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2级硕士马源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 21:37
标题: 2022级硕士马源学术日志
2023.2.20
道德是个体对社会人际关系在行为上的(它必须履行、执行,即是实践性的,是会产生现实后果的)承诺和规范(它对个体行为时自觉意识到的活动是由认识-理解-判断等知性因素起作用,甚至起主要和支配作用的活动——即“理性”主宰的活动,它在个体心理上展现为有意志或意志力量的活动)。
2023.2.21
道德是个体内在的强制,使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规范。理性对感性的这种自觉地、有意识地主宰、支配,构成了道德行为的个体心理特征,我曾称之为“理性的凝聚”。道德在心理上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凝聚的成果,这种“理性凝聚”对个体感性承诺在所起主宰、支配力量之强大,使康德称之为“绝对律令”,中国宋明理学则冠之“天理(朱熹)”、“良知(王阳明)”。可见,道德并非幸福!
2023.2.22
道德超出和超越感性生命,道德的本性特征当然便与任何经验无干,所以康德说它是超验或先验的,有经验的幸福无关。道德或伦理是研究人的行为准则及其“理性”依据,对个体来说,它不管人的经验(苦乐、利害等)如何。
2023.2.23
康德和一切宗教,竭力论证正是一种不仅超越人类个体而且也超越人类总体的天意制定了人类所必须服从的道德律令或伦理规则。这种绝对律令对人内心从而人的行为具有不能抗拒、无可争议的规定性和规范作用。它是超验或先验的理性的命令。人们以之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准则和信息规范,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
2023.2.24
宗教性道德本是一种社会性道德。由于当时的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这种社会性道德必须必也必然以一种超社会超人世的现象出现。这种宗教性道德不仅以某种超有限人世的对象或理论为依据,而且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性的活动、举止和组织,并重复进行,以传布、加强、巩固内心和情感。
2023.2.25
世间的习俗、经验、法规披戴上神秘光环,成了神圣教义。神圣性使它获有了普遍必然性的语言权力。而非个体甚至非人群集体所能比拟所能抵御的巨大力量,而成为服从、信仰、敬畏、崇拜的对象。“宗教性道德”本来源于一定时空内的某种社会性道德,被提升为“普遍必然性” 的信仰、情感的最终依托,成为敬畏崇拜的神圣对象。
2023.2.26
“宗教性道德”本源于“社会性道德”,在中国“礼源于俗”的历史学的考察中显露出来。eg:孝、天人感应都是将“社会性道德”的经验内容塞入“宗教性道德”的超验形式,以成为普遍必然、神圣崇高的绝对律令。


2.27
阅读chatGPT最新的研究和报道,为小论文积累和补充素材。chatGPT本质还可以回归到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探讨,只不过机器的智能程度更近一步。
2.28
由chatGPT引发的思考:人仍然是衡量机器的尺度。智能化浪潮中,人类必须保持主动进化的能力,在人机场域中占据主体地位、坚守主体价值。
3.1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一节:宗教性道德不仅以某种超有限人世的对象或理论为依据,而且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性的活动、举止和组织,并重复进行,以传布、加强、巩固内心和情感。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论文,整理资料,为小论文第二部分撰写做准备。
3.2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二节:主要探讨现代性社会道德,基于个体利益之上的人际之间的社会契约,是一切现代社会性道德从而是现代法律、政治的根本基础。履行社会契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个体利益。
阅读博士论文《智能媒体责任伦理建构研究》,了解责任伦理相关知识。
3.3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三节:西方因为由圣爱和理性而来,从“耶教”到康德,“敬畏”成了道德的主要情感。中国因为由亲子、乡土自然感情的提升而来,合理性的人间情爱,如“仁义”“合情合理”变成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感情。这种传统的“仁义”感情和“天地国亲师”的信仰,对今日现代生活仍然可以有引导、示范但非规定、建构的作用。
开始撰写小论文第二部分的内容,但成果甚微。
3.4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一节:
作者认为,作为人类伦理行为的主要形式的“自由意志”,其基本特征在于:人意识到自己个体性的感性生存与群体社会性的理性要求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个体最终自觉牺牲一己的利益、权力、幸福以至生存和生命,以服从某种群体的要求、义务、指令或利益。
继续撰写小论文第二部分,同时阅读人工智能伦理外文文献,拓宽思路。
3.5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二节:
西方情爱非来自世间,它来自实乃理性的“圣爱”,从而它远远高出于任何世间人际的关系、律令、规则,所以才能无远弗届【理性主义“情理结构”】。与此相反,儒家所倡导的伦常道德和人际感情却都与群居动物的自然本能有关,可以说是由动物本能情欲即自然情感所提升(社会化)的理性情感【以理性融化在感性中为特色】。
小论文第二部分收尾,但感觉还不够深入,后续可能会继续补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3 19:44
马源第三周学术日志
3.6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三节:康德谈论的实际上是伦理行为的心理形式(理主宰欲)的特征,康德把这一特征当做伦理行为的普遍性的“立法原则”。康德的“自由意志”、“绝对律令(实践理性)”只要具体化,便很难作为自古至今普遍适用的立法原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绝对伦理主义】
一切道德、伦理都是相对的,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即历史的产物。伦理从属于历史,只有历史主义,不可能有独立的伦理主义。【相对伦理主义】
学习学姐们的研究日志,很受启发。未来需要开拓视野,阅读一些论文研究方法的书和论文,以及经典名著等。
3.7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一节:康德哲学证明人的认识、实践都无须依存于神,极大限度地从哲学上空前高扬了人的旗帜,宣告人从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的神权统治下的解放。可见,人的旗帜有这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实质性的外在伦理方面,即“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有“自由意志”可“普遍立法”而行事。它从哲学上确立了个体的人的自由、独立、平等。另方面则是我所强调的,康德所高扬的同时也是人性能力、心理形式、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在道德方面。
阅读了20级学姐们的学术日志,深刻体会到就业的艰难与不易,希望自己多多努力,充实自己,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3.8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二节:康德的“理性”是人所具有的超人类的普遍必然性,它不可能来自经验,所以是先验的。所谓“普遍必然性”只是人类的客观社会性或社会客观性,它仍然来自经验和历史(积累),理性是人类漫长历史实践中所建立、所发现、所创造的行为规范(伦理)、事物规则(知识)以及社会制度(如国家)等。这种外在规范长期积累沉淀而成为人类内在的心理形式和情理结构,这就是人类的知识(逻辑、数学和辩证观念)、道德(自由意志)和审美。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论文,开始小论文第三部分的写作。
3.9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三节:人的行为是在许许多多复杂变易却又延续不断的各种具体的善恶教义、观念和各种肯定否定的人性情感推动下,由人性能力所做出的活动抉择。所以,我以为人的伦理道德不能归结为动物本能,也不能归结为先验的“人性善”,而是人类历史(就社会说)和教育(就个体说)将社会性的善恶理知观念经由大脑的认识思维通向情感领域,并与动物性的爱憎情欲相联结所构成用来支配、主宰、控制感性行为的意志活动。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论文,继续进行小论文第三部分的写作。
3.10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四节:善恶本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虽与个体苦乐有密切联系,但它们主要是一定时代社会群体所规范、制定、形成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它们不是心理形式,而是具有特定社会意识的认知,并成为人性能力所执行的“理性命令”“自由意志”的具体内容,同时它也渗透融化在人的情感之中而左右着情感。
寻找下一阶段月阅读的书籍,发现自己对于伦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流派还是不明晰,打算阅读老师课堂上推荐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3.11
今天教资考试~
3.12
正式阅读完《伦理学纲要》,整理并回顾阅读笔记。
阅读了一篇关于ChatGPT的文章,文章认为好新闻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并且以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区别于其他出版物,大型语言模型无法计算出新闻组织的独特产品应该是什么。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新闻组织改善工作流程,但它不能独自生产新闻。感觉可以补充进自己的小论文中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17:17
马源第四周学术日志
3.13
阅读论文《作为“政治腹语”的社交机器人:角色的两面性及其超越》:社交机器人在本质上是人类、机器人和共在的环境之间相互转化和互动的产物,其行为方式依赖于人的意图,以人的需求和目的为导向。社交机器人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不由技术本身决定,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民族国家的制度结构及特定的政治背景、操控和使用社交机器人的行为动机、所要达到的行动目标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借鉴:智能机器人/chatGPT的本质及其在新闻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3.14
浏览博士论文《逻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道德研究》《人工智能的哲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维审视》,学习论文的语言运用、理论切入点。
摘录:智能机器具有与人类道德规范一致的行动和决策功能,同时又属于道德客体的范畴,如果把人类社会中的人称为“完全的道德主体”,那么可以把智能机器称为“有限的道德主体”,这也是研究人工智能道德的基本出发点。
3.15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一节:克服经验主义的局限性,不是到各种外在理由中去为德行义务寻求那些不充分的根据,而是要深入到人自己内心的纯粹实践理性的充分根据,也就是要走理性主义向内深入的道路,为每一个义务找到自身在内心中的唯一的最终根据。
完善小论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3.16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二节:借助于普遍法则规定意志自身这样一种训练而成的熟练和习惯,就是康德所能接受的,它不是什么固有的“品德”或“第二天性”,而是每次都要自由意志作出选择的,唯一能够支持它的是对普遍法则的敬重感。这种敬重感经过多次调动而驾轻就熟,培养起了主体对于道德法则的易感性,这是有利于人向德行义务的终极目的前进的,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时刻面临着与它的敌人作斗争。
3.17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三节:建立在内在自由基础上的德行对人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的命令,一方面是肯定的,就是命令人把一切能力和爱好都控制在理性手中,也就是按照理性提出的目的来发展它们;另一方面是否定性的,也就是一条禁令,禁止自己受到情感和爱好的统治,这就是所谓“不动心的义务”。
3.18
阅读人工智能把关相关的论文,为小论文第三部分积累素材和思路。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四节:只有对法则的敬重这种道德情感占据着人的整个内心,并显示着它超越一切有限的个别感动之上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才显得对其他那些激情亳不在意了。康德主张在“不动心”上加一个修饰语“道德上的”,即不是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能力,而是在行动中坚决不让任何情感激动干扰德行的法则。
3.19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至结束。德行义务是内在立法的义务,不存在外在立法,后者属于法权义务;德行义务不是对行动的义务,而是对行动的准则的义务,就是说它考虑的不是外在的行动,而是行动中的内在动机或准则;伦理义务“必须被思考为广义的义务”,法权义务则局限于狭义的义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0:58
马源第六周学术日志

