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2级硕士屈妍君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 21:39
标题: 2022级硕士屈妍君学术日志
2023.2.21
阅读chatGPT的相关文章与帖子,对相关文章中指出:其面对人类提出的一些不怀好意的提问和请求说“不”,用户给出的文字提示里面含有恶意、暴力、歧视、犯罪等意图都会拒绝提供有效答案。考虑从聊天机器人的道德法则如何设定及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探讨。

2.22
阅读康德“德行论导读”句读二第七部分,法权义务与伦理义务。酸辛的功劳更能体现道德情感的本质,在不指望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努力为他人谋求幸福以求完成自己的义务;而甜蜜的辛劳有时是带有某种享乐或为自己的报偿意图在其中的,更多时候是大家同喜同乐。

2.23
阅读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相关论文。在三条道德法则中,最终都集中于“自由”这一概念,这三条道德法则都以意志的自由为前提和基础。自由是人的本体存在的特质,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这种特质呢?道德法则在它那里能否成立?

2.24
阅读康德的道德自由观相关论文。康德的自由观与道德法则之间是如何联系的?(问题)“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

2.25
阅读“德行论导读”句读二第八部分,对德行义务进一步的阐释。对自己的完善包括自然的完善与道德的完善,自然的完善强调责任:对行动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理性的法则的,对于行动的准则才有理性的法则。道德的完善强调义务:不仅按照义务的规则去做,而且还要把义务当做自己行动的动机,作为自己的唯一或首要的目的,出于义务而去做。

2.26
阅读康德的自我完善相关论文。至善的概念被重视,从“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解读,忽略了“他人”这一维度,应当重视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暗指人性的实现,人性则被定义为“将自身设为目的的能力”,目的的涵义是什么,对目的的不同解读会重新定义自我完善的内涵。



2.27
了解舆论学的相关概念。舆论场的八个关键词:弱传播、后真相、圈层化、新闻反转、蝴蝶效应、谣言泛滥、娱乐至死。
2.28
旁听了开题答辩。一些值得学习的优点:选题上要有新意,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当前信息时代的种种困境:留守家庭、网络成瘾等;一定要明确研究问题,始终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和论述。
3.1
阅读《技术伦理学手册》1-15页。探讨技术伦理学产生的原因,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主观意愿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对于人、技术与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人类不断增长的行为能力、对自然和社会不断地加深干预导致了伦理反思的责任。
3.2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1-25页。道德法则的提出从前康德时代就在探索,主要可以分为理性主义派和情感主义派两大派别。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概述,对“道德感”
的阐述等。
3.3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10页。网络空间中的创造性、社区感、抗争与控制之间彼此联系,抗争挑战控制,同时也适应控制。
阅读外文论文《the battle for search》,讨论chatGPT所存在的险及对资本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3.4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0-28页。从技术、权力、抗争文化、经济、公民社会、跨国化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与网络行动的互动。另外讲解了本书的方法论,参与观察、访谈和内容分析的定性方法使用颇多,尤其是对过去十年间(以作者写这本书的日期计算)网络中的社会议题、进行抗争的议题进行了梳理和深度了解。
3.5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28-38页。梳理从1990年以来抗争时代的网络行动,这些民众抗争的特点包括频率高、议题广泛、社会基础扩展、新型公民社团兴起、更温和的目标与方式、非扰乱式的行动等。波兰尼所指的反向运动最终并非由经济利益推动而主要由社会利益推动,这种自发运动主要源于深刻的道德意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3 19:21
3.6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51-75页。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剖析网络运动,抗争的形式因国家权力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一些艺术性的抗争方式,例如使用符号资源、电子隐藏文本等。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24-32页。在对前人批判的基础上,指出了康德的变革性创新:确立了具有形式性、颠覆性的道德法则。那存在一个问题:人作为一种不完全理性存在者,道德法则是如何保持自身纯粹性的呢?
3.7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76-104页。抗争方式的变迁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但是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电子抗争文化是对中国大众抗争文化的丰富化、多样化与创新化,它延伸了抗争的战场而对国家权力提出了挑战。
3.8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05-126页。从经济与市场的角度分析抗争:一些积极分子巧妙运用市场策略而获得的利益;网络在社会用途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活力。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32-48页。对康德所提出的颠覆性的道德法则进行界定。几个概念的区分:定言命令与道德命令、道德法则与实践法则。其次是道德法则的推论:法则与准则的区分等,存在一个问题:主体所认为的有效是否就是对所有人有效?对所有人有效就能被认定为对主体有效吗?既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那对准则成为成为普遍法则的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3.9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27-154页。网络推手的炒作是一种抗争吗?中国网民不仅是文化消费者,同时也是积极的文化争论型公众。第六章开始从公民社团与网络社区的角度理解抗争: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了解不同社团的网络使用能力、使用的满意度等。
3.10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55-169页。网络社区中的乌托邦现实主义与乌托邦冲动,这种冲动并非是在实际与功利方面的众多用途,而是它如何培育道德情感。这是网民所建构的一种“想象的世界”:源于对现实的不满,也源于希望和行动。
3.11
阅读二十大报告中的文化自信、民生保障、依法治国三个章节。
3.12
整理暨南大学2021年、2020年(部分)新闻传播学的硕士论文,包括选题领域、题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使用理论几个方面,共统计34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17:20
3.13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49-64页。
论述道德法则何以可能的问题,从定言命令何以可能论述,演绎中提出了人的自由意志这一问题。阐释定言命令与自然情感之间的关系。康德的总体看法是一方面,自由使人独立于自然情感,保证了道德法则的纯粹性与普遍性;另一方面,并非全盘否定情感的存在,而是对其在道德哲学中的位置严加限制。
3.14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65-85页。       
第三章主要讲道德法则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道德情感的定义、性质和类别进行了阐述。这其中提到了敬重和贬损、痛苦与自足两对道德情感,并提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纠正意志主客观依据偏差的动力。
3.15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85-95页。
