分析道德难题、发现道德规范并提炼道德理论的知识类型,“应用伦理”对于研究者的要求反而更高,需要其具有更深厚的学术素养。
10月18日 周三
开始读休谟的《人性论》第三卷 道德学的内容,今日读第一章德与恶总论的内容。休谟在本章中指出了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是由道德感得来的。他认为我们借以认识道德的善恶的那些有区别作用的印象,既然只是一种特殊的痛苦或快乐;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在关于这些道德区别的一切研究中,我们只须指出,什么一些原则使我们在观察任何品格时感到快乐或不快:这就足以使我们相信,为什么那个品格是可以赞美的或可以责备的了。因此,只要说明快乐或不快的理由,我们就充分地说明了恶与德。
10月19日 周四
读论文《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和《“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
虚拟民族志诞生于互联网的浪潮下,它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为虚拟民族志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民族志的完全潜伏的机会。这种便利的、可供选择的潜伏式田野方法一方面降低了因为研究者的在场而扭曲资料和行为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讨论:潜伏的观察是否仍属于参与观察的范畴?潜伏的观察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公共/私人领域的划分、知情同意原则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该如何解决?
10月20日 周五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部分。
作者在开头处便提出了本节的论述重点:正义是人为的德而非自然的德,并通过关于借钱与还钱的例子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了应用,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作者认为:正义和非义的感觉不是由自然得来的,而是人为地(虽然是必然地)由教育和人类的协议发生的,同时他也讲到,当我否认正义是自然的德时,我所用自然的一词,是与人为的一词对立的。并且正义的规则虽然是人为的,但并不是任意的。
10月21日 周六
突然发烧到38℃,吃了药后实在没有精神,休息一天。
10月22日 周日
读论文《流量的正常化:主流媒体新闻品味的层级性维系》。
数字化环境下,流量正在深度嵌入到新闻工作中,影响着新闻业的基础议题。既往研究多从劳动控制出发讨论流量的负面影响,采用敌意视角来探讨流量,“冲击-回应”模式就会成为最恰当的阐释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传统媒体扮演着被动保全自身的角色,而流量则成为让媒体逐渐迷失本心的罪魁祸首。因此,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从经验和实践层面探讨流量如何影响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构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已将流量正常化,这并不是要塑造流量的正面角色,而是要为流量“去魅”,从而凸显媒体与流量“打交道”过程中的能动性;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在做新闻研究时,要对常识保持警惕、对实践保持尊重,防止理论阐释变成对似是而非的公共话语的重复。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30 14:16
10月23日 周一
读论文《消融的边界:新闻实践的泛化表征与主流再塑》。
数字时代,技术赋权呈现出主体泛化、边界消融的传播图景,媒介技术成为解构新闻实践职业边界、内容外延与价值坐标的重要力量。新闻实践的泛化源自新闻专业逻辑和平台商业逻辑之间难以调和的固有矛盾,也带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景观。在本篇论文中,作者关注新闻泛化所带来的边界模糊与价值偏移,从而提出规制措施。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我前段时间阅读的论文《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中,作者则认为网络媒体重视与突出软新闻,虽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与防范之处,但其也乐观的认为新闻的泛信息化趋向,不是说新闻这个概念增加了一些信息的外延,而是说新闻找回了原本属于它的完整的信息意义。
10月24日 周二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二节 论正义和财产权的起源部分。
作者本章主要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正义规则在什么方式下被人为措施所确立的问题;二是什么理由决定我们把遵守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美,把忽略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简短回答可以如下。
问题一:正义起源于人类协议;这些协议是用以补救由人类心灵的某些性质(指的是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和外界对象的情况(容易转移)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某种不便的。问题二:由于人们对名誉的关切的缘故,顾到自己的品格或想与他人和好相处的人们,都必须给自己立一条不可违犯的法则,即不受任何诱惑的驱使、去违犯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原则。
10月25日 周三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三节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和第四节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部分。
所有物必须稳定的那个一般规则,不是根据特殊的判断而被应用的,而是根据必须扩展到整个社会的、不能由于好恶而有改变的其他一些一般规则而被应用的。除了把财产权归于现实占有者之外,作者还提出了占领、时效、添附和继承来完善这一规则。然而,财产的稳定对于人类社会虽然是有用的和必要的,可是它却伴有重大的不便。因此,正义的规则就是要找寻一种中介。最合适的中介就是除了所有主同意将所有物和财产给予另外一个人之外,财物和财产永远应当是稳定的。
10月26日 周四
读论文《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和《解释的断桥:从编码到理论》。
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了扎根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证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其主要宗旨是从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10月27日 周五
读休谟《人性论》第二章论正义与非义,第五节论约束的许诺力和第六节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部分。
在第六节中,休谟对于他前期简略论证过的三条基本自然法则(即稳定财物占有的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再次做了检视并由此推出了一些新的推论。他认为这些法则不论如何是必然的,仍然完全是人为的,是由人类所发明的;并因而正义是一种人为的,而不是一种自然的德。并且他还由此讲明了利益和道德是正义和非义的这种区别的两个基础。
10月28日 周六
读论文《重构“上下之通”:清末新式官报与帝国传播体系的变革》。
清末新式官报由邸报发展演变而来,《北洋官报》是当时卓有成就且影响深远的一份新式官报。作为媒体,它是新闻的告知者;作为政府机构,它是公文的传递者,因此,研究北洋官报为探究政治和媒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范例。自从清末新政建立官报以来,后来无论何种政治力量,在政治传播中都难以离开报刊为自己服务,例如各级政府公报、各种党报等等,但其基本功能和北洋官报并无二致,即一方面是作为自身所代表政治力量的宣传者,另一方面是动员民众、传播思想,推行政策,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将北洋官报作为中国媒介政治化进入新阶段的一个开端,也为我们后续研究“官”与“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历史范例与价值。
10月29日 周日
今天看到了关于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或者说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的有趣表达:
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论调持续了百年之久,前有威廉·米切尔在《比特之城》中殷切期待数字媒介所创造的“电子公民”;后有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里惊醒众人媒介对个体思想与社会结构的统治。无论是麦克卢汉广为流传的“媒介即人的延伸”,还是基特勒更为消极的“人是媒介的延伸”,都是对技术影响的多方回应。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4:46
11月6日 周一
读休谟《人性论》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第四节论自然才能和第五节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部分。
作者认为,我们虽然不以德这个名称给予自然才能,可是我们必须承认,它们获得人们的爱和尊重;这些才能给予其他的德以一种新的光辉;而且一个具有自然才能的人,也比一个完全没有这种才能的人,更能够得到我们的善意和服务。自然才能所以被人尊重的主要理由,是因为这些才能对于具有它们的人有一种有用的倾向。此外,在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中,作者还讲到:骄傲与谦卑、爱与恨,是由心灵、身体或财富的任何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所激起的;而且,这些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之所以有那种结果,是由于产生了一个独立的痛苦或快乐印象。身体和财富方面的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也是由于同样原则而产生痛苦或快乐的。
11月7日 周二
读休谟《人性论》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第六节本卷的结论及附录部分。
在休谟的理论中,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也是道德区别的主要源泉,它帮助人们形成道德和尊严的正确观念,并且让人们乐于怀抱这个高贵的品质。关于自检,作者在附录中说到:他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这也提醒我们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亦或是论文写作中,都应具有反思自省精神,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与逃避它。
11月8日 周三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第一章 阶层突破中的文化生产问题的第一节与第二节,作者在这两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己选题的缘由、如何完善选题及其相关问题。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是程猛老师将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补充与整理之后出版的一本书,这就使得本书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能够给读者呈现出作者从心存疑惑到确立选题再到具体操作、得出结论的逻辑线。读这样一本著作,我觉得除了能给我们呈现作者想探讨的关于中国本土“循规生”——“读书的料”的文化生产之外,还能在论文写作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11月9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一章 阶层突破中的文化生产问题的第三节至第五节,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关于方法的讨论部分。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一个名词的意义建立在读者和作者相同的了解上”,否则就很有可能“以词害义”。概念的相通与理解在研究时需要警惕,尤其是质化方面的研究。以深度访谈为例,如果访谈者与被访对象对于某个词语或语句的理解不一样,那么访谈者对于被访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也就难以理解,由此便会产生一道难以弥合的缝隙(主体间性),导致研究的偏离甚至失败。然而,社会科学方法,甚至是一切方法都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我们在研究时不应因缺陷而止步不前,我们应积极对这些缺陷进行讨论与反思,从而改进研究和叙事质量。
11月10日 周五
读扎根理论相关文献,准备质化传播研究方法的课程展示。
11月11日 周六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一节再生产理论的发展脉络部分。
在文章写作中梳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与自己研究问题的结合。
程猛老师在本节中梳理了关于经济再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发展脉络,从鲍尔斯和金蒂斯的对应原则(教育的社会关系与生产的社会关系结构相对应)出发,到布迪厄以符号暴力为核心的文化在生产理论,通过厘清再生产理论的发展脉络,程猛老师认为这其中有一个疑问:各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文化实践,如果不同阶层语言编码和教养方式不是同质的,文化资本是否也可能不是同质的?并且结合我国本土情景,进而提出了关于读书的料的疑问。
11月12日 周日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二节文化生产的分析视野部分。
当抽象概念漫天飞舞,真实的生活就变得卑微起来。