3.27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前言部分:契约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其特点就在于将道德规范的本源、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政治统治的依据,归溯为自由与平等的行为主体在一种虚拟初始状态下所签订的契约,这种契约体现的是行为主体在维护自身基本利益与需求上的自主意志,因而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并且构成了人类行为的规则、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的一种客观标准。
3.28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一节:契约对霍布斯而言是一种对统治的论证的契约。而非对统治的限制的契约。霍布斯赋予了国家统治者一种绝对的权力,既无法通过自由的基本权利、人权,也无法借助于理性权利或自然权利的宪法收到限制。
3.29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二节:无知之幕体现的就是一种普遍主义所要求的不偏不倚的观察问题的视角。罗尔斯的契约主义就是建立在这种客观的、可普遍化的理性视角的基础之上的。
3.30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二节:道德是维护利益契约,这是契约伦理主义的基本命题。契约主义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任何道德原则、道德要求、道德内容,都必须经历基于一种不偏不倚的视角的理性契约的验证,才能获得普遍有效适用的资格。
3.31
阅读论文《从“人机协同”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构建》:人机协同首先要明确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在新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人机协同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智能算法的优势,引导良性社会舆论,构建社会共同价值。
4.1
阅读论文《智能时代媒介伦理原则的嬗变与不变》:技术对真实、公正和尊严的遮蔽——现代信息技术在解蔽的同时,又形成了新的遮蔽,导致了人类追求真相的难度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中介横亘于人与人之间,遮蔽了人们的价值判断;现代技术正在遮蔽人的主体性,有可能将人异化为对象化、工具化的存在,让人丧失自主性、自决性。
4.2
总结契约论相关概念及核心理念,修改契约论相关课堂内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1:28
马源第9周学术日志
4.10
阅读论文《人工智能: 道德进化的新引擎及其风险应对》:要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实现“我们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的愿望,必须要转变思维,从对机器道德的要求回归到对人类自我道德的要求,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机器。唯其如此,才能创造一个人机和谐共处的美好时代。
4.11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康德将哲学思想探究集中浓缩为三大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最终汇聚为:人是什么?
4.12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在伦理学看来,人是具有精神性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人因其作为精神性存在而有别于其他动物。而精神性又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人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主体(第一层级)。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够道德行动的主体(第二层级)。自由与道德所体现的人的这种精神性,使人赢得了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尊严。
4.13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二章:何为伦理学?自然的或特殊的道德与道德相对主义;普遍的或人工的道德与普世道德观。
4.14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三章:道德规范的起源,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厘清和确证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其约束力的理性根据。伦理学家要从学理上论证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缘由,说明人之所以需要守德,既是由理性驱动,也是由情感引导的;进而从理性合作和情感驱动两个方面来厘清人类服从道德要求的动力机制。
4.15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四章:论道德义务的人权基础,义务来自于人的权利;现代社会义务的样态。
4.16
补充chatGPT相关论文,完善小论文。
4.17
小论文字数不够,寻找材料进行补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18
马源第九周学术日志