第三节讲道德法则何以可行,如何实现道德法则在感觉世界中的应用。康德的结论是动力是由道德法则刺激人类心灵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并提出了道德公设的命题。对于纯粹实践理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康德认为,一是在生活中养成以道德法则作为判断行动善恶的唯一依据;二是要加大这样的练习,帮助自己克服自然情感的诱惑,让道德法则成为意志唯一的决定根据。
3.16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69-197页。讲述了中国网络社区的发展历史,最早中国的网络社区是散居在海外的华人之中的,而后出现跨国合作,出现国内诸多搞笑的BBS论坛,最后官方机构也加入网络社区。
整理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20、2021年共计226篇,对硕士论文的标题和选题领域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其选题领域在产业研究、传播研究、对外传播、广告研究、技术伦理、媒介经济、身份认同、网络舆情、新媒体、新闻史、新闻学、性别话题、用户行为、主流媒体等14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且分布较均匀。其中,用户行为、新闻学这两个选题领域占比最高,合计占到总选题数量的32.3%。此外,在性别话题领域的关注度也比较高,除了对新闻报道中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外,还出现了如对媒介构建中的男性气质、男性形象流行符号等的研究。
3.17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95-104页。第四章主要将情感与道德法则之间的纠结,在展开论述之前,作者引入了康德的二元论思想,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的范畴,其中物的二元性和人的二元性是其二元对立范畴中的基础。

3.18
简单阅读了上野千鹤子《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书,从什么是女性主义、我们为什么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展开思考等角度着手,以上野千鹤子和日本漫画家田房永子的对话和访谈形式展开,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希望在空闲时间能把这本书读完~
3.19
整理其他学校近两年至近三年的硕士论文选题,总体来看,在新闻伦理和技术伦理领域的选题占比较低。同时结合其他学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的论文选题,总结了一些现存问题。如研究方法的同质化、选题着眼点小等...从中要汲取经验教训。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7 21:01
3.20
阅读论文《机器人伦理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论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这两篇论文都指出了有关机器人道德责任的问题,对机器人具有道德地位与承担道德责任的条件进行了阐释。其中前者认为道德责任应当由生产商、销售商、使用者等人类主体承担,这属于机器人伦理学的范畴而非机器人伦理的范畴。
3.21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完毕。对情感与法则的二元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如自由和必然、自律和他律等二元对立的关系。论述了当前道德法则面临的困境,指出康德所提出的道德法则未来的发展与可实现途径,写了一篇读书感想。
3.22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至234页。对中国网民的跨国网络行动进行了总结,指出这种跨境是建立联盟和集体认同感的方式,这是跨境网络行动的动机。同时对全书做出总结,中国公民的网络行动其实就是中国的一场长期革命,这种革命既是一种文化革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趋势;又是一种社会革命,建立了新的社会型构;还是草根阶层进行民主实践的尝试。这场网络行动“它可能没有以往的革命号角,但未必缺乏革命的力量。”
3.23
阅读《康德的世界》一书至38页。前言部分讲从康德的个人生平,最先开始在自然哲学和宇宙学领域的思考,再到道德哲学领域的研究。为什么康德哲学能够具有现实性?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康德善于从普遍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康德对于“不可知论”的承认,对于终极的重大问题,难以获得明白无误的最终答案。
3.24
阅读《康德的世界》至54页。阅读论文《伴侣机器人的三维伦理冲击》。
文献从伴侣机器人在身份伦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三方面带来的伦理冲击展开论述,最终指出AI伴侣是不可能的,机器人只能停留在伴侣的功能性维度,但是无法上升到伦理性维度,人类同时应该在研发、消费及相关部门的监管方面加强规避与防范。
3.25
阅读《康德的世界》至88页,指出康德在自然哲学的研究中,从中吸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便从中寻找作为一名形而上学的爱好者终生都吸引着他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在特殊形而上学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作为一般宇宙学对象的世界、作为理性神学主题的上帝、作为经验和理性心理学难题的人的灵魂和精神。接下来从宇宙、上帝、地球以外的生物、灵魂转世、内心喜悦等。
3.26
阅读文献《机器人道德决策进路与模型研究》、《机器人伦理学: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 前一篇文章主要对机器人的道德决策能力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其中可以借鉴机器人成为道德主体的条件是什么、机器人道德决策的两种进路。后一篇文献主要对机器人伦理学和机器伦理学进行了辨析与界定,并阐释了机器人伦理学的两点理论预设。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0:53
.27
阅读《康德的世界》至101页。从对斯威登伯格的转变开始,讲述了康德不满足于对这种幻想的灵魂和神灵故事的探究,开始转向希望能够在实践理性和道德生活中的形而上学方向。3.28
阅读《福柯主体理论及其对女性主义应用》,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改编出著。主要读了女性主义对于福柯理论的应用这一章节,提出了女性主义中的两种主体:被建构的主体、具有建构能力的主体。另外阐述了巴特勒对于福柯主体理论的两点应用,一是对“女性主体”的解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都是被权力关系建构的。二是对“性别可能性”的探索,探讨少数性别人群的生存状况。
3.29
阅读了《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的最后一部分。后记对中国网络行动的新发展做出了一些补充性的阐释,如当前抗争的矛头主要还是地方政府与官员、维权和贪腐滥权两个议题依然普遍存在、微博的普遍性等等。写了一篇读书感想。
3.30
阅读《康德的世界》至第五章,从启蒙运动这一时间线和视角开始讲述。还讲述了哈曼对于康德在“公开使用理性”“自己造成的监护权”方面的反驳。
3.31
利用零碎的时间看了一下《身为女性的选择》这本书,从上野千鹤子和信田的对话形式展开,对现行的婚姻制度、女性面临的婚恋现实等等问题,从爱情观、社会性别、男性凝视、母女关系等许多方面畅谈和讨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女性主义(非理论的)。但是她们所探讨的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有些是日本社会所特有的,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
4.1
考研复试,看到了一些对我来说也很难回答的题目,比如,互联网对于民主的影响等等,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每天都要常学常新,否则就会被淘汰了。
4.2
浏览《国际新闻界》和《新闻与传播研究》最新一期的目录。其中有一个焦点问题是传播研究知识图谱,阅读了计算传播研究中外核心文献的对比分析论文,以及基于web of science做的科学传播中的政治正确的文献回顾,有一个综述性的了解。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2 21:21
4.3
整理了三月份阅读的书目,写了简单的读书感想。
1.《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纸质
从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提出的反向运动开始,讲述这一场发生在中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网民的抗争。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各种视角剖析这场网络运动,这些多元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并持续塑造着当前的社会形态。以“革命”形容“运动”:它可能没有以往的革命号角,但未必缺乏革命的力量。
2. 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纸质
重点讲述了道德法则与自然情感、道德情感的关系与论证过程,深入浅出讲述作者对康德道德哲学中对“道德法则”的理解。