在第二节中,程猛老师以威利斯的思想为主,回顾了文化生产的过程,认为威利斯通过对“家伙们”的富有创造力的文化生产进行了不惜笔墨的描绘,打开了文化生产的黑箱,打断了文化再生产的机械论链条,然而,作者也指出其致命缺陷——混淆了社会分层体系与社会阶级关系之间的区分。“家伙们”主动的文化生产和他们子承父业的结局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反讽。文化生产理论不仅无法使“人们意识到改变自己的世界”,还让人们感觉到即使行动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世界,它与文化在生产看似殊途,最终却同归于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15:44
11月13日 周一
读论文《民国〈新闻杂志〉及其报道特色呈现》、《略谈民国时期〈群言〉杂志》《〈江西民国日报〉新闻思想研究》等,与小组成员讨论,初步拟定新闻史的几个选题。
11月14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二章 再生产与文化生产:一个述评,第三节农家子弟的学业与命运分化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从中国本土情境出发,讲述了威利斯《学做工》中的“家伙们”与本土化的农家子弟虽然在生命轨迹上有所相似,但其内核并不相同。并指出,循规看似是对规则的遵循,但并不等同于对规则彻头彻尾的服从,不需要行动者的意志和创造性。可对此加以佐证的是,黄鸿文也曾指出,许多人都误用了抗拒这个概念,“既然压迫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中,某些类型的抗拒又何尝不是。”
11月15日 周三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三章 通往高学业成就的文化生产,第一节先赋性动力的部分。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一切看似不利的生活境遇,实则可能演化出创造的奇迹。农家子弟相较于城镇孩子,尽管不具备先赋性的客观优势,却可能因其自身的底层处境而自然生发出向上拼搏的动力,一些不利的条件反而能转变为学习的韧性与动力。正如歌德曾说:“在人的作品中,正如同在自然的造化中一样,真正值得主义和超越一切的,是意愿。”
11月16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三章 通往高学业成就的文化生产,第二节道德化思维和第三节 学校化的心性品质的部分。
程猛老师用农村中读书的料的实践证明了《学做工》中绘制的那样一种统一的、宿命式的底层文化世界破碎了,文化生产未必导向社会再生产,反而可能真正引向生活的重建。正是这种引向生活重建的文化将个体的命运最终引向了阶层突破。然而,这样一种文化生产既导向生活的重建,也会引发新一轮命运的波折。
11月17日 周五
读论文《新闻传播研究中话语分析与框架分析之比较》《话语分析及其方法(概述)》、《话语分析诸方法对比分析》等,搜集资料,准备小组展示内容。
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都重视对文本进行结构性的分析,那么两者所说的结构与框架是否可以相混淆呢?当然不能。话语分析所说的结构是指文本内容组织的秩序和规则,文本一旦完成,这种结构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框架分析则没有这种明确的文本结构概念,它所说的框架是内化于文本生产者的一种认知模型或认知标准,而不是外化于文本内容的结构形式。因而可以说结构是外显的、可见的,框架是内隐的、不可见的,所以两者不可混淆。
11月18日 周六
读论文《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批判性话语分析-争议与讨论》《批判性话语分析-批评与反思》等,搜集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相关的资料,完成小组作业。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语言表面形式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揭露话语内部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势关系。从批评的视角研究话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熟与世纪之交,经历了一个从批评语言学CriticaLanguage(CL)到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发展历程。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两者可以不用区分两者,认为其可以互用,但实际上两者还是存在差异的,简单来看,可以说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11月19日 周日
读论文《心流理论视域下游戏“羊了个羊”爆红辨析》。
心流理论是契克森米哈赖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项理论,他将心流定义为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心流理论有时在我国学界也被译为沉浸理论。论文基于心流理论,从用户的心理与人性博弈角度审视心流形成的关键因素——用户所遭遇挑战难度与自身技能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结论:认为用户所遇挑战困难远高于自身技能时,由于博弈、激励、冒险与社交心理等因素的作用,用户仍能在自我感知中提升挑战难度与自身技能之间的适配度,进而形成心流体验,获得游戏的愉悦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15:04
11月20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一节 农村出身:一种复杂的情感结构的内容。
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是雷蒙德·威廉斯提出的一个连接个体感受与社会结构,连接寻常生活经验与宏观历史性结构变迁的概念。情感结构不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接在一起,也被特定时空下的社会结构所塑造。每一类社会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结构,每一代人的情感结构也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
对于“读书的料”来说,农村出身弥散在空气里,凝结成一种复杂的、情境性且随时空而发生转变的情感结构。这一情感结构既是外在的社会结构在农家子弟内心的显现,也蕴含着社会行动者的文化自主性。
11月21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二节 “懂事”及其非预期结果的内容。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在《目的性社会行动的非预期后果》一文中提出了非预期后果(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默顿使用这个概念是针对“人们(包含行动者本身)所以无法正确判断行动的目的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懂事”经常作为褒义词出现,然而人们注意到了懂事这一观念内隐的积极意象,却很少关注到伴随懂事而生的非预期后果。在读书的料懂事的背后,常常隐匿着其与家庭之间的复杂情感。
11月22日 周三
整合新闻框架与新闻话语的内容,制作PPT。
11月23日 周四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三节 跨入大学之门的内容。
书中写到:鲍曼(Zygmunt Bauman )指出,在晚期现代社会,个人寻求自我认同,获得在社会一席之地,拥有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都需要在消费市场中实现。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课上,老师也讲到了在满足温饱之后,消费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手段。在消费社会,每一个消费者都必然是一定程度上的消费主义者,因为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传递的社会关系。
11月24日 周五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四章 文化生产的暗面,第四节 文化穿梭中的边缘人的内容。
在本节内容中,作者引入了许多概念来对农家子弟通过攀爬教育阶梯实现向上流动的历程中所遇到的不自如等感受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对于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来说,随着求学阶段的演进,学历的提升,它们在农村家庭与城市学校之间来回穿梭,所置身的社会阶层、文化情境都处于变动之中,这种特殊的经历也使得其与马瓷·特朗德曼笔下的阶层旅行者、齐美尔笔下的异乡人以及罗伯特·帕克笔下的边缘人有着某种共通之处。
11月25日 周六
重新讨论新闻框架与新闻话语的内容,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人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建构,这些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传统的话语分析局限于单一的语言信息;多模态话语分析则打破了单一语言信息的框架,转向更开阔的视野,把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它的真正意义是“交际”分析,因此我们所说的多模态分析实际上就是多模态交际分析。
11月26日 周日
观看B站上的《康德哲学系列》视频内容。
康德说,是休谟将他从独断论的睡梦中唤醒了。休谟是一位经验主义者,他的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对经验的质疑,休谟认为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经验,但经验是不可靠的。另一个是对因果论的质疑,虽然人类能够观察到一个事物随着另一个事物而来,但是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者之间的关联。休谟是经验主义者的同时也在怀疑着经验,我们也可以说他也是一位怀疑主义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48
11月27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一节 从文化再生产到底层文化资本的内容。
尽管文化再生产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文化逻辑,但还是有它的限度。该理论关注中上阶层的文化而忽略底层文化,它有力的解释了那些延续阶层代际传递的多数人,同时失去了它对于那些没有延续原生家庭父母经济社会地位的少数人的解释力。因此作者将农家子弟独特的文化生产力所铸就的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与学校化心性品质作为一种“身体化文化资本”来看待,并将其命名为“底层文化资本”,并尝试以此说明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实践,每一种生活和文化实践都值得敬畏。
11月28日 周二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二节 文化生产理论的重构的内容。
作者在研究农家子弟的文化生产时,认为其在学校中的文化生产并不孤立,而是与其家庭经验紧紧交织。农家子弟的家庭经验并非作为家的那个小小斗室之中存留的记忆碎片,而是关涉一个广阔的社会田野。也有部分学者指出可以“视家为一社会田野”,以及“家庭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用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
11月29日 周三
看讲座《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不太能看懂。后来又找到了这个老师写的相关论文《追寻“客观目的”——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
目的论以目的、善、幸福、价值等为基本概念,义务论以义务、正当/正义、原则等为基本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两者诚然以其关键概念的区分为前提,但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认领了其中一组概念,而在于对善和正当之逻辑关系的不同把握:目的论以行动目的为其道德正当性的基础,善的概念优先于正当概念;义务论则认为行动之道德正当性本身是其目的合理性的依据,正当概念优先于善的概念。
11月30日 周四
读论文《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类型及其培育》。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认识人类内心世界和伦理道德观念变化的大门。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类型有多元心态、共和心态、中道心态三种。所谓多元心态,即承认伦理道德观念的多元性质,尊重不同于自己所从属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存在;共和心态,是指社会成员以道德的方式对待与之讨论社会问题的人;中道心态是一种艺术把握伦理道德天平的心理态势,人之天性的利己,在特殊情境下可能牺牲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语境下,培育好良好的社会伦理心态,对于行为主体获得幸福感以及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月1日 周五
听讲座《论文写作规范与论文发表经验交流》。
读《新闻杂志》(1937)中关于日方报道的部分。当时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期,众多报人以笔抗战,以文明志。本杂志的创刊人兼主编顾执中先生本人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报人和新闻教育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进行相关报道,哪怕受日迫害,仍不改初心。有了战争与书写,便有了战地记者,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战地记者的身影。他们奔赴前线,以期为受众传递更真实的消息。
12月2日 周六
听讲座《福柯与数字治理》和《学术写作的形式问题》。
第一个讲座是刘海龙教授主讲,他从福柯的治理术出发,讨论其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即数字治理术。治理术是指导人行为的技术和程序,数字治理术则指的是以数字技术、数据获取和加工为基础的人口治理术;第二个讲座由叶娟丽教授主讲,叶教授教给了我们六个写作的“套路”,分别是: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学术范;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很洋气;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逻辑;让自己看起来有文化;让自己看起来有修养;让自己的word文档看起来对读者友好,均强调了格式的重要性。