4.17
阅读彭兰老师论文《智能时代的媒体与人——2022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学习结论及语言运用:打破人的尺度,绝不意味着放弃人的自主性。相反,清醒地认识人类当前的生存境况,并据此调整人与世界的关系,正是人之独特智慧的创造性体现。在当下日益繁盛的机器文化中,“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
4.18
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在长期的技术形态创建与应用过程中,人作为技术单元被纳入多种技术系统之中,按照技术系统的模式与节奏运行,从而在人的思维、心理、生理、器官、肢体等方面都打上了技术的烙印。
4.19
人的主体性:海德格尔“技术是时代的座驾,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具有主体性意识的人。”
4.20
读论文《论人工智能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人的主体性发挥无法摆脱智能技术的技术边界,人的行动模式、思维模式和感觉模式受到它的规定,人则逐渐沦为被“摆置”的“物化”存在,仅仅发挥单纯的物质和对象化的功能。结果是智能技术“窃取了人类在生存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具有主体性的人却被降为一个实体的、物性的事件载体”。
4.21
詹姆斯·摩尔(James Moor)将人工道德智能体划分为四类,依次是伦理效果智能体、隐含式伦理智能体、显现式伦理智能体和完备伦理智能体。
4.22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的结构也同时从两个方面影响着人,它使人变得更加自立、自治并具活力,同时它又使人变得更加孤独、彷徨和胆小怕事。
4.23
参加活动,休息一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14
马源第十二周学术日志

5.8
读论文《人机关系与信息传播变革》:人机关系中的主客体身份定位的物理恒定性,人始终在人机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媒介技术发展到怎样的水平,工具的使用都不可能逾越人的主体功能,是在人主导下的功能迭代与形态变革。这种基底结构始终潜在规制着人机关系的基本作用逻辑及运动轨迹,成为媒介迭代中的稳定性生产关系架构。
5.9
读论文《人工智能传播规制基础:伦理依据与伦理主体的确立》:从标准智能模型的构造和生命的进化看,人工智能虽然分担了人类的部分知识和智慧功能,但它还不能被看作是与人类同权的生命体。即使人工智能技术进阶到强人工智能阶段,但人工智能在最重要的创造性和评审创造性价值方面还无法替代有生命体和正常思维的人。
5.10
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 性一样”,“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之名也不能逾越。”“仅当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进幸福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普遍幸福。以不公平的方式增进幸福,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不到他们应当得到的幸福或幸福资源。”
5.11
“责任”在康德伦理学中非常重要。康德认为负责任的行为才具备道德价值。在道义论模型中,责任是出发点,可以转化为规则,分为规则和元规则。
5.12
技术不过是人作为主体的产物,是人的各种属性、能力、潜能的延伸物,它们确 实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但它们本身并不就是主体,而是人作为主体,为自己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生活活动创造的工具和手段。人机合作正充分说明了机器在这一过程中是无法取代人的主体性地位的。
5.13
教资面试
5.14
读论文《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要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就需要时时将技术置于人文精神的坐标上进行审视与反思,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智媒时代的人-机关系中,人是获得更多的自由与主动权,还是被机 器奴役,这取决于人在技术应用中的理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30 11:56
马源第十三周学术日志



5.15
康德认为人有欲求能力,基于理性和道德自律,人会按照自身生存的需要去行动,为自然界立法。
5.16
人与技术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或工具与目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存在。技术与人具有同构性,成为内在于人的主体性之中的存在方式。基于 “人-机”协同的新技术人文才是符合智能传播时代的价值旨归。
5.17
在当下日益繁盛的机器文化中,“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安孟瑶,彭兰,2022)。
5.18
我们要明白机器不可能有智慧、使命、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文化的把握、对愿景的思考,以及巨大的想象力。未来,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扩人、机器升人、机器化人。【科技与伦理走向融合———论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化 陈 静】
5.19
人类赋予人工智能体道德能力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将人类的教育道德观嵌入智能技术体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最终所追求的完备伦理智能体是让技术通过遵循“道义逻辑”拥有和人类一样的道德意识,建立起设身处地为人类着想的道德教育观。
5.20
康德伦理学对这场辩论做出了两个不同的贡献。首先,它们提供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伦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人类的存在和能力是一种创造规范的道德哲学的中心,指导我们理解道德行为。第二,康德伦理学的终极目标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与实现道德行为是相关和适用的。
5.21
康德的理性能动性有四个定义特征1)理解和理性的能力;(ii)制定并服从普遍道德规则的能力;(三)实践推理;(四)自我反思和思考能力。理性的人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所以他们可以设定“目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30 12:00
马源第十四周学术日志

5.22
人机关系呈现出高度智能化、价值耦合、融合互嵌、链式蝶变反应等特征,在智能媒体的人格化破解新闻传播生产力深度桎梏,全域传播深层变革传播关系,新闻传播舆论结构与板块力量重组等方面,并由此带动了社会体系与结构的有机更新,加速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人工智能主播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行业影响_吴锋有人工智能主播发展历程介绍】
5.23
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则进一步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有三种,即具身关系、诠释关系与它异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异关系”,在此意义上,写稿机器人、机器主播等正在变成“它者”或“准它者”。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改良的、实用主义的“体用关系”。【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制探究——基于关系主义视角_吴世文】
5.24
认知、治理、关注虚拟数字人的未来,需要注意它们存在、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场域”。 一是虚拟数字人生活在元宇宙中。 元宇宙是虚拟数字人的“生活地带”或生活场域;二是虚拟数字人要受到自然宇宙中的人的制约,毕竟它们是 “人造物”。【虚拟数字人的进化历程及成长...以“双重宇宙”为场域的分析_谢新水】
5.25
人类制造工具是为了模拟或延伸其自身功能,身体的功能逐渐被附加到智能化技术上,看似整个新闻场域呈现媒介化,但实则为身体化,因为技术最终也要
回归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智媒时代新闻场域身体“在场...—基于智能化新闻实践的考察_高慧敏】
5.26
作为“人造物”的人工智能甚至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近成为像人一样的“主体”,从而前所未有地取代人的工作,将人从各种繁重、单调的强迫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日益接近成为“主体”,不可避免地给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全方位的变化。【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5.27
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知识劳动者”以其自身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为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的主体;各种智能系统“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承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劳动任务和工作职责;一种人机协作、人机一体化的新型分工体系正在形成。【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5.28
【巨机器!】当智能技术发展到足够“聪明”阶段,即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价值标准已经能够自我设定时,机器将主宰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从而构建一种“巨机器”系统,无形中吞噬人的主体性。在“巨机器”的威力之下,人类背离了原来的生活目标,逐渐成为巨型机器的一部分,人类本身被机器化了。显然,这种主体与客体或者说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倒转。【技术哲学视角下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伦理审视_许加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7 18:24
马源第十五周学术日志