康德构想中,认定道德法则是人类意志根据的唯一决定根据,但在实际运用中面临严峻挑战,被理解为理论世界的理想国。为此需要寻找一些现实路径打破空中楼阁的“污名化”,他阐释道德情感,包括道德公设、二元性、自由等。此外,道德法则与宗教、人类学等也都存在一些契合点,上帝的存在推动经验世界中的人类依然怀有追求道德生活的希望并坚信可以不断趋近道德王国这一目标。
3. 读《身为女性的选择》|电子
从爱情观、社会性别、母女关系、女性困境、婚姻关系等话题入手,上野老师和信田老师展开对谈。“30代”的日本女性在社会的《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颁布后,理所当然试图在平等的规定下寻求真正的平等,但现实中她们似乎都撞上了男权社会的坚固壁垒。面临生育年龄、生理衰老、养护父母各种各样的现实困境…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
但女性要先成为自己。我们首先是自己,先看见自己;再成为自己,我们就是自己。我们不是社会赋予的xxx的女儿、xxx的妻子、xxx的妈妈,我们是自己。
4.4
阅读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合集》至78页,了解带其所创立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并在三大法则之外以极其非凡的想象力构思出来的机器人故事,包括人形机器人、非人形等。
4.5
今天有些事情耽误了,只是简单地阅读了一章《机器人短篇合集》的内容,这一章讲的是“不动的机器人”,作者在开篇语中认为,电脑和机器人两者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很明显,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只是会动的电脑,反之电脑则是会动的机器人。现代机器人与电脑的界限和相关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4.6
读完了《身为女性的选择》一书,写了简短的读书感想。
感想摘录:30代的女性在均等法颁布后,女性理所当然,或者也可以说女性在现代性进程中开始自我觉醒,试图在平等的规定下寻求真正的平等,但在现实社会中似乎都撞上了男权社会的坚固壁垒。面临生育年龄、生理衰老、养护父母等等各种各样的现实困境…她们并没有寻找到可行性的路径。
但有一点不变的是,女性一定要独立,一定要自主,在精神上独立,在经济上独立。有底气,才能有更多争取权利,进行斗争的资本。另一个可行性途径就是girls help girls. 现代同辈之间的互助和鼓励已经远远高于和多于来自于父母辈给予的帮助。
4.7
和朋友讨论了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话题。
4.8
读完了《康德的世界》一书,写了读书感想。
感想摘录:在他波澜不惊的、作为普普通通德国教授的一生里,他没有什么起伏的、轰轰烈烈的事例来说明和证明什么。他以敬畏星空(崇高感)和反驳迷狂(道德论)为基础,思索宇宙、思索天体、思索宗教、思索生命、思索道德。即使面对诸多威胁(如1788年普鲁士国家的书报检查令),他依然越战越勇,在他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可撼动的信念,始终坚持着道德优先的原则,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信仰才能发展。在给国王的回函中,他说:“只有实践理性和道德准则才能导致形成信仰学说的普遍性、统一性和必然性。”伴随着多愁善感的性格,塑造了一个自由道德的灵魂。
4.9
借阅了一些书目准备阅读。继续阅读《机器人短篇合集》,开始阅读“金属机器人”一章。这一部分包括了作者的第一个机器人故事(也算处女作吧)《小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1:00
4.10
阅读《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李秋零译注至p22。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名为“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对哲学进行了划分,为三门,形式的归为逻辑学,质料的分为伦理学和物理学,伦理学阐释自由法则,同时被称为道德学说;物理学研究自然法则,也可以成为自然学说。形而上学划分为自然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两类,必须审慎地清除一切经验性的东西,以便知道纯粹理性在这两种场合能有多少成就。
4.11
再次阅读康德“德行论导论”句读(一)至p10。第一章对德行论的概念进行了阐明。引入义务概念,强调其强制性。对“按自己人格中的人性看待自己”中的人格和人性进行阐释,人性是神圣的,提升为人格性即道德性。对道德律和自己的欲望之间的选择进行权衡。引入了自由这一概念。阐释目的概念,目的是伦理学特有的,不同于法权论;目的一旦产生就具有强制性,但是它本身不是强制产生的,而是纯粹实践理性固有的。
4.12
继续阅读句读(一)。第二节“对一种同时是义务的目的”这一概念进行阐明,使用主观演绎。法权论是从目的来看,揭示那些合乎义务的行动的准则;但是伦理学是从义务来看,揭示那些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对德行义务与伦理义务的差别进行了区分,举例说明即使某一行动虽然带有德行概念,但可能德行概念只是动机之一,本身还有其他的动机,如果这样那就不能称作德行义务。
4.13
阅读句读(一)第三节。“思考一个同时是义务的目的之根据”,使用客观演绎。阐释一般目的与义务联结的可能性,是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这种定言命令是必须有的,推导的过程:既然有自由的行动,就必定有目的;有目的就必定有一些“本身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因而必定有与这目的相应的定言命令。
4.14
浏览新闻界和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3期的论文。国际新闻界本次的研究话题是媒介理论研究,其中一篇讲到了传播物质性与社会学理论的接合与涵化,体现出一种学科交叉背景向学科交叉研究的转向。新闻界有一篇论文讲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事实核查相关内容(之前看过一些该方面的文章),使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选择了美国和欧洲的3家核查机构,包括Snopes、Politifact、AFP Factcheck,研究结论认为西方媒体受到新闻专业主义和东方主义两种思维的影响,一方面塑造中国的真实形象,另一方面又与真相形成了一种隔离。
4.15
听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浙大本科生院副院长关于通识教育的讲座。其中复旦大学孙向晨老师对《复旦通识100》中通识课程的介绍和反思进行了阐述,小小的震撼了一下(想到自己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上通识课的一些思考。)
阅读《导读齐泽克》至23页。很喜欢“消逝的中介”这一表达,它施力于前一个状态而引导出后一个状态,这个过程完成的同时它即消逝。前言中指出齐泽克的思想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十年将黑格尔、马克思和拉康的思想融为一体;2003年起开始转向政治、宗教领域。
4.16
阅读《导读齐泽克》至47页,分析了影响齐泽克思想的三个主要人物。黑格尔主要在辩证法这一思维方式产生影响;马克思启发齐泽克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定义:个体理解其与社会关系的方式。齐泽克将拉康所践行的精神分析进行特殊标牌大众化,其中划分心理
运作的三大秩序是:想象秩序、象征秩序和实在秩序。想象界是自我得以构想并诞生的过程,属于一个镜像阶段;象征界可以理解为囊括了一切的社会结构,是非个人的社会框架;实在界是持续存在着的,但是没有被赋予意义和代表,不会发生改变。可以理解为,当我们称一个东西为xx的时候,这种称呼是象征界改变和赋予的意义,在这之前我们是存在于实在界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39
4.17
修改了关于gpt的提纲,思考其在新闻生产中对于新闻真实、新闻时效性的影响,认为其对新闻真实造成了冲击和削弱的。学术规范课程结课,需要写感想总结课堂收获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4.18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梳理了“道德行为体”“道德责任”等相关概念,并就其在新闻生产中对新闻文本准确性和多样性表达的弱化展开进行了阐述。
4.19
完成伦理规范课的课程展示,老师阐释认为gpt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行为体,与新闻记者相互匹配完成新闻生产;另一点是避免惰性养成这一点可以调整,应当发挥其大数据更全面的优势。阅读《句读一》的第四、五节,开始具体论述哪些目的是目的的同时又是义务:自我的完善、他人的幸福。
4.20
阅读《导读齐泽克》至85页。这一章依然是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后现代,其中提到了“超越”,认为是一种超我的“享乐”,主体用一种自反性的自由来协调自由。一种被允许的享乐,享乐的自由,变成了享乐的义务。
4.21
阅读《导读齐泽克》至97页。从现实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阐释其思想,齐泽克将马克思的“他们不知道做什么,但他们正在做”改写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正在遵循一种幻觉,但他们仍然在做。”齐泽克认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被误导了。
4.22