12月3日 周日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第五章 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第三节 底层文化资本的生成土壤的内容。
高学业成就底层子弟的文化生产是以片面发展为代价的,同样具有“自反性”。寒门子弟尽管具有创生出独特的“底层文化资本”的能力,但他们的求学道路往往是脆弱的,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底层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行动者所处的具体时代的社会情境有很大的关联。它的生成场域在家庭,也在学校,更仰仗具体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公共教育体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1 20:10
12月4日 周一
读《“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余论 对“读书的料”的再认识部分。
作者分别从一个风雨飘摇的地位群体、读书的料的文化世界及其风险两个部分再次深入阐释了关于读书的料的更深层次内涵。作者认为正如惯习不是宿命,客观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宿命,读书的料的心理围墙和文化代价也绝非不可逾越。此外,作者还在末尾部分提出读书的料是否能成为“道统”的守护者这一疑问,亦值得被思考。
12月5日 周二
搜集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策展,制作PPT,完成小组作业。
相较于传统完全由新闻媒体自己挑选、编辑、审核和发布新闻的把关,策展更强调吸纳其他机构以及普通公民一起参与信息的筛选、组织和管理,从而成为一种多元主体的协作性新闻生产。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政府与受众在新闻生产的实践中,三者之间互相形成“对话”关系,交叉在一起,相辅相成。通过媒体、受众和政府三者之间的意见交流和“对话”,能够不断丰富和全面对新闻事件的认识,甚至推动事件的发展。
12月6日 周三
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即二十大报告。报告共分为15个部分,全面而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十年来的三件大事、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需要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内容。帮助理解思政课上的内容与寻找思政课程论文的宏观背景与视角。
12月7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的普罗米修斯与精神暴力部分。
卡夫卡对普罗米修斯的寓言进行了有趣的改造:“诸神累了,老鹰累了,伤口在倦怠中愈合了。”他在此呈现了一种有治愈功能的倦怠,这种倦怠不会撕裂伤口,反而使之愈合,本文也将聚焦于对治愈性倦怠的思考。这种倦怠感并非由不受约束的发展、升级导致,而是来自一种有益的自我降解。
12月8日 周五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超越规训社会部分。
作者认为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一个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规训社会是一些否定性的社会,功绩社会越来越拜托了否定性。功绩主体有别于规训主体之处在于其不受外在的统治机构控制,没有外力强迫或剥削他,他无需屈从于任何人,或者说只屈从于其自身。只有在一种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社会中,才有抑郁症病人发出哀叹:没有什么是可能的。不再能够的能够导向一种毁灭性的自我谴责和自我攻击。倦怠综合征不是表达了筋疲力尽的自我,而是表达了疲惫、燃尽的心灵。
12月9日 周六
梳理框架并撰写自然辩证法论文。
12月10日 周日
读论文《消歧义斗争:维基百科数字空间中的知识传播——基于涉“马其顿”英文条目的探讨》。在维基百科全书的编纂实践中,“消歧义”是重要信息处理环节,它确保用户能有效准确地搜索到知识。维基百科消歧义斗争实则是知识话语权的斗争。知识内容需要在一定空间中存在和显现,当各方争执不下时,争夺知识显现的空间资源就会成为各方斗争的重点。这就进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字空间资源因素如何影响维基百科知识的合法性建构。为了回答这一疑问,作者引入了哈贝马斯的理想言说情境,通过论述与揭示该理论解释力的不足,进一步凸显了空间资源源因素对维基百科知识合法性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8 10:24
12月11日 周一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深度无聊和积极生活部分。
多工作业(multitasking)作为一种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技术,并不代表文明的进步。它并不是人类以便应对现代晚期信息社会的需求而新掌握的技能,而是代表了一种动物捕猎式的倒退。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韩炳哲并不认同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所提出的主张,并认为正是由于丧失了沉思的能力,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从而导致现代积极社会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
12月12日 周二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观看的教育和抄写员巴托比的部分。
沉思的生活需要以一种特殊的观看方式为前提,这种观看方式则需要通过教育习得。人们应当学会“受到刺激不要立刻做出反应,而是能够拥有阻止、隔绝的本能。”这不是一种被动的自我敞开,不是接受任何出现或发生的事物,而是抵制那些蜂拥而至、不由自主的冲动刺激。“不作为”的否定性是沉思冥想的一个主要特征,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尽管看似矛盾,过度活跃反而阻碍了一切自由的行动。
12月13日 周三
读论文《用户关切视角下的“生成式AI”伦理框架建构》。
AI产业的大力驱动使得生成式AI迎来爆发式增长,关于生成式 AI 的伦理讨论也从学术界蔓延到了普罗大众。然而目前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理论层面构筑 AI 发展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而较少对于实际引发的用户伦理关切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从用户关切的视角切入,通过深度访谈与框架分析的方法,考察生成式 AI 用户的实际体验和伦理思考,对原有AI伦理原则内涵进行了拓展和调适;并通过比较“被关注”和“被遮蔽”维度后发现,技术、专家与用户三元主体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用户伦理思考和关切的形成。
12月14日 周四
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相关资料,复习备考。
12月15日 周五
看《新闻记者》(1937上海)中关于日方报道的文章,撰写新闻史论文。
12月16日 周六
参加第七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开幕式,上午有许多老师就舆论这一议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比如刘德寰老师在舆论生成的理论探析中表示,概念化社会事实的形成过程如下:社会现象能够生成概念,概念则通过媒介进行传播,同时媒介的建构也使其概念化,通过社会体验则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事实,这种新的社会事实也能用以描述社会现象,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12月17日 周日
读论文《微信拉票困境:人际传播与伦理心态的当代转型》
近期参加了评论比赛,也有网络人气一个晋级通道,恰好看见了这篇论文。微信拉票是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看,微信拉票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被异化的社交活动,它消解了投票的公正性,由微信拉票引发的伦理争议恰好反映了人们公共意识的觉醒和伦理心态的转变。本文从传播学、伦理学等多角度分析微信拉票背后的传播心理与社会心态,探讨微信拉票在构建新型“利益共同体”过程中对传统情义价值与伦理观念的消解和异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25 20:42
12月18日 周一
看一席讲座,关于程猛谈《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那一期。
讲座内容主要是程猛老师关于为何写这本书及书中主要内容的讲述,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评论区中关于该书的一些思考:比如有人认为,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期待它能够给出什么不一样的答案,但看完之后发现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好像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问题,读者的感受也跟之前听得讲座中《现代传播》的主编讲的避免得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批评区中也有一些关于读书是否真的有用产生了争议,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比不上一些出身好的人,对此有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没有把握对,成功应该是个与自我与原生家庭的纵向比较概念,而不是跟别人的横向比较概念,很多人抱怨,我读了书,上了大学,还是没有任何用处,还是比不过那些家产几个亿的富二代,这样就太狭隘了,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思想。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了好本科,当了医生,当了老师,进了国企,进了银行,在三线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买了个房子,开上了小车,告别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艰辛,这就是成功。
12月19日 周二
组会上两位学姐各自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的都很好,组会中老师提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使我受益良多,比如:学姐有一段文字讲到了媒体的欲望,老师就指出说媒体是目标/经营目标,欲望则是与人相关,是非常感性的一种东西,因此媒体是没有欲望的;再比如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者之间这两个表述如果换成媒体业者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需注意,使用媒体记者这一表述并不专业,应避免。
12月20日 周三
明天将要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主要是在整理与复习、记忆相关资料。
12月21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社会与倦怠社会外二篇的部分。
作者将疲倦分为两类:一类过劳症式的疲倦是积极的,但是它却剥夺了我们做事的能力,而激发灵感的疲倦则是一种消极的倦怠,即无为。倦怠社会似乎是圣灵降临教派无为生活方式的同义词。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康德的规训主体。他认为,在康德的理论中,道德良知取代了超我的地位置。他的道德主体同时也臣服于一种“暴力”:每个人都拥有良心,并且感到自己被一个内在的法官注视,此内在法官威吓他,使他充满敬畏。而这种看守他内心法则的力量,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东西,而是处于他本质之中、与生俱来的。
12月22日 周五
修改之前中外新闻史的展示PPT,并进行小组讨论,修改期末论文的内容。
12月23日 周六
读《倦怠社会》神圣时间——禁锢在没有节日的时代的内容。
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间。在作者眼中,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没有节日的时代,我们应当意识到,如今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变得绝对化,我们失去了一切节日和神圣时刻。工作时间变得极端化以至于破坏了一切节日和庆典。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生产自我,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生命变成了商品,导致了仪式和庆典的消失,商品的堆积和大众化则填补了一切空白。
12月24日 周日
读《跨越城乡边界的道德风险与自主性重构——“读书的料”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研究》。
这是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作者程猛老师今年发表的论文,今天在搜索资料时看到了,便下载来读一读。
作者认为,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既是社会也是研究上的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出身农家的行动者是如何面对并与这些“代价”和“伤害”相处的。因此作者在论文中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为中心,深描与揭示他们跨越城乡边界的阶层旅行中内隐的道德风险。在跨越边界的流动过程中,农家子弟进行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生产:既有以取得高学业成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也有以“过道德生活”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前者中他们的创造性突出体现在对一个道德世界的秉信,而后者的发生恰恰需要打破这种单一秉信,融合差异性的道德秩序,重构富有自主性的道德生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 20:06