5.29【组会记录】
标题换说法:伦理考虑/伦理争议/隐私期待
发C刊:至少要改六七稿 文字功底
伦理风险不用
伦理原则拿出来
伦理风险谈不上深浅的问题,深刻一下。
人是媒介的尺度 其中之一原则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
成功出圈/横空出世 非学术性语言
自然段之间的勾连
背景需要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深刻的道德危机?谁的?什么样的?描述道德危机(一两句话描述)针对道德危机提问题,再说聚焦于……
图灵 关于机器能否思维的思想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轨迹性的东西
慢慢过渡
20c50年代,这句话是否有文献支撑?如何具体实践的?
下一句话过渡太快,需要渐进式的文献梳理。
媒体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计算机 基本功。
机器替人  
案例太陈旧 素材要新
大放异彩
全文概念不统一 一篇论文的概念必须统一 改用「媒体业者」
尽量少用转折词 然而
注释是辅助说明的,前面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后引用观点说明。埃删除。
智力/智慧?
人才能自主自为  机器是自动化
媒体大脑案例太旧
尽量不用第一人称
主奴辩证 需要进一步阐释 黑格尔在分析人物关系时 加引号 34min
人与机器 主次关系
把人类换为人
新闻人()
追问:把身份困惑概括为两三个点 哪三重 再分别展开论述
伦理失范
责任归属模糊 找三条责任 清晰做出来
媒体机构及业者 顺序才是对的
受众监督
道德代理是提炼的吗?代理是行动者
提出困境 要做分析
边缘化 一二三点 概括出特点
chatgpt案例多一点 首字母大写
大潮 逼仄 唾手可得
贬抑 概括几个点
创造灵韵 标题要体现新闻传播的东西
5.30
整理老师修改意见,完善论文
5.31
整理老师修改意见,完善论
6.1
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认为社会因素、科学实践两者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同一进程的一体两面,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在新闻伦理的重构上,我们需要采用后人类主义的立场,将技术也视为新闻伦理建构的主体,予以平等对待。对技术、设备等非人类主体来说,它们无法言说但是可以通过代言者如算法工程师、科学家等主体来实现其利益的诉求,参与新闻伦理的建构。【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与融合——...新闻时代新闻伦理重构及对策_刘斌】
6.2
“从哈贝马斯的‘交流伦理’到罗尔斯‘正义论’,从尤纳斯的‘责任原理’到贝亚茨以技术对人的生育的干涉为例而提出的‘共识模式’,从毕恩巴赫的‘做还是不做’到伦克对责任类型的详细分析,我们在西方学术界看到的是各种模型与理论的竞争”。【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
6.3
尼葛洛庞帝曾说:“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实际上一直处于动态的相互建构过程中,人机协同智能是人类灵活的意向性与机器高效的执行力的结合,人机协同,各司其职,能够更好地发挥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各自的优势,完成人类智能或人工智能无法单独做到的事情。
6.4
鲍尔斯从康德义务论思想的合理性出发,提出构建一种康德式机器的可能性。康德作为义务论者,他提出存在一种绝对命令,它以一种纯粹形式的方式产生行为规则,基于规则的义务论符合机器伦理的实践理性,在智能系统中很容易得到实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7 18:28
【补】马源第十一周学术日志

5.1
二阳,休息中。
5.2
二阳,休息中。
5.3
二阳,休息中。
5.4
哲学学者邓晓芒指出:“人的理性,即人的自我反思,人的自我意识,也即对人的盲目意志(欲望)的抑制,也是人获得真理和真正的自由的必经之路。”技术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来自人或机器的“盲目意志”,足够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让我们意识其中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适时的抑制。【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_彭兰】
5.5
技术不过是人作为主体的产物,是人的各种属性、能力、潜能的延伸物,它们确 实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但它们本身并不就是主体,而是人作为主体,为自己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生活活动创造的工具和手段。人机合作正充分说明了机器在这一过程中是无法取代人的主体性地位的。
5.6
功利主义的新闻伦理观主要源于边沁的古典功利主义理论,这种伦理观的核心在于探索和追求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令最大数量的人受益。功利主义将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幸福)作为评判制度“善”与“恶”的标准,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为一种缺乏人性考量的、绝对化的理性。
5.7
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 性一样”,“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之名也不能逾越。”“仅当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进幸福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普遍幸福。以不公平的方式增进幸福,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不到他们应当得到的幸福或幸福资源。”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各类传播者要遵守底线伦理的原则,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要承担外部责任还需要建构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律体系,共同来促进传播正义。【数字化生存中的伦理失范、责任与应对_卢家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0:00
马源第十六周学术日志

6.5
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则进一步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有三种,即具身关系、诠释关系与它异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异关系”,在此意义上,写稿机器人、机器主播等正在变成“它者”或“准它者”。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改良的、实用主义的“体用关系”。【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制探究——基于关系主义视角_吴世文】
6.6
人类制造工具是为了模拟或延伸其自身功能,身体的功能逐渐被附加到智能化技术上,看似整个新闻场域呈现媒介化,但实则为身体化,因为技术最终也要
回归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智媒时代新闻场域身体“在场...—基于智能化新闻实践的考察_高慧敏】
6.7
在新闻生产中人与机器分工明确且优势互补,以协作方式完成任务,但却不局限于此。人机耦合的最终归宿为人类思维与机器思维的融合,自动化新闻生产与沉浸式新闻传播是这两种思维融合的不同尝试,前者融入数据化与可视化的大数据思维,而后者更注重人的知觉场域的激活。
6.8
作为“人造物”的人工智能甚至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近成为像人一样的“主体”,从而前所未有地取代人的工作,将人从各种繁重、单调的强迫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日益接近成为“主体”,不可避免地给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全方位的变化。【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6.9
智能机器以具身方式直接参与人类主体的改造,具有主体意向性。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人类自身的最深领域: 自我心理领域和肉体生物领域。技术不只是人类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的延伸,更是人脑与思维的延伸,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6.10
霍布斯将人分为两类:自然人、拟人或虚拟人。自然人是指言语或行为发自其本身;拟人或虚拟人是他人言语或行为的“代表者”。
6.11
异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从黑格尔的意识异化,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再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尔后到马尔库塞的媒介(技术)异化,虽语境不同但基本内涵不变,指的是主体创造了客体,反被客体所驱使、支配和奴役的现象。纵观人类文明史,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但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却正上演着深刻的权力转移,智媒技术不断侵蚀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动性,人类与智能媒体之间的主客关系正在发生反转性变化。【主体异化与反异化视角的智能传播伦理困境及突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4:13
马源第十七周学术日志