参加了校园跑活动和训练,身体非疲惫。看了微信推文【监管前沿】美国版权局发布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登记指南,表明目前业界已经针对学界所提出的版权伦理问题做出了回应和可行路径的尝试。
4.23
阅读《导读齐泽克》至116页。从性别角度审视主体,拉康所谓的“性化公式”以及魏宁格在其书中提到的与齐泽克恰恰相反,齐泽克认为女人是维持男人一致性的东西,并且女人的不存在其实代表了一种构成一切主体的根本否定性。这只是一种象征化失败的两种模式,而非性别角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44
5.8
阅读论文《Trust-oriented affordances: A five-country study of news trustworthiness and its socio-technical articulations》,研究结果从信任他人和信任自己两个维度进行总结,阐述了影响新闻信任的可供性维度。总的启示是需要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进行新闻可信度的评估,不能忽略媒介、社会、技术的环境。
5.9
因为写新闻稿的机会听到了央广网重庆频道和学院老师对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一些理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谈到了新闻理论与实践能力两者的兼备,先有新闻,才能有作品,即使是短视频创作也离不开对于新闻理论的认识与学习。
5.10
阅读《青苔不会消失》,有点像很多年前柴静的《看见》,以作为记者的视角,描述矿难中遭遇不幸的人们,在世界的角落被遗忘、不被看见的人物群像。作者想要表达,但并不确定这样的表达能不能使他们被看见,但还是想要完成这一任务,为卑微的力量做无言的见证。
5.11
继续阅读《青苔不会消失》,写了读书感想。每个社会都会有边缘群体,边缘即是被冷漠、被无视,但即便不被看见,他们也要顽强生长,选择放弃只会给更多的人(家人)带来更沉重的苦难。落伍者的数目不少于前行的人群,却像绵绵的青苔铺满地,没有醒目的机会。
5.12
阅读《技术有病,我没药》,这本书是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段伟文研究员、人大的刘永谋教授、上交的闫宏秀教授、复旦大学的杨庆峰教授联合发起的论题,关于科技世代人类未来的探讨。
探讨科技与技术到底是人类社会的解药还是毒药,通过对技术的价值反思,在强调现代技术逻辑延伸、超越人的时间性存在的同时,要重视人之有限性的存在。
5.13
阅读《技术有病,我没药》第一章,本章探讨的主题是“面对技术拒绝的态度”,四位老师分别从技术拒绝这一现象的关注、技术究竟拒绝了什么、被技术拒绝后人类的境遇、如何与技术拒绝周旋进行阐述呈现。当前存在的数字鸿沟、伦理困境等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拒绝的呈现,技术拒绝真正拒绝的是一切进化缓慢的东西,对技术而言,减速主义的世界绝对不存在。
5.14
休息一天,这周太疲惫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2 09:26
5.15
阅读《重访灰色地带》导言部分和第一章,对传播学术史与传播学术史的叙事结构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作者对于灰色地带的阐释:连续中的断裂、断裂中的连续;对整本书的章节结构进行了划分。拉斯韦尔为什么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几乎等同于5w模式,而其他的学术成果都未得到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提出传播研究的“谜题”,所以在学术研究中,好像有时候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5.16
阅读《重访灰色地带》第二章,关于哥伦比亚学派的生存与断裂,作者同样围绕着灰色地带的核心命题指出了其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是哥伦比亚学派被牢牢贴上了有限效果论的标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在自身学派的发展过程中建构了不存在敌人来试图证明和反衬自己的“创新性”,有点弄巧成拙的意味在其中,这种塑造自己“突破性”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学派有些过于简单刻板。二是与批判学派成为了二元对立的局面,不过这一学派对于传播效果的定义并不狭窄,并不排斥其他视角,只是更强调论证的经验性与逻辑性。
5.17
阅读《重访灰色地带》第三、四章。第三章突破凯里个人的学术旨趣,修正了帕克在芝加哥学派中的地位,指出帕克开创了从知识社会学与现实建构的角度来理解传播和新闻现象的传统。第四章回顾了公共关系的起源,彼时宣传与新闻、传播的概念区分并不明晰。在历史叙事中,公关是一个缺乏主体的行为,与权力无关,但实际上权力的缺席并不等于中立,相反这是对既有权力的理所当然的接受与背书,所以底层逻辑是维护既有权力的保守主义。
5.18
阅读《重访灰色地带》第五、六章,探讨了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源问题。目前的主流叙事认为中国的传播研究始于1978年,并以此作为一个分水岭甚至是壁垒,对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传播研究、“交通”概念置之不理,出现了集体记忆缺失的情况。当然,无论我们还是作者,溯源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源并不是为了要界定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这种怀旧与回忆虽然看似在时间维度上面向过去,但本质上却是面向未来的乌托邦。
5.19
继续阅读《重访灰色地带》,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讨的核心是传播学自1978年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的跨文化解读、想象、改造。第八章探讨了文化工业这一关键词的变迁,以此为缩影反映着中国的传播研究与社会现实间的错位:为什么中国内地还未有真正的文化工业时中国学者会大肆批判中国的文化工业,待到中国的文化工业真正做大做强时,学者们反而熙熙攘攘的为文化产业出谋划策?
5.20
读完了《重访灰色地带》,写了读书总结。“回到历史不是寻找现成的答案,而是为了寻找更恰当的提问方式和观察。”有时候提出问题比给出问题的答案更有价值,全书对传播学的深化、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理论旅行”中的话语改变进行不断反思,虽然并没有对连续中的断裂与断裂处的连续给出可行性的、或者信服性、权威性的答案,但这种对于学科神话的打破、反思似乎正是学科与研究自主性的体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31 14:19
5.22
阅读汪民安的《现代性》。
5.23
阅读《现代性》第一章:现代生活。主要从都市、乡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5.24
阅读《现代性》第二章:现代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历史根源的阐释之一是资本主义将一切进行商品化,劳动力也被商品化。
5.25
阅读《现代性》第三章:现代观念。国家的形成、对理性概念的不同认知。
5.26
阅读《伦理学与对话》导论部分。重新确定康德伦理学中哪些可以作为一种按照对话模式理解的伦理普遍主义之出发点的观点;对对话伦理学机器共识论前提的一个批评;对话伦理学的基本直觉怎样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准康德式的”观点得到重新表述。
5.27
阅读《伦理学与对话》第一章。对一般化原则的阐释。
5.28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3:11
5.29
阅读汪民安的《现代性》第三章,总的来说,通过启蒙运动,人、上帝和自然的三角关系现在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二重关系。
5.30
阅读《现代性》第三章。比较霍布斯和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的不同内涵,霍布斯所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人与人在财产归属上的物与物的关系;而卢梭认为的自然状态是纯粹自然的,保存自己的欲望和对自己的同类的苦难的某种同情或怜悯。
5.31
对五月的读书内容进行了总结,这个月读了两本纪实类型的书目,苦痛太多。还读了一本传播学的经典书目,收获比较大。
6.1
阅读《生死门口的察觉》,是一本手记,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6.2
智慧树课程期末考试。
6.3
去观看了硕士的毕业答辩,两个与新闻伦理相关的论文。问题比较集中于,对伦理概念、原理本身的阐释缺乏,对策的针对性(要与前面提出的问题相对应,不能泛泛而谈);所使用的理论与内容的嫁接度不够。
6.4
对本学期上的学术规范课程进行了总结,看到了一些关于学术道德的帖子,了解了部分审稿流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2:49
6.5
读完了上个月没有读完的汪民安的《现代性》,并写了读书总结。总体上,作者依照文化、经济、政治观念、社会认同等几个维度来介绍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与发展历程。但也正如作者所说,现代性是一个难以清晰进行定义的词语,其中夹杂着太多景色。