12月18日 周一
看一席讲座,关于程猛谈《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那一期。
讲座内容主要是程猛老师关于为何写这本书及书中主要内容的讲述,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评论区中关于该书的一些思考:比如有人认为,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期待它能够给出什么不一样的答案,但看完之后发现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好像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问题,读者的感受也跟之前听得讲座中《现代传播》的主编讲的避免得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批评区中也有一些关于读书是否真的有用产生了争议,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比不上一些出身好的人,对此有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没有把握对,成功应该是个与自我与原生家庭的纵向比较概念,而不是跟别人的横向比较概念,很多人抱怨,我读了书,上了大学,还是没有任何用处,还是比不过那些家产几个亿的富二代,这样就太狭隘了,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思想。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了好本科,当了医生,当了老师,进了国企,进了银行,在三线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买了个房子,开上了小车,告别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艰辛,这就是成功。
12月19日 周二
组会上两位学姐各自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的都很好,组会中老师提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使我受益良多,比如:学姐有一段文字讲到了媒体的欲望,老师就指出说媒体是目标/经营目标,欲望则是与人相关,是非常感性的一种东西,因此媒体是没有欲望的;再比如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者之间这两个表述如果换成媒体业者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需注意,使用媒体记者这一表述并不专业,应避免。
12月20日 周三
明天将要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主要是在整理与复习、记忆相关资料。
12月21日 周四
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倦怠社会与倦怠社会外二篇的部分。
作者将疲倦分为两类:一类过劳症式的疲倦是积极的,但是它却剥夺了我们做事的能力,而激发灵感的疲倦则是一种消极的倦怠,即无为。倦怠社会似乎是圣灵降临教派无为生活方式的同义词。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康德的规训主体。他认为,在康德的理论中,道德良知取代了超我的地位置。他的道德主体同时也臣服于一种“暴力”:每个人都拥有良心,并且感到自己被一个内在的法官注视,此内在法官威吓他,使他充满敬畏。而这种看守他内心法则的力量,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东西,而是处于他本质之中、与生俱来的。
12月22日 周五
修改之前中外新闻史的展示PPT,并进行小组讨论,修改期末论文的内容。
12月23日 周六
读《倦怠社会》神圣时间——禁锢在没有节日的时代的内容。
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间。在作者眼中,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没有节日的时代,我们应当意识到,如今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变得绝对化,我们失去了一切节日和神圣时刻。工作时间变得极端化以至于破坏了一切节日和庆典。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生产自我,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生命变成了商品,导致了仪式和庆典的消失,商品的堆积和大众化则填补了一切空白。
12月24日 周日
读《跨越城乡边界的道德风险与自主性重构——“读书的料”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研究》。
这是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作者程猛老师今年发表的论文,今天在搜索资料时看到了,便下载来读一读。
作者认为,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既是社会也是研究上的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出身农家的行动者是如何面对并与这些“代价”和“伤害”相处的。因此作者在论文中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家庭经验中的情感困扰为中心,深描与揭示他们跨越城乡边界的阶层旅行中内隐的道德风险。在跨越边界的流动过程中,农家子弟进行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生产:既有以取得高学业成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也有以“过道德生活”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前者中他们的创造性突出体现在对一个道德世界的秉信,而后者的发生恰恰需要打破这种单一秉信,融合差异性的道德秩序,重构富有自主性的道德生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8 22:18
1月1日 周一
元旦,休息一天。
1月2日 周二
整理前段时间看的《“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读书笔记, 重整之后才发现,无论是“榆木疙瘩”还是“读书的料”,这两个称呼本身就是一种歧视与偏见,如果说关于“榆木疙瘩”的偏见是浮于明面上的,那么关于“读书的料”的偏见则是隐含在词意背后的隐秘的地方。
1月3日 周三
继续整理读书笔记。
读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在这一卷中,苏格拉底与玻、色两人探讨了有关“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其中玻认为正义是欠债还债,即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色则认为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关于此苏格拉底分别驳斥了其观点,并认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
1月4日 周四
根据之间整理的读书笔记,撰写质化研究课程读书报告。
1月5日 周五
继续完善前一天的读书报告,修改并查重。
1月6日 周六
读柏拉图《理想国》第二卷。该卷延续了第一卷中的疑问,继续对正义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格对色所提出的概念做了延伸与重述,认为:有第三种善,我们爱它并不是为了它们本身,而是为了报酬和其他种种随之而来的利益。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有把正义付诸行动的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为了驳斥这一观点,苏格拉底提出可以由大见小,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并初步得出了建立城邦的两个标准。
1月7日 周日
整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笔记,撰写课程感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1 15:42
3月4日 周一
读《技术帝国》前言、导言及第一章 演变的内容。
笛卡尔:思想是什么?就是怀疑,就是感觉。
技术常常成为人们分析的对象,有时是通过技术的外在表现,有时是把它作为例子、实例或人类历史某一时刻的隐喻,很少是被当做技术本身来考虑。这句话中的技术或许也可以换成现实中的其他事物,比如所我们谈传媒,我们所谈论的到底是传媒本身,还是它的一些表象,值得思考。此外,书中也谈到“一个体系淘汰另一个体系是慢慢地逐渐发生的。人们从来就不曾置身于一个纯粹的技术体系:一个旧体系的某些因素继续存在下去,而另一些因素或许宣告着下一个体系的诞生。”
3月5日 周二
上专业英语的课,完成英语听力、翻译等任务;剪辑林毅夫谈论提振消费信心的视频。
3月6日 周三
读《技术帝国》第二章 赌注的内容。
本章中写到“公众与信息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并不是与技术本身有距离。”认为是一些熟悉内情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某些东西吹得天花乱坠,而对另一些东西缄口不言。这与近期全球医生发声称更年期不是病、不应被污名化有相似之处,报道中称一些公司为了经济利益而谎称其为一种疾病现象,而“公众也因与真实信息之间的距离”而被蒙蔽,女性更年期也因此被污名化。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应发挥其传达信息的基础职能,将信息真实准确地传达给大众。
3月7日 周四
构思、剪辑视频。
读《技术帝国》第三章 创造的内容。
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空间的诞生,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康德所说的空间——是经历的先天条件: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在其中的经历。可是虚拟空间不同,它不是经历的条件,它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作者认为:虚拟现实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的,只满足于自己干净、简化、经济,也就是吝啬到极点的形象,与此同时它也会切断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本章中也有一句话,讲的是“工具确实是器官的延伸,社会则是身体的延伸,”与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有异曲同工之妙。
3月8日 周五
休息一天
3月9日 周六
读《技术帝国》第四章 冲击的内容。
现象学家胡塞尔说过一个自我对应一个自己的身体,惟一的一个,这是构成自我的统一性条件。然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现实逐渐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仿佛拥有了好几个“身体”,人们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所展现出的角色、秉性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身份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章中作者也提到了他对技术中立性的看法:技术既是中立的,又是非中立的。说它是中立的,是因为它本身无所谓好还是坏,人们可以以某种方式引导它,无论如何我们没有被链子锁住,注定不能脱身。另一方面,技术又不是中立的,因为事实上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真实的探索方式。
3月10日 周日
剪辑、制作N视频中两会talk、两会声音等视频内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8 19:51
3月11日 周一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的内容。
本卷主要探讨了人怎样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以及公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社会公约是构成全部社会体系的基础,基本公约并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确是人人平等的。
3月12日 周二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的内容。
本卷主要谈论了主权不可转让,还提到了众意与公意之间经常总有很大的区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卷在谈论到法律的分类时,除了政治法、民法、刑法这三种法律之外,还认为风尚与习俗也是一种法律,并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
3月13日 周三
读论文《“感受的共同体”:数字媒介中的情感流通与认同建构》
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来解释民族主义的形成机制,并认为超出面对面范围的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在于想象的方式。而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塑造人们想象方式方面迥然不同,其独特的情感结构让共同体不仅是想象的,更是可见的、可感受的,由此便生成了感受的共同体。
3月14日 周四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Ⅰ的内容。
卢梭在本卷中分别将政府的类型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或者皇家政府三类,并分别论证了其各自的特点,认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并且还提到了孟德斯鸠说过的一句话:“自由并不是任何气候之下的产物,所以也不是任何民族都力所能及的。”此外,卢梭也写到:一个人上升到可以号令别人的时候,一切就都来竞相剥夺他的正义感和理性了。这句话用来形容欲望似乎也并无不可。
3月15日 周五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Ⅱ的内容。