6.11
主体VS客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作为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存在,主体在认知和实践活动中与客体发生关联。主体的本质属性即其具有独立意识,主体是自主学习和内容创造能力。但是,承认人工智能部分具有了人类的智能,并没有在本质上说明人工智能具有了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人类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源自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人是媒介的尺度_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主体性研究_薛宝琴】
6.12
鲍尔斯从康德义务论思想的合理性出发,提出构建一种康德式机器的可能性。康德作为义务论者,他提出存在一种绝对命令,它以一种纯粹形式的方式产生行为规则,基于规则的义务论符合机器伦理的实践理性,在智能系统中很容易得到实现。
6.13
智能机器具有与人类道德规范一致的行动和决策功能,同时又属于道德客体的范畴,如果把人类社会中的人称为“完全的道德主体”,那么可以把智能机器称为“有限的道德主体”,这也是研究人工智能道德的基本出发点。
6.14
三种主流的算法开发思路:
①自上而下;将推理或解决过程及规则清晰地陈述出来,然后变成算法的运行和决策规则。Eg: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
②自下而上;不需要事先设定规则,只需要通过不断的数据训练,算法就能自动地生成稳定的运行和决策模式。
③混合模式;即是将前面两种方式进行融合,吸取各自的优点,规避各自的缺点。
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社会中算法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权力。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程度往往由算法、数据、算力来共同决定。
6.15
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儒家中道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主体。这注定中国的元宇宙必须以人为本,推行爱敬,不可能出现《失控玩家》这种情形,以人为本,强调人可以也必须驯服机器。
6.16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领域的逐渐渗透,新闻从业者将与人工智能进行科学的分工与互补性的协作,在“人机共生”的环境中各展所长,媒体通过算法来发现新闻线索、整理分析数据以及撰写初稿,新闻从业者则将精力用于对重要人物的采访、稿件内容的深化等能够施展人类才华、体现职业理想和人文情怀的地方。从传媒业的整体布局来看,不仅要构建“人机协同”的生产模式,更要鼓励二者在协同中实现创新,这或许是传媒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最佳选择。【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思考_许向东】
6.17
道义论
源于康德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交流行为中的职责和义务”。常见于对新闻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之中。
“责任”在康德伦理学中非常重要。康德认为负责任的行为才具备道德价值。在道义论模型中,责任是出发点,可以转化为规则,分为规则和元规则。
道义论坚持道德法则是对主体行为进行道德评估的理性框架,因此被认为可更容易形式化而产生“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康德:绝对命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23:29
马源第十八周学术日志
6.18
读论文《智能时代的媒体与人——2022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学习结论及语言运用:打破人的尺度,绝不意味着放弃人的自主性。相反,清醒地认识人类当前的生存境况,并据此调整人与世界的关系,正是人之独特智慧的创造性体现。在当下日益繁盛的机器文化中,“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
6.19
人类制造工具是为了模拟或延伸其自身功能,身体的功能逐渐被附加到智能化技术上,看似整个新闻场域呈现媒介化,但实则为身体化,因为技术最终也要
回归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智媒时代新闻场域身体“在场...—基于智能化新闻实践的考察_高慧敏】
6.20
完成课程作业
6.21
完成课程作业
6.22
完成课程作业
6.23
作为“人造物”的人工智能甚至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近成为像人一样的“主体”,从而前所未有地取代人的工作,将人从各种繁重、单调的强迫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日益接近成为“主体”,不可避免地给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全方位的变化。【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完成课程作业
6.24
“责任”在康德伦理学中非常重要。康德认为负责任的行为才具备道德价值。在道义论模型中,责任是出发点,可以转化为规则,分为规则和元规则。
技术不过是人作为主体的产物,是人的各种属性、能力、潜能的延伸物,它们确 实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但它们本身并不就是主体,而是人作为主体,为自己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生活活动创造的工具和手段。人机合作正充分说明了机器在这一过程中是无法取代人的主体性地位的。
完成课程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2 22:31
马源第十九周学术日志

6.26
阅读论文《作为“政治腹语”的社交机器人:角色的两面性及其超越》:社交机器人在本质上是人类、机器人和共在的环境之间相互转化和互动的产物,其行为方式依赖于人的意图,以人的需求和目的为导向。社交机器人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不由技术本身决定,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民族国家的制度结构及特定的政治背景、操控和使用社交机器人的行为动机、所要达到的行动目标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借鉴:智能机器人/chatGPT的本质及其在新闻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6.27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领域的逐渐渗透,新闻从业者将与人工智能进行科学的分工与互补性的协作,在“人机共生”的环境中各展所长,媒体通过算法来发现新闻线索、整理分析数据以及撰写初稿,新闻从业者则将精力用于对重要人物的采访、稿件内容的深化等能够施展人类才华、体现职业理想和人文情怀的地方。从传媒业的整体布局来看,不仅要构建“人机协同”的生产模式,更要鼓励二者在协同中实现创新,这或许是传媒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最佳选择。【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思考_许向东】
6.28
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 性一样”,“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之名也不能逾越。”“仅当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进幸福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普遍幸福。以不公平的方式增进幸福,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不到他们应当得到的幸福或幸福资源。”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各类传播者要遵守底线伦理的原则,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要承担外部责任还需要建构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律体系,共同来促进传播正义。【数字化生存中的伦理失范、责任与应对_卢家银】
6.29
读论文《人工智能传播规制基础:伦理依据与伦理主体的确立》:从标准智能模型的构造和生命的进化看,人工智能虽然分担了人类的部分知识和智慧功能,但它还不能被看作是与人类同权的生命体。即使人工智能技术进阶到强人工智能阶段,但人工智能在最重要的创造性和评审创造性价值方面还无法替代有生命体和正常思维的人。
6.30
收拾东西,为实习做准备。
7.1
到达北京,熟悉环境。
7.2
为实习做准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1 11:10
7.3——7.9学术日志
7.3

实习
7.4
实习
7.5
7.6
实习
7.7
实习
7.8
收集并阅读新闻泛化相关主题的论文。
7.9
撰写论文提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22:08
马源9月4日——9月10日学术日志

9.4
上班,除日常工作外,还参与了9.23日丰收节策划项目,撰写了部分文案。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善作为目的:本书一开始,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善,并在作为目的的层面上来定义善。善有两种,一种是最高善,一种是在最高善之下的具体善,就具体善作为目的而言,亚氏认为每种技艺与研究,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但目的是有区别的,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含目的于自身之中的活动,也就是活动本身就是目的,第二种目的并不是活动本身,而是通过活动所能取得的结果,也就是说活动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活动所得的结果才是目的。以何者为目的,则何者就比其他的更有价值,并且具体善是多种多样的,不尽相同,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上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等等,而各种善又可以作出层层归纳认定附属关系,如技艺是制造马具与制作马勒的都可以归为骑术,而骑术与所有的军事活动又可以归为战术,而通过将种种具体善层层归纳,最终就可以归纳出最高善,而在这些具有附属关系的各种具体善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善比处于从属地位的善更被人欲求。
9.5
上班,完成日常工作。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最高善与政治学:如上面所讲的,通过将种种具体的善的目的进行推导或归纳,最终就可以得到最高善,而最高善一定是具有这二个特征的,首先它不以别的目的为目的,只以自身为目的,其次别的具体的善都以它为目的,而关于这两点都是理论假设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按一个目的以另外一个目的为目的,而这样一直无限推导下去的话,将会陷入无限倒退,以致于对目的的欲求就成了空洞的,也就是变的无意义了。而对这种善进行认识,以获取关于它的确定性的知识是对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的,因为对于善的认识,就像射手用标记帮助他们命中正确的东西一样。而对于善的研究则一定是最权威的科学或最大的技艺的对象,而由于政治学规定了在城邦中应当研究哪门学科,哪部分公民应当学习哪部分知识,以及战术、理财术和修辞术等都隶属于政治学,也就是说政治学的目的包含了其它学科的目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最高善的科学,所以政治学以最高善为研究对象,而以人为目的。
9.6
上班,完成日常工作。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政治学的性质:在讨论了政治学是研究最高善的科学之后,亚氏开始考察作为政治学的伦理学的性质,什么人适合学习伦理学,应当以什么方式研究以及研究的目的。亚氏认为伦理学考察高尚与公正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包含着许多差异与不确定性,而善事物也表现出不确定性,所以以这些不确定的题材进行研究,其结论也不可能像数学那样的确切。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并不适合青年人,因为人的行为是伦理学的前提与题材,伦理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行为,而青年人缺少经验,又常常被感情左右,所以伦理学作为只能为运用的目的而追求的实践性学问,对于青年人是没有价值的。而只有那些能自制者,其期求与行为合于逻各斯或理性的人才是适合于这门学问的人。
9.7
上班,完成日常工作。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幸福作为最高善:接下来又提出了什么是幸福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作为伦理学的目的或善的目的是幸福,或者是生活得好或做得好,但所谓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般人将幸福认为是明显的,可见的东西,如快乐、财富或荣誉。还有一些思想家如柏拉图则认为有两种善,一种是各种善的具体事物,还有一种是善自身,而善自身是使具体事物善的原因。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则是从一始点出发还是走向始点是不同的。亚氏认为我们应当从已知的东西出发,从对我们而言是已知的东西出发。而这个始点就是良好的道德品性,因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性质的感觉本身就是一个始点,而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则是已经具有或是很容易获得这些始点的,然后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有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性,而借赫西阿德的诗句将人划分成三种人,即接下来所讲的三种生活。
9.8
上班,完成日常工作。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三种生活:三种生活即——享乐的生活、公民大会的或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是一般人所过的生活,而那些追求荣誉或德性的则是公民大会或政治的生活,而沉思的生活则显然是指爱智慧者的生活。而前两种生活所追求的是快乐、荣誉、德性。
9.9
今日休息
9.10
今日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8 22:34
马源9月11——9月17日学术日志