例如在经济层面,资本主义的横空出世与现代性紧密连接。对资本主义的起源,韦伯诉诸理性,新教改革带来的对世界的祛魅和对工具理性的追求,点燃了资本主义的火苗。马克思诉诸商品,认为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环节创造了一个辽阔的市场,人和人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也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一切都被商品化。桑巴特则从奢侈这一生活习性出发,认为人们享受奢侈品的欲望,正是足以应付规模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的土壤。
6.6
继续从观念层面对现代性进行总结。
主要是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进行阐释:通过启蒙运动与启蒙,人、上帝和自然的三角关系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二重关系。培根就此构成了工具理性的雏形,表达出了强烈地要征服自然的愿望;霍布斯、洛克、休谟、亚当斯密则认为人从属于自然,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决定了人的特征。但无论对立还是从属,他们殊途同归地强调了“个人”的重要性。卢梭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人性观,认为自然的状态是纯粹自然的,私有制是导致争斗的原罪,因此个人应当向集体让渡所有权利,理想的社会状态应该诉诸于废除私有制和普遍意志。这就绘制了共产主义的雏形,可以认为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在这里迸发。
6.7
阅读《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第一章导论部分。这一章主要从谣言发生与传播的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分析了谣言研究的主要视角,为后续具体谣言事件的分析搭建了框架。
阅读感想:在时间意义上,集体记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虽然这是一个由社会学家首创的概念,但近年来在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中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视角。在某些意义上,传说和民间习俗成为了谣言形成的重要基础,甚至是谣言的一部分。从空间意义上来看,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爆发的谣言,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地域特征。例如“毛人水怪”的谣言爆发在水网密布的区域,“割蛋”谣言主要爆发在农牧混杂的地区,“投毒”事件多发生在有“放蛊”传闻的西南地区,这说明了谣言的产生与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6.8
阅读《虚实之间》第二章。
感想:“社会经历剧烈变革”这一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谣言产生与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变革进一步刺激了谣言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变革,社会阶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旧的权力格局几乎全被粉碎,大部分旧的社会精英成为社会底层,这些在社会变革中失去权力的人群,不乏心怀不满而伺机反抗者,造谣惑众就是其反抗方式之一。
6.9
阅读《虚实之间》第三、四章。
感想:谣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话语的表达方式,而当民间话语没有渠道进行正常表达的时候,谣言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在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重新调整,社会的权力秩序与格局面临着打破重组的局面,这时有相当数量的利益损失者为了维护其利益,必然会通过某种形式发出他们的声音,而将他们的声音加载在谣言上,就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6.10
阅读《虚实之间》第五、六章。
感想:其实,谣言就是一种提醒,提醒社会其运行机制有一些问题。作者进行了前车之鉴的总结:首先要告别精英心态,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话语去指责那些散步谣言的人。其次是.不要丛林法则,当一个社会出于恐慌之中,经常会产生替罪羊,社会会找到一些最底层的人充当牺牲品(乞丐、小孩、妇女、外来的陌生人),最弱势的人往往成为祭品。第三是要保护民众合法权益,民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普通越轨者、社会变革中的受冲击者。最后我们依然回到了书的开头提出的问题:谣言靠什么制止?制止谣言更加重要的是信息的公开、真实与及时。只通过暴力性的强制手段禁止个人的自由对话是不可能的。
6.11
读完了《虚实之间》,写了读书总结。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22:38
6.12
复习英语考试
6.13
英语期末考试
6.14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
内容:今天主要写了书评中的第四部分主要观点与论证中的第一节: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进行谣言研究。桑斯坦认为,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就会发生“社会流爆”的现象,当民众中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前的想法更加极端,形成“群体极化效应”,谣言正是通过这两个部分重叠进行传播。
6.15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
内容:今天写了书评中第二节第、三节的内容:新中国初期的两则谣言;谣言是一种提醒。为何谣言反复出现?首先这一现象说明它是一个深藏在集体意识里的解释系统。其次,面对一个无法解释的危机时,指定一个罪犯就是找到了原因。因此必须找到一些替罪羊来负担集体的罪孽,谣言的循坏是替罪羊的必然命运,而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喜爱的、几乎可以说是由制度产生的替罪羊。
6.16
写《虚实之间》这本书的书评。今天完成了最后一部分的评价与反思部分,写了一些这本书在论证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内容:本书对各地方地方志的搜罗甚是详尽,向读者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谣言产生与发展传播的面貌,但在论证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孔飞力所提到的谣言中传播者大多为僧侣等流动性较强的人这一点给李若建老师太深的印象,所以在这本书中也反复提到河工、商贩等流动性群体在传播毛人水怪、割蛋谣言时的重要性,并将它上升到谣言的普遍性构件。但我们回过头再去看其他广泛传播的谣言,如非典、日本核辐射、新冠肺炎疫情,难道也会有流动性人员的身影?或者说流动性人员的规模也如此庞大和普遍吗?
6.17
阅读论文《“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下危机事件的风险沟通研究 —以新冠疫情中的政府新闻发布为例》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策略》。
感想:对风险的社会放大这一理论有所了解,主要是从个人放大站与社会放大站两个视角对风险信息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此外,还有研究强调了填补风险信息空白的重要性。风险信息的缺失是风险得以被放大的重要归因:当专家们拒绝提供信息时,信息饥渴的公众会用谣言、臆断和不太科学的理论来填补空白。
6.18
阅读论文《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 《突发危机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与话语构建》。两篇论文分别从危机事件中的受众视角与主流媒体报道的传播视角进行了分析。
感想: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消解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功能,使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尤其在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互联网自身的风险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媒体报道必须改变其固有的话语体系,主动适应互联网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从而赢得更多受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1:37
6.19
阅读论文《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放大的信息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理论的邻避舆情传播》。
感想:了解了邻避事件的概念,参照了后一篇论文的框架为课程论文作参考。先分析社会环境情况,接着分析邻避事件的舆情传播社会放大模型,最后从弱化邻避风险的角度指出了危机的应对策略。
6.20