在本卷中,看到了关于“暴君”一词的另一种解释。在通俗意义上来讲,一个暴君指的就是一个不顾法律、不顾正义而用暴力实施统治的君主,但希腊人原本使用的暴君一词却并非此意。希腊人的暴君的原意指的是凡是权威不合法的君主,便是暴君,不管他们是好是坏,在此意义上,暴君便与篡夺者是两个十足的同义词。这点也启发我们在看到某一词语或者句子时,如果想深入且全方位了解的话,可以从考察其初始意义入手。
3月16日 周六
休息一天
3月17日 周日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Ⅰ的内容。
在本卷的第六章“论独裁制”中,卢梭指出在罗马时代,在一种罕见而又显著的紧急情况之下,人们会把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托付给一个最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具有一段期限内的绝对权力,但这个期限绝对不能被延长。这其中的独裁与后来欧洲人与马克思所说的专政有些相似之处: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就需要进入一个过渡阶段来稳定政权,在此阶段,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5 17:21
3月18日 周一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Ⅱ的内容。
本卷延续了上卷中对于政府的具体讨论,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
此外,我还看了一些扩展的内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是17、18世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均思考了人与政府的关系,他们三者都认为政府是订立契约的产物,权力来自于人民,以此来对抗封建王权的君权神授论。但是他们又在自然状态、社会契约、权利让渡等方面持不同的观点。在卢梭看来,原始状态的人们生而自由平等,然而由于私有制的诞生,人们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认为合理的社会契约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样诞生出来的政府是公意,它是所有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排除掉相异部分而剩下的共同部分,因此永远公正。
3月19日 周二
读论文《谷登堡时刻:Sora背后信息传播的范式转变与变革逻辑》。
本文从观察sora的三个视角及三种时刻出发,判断sora与古登堡时刻更吻合,并总结得出了古登堡时刻的共有特性: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然后通过剖析sora的原理与机制,指出Sora标志着媒介生产自动化和媒体形态一体化的临界点,表明其可能造成一场思维革命,重塑各行业生态乃至整个世界。
此外,还积累了克林格里奇困境这一新名词,其是一种技术控制的两难困境。如果过早控制,那么技术很可能就难以爆发;相反如果控制过晚,就很可能走向失控甚至难以改变的境地。
3月20日 周三
上课,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
3月21日 周四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一章 展示的文化。
本章节中对于“文化”一词做了多维度的阐释,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有三个意思:其一,文化指两个或多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这是文化的人类学观点;其二,文化特指群体内部某种观点的扩散,即文化作为有创造性的精华和少数社群凝聚力的传统意义,这是文化的等级观;其三,文化也被看作某种物质或物化形式的创造性产出,这是文化的文献式定义。文化在不同的情景下所指代的含义也各不相同,比如今天我们常说的国际传播,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交流指的便是第一个含义,而在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广层面,这里所指的便是文化的第二个含义。
3月22日 周五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二章 从旅馆窗户中看到的风景。
本章中提到在旅游业中,真实性是主观判断而非客观特征,游客对真实性的观察(景观符合我头脑里的形象吗?)与人类学对真实性的理解(是否成功传达了原来社会情境下的文化意义)之间存在脱节。替换到新闻传播领域,受众对于真实性的判断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似乎也存在着脱节,在某些舆论审判的例子中,受众以自身头脑中的真实覆盖了现实中的真实,并借助媒体强大的威力得以传播与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于客观真实的某些迫害。
3月23日 周六
读论文《伪装难题与正义的稳定性——基于契约道德理论的一种分析》。
从格劳孔到霍布斯,把正义看做自利个体理性妥协的结果,高赛尔延续了给予互利的正义这一传统,而与高赛尔以自利理性来诱导遵守规则的倾向不同,罗尔斯强调道德人格的两种能力特性:一个道德的人,既具有选择目的而实现合理生活计划的善观念的能力,也具有一种按照某些正当原则行事的正义感的能力。然而这两种正义观都面临着伪装难题,作者认为,与其在偏好和欲望的满足中为服从的义务提供一个明确的非道德基础,不如回归人自身的价值根据而寻求约束性义务的来源,并为正义行为找到一个普遍生效的动机,进而使一种以体现真实品格和相互信任为特征的合作秩序成为可能。
3月24日 周日
休息一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8 21:44
3月25日 周一
读论文《让“人是目的”成为伟大的政治信仰——关于人工智能与政治传播关系的省思》
本文从政治传播层面的特殊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问题,描述人工智能给政治传播带来的一种“新政治”局面、节约政治的运行成本、提高政治运行效能等正面意义与使得政治传播毁灭人类理性、把人类推向政治的“奴役之路”等潜在风险,并针对此提出了将“人是目的”作为伟大的政治信仰这一解决办法。究其根本,本文是基于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有关人的劳动的思考,并且认为,对人工智能未来风险的预警,已经不是靠单纯的“理论研究”就能应对的,而是需要现实的“政治”来干预、来规制、来谋划,23年签署的《布莱切利宣言》就是各国政府在积极行动的标志之一。
3月26日 周二
完成实习任务,剪辑、制作N视频中亚洲博鳌论坛等相关视频内容。
3月27日 周三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三章 被展示的城市。
本章聚焦于城市的文化展示,并在结尾通过两个例子的对照得出了以经济为目的的高姿态、工具性的文化展示,并不能让当地人民参与其中,大众参与可能只有在更加基础的、非工具性的、以纪念为目的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本章似乎对于城市的“被展示”持消极态度,指出“将文化作为工具的问题就在于这通常会导致表达文化的形式肤浅且没有场所作为根基。”那么在新闻行业,以新闻替代上文中的文化,将新闻作为工具可能也会导致新闻表达的肤浅与缺乏根基,,比如说为了迎合受众、赚取流量的一些无效新闻(美女收费员等等),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
3月28日 周四
上课,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剪辑N视频中答南都问的视频内容。
3月29日 周五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四章 将文化与自然主题化。
“在世界橱窗,一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所指统统被凝聚成一块整合的国家身份。每个国家都是国家符号的拼凑物,橱窗本身也是拼凑的“世界”。”世界橱窗中的微缩景观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浓缩的世界场景,并构筑着他们的认知,与新传中的“景观社会”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3月30日 周六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五章 遗产社会。
本章通过将社会描述成被“克利俄之手”统治的一种膨胀的历史文化,且在其中历史成为了前所未有的大众活动来凸显遗产热。在作者看来,遗产并非只是简单的对回顾历史的渴望,其中还包含了观看者自我-他者的身份转换,并且,面对关于展示遗产的诸多批评,作者提出:遗产不是从现在倒退,而是为现在所激发,它可能会促使各类群体思考他们的文化根源,展示他们值得公开的自我以及身份。那么,新闻人如果也正视并尊重其“遗产”(可能是优秀的作品、行业准则等),是否也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3月31日 周日
听“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演活动讲座。
今天早上在A区礼堂,共有七位优秀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文志老师的《深挖几锹,把监督报道做的更扎实》。王老师在讲述的时候没有铿锵昂扬的语调,却字字深入人心。他说,在新闻实践中,自己一直努力做到“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认为精品的舆论监督报道是跑出来的,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晶。此外,他在讲述违法挖煤事件时,本来通过附近饭店老板的讲述以及络绎不绝的运煤车司机已经可以基本确定该事件的存在,但是王老师却认为还不够,要去现场亲眼见证、亲眼拍到素材才下笔去写这篇报道,这不仅是对于事实的不懈求证,更是一个记者对于自己职业的敬重。
4月1日 周一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六章 走出陈列室。
本章主要集中于对相比于前几章所谈论的遗址公园、主题公园等更严肃与专业化的博物馆,指出博物馆现在被引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在市场化的氛围中增加参观者的数量是其压力来源之一,此外还有满足被边缘化群体将自身文化纳入公共展示之内的需求。此外,如何回应文化本质主义的批评也是其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章中作者在描述市场化对博物馆展示的冲击时,写到:这些市场倾向于围绕着熟知的他者和差异形象的那些可轻易辨别的神秘隐喻,把所有的拉美或拉丁风格的艺术家同质化。那么,在当今崇尚流量为王的社会中,市场一般会更倾向于能吸引流量的作品,此外,过于重视浮于表层的流量而忽视了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挖掘与解读,那么这似乎也会引起一些同质化的问题。
4月2日 周二
读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第七章 虚拟空间中的目的地。
本章引入了虚拟空间技术,面对虚拟技术不断声称其能提供超越时空、抛弃现实中的阶级、种族等因素打造一个无差别的沟通平台,从而得以取代现实旅游时,作者认为:漫步虚拟城市、迷失在符号的海洋,并不妨碍人们回家、拿起报纸、坐下来解读世界。我们在越来越否定现实和意义感的情况下往往要追求更多的现实和意义感。因此,虽然数字化在将来必定更加普遍与让人习以为常,但虚拟环境或网络空间也难以代替有形的跨文化互动和旅行。
4月3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一部分 诗歌。
这一部分作者用诗歌的形式,将道理寓于其中。比如文中写到:一个国家必定不可缺少恶德,如同饥渴定会使人去吃去喝。纯粹的美德无法将各国变得繁荣昌盛;各国若是希望复活黄金时代,就必须同样地悦纳正直诚实和坚硬苦涩的橡果。这里表面上是在说一个国家,但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身上不可避免的具有美德与恶德,没有任何一个大哲学家或者伟人能够说自己身上全然都是善而没有一点恶,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备受赞誉的人物,无非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行驶了自己真正的自由,即按照自己的理性进行做事。
4月4日 周四
休息一天
4月5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第二部分 评论-美德之起源。
作者在本节中关于道德的基础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道德的最初基础,显然是由老练的政客们策划出来的,旨在将人们变得互为有用,变得易于管理。他还提及:愈仔细探究人的本性,我们就愈加深信: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作者将政治作为道德产生的基础,这一观点是我之前尚未了解过的,对此也有些疑惑。此外,作者将一切不顾及公众的、用来满足种种私欲的东西称为恶德;将人对抗自身天然冲动的表现称作美德。
4月6日 周六
读论文《截屏何以被“信以为真”:一个传播符号学的考察》
截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文本形态与媒介实践,不仅在人际交往中生产着新的可能,而且在网络空间中展现出公共性潜力。截屏并非不可伪造,但我们好像都“默契”地承认了截屏具有被接受者信以为真的品质,那么,截屏的本真性何以建构,便成了截屏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者从传播符号学的视角切入,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认为对截屏信以为真的信念是身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行动者基于作为个人前知的特定历史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它源于接收者对于真的感知,而非对客体事实的确证。这两天网上有一个博主的截屏小故事流传较广,据部分网友评论得知,其对话截图的形式为整件事情增添了不少“可信度”,这就恰如论文所说:这种本真性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真”,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真实”。再一想,某些被人们信以为真的假新闻,或许其中截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4月7日 周日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第二部分 评论[A]-[E]。
作者在这四小节中分别论述了教育、诚实、荣誉、利己以及行动的混杂激情动因。
在作者看来,所谓荣誉,就其真切的含义而言,不是别的,而只是来自他人的好评。荣誉之善与耻辱之恶虽然是虚的,但羞耻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受。羞怯建立在羞耻心上,使我们天性中的一种激情,其好与坏取决于以它为动机的行为如何。各种激情偶尔也能够造成好结果,然而,惟有在克服激情中才有益处可言。在这一层面上来讲,羞怯这种激情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技术,技术向善与技术向恶乃是取决于以它为动机的行为如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5 19:19