9.11
日常上班;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古希腊时期,伦理道德思想有两种倾向:
    一是从苏格拉底传下来的理想主义:知识即道德;恶行不外是由于无知与思考错误;行为不正常来自“无意”或非志愿或被动,人并没有明知故犯的道德弱点。[亚认为,这种思想也是一种极端,把有机会读书、能求名师的知识分子抬得过高了。但他也不完全拒绝唯智派的理智道德,仍然被列在一般实践道德之上]
    另一是以普罗泰戈拉斯为代表所宣传的“人为一切存在事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来讲道德:所谓人,就是一切现实的人,不论智愚贵贱,皆一律平等。[亚看到了伦理学上自愿或意愿与非自愿或非意愿的区分,强调了意愿或意志的重要]→道德固然有赖于智识和理性,但也依赖于意志或意愿。
9.12
日常上班;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中庸为原则。[指向一种理想或目的]
中庸虽然有调和妥协的意义,但它更重要的是面向一个高远的目的,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去接近它,恰如其分地取得它。这种“中”或“中庸”在实践道德中,牵涉到感情、欲望,却甚难得其“中”和“平”,即不易“适度”。因而要学会“矫正”!
亚在这里,完全顺从现实,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中”是现实主义的理想。
亚认为,一般人很懂得中道,也力求中庸,还想由此取得快乐幸福,成为有德之人,他的伦理思想显然并无神秘成分。
9.13
日常上班;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或公正的论证,至今仍为学术界奉为经典论述。
公正是贯彻一切德行的最高原则,个人道德要依靠它,社会道德要依靠它。也许这不仅是亚里士多德个人的创见,而是古代人的普遍认识和普遍道德规范。
他区分社会中有所谓“自然的公正”、“约定的公正”。即社会上的关系与行为规范,几乎都是“天生之,人成之”。社会上的道德和公正,绝大部分是靠习惯。
9.14
日常上班;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友爱”在道德伦理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把家庭中的爱称为“家室的友爱”,把它看做友爱的一种。【仁爱】后发展为基督教讲的仁爱,这种友爱观讲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儿女。
9.15
日常上班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每种存在物的活动,也像它的性质与能力一样属于它自身。人的活动在于他的灵魂的合乎逻辑(理性)的活动与实践。理性是人特有的。如果我们假定人具有一种区别于动物的更好的活动,我们就应当把它归之于灵魂的这个理性部分的活动。
这个特别属于人的活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具有理性和理性的活动水平,这一点把人的活动的性质同所有低等生命物的活动区别开来。人的目的也就是我们的实践的生命的目的。
人的目的,即幸福,是获得的而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达到的。人的活动的目的的实现要借助人的理性的运用,因而是实践的、非自然的。
9.16
休息
9.17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3:49
马源9月18日——9月24日学术日志

9.18
日常上班
人的每种技艺与研究、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唯有在他的实现活动中才能展现其存在。善即某种善的事物,它或是已在的、或是我们希望它成为在的:它具有或是我们希望它将具有某种(某些)我们认为可归属于那类事物的性质,因而它与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处于对应的关系中。
9.19
日常上班
我们在存在着需要时和在不存在需要时以不同的事物为善。在存在着需要时我们只以满足我们当下需要的事物为善,而在不存在紧迫需要时,我们以那些自身便值得我们追求的事物为善。这后一类事物是总体上对我们是善的即具有更为终极性的善【后需要的,在需要满足之后对我们而言是善的事物】。善的自身的、根本的性质由这种目的性的而不是手段性的善规定。
9.20
日常上班
实践或制作是人对于可因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事物的、基于某种善的目的的行动的活动。实践是道德的或政治的活动,目的既可以
9.21
日常上班
9.22
日常上班
9.23
休息 收拾东西,准备返校
9.24
返校途中……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22:41
马源9月25日——10月1日学术日志