写课程论文。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核心文献,读文献后从学科融合趋势、研究内容与目前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完成文献综述部分。
6.21
写课程论文,上伦理法规课程(最后一节课)。对“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进行了文献回顾,一是从个人放大站与社会放大站的视角,另一个是从个体风险感知的角度。
6.22
端午节休息
6.23
写课程论文。从舆情发酵路径的四个阶段依次分析政府舆情应对中的问题,通过部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案例展开分析。
6.24
写课程论文。杨国斌认为中国网络行动始终以一种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形态发展,这其中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多元因素;也包括网民、政府、媒体这些多元主体,复杂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力量共同塑造着中国网络行动与网络自由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情引导与治理策略也应该构建在多元互动的框架中。
6.25
写课程论文。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框架,同时依据上文分析的政府在舆情应对中的问题,从舆情发展的几个阶段提出应对策略,包括舆情预备、舆情治理、舆情善后三个主要环节。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10:10
9.4
阅读《景观社会》序和序言部分。
德波将马克思曾经面对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物化现实抽离为一幅离裂于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总体视觉图景。以社会批判和文化证伪为主题,开启了通达后马克思思潮的另一条重要现实路径。
9.5
阅读《景观社会》第一章部分。
景观既显示为社会本身,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可充当统一的工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蓄意成为集中任何目光和任何意识的那个区域(可以理解为表达意识的一种语言?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图像这一中介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与此同时要注意不能被理解为对某个视觉世界的滥用,即图像大量传播技术的产物。)
9.6
写作调研稿件。写作中的一些启发和想法:长篇通讯要对稿件的大体板块做好规划和分类,分板块写作效率更高;对于引用的案例、语言等标明出处,过久过老的案例、媒体使用过的案例尽量避免再次使用;直接引语的使用考虑讲述人要多角度,多方面,避免一个立场的表达。
9.7
阅读《理解人性》引言和第一章。
启发:一个人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或称之为目标,很可能在其出生后的最初数月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因在于就算是在如此年幼的时候,人的某些知觉也在发挥着作用,婴儿身上的愉悦和不适的反应会因为这些知觉而被唤起;这时,虽然婴儿在表达其自身意志的时候是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的,但其心灵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可能表达反应是以比较原始的方式进行,如哭闹大笑等等,但是这也是一种表达自身意志的方式,能够代表心灵的反应。)
9.8
阅读《理解人性》第二章。
启发:其中提到了“社会感”这一词语。对于心灵而言,适应社会生活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而之所以一些美德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其符合社会生活的普遍适用原则。对一个个体来说,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对一个人理想化的标准进行衡量(这种理想化也是有益于社会,可以发挥社会感。)
9.9
修改调研稿件,学习作为长篇通讯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方法。
原则是语言尽量精炼、平实;政府总结材料中惯用的:通过、高度重视、持续坚持、实现等等词语尽量避免,用词要更接近新闻语言。引述、案例、场景特写等可以穿插来用,这样稿件的可读性会更强,读起来也不累,曲折回环。长篇通讯写作讲究各种融合,长短句结合,案例、描述各种手段穿插引用,尽量避免一种写法,尤其是不要用套话。
9.10
校对稿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17:05
9.11
梳理信息记者培训期间发表稿件的转载。
收获启发:转载数据统计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转载媒体的影响力、转载量,要关注转载时间的先后顺序,关注是否对原标题及内容有所编辑,最终呈现的列表要直观体现原报道的影响力,重点突出重要转载(如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日报等)。
9.12
阅读《理解人性》第三章。
启发:这一章以“儿童与社会”为题,心灵活动的方向一旦确定了下来,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社会感被扭曲的人会认为环境充满敌意和威胁。社会感发展不充分,这样的儿童更多的是考虑自己而不是别人。它们一般喜欢远离人群,孤独封闭,不能正确认清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甚至会想方设法的摆脱这种联系。
9.13
阅读《理解人性》第三章。
启示:总之,生命是沉重的,外部世界是不友好的。这势必会让他们紧张不堪,过度小心,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当面对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总是倾向于逃避。因此,对于儿童而言,在心灵成长过程中,儿童所遇到的困难远超过其能力范围,这往往就会阻碍或扭曲其社会感的发展。

9.14
阅读关于媒体记者当前处境的文章,从功利主义角度着手进行反思。阅读论文了解边沁与密尔功利主义的异同。
9.15
阅读论文《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比较研究》。主要从快乐主义向幸福主义的转换、功利原则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道德制裁三方面进行了了解。其中,提到“联想原理”中,自我牺牲的不断重复后这一行为不再是手段,而成为目的,符合媒体人的正义坚守。
9.16
查阅下载其他功利主义与媒体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少。阅读《以媒体力量推动社会向善文化》,以类似于记者札记的手法和笔触描述了在社会大环境发展下的媒体慈善的发展及其影响力,论文最后写到对于社区慈善和平民慈善的倡导,与当今社会结合可以做出一些反思。
9.17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4 22:58
9.18
阅读论文《新闻专业主义的“道德困境”》《新闻学领域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读》。
了解包括客观报道与人文关怀、隐性采访与社会正义、舆论自由与独立审判等在内的价值选择冲突问题;灾难报道中从业者面临职业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观选择的难题,新闻专业主义同样面临困境。
9.19
走访调研,开组会。
提纲问题汇总: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记者群体不够明确,到底是哪一类别的记者;具体的道德困境并没有在题目中表明是什么,“自我”与“他者”的指向过于模糊,并不能说明困境的内涵是什么。
9.20
修改调研稿件。
写新闻通稿,调研中要注意收集可用性素材和领导讲话内容,关键会议要做好记录存档;注意讲话顺序、座位排序等等。这次发现了一个可以挖掘的素材,但是不知道人物专访是否适合刊发,下次可以跟老师进一步沟通。
9.21
阅读论文《提示工程师: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转变与逻辑重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了解到了一个新的词汇或者职业:提示工程师。认为提示工程师是运用自然语言并将其固化为提示词进而挖掘 AI 模型最大潜力的职业,其职责为与大语言模型对话,引导挖掘生成式 AI 的潜能;此外还存在着一种趋势,即新闻从业者向这一身份逐渐转变。
9.22
生病休息。
9.23
阅读论文《人机共生与价值共创: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重塑》《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共长”机制探究 ——基于关系主义视角》。
主要从新闻从业者(作为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探讨人机关系。人机关系的探讨从不同视角展开,包括关系主义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等,但大多都是遵从先从相互竞争入手,到相互依存,最后实现共生共长的途径。
9.24.