4月8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F]-[H]。
作者在这几小节中则表明了美德与恶德的关系,他认为:美德与恶德已经结为了朋友,善正在从恶中萌发生长,贞洁可以通过放荡而得到维护,最佳的美德亦离不开最劣的恶德的帮助。这与事物的双面性有些相似,美德与恶德就像是一枚硬币上相反的两面,它们彼此对立却又相依相存。
4月9日 周二
上课;完成实习任务,查找资料,写稿件《山东基层公务员 招聘年龄放宽并非新举措,且只针对特定人员》。
4月10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I]-[L]。
贪婪与挥霍是无可辩白的恶德:贪婪者对自身毫无益处,除了其继承人之外,只会有害于其他一切人;而挥霍者却是对整个社会的赐福,除了挥霍者自己,不会伤害其他任何人。作者将社会中的贪婪和挥霍看做医学中两种相克的毒药,倘若它们的相克矫正了它们各自的毒性,它们便能够互为帮助,并且常常可以混合成为良药。虽然不太像,但读完之后有点让我想到了普利策:他是普利策新闻奖的创办人,但他同时也是黄色新闻的鼻祖,黄色新闻固然是不良的,这是在贪婪的驱动下所导致的后果,而创办新闻奖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挥霍”,两者相结合,意外地达到了还不错的结果。此外,作者还提到: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切事物均可以被称作奢侈,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奢侈。
4月11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M]-[O]。
作者在这几节中分别论述了骄傲、嫉妒与快乐。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表明:从人们的实际行为判断,所有人天生喜爱的真正快乐,乃是那些世俗的和感官的快乐。人们喜爱这种快乐但又鲜少有人乐于承认。人性中的这个矛盾造成了一种现象,即美德的理论虽然为人们透彻理解,但美德的实践却难得与理论相符。这好像也与康德道德世界中的义务观念有所相似:积极义务是一部分人承担的义务,它塑造高尚人格,但是许多人做不到。
4月12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月13、14日 周六日
今天看见了一本哲学类百科小书,名为《惊呆了!哲学这么好》,准备在上课之余用三两天时间读一下。这本书其实所讲的东西可以说是杂而浅,但是其脉络清晰,对于厘清从古希腊开始直到近代一直不断发展的哲学思想来说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本书重点介绍了著名的哲学家及哲学思想,虽篇幅简短,但也可引起思考:例如诡辩家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共通于所有人的绝对真理,这种相对主义我们可以说它是狭隘的,但近代以来,随着对西欧殖民主义的反省,现代文化从相对主义中汲取养分,产生了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之间并无优劣之分。若将其运用到新闻行业,新闻产品的好与坏也不应该以外在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国籍、种族等为评判的标准,只要它遵循了新闻的准则,做到了真实、客观、公正等,那么这就是一份好的新闻作品。再比如苏格拉底所讲的无知之知,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西方的先贤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却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可能这也是对存在普遍真理的一种佐证。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2 19:29
4月15日 周一
读论文《生成性公众观:平台社会的来临与“李杜之争”的终结》
本文以杜威和李普曼关于民主的设想之争为开端,以平台社会对其的终结而结束。李普曼认为公众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一样名存实亡,而杜威则认为公众的生成是人类彼此联合的必然结果,只有公众参与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李普曼所主张的民主现实主义在最近英国脱欧、特朗普煽动美国国会骚乱等事件的验证下,似乎已经失灵;而杜威的民治主义也像其本人所承认的那样需要及其苛刻的条件,因此也无法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这篇论文通过比较不同学者关于某一问题的争议,提醒我们写论文的另一思路;此外,文中所提到的《平台社会》这本书我也有些兴趣,准备之后读一下。
4月16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月17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S]-[Y]。
在其中的某节中,作者谈到了勤勉的对立面并非是懒惰而是满足。尽管满足与懒惰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考究了其含义时,我们还是应当辨明勤勉与满足相对,勤劳与懒惰相对。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课上关于一切虚假的新闻都是低俗的讨论,一开始,大家在尚未辨明这句话中每个词语对应的意思时,可能会倾向于分情况讨论或者就某一方意见展开辩驳,然而,仔细考究词意,却会发现,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因为虚代表有虚有实,假则是无中生有,而低指的是质量低下,俗则代表着满足大众的价值。当将这些词意拆分之后,便能清晰的解读这一问题。
4月18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三部分 社会本质之探究
作者认为:私人的恶德若经过老练政治家的妥善管理,可能被转变为公众的利益。人的那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质,并不能使人比其他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不仅如此,没有我们所说的“恶德”的帮助,要将任何群体提高为一个人口兴旺、富裕繁荣的民族,亦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绝不可能维持下去。此外,作者在举例阐述美丽或道德美的真正本质时,提到人对事物的好恶主要取决于时尚及风俗,取决于社会地位高于我们者、被我们看做优越于我们者的言论及先例。在这里,人们多是追随意见领袖或随大流而行事,似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大多如此。
4月19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语言》第四部分 对话-1.霍拉修、克列奥门尼斯与芙尔薇娅的对话。这种对话体的形式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理想国》,均是使用讨论、反驳等方式来传递作者思想。本篇以坚信荣誉不可被诋毁的霍拉修与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展开,克以退为进,揭露了与自己见解对立的意见的荒谬之处,从而维护了自己的观点,并使一个原本很抵触其想法的人有了让步。但是克这种竭力想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他人的做法,如果把握不好度,很容易陷入诡辩的泥沼。
4月20日 周六
休息一天。
4月21日 周日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2.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最美丽的上层建筑也可能建立在腐朽恶劣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一个人如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弱点和天生的缺憾,他都具备获得常识及良好风度的能力,并且即使没有其他任何帮助,他也足以能让自己的弱点和缺憾不为人所知。本节中还有一句话:良好礼貌的准则给我们灌输了上千条戒训,要我们避免骄傲的种种外在表现,但是,没有一条规矩是反对骄傲这种激情本身的。过骄则无礼,我们一直将这两者视为对立方,这是一种想当然式的做法。那么生活中、媒体中的流量为王是否也是如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9 16:19
4月22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3.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礼节信条教导人们对一切美德说好话,但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对美德的要求却都仅仅是流行美德的外在表现而已。作者此言似乎指向了人的“伪善”,这也再次印证了其关于美德的看法。那么,如果人们通过自我克制实现了行为上的善,即不以善为目的而导致了善的行为与结果,那么此举是否能被称为是善举,如果能,那这个人又是否能被称为拥有道德善呢。此外,作者在本节结尾还说到:大多数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知识的书籍,要么就充满缺陷,要么就假话连篇,似乎也是在提醒我们,要辩证且谨慎地看待他人的观点、接收新知识时应有所思考而非全盘接受。
4月23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4.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既没有思想意念,也没有任何知识。作者的看法与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看法完全相反,笛卡尔认为:人生来就具备基本的观念,如善恶之分、完美的概念等,这些人类特有的先天观念被称为天赋观念;康德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彼此是由于先验,即人类共通的经验方式和理解方式早已被预先设定好了,在经验之前成立的状况,称为先验。那么康德此处的先验,好像又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相似,因此也有人说康德将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
4月24日 周三
读论文《观看的无奈与正义:数据社会液态监视的弥散性与能动性》
鲍曼曾断言:权利正在从民族国家转移到由电子促进的“流动空间”。因此,随着现代性由固态属性到流动性的转变,监视亦由原来的全景敞视转向弥散到社会各领域的液态监视。液态监视并不是一种系统和明确的监控方式,而是一种定位,是将监视技术置于当今动荡不安的现代性中的方式。曾经的监视被认为是控制与规训,这或许是一种片面的污名化说法,如今的液态监视或许也可以被视作积极的社会工程,扭转公众对监视的负面刻板印象。
4月25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5.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本节主要讨论了人类如何走向社会的内容,其中作者借克列奥门尼斯之口说:我找不到任何原因或动机,能像来自野兽的危险那样易于使人们结合在一起,去维护共同的利益。这与契约论代表人物之一霍布斯的观点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不谋而合;此外,本节还提到作者认为:偶然、碰巧这些字眼显然没有其他含义,而仅仅表示由于我们缺乏知识、预见性和洞察力而无法把握的现象。这句话可能也在启示我们,不要轻易给一件事情做判断、也不要草率地去看待未知事物。
4月26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6.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该节作为全书的结尾,克列奥门尼斯终于说服了霍拉修,使其相信《蜜蜂的寓言》中关于人类天性的描述,诸如人性本恶、美德与恶德相互依存等等。这本书开篇点明“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初看使人迷惑,但通篇读下来,却不得不敬佩作者的论证能力。
4月27日 周六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序言及第一章黑格尔与刘大任的部分。
起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读了之后,才发现作者将价值的抉择仍企图从实质性的价值自身导出理据、企图基于信念而开脱责任问题称为纵欲;将若是由于抉择这个概念遭到窄化,成为率性的投入、主观的偏好,而拒绝提供理据,拒绝过问责任,则是虚无。书名“纵欲与虚无之上”其实指代了一个由平等的个人进行公共论述远景的方向。前两篇文章主要是对黑格尔和刘大任的思想做了简要的阐述与思考,在“走出神话国”的最后,作者以韦伯的一段话作为对追寻不动的东西的小陶的回应,“谁有自信,能够面对这个从本身角度来看愚蠢、庸俗到了不值得自己献身的地步的世界而仍屹立不溃,谁能面对这个局面而说,‘即便如此,没关系’谁才有以政治为业的使命与召唤”。这段话对今天新闻无用的质疑或许也是一种回应。
4月28日 周日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马尔库塞与韦伯的部分。
在谈论韦伯在道德方面的气质时,作者提及了钱宁的制欲精神:这和康德的道德自主概念十分接近:最高的价值、至高至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本质,在于抗拒一切感性、物质、命运、恐惧、习惯、权威,用心守护一己灵魂的自由与独立,由对神的希望和信仰中导出义务,而后为了履行这义务,产生了行动和承受苦难的力量。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6 17:34
4月29日 周一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韦伯与卢卡奇、奥威尔与新马克思主义的部分。
在韦伯部分,韦伯写到:善的行动产生的结果竟然往往是非理性的,“善”的行为竟有不好的后果;这类事实使它怀疑人应该选择善行,也就是说它是根据结果,而不是根据行动本身的价值,来评估道德行动。这与《理想国》中格劳孔将正义和不正义之人推到极致,即好事做尽,身败名裂;坏事做尽,流芳百世。并由此向苏格拉底提出的疑问十分相似:那么如何证明正义不仅本身就好,而且也能带来好的结果,正义本身赐福于所有者,不正义本身祸害其所有者。
4月30日 周二
完成实习任务。剪辑N视频内容,主要是关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参加2024中国科幻大会的发言。
5月1日——3日
休息
5月4日 周六
读论文《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育新问题及欧洲经验——对话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学会主席约翰·唐尼教授》。