9.25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古希腊时期,伦理道德思想有两种倾向:
    一是从苏格拉底传下来的理想主义:知识即道德;恶行不外是由于无知与思考错误;行为不正常来自“无意”或非志愿或被动,人并没有明知故犯的道德弱点。[亚认为,这种思想也是一种极端,把有机会读书、能求名师的知识分子抬得过高了。但他也不完全拒绝唯智派的理智道德,仍然被列在一般实践道德之上]
    另一是以普罗泰戈拉斯为代表所宣传的“人为一切存在事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来讲道德:所谓人,就是一切现实的人,不论智愚贵贱,皆一律平等。[亚看到了伦理学上自愿或意愿与非自愿或非意愿的区分,强调了意愿或意志的重要]→道德固然有赖于智识和理性,但也依赖于意志或意愿。
9.2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中庸为原则。[指向一种理想或目的]
中庸虽然有调和妥协的意义,但它更重要的是面向一个高远的目的,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去接近它,恰如其分地取得它。这种“中”或“中庸”在实践道德中,牵涉到感情、欲望,却甚难得其“中”和“平”,即不易“适度”。因而要学会“矫正”!
亚在这里,完全顺从现实,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中”是现实主义的理想。
亚认为,一般人很懂得中道,也力求中庸,还想由此取得快乐幸福,成为有德之人,他的伦理思想显然并无神秘成分。
9.27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或公正的论证,至今仍为学术界奉为经典论述。
公正是贯彻一切德行的最高原则,个人道德要依靠它,社会道德要依靠它。也许这不仅是亚里士多德个人的创见,而是古代人的普遍认识和普遍道德规范。
他区分社会中有所谓“自然的公正”、“约定的公正”。即社会上的关系与行为规范,几乎都是“天生之,人成之”。社会上的道德和公正,绝大部分是靠习惯。
9.2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友爱”在道德伦理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把家庭中的爱称为“家室的友爱”,把它看做友爱的一种。【仁爱】后发展为基督教讲的仁爱,这种友爱观讲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儿女。
9.29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序:
每种存在物的活动,也像它的性质与能力一样属于它自身。人的活动在于他的灵魂的合乎逻辑(理性)的活动与实践。理性是人特有的。如果我们假定人具有一种区别于动物的更好的活动,我们就应当把它归之于灵魂的这个理性部分的活动。
这个特别属于人的活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具有理性和理性的活动水平,这一点把人的活动的性质同所有低等生命物的活动区别开来。人的目的也就是我们的实践的生命的目的。
人的目的,即幸福,是获得的而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达到的。人的活动的目的的实现要借助人的理性的运用,因而是实践的、非自然的。
9.30
休息
10.1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7 16:42
马源学术日志
10.9
搜集人机分工相关的最新论文并着手阅读整理。
阅读论文《不要温和地走进与AI共生的时代—追问大模型时代的人机关系》,文章谈到AI可能引发的两重风险:技术失效、技术失控。
技术失效:信息时代的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有赖于人类生活中叠加的算法、电力、网络等各种背景性技术作为基础设施和前提保障条件,一旦技术失效,社会运转也会失灵。
技术失控:当人工智能可以在模拟环境下自由交互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人工智能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脱离人的掌控。
因而有必要在人机共生时代持续探索人的价值:当人类智力的优越性被人工智能取代,当人类依赖机器和算法来决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独特性和未来又在哪里?
10.10
阅读论文《AIGC:引领传媒业变革与人机关系的重构》,文章对人机对话的本质进行了思考: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写作始终依赖语料喂养,生成式AI数据的来源是从社交媒体、互联网词汇数据库中收集的各种文本,始终建立在人类的原始数据之上。基于数据统计的 AIGC 具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模式,难以出现人类特有的推理和灵感,总体上内容较为单一,人类有能力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常常能够在看似无关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展现出人类特有的“灵韵”。
10.11
阅读论文《范式重构、人机共融与技术伴随:智能传播时代理解人机关系的路径》,作者把从弱人工智能迈向强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路线概括为两落三起;在社会知识生产中,以GPT为代表的语言符号的超越性可能导致知识生产的两种倾向:①知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②生产模式化和缺乏创新性。未来理想化的人际关系将是一种人机共融与共荣的状态
10.12
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意义为自由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斯图尔特注:在追求着某种善的各种能力中伴有技术的正确性的那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人在所面临的危险中做出正确的行为。【亚的选择概念是同时包含意图与能力的追求目的(善)的实践】
10.13
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政治学规定了在城邦中应当研究哪门科学,哪部分公民应当学习哪部分知识,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政治学制定着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法律,它的目的就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目的。所以这种目的必定是属人的善。尽管这种善于个人和于城邦是同样的,城邦的善确是所要获得和保持的更重要、更完满的善。因为,为一个人获得这种善诚然可嘉,为一个城邦获得这种善更高尚[高贵],更神圣。既然我们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学的研究,人的善和城邦的善也就是我们的研究的目的。
10.14
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
亚氏的“幸福”不是一种感情状态而是一种活动,人的肉体与灵魂活动的圆满实现,尤其是指人的灵魂最好的思想活动的圆满实现。
希望自己有能力学习高尚[高贵]与公正即学习政治学的人,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性。因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性质的感觉本身就是一个起点。如果它对于一个人是足够明白的,他就不需再问为什么。而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就已经具有或是很容易获得这些起始点。
10.15
写了一篇关于重庆万州经济发展的稿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22:34
马源学术日志
10.23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德性分为两种:理智(理智德尔)德性和道德(道德、风俗adj)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产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由此可见,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P35】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0.24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P45】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它的活动的品质。
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准确、更好,那么德性(道德德性)就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P46】
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这种适度是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地确定的。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P48】
10.25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
德性是在我们能力之内的,恶也是一样。因为,当我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行动时,不行动也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如果去做那件事是在我们能力之内的,不去做就同样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既然做或不做这些,关系到一个人是善还是恶,做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就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P72】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0.2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
每个人的每个实现活动的目的都是同他的那种品质相合的。勇敢的人也是这样。他的勇敢是高尚[高贵]的,因而勇敢的目的也是高尚[高贵]。因为每种事物的品质就决定于其目的。实现活动的目的既是外在的事物,又是行为本身的美好、完善。勇敢的人的勇敢总是为着一个高尚[高贵]的事物(目的)的,同时也总是为着行为本身的美好与高尚[高贵]的。因为勇敢的人就是这样的人。【P80】
10.27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四卷
一个挥霍的人是一个有某种专门的恶的人,这种恶就是浪费他的财物。一个挥霍的人是一个由于自己的过错而在自我毁灭的人。浪费财物就是毁灭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财物是生活的手段。我们这里所说的挥霍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对有用的事物,既可以使用得好,也可以使用得很坏。而财物就是有用的事物。对一种事物能够作最好的使用的人,也就是具有同那种事物有关的德性的人。所以,对财物使用得最好的人是具有处理财物的德性的人,即慷慨的人。【P96】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0.2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四卷
一个人正是由于这种适度的品质,才会以适当的方式赞同所该赞同的,反对所该反对的。但是这种适度的品质没有名称,虽然它与友爱很相似。因为,有这种适度品质的人,如果再具有一份感情,就是我们所说的“好朋友”了。这种品质同友爱的区别,在于它不包含对所交往的人的感情。这样的人做事情适度,不是出于爱或恨的感情,而是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P117】
10.29
休息+去A区参加宣讲团面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7 18:33
马源学术日志