阅读《第三次浪潮》前言和第一章。
从宏观的角度厘清在第三次浪潮到临之际面临的主要竞争,以第二次浪潮到临作为主要的借鉴进行阐述。只有了解这种变化的前沿,才能对身边各种政治和社会冲突有更好的了解,第三次浪潮的文明着手弥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长久存在的裂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5 17:25
10.9
读《第三次浪潮》20.21.22章。
启发:·其中第22章思想的变动中提到了“整体主义与半体主义”,第三次浪潮文明注重:结构、关系和整体。除了在知识层面要求如合并各学科之外;在其他文化上野有所彰显,比如对印度文化产生兴趣、心理健康中的形态治疗学?医学界等。“整体主义”这个词成为流行词汇之一。
10.10
阅读《第三次浪潮》23.24.25.26章
启发:主要从能源利用,产销合一的新消费形态等方面对先进浪潮进行了描绘:工业革命时期,道路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天,电子通信系统变成了要件。同时出现新的矛盾,也意味着新的平衡,是什么?卡普尔认为,这种混合的实现需要社会“彻头彻尾的改变,包括心态、价值观、教育制度、奖励方式、能源流程、科学和工业研究,以及其他许多机构一起改变”。
10.11
阅读《第三次浪潮》第27.28章,写读书总结。
启示:(读书总结部分摘抄)对第二次浪潮在社会各方面历经的变化与冲击做以细致的描述和复盘,对工业社会的特征进行种种细数的呈现:核心家庭、大众教育、大公司、不可再生能源...紧接着对处于两个时代交汇但并未踏入的第三次浪潮程中呈现的变化又进行了大篇幅的描绘,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样化、信息的流通(即物理连接,同样也在逐渐取代情感连接的过程)、家庭重要性的凸显、政治多样化(分权化)的趋势、能源形态的变化等。
10.12
阅读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学论文,修改小论文提纲。着重修改的点:论文题目中体现出研究问题所在(即具体的身份伦理问题是什么);第二部分中不能面面俱到每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身份,否则过于笼统,要有具体的点去写;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准,新闻工作与媒体实践的涵义是重复的。
10.13
写北碚区民营经济相关的新闻稿件。一些收获,使用的案例要具有时效性;超过1300字左右长度的尽量可以通过小标题作区分更有条理;最好有相关负责人或者多方的发言,使说服更有力、印证更有效。
10.14
休息
10.15
阅读论文,“艺术和科学的结合”:AIGC技术下新闻编辑的机遇、困境与优化;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保护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启发:第一篇论文对新闻生产中的具体环节—编辑,其优势、困境与今后优化的路径进行了叙述,其中第二部分“机遇与挑战”章节中语言表达很有特点。后一篇论文关于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的讨论主要从法律属性、著作权归属两方面进行了分别讨论:法律属性的核心争议点在于作品独创性的问题,著作权归属的核心争议是人工智能是否是法律主体的问题。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2 19:53
10.16
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四章:论政治社会。
收获:·本章在上篇论正义的基础上表达和论证另一观点:即在各个政治社会之中,规则都是存在的。接下来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在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联结;人们对于友谊、依恋和亲昵的规则,即保持忠贞;甚至在最不道德的社会也存在一定规则;在娱乐社会亦是。
10.17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五章:效用为什么使人快乐。
收获:效用为何使我们快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种有用性在情感上带给我我们的价值,带来尊重、热情、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在这一章中,作者竭力论证,社会性的德性的有用趋向不是通过对自我利益的某些尊重来打动我们的,而是具有一种更普遍和更广泛得多的影响力。
10.18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六章:论对我们自己有用的品质。
收获:首先是审慎这一品质的论述,作者依然是反复提到了“效用”的价值,所谓的“对日常生活来说是必需的品质”,接着也进行了一些其他品质的举例与论证:省俭、贪婪与挥霍;所谓女人的贞洁;对当前快乐的享受与长远幸福的追求;自满,“傻瓜”......现实生活中盛行卖弄公共精神、卖弄仁爱等等,以至于人们有时候带有怀疑与厌恶;所谓“壮丽的宣言”与“纤弱的表现”,也是引起了人们的厌恶。
10.19
阅读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新闻稿件对新闻真实性带来冲击的论文,对应写论文中真实性危机的内容。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七章和第八章:论直接令我们自己愉快的品质;论直接令他人愉快的品质。
收获:作者想要表达,有一些品质之所以能够受到珍视,是因为能够带给人们快乐,令人愉快,与在前面几章中所提到的效用的观点并不是一样的。但人们对于这些品质的情感和前面我们对效用所提出的令人们产生的情感是同样一种类型。这两种情感都产生于同一种社会性的同情,即对人类的幸福或苦难的同胞感。
10.20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九章,并写读书总结。
收获:道德这一概念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才能够属于我们这里所坚持的人道的情感,一是蕴含着某种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二是还蕴含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如此普遍具有综括力,以至于可以扩展至全人类。人道这种感情是人人共通的,同一个对象会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这也正是道德的起源。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人道”德概念,这种感情为人类所共通。
10.21
休息
10.22
阅读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具体环节的相关论文3篇,对应写论文中介入新闻实践的部分。阅读费代里奇的《超越身体边界》导言和<身体、资本主义与劳动力的再生产>部分。
收获:女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双重机器化是指:一方面在种植园、工厂和家庭中等的工作中接受规训,被剥夺身体;另一方面,在繁育后代的意义上也成为机器;这种生产力生产的意义大于她们在农场中产生的利益。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22:38
10.23
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二部分,5.6节;写小论文关于技术增强的部分内容。
收获:这两节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阐释女性主义,对于整容、代孕等发表观点。其中,我们在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中(改造或者毁灭),无一不受到权力与商业利益的控制和影响。作者倡导我们应当去学习和借鉴曾经有的“行动起来”经验,理解改造我们身体的知识,争取集体权力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10.24
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三部分,7.8节;写小论文。
收获:对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与心理学和恐怖主义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其中,作者表达妇女不仅用生育来填补劳动力队伍,还要提供身体、情感和性服务来保证劳动者的日常再生产,这些服务对恢复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是必要的。其实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是双重的:来自工厂中作为劳动力的压迫;来自家庭中家务劳动、生儿育女“责任”的压迫。
10.25
阅读了解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周年发展报告,重点关注口岸通关服务效能;通道经济发展与枢纽经济建设。
核心:最新数据、概括性描述、具体案例(重庆地方)、引用各方当事人的观点。
10.26
阅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三部分9节;第四部分10节;继续写小论文人机关系部分相关内容。
收获:“在妇女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琐碎、嫉妒和过度脆弱,往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所造成的扭曲的一部分。学会识别它们而不是被其摧毁,是我们政治成长的一个环节。”读完后记,深感这场保护女性和女性觉醒的路还有很漫长的时间要走,不仅漫长,亦有诸多坎坷与艰辛,但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者依然要保持应有的松弛感,带着欢乐(joy)参与斗争与改变世界,即使也会面临和体验那些让人痛苦与失望的关系,但依然要从中爬起,而不是被其摧毁。
10.27
读完《超越身体边界》,并写读书总结;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九章,并写读书总结。
收获:作者在最后一章中对身体的连续性不厌其烦的发出赞美,我们与世界发生关系,与其他身体发生关系,改变我们自己和周围空间。我们的身体之中有我们需要领会、重新发现、重新发明的理性。这种重新发明的理性,面对的是另一种具有恒久影响力的理性。在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科学神话面前,费代里奇问道,是否弥散、熵增和跨越界面,就是无序和混乱;而反过来,反熵就意味着秩序和理性?我们要摆脱科学和宗教随理性的唯一定义与固有概念,去摆脱,然后倾听来自自己身体的声音。
10.28
休息
10.29
阅读人机关系相关论文4篇,《作为“人”的算法: 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技术哲学省思》《情感与主体性:算法社会中人机关系构成及其共生进路》等。
收获:从人与算法关系历程开始阐述,二元对立到人机合一;但其中包括对人本主义的阐释,对“人类主体性”的绝对化进行了批判。同时论证了元宇宙中的人-算法关系的主体结构和互动的辩证关系,包括主体结构、互动类型与辩证关系三个方面,在互动类型中,划分为技术可以作为主体的存在和作为环境的存在,对其是否能够作为主体进行探讨有待商榷。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03
10.30
阅读人机关系相关的论文《智能传播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重构》等,写论文人机关系共生部分相关内容。