与研究论文相比,这篇文章就像是公号推文中的对话访谈,不过通过两位学者的对话,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国外学者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看法。其中,唐尼教授提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与技术内在本质的关系并不大,更相关的是人们通过怎样的文化框架来看待这些技术。而且,唐尼教授还提到: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将技术视为黑箱,并且倾向于不去查看这个黑箱的内部。对于这种现象,他认为与其一头埋进名为人工智能的沙子里,去想象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如抬起头来,去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这种观点有种迎难而上的感觉。
5月5日 周日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 韦伯与伯林部分。
作者提到,韦伯称那种相信善因得善果,恶因有恶报的人在政治上是个“幼童”,他认为既然没有一套客观的道德秩序来保证意图与后果之间的一致,追求理想的动机与最后获得的结果往往相去甚远。他也据此区分了两种伦理,一种是心志伦理,它只注重意图、动机、用心的良善高贵与否,只着重理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标准;另一种是责任伦理,它则相信行动的后果更为重要,行动者应承担的责任不在于目标或者用心多么高贵,而是后果是否有价值、与原初目的又相去多远。至于伯林,他思想的核心议题在于拒绝一元论、坚持多元论。或许他的思想观点在如今看来并不那么令人震撼,但其思想内核,即一元与多元的争执,其实正表现了人类生命处境中的两级对立:某种对于“秩序”的形而上欲望,总是会与现实的凌乱多样、生命的丰富多变冲突,永远无法消解。比如传媒业要求新闻真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秩序”却无法确保任何一个个体都遵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14 15:26
5月6日 周一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最后三节,即美国自由主义、伯林与《联邦论》。
作者在提及伯林时,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用刺猬和狐狸为象征描写两种思想家的形态:狐狸多所知晓,而刺猬只识得一件重要大事。换言之,他认为刺猬代表的是理性、一元的世界观,而狐狸型的人物,则呈现出另一种思考眼界:在道德、文化以及生活形态等方面,人类所面对的,其实是杂多而且无法调和的目的、价值与认知。作者虽然敬佩伯林在思想史方面的成就,但对于他在自由主义方面所做的思考,作者确认为他将其简化为个人层次,无足以构成一套政治或社会理论,因此算是失败的。
5月7日 周二
今天课程比较多。在上杨秀老师的传播法规课时,他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国外的法规法条,课后我找了其中一篇,即《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进行了解。与新闻或论文相比,法规的内容读起来更显条例与规范性。《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是国际上应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内容产业及版权保护之影响的首个重大成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循之径。其中与新闻机构联系较为紧密的主要有:第15条新闻出版物的在线使用保护以及第17条在线内容分享服务提供者对受保护内容的使用。然而,关于未取得授权的在线内容分享服务提供者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其他内容应承担责任的例外情况时,该指令对于规模不同的平台规定的程度也不同,此举或许是出于鼓励小平台或视其传播影响力大小而定。此外,或许是由于比例原则,该版权指令也用了较大篇幅去描述例外或限制情况,即对于基本权利的限制越少、越小越好。
5月8日 周三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章承诺与第二章宏大理论的内容。
在序言中,译者关于研究者价值无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的学术研究,不仅回避了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更抽离了学术灵感的重要来源。上学期在学习质化研究方法时,不同的学派对于研究者是否要带有自身经验价值来进行研究,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然而译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对于中国的社会学者来说,我们最缺乏的并非事实,我们的普查和抽样数据已经不少;我们缺乏的是由小见大、大中见小的社会学想象力。至于何为社会学想象力,作者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想象力不仅对于社会学家是需要的,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记者、乃至于大众,都是值得期待去拥有的,关于这种想象力,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此外,作者在第一章对于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进行评论时,对于帕森斯的原文采用了转译的方式,抛去了句子中晦涩难懂的冗余之处,转而以简短但饱含信息量的文字代替,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阅读论文或书籍时,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西哲类书籍,也很有帮助。
5月9日 周四
听讲座《整体性:当今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指的是一个系统或事物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结构。由于全球化以及泛媒介化的双重作用,国际传播从专业机构的专业行为变成了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日常活动,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在传统媒体时代,内外有别(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在主体、对象、目的、内容、表达和语言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两者被区别对待)是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然而内外有别的传播逻辑难以应对国际传播面临的新变化、新格局和新挑战,因此,整体性取代了传统的内外有别,成为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
5月10日 周五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与第四章各种实用取向的内容。
这两章是作者对于如今社会学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的评论。作者认为,如果说宏大理论靠的是讲究形式但云山雾罩的隐晦艰涩,那么经验主义靠的则是讲究形式但空洞无物的天真精巧。虽然作者于此书中批判的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但是这些批判是否也能被迁移到如今的新闻学中,比如说新闻学领域中的量化与质化的倾向,某些学者为了快速出成果或者出于敷衍心理,倾向于选择较为成体系或更易上手的量化方法,在这里并非是要批判量化,而是想表明某些不以研究问题而以其他目的为导向来选择研究方法的现象,特别是在如今处处都充斥着数据的时代,这种倾向又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此外,倾向于以数据为评判标准的学科,是否能做到自我突破与革新,有待考量。
5月11日 周六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五章科层制气质与第六章各种科学哲学的内容。
关于方法和理论,米尔斯认为“方法”首先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关,并且相信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一定效力的;“理论”首先与一个人所使用的词汇有关,尤其是词汇的概括程度和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二者的主要目的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此外,关于方法与研究的关系,米尔斯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学会暂停研究,反思理论和方法论。在个人实践中,必须让方法和研究工作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切勿因为他人的方法论而放弃自身的尝试。
5月12日 周日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七章人的多样性与第八章历史的运用的内容。
从第七章开始,作者结束了对社会科学中几股潮流趋势的批判,打算谈回社会科学的一些想法。他先从人的多样性谈起,并于第八章提到了应注重历史的维度,不能不谈历史或者只把历史当做一个宏观背景,而是要立足于本时代,探寻过往时代与如今的关联、与所研究问题的联系。作者认为,人生、历史与社会这三者就是有关人的恰当研究的坐标点。此外,他还提到了关于学科边界的问题:从学院角度上来说,今天的核心事实就在于边界的流动性越来越高,观念越来越容易从一门学科转移到另一门学科。这句话放在当下似乎也同样适用,作者对于这一观念持乐观态度,然而,随着学科边界的流动与模糊,如果一个学科缺乏自己“硬核”的专业内容,那么是否会陷入无学、无届之地,值得思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0 16:18
5月13日 周一
准备英语小组展示内容。
5月14日 周二
今天上课时老师提到了数字化时代隐私保护的新观念与制度创新,我有点感兴趣,所以课后去看了顾理平老师的论文《作为财产的隐私:数字化社会中隐私商品化的双向机制与风险审视》、《私密感的剥夺:智能传播时代隐私困境之时空视角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方面内容。在第二篇论文中,顾老师对智媒时代隐私精神层面的产物——私密感进行研究,智能媒介与私人空间的互嵌,导致私密感日益成为边缘化的情感构造。借由媒介功能和媒介物所重建的私密感似乎也得到了某些精神安慰,但这种媒介化的私密感是否符合个体的合理隐私期待?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日益模糊之时,追求私人生活是否就等同于消极的公共生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再思考。
5月15日 周三
读论文《情感共同体与协同行动:香港“修例风波”中虚假信息的动员机制》。
虚假信息与假新闻、谣言等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区别。虚假信息一般是指故意制造以欺骗、误导他人的信息。在界定了概念之后,作者使用相关爬虫软件收集数据集,并采用内容分析、情感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据,研究发现:虚假信息所蕴含的情感一方面通过树立敌人强化情感边界,另一方面又通过建构集体记忆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加强身份认同。身份与情感取代了事实与真相,成为了后真相政治时代维系和主导群体行动的因素,认同则成为了超越一切的群体凝聚动力。整篇论文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均有理有据,但是由于我对于量化方法较为陌生,因此在看爬虫及数据分析部分有些吃力。在舆情分析的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多了解一些量化方法,因此我认为自己有必要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看一些相关书籍和论文。
5月16日 周四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九章论理性与自由和第十章论政治的内容。
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家对于人生的关注的极致体现,就是他如何把握基本人性。在第九章中他认为随着社会合理性的加剧,理性与自由之间的关系面临崩溃。并且他提出了“快活的机器人”来表述自由与理性的异化,个体的求适以及对于他所处情境和自我的效应,不仅导致他丧失了获取理性的机会,甚至更会丧失获取理性的能力和意志,从而影响他成为一名自由人行事的机会和能力,进而无从知晓“自由的价值”或是“理性的价值”。那么,在如今快节奏、碎片化的流动性液态社会中,个体不停地在被时间、事件推着前进,从而很少有机会或有能力停下来去思考为何如此,这样是否会使他们变成“麻木的机器人”,是否也会使他们丧失了思考的价值。
5月17日 周五
读论文《热搜代表民意?大众媒体对热点算法的合法性话语建构》。
以往,大众媒体主要通过民意调查来量化民意;如今,微博热搜日益被视为民意的风向标。该论文聚焦于“热搜如何定义和测量民意?相较于以往的民调,具有什么新特点?”“大众媒体如何传播热搜生成的量化民意?在热搜代表民意的合法性话语建构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两大问题,采用文本分析、访谈和内容分析法,考察热搜定义和测量民意的方式,以及大众媒体如何看待和阐释热搜。此外,在论文中看到了一段话,觉得挺好的:过去30年间,人类日益将文化工作——“对人、地、物及想法所进行的排序、分类和等级划分”——委托给计算过程。人类不再是文化的独家生产者、仲裁者、策展者或阐释者,这一转变极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范畴得以被实践、经验与理解的方式。
5月18日 周六
休息一天
5月19日 周日
今天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关于胖猫事件的警情通报,说实话看到那么长的文章,起初有点震惊,后来看完之后觉得这好像才是正常的通报应该向公众交代的东西,把事情讲的很清楚很明白。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之前朋友圈、微博、抖音中随处可见的同情胖猫、要求严惩谭竹的帖子,当时大家好像都被强烈的情绪煽动着,有点像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之前学习传播理论的时候,我对于魔弹论等强传播作用其实一直持怀疑态度,但近期随着秦朗丢作业、胖猫等各类事件的反转,我也逐渐有些动摇了。最后,在如今网络舆情真假难辨的时代,在几乎所有事情都拼速度拼流量的时代,我们如何抵御网络上的假消息?当假消息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又该如何在舆情洪流中找寻真相与正义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3 17:47