10.30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
对于两种相反品质中的一种品质,我们可以或者从与它相反的品质来了解它,或者从表现着它和与它相反者的那些题材来了解它。因为,如果我们了解了身体的良好状态,我们也就从这种状态了解了身体的不良状态。【P127】
既然最坏的人是不仅自己的行为恶,而且对朋友的行为也恶的人,最好的人就是不仅自己的行为有德性,而且对他人的行为也有德性的人。因为对他人的行为有德性是很难的。所以,守法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总体。它的相反者,即不公正,也不是恶的一部分,而是恶的总体。(德性与守法的公正的区别从我们上面所谈到的也已经明了。它们是相同的品质,然而它们的角度不同。作为相对于他人的品质,它是公正;作为一种品质本身,它是德性。)【P131】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0.31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
亚氏把公道规定为公正的一种,优越于僵硬的、简单的公正,但不是不同于公正的另类。【P160】
公道VS公正:公道优越于一种公正,本身就公正;另一方面,公道又不是与公正根源上不同而比它优越的 另一类事物。所以,两者都是善,公道更好些。【P160】
困难在于,公道虽然公正,却不属于法律的公正,而是对法律公正的一种纠正。【P161】
尽管公道是公正且优越于公正,它并不优越于总体的公正。它仅仅优越于公正由于其陈述的一般性而带来的错误。公道的性质就是这样,它是对法律由于其一般性而带来的缺陷的纠正。实际上,法律之所以没有对所有的事情都作出规定,就是因为有些事情不可能由法律来规定,还要靠判决来决定。因为,如果要测度的事物是不确定的,测度的尺度也就是不确定的。【P161】
11.1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
一事物的德性是相对于它的活动而言的。灵魂中有三种东西主宰着实践与真:感觉、努斯(理智)和欲求。【P167】
努斯是为着某种目的而进行推理的东西,是推理和实践的思想,它与欲求一道引起动物和人的运动的原因:欲求是实践的理智的出发点,实践的理智的终点又是行为的起始点。
相应于理智的两个部分,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所欲把握的真也区别为两种。因为,灵魂的不同部分所把握的东西皆与其自身有某种亲缘关系。沉思的理智把握的是事物的本然的真,因它不是欲求,没有目的。实践的理智把握的是相对于目的或经过考患的欲求的真。它仍然是真,然而,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是在本然的真的类比的意义上的真。【P168】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1.2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
科学是对于普遍的、必然的事物的一种解答。而证明的结论以及所有科学都是从始点推出的。所以,科学据以推出的那些始点不是科学、技艺和明智可以达到的。因为科学是依靠证明的,技艺和明智则是同可变的事物相关联的。始点也不是智慧的对象。因为爱智慧者也要依靠证明。如果我们凭借着在不变甚至可变的事物中获得真,并且从未受到其欺骗的品质是科学、明智、智慧和努斯,如果使我们获得始点的不是这三者(我们所说的这三者就是明智、科学和智慧)之一,那么始点就只能靠努斯来获得。【P174】
11.3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
友爱(是一种在一般生活方面的愉悦性品质)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P228】
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其次,父母对子女或子女对父母了感情似乎是天性,不仅人类如此,鸟类与多数兽类也是如此。第三,友爱还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立法者们也重视友爱胜过公正。【P228】
总结以上:亚里士多德在上面讨论了友爱之所以必要的三项原因1)人需要朋友接受或提供善举,帮助己所不能,或促进自身完善;(2)人出于本能或自然而需要友爱;(3)过政治的生活需要友爱。然而所有这三种原因,虽然并不表明朋友的工具性,还不是过高尚[高贵]生活的原因。
日常实习:编辑快讯、彩铃
11.4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
友爱与公正的相关性质,在于(1)友爱与公正都同共同的东西相关:(2)共同体或关系的性质不同,公正也就如友爱一样地不同;因为 a)友爱越强烈,所犯的不公正就越严重,或反过来说,b)对公正的要求就越高。所以,虽然有友爱便不需要公正,这种相关性仍然可以从公正的相反者方面看出来。【P246】
友爱越强烈,对公正的要求也越高。因为,友爱同什么人相关,公正就同什么人相关;哪里有友爱,哪里就有公正问题。但是,所有的共同体都是政治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结合到一起是为了某种利益,即获得生活的某种必需物。人们认为,政治共同体最初的设立与维系也是为了利益。而且,这也是立去者所要实现的目标。他们把共同利益就称为公正。【P246】
所有这些共同体都是政治共同体的一个部分,友爱也随着这些具体的共同体的不同而不同。【P247】
11.5
休息+参加活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1 09:39
11.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九卷 [友爱(续)]:
如果一个人总是做公正的、节制的或任何合德性的事情,总之如果他总是做使自已高尚[高贵]的事情而不是别的事情,就不会有人谴责他是自爱或者指责他。然而,这样的人才最应当被称为自爱者。因为,他使自己得到的是最高尚[高贵]的、最好的东西。他尽力地满足他自身的那个主宰的部分,并且处处听从它。【P276】
所以,钟爱并尽力满足自身的主宰部分的人才真正是一个自爱者。【P276】
11.7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九卷 [友爱(续)]:
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的原因:
    由于(1)朋友是最大的外在的善(一个幸福的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善而惟独缺少这种重要的善),(2)个人如果处于好运中就需要朋友来接受他的善举,以及(3)没有人(尤其是幸福的人)愿意过孤独的生活,幸福的人必定需要朋友。【P278】
    生命主要就在于去感觉和去思考。生命自身就是善的和愉悦的。因为,它是限定的,而限定性是善的东西的本性。凡是本性上善的事物就对于公道的人是善,因而也对所有人都显得愉悦。【P281】
    享福祉的人的存在自身就值得欲求。因为,它在本性上就是善的和偷悦的。如果他的朋友的存在对于他也几乎同样值得欲求,那么朋友对于他就值得欲求。而对他而言,凡值得欲求的东西就必须拥有,否则就存在匮乏。所以,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必须要有好人朋友。【P283】
11.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 [快乐]
欧多克索斯认为快乐是善。他说,在每种事物中,所被追求的东西都是善,最被追求的就是最大的善。既然快乐被一切生命物追求,这就表明它对于所有生命物是最高善(因为每种生命物都寻求获得某种属于它自己的善,正如它寻求自己的特殊的食物)。而对所有生命物都是某种善、被所有生命物追求的东西,也就是善。【P290】
欧多克索斯关于快乐就是善的主要理据可表达如下1)快乐是所有生命物所欲求的;(2)快乐是所有生命物所躲避的东西(作为恶)的相反者,(3)快乐没有自身之外的目的;(4)快乐使善的事物更值得欲求。【P291】
11.9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 [快乐]
①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②幸福的生活自身就令人愉悦;③沉思不包含有痛苦;④这种实现活动最完善,又最愉悦;⑤沉思的快乐最为纯净。【P305】
幸福在于沉思(或爱智慧的活动),亚里多德在上面说道,因为沉思(1)是我们本性的最好部分的实现活动;(2)最为持久;(3)能带来最纯净的快乐4)最为自足;(5)自身即是目的;以及(6)含有最多的闲暇。【P307】
11.10
浏览学院往届毕业论文选题,整理同门往届毕业论文选题。
思考自己的选题方向。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1 09:49
11.13
浏览论文,整理可行的选题:
1.场景新闻与新闻真实[新闻“场景化”与社会真实议题论争]
2.对话式新闻:AIGC的智能化补充与沉浸式呈现
3.截图传播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与引导规范
4.自媒体平台图像传播中的异化及伦理风险
5.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短视频成瘾的媒介可供性
11.14
深入阅读硕士论文《人工智能对社交媒介信息真实性的构建研究》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
①社交媒介信息真实的智能化发展历程(技术内涵+媒介发展中的真实演变[印刷技术-无线电-电视机]+智能视角下的全景真实
②社交媒介信息真实的用户呈现图景(现实与媒介的真实落差+人工智能应用的真实需求+技术与真实的发展共识)
③结论与建议
11.15
阅读硕士论文《效率与价值: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新闻的伦理研究》
本文以算法新闻价值异化这一伦理问题为出发点,以算法新闻的伦理建构为落脚点,重点阐述了算法新闻价值异化的表现、原因、反思和对其进行伦理建构的对策,
研究方法:纯思辨?
①溯源本质:算法新闻价值异化的多维归因(新传视角+技术哲学视角+功利主义视角)
②效率趋向:算法新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异化(行政控制+媒体控制+人的控制)
③价值反思:算法新闻价值异化问题的追问
④价值至上:算法新闻价值异化的伦理建构(市场规范+用户规范+技术规范)
11.16
与师姐交流学习,英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论文选题方向的确定。
11.17
搜集选题方向论文,整理文献综述。
11.18
搜集选题方向论文,整理文献综述。
11.19
搜集选题方向论文,整理文献综述。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