收获:提出智能传播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即工具理性带来的一些问题,包括算法思维下的僭越;情感沟通的缺失;主流价值观的弱化等,其中情感沟通的缺失可以对论文有所借鉴。
10.31
写论文人机关系不部分内容,对韦伯所提出的“理性的牢笼”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并应用于论文写作。面对这两者权力关系的博弈,究竟要遵循怎样一个逻辑去零和博弈,是最后一部分的核心问题。
11.1
阅读《人工智能的未来》推荐及1.2部分。
收获:对“奇点”做出的阐释:库兹韦尔只是把“奇点”当作一个绝佳的“隐喻”。这个隐喻就是,当智能机器的能力跨越这一临界点之后,人类的知识单元、联结数目、思考能力,将旋即步入令人晕眩的加速喷发状态——一切传统的和习以为常的认识、理念、常识,将统统不复存在,所有的智能装置、新的人机复合体将进入“苏醒”状态。
11.2
写小论文。
11.3
参考意见,寻找论文进一步完善修改的方向;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为了紧扣题目,主体消解这一身份困境谈及太重复了,反复提及,语言表述变化也不明显。此外关于有些部分的论证,有一些论据和论点的论证逻辑不完善的问题。
11.4
休息
11.5
阅读论文《生成与衍射 :数字媒介的“技术自主性”》等。
收获:其中对于人类如何驯服媒介进行了阐释分析,其实媒介的每一次使用都在他律性和自主性的张力之中,人类社会也已经陆续兴起了一些反抗和抵制媒介霸权的运动,希望能够以此方式平衡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4:45
11.6
阅读《“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等论文。
收获:对传统认为新媒体对主流话语传播所造成的去中心化的进一步探讨,其实在这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再中心化的过程。这一辩证的过程伴随着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始终,一举打破了传统意识形态相对封闭、可控的传播环境,带来了一个开放的、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新场域。
11.7
和博士同学交流关于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引用格式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收获:期刊论文因不同期刊要求不同,故不做统一要求,一般情况下尾注和脚注选择其一使用,无需单列参考文献列表。学位论文一定有参考文献列表,尾注和脚注的选择参考学校要求。关于引用的符号标记,整句全部引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标在句号之外;直接引用某句话或者某一观点,标记在引号前;直接或间接引用某一观点,不是完整的一句话,标在逗号后面。
11.8
阅读论文《作为“人”的算法: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技术哲学省思》等
收获:从技术哲学诞生的角度论述人机关系,由于人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着生存的必要需求,因此需要创造工具和技术去化解危机以帮人类能够生存,所以技术问题是伴随着人的出生而来的,人类的发展史与技术哲学思想史是相对应的:经历了一个认识技术、变革技术、创新技术的过程。
11.9
修改小论文内容。
11.10
实习调研区县关于矿山开采保护、纪律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等内容。
收获:①稿件写作:案例始终是让文章鲜活的核心;数据是说服力;概述不能过多;当事人的直接表达要做记录。
②采访中:对接政府的采访也要做好采访的准备,有必要的要进行录音记录;数据的真实性核对当场需要查证;需要梳理清思路。
③调研:录音,照片记录;嗅觉、视觉、触觉多方位多角度的感知。
11.11
阅读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第一部分。
收获: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创新在于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历史事件,包括日本、美国与欧洲国家、中国等;此外还改变了西方英语国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深入阐述,对于遭受迫害的人而言,他们如同光明的灯塔。
11.12.
阅读《人工智能的未来》03关于思维模式识别理论。
收获:处理信息的模式是大脑新皮质层以分层方式的处理;皮质柱相互交织紧密相连,这些大脑新皮质中的模块复杂的连通性不是由遗传密码预先设定的,而是为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到的模式而创造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15:42
11.13
阅读梳理历届硕士论文新闻伦理方面的选题。
收获:研究视角比较分散,但是论文整体的架构和研究思路比较一致。多是从概念阐释—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解决路径这一思路展开,整篇文章围绕A和B两种对象,A多基于实际(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描述问题和现状,B多用于解决路径的展开。
11.14
修改小论文。
收获:语言表述上要注意精简,减少倒序的表达、“进行”等过于笼统的词汇。参考文献上要尽可能丰富,扩大注释量与参考量。使用的例子要新,优势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要更加前沿。注意写作的规范性,尤其是要标明引用。(后期写论文也要注意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的记录和规范)
11.15
检索并阅读梳理历届硕士论文选题,找毕业论文选题。
收获:要有一个伦理学的概念或者内容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遵循的思路逻辑:具体概念阐释、通过研究(深度访谈、调研)分析出来a的问题(矛盾、困境)是什么、结合b(一般是另一方或者使用的理论)分析问题(或者矛盾)、分析原因、解决路径或者途径。
11.16
阅读与“负责任创新”理论相关的论文。
收获:思路①:伦理困境、伦理困境的成因、用负责任创新框架建构解决路径
伦理维度可包括: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公共利益等;②解决路径:内部技术、外部监管。
11.17
阅读《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廖苗著。
收获:基本厘清该理论的内涵,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概念辨析及该理论应用的四个框架。概念辨析:类似概念如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负责任发展、负责任研发等。辨析: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是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议会在博弈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本质上与“负责任创新”这一概念内涵差别不大。提倡既要包含经济角度的“创新”,也要包括社会角度的“研究”。
11.18
梳理新华网服务电网公司重庆电力方面的稿件。关注“新华丝路”平台发送的英文稿件。
11.19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15:03
11.20
写论文框架。
收获:选定一个理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要前沿,和小论文选题一致,依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伦理的结合。
11.21
开组会听取论文提纲修改意见;读完《生而为女》并写了书评。
收获:伦理学中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应存在外部治理,修改;按照必要性-可能性-何以可能的逻辑顺序建构论文大框架。书评:
11.22
修改论文提纲;修改关于人社就业方面的稿件。
收获:对可能性这一逻辑深入了解,从理论依据、行为依据与实践依据三方面展开论述,该逻辑侧重强调条件、能力的问题。稿件方面,标题写作上要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
11.23
修改论文提纲;读《规则的悖论》。
收获:作者提出了一种“自由主义铁律”。自由主义铁律表明,任何市场改革、任何旨在削减繁文缛节和促进市场力量的政府举措,最终都会增加规章制度总量、文书工作总量和政府官僚总量。这也是一种规则的悖论:于是“民主”开始染上市场的意味;而“官僚”与之相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般含义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1.24
看“负责任创新”相关的期刊和学位论文,整理相关概念内涵;梳理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
收获:负责任创新方面从概念内涵、进路架构、具体实践和现实反思四方面展开;文献综述从负责任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媒体应用研究三方面展开。
11.25
阅读负责任创新相关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进路架构中新加入本土化思考方面的内容。
收获:张春美指出在中国实施负责任创新需要关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语境与中国问题;二是在制度建构和政策设计中,嵌入责任伦理;三是要以大众化的话语方式向中国公众进行解读,将负责任创新的伦理融入人的现实能力之中。
11.26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43
11.27
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
收获:文献综述应该怎么样分解,从哪几个部分写?
11.28
阅读文献,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伦理问题方面的文献。
收获:应该参考哪一类文献?(分类和排序问题,缺乏专著,学位论文是否要作为参考?)
11.29
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
收获:对于伦理问题的梳理太过简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逻辑应该发生变化。
11.30
医院输液。
12.1
听刘俊老师的讲座,学习论文写作规范。
收获:期刊等级的分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现代传播的栏目设置,其侧重点。凸显问题意识,用问句表达出来,提出来,在明显的地方做出标记。避免描述,高度的思辨性和理论性的概括。小标题很重要,实用性、视觉停顿处、观点的呈现。
12.2
听刘海龙老师、叶娟丽老师讲座,旁听开题答辩。
收获:最大的问题是要有突出的问题意识,到底在研究什么,最后也可以突出强调一下研究问题是什么;其次是要在研究内容上体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研究方法上的丰富。
12.3
休息。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