5月27日 周一
读论文《“她/他这个身材很难练出来!”:谁更在乎社交媒体上身体图片的评论》
因为近期需要做一个量化的小组作业,而之前自己对于量化的研究方法一直较为陌生,因此找了顶刊上的量化文章来学习思路。本研究聚焦小红书平台,基于性别差异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探讨社交媒体上的身体图片、评论内容与评论者性别如何影响社会比较、激励与负面情绪,采用2(参与者性别:男/女)×2(评论者性别:男/女)×2(评论内容:可实现/不可实现)组间因子在线实验(N=292),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发现:在控制社会比较倾向与身体质量指数之后,女性比男性感受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与不可实现评论相比,可实现评论带来了更多的激励与更少的负面情绪;对于两个性别的参与者来说,同性评论比异性评论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比较,这一结论对性别差异以及社会比较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5月28日 周二
上课的时候听到一位同学分享南京老太水源手冲雀巢咖啡爆火出圈。如果从新传视角来看,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品味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本,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区隔则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品味与区隔理论认为,消费行为是社会阶层划分的一种表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体验中,一杯咖啡可以形成高低各异的品味,而其中速溶咖啡仿佛已默认被按在了鄙视链的低端,然而,南京老太当着顾客的面冲调速溶咖啡,她并未将自己代入品味低或区隔的一类,一点都不觉得需要遮掩。她冲调的是咖啡,售卖的是真诚,也因此在网络上走红。
5月29日 周三
读论文《作为“异托邦”的数字附近:基于三款数字地图的考察》
“现实附近”正日益深度地向“数字附近”发生转换,这种转换以数字地图为技术支撑。本文针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三款地图应用中的“附近”功能,主要运用走查法和黑盒测试法,系统勾勒其建构的异托邦式数字附近面貌。藉由特定的技术架构、数据格式、界面系统、平台规则,乃至平台间互操作等技艺,数字制图技术将“附近”由区分远近的抽象分类话语建构为一个可视化与信息化的复合空间。其中走查法(鼓励研究者进入应用/软件界面中去细描,通过注册、登录、使用、离开等漫游阶段去勾勒其结构、功能、内容、符号等,以揭示其整体生态)和黑盒测试法(不关注软件内部的代码细节,而关注特定输入得到何种输出,它要求测试者根据软件的功能、架构等定义相应“测试用例”)这两种研究方法我之前没有了解过,因此这篇文章主要是积累了这两种研究方法。
5月30日 周四
讨论与撰写媒介经营与管理开题报告,主要负责文献综述部分。
我们组做的主题是“Netflix的SVOD模式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因此文献综述主要围绕SVOD模式、Netflix的SVOD模式研究和SVOD模式下的拥护忠诚度研究三大板块展开。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们总结出学界对SVOD模式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与用户忠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仍需进一步探索。现有研究集中于微观问题研究,缺少对于SVOD模式各个环节综合考量的系统性研究,且目前学界有关Netflix SVOD模式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将“提高用户忠诚度”视为某项具体策略的策略目的与策略预期效果,却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来对以上表述进行检验。因此我们选择从SVOD模式的整体系统性入手,通过半结构访谈、扎根等方法,调研其对于用户忠诚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关键影响因素,为我国爱优腾等流媒体平台提供借鉴。
5月31日 周五
上课,给室友过生日,休息一天。
6月1日——2日 周六—周日
讨论法规课程小组作业,查找与整合资料并制作PPT。
我们小组想做的主题是“AIGC媒介侵权的特殊性、责任及规制措施”,然而在查找资料时,我发现罗斌老师提出可以以传播侵权取代媒体/媒介侵权,他认为学界使用了“新闻侵权”、“媒体(介)侵权”、“新闻官司”、“新闻纠纷”、“新闻诉讼”、“新闻诽谤”、“报道侵权”、“新闻报道侵权”、“新闻采访侵权”、“新闻名誉侵权”等十余个概念界定此类侵权。这些内涵与外延并不一致的概念在研究范围上有共同点:聚焦于使用媒体、面向大众的传播行为侵权,而排除了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中的侵权行为。然而,传播侵权则能涵盖传播的各个主体及传播的整个过程,因此他认为使用传播侵权的概念更为合适。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24 16:56
6月17日 周一
讨论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的小组作业,选择《高校师生关系冲突语境中的敌意媒体效果研究》为研究主题。近年来,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讨论越来越多。作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师生关系在过往几十年中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包括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师生相处和谐与否与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师生矛盾、冲突现象也曾引发多起舆情事件、媒体事件。比如,不久前华中农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等事件,再次将高校师生冲突问题推进大众视野,因此我们组以此为研究主题,并引入了敌意媒体效应这一概念。
6月18日 周二
读论文《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biased perception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coverage of the Beirut massacre》(《敌意媒体现象:贝鲁特大屠杀报道中的偏见认知与媒体偏见认知》)。
这篇论文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经典开山之作,作者瓦勒观察到不同党派人士对于同一则新闻报道会产生敌意或抗拒心理,认为这篇报道不利于己方观点而偏向于另一方,这不同于传统的知觉选择,因此他与团队成员通过实验法,为这一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实证类证据。然而瓦勒等人在定义这一现象时使用了“党派人士”,尽管在最后指出了该研究仍适用于其他领域,但党派人士在定义中的出现仍局限了其研究发现的扩展性,这也启发我们在研究时应考虑研究结果的延伸性与扩展性。
6月19日 周三
读论文《转基因论战中的偏见同化与敌意感知:意见领袖对派别成员的影响》。
这是一篇做的非常规范的量化研究论文,作者认为,偏见同化和敌意媒体效应为我们考察在各种网络论战中意见领袖对不同意见群体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富有预见力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紧接着,他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即在尖锐对抗的网络论战中,意见领袖对派别成员会产生哪些影响?以何种方式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派别成员对意见领袖会产生怎样的认知反应?为了解答上述问题,作者采用析因实验法,实验采用3(信源:崔永元、方舟子、白岩松)×2(派别:反转派、挺转派)的被试间设计来验证前期假设。此外,在问卷、量表设计的各个阶段,作者都使用了Cronbach’s α(克隆巴赫系数)对于其进行了信度检测,此举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且有助于及早发现与纠正研究问题,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信度不达标,可以及时进行纠正与调整,避免无谓的投入。
6月20日 周四
今天组会上珂静学姐分享了《从硬件到平台:乡村治理的平台化如何发生》的写作思路与修改、投稿经历,其中有很多小技巧我觉得值得学习。比如说学姐提到了有个专家的反馈意见是批判性不够,学姐又觉得直接批判不太合适,因此她选择引入一些国外相似案例,随后写共性的批判性的东西,这样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够降低批评的尖锐性或敏感性;再比如说如何能把大量的访谈或者素材为己所用、融合进自己的论文中,学姐建议我们多读文献、从文献中找到真正与论文主题契合的点,不断深挖,以输入带动输出。
6月21日 周五
读论文《“记者是偶然的,写作是必然的”——中国新闻记者向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与类型工作》。“后工业化”的新闻业中,劳动关系与资本越来越个体化、网络化与不确定化。新闻业稳定的职业化历史被打破,传统媒体的大船沉没之际,非虚构写作成了水面上的“桅杆”,拓展了媒体内容从业者的职业生命线。越来越多资深记者离开媒体,成为非虚构自由撰稿人或职业非虚构作家。本文对17位转型为非虚构作家的前媒体人进行深入访谈,将现代类型理论与职业社会学分析相结合,探究其职业转型历程与类型工作策略。研究发现,转型主体通过边界后撤、反向边界工作与边界校准实现“非虚构作家”这一专门职业身份的边界生产,从记者到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是中国一代媒体人积极能动地在新闻职业历史断裂处重建连贯性的努力。
6月22日 周六
休息一天。
6月23日 周日
制作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课程PPT。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4 天前
11月11日 周一
读《新华社批“AI污染”乱象》的文章。文中指出,去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热潮,其颠覆性应用让许多行业和网民受益。然而,一块硬币有两面,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来的也有一些负面问题,由'信息垃圾'导致的'AI污染'越来越突出。主要包括AI在新闻领域的入侵、版权归属问题复杂等问题。以其在新闻领域的入侵为例,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可能会复制或放大现有数据中的错误,生成虚假信息和宣传,新闻机构在使用AI时,也面临保持真实性和公信力的重大挑战。
11月12日 周二
分别以“媒体责任、公信力、人工智能”等词语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并阅读相关论文,积累内容。
11月13日 周三
在传媒教育网中看到了一篇名为“美国人不相信新闻媒体”的文章,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贝佐斯为今后不再为总统候选人背书这一决定所做的辩护。其中指出:“在关于信任和信誉的年度公众调查中,记者和媒体的排名经常接近垫底,通常仅高于国会。但今年的盖洛普民调显示,我们的排名不及国会,沦为倒数第一。我们的职业现在尤其不为人信任。我们做的一些事显然没有奏效。”这给了我一些启发,使我想到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即媒体公信力)或许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1月14日 周四
根据前段时间看的资料,整合自己的想法,并梳理成一篇文档。
11月15日 周五
梳理前期阅读的资料,整理了两个大致的选题方向,分别是“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应用的责任伦理研究”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新闻生产的公众信任问题研究”。但目前这两个方向都较为初步,并无完善的框架,且多为由现实引发的关于媒体业的思考,即现实意义较多,但缺少适当的理论切口,希望后续能找到更加具有学理性的内容来搭构框架。
11月16日 周六
与老师沟通开题想法,初步拟选择“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新闻生产的公众信任问题研究”为选题方向,并经过思考与讨论,将其调整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公信力研究”。这样一来,既简化了题目,使整体要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又能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前的媒体公信力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研究面,可能会带来新的启发。
11月17日 周日
今天主要在想如何为论文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切口,但是目前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然后思考了本篇论文在现实中是否值得探究或者说其现实意义何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业的发展,使得新闻内容在生产(制作)、分发、传播等环节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也给传媒业的整体业态和传播结构带来了新的升级。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却连年呈现下降趋势,为何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新闻业发展时,未能对媒体公信力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看法的深度访谈,探究媒体公信力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关联,希望能借此找出其下降的原因,使媒体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生产的同时,也能重获公众信任,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